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1857B -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31857B CN113831857B CN202111219984.9A CN202111219984A CN113831857B CN 113831857 B CN113831857 B CN 113831857B CN 202111219984 A CN202111219984 A CN 202111219984A CN 113831857 B CN113831857 B CN 1138318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olyether
- silicone
- surfactant
- copoly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94 surface-act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29920005830 Polyurethane Foam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1496 polyurethane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125000002887 hydr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H]O*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125000000217 alk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29920002545 silicone oil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3377 acid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125000003903 2-propen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C([H])=C([H])[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HMMGMWAXVFQUOA-UHFFFAOYSA-N octamethylcyclotetrasil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Si]1(C)O[Si](C)(C)O[Si](C)(C)O[Si](C)(C)O1 HMMGMWAXVFQUO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hexamethyldisil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Si](C)(C)O[Si](C)(C)C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5862 polyol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150000003077 polyol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25000004432 carbon atom Chemical group C*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Prop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O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GSEJCLTVZPLZKY-UHFFFAOYSA-N Triethano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N(CCO)CCO GSEJCLTVZPLZ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SZXQTJUDPRGNJN-UHFFFAOYSA-N diprop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OCCCO SZXQTJUDPRGNJ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WERYXYBDKMZEQL-UHFFFAOYSA-N butane-1,4-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O WERYXYBDKMZEQ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MTHSVFCYNBDYFN-UHFFFAOYSA-N di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CCO MTHSVFCYNBDYF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PUPZLCDOIYMWBV-UHFFFAOYSA-N (+/-)-1,3-Butanedi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CO PUPZLCDOIYMWB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ZMANZCXQSJIPKH-UHFFFAOYSA-N Triethy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CN(CC)CC ZMANZCXQSJIPK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437 butane-1,3-di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ZBCBWPMODOFKDW-UHFFFAOYSA-N diethano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NCCO ZBCBWPMODOFKD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XXMIOPMDWAUFGU-UHFFFAOYSA-N hexane-1,6-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CCO XXMIOPMDWAUFG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group [H]* 0.000 description 3
- SLCVBVWXLSEKPL-UHFFFAOYSA-N neopentyl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CO SLCVBVWXLSEKP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DLFVBJFMPXGRIB-UHFFFAOYSA-N Acet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C(N)=O DLFVBJFMPXGRI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Sulfu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hydroxyl compound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JDSTRZHPWMDPG-UHFFFAOYSA-N 2-(butylamino)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CCNCCO LJDSTRZHPWMDP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30 Moisture cure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SLINHMUFWFWBMU-UHFFFAOYSA-N Triisopropano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CC(C)O)CC(C)O SLINHMUFWFWBM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88 foam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99 joint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ITMCEJHCFYSIIV-UHFFFAOYSA-N trif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S(=O)(=O)C(F)(F)F ITMCEJHCFYSII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该表面活性剂包括结构式为和的两种聚醚改性有机硅,m为15‑35,n为1‑8,m+n为16‑38;R=‑CH2CH2CH2O(CH2CH2O)a(CH2CH(CH3)O)bR2,R1为CH3或R,a和b均为1‑20,a+b为5‑30,R2为含1‑4个C的烷基;p为40‑70,q为5‑20,p+q为45‑80;R4=‑CH2CH2CH2O(CH2CH2O)c(CH2CH(CH3)O)dR5,R3为CH3或R4,c和d均为1‑25,c+d为15‑40,R5为羟基。其能有效调控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开孔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以下简称OCF)以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喷射剂等为主要原料,以单支压力罐形式包装贮存,使用时可瞬时喷注成硬质泡沫,迅速填充密封建筑接缝或孔洞。该产品是集粘结固定、填充密封、绝热隔音为一体的新型密封材料,尤其适用于塑钢或铝合金门窗和墙体间的密封堵漏及防水。同时具有携带使用方便、施工效率高、耐震、防裂、防水、粘结力强、装饰效果好等优点。
表面活性剂在单组份聚氨酯发泡过程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其对泡孔结构的调节、发泡时的流动性能等方面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聚氨酯泡沫填缝剂产品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泡沫易收缩、尺寸稳定性差、发泡体系的流动性差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调控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的开孔性及稳定性的表面活性剂。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能有效调控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开孔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原料含有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以重量份数计,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包括10-60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10-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
