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4895A -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14895A CN113314895A CN202110620459.1A CN202110620459A CN113314895A CN 113314895 A CN113314895 A CN 113314895A CN 202110620459 A CN202110620459 A CN 202110620459A CN 113314895 A CN113314895 A CN 1133148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erential signal
- shielding
- signal terminals
- edge
- sh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用于解决相邻对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干扰和串音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单元和收纳端子模块单元的绝缘外壳,每个端子模块单元均包括有排成一端子列的多对差分信号端子、间隔设置在端子列中的多个导电间隔片、以及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固定于固定框架的一侧且与导电间隔片连接;屏蔽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和凸条,凹条的屏蔽侧伸入端子列中与导电间隔片对齐并连接,凸条的屏蔽侧包围对应的一对差分信号端子,通过设置所述凹条和所述凸条能够对该对差分信号端子形成屏蔽,有效地减少了相邻对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干扰和串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背板连接器(backplane connector)是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常用的一类连接器。背板连接器主要用来连接单板(daughter card)和背板,单板和背板间成90度垂直结构,传递高速差分信号(differencial signal)或单端信号(single end signal)以及传递大电流。
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信号传输速度越来越高,所以需要解决由于高频信号高速传输带来的相邻对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干扰和串音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接地效果良好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用于解决由于高频信号高速传输带来的分布电容和电感等而发生的干扰、串音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端子模块单元、以及用来收纳并固定所述端子模块单元的绝缘外壳,每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均包括有:薄片状固定框架,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接边和一安装边;多对差分信号端子,排成一端子列且由所述固定框架支撑;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对接触头、一与所述对接触头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安装边的安装触头、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与所述安装触头的基部;多个导电间隔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每个所述导电间隔片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插接端和一与所述插接端一体成型、且呈反向设置的连接端;屏蔽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连接;所述屏蔽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朝向所述固定框架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屏蔽内侧和一屏蔽外侧,所述屏蔽内侧朝向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屏蔽外侧远离所述固定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凹条的所述屏蔽内侧伸入相邻的两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之间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的连接端对齐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凸条的所述屏蔽内侧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前边缘和一底边缘,每个所述凹条均在所述底边缘处向下伸出接地脚,所述接地脚与所述端子列中的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安装触头排成一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凹条具有一朝向所述前边缘延伸的配合段、一与所述配合段垂直并朝向所述底边缘延伸的安装段、一连接所述配合段和所述安装段的中间段,所述接地脚设置于所述安装段上、且竖直向下延伸,其中在同一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中,所述接地脚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安装触头排成一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凹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电间隔片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框架的内腔,所述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端设置、且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以连接所述屏蔽板与所述导电间隔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屏蔽板上的多个突片,所述突片朝所述固定框架弯折并延伸,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导电间隔片上且与所述突片对应设置的插孔,所述突片插入所述插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板具有一屏蔽主板、以及一与所述屏蔽主板连接且靠近前端的屏蔽前板,在所述屏蔽前板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屏蔽内侧延伸,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中的所述屏蔽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一套环,所述套环从所述屏蔽前板的上边沿或下边沿朝向所述屏蔽内侧垂直延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前板上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屏蔽内侧凸伸的弹性指。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系统,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U型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屏蔽件;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端子模块单元、以及用来收纳并固定所述端子模块单元的绝缘外壳,每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均包括有:薄片状固定框架,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接边和一安装边;多对差分信号端子,排成一端子列且由所述固定框架支撑;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对接触头、一与所述对接触头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安装边的安装触头、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与所述安装触头的基部;多个导电间隔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每个所述导电间隔片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插接端和一与所述插接端呈反向设置的连接端;屏蔽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连接;所述屏蔽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朝向所述固定框架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其中,所述对接触头用于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接,所述导电间隔片的插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屏蔽件对接,所述安装触头和所述接地脚用于与电路基板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通过在每个端子模块单元中的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屏蔽板,同时屏蔽板与所述导电间隔片连接;所述屏蔽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朝向所述固定框架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通过设置所述凹条和所述凸条能够对该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上侧、下侧以及外侧形成屏蔽,并且与该屏蔽板相邻的另一屏蔽板能够对该对差分信号端子的靠近另一屏蔽板的一侧形成屏蔽,从而在该对差分信号端子周围形成一完整的屏蔽结构,有效地减少了相邻对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干扰和串音。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系统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二连接器具有和上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相同的结构,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系统能够达到和上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中的两个相邻的端子模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端子模块单元的固定框架、差分信号端子以及间隔片的结构示意图,以清楚展示差分信号端子以及间隔片与固定框架的连接结构;
