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0590A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60590A CN113660590A CN202111008589.6A CN202111008589A CN113660590A CN 113660590 A CN113660590 A CN 113660590A CN 202111008589 A CN202111008589 A CN 202111008589A CN 113660590 A CN113660590 A CN 1136605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voice coil
- electronic device
- magnetic circuit
- alo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02 Polyethylene glyc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alumane Chemical group [AlH3]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23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L terephthalate(2-) Chemical compound [O-]C(=O)C1=CC=C(C([O-])=O)C=C1 KKEYFWRCBNTPAC-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其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驱动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的音圈组件,音圈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音圈;磁路系统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磁路结构,音圈的数量与磁路结构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各磁路结构包括两个磁性件,两个磁性件沿第二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对应的音圈悬设于内的磁间隙,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两个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充磁,沿圆周方向充磁的磁性件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磁间隙的方向延伸,并与另一磁性件的磁感线形成为封闭磁感线以沿第二方向穿过对应的音圈。本发明有效提升扬声器灵敏度,减少BOM数量,降低发声器件的失真特别是低频失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发声器件,比如微型扬声器由于其尺寸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便携、通讯、智能设备等电子装置中,且用户对扬声器高音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响度(灵敏度)是扬声器的主要指标,而驱动力因子BL值(一定圈数的导线长度L乘以单位面积磁通密度B)是影响扬声器灵敏度的关键因素。现有扬声器的磁路设计中,磁间隙内中央华司与边华司正对区域的磁通密度最大,但由于扬声器内振动空间的限制,音圈在磁间隙中的位置无法自由调节,音圈的大部分结构位于磁感线密集区域之外,驱动力因子BL值不高,影响扬声器的灵敏度,导致扬声器的音质差。同时,磁间隙内磁通密度分布不均匀,BL曲线对称性差,导致音圈上下振动时的驱动力不平衡,扬声器失真较高,特别是低频失真较高,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另外,微型扬声器尺寸小,装配难度大,如果使用自动化装配,设备及工装费用会随着BOM数量的增多而增加,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声器件BOM数量多,失真较高及音质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驱动所述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的音圈组件,所述音圈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音圈,多个所述音圈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振膜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磁路结构,所述音圈的数量与所述磁路结构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各所述磁路结构包括两个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件沿第二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对应的所述音圈悬设于内的磁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充磁,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所述磁性件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所述磁间隙的方向延伸,并与另一所述磁性件的磁感线形成为封闭磁感线以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对应的所述音圈。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两个所述磁性件均为磁铁,各所述磁铁沿圆周方向充磁。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两个所述磁性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磁铁沿圆周方向充磁,另一个所述磁性件为导磁板;多个所述磁路结构共用一个所述导磁板。
优选地,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所述磁性件形成的磁感线分布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音圈呈扁平环状结构,所述音圈具有两条间隔设置且电流方向相反的平直段,所述平直段沿所述磁性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封闭磁感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平直段。
