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0612B -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20612B CN113820612B CN202010567832.7A CN202010567832A CN113820612B CN 113820612 B CN113820612 B CN 113820612B CN 202010567832 A CN202010567832 A CN 202010567832A CN 113820612 B CN113820612 B CN 1138206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rror
- signal
- unit
- circuit
- compens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2847 impedanc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157 electrochemical-induced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3 impedance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9—Measuring internal impedance, internal conductance or related variab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5/00—Testing or calibrating of apparatus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误差补偿电路,包括延时单元、第一误差检测单元、第二误差检测单元、第一误差补偿单元、第二误差补偿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其中,延时单元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固定时间的延时以生成第一延时信号;第一误差检测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延时信号和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以检测输出信号的上升沿误差,第二误差检测单元用于比较第一延时信号和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以检测输出信号的下降沿误差;第一误差补偿单元用于根据上升沿误差和输入信号生成第一补偿信号,第二误差补偿单元用于根据下降沿误差和输入信号生成第二补偿信号;输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误差补偿电路输出第一补偿信号或第二补偿信号,从而补偿由于外接元件所产生的输出信号的误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池研究领域中,测量电池内阻(阻抗)参数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电化学阻抗法(EIS,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测量电池内阻。其测量原理是在电池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给电池系统输入小幅度不同频率的正弦电压(电流)信号,测量相应的输出电流(电压)信号,根据各频率的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比值得到锂电池的频率阻抗谱,可以反映电池中的细微变化。
图1是一种电池阻抗测量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电池阻抗测量系统100主要包括信号发生器110和测量电路120。其中,信号发生器110输出正弦波信号和余弦波信号到外接电池140和测量电路120。信号发生器110可以产生频率在7.45mHz到7.8kHz的正弦波信号(Sin)和余弦波信号(Cos)。其中的Cos和-Cos之间具有180度的相位差。该测量电路120通常是一种FFT/DFT(Fast Fourier Transfor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电路。该电池阻抗测量系统100中还包括与外接电池140相并联的外接晶体管130。该外接晶体管130起到开关的作用,外接晶体管130与一外接电阻131一起,用于控制是否使来自信号发生器110的电流/电压信号输入到外接电池140。如图1所示,经过测量电路120计算可以得到外接电池140阻抗Z的实部(Zreal)和虚部(Zimag)。然而,由于外接晶体管130的特性受到温度和电压等的影响,使通过外接晶体管130的信号会发生变形,例如相位和幅度的变化,从而也使输入到外接电池140的信号发生变形,例如使电流信号的占空比和幅度都有所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不是常量,而是随着环境温度和施加在外接晶体管130上的电压,以及外接晶体管130本身的特性而不同。这样会导致对外接电池140的阻抗测量结果不准确。
图2是图1中的外接晶体管的信号发生变形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理想情况下,外接晶体管130的栅极电压(Ideal Gate voltage)和流经该外接晶体管130的MOS电流(Ideal MOS current)都是方波,该方波具有理想的垂直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并且信号的占空比为50%。然而,由于上述的问题,使该外接晶体管130实际的栅极电压(Gate voltage)和MOS电流(MOS current)都发生了变形,具体表现在其上升沿和下降沿不是理想的垂直上升和下降,而是呈曲线上升和下降。图2中的左图示出了上升沿(Up)的变形,右图示出了下降沿(Down)的变形。此外,栅极电压和MOS电流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分别发生了相移,并且上升沿的相移和下降沿的相移并不相等,相当于信号的占空比也发生了改变,造成了误差。对于不同类型、参数的外接晶体管130,以及不同的环境温度和电压,图2所示的曲线会不同。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补偿各种外接晶体管130处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和电压下所发生的信号误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误差补偿电路,对电池阻抗测量电路中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进行误差补偿,实现对外接电池阻抗的精确测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误差补偿电路,所述误差补偿电路的输入信号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所述误差补偿电路与外接元件相连接用于补偿由所述外接元件造成的误差,所述误差补偿电路包括:延时单元,第一误差检测单元,第二误差检测单元,第一误差补偿单元,第二误差补偿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固定时间的延时以生成第一延时信号;所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延时信号和所述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以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误差,所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延时信号和所述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以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下降沿误差;所述第一误差