CN113924700A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Google Patents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24700A CN113924700A CN202080041472.5A CN202080041472A CN113924700A CN 113924700 A CN113924700 A CN 113924700A CN 202080041472 A CN202080041472 A CN 202080041472A CN 113924700 A CN113924700 A CN 1139247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ternal
- female
- multipolar connector
- h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405 multipol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06 Liquid cryst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7 Liquid-crystal polymers (LCP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阴型多极连接器具备:第一内部端子、第二内部端子、第一外部端子以及保持第一外部端子的第一绝缘体,第一内部端子是阳型,被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的内侧,第二内部端子是阴型,被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的外侧,第一外部端子的高度比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高,第一外部端子是阴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使阴型多极连接器和阳型多极连接器嵌合而构成的多极连接器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具备:多个内部端子、包围多个内部端子的周围的外部端子以及保持内部端子及外部端子的绝缘体。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均是阴型。
阳型多极连接器也同样地具备:多个内部端子、包围多个内部端子的周围的外部端子以及保持内部端子及外部端子的绝缘体。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均是阳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2553号公报
然而,在多极连接器的端子中,在包含多个处理频率不同的信号的端子的情况下,要求抑制高频的信号端子和低频的信号端子的干扰。另一方面,高频用的多极连接器被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特别是低高度化,以应对手机、PC、平板等的小型化以及高功能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抑制端子间干扰和低高度化的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具备:第一内部端子;第二内部端子;包围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第一外部端子;以及保持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上述第二内部端子及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第一绝缘体,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高,上述第一内部端子是阳型,上述第二内部端子是阴型,上述第一外部端子是阴型。
另外,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组具备上述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与上述阴型多极连接器嵌合的阳型多极连接器,上述阳型多极连接器具备:与上述第一内部端子嵌合的阴型的第三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嵌合的阳型的第四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嵌合的阳型的第二外部端子;以及保持上述第三内部端子、上述第四内部端子及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第二绝缘体,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三内部端子的高度高。
根据本发明的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能够实现抑制端子间干扰和低高度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1B是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1C是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实施方式的阳型多极连接器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2B是实施方式的阳型多极连接器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2C是实施方式的阳型多极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中的各部件的高度关系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中的各部件的高度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阴型多极连接器,具备:第一内部端子、第二内部端子、第一外部端子以及保持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第一绝缘体,上述第一内部端子是阳型,被配置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内侧,上述第二内部端子是阴型,被配置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外侧,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高,上述第一外部端子是阴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以及第二内部端子之间的干扰,并实现阴型多极连接器的低高度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一绝缘体的高度低。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上述第一绝缘体的高度比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高度低。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二内部端子的高度低。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传输比上述第二内部端子高的频率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利用第一外部端子包围容易产生噪声的第一内部端子的周围,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内部端子与第二内部端子之间的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第一方式~第五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传输毫米波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利用第一外部端子包围容易产生噪声的第一内部端子的周围,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内部端子与第二内部端子之间的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上述第一外部端子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俯视时在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之间沿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延伸方向延伸。