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0687A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90687A CN113690687A CN202010424559.2A CN202010424559A CN113690687A CN 113690687 A CN113690687 A CN 113690687A CN 202010424559 A CN202010424559 A CN 202010424559A CN 113690687 A CN113690687 A CN 1136906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elding
- connector
- shielding plate
- plate
- pl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用以改善信号间的串扰现象,优化信号传输性能。连接器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第一端子模块包括屏蔽单元和第一信号端子,其中:屏蔽单元包括顺序连接形成屏蔽腔的多个屏蔽板,屏蔽板背向屏蔽腔的第一面用于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配合,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凸出于第一面的接触单元,接触单元用于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电连接;第一信号端子位于屏蔽腔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高速连接器广泛应用于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中常用的一类连接器,其主要作用是连接线卡和网卡,并在其间传递高速差分信号或单端信号等。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高速连接器由于接地屏蔽板的结构限制,信号之间的串扰较为严重,影响数据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用以改善信号间的串扰现象,优化信号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第一端子模块可包括屏蔽单元和第一信号端子,其中,屏蔽单元可包括多个屏蔽板,多个屏蔽板可顺序连接形成一屏蔽腔,第一信号端子即位于该屏蔽腔内;具体设置时,屏蔽板具有背向屏蔽腔的第一面,当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该第一面可用于与对端屏蔽板配合实现电连接;为了提高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的电连接可靠性,屏蔽板上还可设置有凸出于第一面的接触单元,屏蔽板具体可通过接触单元实现与对端屏蔽板的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一信号端子的周侧设置多个屏蔽板,且各个屏蔽板均可通过接触单元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电连接,因此信号回流路径较为充足,并且可形成将第一信号端子包围的屏蔽结构,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优化连接器的串扰性能。
具体设置时,上述接触单元可以为刚性接触单元,也可以为弹性接触单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够使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之间可靠电连接即可。
当接触单元为刚性接触单元时,具体可以为凸出于第一面的凸起结构。由于凸起结构的高度相对较低,因此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之间形成的回流路径很短,可以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
凸起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例如可以为弧形凸起、柱形凸起等。此外,为了增加凸起结构与对端屏蔽板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将凸起结构与对端屏蔽板接触的顶部设计为面状。
当接触单元为弹性接触单元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弹性接触单元可以为朝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弹臂,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第一弹臂远离第一面的一端可与对端屏蔽板弹性接触实现电连接,第一弹臂即形成为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之间的信号回流路径。
具体设置时,第一弹臂的长度可以设计得相对较小,例如可以在0.9mm~2.5mm之间,以缩短回流路径的长度。
另外,为了使第一弹臂保持较佳的弹性性能,第一弹臂的宽度尺寸也可以设计得相对较小,具体可以在0.25mm~0.3mm之间取值。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弹性接触单元还可以为双弹臂结构,具体地,弹性接触单元可以包括两条第二弹臂,两条第二弹臂分别朝向远离第一面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两条弹臂的第一端分别与屏蔽板连接,两条弹臂的第二端则朝向远离第一面的延伸并且相交,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两条第二弹臂的相交位置可与对端屏蔽板弹性接触实现电连接,这样,两条第二弹臂即可分别形成为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之间的信号回流路径,因此采用该种结构,一个接触单元可形成两条信号回流路径,从而有利于增加屏蔽单元整体与配对连接器之间的信号回流路径数量,优化信号串扰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屏蔽单元中屏蔽板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者以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各个屏蔽板能合围形成容纳第一信号端子的屏蔽腔即可。
当屏蔽单元包括四个屏蔽板时,四个屏蔽板可两两相对设置,且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屏蔽板中,至少一个屏蔽板上所设置的接触单元为弹性接触单元。这样,在将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对端屏蔽板可插接进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的两个屏蔽板之间,由于第一端子模块的阵列排布特性,这两个屏蔽板中至少有一个屏蔽板上设置有弹性接触单元,利用弹性接触单元施加于对端屏蔽板一侧的弹性力,可促使对端屏蔽板与另一侧的接触单元抵接,从而使对端屏蔽板与两侧的屏蔽板都能够可靠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四个屏蔽板可分别为第一屏蔽板、第二屏蔽板、第三屏蔽板和第四屏蔽板,其中,第一屏蔽板与第三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列向排列,第二屏蔽板与第四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行向排列;为了简化连接器的结构以及制作工艺,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的第一屏蔽板可彼此连接为一体结构,类似地,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的第三屏蔽板也可彼此连接为一体结构。