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升沿误差和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第一补偿信号,所述第二误差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降沿误差和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第二补偿信号;以及所述输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误差补偿电路输出所述第一补偿信号或第二补偿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误差补偿电路还包括第一计数单元和第二计数单元,所述第一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上升沿误差进行计数,所述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下降沿误差进行计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数单元包括用于寄存所述上升沿误差的数量的第一寄存器,所述第二计数单元包括用于寄存所述下降沿误差的数量的第二寄存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上升沿误差的数量达到一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计数单元将所述上升沿误差的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一误差补偿单元;当所述下降沿误差的数量达到一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将所述下降沿误差的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误差补偿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是相位频率检测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时间的延时是2微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控制单元是开关电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信号是方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信号连接至外接电池,并用于测量所述外接电池的阻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误差补偿电路适于集成在电池阻抗测量电路中。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电池阻抗测量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误差补偿电路。
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将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作为反馈输入,通过对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进行检测,从而分别对该上升沿和下降沿的误差进行实时的误差补偿,可以有效地补偿温度、电压等对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所造成的误差,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外接元件。本发明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采用该误差补偿电路,可以提高对外接电池的阻抗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电池阻抗测量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外接晶体管的信号发生变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经过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误差补偿电路补偿后的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应当理解,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在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另一个部件”、“耦合于另一个部件”或“接触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之上、连接于或耦合于、或接触该另一个部件,或者可以存在插入部件。相比之下,当一个部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于”、“直接耦合于”或“直接接触”另一个部件时,不存在插入部件。同样的,当第一个部件被称为“电接触”或“电耦合于”第二个部件,在该第一部件和该第二部件之间存在允许电流流动的电路径。该电路径可以包括电容器、耦合的电感器和/或允许电流流动的其它部件,甚至在导电部件之间没有直接接触。
在电池阻抗测量电路中,外接元件用于控制传输至待测电池的电流的通断,因而外接元件自身的性能对测量信号的传输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亦有明显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误差补偿电路和包括该误差补偿电路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该电池阻抗测量系统200中,信号发生器210可以生成作为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220的输入信号S的方波信号。可以理解,该方波信号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从方波信号中提取一次谐波(thefirst harmonic)可产生正弦波信号。正弦波信号根据相位的差异可为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形式,该正弦波信号和余弦波信号可以作为阻抗测量电路250的输入信号。
在通常情况下,从待测阻抗的外接电池240两端测量得到的信号经过处理电路260之后输入至阻抗测量电路250。阻抗测量电路250根据由信号发生器210所生成的正弦波信号和/或余弦波信号,以及经过处理电路260之后的信号,计算获得并输出外接240的阻抗Z。阻抗测量电路250可以是如图1中所述的测量电路120。
参考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误差补偿电路220,该误差补偿电路220与外接元件230相连接用于补偿由于该外接元件230造成的误差。该误差补偿电路220包括延时单元221、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和输出控制单元224。其中,延时单元221用于对输入信号S进行固定时间的延时后生成第一延时信号S1。第一延时信号S1传输至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相应地,第一延时信号S1也包括上升沿和下降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延时信号S1相对于输入信号S的固定延时为2μs。该固定延时的时长由外接元件230所能造成的最大延时来确定。
参考图3所示,第一延时信号S1分别输入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外接元件230具体地为一晶体管,该晶体管的漏极经过一电阻231后连接至外接240的正极;该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外接240的负极。输出控制单元224的输出端与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即输出控制单元224的输出信号作为晶体管的开关控制信号Sc,控制该晶体管的开启和关闭。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相连接,将经过外接元件230之后的输出信号Sext输入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