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内部端子与第二内部端子之间的干扰,并且确保在第一内部端子与第二内部端子之间配置阳型多极连接器的绝缘体等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组,具备:第一方式~第七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与上述阴型多极连接器嵌合的阳型多极连接器,上述阳型多极连接器具备:与上述第一内部端子嵌合的阴型的第三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嵌合的阳型的第四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嵌合的阳型的第二外部端子;以及保持上述第三内部端子、上述第四内部端子及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第二绝缘体,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三内部端子的高度高。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起到与第一方式所记载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同样的效果。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图1A~图1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图。图2A~图2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图。图3是表示多极连接器组6的立体图。
通过使图1A~图1C所示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和图2A~图2C所示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相互嵌合来构成图3所示的多极连接器组6。也可以将阴型多极连接器2称为第一连接器,将阳型多极连接器4称为第二连接器。
使用图1A~图1C,对阴型多极连接器2进行说明。图1A是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B是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C是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A~图1C中,将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将宽度方向(短边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正交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
如图1A~图1C所示,阴型多极连接器2具备:多个内部端子8、第一外部端子10以及第一绝缘体12。
多个内部端子8以及第一外部端子10安装于图1A所示的基板7。多个内部端子8的每个内部端子与设置于基板7的各信号线路(未图示)电连接。在图1B、图1C中,省略基板7的图示。
内部端子8是与后述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内部端子26(参照图2A~图2C)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内部端子8的各个由相同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铜)。由于存在多个内部端子8,所以将图1A~图1C所示的连接器2称为“多极”连接器。
本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具备第一内部端子8A和第二内部端子8B作为两种内部端子8。
第一内部端子8A是与第二内部端子8B分开设置的端子,且是分别独立设置的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端子8A设置有两个。具体而言,设置有相对于第二内部端子8B设置于X方向的一侧的一个第一内部端子8A(也称为第一端子)、和相对于第二内部端子8B设置于X方向的另一侧的一个第一内部端子8A(也称为第二端子)。
第二内部端子8B与第一内部端子8A不同,是成排设置多个的端子。多个第二内部端子8B沿着X方向以相互隔开间隔的状态排列。多个第二内部端子8B配置在上述的两个第一内部端子8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X方向延伸的第二内部端子8B的列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两列。
第一内部端子8A以及第二内部端子8B与基板7中的不同的频率的信号线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端子8A与频率比第二内部端子8B高的信号线路连接。例如,第一内部端子8A与传输毫米波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第二内部端子8B与数字信号线路连接。
如图1C等所示,第一内部端子8A构成为阳型的端子。阳型的端子是在与作为对方端子的阴型的端子嵌合时位于内侧的端子。作为阳型的端子的第一内部端子8A具有凸部,在该凸部进行嵌合。另一方面,第二内部端子8B构成为阴型的端子。阴型的端子是在与作为对方端子的阳型的端子嵌合时位于外侧的端子。作为阴型的端子的第二内部端子8B具有凹部,在该凹部进行嵌合。
如果是基于凹凸形状的嵌合,则不仅是接触,而且内侧的阳型端子被外侧的阴型端子夹着,因此嵌合力较强。特别是在流过高频信号的情况下,若端子彼此的接触力较弱,则容易产生噪声,因此通过这样的凹凸嵌合构造,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
阴型的端子为了接受阳型的端子,而需要发挥所希望的弹性,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尺寸。另一方面,阳型的端子没有那样的限制,与阴型的端子相比容易小型化。对于内部端子8的高度关系等后述。
如图1C所示,在第一内部端子8A的周围设置有多个接触端子11。接触端子11是安装于基板7的端子,是用于将第一外部端子10以及第二外部端子28电连接于基板7的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端子11不与第一外部端子10直接接触,而与嵌合到第一外部端子10的第二外部端子28接触。与第二外部端子28接触的接触端子11将第二外部端子28电连接于基板7,并且经由第二外部端子28将第一外部端子10电连接于基板7。
第一外部端子10是与后述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参照图2A~图2C)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第一外部端子10作为接地端子发挥功能。第一外部端子10由与上述的内部端子8相同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铜)。
第一外部端子10构成为阴型的端子,并具有将作为阳型的端子的第二外部端子28引入到内侧的功能。如图1C所示,第一外部端子10具备引导部21A、21B,该引导部是用于引入第二外部端子28的倾斜部。第一外部端子10是阴型,从而将图1A~图1C所示的连接器2称为“阴型”的连接器。
第一外部端子10具有包围上述的第一内部端子8A的形状。如图1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部端子10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具备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