图5为本申请中一个端子模块单元中的多对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导电间隔片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屏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屏蔽板的仰视图,以清楚展示凹条和凸条的结构;
图8为本申请中屏蔽板沿着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以清楚展示突片的结构;
图9为本申请中的连接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的连接器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其中主要展示第一连接器中的U型基座的结构。
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端子模块单元;200-绝缘外壳;1-固定框架;10-对接边;11-安装边;13-固定柱;2-差分信号端子;20-对接触头;21-安装触头;22-基部;3-导电间隔片;30-插接端;31-连接端;32-插孔;4-屏蔽板;40-凹条;401-配合段;402-安装段;403-中间段;404-固定孔;41-凸条;42-屏蔽内侧;43-屏蔽外侧;44-前边缘;45-底边缘;46-接地脚;47-突片;48-屏蔽主板;49-屏蔽前板;491-套环;492-弹性指;300-基座;301-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02-第一屏蔽件;303-第一电路基板;304-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本申请提供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端子模块单元100、以及用来收纳并固定所述端子模块单元100的绝缘外壳200。其中,图1和图2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中包括有八个端子模块单元1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任何数量的端子模块单元100,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高速背板连接器。
图3为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中的两个相邻的端子模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端子模块单元的固定框架、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导电间隔片的结构示意图,以清楚展示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导电间隔片与固定框架的连接结构;图7为本申请中屏蔽板的仰视图,以清楚展示凸条和凹条的结构。
参照图3、图4和图7,每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100均包括有:薄片状固定框架1、多对差分信号端子2、多个导电间隔片3、屏蔽板4。薄片状固定框架1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接边10和一安装边11;多对差分信号端子2,排成一端子列且由所述固定框架1支撑;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10的对接触头20、一与所述对接触头20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安装边11的安装触头21、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20与所述安装触头21的基部22;多个导电间隔片3,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每个所述导电间隔片3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10的插接端30和一与所述插接端30呈反向设置的连接端31;屏蔽板4,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连接;所述屏蔽板4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40和凸条41,所述凹条40朝向所述固定框架1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41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1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41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
需要指出的是:多个导电间隔片3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可以理解为相邻两对差分信号端子2之间至少设有一个导电间隔片3,还可以理解为每对差分信号端子2的上侧、下侧均设有至少一个导电间隔片3。
此外,所述凹条40朝向所述固定框架1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接触,形成接地回路。
图5为本申请中一个端子模块单元中的多对差分信号端子以及导电间隔片的排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中屏蔽板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图5和图6,所述屏蔽板4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屏蔽内侧42和一屏蔽外侧43,所述屏蔽内侧42朝向所述固定框架1,所述屏蔽外侧43远离所述固定框架1,至少一个所述凹条40的所述屏蔽内侧42伸入相邻的两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之间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的连接端31对齐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凸条41的所述屏蔽内侧42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以使该对差分信号端子2的上侧、下侧和外侧均形成屏蔽。
参照图3和图6,所述屏蔽板4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前边缘44和一底边缘45,每个所述凹条40均在所述底边缘45处向下伸出接地脚46,所述接地脚46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的安装触头21排成一排。
基于上述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凹条40具有一朝向所述前边缘44延伸的配合段401、一与所述配合段401垂直并朝向所述底边缘45延伸的安装段402、一连接所述配合段401和所述安装段402的中间段403,所述接地脚46设置于所述安装段402上、且竖直向下延伸,其中在同一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100中,所述接地脚46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的安装触头21排成一排。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框架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屏蔽板4的固定柱13,所述屏蔽板4中的凹条41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13对应的固定孔404,所述固定柱13插入与之对应的固定孔404内。其中,所述固定柱13和所述固定孔404均具有多个。
此外,上述固定柱13和固定孔40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所述固定柱13能够插入与之对应的固定孔404内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屏蔽板4上还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凹条4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导电间隔片3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端31延伸至所述固定框架1的内腔,所述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端31设置、且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以连接所述屏蔽板4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连接结构暴露于所述固定框架1靠近所述屏蔽板4的一侧表面上,即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左侧表面上,以便于所述屏蔽板4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连接。
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屏蔽板4上的多个突片47,所述突片47朝所述固定框架1弯折并延伸,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导电间隔片3上且与所述突片47对应设置的插孔32,所述突片47插入所述插孔32内。
其中,上述插孔32靠近所述导电间隔片3的连接端31设置。上述突片47和上述的插孔32位置可以互换,即插孔32设置在屏蔽板4上,突片47设置在导电间隔片3上。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的连接结构和固定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屏蔽板4上的凹条40与导电间隔片3之间的连接、以及使得屏蔽板4上的凹条40与导电间隔片3之间能够形成接地回路的效果即可。
参照图6和图8,所述屏蔽板4具有一屏蔽主板48、以及一与所述屏蔽主板48连接且靠近前端的屏蔽前板49,在所述屏蔽前板49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屏蔽内侧42延伸,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100中的所述屏蔽板4。
上述连接部为一套环491,所述套环491从所述屏蔽前板49的上边沿或下边沿朝向所述屏蔽内侧42垂直延伸。