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用于比较第一延时信号S1和外接元件230的输出信号Sext以检测该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误差Sd_u,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用于比较第一延时信号S1和外接元件230的输出信号Sext以检测该输出信号Sext的下降沿误差Sd_d。
本发明对外接元件230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做限制,该外接元件230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晶体管,例如双极型晶体管(BJT)、场效应晶体管(FET)等,也可以是其他类似的会造成误差的电子元件。
参考图3所示,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与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相连接,将所检测到的上升沿误差Sd_u输入到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与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相连接,将所检测到的下降沿误差Sd_d输入到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从信号发生器210所生成的输入信号S同时也输入到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和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中。
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根据输入信号S和上升沿误差Sd_u确定其输出的第一补偿信号Sc1,并将该第一补偿信号Sc1输入至输出控制单元224;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根据输入信号S和下降沿误差Sd_d确定其输出的第二补偿信号Sc2,并将该第二补偿信号Sc2输入至输出控制单元224。
输出控制单元224用于控制误差补偿电路220输出第一补偿信号Sc1或第二补偿信号Sc2。具体地,输出控制单元224根据第一补偿信号Sc1和第二补偿信号Sc2来确定所要输出至外接元件230的控制信号Sc。该控制信号Sc可以是第一补偿信号Sc1或第二补偿信号Sc2。通过控制信号Sc控制输入至外接元件230的信号,从而达到补偿由外接元件230所造成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形及延时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控制单元224是一种开关电路。
举例说明,当所设定的第一延时信号S1相对于输入信号S的固定延时为2μs,即2000ns。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检测到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误差Sd_u为200ns,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检测到输出信号Sext的下降沿误差Sd_d为600ns,则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将使第一补偿信号Sc1相比于输入信号S延时1800ns,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将使第二补偿信号Sc2相比于输入信号S延时1400n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或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可以是相位检测器或相位和频率检测器(Phase and Frequency Detector)。相位检测器可以用于检测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用于检测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和第一延时信号S1的上升沿之间的相位差,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用于检测输出信号Sext的下降沿和第一延时信号S1的下降沿之间的相位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都是相位和频率检测器,用于比较待测信号和参考信号的相位或频率差值。通常,相位和频率检测器包括两个输出引脚:上升(UP)引脚和下降(DOWN)引脚。根据比较结果在UP和DOWN引脚上产生脉冲串,该脉冲串表示所要检测的信号需要被调整的程度,例如UP引脚的脉冲串表示待测信号的频率需要提高的程度,DOWN引脚的脉冲串表示待测信号的频率需要降低的程度。对于输入到相位和频率检测器的信号来说,该信号的相位可通过所检测到的信号边沿的位置获得,该信号的频率可通过所检测到的信号边沿的数目获得。可以理解,相位和频率检测器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获得其所检测信号的相位和频率。
将作为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的相位和频率检测器设置为上升沿触发。相应地,将作为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的相位和频率检测器设置为下降沿触发。当第一延时信号S1的上升沿和外接元件230的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的频率和/或相位不同时,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的UP引脚或DOWN引脚输出脉冲串,作为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所输出的上升沿误差Sd_u。相应地,当第一延时信号S1的下降沿和外接元件230的输出信号Sext的下降沿的频率和/或相位不同时,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的UP引脚或DOWN引脚输出脉冲串,作为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所输出的下降沿误差Sd_d。
本发明所采用的相位检测器或相位和频率检测器可以是本领域常用的相位和频率检测器,并适于集成在集成电路中。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第一延时信号S1和/或输出信号Sext的抖动,会造成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和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将一些抖动错误检测为上升沿误差Sd_u和/或下降沿误差Sd_d。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220还包括第一计数单元225a和第二计数单元225b,如图4所示。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将所检测到的上升沿误差Sd_u发送给第一计数单元225a,第一计数单元225a对所接收到的上升沿误差Sd_u的数量进行计数,当发现该数量达到一第一阈值时,第一计数单元225a才将该上升沿误差Sd_u发送给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参考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一计数单元225a还与第一寄存器226a相连接,该第一寄存器226a用于寄存第一计数单元225a所获得的上升沿误差Sd_u的数量,并在该上升沿误差Sd_u的数量达到第一阈值时,才将该上升沿误差Sd_u发送给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
