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6022B - 血液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46022B CN113646022B CN201980094823.6A CN201980094823A CN113646022B CN 113646022 B CN113646022 B CN 113646022B CN 201980094823 A CN201980094823 A CN 201980094823A CN 113646022 B CN113646022 B CN 1136460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plasma
- chamber
- pump
- liquid lev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4—Level detectors; Level contro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55—Substitution fluids
- A61M1/3468—Substitution fluids using treated filtrate as substitution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72—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filtrate
- A61M1/3486—Biological, chemical treatment, e.g.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reatment by absorb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96—Plasmapheresis; Leucopheresis; Lymphopheres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7—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7—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 A61M1/3629—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degassing by changing pump speed, e.g. during prim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79—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by absorp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24—Substitution fluid path
- A61M1/3437—Substitution fluid path downstream of the filter, e.g. post-dilution with filtrat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79—Masses, volumes, levels of fluids in reservoirs, flow rates
- A61M2205/3382—Upper level detec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79—Masses, volumes, levels of fluids in reservoirs, flow rates
- A61M2205/3386—Low level dete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血浆净化装置(1)包括:腔室(27),该(27)腔室设置于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2)中,将对由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进行了净化的净化后的血浆、或将通过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的补充液导入血液回路(2)中;送液管线(3),该送液管线(3)可将净化后的血浆或补充液输送到腔室(27);空气导入部(9),该空气导入部(9)可将空气导入到送液管线(3)中;液面调整部(8),该液面调整部(8)可调整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控制部(7),该控制部(7)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时,进行液体回收处理,即,一边利用空气导入部(9)而向送液管线(3)导入空气,一边经由送液管线(3)而向腔室(27)输送净化后的血浆或补充液,进行利用液面调整部(8)而将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维持为规定的液面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称为PA(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DFPP(双重过滤血浆交换、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或PE(血浆交换、Plasma Exchange)的血液净化治疗中,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血浆,将净化了已分离的血浆的净化后的血浆、或补充液(新鲜冻结血浆等的血液制剂)返回到患者。
在进行PA、DFPP、或PE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血液净化治疗后,一般一边从血浆流动的管线的任意的部位而获取空气,一边将残留于管线中的血浆、补充液回收到患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0/058583号文献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比如,具有过度送入空气,通过位于向患者返血的返血管线上的气泡检测器检测气泡,发出警报的情况。另外,也存在空气的送入不足,血浆或补充液残留在管线上的情况。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可在血液净化治疗后,回收残留于管线中的血浆、补充液,并且可抑制将气泡送到患者侧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浆净化装置,该血浆净化装置包括:腔室,该腔室设置于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中,将“对设置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进行了净化的净化后的血浆”或“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的补充液”导入上述血液回路中;送液管线,该送液管线可将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输送到上述腔室;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可将空气导入到上述送液管线中;液面调整部,该液面调整部可调整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控制部,该控制部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时进行液体回收处理,即,一边利用上述空气导入部而向上述送液管线导入空气,一边经由上述送液管线而向上述腔室输送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利用上述液面调整部而将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为规定的液面高度。
权利要求2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按照通过从上述腔室内中排出空气,可提升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的方式构成。
权利要求3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该血液净化装置具有设置于上述腔室的第1高度位置,可检测在上述腔室内的上述第1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的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而检测到气体时,使上述液面调整部进行从上述腔室内排出空气的动作。