其中,为了使得端子模块单元之间的结构更为紧凑、且相邻的端子模块单元100中的差分信号端子2之间的干扰和串音进一步降低,上述相邻两个所述屏蔽板4上的连接部的设置位置不同,即相邻两个所述屏蔽板4中的一个屏蔽板4的屏蔽前板49上的连接部设置在该屏蔽前板49的上边沿上时,相邻两个所述屏蔽板4中的另一个屏蔽板4的屏蔽前板49上的连接部设置在该屏蔽前板49的下边沿,如图3所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前板49上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屏蔽内侧42凸伸的弹性指492。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凹条40、所述凸条41、所述接地脚46以及所述突片47均分布在所述屏蔽主板48上。
图9为本申请中的连接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中的连接器系统中的第一连接器中的U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和图10,该连接器系统的一实施例,包括定位成彼此垂直的一第一电路基板303和一电路基板304之间的一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器安装于第一电路基板303且设置成与安装于电路基板304上的第二连接器对接。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U型基座300、固定于所述基座300上的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01、固定于所述基座300上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01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屏蔽件302;所述第二连接器(即上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参照图1~图8)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端子模块单元100、以及用来收纳并固定所述端子模块单元100的绝缘外壳200,每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100均包括有:薄片状固定框架1,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接边10和一安装边11;多对差分信号端子2,排成一端子列且由所述固定框架1支撑;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10的对接触头20、一与所述对接触头20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安装边11的安装触头21、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20与所述安装触头21的基部22;多个导电间隔片3,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每个所述导电间隔片3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10的插接端30和一与所述插接端30一体成型、且呈反向设置的连接端31;屏蔽板4,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连接;所述屏蔽板4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40和凸条41,所述凹条40朝向所述固定框架1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41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1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41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其中,所述对接触头20用于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01对接,所述导电间隔片3的插接端30用于与所述第一屏蔽件302对接,所述安装触头21和所述接地脚46用于与电路基板304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高速背板连接器通过在每个端子模块单元100中的固定框架1的一侧设置屏蔽板4,同时屏蔽板4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连接;所述屏蔽板4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40和凸条41,所述凹条40朝向所述固定框架1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3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41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1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41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2;通过设置所述凹条40和所述凸条41,能够对该对差分信号端子2的上侧、下侧以及外侧形成屏蔽,并且与该屏蔽板4相邻的另一屏蔽板4能够对该对差分信号端子2靠近另一屏蔽板的一侧形成屏蔽,从而在该对差分信号端子2周围形成一完整的屏蔽结构,有效地减少了相邻对的差分信号端子2之间的干扰和串音。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系统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二连接器具有和上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相同的结构,由此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系统能够达到和上述高速背板连接器相同的技术效果,即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相邻对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干扰和串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端子模块单元、以及用来收纳并固定所述端子模块单元的绝缘外壳,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均包括有:
薄片状固定框架,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接边和一安装边;
多对差分信号端子,排成一端子列且由所述固定框架支撑;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对接触头、一与所述对接触头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安装边的安装触头、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与所述安装触头的基部;
多个导电间隔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每个所述导电间隔片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插接端和一与所述插接端一体成型、且呈反向设置的连接端;
屏蔽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连接;所述屏蔽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朝向所述固定框架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屏蔽内侧和一屏蔽外侧,所述屏蔽内侧朝向所述固定框架,所述屏蔽外侧远离所述固定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凹条的所述屏蔽内侧伸入相邻的两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之间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的连接端对齐并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凸条的所述屏蔽内侧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前边缘和一底边缘,每个所述凹条均在所述底边缘处向下伸出接地脚,所述接地脚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安装触头排成一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凹条具有一朝向所述前边缘延伸的配合段、一与所述配合段垂直并朝向所述底边缘延伸的安装段、一连接所述配合段和所述安装段的中间段,所述接地脚设置于所述安装段上、且竖直向下延伸,其中在同一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中,所述接地脚与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安装触头排成一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板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凹条的延伸方向上;
所述导电间隔片上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框架的内腔,所述连接结构靠近所述连接端设置、且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以连接所述屏蔽板与所述导电间隔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屏蔽板上的多个突片,所述突片朝所述固定框架弯折并延伸,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导电间隔片上且与所述突片对应设置的插孔,所述突片插入所述插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屏蔽板上的多个插孔,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导电间隔片上的多个突片,所述突片朝着所述屏蔽板弯折并延伸、且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所述突片插入所述插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具有一屏蔽主板、以及一与所述屏蔽主板连接且靠近前端的屏蔽前板,在所述屏蔽前板上设置有连接部以及多个朝向所述屏蔽内侧凸伸的弹性指,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屏蔽内侧延伸,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中的所述屏蔽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一套环,所述套环从所述屏蔽前板的上边沿或下边沿朝向所述屏蔽内侧垂直延伸。