同样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将所检测到的下降沿误差Sd_d发送给第二计数单元225b,第二计数单元225b对所接收到的下降沿误差Sd_d的数量进行计数,当发现该数量达到一第二阈值时,第二计数单元225b才将该下降沿误差Sd_d发送给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参考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二计数单元225b还与第二寄存器226b相连接,该第二寄存器226b用于寄存第二计数单元225b所获得的下降沿误差Sd_d的数量,并在该下降沿误差Sd_d的数量达到第二阈值时,才将该下降沿误差Sd_d发送给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是两个固定值。只有第一计数单元225a和第二计数单元225b的计数结果分别达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时,第一寄存器226a和第二寄存器226b的输出结果才会被更新一次,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信号的抖动造成误补偿。
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检测输出信号Sext的下降沿误差Sd_d,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检测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误差Sd_u。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误差检测单元222a检测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误差Sd_u,由第二误差检测单元222b检测输出信号Sext的下降沿误差Sd_d。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假设本发明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200的时钟周期为62.5ns。若经过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220的测量,由第一寄存器226a得到的计数结果为13,第二寄存器226b得到的计数结果为8,则表示所检测到的输出信号Sext的上升沿误差Sd_u为13*62.5=812.5ns,下降沿误差Sd_d为8*62.5=500ns。
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和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根据从第一寄存器226a和第二寄存器226b所获得的计数结果,分别对输入到外接元件230的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进行补偿,从而抵消由于外接元件230所造成的信号的失真。
参考图4所示,第一误差补偿单元223a根据第一寄存器226a的计数结果和输入信号S获得经过补偿的第一补偿信号Sc1,该第一补偿信号Sc1表示经过补偿的上升沿信号。第二误差补偿单元223b根据第二寄存器226b的计数结果和输入信号S获得经过补偿的第二补偿信号Sc2,该第二补偿信号Sc2表示经过补偿的下降沿信号。当第一补偿信号Sc1的上升沿信号经过输出控制单元224被发送至外接元件230后,外接元件230被导通;当第二补偿信号Sc2的下降沿信号经过输出控制单元224被发送至外接元件230后,外接元件230被截止。输出控制单元224控制第一补偿信号Sc1和第二补偿信号Sc2轮流与外接元件230相连接,相应地,该外接元件230被导通或截止。
图5是经过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误差补偿电路补偿后的信号示意图。图5从上至下依次示出了输出信号Sext、控制信号Sc、外接元件230的栅极电流(Gate current)以及外接元件230的MOS电流(MOS current)。其中,输出信号Sext是从电阻231与外接元件230相连接处的测量得到的电压信号(VR),控制信号Sc是从外接元件230的栅极测量得到的栅极电压(Gatevoltage)。参考图5所示,经过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220之后,外接元件230的栅极电压和MOS电流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几乎都呈垂直状,并且两种信号的占空比达到了理想状态下的50%,没有发生偏移。因此,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220分别对上升沿和下降沿信号进行了补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阻抗测量电路设置在集成电路芯片中,本发明的误差补偿电路适于集成在包括电池阻抗测量电路的集成电路芯片中。
参考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200中还包括一附加延时单元T1。该附加延时单元T1用于对信号发生器210所生成的输入信号S进行一定延时得到延时信号S2,并将该延时信号S2输入到阻抗测量电路250中。处理电路260中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单元ADC、延时单元、CIC滤波器(Cascaded integrator–comb filter,积分-梳状级联滤波器)等,对经过误差补偿的输出信号Sext进行处理得到经处理的输出信号Sext1。
结合图1和图3所示,该阻抗测量电路250可以如图1中所示的测量电路120,是一种FFT/DFT电路,包括乘法器等模块,可以根据延时信号S2和经处理后的输出信号Sext1输入到该阻抗测量电路250中,从而计算得到待测的外接电池240阻抗Z的实部(Zreal)和虚部(Zimag)的数值。
另外,需要说明,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池阻抗测量系统200中还可以包括相应的模数转换单元ADC、数模转换单元DAC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思想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电子元件、功能模块等。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发明的实施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误差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补偿电路的输入信号具有上升沿和下降沿,所述误差补偿电路与外接元件相连接用于补偿由所述外接元件造成的误差,所述误差补偿电路包括:延时单元,第一误差检测单元,第二误差检测单元,第一误差补偿单元,第二误差补偿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延时单元用于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固定时间的延时以生成第一延时信号;
所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延时信号和所述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以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上升沿误差,所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延时信号和所述外接元件的输出信号以检测所述输出信号的下降沿误差;