为了增加信号回流路径,每个屏蔽板上可设置至少一个接触单元。
此外,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的插接方向,各个屏蔽板上所设置的接触单元在该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可设置在1mm以内,以保证信号电流与接地回流电流转换点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可以减少信号回流参照地面的转换,推后出现串扰谐振点的频率,进而可以改善连接器互配后的串扰性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的连接器,以及与该连接器互配插接的配对连接器,其中,配对连接器可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信号端子以及多个对端屏蔽板,多个对端屏蔽板围绕第二信号端子设置,且第二端子模块中对端屏蔽板的数量与第一端子模块中屏蔽板的数量相等,以保证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的适配性以及互配后的屏蔽效果。在将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互配时,第二信号端子具体用于与第一信号端子电连接,对端屏蔽板则可插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之间,且对端屏蔽板的两侧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的两个屏蔽板电连接。
上述方案提供的连接器组件,利用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的配合可形成将信号端子包围的屏蔽结构,并且可获得较为充足的信号回流路径,从而可以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端子模块中对端屏蔽板的数量具体可以为四个,该四个对端屏蔽板分别为第五屏蔽板、第六屏蔽板、第七屏蔽板和第八屏蔽板,其中,第五屏蔽板与第七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列向排列,第六屏蔽板与第八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行向排列。类似地,为了简化连接器的结构,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的第五屏蔽板可彼此连接、形成整片式屏蔽板,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的第七屏蔽板也可彼此连接、形成整片式屏蔽板。
由于长屏蔽板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无法完全平直,会出现细微的挠度,为了保证整片式屏蔽板与连接器的第一屏蔽板或第三屏蔽板形成的长屏蔽板顺利插接,在设置时,以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为第一方向,整片式屏蔽板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具有弧形缺口,以及位于该弧形缺口两端的平面部,在整片式屏蔽板与连接器的长屏蔽板插接时,弧形缺口的结构会使连接器的长屏蔽板受到一个指向其挠度的负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减小挠度,进而可以减小长屏蔽板出现倒针、跨针的风险,提高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上述第二方面中任意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的连接器组件,其中,连接器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并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配对连接器则可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并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这样,当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连接时,就可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传递信号,由于连接器组件的屏蔽性能较好,因此可以改善信号间的串扰现象,优化信号传输性能。
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电路板具体可以为线卡,第二电路板具体可以为网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子模块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子模块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片式屏蔽板与母端长屏蔽板插接时的状态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片式屏蔽板的受力状态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母端长屏蔽板的受力状态图;
图12为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串扰曲线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串扰曲线图。
附图标记:
100-基座;200-第一端子模块;10-第一信号端子;20-屏蔽单元;21-屏蔽板;22-屏蔽腔;
23-第一屏蔽板;24-第二屏蔽板;25-第三屏蔽板;26-第四屏蔽板;211-第一面;
51-对端屏蔽板;30-弹性单元;31-凸起结构;32-第一弹臂;27-缺口;33-第二弹臂;
300-第二端子模块;40-第二信号端子;52-第五屏蔽板;53-第六屏蔽板;
54-第七屏蔽板;55-第八屏蔽板;56-整片式屏蔽板;28-母端长屏蔽板;57-弧形缺口;
58-平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下面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该连接器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用于传递高速差分信号或单端信号等,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通讯设备、服务器、超级计算机或者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在公端与母端连接器互配时,为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信号间一般设置有接地屏蔽结构。随着信号通道速率与密度的逐渐提升,常规的屏蔽结构由于接地点数量较少、回流路径过长等问题,导信号间出现串扰谐振等现象,尤其在56Gbps及以上速率的数据传输场景中,连接器的封装串扰已经成为整个设备的串扰瓶颈,屏蔽结构的设计对于能否提升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在信号端子的四周设有屏蔽板,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各个屏蔽板可分别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电连接,因此信号回流路径较为充足,并且可形成将信号端子包围的屏蔽结构,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优化连接器的串扰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可包括基座100以及多个第一端子模块200,这些第一端子模块200可设置在基座100上,并在基座100上呈阵列排布的状态。具体实施时,第一端子模块200可包括第一信号端子10和屏蔽单元20,其中,第一信号端子10具体可以为成对设置的差分信号端子,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连接时,第一信号端子10可用于与配对连接器的第二信号端子电连接,以在电子设备内部传递差分信号;屏蔽单元20可包括多个屏蔽板21,在设置时,多个屏蔽板21可顺序连接形成屏蔽腔22,以将第一信号端子10容纳于内,这样,通过将屏蔽板21分别接地设置,即可产生多条信号回流路径,并可在第一信号端子10的周侧形成包围状的屏蔽结构,实现较为均匀的接地分布,从而实现良好的信号屏蔽效果。