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结构式为其中,m的值为15-35,n的值为1-8,且m+n的值为16-38;R的结构为-CH2CH2CH2O(CH2CH2O)a(CH2CH(CH3)O)bR2,R1为CH3或R1=R,a的值为1-20,b的值为1-20,且a+b的值为5-30,R2为含有1-4个碳原子数的烷基;
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结构式为其中,p的值为40-70,q的值为5-20,且p+q的值为45-80;R4的结构为-CH2CH2CH2O(CH2CH2O)c(CH2CH(CH3)O)dR5,R3为CH3或R3=R4,其中,c的值为1-25,d的值为1-25,且c+d的值为15-40,R5为-O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量为70-100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还包括不超过15份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第一共聚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羟基化合物包括低分子量多元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低分子量多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和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共聚物为分子量低于300的聚醚多元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30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还包括不超过15份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第二共聚物,且第二共聚物与第一共聚物的结构式不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共聚物为分子量高于1000的聚醚多元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00-300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100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含有20-55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20-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5-15份第一共聚物以及5-15份第二共聚物。
在更优的实施方式中,每100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含有25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5份第一共聚物以及5份第二共聚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混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均分别经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氯铂酸催化剂及助催化剂共同混合反应而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氯铂酸催化剂及助催化剂于常压、70-150℃的条件下2-10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氢硅油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或者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而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氢硅油的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于30-90℃的条件反应5-8h。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制备原料含有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两种不同的聚醚改性有机硅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泡沫开孔性能进行调节,实现对泡孔细腻程度、稳定性及延长米方面的控制,改善了目前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具有的收缩较大、泡孔不够细腻以及延长米不够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提出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以重量份数计,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包括10-60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10-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
可参考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份数可以为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或60份等,也可以为10-6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同理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份数可以为10份、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或65等,也可以为10-6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量为70-100份,如70份、75份、80份、85份、90份或100份等,也可以为70-100份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上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结构式为其中,m的值为15-35,n的值为1-8,且m+n的值为16-38;R的结构为-CH2CH2CH2O(CH2CH2O)a(CH2CH(CH3)O)bR2,R1为CH3或R1=R(也即,R1要么为CH3,要么与R完全相同),a的值为1-20,b的值为1-20,且a+b的值为5-30,R2为含有1-4个碳原子数的烷基。
可参考地,m的值可以为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或35等,也可以为15-3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n的值可以为1、2、3、4、5、6、7或8等,也可以为1-8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m+n的值可以为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或38等,也可以为16-38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a的值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等,也可以为1-2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b的值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等,也可以为1-2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a+b的值可以为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或30等,也可以为5-3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R2为含有1-4个碳原子数的烷基,也即烷基的碳原子数可以为1个、2个、3个或4个。
可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示例性但非限定性地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A、Si(CH3)3-O-[Si(CH3)2-O]20-[Si(CH3)R-O]2.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8CH3,在该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1为CH3;
B、Si(CH3)3-O-[Si(CH3)2-O]25.6-[Si(CH3)R-O]4.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0(CH2CH(CH3)O)15CH3,在该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1为CH3;
C、Si(CH3)3-O-[Si(CH3)2-O]31-[Si(CH3)R-O]4.9-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2(CH2CH(CH3)O)5CH3,在该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1为CH3;
D、R1-Si(CH3)2-O-[Si(CH3)2-O]20-[Si(CH3)R-O]2.5-Si(CH3)2-R1,其中R1=R=-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5CH3;
E、Si(CH3)3-O-[Si(CH3)2-O]25.6-[Si(CH3)R-O]4.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3(CH2CH(CH3)O)8CH3,在该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1为CH3;
F、R1-Si(CH3)2-O-[Si(CH3)2-O]29-[Si(CH3)R-O]3.9-Si(CH3)2-R1,其中R1=R=-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8OCH3。