第一部分10A是包围两个第一内部端子8A中的一侧的第一内部端子8A的部分。第二部分10B是包围两个第一内部端子8A中的另一侧的第一内部端子8A的部分。此外,“包围的部分”并不限于完全包围的部分,也可以是局部具有间隙的部分。
一个第一内部端子8A配置于第一部分10A的内侧,另一个第一内部端子8A配置于第二部分10B的内侧。此处,第一部分10A的内侧以及第二部分10B的内侧并不是后述的侧壁导体17,而是具有与侧壁导体17所连接的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的侧壁部直接对置的面的一侧。
另一方面,多个第二内部端子8B配置于第一部分10A的外侧且第二部分10B的外侧。此处,第一部分10A的外侧以及第二部分10B的外侧并不是第一部分10A以及第二部分10B的侧壁部,而是具有与后述的侧壁导体17直接对置的面的一侧。
如上所述,第一内部端子8A是传输频率比第二内部端子8B高的信号(例如毫米波信号)的端子,容易成为噪声的产生源。因此,通过用第一外部端子10的第一部分10A以及第二部分10B包围两个第一内部端子8A的周围,从而能够抑制由第一内部端子8A产生的噪声对第二内部端子8B的影响。此外,被第一外部端子10包围的第一内部端子8A并不限于流过高频信号的情况,也可以是流过低频信号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C所示,设置将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连接的侧壁导体17。这样,通过侧壁导体17连接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并构成为环状,不仅包围第一内部端子8A,还包围第二内部端子8B的周围,从而能够抑制由多个内部端子8引起的噪声的产生。此外,并不限于图1C所示那样的结构,也可以分体构成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
如图1C所示,第一部分10A具有在靠近第二部分10B的位置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4A。同样地,第二部分10B具有在靠近第一部分10A的位置向Y方向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14B。突出部14A、14B分别是在俯视时在第一内部端子8A与第二内部端子8B之间沿Y方向(第一内部端子8A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通过设置这样的突出部14A、14B,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与第二内部端子8B之间的干扰。Y方向是在俯视时与第一内部端子8A和第二内部端子8B相对的方向亦即X方向交叉的方向、即与多个第二内部端子8B的排列方向亦即X方向交叉的方向。
如图1C所示,在一对突出部14A之间设置有间隙16A,在一对突出部14B之间设置有间隙16B。在间隙16A、16B配置有后述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绝缘体30。
第一外部端子10还具备锁定部19A、19B。锁定部19A、19B是在第二外部端子28与第一外部端子10嵌合时,作为第二外部端子28的防脱件起作用的突起。在嵌合时,锁定部19A、19B也可以不一定与第二外部端子28接触。
上述的锁定部19A、19B是为了第一外部端子10和第二外部端子28的“机械”耦合而设置的,另一方面,上述的接触端子11是为了第一外部端子10和第二外部端子28的“电”耦合而设置的。这样,通过利用不同的部件实现机械耦合和电耦合,从而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即,能够进行将锁定部19A、19B所需的弹性和接触端子11所需的接触性分开的设计。
图1A~图1C所示的第一绝缘体12是将上述的内部端子8以及第一外部端子10以相互电绝缘的状态进行保持的部件。第一绝缘体12至少保持第一外部端子10。第一绝缘体12例如由作为绝缘性的材料的树脂(例如液晶聚合物)形成。
如图1C所示,第一绝缘体12具有多个端子保持部18A、18B、20A、20B、22A、22B。
端子保持部18A保持两个第一内部端子8A中的一侧的第一内部端子8A,端子保持部18B保持两个第一内部端子8A中的另一侧的第一内部端子8A。端子保持部20A保持第二内部端子8B的一列,端子保持部20B保持第二内部端子8B的另一列。端子保持部22A保持第一外部端子10的第一部分10A,端子保持部22B保持第一外部端子10的第二部分10B。
第一绝缘体12还具有中央部24。中央部24在端子保持部20A、20B之间的位置沿X方向延伸。中央部24与端子保持部20A、20B一起保持多个第二内部端子8B。
在图1A所示的组装后的状态下,中央部24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间隙16A、16B。在中央部24与第一外部端子10之间有间隙,在该间隙配置后述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绝缘体30。
接下来,使用图2A~图2C,对阳型多极连接器4进行说明。图2A是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上表面侧的立体图,图2B是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图2C是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2A~图2C中,与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下方向)对应地表记与上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有关的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
如图2A~图2C所示,阳型多极连接器4具备:多个内部端子26、第二外部端子28以及第二绝缘体30。
多个内部端子26以及第二外部端子28安装于图2A所示的基板25。多个内部端子26的每个内部端子与设置于基板25的各信号线路(未图示)电连接。在图2B、图2C中,省略基板25的图示。
内部端子26是与图1A~图1C所示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内部端子8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内部端子26的各个由相同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铜)。存在多个内部端子26,从而将图2A~图2C所示的连接器称为“多极”连接器。
本实施方式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具备第三内部端子26A和第四内部端子26B作为两种内部端子26。
第三内部端子26A是与上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内部端子8A嵌合的端子。第四内部端子26B是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二内部端子8B嵌合的端子。如图2C所示,第三内部端子26A构成为阴型的端子,第四内部端子26B构成为阳型的端子。
第三内部端子26A与第一内部端子8A同样是与第四内部端子26B分开设置的端子,并分别独立地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内部端子26A设置有两个。具体而言,设置有相对于第四内部端子26B设置于X方向的一侧的一个第三内部端子26A、和相对于第四内部端子26B设置于X方向的另一侧的一个第三内部端子26A。
第四内部端子26B与第三内部端子26A不同,成排设置多个。多个第四内部端子26B沿着X方向以相互隔开间隔的状态排列。多个第四内部端子26B配置在上述的两个第三内部端子26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X方向延伸的第四内部端子26B的列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两列。
第二外部端子28是与图1A~图1C所示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外部端子10嵌合并电连接的端子。第二外部端子28作为接地端子发挥功能。第二外部端子28由与上述的内部端子26相同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磷青铜)。
