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1177A - 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81177A CN113881177A CN202111204455.1A CN202111204455A CN113881177A CN 113881177 A CN113881177 A CN 113881177A CN 202111204455 A CN202111204455 A CN 202111204455A CN 113881177 A CN113881177 A CN 1138811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bacterial
- water
- stirring
- mixing
- aqueous 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6—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drying
- B29B13/065—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drying of powder or pell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1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grinding, e.g. by triturating; by sieving; by filter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 C08K5/31—Guanidine; Derivatives thereo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抗菌改性剂、分散剂和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抗菌改性水溶液;所述抗菌改性剂为阳离子型抗菌剂;将抗菌改性水溶液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搅拌混合,得到蓬松状的混合料;将混合料干燥、粉碎、筛分即得。本发明选择易溶于水的抗菌剂,将抗菌剂同水一起吸收进高吸水树脂内部,使抗菌剂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内部,确保在后处理过程中,抗菌剂不会重新聚集和损失。在混合过程中添加适量分散剂,可以减少混合过程中高吸水树脂颗粒吸水后的聚集粘结,这样便于后续的干燥、粉碎、筛分操作,尽可能小的破坏树脂颗粒的表面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分子物质,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水分,被广泛应用于纸尿裤、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高吸水树脂一般是以不饱和烯类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作为原材料,经过添加交联剂和引发剂经聚合反应合成水凝胶,后经干燥和粉碎制成的,作为主要优选使用粒径在150μm以上且小于850μm的范围的颗粒。随着纸尿裤、护理垫等产品的高性能化,也逐渐要求高吸水树脂具备一些功能。纸尿裤或护理垫等一次性卫生用品更换频率为6-12小时,在使用时会吸收大量人体体液和尿液,极易滋生细菌,使人体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希望生产出具有抗菌功能的高吸水树脂,赋予一次性卫生用品抗菌性,有益于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王立娟等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378174.X)以塔拉胶、丙烯酸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备得到树脂液,再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树脂中,最终获得塔拉胶接枝聚丙烯酸的载银抗菌高吸水树脂。在提高抗菌型的同时又保证产品无毒,易降解。其缺点是制作工艺复杂,工艺条件要求高,实现批量生产难度大。另外,塔拉胶接枝后会影响树脂的强度,吸收性能等。
管承东等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0932244.6)提供了一种抗菌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的聚合单体为丙烯酸,掺杂的抗菌材料是壳聚糖,选用氧化石墨作为接枝材料,制备的高吸水树脂的抗菌率为83%以上。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制备工艺需要自由基聚合反应,工艺条件要求较高,产品批量稳定生产难度较大,且抑菌率不高。
刘妙锋等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1071287.6)提供一种抗菌耐盐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抗菌耐盐高吸水树脂能分离和消除尿液中的各种无机盐成分,快速排出湿气和热气,干爽舒适,且抑制细菌,预防婴儿红臀的优点。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制备工艺引入自由基引发丙烯酸聚合体系,工艺条件要求较高,实现批量生产难度较大。
王宝龙等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0608979.6)提供了一种抗菌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使用物理方法,在搅拌条件下,将抗菌剂水分散液喷洒于高吸水树脂表面,烘干后得到抗菌高吸水树脂,抗菌率高达99%。其缺点是使用的抗菌剂大部分不溶于水,抗菌剂停留在树脂颗粒表面,与高吸水树脂基体相容性差。而且其制备方法停留在实验阶段,得到的样品没有经过后处理程序,不能直接应用。
现有技术中抗菌高吸水树脂的生产方法大都停留在实验阶段,产量较小,生产工艺复杂,抗菌性能及吸收性能不稳定,为抗菌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普及带来阻碍。因此,提供一种易于实现批量生产,制备的树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且不会破坏原树脂的表面结构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且不会破坏原树脂的表面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抗菌改性剂、分散剂和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抗菌改性水溶液;所述抗菌改性剂为阳离子型抗菌剂;