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结构式为其中,p的值为40-70,q的值为5-20,且p+q的值为45-80;R4的结构为-CH2CH2CH2O(CH2CH2O)c(CH2CH(CH3)O)dR5,R3为CH3或R3=R4(也即,R3要么为CH3,要么与R4完全相同)其中,c的值为1-25,d的值为1-25,且c+d的值为15-40,R5为-OH。
可参考地,p的值可以为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或70等,也可以为40-7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q的值可以为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等,也可以为5-2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p+q的值可以为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或80等,也可以为45-8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c的值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等,也可以为1-2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d的值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等,也可以为1-25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c+d的值可以为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或40等,也可以为15-40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可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示例性但非限定性地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G、Si(CH3)3-O-[Si(CH3)2-O]40.5-[Si(CH3)R4-O]4.5-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11OH,在该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3为CH3;
H、Si(CH3)3-O-[Si(CH3)2-O]47.7-[Si(CH3)R4-O]7.3-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2(CH2CH(CH3)O)18OH,在该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3为CH3;
I、Si(CH3)3-O-[Si(CH3)2-O]60.3-[Si(CH3)R4-O]6.7-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11OH,在该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中,对应结构式中的R3为CH3;
J、R3-Si(CH3)2-O-[Si(CH3)2-O]47.7-[Si(CH3)R4-O]7.3-Si(CH3)2-R3,其中R3=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9OH;
K、R3-Si(CH3)2-O-[Si(CH3)2-O]43.0-[Si(CH3)R4-O]6.5-Si(CH3)2-R3,其中R3=R4=-CH2CH2CH2O(CH2CH2O)21(CH2CH(CH3)O)5OH。
承上,本申请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两种不同的聚醚改性有机硅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对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泡沫开孔性能进行调节,实现对泡孔细腻程度、稳定性及延长米方面的控制,改善了目前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具有的收缩较大、泡孔不够细腻以及延长米不够等问题。而采用单一侧链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反应得到的相关产品,其泡沫的开闭孔可控性相对较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还包括不超过15份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第一共聚物。
可参考地,第一共聚物的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的含量可以为0份、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也可以为0-15份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上述多羟基化合物例如可包括低分子量多元醇,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和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
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共聚物为分子量低于300的聚醚多元醇,优选其分子量为50-300。
进一步地,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还可包括不超过15份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第二共聚物,且第二共聚物与第一共聚物的结构式不同。
可参考地,第二共聚物的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的含量也可以为0份、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还可以为0-15份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第二共聚物中的多羟基化合物也可包括低分子量多元醇,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和二甘醇中的至少一种。也即第一共聚物和第二共聚物均以羟基化合物作为起始剂,二者所用的起始剂可以相同,区别主要体现在由该起始剂衍生的末端羟基化合物分子量不同。
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共聚物为分子量高于1000的聚醚多元醇,优选其分子量为1000-3000。
承上,本申请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两种不同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共聚物配合使用,能够改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样品与发泡体系的相容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100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含有20-55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20-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5-15份第一共聚物以及5-15份第二共聚物。在更优的实施方式中,每100份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含有25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5份第一共聚物以及5份第二共聚物。在上述更优的实施方式下,所得的产品尺寸稳定性最佳且泡孔最细腻、最均匀。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混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成分。
即当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含有第一共聚物和第二共聚物时,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为: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一共聚物和第二共聚物共同混合。若当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不含第一共聚物和/或第二共聚物时,在混合过程中,混合成分对应不含上述物质即可。
可参考地,上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均分别经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氯铂酸催化剂及助催化剂共同混合反应而得。
具体的,可以是将至少两种含氢硅油分别与不同结构的烯丙基聚醚、氯铂酸催化剂及助催化剂加入反应器中,常压条件下,升温至70-150℃(如70℃、80℃、90℃、100℃、110℃、120℃、130℃、140℃或150℃等),反应2-10h(如2h、3h、4h、5h、6h、7h、8h、9h或10h等)。
其中,氯铂酸催化剂可以为铂催化剂,铂催化剂的用量可以为物料总量(即含氢硅油和烯丙基聚醚的总量)的3-20ppm(如3ppm、5ppm、8ppm、10ppm、15ppm或20ppm等)。
助催化剂可以为乙酰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三乙胺和N-丁基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助催化剂用量可以为物料总量的50-2000ppm(如50ppm、10ppm、200ppm、500ppm、1000ppm、1500ppm或20ppm等)。
上述含氢硅油可以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或者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而得。
具体的,可以是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或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应温度为30-90℃(如30℃、40℃、50℃、60℃、70℃、80℃或90℃等)条件下,反应5-8h(如5h、5.5h、6h、6.5h、7h、7.5h或8h等)。