在第一端子模块200的阵列中,每个第一端子模块200可与N个其它的第一端子模块200相邻设置,可以理解的,N即为屏蔽单元20中屏蔽板21的数量。具体实施时,N可以取值为三个、四个、五个或者以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各个屏蔽板21能合围形成容纳第一信号端子10的屏蔽腔22即可。以下具体以四个屏蔽板21为例进行说明。
为方便描述,分别将四个屏蔽板21分别称为第一屏蔽板23、第二屏蔽板24、第三屏蔽板25和第四屏蔽板26,第一屏蔽板23、第二屏蔽板24、第三屏蔽板25及第四屏蔽板26顺序连接,并且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三屏蔽板25相对设置,第二屏蔽板24与第四屏蔽板26相对设置。在第一端子模块的阵列中,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三屏蔽板25可沿阵列的行向方向(即x方向)排列,第二屏蔽板24与第四屏蔽板26则可沿阵列的列向方向(即y方向)排列。为了简化连接器的结构以及制作工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一屏蔽板23可彼此连接为一体结构,类似地,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三屏蔽板25也可彼此连接为一体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屏蔽板21具体可以在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电连接时实现接地,具体实施时,屏蔽板21具有背向屏蔽腔22的第一面211,该第一面211即为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配合的一面。以图1中的第一端子模块A为例,第一端子模块A的第一屏蔽板23与上侧的第一端子模块B的第三屏蔽板25位置相对,在将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对端屏蔽板具体可插接于第一端子模块A的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一端子模块B的第三屏蔽板25之间,也就是说,第一端子模块A的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一端子模块B的第三屏蔽板25可电连接至同一个对端屏蔽板,从而可以简化配对连接器的结构,并且还可以减小互配后形成的连接器组件的尺寸。
类似地,第一端子模块A的第二屏蔽板24可与右侧的第一端子模块C的第四屏蔽板26可电连接至同一个对端屏蔽板;第一端子模块A的第三屏蔽板25可与下侧的第一端子模块D的第一屏蔽板23电连接至同一个对端屏蔽板;第一端子模块A的第四屏蔽板26可与左侧的第一端子模块E的第二屏蔽板24电连接至同一个对端屏蔽板。
为了提高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的电连接可靠性,屏蔽板21上还可设置有凸出于第一面211的接触单元,屏蔽板21具体通过接触单元实现与对端屏蔽板的电连接。具体实施时,接触单元既可以为刚性接触单元,也可以为弹性接触单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一并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板2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51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接触单元30为刚性接触单元时,具体可以为凸起结构31。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凸起结构31的顶部可与对端屏蔽板51刚性接触实现电连接,由于凸起结构31的高度较低,因此该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51之间形成的回流路径很短,从而可以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推后串扰谐振出现的频率。
上述实施例中,凸起结构31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例如可以为弧形凸起、柱形凸起等,为了保证接触单元30与对端屏蔽板51可靠接触,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凸起结构31的顶部设计为面状,以增大凸起结构31与对端屏蔽板51的接触面积。
参考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蔽板2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51电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接触单元30为弹性接触单元时,具体可以为弹臂结构,即图4中所示的第一弹臂32。具体设置时,第一弹臂32可朝向远离第一面211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弹臂32的第一端与屏蔽板21连接,第二端朝向远离第一面211的方向延伸,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第一弹臂32的第二端可与对端屏蔽板51弹性接触实现电连接,这时,第一弹臂32即形成为该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51之间的信号回流路径。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臂32的长度范围可在0.9mm~2.5mm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弹臂32的长度具体可以为0.9mm,1.1mm,1.3m,1.5mm,1.7mm,1.9mm,2.1mm,2.3m或者2.5mm等等,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的3mm以上长度的弹臂,该方案可明显缩短回流路径的长度;另外,为了使第一弹臂32保持较佳的弹性性能,第一弹臂32的宽度尺寸也可设计得相对较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臂32的宽度范围可在0.25mm~0.3mm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弹臂32的宽度具体可以为0.25mm,0.26mm,0.27mm,0.28mm,0.29mm或者0.3mm等等。由于第一弹臂32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都相对较小,所形成的回流路径的电感性也得以减小,因此可以有效降低30GHz以上的高频信号谐振。
此外,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屏蔽板21上还可开设有缺口27,上述第一弹臂32具体可设置于该缺口27内,以减小屏蔽板21的整体厚度。具体实施时,可以将第一弹臂32的第一端连接于缺口27的内壁,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弹臂32的结构稳定性。