优选地,靠近所述振膜设置的一个所述音圈朝向所述振膜的一侧伸出所述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音圈伸出所述磁间隙的一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振膜包括振膜本体和连接在振膜本体上的补强部,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补强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补强部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自所述补强部向所述支架的方向凸出形成,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凸起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起结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补强部的两端,所述支架的数量与所述凸起结构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第二子壳体和盖板,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盖板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子壳体的两侧,所述磁路系统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振膜位于所述第一子壳体内,所述第二子壳体开设有供所述音圈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多个所述磁路结构中,同侧设置的多个所述磁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粘接,多个所述音圈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粘接。
优选地,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悬设于所述磁间隙内,多个所述音圈粘接在所述载板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载板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载板的高度为多个所述音圈的高度之和,所述载板的长度与所述音圈的长度一致;和/或,所述载板为硬质材质制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如上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
与现有发声器件相比,本发明发声器件包括多个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依次连接的音圈及多个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磁路结构,且各磁路结构中,将两个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磁性件的充磁方向设置为圆周方向,使得磁感线沿圆周方向分布,提升了磁间隙内的磁通密度及均匀性,使得音圈整体可处在磁感线密集区域,增大了驱动力因子BL,并且,通过调整磁性件的充磁圆心,就可改善BL曲线的对称性,有效降低了发声器件的失真特别是低频失真,提升发声器件灵敏度,且在不增加发声器件外形尺寸、不进行内部结构设计变更的前提下,提升了发声器件的音质。另外,由于磁性件采用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方式,磁性件形成的磁感线可以朝向靠近磁间隙的方向延伸,因此,本发明发声器件中还可以省略传统磁路设计中的中央华司及边华司结构,可以使得磁路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产品BOM数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并且,由于本发明发声器件采用多音圈多磁路结构的设计,相较于采用单音圈单磁路结构的而言,多音圈多磁路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音圈切割磁感线的效率,进一步增大了驱动力因子BL,提升发声器件灵敏度。本发明发声器件可应用于面积较大且超薄的低音电子装置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发声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发声器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发声器件磁路系统与音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发声器件中磁路系统与音圈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发声器件中磁路系统与音圈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发声器件中磁铁采用沿圆周方向充磁方式与平行充磁方式的BL曲线仿真对比图;
图7为发声器件中磁铁调整充磁中心前与调整充磁中心后的BL曲线仿真对比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发声器件中相对应的一个磁路结构与一个音圈的磁感线分布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发声器件中相对应的一个磁路结构与一个音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发声器件中磁路系统与音圈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发声器件中磁路系统与音圈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声器件100。
发声器件100用于电子装置,发声器件100可为扬声器。如图1至图11所示,发声器件100包括壳体10、振动系统20和磁路系统30,振动系统20包括振膜21以及驱动振膜21沿第一方向振动的音圈组件24,音圈组件24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音圈22,多个音圈2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其所在的平面与振膜21所在的平面垂直。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磁路系统30包括多个磁路结构35,多个磁路结构35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音圈22的数量与磁路结构35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各磁路结构35包括两个磁性件34,两个磁性件34沿第二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对应的音圈22悬设于内的磁间隙32,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两个磁性件34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充磁,沿圆周方向充磁的磁性件34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磁间隙32的方向延伸,并与另一磁性件34内的磁感线形成为封闭磁感线以沿第二方向穿过对应的音圈22。