其中,酸性催化剂可以为酸性白土、硫酸、三氟甲磺酸和酸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酸性树脂或酸性白土。酸性催化剂的用量例如可以为含氢硅油的原料总量的2-6wt%(如2wt%、3wt%、4wt%、5wt%或6wt%等)。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例如将其用于制备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其制备原料含有上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4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48.66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6.03g高含氢硅油和15.31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5.4g酸性树脂作用下65℃反应5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将157.32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08g高含氢硅油和7.60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5.4g酸性树脂作用下65℃反应5h,得到第二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40g第一含氢硅油与93.51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5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20-[Si(CH3)R-O]2.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8CH3。
将35g第二含氢硅油与99.45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5h,得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40.5-[Si(CH3)R4-O]4.5-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11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二丙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1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1实施例1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备注:泡沫尺寸稳定性以角度表示,角度越小,尺寸稳定性越好(反之,亦成立)。泡孔评价结果以评分表示,分值越高代表泡孔越细腻,越均匀(评分范围1.0-5.0)。下同。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在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含量越多,由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所制得的泡沫体的泡孔越粗,对应延长米越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4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46.57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2.22g高含氢硅油和11.20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9g酸性白土作用下65℃反应6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将153.85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31g高含氢硅油和5.84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9g酸性白土作用下65℃反应6h,得到第二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25g第一含氢硅油与93.62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25.6-[Si(CH3)R-O]4.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0(CH2CH(CH3)O)15CH3。
将24g第二含氢硅油与97.72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47.7-[Si(CH3)R4-O]7.3-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2(CH2CH(CH3)O)18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二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二丙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2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2实施例2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2可以看出,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在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含量越多,由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所制得的泡沫体的泡孔越粗,对应延长米越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4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50.15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47g高含氢硅油和9.38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7.2g酸性树脂作用下65℃反应5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将159.8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5.31g高含氢硅油和4.88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7.2g酸性树脂作用下于65℃反应6h,得到第二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40g第一含氢硅油与88.91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31-[Si(CH3)R-O]4.9-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2(CH2CH(CH3)O)5CH3。
将30g第二含氢硅油与86.61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60.3-[Si(CH3)R4-O]6.7-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11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1,4-丁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200)按表3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3实施例3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3可以看出,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在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含量越多,由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所制得的泡沫体的泡孔越粗,对应延长米越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4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51.02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6.28g高含氢硅油和12.87g 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9g酸性白土作用下65℃反应4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同实施例1合成方案,得到第二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24g第一含氢硅油与102.6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R1-Si(CH3)2-O-[Si(CH3)2-O]20-[Si(CH3)R-O]2.5-Si(CH3)2-R1,其中R1=-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5CH3。
同实施例1合成方案,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40.5-[Si(CH3)R4-O]4.5-Si(CH3)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11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二丙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4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4实施例4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在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含量越多,由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所制得的泡沫体的泡孔越粗,对应延长米越小。同时,由于A组份中端氢结构的引入提高了泡沫尺寸稳定性、泡孔结构细腻程度等。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4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同实施例2中合成方案,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将154.9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45g高含氢硅油和4.87g 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9g酸性树脂作用下60℃反应5h,得到第二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32g第一含氢硅油与96.09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300ppm二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25.6-[Si(CH3)R-O]4.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3(CH2CH(CH3)O)8CH3。