所述第一误差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升沿误差和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第一补偿信号,所述第二误差补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降沿误差和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第二补偿信号;以及
所述输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误差补偿电路输出所述第一补偿信号或第二补偿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计数单元和第二计数单元,所述第一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上升沿误差进行计数,所述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下降沿误差进行计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数单元包括用于寄存所述上升沿误差的数量的第一寄存器,所述第二计数单元包括用于寄存所述下降沿误差的数量的第二寄存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升沿误差的数量达到一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计数单元将所述上升沿误差的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一误差补偿单元;当所述下降沿误差的数量达到一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计数单元用于将所述下降沿误差的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误差补偿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误差检测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误差检测单元是相位频率检测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时间的延时是2微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控制单元是开关电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信号是方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连接至外接电池,并用于测量所述外接电池的阻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补偿电路适于集成在电池阻抗测量电路中。
11.一种电池阻抗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误差补偿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67832.7A CN113820612B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
PCT/CN2021/086090 WO2021253934A1 (zh) | 2020-06-19 | 2021-04-09 |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67832.7A CN113820612B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0612A CN113820612A (zh) | 2021-12-21 |
CN113820612B true CN113820612B (zh) | 2022-12-27 |
Family
ID=78912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67832.7A Active CN113820612B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20612B (zh) |
WO (1) | WO2021253934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4217A (zh) * | 2002-10-30 | 2004-05-05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低稳态误差的锁相回路及其校正电路 |
CN1901376A (zh) * | 2005-07-21 | 2007-01-24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周波脱落检测器而可补偿周波脱落所造成的错误的锁相回路 |
CN104702249A (zh) * | 2013-12-10 | 2015-06-10 | 苏州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猝发同步功能的信号发生器 |
EP3528388A1 (en) * | 2018-02-19 | 2019-08-21 | Melexis Technologies SA | Offset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a tracking loop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46795B1 (ko) * | 1997-08-02 | 2000-03-15 | 윤종용 | 필터 및 부스트회로를 내장하는 칩의 설계변수 오차보상회로 |
US6903948B2 (en) * | 2002-07-18 | 2005-06-07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converter employing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 |
KR100505657B1 (ko) * | 2002-12-10 | 2005-08-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서로 다른 단위 지연 시간을 가지는 지연소자를 구비하는지연 시간 보상 회로 |
CN100495925C (zh) * | 2003-12-22 | 2009-06-03 |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有效抑制倍频误锁的鉴频鉴相器电路 |
WO2008114508A1 (ja) * | 2007-03-22 | 2008-09-25 | Advantest Corporation | データ受信回路それを利用した試験装置ならびにストローブ信号のタイミング調節回路、方法 |
DE112009001227T5 (de) * | 2008-05-21 | 2011-04-07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Austin | Prädiktive Rückkopplungskompensation für PWM-Schaltverstärker |
CN102353837B (zh) * | 2011-10-10 | 2013-12-18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脉冲频率测量方法和装置 |
CN103513208B (zh) * | 2012-06-29 | 2016-06-29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 一种皮秒级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总定时偏差校准的误差补偿方法 |
WO2015145615A1 (ja) * | 2014-03-26 | 2015-10-0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装置及びインピーダンス測定方法 |
US9634678B1 (en) * | 2016-02-25 | 2017-04-25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with rising and falling edge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