B)将抗菌改性水溶液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搅拌混合,得到蓬松状的混合料;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选自淀粉接枝丙烯腈系、淀粉接枝丙烯酸系、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系、聚乙烯醇系、聚丙烯酸(盐)系、聚丙烯酰胺系、纤维接枝丙烯腈系、纤维接枝丙烯酸系或纤维接枝丙烯酰胺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中的一种;
C)将混合料干燥、粉碎、筛分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抗菌改性剂、分散剂和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抗菌改性水溶液。
本发明所述抗菌改性剂优选为易溶于水的阳离子型抗菌剂;所述阳离子型抗菌剂选自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椰油双胍乙酸盐、十二烷基盐酸胍、氯化苄氧乙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2-苯氧乙基溴化铵、有机硅季铵盐、十六烷基吡啶氯(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烷基(C12-C18)二甲基乙基苄基氯化铵、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抗菌肽、奥替尼啶或咪唑烷基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抗菌改性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15%~45%,最优选为20%~4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改性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50%;抗菌改性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40%;抗菌改性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30%。
本发明所述分散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分散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10%;更优选为2%~9%;最优选为5%~8%;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所占抗菌改性水溶液质量分数优选为5%;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所占抗菌改性水溶液质量分数优选为7%;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散剂所占抗菌改性水溶液质量分数优选为8%。
本发明分散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树脂颗粒间因为吸水膨胀发粘而引发的聚集粘结。
本发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超纯水。
本发明所述抗菌剂水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配方量的抗菌剂、分散剂和溶剂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容器中搅拌混合,搅拌混合温度优选为20~50℃;更优选为30℃~50℃,所述搅拌的速度优选为100~2000r/min,搅拌速率更优选为500~1000r/min,所述搅拌时间优选为5~30min;更优选为10~20min。
将抗菌改性水溶液、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水搅拌混合,得到蓬松状的混合料。
具体为:在搅拌条件下,抗菌改性水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喷洒于高分子吸水树脂中,形成蓬松状的混合物;
所述混合温度为5℃~50℃,更优选为20℃~45℃。
搅拌混合后,高吸水树脂将抗菌剂水溶液全部吸收进树脂内部,形成蓬松状的混合预处理料;所述搅拌速度优选为100~1000r/min;更优选为200-900r/min,最优选为500~800r/min。
喷雾压力为0.1~0.8MPa,更优选为0.2~0.5MPa,喷雾液滴的平均直径应小于原树脂颗粒平均直径的1/3,使得液滴与高吸水树脂颗粒接触后能迅速被吸收,喷雾液滴的平均直径为50~500μm;更优选为100~300μm,最优选为100~200μm。
本发明所述抗菌改性水溶液添加量占高分子吸水树脂总质量的5%~30%;更优选为10%~20%;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剂水溶液添加量优选为占高吸水树脂总质量的20%;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剂水溶液添加量优选为占高吸水树脂总质量的15%;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剂水溶液添加量优选为占高吸水树脂总质量的10%。
本发明人创造性的发现,如果抗菌剂水溶液喷洒量小于5%,高吸水树脂无法充分湿润膨胀,造成抗菌剂分布不均匀;如果大于30%,高吸水树脂会因为吸水过多而发生粘连,且给后续烘干、粉碎过程造成额外负担,不仅增加能耗,粉碎过程还会破坏高吸水树脂的表面结构,造成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下降。
本发明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选自淀粉接枝丙烯腈系、淀粉接枝丙烯酸系、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系、聚乙烯醇系、聚丙烯酸(盐)系、聚丙烯酰胺系、纤维接枝丙烯腈系、纤维接枝丙烯酸系或纤维接枝丙烯酰胺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中的一种。本发明对其来源不进行限定,市售即可。
将混合料干燥、粉碎、筛分即得。
本发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150℃;再优选为80℃-120℃;干燥时间更优选为20-80min,再优选为30-60min。经干燥处理后,高吸水树脂最终含水量应小于5%。为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车间应保持清洁、干燥,相对湿度小于55%,以防高吸水树脂吸水返潮。
本发明干燥过程优选具有流态化功能的干燥机,如流化床干燥机、气流干燥机中的一种进行,物流在热空气的作用下流态化,不断在空气中激烈翻滚,在快速蒸发水分的同时,也能使部分聚集体重新分散,进而减轻后续粉碎过程的处理量。