将23g第二含氢硅油与104.46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300ppm二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R3-Si(CH3)2-O-[Si(CH3)2-O]47.7-[Si(CH3)R4-O]7.3-Si(CH3)2-R3,其中R3=R4=-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9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二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二丙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5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5实施例5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5可以看出,在上述配比范围内,在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含量越多,由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所制得的泡沫体的泡孔越粗,对应延长米越小。同时,由于A组份中端氢结构的引入提高了泡沫尺寸稳定性、泡孔结构细腻程度等。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4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53.65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7.82g高含氢硅油和8.71g 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5.4g酸性树脂作用下65℃反应5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将154.55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15g高含氢硅油和5.51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5.4g酸性树脂作用下65℃反应5h,得到第二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25g第一含氢硅油与98.33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5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R1-Si(CH3)2-O-[Si(CH3)2-O]29-[Si(CH3)R-O]3.9-Si(CH3)2-R1,其中R1=-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8OCH3。
将23g第二含氢硅油与95.03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加热升温至110℃反应5h,得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R3-Si(CH3)2-O-[Si(CH3)2-O]43.0-[Si(CH3)R4-O]6.5-Si(CH3)2-R3,其中R4=-CH2CH2CH2O(CH2CH2O)21(CH2CH(CH3)O)5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1,4-丁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6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6实施例6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6可以看出,在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含量越多,由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的所制得的泡沫体的泡孔越粗,尺寸稳定性越差,对应延长米越小。同时,A和B组份中端氢结构的引入提高了泡沫尺寸稳定性、泡孔细腻程度的调控范围等。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3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55.56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4.67g高含氢硅油和9.76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9g酸性白土作用下65℃反应6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2)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40g第一含氢硅油与85.6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Si(CH3)3-O-[Si(CH3)2-O]32-[Si(CH3)R-O]3.5-Si(CH3)3,其中R=-CH2CH2CH2O(CH2CH2O)15(CH2CH(CH3)O)8CH3。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二丙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7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7对比例1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7可以看出,对比例1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只有其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且在聚醚改性有机硅类物质总含量相等的条件下,与同时含有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调节相比,其对应性能偏弱,且调控范围较小。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3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1)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154.88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20.50g高含氢硅油和4.62g六甲基二硅氧烷在9g酸性白土作用下65℃反应6h,得到第一含氢硅油。
(2)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制备
将25g第一含氢硅油与96.59g烯丙基聚醚加入反应器,在6ppm氯铂酸催化剂和200ppm三乙醇胺助催化剂条件下,常压下升温至110℃反应4h,得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其分子式为:R1-Si(CH3)2-O-[Si(CH3)2-O]58-[Si(CH3)R-O]8.9-Si(CH3)2-R1,其中R=R1=-CH2CH2CH2O(CH2CH2O)19(CH2CH(CH3)O)11OH。
(3)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将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与第一共聚物(二丙二醇)和第二共聚物(二丙二醇作为起始剂,分子量1500)按表8中的配比进行不同比例混合,50℃温度条件下搅拌1h,得到不同的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样品。
表8对比例2复配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对应产品的性能评价
由表8可以看出,对比例1中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只有其中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且在聚醚改性有机硅类物质总含量相等的条件下,与同时含有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调节相比,其对应性能偏弱,且调控范围较小。
综上,本申请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不同的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相互配合,可使得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开孔性和稳定性的有效调控范围增加,进而实现泡孔细腻程度、稳定性及延长米的控制,相对于单一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更具优势,为有效调控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的尺寸稳定性提供研究基础。
所得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于有效调控单组份聚氨酯泡沫的表面、内部孔结构和尺寸稳定性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该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适于工业化生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包括10-60份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10-65份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
所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的结构式为其中,m的值为15-35,n的值为1-8,且m+n的值为16-38;R的结构为-CH2CH2CH2O(CH2CH2O)a(CH2CH(CH3)O)bR2,R1=R,a的值为1-20,b的值为1-20,且a+b的值为5-30,R2为含有1-4个碳原子数的烷基;
所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结构式为其中,p的值为40-70,q的值为5-20,且p+q的值为45-80;R4的结构为-CH2CH2CH2O(CH2CH2O)c(CH2CH(CH3)O)dR5,R3为CH3或R3=R4,其中,c的值为1-25,d的值为1-25,且c+d的值为15-40,R5为-OH;