权利要求4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还具有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该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设置于上述腔室的比上述第1高度位置高的第2高度位置,可检测在上述腔室内的上述第2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上述控制部在通过上述第1以及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而检测到气体时,开始由上述液面调整部而进行的从上述腔室内的空气的排出,在上述第1以及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气体时,停止由上述液面调整部进行的空气的排出。
权利要求5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具有可将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输送到上述腔室的送液泵,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液体回收处理时,一边利用上述空气导入部向上述送液管线而导入空气,一边驱动上述送液泵,并且利用上述液面调整部而将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
权利要求6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从上述腔室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上述标高调整泵的排出量为上述送液泵的排出量以上。
权利要求7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从上述腔室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标高调整泵的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上述标高调整泵和上述送液泵,结束上述液体回收处理。
权利要求8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该血液净化装置按照废弃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将上述补充液导入上述血液回路的方式构成,上述送液管线为输送补充液的补充液管线,上述送液泵为设置于上述补充液管线上、输送上述补充液的泵。
权利要求9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包括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中吸附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上述送液管线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送至上述腔室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上述送液泵是设置于将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送至上述血浆净化器的排液管线上的排液泵。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包括将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分离的血浆中分离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上述送液管线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与上述补充液混合,送至上述腔室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上述送液泵是将上述补充液送至上述血浆净化器的泵。
权利要求11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可将上述腔室内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上述控制部通过开放上述大气开放阀,并且闭塞比上述腔室更靠下游侧的上述血液回路,由此,提高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
发明的效果
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可提供下述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在血液净化治疗后,可回收残留于管线中的血浆、补充液,并且可抑制将气泡送向患者侧的情况。
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明,即使在向腔室送入空气的情况下,也可维持腔室内的液面高度。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可将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任意的高度范围,可抑制液面调整部的频繁的停止动作。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可以容易地向腔室中输送净化后的血浆或补充液,并且可以容易地向送液管线中导入空气。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可抑制不受标高调整泵的动作延迟的影响而向患者侧输送气泡的情况。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可以适当地辨别液体回收处理的结束时期。
按照权利要求8、9、10所述的发明,在进行PE、PA、DFPP的场合,可将在其他用途中使用的泵作为送液泵使用,与另外设置送液泵的情况相比,可使装置小型化。
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的发明,可以省略标高调整泵,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概括结构图;
图2为说明在图1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液体回收处理时的空气和补充液的流动的图;
图3为表示液体回收处理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概况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还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概况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概括结构图。图1所示的血液净化装置1为进行称为PE(血浆交换、Plasma Exchange)的血液净化治疗的装置,按照废弃通过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将通过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的补充液(新鲜冻结血浆、白蛋白制剂等的血液制剂)导入血液回路2中的方式构成。
血液净化装置1设置于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2中,包括将补充液(新鲜的血浆)供给到血液回路2中的腔室27、作为输送补充液的送液管线3的补充液管线30、作为可输送补充液的送液泵6的总补充液泵35、和用于排出由设置于血液回路2中的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的排液管线4。
血液回路2由比如具有挠性的管等构成。在血液回路2的一端处设置动脉侧穿刺针21,在血液回路2的另一端处设置静脉侧穿刺针22。另外,在血液回路2中,从动脉侧穿刺针21侧到静脉侧穿刺针22侧,依次设置第1压力检测器23、血液泵24、第2压力检测器25、血浆分离器26、腔室27、气泡检测器28。第1压力检测器23用于检测血液泵24的上游侧的血液回路2的压力,第2压力检测器25用于检测血液泵24的下游侧的血液回路2的压力。气泡检测器28具有检测气泡的气泡检测传感器,并具有在检测到气泡时夹住(夹入并闭塞)血液回路2的机构。
血液泵24由通过捋动管而使血液向血浆分离器26侧流动的挤压型的泵构成。血浆分离器26也称为透析器,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膜,从血液中分离血浆。通过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了血浆的血液(血细胞等)送至腔室27。另外,通过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排出到排液管路4。腔室27用于去除气泡,并且用于将补充液导入(合流)到血液回路2中。在腔室27的上部,经由疏水性的过滤器27a而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7b。
在第2压力检测器25与血浆分离器26之间的血液回路2上连接有用于从注射泵29而导入抗凝固药的抗凝固药导入管线29a。在抗凝固药导入管线29a中,为了抑制在血液回路2中流动的血液流向抗凝固药导入管线29a的情况,设置有止回阀29b。