参考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结构示意图。除上述的单一弹臂的形式之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接触单元30为弹性接触单元时,还可以将其设计为双弹臂结构,以在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之间形成更多的信号回流路径。具体地,接触单元30包括两条第二弹臂33,该两条第二弹臂33分别朝向远离第一面211的方向倾斜设置,两条第二弹臂33的第一端分别与屏蔽板21连接,两条第二弹臂33的第二端则朝向远离第一面211的方向延伸并且相交,即接触单元30为V形结构,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两条第二弹臂33的相交位置可与对端屏蔽板51弹性接触实现电连接,这时,两条第二弹臂33分别形成为该屏蔽板21与对端屏蔽板51之间的信号回流路径。也就是说,通过将接触单元30设计为双弹臂结构,一个接触单元30就可形成两条信号回流路径,从而有利于增加屏蔽单元整体与配对连接器之间的信号回流路径数量,优化信号串扰性能。
类似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性接触单元也可设置于屏蔽板上的缺口27内,以减小屏蔽板21的整体厚度。具体实施时,可以将两条第二弹臂3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缺口27的内壁,从而可以提高接触单元30的结构稳定性。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子模块200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所示的第一端子模块200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并参考图6、图7和图8,根据前述描述可知,该第一端子模块200中,第一屏蔽板23可与上侧的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三屏蔽板25电连接至同一对端屏蔽板51,而第三屏蔽板25则可与下侧的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一屏蔽板23电连接至同一对端屏蔽板51,因此,对于行向设置(即x方向)的对端屏蔽板51来说,该对端屏蔽板51始终会插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三屏蔽板25之间。为了保证对端屏蔽板51与相应的第一屏蔽板23和第三屏蔽板25的电连接可靠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三屏蔽板25中,至少一个屏蔽板上设置的接触单元30为弹性接触单元,例如,第一屏蔽板23上设置的接触单元30为弹性接触单元,第三屏蔽板25上设置的接触单元30则为刚性接触单元,这样,在将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时,一方面可以使对端屏蔽板51顺利插接进相邻设置的第一屏蔽板23与第三屏蔽板25之间,另一方面,利用弹性接触单元施加于对端屏蔽板51一侧的弹性力,促使对端屏蔽板51与另一侧的刚性接触单元抵接,从而使对端屏蔽板51与第三屏蔽板25能够可靠电连接。
对于第二屏蔽板24与第四屏蔽板26来说,第二屏蔽板24可与右侧的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四屏蔽板26电连接至同一对端屏蔽板51,而第四屏蔽板26可与左侧的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二屏蔽板24电连接至同一对端屏蔽板51,因此,对于列向设置的对端屏蔽板51来说,该对端屏蔽板51始终会插接于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200的第二屏蔽板24与第四屏蔽板26之间。类似地,为了保证对端屏蔽板51与相对应的第二屏蔽板24和第四屏蔽板26的电连接可靠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屏蔽板24与第四屏蔽板26中,至少一个屏蔽板上设置的接触单元为弹性接触单元,例如,第二屏蔽板24上设置的接触单元30为弹性接触单元,第四屏蔽板26上设置的接触单元30则为刚性接触单元,具体连接效果与前述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的插接方向,第一屏蔽板23、第二屏蔽板24、第三屏蔽板25及第四屏蔽板26上所设置的接触单元30在该方向上的垂直距离可设置在1mm以内,这种设计能够保证信号电流与接地回流电流转换点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可以减少信号回流参照地面的转换,推后出现串扰谐振点的频率,进而可以改善连接器互配后的串扰性能。
另外,各个屏蔽板21上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触单元30,具体设置数量可根据屏蔽板21的尺寸确定,以在不影响连接器的正常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间的信号回流路径,以改善连接器互配后的信号串扰现象。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屏蔽板25上设置有两个凸起结构31,因此第三屏蔽板25与对端屏蔽板51之间可形成两条信号回流路径,配合第一屏蔽板23上设置的V形弹性接触单元30所提供的两条信号回流路径、第二屏蔽板24上设置的V形弹性接触单元30所提供的两条信号回流路径,以及第四屏蔽板26上的凸起结构31所提供的一条信号回流路径,该屏蔽单元合计可提供七条信号回流路径,因此可以有效改善连接器串扰性能。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在第一信号端子的四周设置屏蔽板,且各个屏蔽板均可通过接触单元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电连接,因此信号回流路径较为充足,并且可形成将信号端子包围的屏蔽结构,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屏蔽效果,优化连接器的串扰性能。
图12为采用其他方案制备的连接器的串扰曲线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串扰曲线图,可以看出,采用其他方案制备的连接器屏蔽结构,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在20GHz左右出现谐振,谐振峰值可达到-23dB,严重影响连接器的信号传输质量;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通过设置充足的信号回流路径,并在互配的信号端子周侧形成较为均匀的接地分布,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在25GHz前均无明显谐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连接器的串扰谐振频点从20GHz提升到25GHz左右,从而可以优化高频串扰性能,使连接器可用于支撑56Gbps及其以上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继续参考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以及与该连接器互配插接的配对连接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连接器具体可以为母端连接器,配对连接器则可以为公端连接器。
其中,配对连接器可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该第二端子模块具体可包括第二信号端子40以及多个对端屏蔽板51,多个对端屏蔽板51可围绕第二信号端子40设置。在将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互配连接时,第二信号端子40具体用于与第一信号端子10电连接,以在电子设备内部传递差分信号;对端屏蔽板51则可插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之间,且对端屏蔽板51的两侧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模块的两个屏蔽板21电连接。