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下方向即为竖向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左右方向即为水平方向。磁路系统30包括多个磁路结构35,多个磁路结构35沿上下依次连接。发声器件100中,磁路系统30包括至少两个磁路结构35,具体地,磁路结构3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其他个数,磁路结构3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本发明对磁路结构35的数量不作限制。音圈组件24中音圈22的数量与磁路结构35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可以理解地,一个磁路结构35的磁间隙32内悬设有一个音圈22。下文中所描述音圈22均为与磁路结构35相对应的一个音圈22。
各磁路结构35包括两个磁性件34,两个磁性件34左右相对设置,且两个磁性件34之间形成磁间隙32,音圈22沿第一方向设置,即音圈22竖向设置,且音圈22悬设于磁间隙32内,两个磁性件34之间的磁间隙32产生磁场。振膜21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音圈22所在的平面为竖直面,两者相垂直设置,以在音圈22在磁间隙32处做往复切割磁感线运动,带动振膜21沿上下振动,从而策动空气发声,完成电声之间的能量转换。
在第一实施例中,各磁路结构35中,至少一个磁路结构35中的两个磁性件34均为磁铁31,各磁铁31沿圆周方向充磁,各磁铁31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磁间隙32的方向延伸,并与另一磁铁31内的磁感线形成为封闭磁感线以沿第二方向穿过音圈22,如图8所示,图8中黑色线条表示磁感线,箭头表示充磁方向。可以理解地,如图3和图5所示,各磁铁31沿圆周方向充磁,其磁感线沿圆周方向分布,图3和图5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充磁方向。
第一实施例中,各磁铁31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磁间隙32的方向延伸,并与另一磁铁31内的磁感线形成为封闭磁感线,该封闭磁感线可沿第二方向穿过音圈22,可以理解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该封闭磁感线可沿水平方向穿过音圈22,以在音圈22上下往复振动时,切割磁感线。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磁路结构35中的两个磁性件34中的其中一个磁性件34为磁铁31,磁铁31沿圆周方向充磁,另一个磁性件34为导磁板33。在第二实施例中,磁铁31沿圆周方向充磁,磁铁31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磁间隙32的方向延伸,并通过导磁板33引导形成为封闭磁感线以沿第二方向穿过音圈22。可以理解地,如图11所示,磁铁31沿圆周方向充磁,其磁感线沿圆周方向分布,图11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充磁方向。导磁板33具有导磁性,可采用SPCC或SUS430等导磁材质制成,可引导及修正磁铁31的磁感线走向。
第二实施例中,磁铁31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磁间隙32的方向延伸,并通过导磁板33引导形成为封闭磁感线,该封闭磁感线可沿第二方向穿过音圈22,可以理解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该封闭磁感线可沿水平方向穿过音圈22,以在音圈22上下往复振动时,切割磁感线。
相较于第一实施例而言,第二实施例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其中一个磁铁31替换为导磁板33,导磁板33的成本低于磁铁31,可节省发声器件100的生产成本。并且,第二实施例中,磁路系统30中,多个磁路结构35共用一个导磁板33,简单方便,易于制作。
可选地,多个磁路结构35中,可以是所有磁路结构35中的磁性件34均为磁铁31,也可以是每个磁路结构35均包括一个磁铁31和导磁板33,还可以是其中一部分磁路结构35中的磁性件34均为磁铁31,另一部分磁路结构35均包括一个磁铁31和导磁板33,磁路结构35的结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求选择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6所示,图6为发声器件100中磁铁31采用沿圆周方向充磁方式与平行充磁方式的BL曲线仿真对比图。图6中,实线表示采用沿圆周方向充磁方式的BL曲线,虚线表示采用平行充磁方式的BL曲线,横坐标表示音圈22的振动位移,纵坐标表示BL值。相较于平行充磁的方式,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方式BL曲线值较大,且更为对称。并且,如图7所示,采用圆周充磁的方式,只需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磁性件34的充磁中心,即可进一步改善BL曲线的对称性,简单方便。图7中,实线表示未调整磁性件34的充磁中心前的BL曲线,虚线表示调整磁铁31的充磁中心后的BL曲线。
与现有发声器件100相比,本发明发声器件100包括多个沿振动系统20的振动方向依次连接的音圈22及多个沿振动系统20的振动方向依次连接的磁路结构35,且各磁路结构35中,将两个磁性件34中的至少一个磁性件34的充磁方向设置为圆周方向,使得磁感线沿圆周方向分布,如图8所示,提升了磁间隙32内的磁通密度及均匀性,使得音圈22整体可处在磁感线密集区域,增大了驱动力因子BL,并且,通过调整磁铁31的充磁圆心,就可改善BL曲线的对称性,有效降低了发声器件100的失真特别是低频失真,提升发声器件100灵敏度,且在不增加发声器件100外形尺寸、不进行内部结构设计变更的前提下,提升了发声器件100的音质。另外,由于各磁路结构35中的至少一个磁性件34采用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方式,至少一个磁性件34形成的磁感线可以朝向靠近磁间隙32的方向延伸,因此,本发明发声器件100中还可以省略传统磁路设计中的中央华司及边华司结构,可以使得磁路系统30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产品BOM数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并且,由于本发明发声器件100中的磁路系统30包括多个磁路结构35,振动系统20包括与磁路结构35数量一致的多个音圈22,即,本发明发声器件100采用多音圈22多磁路结构35的设计,相较于采用单音圈单磁路结构的而言,多音圈22多磁路结构35的设置可以增加音圈22切割磁感线的效率,进一步增大了驱动力因子BL,提升发声器件100灵敏度。本发明发声器件100可应用于面积较大且超薄的低音电子装置中。