本发明所述粉碎的粒径为150~850μm;
本发明粉碎过程优选通过对辊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中的一种进行。本发明筛分过程通过振动筛分机进行,筛网的孔径为850μm。
当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粒径大于850μm时,大粒子可能会损害使用者的感觉。当粒径小于150μm时,即所谓的微粉,会在操作中发生粉尘扬起,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还会引起高分子吸水树脂加压吸水性和通液性下降。试验中发现,混合过程中高吸水树脂颗粒会不可避免的聚集成团,但是这种聚集体致密性不高,可以通过简单挤压或打碎操作使之重新分散。
本发明提供的抗菌高吸水树脂颗粒的生产方法,选取易溶于水的抗菌剂,通过高吸水树脂将抗菌剂水溶液吸入内部,经干燥后水分蒸发,抗菌剂留在高吸水树脂内部,达到抗菌成分在高吸水树脂基体中均匀分散的目的。再经优选的设备进行粉碎、筛分等后处理过程后,获得满足粒径分布要求的抗菌高吸水树脂颗粒。该生产方法简单,产量大,制备的树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且不会破坏原树脂的吸收性能。生产的抗菌高吸水颗粒可以直接应用于纸尿裤、护理垫、尿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赋予一次性卫生用品优异的抗菌功能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由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
搅拌混合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喷雾嘴;
液体储罐通过压力泵与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原料入口相连;
入口与搅拌混合装置出口相连的第一料仓;
第一料仓出口通过螺旋输送装置与干燥装置入口相连;
干燥装置出口通过螺旋输送装置与所述粉碎装置入口相连;
粉碎装置出口与所述筛分装置入口相连;
筛分装置出口与所述接料装置入口相连;
接料装置入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入口相连;
旋风分离装置出口与所述第二料仓入口相连。
图1为本发明抗菌高吸水树脂系统装置图。1-混合机、2-喷雾嘴、3-料仓、4-压力泵、5-储液罐、6-螺旋输送机、7-干燥机、8-螺旋输送机、9-粉碎机、10-筛分机、11-接料箱、12-旋风分离器、13-料仓。
本发明装置中搅拌混合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液体储罐5、压力泵4和喷雾装置2,另一部分是搅拌混合装置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混合装置。
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喷雾嘴;
喷射角度应小于50度,避免液体喷到器壁,否则会造成高吸水树脂颗粒黏附在器壁上。为了促进混合效率,混合装置优选设置2-3个喷头进行喷雾操作。高吸水树脂会迅速吸收水分而膨胀,如果搅拌不充分,高吸水树脂会结块,对混合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混合装置要能产生强大的混合力来确保混合均匀,同时对树脂粒子的磨损或破坏不应过大。所述混合装置可以是行星锥式混合机、犁刀式混合机、圆筒形混合机、螺带式混合机中的一种,其混合效果好、可设置喷淋系统、能耗少且易于大型化。
液体储罐内装有抗菌剂溶液,通过压力泵与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原料入口相连。
入口与搅拌混合装置出口相连的第一料仓;预处理料进入料仓内。
第一料仓出口通过螺旋输送装置与干燥装置入口相连;
得到的预处理料进行干燥处理,料仓中的预处理料通过一螺旋送料机6输送到干燥机7进行烘干。所述干燥机可以是流化床干燥机、气流干燥机中的一种。
粉碎装置出口与所述筛分装置入口相连;
筛分装置出口与所述接料装置入口相连;
干燥后的高吸水树脂颗粒通过一螺旋送料机输送到粉碎机9进行粉碎操作,粉碎成单分散的树脂颗粒,并进行筛分处理。
接料装置入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入口相连;
旋风分离装置出口与所述第二料仓入口相连。
本发明为了不对树脂粒子表面造成过分破坏,这里选用具有压缩或打碎之类粉碎原理的粉碎机,比如对辊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中的一种。烘干后的高吸水树脂通过螺旋输送机送入粉碎机,通过挤压作用破坏聚集体使之重新变成单分散的颗粒。粉碎后的高吸水树脂粒子进入筛分机10进行筛分,所述筛分机优选为振荡筛分机,选用850μm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过滤掉不满足要求的大尺寸粒子。由于粉碎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整个过程是通过挤压将聚集体分散开,产生的微细粉末很少,保证了最后的产率。筛分后获得的抗菌高吸水树脂颗粒储存在一接料箱11中,所述接料箱内壁采用光滑的不锈钢制作。树脂颗粒最终输送到料仓中储存。为了尽可能减少输送过程对高吸水树脂颗粒造成的损伤,同时也为了防止混入杂质,采用气力输送方式完成最终高吸水树脂颗粒的输送。在上述粉碎及筛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少部分微粉存在,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料仓前设置一旋风分离器,将微粉分离收集,尽量减少最终产品中的微粉。最终产品被收集在内面采用光滑不锈钢制作的料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菌高吸水树脂系统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抗菌吸水复合材料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称取50kg商品化聚丙烯酸高分子吸水树脂,放置于行星锥式混合机中。配制10kg抗菌改性水溶液,其中乙二醇分散剂质量分数为5%,羧甲基壳聚糖质量分数为50%,混合温度为45℃,搅拌速率为1000r/min,搅拌20分钟至澄清水溶液状态。在45℃温度条件下,将10kg抗菌剂水溶液通过喷雾装置全部喷洒于高分子吸水材料中,喷雾压力设置为0.2MPa;同时,以5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蓬松状共混物。将共混物置于流化床式干燥机,在90℃下干燥50分钟,获得干燥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待抗菌吸水复合材料温度降为室温后,经对辊式粉碎机粉碎和振荡筛分机筛分后,最终获得抗菌吸水复合材料产品。