具体实施时,第二端子模块中对端屏蔽板51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者以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可以理解的,为了保证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的适配性以及互配后的屏蔽效果,第二端子模块中对端屏蔽板51的数量可与第一端子模块中屏蔽板21的数量相等。
同样以四个对端屏蔽板51为例,一并参考图9所示的第二端子模块300的结构示意图,该四个对端屏蔽板51可分别为第五屏蔽板52、第六屏蔽板53、第七屏蔽板54和第八屏蔽板55,其中,第五屏蔽板52与第七屏蔽板54相对设置,第六屏蔽板53与第八屏蔽板55相对设置。在第二端子模块300的阵列中,第五屏蔽板52与第七屏蔽板54可沿阵列的行向方向(即x方向)排列,第六屏蔽板53与第八屏蔽板55可沿阵列的列向方向(即y方向)排列。为了简化连接器的结构以及制作工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300的第五屏蔽板52可彼此连接,形成为整片式屏蔽板,类似地,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300的第七屏蔽板53也可彼此连接为一体结构,形成为整片式屏蔽板。
参考图10所示,上述整片式屏蔽板56具体可插接于第一端子模块的第一屏蔽板与第三屏蔽板之间。当同行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的第一屏蔽板或第三屏蔽板也为一体结构时,如图10中所示的长屏蔽板,为方便描述,以下将连接器中的长屏蔽板称为母端长屏蔽板28。由于整片式的长屏蔽板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无法完全平直,会出现细微的挠度,在将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互配时,两侧的长屏蔽板就可能会出现无法顺利插接的情况。
一并参考图11a和图11b所示,为了减小这种情况出现的风险,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以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的插接方向为第一方向(即z方向),整片式屏蔽板56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具有弧形缺口57,以及位于该弧形缺口57两端的平面部58,这样,该整片式屏蔽板56与母端长屏蔽板28插接时,弧形缺口57的侧壁可能会与母端屏蔽板28出现接触,由于整片式屏蔽板56与母端长屏蔽板28并非完全平行,因此在插接的过程中,弧形缺口57的侧壁会受到接触力F,该接触力F可分解为沿法向的分力Fa以及沿切向的分力Fb,其中,分力Fa可对母端长屏蔽板28形成反作用力Fa’(图中由于角度原因未示出),而由于存在挠度,Fa’并不平行于母端长屏蔽板28所在的平面,因此可分解为分力Fa’1和Fa’2,其中,Fa’1的方向为整片式屏蔽板56与母端长屏蔽板28插接后的叠置方向,因此分力Fa’1总是可以指向挠度的负方向,从而可以在互配插接时提供减小挠度的作用,减小长屏蔽板出现倒针、跨针的风险,使配对连接器与连接器能够顺利连接,进而可以提高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不仅可以利用屏蔽板与对端屏蔽板的配合实现较好的屏蔽效果,并且通过对长屏蔽板进行结构改进,还可以解决两端连接器互配时容易出现倒针的问题,提高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通讯设备、服务器、超级计算机或者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电子设备可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前述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组件,其中,连接器可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并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配对连接器则可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并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这样,当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互配连接时,就可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传递信号,由于连接器组件的屏蔽性能较好,因此可以改善信号间的串扰现象,优化信号传输性能。
上述方案中,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具体可以为线卡,第二电路板具体可以为网卡。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端子模块,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屏蔽单元和第一信号端子,其中:
所述屏蔽单元包括顺序连接形成屏蔽腔的多个屏蔽板,所述屏蔽板背向所述屏蔽腔的第一面用于与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配合,所述屏蔽板上还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面的接触单元,所述接触单元用于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对端屏蔽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位于所述屏蔽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单元为刚性接触单元或弹性接触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接触单元为凸起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单元为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的长度为0.9mm~2.5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单元包括两条第二弹臂,两条所述第二弹臂分别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倾斜设置,且两条所述第二弹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屏蔽板连接,两条所述第二弹臂的第二端相交。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单元中所述屏蔽板的数量为四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屏蔽板两两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屏蔽板中,至少一个所述屏蔽板上设置的接触单元为弹性接触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屏蔽板分别为第一屏蔽板、第二屏蔽板、第三屏蔽板和第四屏蔽板,所述第一屏蔽板与所述第三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列向排列,所述第二屏蔽板与所述第四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行向排列;