进一步地,沿圆周方向充磁的磁性件34形成的磁感线分布平面与第一方向平行,如图3、图5、图8和图11所示,沿圆周方向充磁的磁性件34为磁铁,磁铁31的磁感线的分布平面呈竖直设置,与第二方向平行,提高音圈22上下往复振动时切割磁感线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发声器件100的音质。
在第一实施例中,各磁铁31均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平板结构,即,各磁铁31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结构,各磁铁31竖向设置,使得两个磁铁31之间形成竖向设置的磁间隙32,便于音圈22伸入磁间隙32内,且磁铁31与音圈22相互平行设置,不干涉音圈22上下往复运动,提高音圈22切割磁感线的顺畅性和可靠性,提升发声器件100的音质。
在第二实施例中,磁铁31和导磁板33均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平板结构,即,磁铁31和导磁板33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结构,磁铁31和导磁板33均呈竖向设置,使得磁铁31和导磁板33之间形成竖向设置的磁间隙32,便于音圈22伸入磁间隙32内,且磁铁31和导磁板33均与音圈22相互平行设置,不干涉音圈22上下往复运动,提高音圈22切割磁感线的顺畅性和可靠性,提升发声器件100的音质。
在一实施例中,音圈22呈扁平环状结构,音圈22具有两条间隔设置且电流方向相反的平直段221,平直段221沿磁性件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封闭磁感线沿第二方向穿过至少一个平直段221。具体而言,平直段221里的电流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且两个平直段221内的电流方向相反,当封闭磁感线穿过至少一个平直段221时,根据左手定则,平直段221受到向上或向下的磁场力,由此可以驱动音圈22上下振动,进而音圈22可以驱动振膜21振动发声。
在一实施例中,靠近振膜21设置的一个音圈22朝向振膜21的一侧伸出磁间隙32,振动系统20还包括支架23,支架23的一侧与振膜21连接,支架23的另一侧与音圈22伸出磁间隙32的一侧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振膜21位于音圈组件24的上方,靠近振膜21设置的一个音圈22,即位于最上方位置的一个音圈22的上侧伸出磁间隙32。振膜21和音圈22之间具有支架23,支架23的上侧与振膜21连接,支架23的下侧与音圈22伸出磁间隙32的上侧连接,实现音圈22、支架23和振膜21之间的装配。通过在音圈22与振膜21之间设置支架23,支架23在振膜21上下振动的过程中起到定心作用,防止振膜21出现偏振现象,进而提高产品声学性能。
进一步地,振膜21包括振膜本体211和连接在振膜本体211上的补强部212,支架23的一侧与补强部212连接。补强部212的设置,提高了振膜21的强度,支架23的上侧与补强部212连接,装配可靠、稳定。更进一步地,补强部212上设置有凸起结构213,凸起结构213自补强部212向支架23的方向凸出形成,凸起结构213与支架23连接。凸起结构213自补强部212向下凸出形成,方便与支架23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起结构213分别对应设置于补强部212的两端,支架23的数量与凸起结构213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接。支架23的数量为两个,凸起结构213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凸起结构213分别对应设置在补强部212的前后两端,且两个支架23与两个凸起结构213一一对应连接,既提高支架23与振膜21装配的牢固性,也利于振膜21的前后两端振动的同步性,优化产品声学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第一子壳体11、第二子壳体12和盖板13,第一子壳体11和盖板13分别对应连接在第二子壳体12的两侧,磁路系统30位于第二壳体10内并安装在盖板13上,振膜21位于第一子壳体11内,第二子壳体12开设有供音圈22穿过的通孔121。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子壳体11和第二子壳体12上下布置,盖板13盖设在第二子壳体12的下侧,磁路系统30位于第二子壳体12内并安装在盖板13上,实现磁路系统30与壳体10的装配。振膜21位于第一子壳体11内,且第二子壳体12开设有供音圈22穿过的通孔121,避免对音圈22造成干涉,实现音圈22上下往复运动切割磁感线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磁路结构35中,同侧设置的多个磁性件34沿第一方向依次粘接,多个音圈22沿第一方向依次粘接。如图1、图3、图5和图11所示,位于左侧位置的多个磁性件34沿上下方向依次粘接,位于右侧位置的多个磁性件34沿上下方向依次粘接,通过将同侧设置的多个磁性件34沿上下方向依次粘接为一体式机构,可提高磁路结构35的结构稳定性,且工艺简单。将音圈22沿上下方向依次粘接为一体式结构,可提高音圈组件24上下振动的同步性和整体性,结构稳定性好,且工艺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振动系统20还包括载板25,载板25悬设于磁间隙32内,多个音圈22粘接在载板25的同一侧。载板25可作为音圈组件24的载体,方便多个音圈22的粘接固定,多个音圈22粘接在载板25的同一侧,即,多个音圈22均可粘接在载板25的左侧,或者,多个音圈22均可粘接在载板25的右侧。在音圈22切割磁感线的过程中,载板25可与多个音圈22同步上下振动。
在一实施例中,载板25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载板25的高度为多个音圈22的高度之和,载板25的长度与音圈22的长度一致。如图3-图5以及图10-图11所示,载板25的高度方向为上下方向,载板25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载板25的高度为多个音圈22的高度之和,载板25的长度与音圈22的长度一致,方便与各音圈22匹配并粘接。