参照GB 15979-2002和GB/T 22875-2018行业标准分别评价原树脂材料和实施例1中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粒径分布由不同尺寸标准筛通过率计算,测试结果见表2。
实施例2
称取80kg商品化聚丙烯酸高分子吸水树脂,放置于行星锥式混合机中。配制12kg抗菌改性水溶液,其中丙二醇分散剂质量分数为7%,葡萄糖酸氯己定质量分数为40%,混合温度为30℃,搅拌速率为800r/,搅拌10分钟至澄清水溶液状态。在40℃温度条件下,将12kg抗菌改性水溶液通过喷雾装置全部喷洒于高分子吸水树脂中,喷雾压力设置为0.3MPa;同时,以7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蓬松状湿润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流化床式干燥机,在110℃下干燥40分钟,获得干燥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待抗菌吸水复合材料温度降为室温后,经对辊式粉碎机粉碎和振荡筛分机筛分后,最终获得抗菌吸水复合材料产品。
参照GB 15979-2002和GB/T 22875-2018行业标准分别评价原树脂材料和实施例2中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见表2。
实施例3
称取100kg商品化聚丙烯酸高分子吸水树脂,放置于行星锥式混合机中。配制10kg抗菌改性水溶液,其中乙二醇分散剂质量分数为8%,氯化苄氧乙胺质量分数为30%,混合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700r/min,搅拌8分钟至澄清水溶液状态。在30℃温度条件下,将50kg抗菌改性水溶液通过喷雾装置全部喷洒于高分子吸水树脂中,喷雾压力设置为0.5MPa;同时,以8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蓬松状湿润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流化床式干燥机,在130℃下干燥30分钟,获得干燥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待抗菌吸水复合材料温度降为室温后,经对辊式粉碎机粉碎和振荡筛分机筛分后,最终获得抗菌吸水复合材料产品。
参照GB 15979-2002和GB/T 22875-2018行业标准分别评价原树脂材料和实施例3中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见表2。
对比例1
称取100kg商品化聚丙烯酸高分子吸水树脂,放置于行星锥式混合机中。配制10kg抗菌改性水溶液,其中氯化苄氧乙胺抗菌剂质量分数为5%,混合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700r/min,搅拌8分钟至澄清水溶液状态。在30℃温度条件下,将50kg抗菌改性水溶液通过喷雾装置全部喷洒于高分子吸水树脂中,喷雾压力设置为0.5MPa;同时,以8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合均匀,获得蓬松状湿润混合物。将混合物置于流化床式干燥机,在130℃下干燥30分钟,获得干燥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待抗菌吸水复合材料温度降为室温后,经对辊式粉碎机粉碎和振荡筛分机筛分后,最终获得抗菌吸水复合材料产品。
参照GB 15979-2002和GB/T 22875-2018行业标准分别评价原树脂材料和实施例3中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见表2。
表1原树脂材料、实施例和对比例样品的吸收性能和抗菌性能
表2原树脂材料、实施例和对比例样品的粒径分布
粒径范围 | 原树脂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对比例1 |
>500μm | 0.09% | 0.02% | 0.01% | 0.05% | 1.20% |
>400μm | 2.87% | 2.41% | 3.84% | 2.49% | 14.9% |
>315μm | 5.36% | 3.96% | 4.95% | 5.63% | 8.18% |
>150μm | 79.65% | 83.02% | 83.64% | 82.16% | 70.22% |
>105μm | 10.21% | 9.59% | 6.98% | 8.70% | 4.85% |
>45μm | 1.82% | 1.00% | 0.58% | 0.97% | 0.65% |
表1中吸收性能和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中使用本发明中生产方法生产的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吸收性能与原树脂相近,说明一系列复合工序并没有影响到原树脂材料的性能;对比例中未添加分散剂,吸收性能略低于原树脂;本发明中实施例1-3样品抗菌性能优异,杀菌率达到99%以上。表2中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中生产的实施例1、2、3中的树脂粒径分布与原树脂相近,而对比例中未添加分散剂,粒径分布与原树脂及实施例中样品差异较大,说明对比例中混合过程中树脂颗粒有较多聚集,导致后处理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树脂颗粒表面结构被破坏,从而引起粒径分布的差异,也造成吸收性能的下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树脂原吸收性能的情况下,赋予树脂优异的抗菌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抗菌改性剂、分散剂和溶剂搅拌混合,得到抗菌改性水溶液;所述抗菌改性剂为阳离子型抗菌剂;
B)将抗菌改性水溶液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搅拌混合,得到蓬松状的混合料;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选自淀粉接枝丙烯腈系、淀粉接枝丙烯酸系、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系、聚乙烯醇系、聚丙烯酸(盐)系、聚丙烯酰胺系、纤维接枝丙烯腈系、纤维接枝丙烯酸系或纤维接枝丙烯酰胺系高分子吸水树脂中的一种;