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还包括不超过15份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第一共聚物;所述第一共聚物为分子量低于300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还包括不超过15份的带有由多羟基化合物衍生的末端羟基的第二共聚物;所述第二共聚物为分子量高于1000的聚醚多元醇;
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所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的总量为70-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00-3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每100份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中,含有20-55份所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20-65份所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5-15份所述第一共聚物以及5-15份所述第二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每100份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含有25份所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65份所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5份所述第一共聚物以及5份所述第二共聚物。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比混合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各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醚改性有机硅和所述第二聚醚改性有机硅均分别经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氯铂酸催化剂及助催化剂共同混合反应而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与所述烯丙基聚醚、所述氯铂酸催化剂及所述助催化剂于常压、70-150℃的条件下2-10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或者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高含氢硅油和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而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的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于30-90℃的条件反应5-8h。
12.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13.一种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组份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制备原料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19984.9A CN113831857B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19984.9A CN113831857B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31857A CN113831857A (zh) | 2021-12-24 |
CN113831857B true CN113831857B (zh) | 2023-07-21 |
Family
ID=78965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19984.9A Active CN113831857B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318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8574B (zh) * | 2022-09-21 | 2023-12-22 |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硅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2206A (en) * | 1994-07-29 | 1995-07-11 |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 Polyether silicone surfactant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urethane foams |
CN109867808A (zh) * | 2018-12-24 | 2019-06-11 | 南京美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高回弹泡沫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 |
CN110358095B (zh) * | 2019-08-05 | 2021-09-24 | 江西麦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法生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
CN111040229A (zh) * | 2019-12-27 | 2020-04-21 |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孔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高回弹泡沫 |
CN111040228A (zh) * | 2019-12-27 | 2020-04-21 | 江苏美思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聚氨酯高回弹泡沫 |
-
2021
- 2021-10-20 CN CN202111219984.9A patent/CN11383185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31857A (zh) | 2021-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034199A (en) | Liquid injection molding inhibitors for curable compositions | |
US4585848A (en) | Fluoro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process and polymer | |
JPS61246231A (ja) | 流体ポリマー/ポリオール分散体 | |
KR100827262B1 (ko) | 실리콘 엘라스토머용 강화충전재로서의 예비처리된 침전된 실리카의 용도 및 냉각 혼합에 의해 수득된 가황가능한 실리콘 엘라스토머 조성물 | |
CN1330667A (zh) | 高固含量的带有甲硅烷基端基的聚合物分散体、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 |
CN113831857B (zh) |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DE102006016753A1 (de) | Vernetzbare Massen auf der Basis von Organosiliciumverbindungen | |
CN1138870A (zh) | 发泡性树脂组合物及用其制成的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1040229A (zh) | 一种开孔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高回弹泡沫 | |
EP0278854B1 (en) | A curable and foamable organopolysiloxane composition | |
CN115812087B (zh) | 有机硅发泡胶组合物 | |
EP2075285B1 (en) | Curable fluorine-containing polymer composition | |
US5034464A (en) | Amine-borane adduct curing agents for epoxy/anhydride resins | |
GB2096631A (en) | Fluoro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process and polymer | |
JPH0977978A (ja) | 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040228A (zh) | 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聚氨酯高回弹泡沫 | |
EP0146950B1 (en) | Compositions producing aminofunctional silicone foams and coatings | |
Widmaier et al. | In situ synthesis of optically transparent interpenetrating organic/inorganic networks | |
CN114958246B (zh) | 一种多功能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543A (zh) | 有机矿物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EP4194481A1 (en) | Self-blowing isocyanate-free polyurethane foams | |
JP4295687B2 (ja) | 複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5939500A (en) | Hydrogen-functional silylated polymethylsilsesquioxane | |
CN115368574B (zh) | 改性硅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3929959B (zh) | 一种泡沫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泡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