进一步地,载板25为硬质材质制件。具体地,载板25可为铝质制件、钢质制件或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质制件,强度高,不易变形,保证多个音圈22振动的同步性和稳定性。载板25为薄板设计,厚度可为0.05mm左右,避免过多占用磁间隙32空间,且质量轻,不影响音圈组件24的振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外壳内的如上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100。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为耳机、音箱或可穿戴设备等。该电子装置中发声器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驱动所述振膜沿第一方向振动的音圈组件,所述音圈组件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音圈,多个所述音圈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振膜所在的平面垂直;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磁路结构,所述音圈的数量与所述磁路结构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
各所述磁路结构包括两个磁性件,两个所述磁性件沿第二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对应的所述音圈悬设于内的磁间隙,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两个所述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沿圆周方向充磁,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所述磁性件内的至少一部分磁感线朝向靠近所述磁间隙的方向延伸,并与另一所述磁性件的磁感线形成为封闭磁感线以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对应的所述音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两个所述磁性件均为磁铁,各所述磁铁沿圆周方向充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磁路结构中的两个所述磁性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磁铁沿圆周方向充磁,另一个所述磁性件为导磁板;多个所述磁路结构共用一个所述导磁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沿圆周方向充磁的所述磁性件形成的磁感线分布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呈扁平环状结构,所述音圈具有两条间隔设置且电流方向相反的平直段,所述平直段沿所述磁性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封闭磁感线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至少一个所述平直段。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振膜设置的一个所述音圈朝向所述振膜的一侧伸出所述磁间隙,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音圈伸出所述磁间隙的一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磁路结构中,同侧设置的多个所述磁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粘接,多个所述音圈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粘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载板,所述载板悬设于所述磁间隙内,多个所述音圈粘接在所述载板的同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的高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且所述载板的高度为多个所述音圈的高度之和,所述载板的长度与所述音圈的长度一致;和/或,所述载板为硬质材质制件。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08589.6A CN113660590B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08589.6A CN113660590B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0590A true CN113660590A (zh) | 2021-11-16 |
CN113660590B CN113660590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7848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08589.6A Active CN113660590B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6059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8888A (zh) * | 2021-11-30 | 2022-04-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
CN115119115A (zh) * | 2022-07-26 | 2022-09-2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0488A (zh) * | 1999-04-09 | 2000-10-18 | 张凡 | 扬声器 |
KR20040078627A (ko) * | 2004-08-23 | 2004-09-10 | 주식회사 이엠텍 | 편평형 보이스코일을 이용한 초슬림 사각형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US20070076915A1 (en) * | 2003-12-05 | 2007-04-05 | Joung-Youl Shin | Plane speaker having coil plate guide device |
CN101026901A (zh) * | 2006-02-20 | 2007-08-29 | 张凡 |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 |
JP2009049762A (ja) * | 2007-08-21 | 2009-03-05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およびスピーカ装置 |
KR20110097771A (ko) * | 2008-10-13 | 2011-08-31 | 쉔젠 뉴 일렉트릭 사이언스 앤드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디지털 오디오 인터페이스를 장착한 멀티미디어 사운드 시스템 |
JP2013128376A (ja) * | 2011-12-19 | 2013-06-27 | K Technology Corp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スピーカ |