CN106842093A (zh) * | 2016-12-20 | 2017-06-13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测试设备采样速率的验证方法 |
CN106707020B (zh) * | 2016-12-22 | 2019-06-11 | 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脉冲检测装置及脉冲检测方法 |
DE102018100692B4 (de) * | 2018-01-12 | 2019-08-22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einer Batterie, Überwachungssystem und Überwachungsschaltung |
CN109254251B (zh) * | 2018-09-20 | 2021-03-09 |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 电池阻抗测量装置、方法及芯片 |
-
2020
- 2020-06-19 CN CN202010567832.7A patent/CN113820612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09 WO PCT/CN2021/086090 patent/WO202125393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4217A (zh) * | 2002-10-30 | 2004-05-05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低稳态误差的锁相回路及其校正电路 |
CN1901376A (zh) * | 2005-07-21 | 2007-01-24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周波脱落检测器而可补偿周波脱落所造成的错误的锁相回路 |
CN104702249A (zh) * | 2013-12-10 | 2015-06-10 | 苏州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猝发同步功能的信号发生器 |
EP3528388A1 (en) * | 2018-02-19 | 2019-08-21 | Melexis Technologies SA | Offset compensation circuit for a tracking loo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20612A (zh) | 2021-12-21 |
WO2021253934A1 (zh) | 2021-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00174B2 (ja) | ジッタ測定装置、ジッタ測定方法、試験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 |
Baker et al. | Online junc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via internal gate resistance during turn-on | |
US7508217B2 (en) | Test apparatus and test module | |
US8847896B2 (en) | Adaptive high dynamic range surface capacitive touchscreen controller | |
US9423438B2 (en) | Dielectric constant measurement circuit and dielectric constant measurement method | |
CN110708047B (zh) | 一种基于tdc芯片测量高速比较器精度的结构及方法 | |
Grigoriev et al. | Ultrafast electrical measurements of polarization dynamics in ferroelectric thin-film capacitors | |
CN109581062B (zh) | 用于示波器校准仪探头的高精度阻抗测量系统 | |
CN111585244B (zh) | 漏电保护电路、集成电路、电子设备以及方法 | |
CN113820612B (zh) | 误差补偿电路和测量电池阻抗的集成电路 | |
Gantsog et al. | 0.89 mW on-chip jitter-measurement circuit for high speed clock with sub-picosecond resolution | |
US20130015837A1 (en) | On-chip signal waveform measurement circuit | |
CN111289940A (zh) | 一种基于阶跃延迟的直流电压互感暂态特性测试方法 | |
US9212952B1 (en) |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sensor for a serializer/deserializer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 |
Nishizawa et al. |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of running hardware devic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alicious modification detection | |
Depari et al. | A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integrable conditioning circuit for resistive chemical sensor management | |
CN209820646U (zh) | Igbt模块测温电路 | |
US10955462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 |
US7855582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timing of an edge of a signal with respect to a predefined edge of a periodic signal | |
TWI801878B (zh) | 阻抗測量裝置以及決定待測裝置的阻抗之系統和方法 | |
TW202024649A (zh) | 信號週期測量電路與方法 | |
Ateşavcı et al. | Degradation Sensor Circuits for Indirect Measurements in Re-configurable Analog Circuit Design | |
RU2260190C1 (ru) | Релаксационный измеритель параметров cg-двухполюсников | |
RU99149U1 (ru) | Двухпараметр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ихретокового контроля | |
CN119171885B (zh) | 芯片工艺角差异消除电路、方法及nand闪存芯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0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39, No. 700 Wanrong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a'en Xinyuan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6400 south of Huanghe Road West of Jinggangshan Road,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TANG NXP SEMICONDUCTOR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