第二外部端子28构成为阳型的端子,并与作为阴型的端子的第一外部端子10嵌合。第二外部端子28是阳型,从而将图2A~图2C所示的连接器4称为“阳型”的连接器。
第二外部端子28具有包围上述的第三内部端子26A的形状。如图2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部端子28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具备第三部分28A和第四部分28B。
第三部分28A是包围两个第三内部端子26A中的一侧的第三内部端子26A的部分。第四部分28B是包围两个第三内部端子26A中的另一侧的第三内部端子26A的部分。
如上所述,第三内部端子26A是传输频率比第四内部端子26B高的信号(例如毫米波信号)的端子,容易成为噪声的产生源。因此,通过利用第二外部端子28的第三部分28A以及第四部分28B分别包围两个第三内部端子26A的周围,从而能够抑制由第三内部端子26A产生的噪声对第四内部端子26B的影响。此外,被第二外部端子28包围的第三内部端子26A并不限于流过高频信号的情况,也可以是流过低频信号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体构成第三部分28A以及第四部分28B,并且各自形成为环状。通过第三部分28A以及第四部分28B将第三内部端子26A各自的周围包围成环状,从而能够高效地抑制第三内部端子26A与第四内部端子26B之间的干扰。并不限于这样的情况,可以一体地构成第三部分28A和第四部分28B,也可以包围第三内部端子26A的周围。但是,在分体的情况下,与一体的情况不同,不存在连接第三部分28A和第四部分28B的部分,因此能够减小第四内部端子26B周围的宽度。
图2A~图2C所示的第二绝缘体30是将上述的内部端子26以及第二外部端子28以相互电绝缘的状态进行保持的部件。第二绝缘体30至少保持第二外部端子28。第二绝缘体30例如由作为绝缘性材料的树脂(例如液晶聚合物)形成。
如图2C所示,第二绝缘体30具有多个端子保持部32A、32B、34A、34B、36A、36B。端子保持部32A保持两个第三内部端子26A中的一侧的第三内部端子26A,端子保持部32B保持两个第三内部端子26A中的另一侧的第三内部端子26A。端子保持部34A保持第四内部端子26B的一列,端子保持部34B保持第四内部端子26B的另一列。端子保持部36A保持第二外部端子28的第三部分28A,端子保持部36B保持第二外部端子28的第四部分28B。
第二绝缘体30还具有中央部38。中央部38在端子保持部34A、34B之间的位置沿X方向延伸。中央部38与端子保持部34A、34B一起保持多个第四内部端子26B。
中央部38相对于端子保持部34A、34B向Z方向凹陷。因此,在被中央部38和端子保持部34A、34B包围的区域中产生空间。在该空间配置上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绝缘体12的中央部24。
根据上述结构,在阴型多极连接器2中,第一内部端子8A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内侧,第二内部端子8B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外侧。由此,即使在第一内部端子8A流过高频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第一内部端子8A产生的噪声对第二内部端子8B产生影响,并能够抑制内部端子8A、8B彼此的端子间干扰。即使是阳型多极连接器4,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第一内部端子8A设为阳型,将第二内部端子8B设为阴型,从而能够使第一内部端子8A比第二内部端子8B小,因此也能够使在内侧配置第一内部端子8A的第一外部端子10变小。由此,能够实现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小型化,特别是低高度化。
通过使上述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嵌合来构成图3所示的多极连接器组6。在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嵌合时,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阳型)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外部端子10(阴型)嵌合。并且,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三内部端子26A(阴型)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内部端子8A(阳型)嵌合。并且,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四内部端子26B(阳型)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二内部端子8B(阴型)嵌合。但是,上述的嵌合的顺序能够适当地置换。
在上述嵌合中,在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三内部端子26A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内部端子8A嵌合时,有时处于第三内部端子26A的周围的第二外部端子28与第一内部端子8A误碰撞而损伤第一内部端子8A。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而调整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各部件的高度位置。具体而言,使用图4、图5进行说明。
图4是在包含第一内部端子8A的位置处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纵剖视图,图5是在包含第二内部端子8B的位置处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纵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部端子8A具有高度H1,第一绝缘体12的中央部24具有高度H2,第一外部端子10具有高度H3。使用各部件中的最高的位置处的高度。如图4所示,高度H1、高度H2、高度H3的关系被设定为H1<H2<H3。
通过使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比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低,从而在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接近阴型多极连接器2时,能够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优先与第一外部端子10接触。由此,第二外部端子28难以与第一内部端子8A碰撞,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另外,在第一外部端子10有引导部21A、21B,即使在第二外部端子28嵌合时稍微偏移也能够修正嵌合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内部端子8A设为阳型。阳型的端子与阴型的端子相比,容易减小尺寸,因此能够减小高度H1。因此,也能够减小需要比第一内部端子8A高的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通过减小阴型多极连接器2中高度最高的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能够实现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低高度化。通过使阴型多极连接器2低高度化,能够使图3所示的多极连接器组6低高度化,并能够减小嵌合时的电感成分,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外部端子10以及第二外部端子28的自谐振频率。由此,能够抑制自谐振频率进入连接器2、4的使用频率区域,并能够提高连接器2、4的频率特性。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和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低高度化。