CN204887453U (zh) * | 2015-07-31 | 2015-12-16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US20160381481A1 (en) * | 2015-06-29 | 2016-12-29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Speaker |
WO2018095038A1 (zh) * | 2016-11-23 | 2018-05-3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振动发声装置 |
CN111970618A (zh) * | 2020-10-20 | 2020-11-2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11008589.6A patent/CN1136605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70488A (zh) * | 1999-04-09 | 2000-10-18 | 张凡 | 扬声器 |
US20070076915A1 (en) * | 2003-12-05 | 2007-04-05 | Joung-Youl Shin | Plane speaker having coil plate guide device |
KR20040078627A (ko) * | 2004-08-23 | 2004-09-10 | 주식회사 이엠텍 | 편평형 보이스코일을 이용한 초슬림 사각형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CN101026901A (zh) * | 2006-02-20 | 2007-08-29 | 张凡 | 双线圈双磁隙换能器 |
JP2009049762A (ja) * | 2007-08-21 | 2009-03-05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およびスピーカ装置 |
KR20110097771A (ko) * | 2008-10-13 | 2011-08-31 | 쉔젠 뉴 일렉트릭 사이언스 앤드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디지털 오디오 인터페이스를 장착한 멀티미디어 사운드 시스템 |
JP2013128376A (ja) * | 2011-12-19 | 2013-06-27 | K Technology Corp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スピーカ |
US20160381481A1 (en) * | 2015-06-29 | 2016-12-29 |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 Speaker |
CN204887453U (zh) * | 2015-07-31 | 2015-12-16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扬声器 |
WO2018095038A1 (zh) * | 2016-11-23 | 2018-05-3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振动发声装置 |
CN111970618A (zh) * | 2020-10-20 | 2020-11-2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68888A (zh) * | 2021-11-30 | 2022-04-0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
CN114268888B (zh) * | 2021-11-30 | 2024-01-02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
CN115119115A (zh) * | 2022-07-26 | 2022-09-2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5119115B (zh) * | 2022-07-26 | 2023-02-07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0590B (zh) | 2024-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69183B (zh) | 扬声器 | |
CN114286266B (zh) |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 |
CN210641017U (zh) | 发声器件 | |
CN114866925B (zh) | 发声装置和发声设备 | |
CN102711025A (zh) | 磁路系统及其扬声器 | |
CN205051866U (zh) | 发声装置 | |
CN113660590A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
CN219305023U (zh) | 多功能发声器件 | |
CN218679356U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8200817A (zh) |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1355826B (zh) |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 |
CN215453259U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
CN207475864U (zh)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9012087A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WO2022068082A1 (zh) | 发声器及包括该发声器的电子产品 | |
WO2024234770A1 (zh) | 发声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11669686A (zh) | 一种发声装置 | |
CN207652677U (zh)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7475865U (zh) | 一种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3660589B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
CN215453260U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 |
CN114466288A (zh) |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 |
CN222263019U (zh) | 一种发声振动装置 | |
CN218830616U (zh) | 一种发声单元及电子设备 | |
CN222638680U (zh) |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