C)将混合料干燥、粉碎、筛分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抗菌剂选自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葡萄糖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椰油双胍乙酸盐、十二烷基盐酸胍、氯化苄氧乙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溴)化铵、双十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2-苯氧乙基溴化铵、有机硅季铵盐、十六烷基吡啶氯(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胺、烷基(C12-C18)二甲基乙基苄基氯化铵、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抗菌肽、奥替尼啶或咪唑烷基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或超纯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改性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50%,分散剂占抗菌改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改性水溶液添加量占高分子吸水树脂总质量的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混合温度为20~50℃;所述搅拌的速度为100~2000r/min,所述搅拌时间为5~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具体为:在搅拌条件下,抗菌改性水溶液以喷雾的形式喷洒于高分子吸水树脂中,形成蓬松状的混合物;
所述混合温度为5℃~50℃,搅拌速度为100~1000r/min;喷雾压力为0.1~0.8MPa,喷雾液滴的平均直径为50~5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150℃;所述粉碎的粒径为150~850μm;所述筛网的孔径为850μm。
9.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
搅拌混合装置;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内设置有喷雾嘴;
液体储罐通过压力泵与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原料入口相连;
入口与搅拌混合装置出口相连的第一料仓;
第一料仓出口通过螺旋输送装置与干燥装置入口相连;
干燥装置出口通过螺旋输送装置与所述粉碎装置入口相连;
粉碎装置出口与所述筛分装置入口相连;
筛分装置出口与所述接料装置入口相连;
接料装置入口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入口相连;
旋风分离装置出口与所述第二料仓入口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4455.1A CN113881177B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4455.1A CN113881177B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1177A true CN113881177A (zh) | 2022-01-04 |
CN113881177B CN113881177B (zh) | 2023-07-14 |
Family
ID=7900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04455.1A Active CN113881177B (zh) | 2021-10-15 | 2021-10-15 | 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8117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81792A (zh) * | 2022-11-20 | 2023-01-10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自粘性高吸收材料及吸收芯体 |
CN115671363A (zh) * | 2022-11-20 | 2023-02-03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及吸收芯体 |
CN116036351A (zh) * | 2023-01-06 | 2023-05-02 | 天津大学 | 一种快速吸水自凝胶抗菌止血粉末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1947A (zh) * | 1996-11-14 | 2000-01-19 |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 抗菌剂涂布的形成水凝胶的吸收性聚合物 |
WO2016080138A1 (ja) * | 2014-11-20 | 2016-05-2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水性ポリマー組成物 |
US20170305037A1 (en) * | 2014-10-15 | 2017-10-26 | Unicharm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cycled pulp from used sanitary article |
CN107501462A (zh) * | 2017-08-08 | 2017-12-22 | 浙江卫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抑菌除臭高吸水性树脂及含该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收制品 |
CN107556500A (zh) * | 2017-08-08 | 2018-01-09 | 浙江卫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抑菌除臭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1642517A (zh) * | 2020-06-13 | 2020-09-11 | 安徽舒源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儿童纸尿裤的速效抗菌剂 |
CN111675815A (zh) * | 2020-06-29 | 2020-09-18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抗菌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0-15 CN CN202111204455.1A patent/CN1138811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41947A (zh) * | 1996-11-14 | 2000-01-19 | 普罗克特和甘保尔公司 | 抗菌剂涂布的形成水凝胶的吸收性聚合物 |
US20170305037A1 (en) * | 2014-10-15 | 2017-10-26 | Unicharm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cycled pulp from used sanitary article |