并且,通过使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比第一绝缘体12的中央部24的高度H2低,从而在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接近阴型多极连接器2时,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难以与第一内部端子8A碰撞。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
另外,通过使第一绝缘体12的中央部24的高度H2比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低,从而在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接近阴型多极连接器2时,能够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优先与第一外部端子10接触。由此,第二外部端子28难以与第一内部端子8A碰撞,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
如图5所示,第二内部端子8B具有高度H4。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比第二内部端子8B的高度H4低。将第一内部端子8A设为阳型的端子,将第二内部端子8B设为阴型的端子,通过这样降低尺寸容易减小的阳型的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从而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更难以与第一内部端子8A接触。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即使是图2A~图2C所示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中也同样地将第三内部端子26A的高度设定得比第二外部端子28的高度低。由此,能够抑制第三内部端子26A的损伤。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具备:第一内部端子8A、第二内部端子8B、第一外部端子10以及第一绝缘体12。第一内部端子8A是阳型,被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内侧,第二内部端子8B是阴型,被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外侧。第一绝缘体12至少保持第一外部端子10。另外,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比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高,第一外部端子10是阴型。
这样,通过将第一内部端子8A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内侧,将第二内部端子8B配置于第一外部端子10的外侧,从而即使在第一内部端子8A流过高频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第一内部端子8A产生的噪声对第二内部端子8B产生影响。由此,能够抑制内部端子8A、8B彼此的端子间干扰。另外,通过使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比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高,从而在使阳型多极连接器4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嵌合时,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优先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第一外部端子10接触。由此,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外部端子28难以与第一内部端子8A碰撞,能够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的损伤。另外,通过将第一内部端子8A设为阳型,从而与阴型的情况相比,不需要确保弹性,因此能够减小高度H1。通过减小第一内部端子8A的高度H1,能够减小需要比第一内部端子8A高的第一外部端子10的高度H3,并能够减小整个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高度。由此,能够实现阴型多极连接器2的低高度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中,第一内部端子8A与传输比第二内部端子8B高的频率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传输高的频率的信号的端子容易成为噪声的产生源,与此相对,通过利用第一外部端子10包围传输比第二内部端子8B高的频率的信号的第一内部端子8A的周围,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从第一内部端子8A到第二内部端子8B的干扰。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中,第一内部端子8A与传输毫米波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此外,此处所说的毫米波的信号是频率为30GHz~300GHz的范围的信号。这样,通过第一内部端子8A传输毫米波的信号,从而能够进行大容量的信号传输。另外,传输毫米波的信号的端子特别容易产生噪声,与此相对,由于利用第一外部端子10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内部端子8A的周围,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第一内部端子8A到第二内部端子8B的干扰。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中,第一外部端子10具有在俯视时在第一内部端子8A与第二内部端子8B之间沿Y方向延伸的突出部14A、14B。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内部端子8A与第二内部端子8B之间的干扰,并且确保在第一内部端子8A与第二内部端子8B之间配置阳型多极连接器4的第二绝缘体30等的空间。
另外,实施方式的多极连接器组6具备阴型多极连接器2、以及与阴型多极连接器2嵌合的阳型多极连接器4。阳型多极连接器4具备:与第一内部端子8A嵌合的阴型的第三内部端子26A、与第二内部端子8B嵌合的阳型的第四内部端子26B、与第一外部端子10嵌合的阳型的第二外部端子28以及第二绝缘体30。第二外部端子28的高度比第三内部端子26A的高度高。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起到与上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2同样的效果。
以上,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对于内部端子、外部端子的个数,也可以是任意的数量。
本公开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进行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进行各种变形、修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的技术方案的本公开的范围,就应理解为包括在其中。另外,各实施方式的要素的组合、顺序的变化可以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思想而实现。