同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的第一屏蔽板彼此连接;以及,同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的第三屏蔽板彼此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屏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接触单元。
1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以及与所述连接器互配插接的配对连接器,所述配对连接器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二端子模块,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信号端子以及多个对端屏蔽板,其中:
多个所述对端屏蔽板围绕所述第二信号端子设置,且所述第二端子模块中所述对端屏蔽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中所述屏蔽板的数量相等;
当所述配对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互配连接时,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电连接,所述对端屏蔽板插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之间,且所述对端屏蔽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的屏蔽板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模块中所述对端屏蔽板的数量为四个。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对端屏蔽板分别为第五屏蔽板、第六屏蔽板、第七屏蔽板和第八屏蔽板,所述第五屏蔽板与所述第七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列向排列,所述第六屏蔽板与所述第八屏蔽板相对设置且沿行向排列;
同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的第五屏蔽板彼此连接、形成为整片式屏蔽板;以及,同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模块的第七屏蔽板彼此连接、形成为整片式屏蔽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片式屏蔽板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位于两端的平面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平面部之间的弧形缺口;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配对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的插接方向。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配对连接器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为线卡,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网卡。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4559.2A CN113690687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EP21808632.0A EP4145646A4 (en) | 2020-05-19 | 2021-01-04 |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A3179284A CA3179284A1 (en) | 2020-05-19 | 2021-01-04 |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JP2022570354A JP7547704B2 (ja) | 2020-05-19 | 2021-01-04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
PCT/CN2021/070176 WO2021232825A1 (zh) | 2020-05-19 | 2021-01-04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KR1020227043788A KR102717998B1 (ko) | 2020-05-19 | 2021-01-04 | 커넥터,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전자 장치 |
US17/989,733 US20230079030A1 (en) | 2020-05-19 | 2022-11-18 |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24559.2A CN113690687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90687A true CN113690687A (zh) | 2021-11-23 |
CN113690687B CN113690687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78576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24559.2A Active CN113690687B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79030A1 (zh) |
EP (1) | EP4145646A4 (zh) |
JP (1) | JP7547704B2 (zh) |
KR (1) | KR102717998B1 (zh) |
CN (1) | CN113690687B (zh) |
CA (1) | CA3179284A1 (zh) |
WO (1) | WO2021232825A1 (zh) |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73931A (ja) * | 1993-08-31 | 1995-03-17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同軸リボン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WO1999026321A1 (en) * | 1997-11-19 | 1999-05-27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519481Y (zh) * | 2001-06-15 | 2002-10-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有两组遮蔽片的电连接器 |
CN1446391A (zh) * | 2000-10-17 | 2003-10-01 | 莫莱克斯公司 | 屏蔽底板连接器 |
JP2004259542A (ja) * | 2003-02-25 | 2004-09-16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 コネクタのグラウンド構造 |
CN1739223A (zh) * | 2002-12-04 | 2006-02-22 | 莫莱克斯公司 | 具有漏电接地结构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
CN203277844U (zh) * | 2012-12-17 | 2013-11-06 | 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连接器 |
CN203503910U (zh) * | 2013-09-26 | 2014-03-26 | 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传输25g信号的高速连接器 |