WO2016080138A1 (ja) * | 2014-11-20 | 2016-05-2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水性ポリマー組成物 |
CN107501462A (zh) * | 2017-08-08 | 2017-12-22 | 浙江卫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抑菌除臭高吸水性树脂及含该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收制品 |
CN107556500A (zh) * | 2017-08-08 | 2018-01-09 | 浙江卫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抑菌除臭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11642517A (zh) * | 2020-06-13 | 2020-09-11 | 安徽舒源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儿童纸尿裤的速效抗菌剂 |
CN111675815A (zh) * | 2020-06-29 | 2020-09-18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抗菌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81792A (zh) * | 2022-11-20 | 2023-01-10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自粘性高吸收材料及吸收芯体 |
CN115671363A (zh) * | 2022-11-20 | 2023-02-03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及吸收芯体 |
CN115581792B (zh) * | 2022-11-20 | 2023-12-19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自粘性高吸收材料及吸收芯体 |
CN115671363B (zh) * | 2022-11-20 | 2024-01-30 | 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芯体的制备方法及吸收芯体 |
CN116036351A (zh) * | 2023-01-06 | 2023-05-02 | 天津大学 | 一种快速吸水自凝胶抗菌止血粉末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81177B (zh) | 2023-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81177A (zh) | 一种抗菌吸水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 |
CN102898662B (zh) | 吸水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 |
CN100421898C (zh) | 水合聚合物的破碎方法及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
KR100269980B1 (ko) | 흡수성수지조성물및그제조방법 | |
EP2137238B1 (en) |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particulate water absorbent resin | |
JP5765884B2 (ja) | 超吸収性表面処理カルボキシアルキル化多糖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EP2189478B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water-absorbing resin | |
JP4564284B2 (ja) | 吸水材の製造方法 | |
US7347330B2 (en) | Method for sizing of water-absorbent resin | |
US20070106239A1 (en) | Swellable hydrogel-forming polymers having a low fraction of fines | |
CN101641154A (zh) | 颗粒状吸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1523287A (ja) | すぐれた加工性を有する高吸収性ポリマー | |
CN101389661A (zh) | 其中混有颗粒状添加剂的吸水性树脂的生产 | |
KR20060009316A (ko) | 수-흡수성 수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
JP5685552B2 (ja) | 酸性ガスで透過したカルボキシアルキルデンプン粒子、押出物、及びそれを生成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 |
EP1735375A1 (de) | Quellbare hydrogelbildende polymere mit hoher permeabilität | |
DE69633427T2 (de) | Blut absorbierende harzzusammensetzung und absorbierende artikel | |
JP2004002891A (ja) | 吸水性樹脂の造粒粒子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吸収性物品ならびに吸水性樹脂の造粒粒子の製造方法 | |
JP5941992B2 (ja) | ポリアクリル酸(塩)系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工程管理方法 | |
JPH06313044A (ja) | 高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法 | |
EP3722352B1 (en) | Method of preparing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nd superabsorbent polymer | |
JPH06313043A (ja) | 高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法 | |
JPH09208710A (ja) | 親水性高膨潤性ヒドロゲルの製造方法 | |
WO2002058841A2 (de) | Wasserabsorbierendes mittel,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 |
JPH09143205A (ja) | キチン及び/又はキトサン粒子の処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