此外,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能够起到各自具有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只要是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多极连接器组,就能够应用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2…阴型多极连接器(第一连接器);4…阳型多极连接器(第二连接器);6…多极连接器组;7…基板;8…内部端子;8A…第一内部端子;8B…第二内部端子;10…第一外部端子;10A…第一部分;10B…第二部分;11…接触端子11;12…第一绝缘体;14A、14B…突出部;16A、16B…间隙;17…侧壁导体;18A、18B、20A、20B、22A、22B…端子保持部;19A、19B…锁定部;21A、21B…引导部;24…中央部;25…基板;26…内部端子;26A…第三内部端子;26B…第四内部端子;28…第二外部端子;28A…第三部分;28B…第四部分;30…第二绝缘体;32A、32B、34A、34B、36A、36B…端子保持部;38…中央部。
Claims (8)
1.一种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具备:第一内部端子、第二内部端子、第一外部端子以及保持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第一绝缘体,
上述第一内部端子是阳型,被配置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内侧,上述第二内部端子是阴型,被配置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外侧,
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高,
上述第一外部端子是阴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一绝缘体的高度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绝缘体的高度比上述第一外部端子的高度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二内部端子的高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传输比上述第二内部端子高的频率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传输毫米波的信号的信号线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阴型多极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外部端子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俯视时在上述第一内部端子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之间沿上述第一内部端子的延伸方向延伸。
8.一种多极连接器组,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述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
与上述阴型多极连接器嵌合的阳型多极连接器,
上述阳型多极连接器具备:
与上述第一内部端子嵌合的阴型的第三内部端子;
与上述第二内部端子嵌合的阳型的第四内部端子;
与上述第一外部端子嵌合的阳型的第二外部端子;以及
保持上述第三内部端子、上述第四内部端子以及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第二绝缘体,
上述第二外部端子的高度比上述第三内部端子的高度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27234.0A CN118198756A (zh) | 2019-08-01 | 2020-07-30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42198 | 2019-08-01 | ||
JP2019142198 | 2019-08-01 | ||
PCT/JP2020/029332 WO2021020533A1 (ja) | 2019-08-01 | 2020-07-30 | メス型多極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27234.0A Division CN118198756A (zh) | 2019-08-01 | 2020-07-30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24700A true CN113924700A (zh) | 2022-01-11 |
CN113924700B CN113924700B (zh) | 2024-04-12 |
Family
ID=742307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27234.0A Pending CN118198756A (zh) | 2019-08-01 | 2020-07-30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CN202080041472.5A Active CN113924700B (zh) | 2019-08-01 | 2020-07-30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27234.0A Pending CN118198756A (zh) | 2019-08-01 | 2020-07-30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218445B2 (zh) |
JP (2) | JP7184200B2 (zh) |
CN (2) | CN118198756A (zh) |
WO (1) | WO20210205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50832B (zh) * | 2019-10-11 | 2021-12-21 |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組 |
JP7244412B2 (ja) * | 2019-12-25 | 2023-03-22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
US11489291B2 (en) * | 2020-05-13 | 2022-11-01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KR102494901B1 (ko) * | 2020-05-13 | 2023-02-06 |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
JP7600504B2 (ja) * | 2020-12-28 | 2024-12-1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CN115377759A (zh) * | 2021-05-17 | 2022-11-22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
JP7177417B1 (ja) | 2022-08-10 | 2022-11-24 | Smk株式会社 | 基板対基板用コネクタ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87134A (en) * | 1992-10-09 | 1995-02-07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JP3086881U (ja) * | 2001-12-21 | 2002-07-05 | 連展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 オス型電気コネクタ |
CN1797868A (zh) * | 2004-12-28 | 2006-07-05 | 星电株式会社 | 同轴连接器一体型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
CN102138371A (zh) * | 2008-06-10 | 2011-07-27 | 莫列斯公司 | 弹性-缓冲的电容耦合连接器 |
WO2017053149A1 (en) * | 2015-09-24 | 2017-03-30 | Molex, Llc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nd rf connector integral connector assembly |