CN104466545A (zh) * | 2013-09-25 | 2015-03-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4916953A (zh) * | 2014-02-28 | 2015-09-16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触头组织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
CN105281070A (zh) * | 2014-07-11 | 2016-01-27 | 泰科电子公司 | 电连接器系统 |
CN107534253A (zh) * | 2015-05-08 | 2018-01-02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207052873U (zh) * | 2017-06-08 | 2018-02-27 | 珠海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电磁屏蔽弹片及具有电磁屏蔽弹片的连接器外壳 |
CN108011254A (zh) * | 2016-10-31 | 2018-05-08 | 泰连公司 | 具有控制配合接口处的阻抗的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
CN108352633A (zh) * | 2015-12-14 | 2018-07-31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省略接地屏蔽体的背板连接器及采用其的系统 |
CN209056708U (zh) * | 2019-01-09 | 2019-07-02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带屏蔽效果的连接器基座 |
CN110416829A (zh) * | 2019-08-05 | 2019-11-05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0783776A (zh) * | 2019-12-04 | 2020-02-11 | 武汉市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 |
CN210489984U (zh) * | 2019-11-04 | 2020-05-08 | 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背板连接器 |
CN210517118U (zh) * | 2019-10-24 | 2020-05-12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14589B2 (ja) | 2007-03-14 | 2009-08-19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多極同軸コネクタ |
JP2010161012A (ja) * | 2009-01-09 | 2010-07-22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
US7927144B2 (en) * | 2009-08-10 | 2011-04-1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rlocking plates |
US7997933B2 (en) * | 2009-08-10 | 2011-08-16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US8197282B1 (en) * | 2011-04-12 | 2012-06-12 | Nextronics Engineering Corp. |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SFP)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assembly thereof |
KR101848928B1 (ko) | 2011-11-15 | 2018-04-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기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9293874B2 (en) | 2014-06-17 | 2016-03-22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High speed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
CN109461383B (zh) | 2018-12-13 | 2020-08-1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设备 |
CN109637377B (zh) | 2019-01-31 | 2021-03-1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US11064636B2 (en) * | 2019-09-27 | 2021-07-13 | Laird Technologies, Inc. | EMI shields including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oam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10424559.2A patent/CN113690687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04 CA CA3179284A patent/CA317928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1-04 WO PCT/CN2021/070176 patent/WO2021232825A1/zh unknown
- 2021-01-04 EP EP21808632.0A patent/EP414564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1-04 KR KR1020227043788A patent/KR102717998B1/ko active Active
- 2021-01-04 JP JP2022570354A patent/JP7547704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1-18 US US17/989,733 patent/US20230079030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73931A (ja) * | 1993-08-31 | 1995-03-17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同軸リボン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WO1999026321A1 (en) * | 1997-11-19 | 1999-05-27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446391A (zh) * | 2000-10-17 | 2003-10-01 | 莫莱克斯公司 | 屏蔽底板连接器 |
CN2519481Y (zh) * | 2001-06-15 | 2002-10-30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具有两组遮蔽片的电连接器 |
CN1739223A (zh) * | 2002-12-04 | 2006-02-22 | 莫莱克斯公司 | 具有漏电接地结构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
JP2004259542A (ja) * | 2003-02-25 | 2004-09-16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 コネクタのグラウンド構造 |