10.一种连接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一U型基座、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多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屏蔽件;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端子模块单元、以及用来收纳并固定所述端子模块单元的绝缘外壳,每个所述端子模块单元均包括有:
薄片状固定框架,具有相互垂直的一对接边和一安装边;
多对差分信号端子,排成一端子列且由所述固定框架支撑;每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对接触头、一与所述对接触头垂直、且向下延伸并伸出所述安装边的安装触头、及一连接所述对接触头与所述安装触头的基部;
多个导电间隔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端子列中;每个所述导电间隔片均具有一向前延伸并伸出所述对接边的插接端和一与所述插接端呈反向设置的连接端;
屏蔽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间隔片连接;所述屏蔽板包括交替设置的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朝向所述固定框架凹入且伸入所述端子列中与所述导电间隔片对齐并连接,所述凸条朝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方向凸起,每个所述凸条均包围对应的一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
其中,所述对接触头用于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对接,所述导电间隔片的插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屏蔽件对接,所述安装触头和所述接地脚用于与电路基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20459.1A CN113314895A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EP22169689.1A EP4099518A1 (en) | 2021-06-03 | 2022-04-25 | Shielding plate, terminal module, high-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
US17/729,013 US12191605B2 (en) | 2021-06-03 | 2022-04-26 | Shielding plate, terminal module, high-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20459.1A CN113314895A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14895A true CN113314895A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377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20459.1A Pending CN113314895A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1489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6534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4140A (zh) * | 2007-08-03 | 2010-11-10 | 安费诺公司 | 以使串扰最小的具有分隔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
CN104022402A (zh) * | 2013-03-01 | 2014-09-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5742854A (zh) * | 2014-12-08 | 2016-07-06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背板插座连接器 |
CN108352633A (zh) * | 2015-12-14 | 2018-07-31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省略接地屏蔽体的背板连接器及采用其的系统 |
CN209401906U (zh) * | 2019-03-29 | 2019-09-17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CN110391550A (zh) * | 2019-07-22 | 2019-10-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210866667U (zh) * | 2019-08-30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CN211351163U (zh) * | 2019-08-29 | 202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
CN111682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9-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CN111987516A (zh) * | 2020-08-28 | 2020-11-24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
2021
- 2021-06-03 CN CN202110620459.1A patent/CN11331489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84140A (zh) * | 2007-08-03 | 2010-11-10 | 安费诺公司 | 以使串扰最小的具有分隔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
CN104022402A (zh) * | 2013-03-01 | 2014-09-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5742854A (zh) * | 2014-12-08 | 2016-07-06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背板插座连接器 |
CN108352633A (zh) * | 2015-12-14 | 2018-07-31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省略接地屏蔽体的背板连接器及采用其的系统 |
CN209401906U (zh) * | 2019-03-29 | 2019-09-17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高速连接器的模块结构及高速连接器 |
CN110391550A (zh) * | 2019-07-22 | 2019-10-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CN211351163U (zh) * | 2019-08-29 | 202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器及使用该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
CN210866667U (zh) * | 2019-08-30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CN111682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9-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CN111987516A (zh) * | 2020-08-28 | 2020-11-24 | 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6534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46384B (zh) |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接地板 | |
EP3185369B1 (en) | High speed socket connector | |
US760449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 piece | |
CN109273932B (zh) | 插座连接器组件 | |
US10038282B2 (en) |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02142658U (zh) | 直角适配器 | |
CN109599729B (zh) | 一种连接器及其接触模块 | |
US10931063B2 (en) |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socket connector and grounding plate | |
CN102255179B (zh) | 密度增大的连接器系统 | |
US7086901B2 (en) |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1395760B (zh) | 高密度正交连接器 | |
CN102176557B (zh) | 高密度底板连接器 | |
CN106067611B (zh) | 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 |
CN102738660A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KR19980070470A (ko) | 전기 커넥터 | |
CN102683981A (zh) | 背板连接器 | |
US7048585B2 (en) |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 |
EP3258545B1 (en) |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plug connector | |
CN111564722B (zh) | 高速连接器 | |
US11183796B2 (en) | First terminal assembly, first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WO2021037068A1 (zh) |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US6261106B1 (en) | IC card connector apparatus | |
US9484694B2 (en) | Telecommunications cassette | |
CN113314895A (zh) | 高速背板连接器及连接器系统 | |
US12191605B2 (en) | Shielding plate, terminal module, high-speed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