CN107809037A (zh) * | 2016-09-08 | 2018-03-1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CN108390213A (zh) * | 2017-01-19 | 2018-08-1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多极连接器组 |
JP2018181820A (ja) * | 2017-04-07 | 2018-11-15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CN111490409A (zh) * | 2019-01-29 | 2020-08-04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69558B2 (ja) | 2014-06-05 | 2018-01-3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
JP6341876B2 (ja) | 2015-04-01 | 2018-06-13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KR102522299B1 (ko) * | 2018-06-27 | 2023-04-1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라타 세이사쿠쇼 | 전기 커넥터 세트 |
WO2020039666A1 (ja) | 2018-08-24 | 2020-02-27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
KR102646125B1 (ko) | 2019-07-04 | 2024-03-08 | 아이펙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커넥터 장치 |
-
2020
- 2020-07-30 CN CN202410327234.0A patent/CN118198756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7-30 JP JP2021535440A patent/JP7184200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7-30 CN CN202080041472.5A patent/CN113924700B/zh active Active
- 2020-07-30 WO PCT/JP2020/029332 patent/WO20210205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
- 2022-01-19 US US17/579,456 patent/US12218445B2/en active Active
- 2022-11-24 JP JP2022187318A patent/JP751307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87134A (en) * | 1992-10-09 | 1995-02-07 | Molex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JP3086881U (ja) * | 2001-12-21 | 2002-07-05 | 連展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 オス型電気コネクタ |
CN1797868A (zh) * | 2004-12-28 | 2006-07-05 | 星电株式会社 | 同轴连接器一体型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
CN102138371A (zh) * | 2008-06-10 | 2011-07-27 | 莫列斯公司 | 弹性-缓冲的电容耦合连接器 |
WO2017053149A1 (en) * | 2015-09-24 | 2017-03-30 | Molex, Llc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nd rf connector integral connector assembly |
CN107809037A (zh) * | 2016-09-08 | 2018-03-1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CN108390213A (zh) * | 2017-01-19 | 2018-08-1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多极连接器组 |
JP2018181820A (ja) * | 2017-04-07 | 2018-11-15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CN111490409A (zh) * | 2019-01-29 | 2020-08-04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20533A1 (ja) | 2021-02-04 |
JPWO2021020533A1 (zh) | 2021-02-04 |
CN113924700B (zh) | 2024-04-12 |
US12218445B2 (en) | 2025-02-04 |
CN118198756A (zh) | 2024-06-14 |
JP2023022158A (ja) | 2023-02-14 |
JP7184200B2 (ja) | 2022-12-06 |
US20220140512A1 (en) | 2022-05-05 |
JP7513073B2 (ja) | 2024-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24700A (zh) | 阴型多极连接器以及具备该阴型多极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组 | |
US1153290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and circuit board on which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is mounted | |
US11804676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set | |
JP6806028B2 (ja) |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
US11101605B2 (en) | Male plug, female socket and board-to-board RF connector | |
WO2021000152A1 (zh) | 多极连接器 | |
US11916323B2 (en) | Multipolar connector set including multiple connectors mounted to substrates having conductor patterns | |
JPWO2020039666A1 (ja) |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された回路基板 | |
CN108075263B (zh) | 连接器 | |
KR102490807B1 (ko) | 면실장형 커넥터 및 면실장형 커넥터 셋트 | |
KR20220107827A (ko) | 고주파용 전기 커넥터 | |
US20230327352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provid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7247814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対 | |
CN114788096B (zh) | 电连接器对 | |
CN210489982U (zh) | 一种改进的板连接器 | |
KR20220107828A (ko) | 고주파용 전기 커넥터 | |
KR20220107829A (ko) | 고주파용 전기 커넥터 | |
JP2024173614A (ja) | 高周波コネクタ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