CN203277844U (zh) * | 2012-12-17 | 2013-11-06 | 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连接器 |
CN104466545A (zh) * | 2013-09-25 | 2015-03-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3503910U (zh) * | 2013-09-26 | 2014-03-26 | 深圳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传输25g信号的高速连接器 |
CN104916953A (zh) * | 2014-02-28 | 2015-09-16 | 泰科电子公司 | 具有触头组织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
CN105281070A (zh) * | 2014-07-11 | 2016-01-27 | 泰科电子公司 | 电连接器系统 |
CN107534253A (zh) * | 2015-05-08 | 2018-01-02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8352633A (zh) * | 2015-12-14 | 2018-07-31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省略接地屏蔽体的背板连接器及采用其的系统 |
CN108011254A (zh) * | 2016-10-31 | 2018-05-08 | 泰连公司 | 具有控制配合接口处的阻抗的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
CN207052873U (zh) * | 2017-06-08 | 2018-02-27 | 珠海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电磁屏蔽弹片及具有电磁屏蔽弹片的连接器外壳 |
CN209056708U (zh) * | 2019-01-09 | 2019-07-02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带屏蔽效果的连接器基座 |
CN110416829A (zh) * | 2019-08-05 | 2019-11-05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10517118U (zh) * | 2019-10-24 | 2020-05-12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组件 |
CN210489984U (zh) * | 2019-11-04 | 2020-05-08 | 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背板连接器 |
CN110783776A (zh) * | 2019-12-04 | 2020-02-11 | 武汉市格力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高速信号传输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79030A1 (en) | 2023-03-16 |
CN113690687B (zh) | 2023-06-20 |
KR20230012544A (ko) | 2023-01-26 |
JP7547704B2 (ja) | 2024-09-10 |
KR102717998B1 (ko) | 2024-10-15 |
EP4145646A4 (en) | 2023-10-25 |
CA3179284A1 (en) | 2021-11-25 |
WO2021232825A1 (zh) | 2021-11-25 |
JP2023526399A (ja) | 2023-06-21 |
EP4145646A1 (en) | 2023-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4902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
US846532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rface grounding feature | |
US7744416B2 (en) |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hieldding system | |
US6905367B2 (en) | Modular coaxial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having a modular frame and electrically shielded signal path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US759168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7121898B2 (en) | Shielding configuration for a multi-port jack assembly | |
US6808421B2 (en) | Connector apparatus | |
CN109861035B (zh) | 高速连接器 | |
US2005027733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member | |
CN210866667U (zh)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102738660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WO2003081726A1 (en) | Modular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interconnect | |
US11973295B2 (en) | High-speed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piece surrounding signal pins and connected to ground pins | |
US20220224054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3285309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1351161U (zh) |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11700801U (zh)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11605557U (zh)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113690687A (zh) |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3959258U (zh) | 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 |
CN215008789U (zh) |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合 | |
CN113314895A (zh) |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
US20240170893A1 (en) |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12191605B2 (en) | Shielding plate, terminal module, high-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 |
CN112510443A (zh) | 一种低串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