补充液管线30例如由具有挠性的管等构成。补充液管线30的一端与储存有补充液的补充液袋31相连接。补充液管线30的另一端与腔室27连接。在补充液管线30中,从补充液袋31侧到腔室27侧依次设置有补充液断液检测器32、补充液移送泵33、补充液细分腔室34、总补充液泵35、加热器36、止回阀37。
补充液断液检测器32用于检测补充液的断液。补充液移送泵33是将贮存在补充液袋31中的补充液移送到补充液细分腔室34中的泵。补充液细分腔室34是用于暂时存储补充液的腔室。总补充液泵35是将补充液细分腔室34中储存的补充液输送到腔室27侧的泵。加热器36对补充液进行加热。止回阀37是抑制液体从血液回路2侧向补充液管线30侧逆流的阀。补充液移送泵33及总补充液泵35由通过捋动管而使补充液流动的挤压型泵构成。
排液管线4由例如,具有挠性的管等构成。排液管线4的一端与血浆分离器26连接,排液管线4的另一端成为排出排液的排出口41。在排液管线4中,从血浆分离器26一侧到排出口41一侧依次设有漏血检测器42、第3压力检测器43、排液泵44、排液细分腔室45、排液输送泵46。
漏血检测器42是检测是否由于血浆分离器26的破损等而血球等血浆以外的成分向排液线路4侧泄漏的检测器。第3压力检测器43是检测排液泵44的入口侧的排液管路4的压力的检测器。排液泵44将通过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排液)送到排液细分腔室45。排液细分腔室45暂时地存积血浆(排液)。排液移送泵46是将储存在排液细分腔室45中的血浆(排液)移送到排出口41的泵。排液泵44和排液输送泵46由挤压型的泵构成,它们是通过挤压管子使血浆(排液)流动。
另外,血液净化装置1具有检测补充液细分腔室34和排液细分腔室45的合计重量的负荷计5。在血液净化装置1中,反复进行第1步骤和第2步骤,在第1步骤中,通过补充液移送泵33而将贮存于补充液袋31中的补充液移送到补充液细分腔室34中,并且通过排液移送泵46而将贮存于排液细分腔室45中的血浆(排液)排出,在第2步骤中,将贮存于补充液细分化腔室34中的补充液供给到腔室27侧,并且将来自血浆分离器26的血浆(排液)贮存到排液细分腔室45中。在该第2步骤中,当补充液的供给量与血浆(排液)的排出量相等时,由负荷计5检测出的重量恒定。由此,在血液净化装置1中,控制总补充液泵35和排液泵44的旋转速度(排出量),以使在第2步骤中由负荷计5检测的重量恒定。
各泵24、33、35、44、46的控制由控制部7进行。控制部7通过适当组合CPU等运算元件、存储器、存储装置、软件、接口等来实现。
进而,血液净化装置1具有在液体回收处理时可向补充液管线30导入空气的空气导入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将补充液管线30的一端,从补充液袋31中抽出,从而可将空气导入到补充液管线30中(参照图2)的方式构成空气导入部9。但是,空气导入部9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从补充液细分腔室34而导入空气的方式构成。另外,也可以通过空气泵等而将空气压入补充液管线30中的方式构成空气导入部9。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1具有可调整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的液面调整部8。控制部7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时,进行液体回收处理,即,一边通过空气导入部9而向补充液管线30供给空气,一边驱动送液泵6(在此为总补充液泵35),经由送液管线3向腔室27输送补充液,通过液面调整部8而将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维持为预定的液面高度。
图2为说明在血液净化装置1中,液体回收处理时的空气和补充液的流动的图。如图2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回收处理时,一边将空气导入补充液管线30中,一边驱动作为送液泵6的总补充液泵35。由此,补充液管线30中的补充液被置换为空气,残留在补充液管线30中的补充液送到腔室27中。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在补充液移送泵33停止的状态下,空气不送向腔室27侧,因此,驱动总补充液泵35和补充液移送泵33这两者。
此时,如果过度输送空气,则具有腔室27的液面下降,气泡可能会流向气泡检测器28侧的危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回收处理时,通过利用液面调整部8而将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来抑制气泡向腔室27的下游侧(气泡检测器28侧)流动的情况。
液面调整部8以通过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可提升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的方式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液面调整部8具有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81。标高调整泵81经由空气排出线路82而与腔室27连接。在空气排出线路82上设置有可封闭空气排出管线82的夹具83。
另外,血液净化装置1具有设置于腔室27的第1高度位置且可检测在腔室27内的第1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的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控制部7以使液面高度不低于第1高度的方式控制液面调整部8。具体而言,控制部7在由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检测出气体时,进行驱动标高调整泵81,进行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有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2,该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2设置在腔室27中的比第1高度位置高的第2高度位置,可检测在腔室27内的第2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控制部7以使液面高度在第1高度和第2高度之间的方式,控制液面调整部8。具体地说,控制部7在由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检测到气体时,驱动标高调整泵81,开始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在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未检测到气体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的驱动,停止空气的排出。由此,可抑制标高调整泵81的频繁的动作停止,可抑制对标高调整泵81的负荷。
另外,也可以具有连续地计测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的液面检测传感器。在此场合,血液净化装置1根据液面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是否为第1高度位置以上的高度、和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是否比第2高度低。
标高调整泵81由通过捋动管而使空气流动的挤压型的泵构成。补充液移送泵33及总补充液泵35在液体回收处理期间持续驱动,但标高调整泵81由于从中途开始工作,因此无法避免空气的排出产生一些延迟。为了弥补该延迟,优选标高调整泵81的排出量(泵速度)为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排出量(泵速度)以上,更优选标高调整泵81的排出量(泵速度)比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排出量(泵速度)大。另外,也可以在送液泵6停止的状态(喷出量(泵速度)为0的状态)下,驱动标高调整泵81来进行液面调整。进而,也可以反复间歇地驱动、停止送液泵6。在该场合,标高调整泵81的排出量(泵速度)可以比送液泵6的排出量的平均值大。
另外,在经过了认为标高调整泵81的动作稳定的规定时间后,也可以将标高调整泵81的喷出量(泵速度)控制为与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喷出量(泵速度)相等的程度。即,也可以将标高调整泵81从驱动开始起在规定时间内控制为比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喷出量(泵速度)大的喷出量(泵速度),在经过规定时间后,控制为与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喷出量(泵速度)相等的喷出量(泵速度)。在这里,说明了改变标高调整泵81的喷出量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改变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喷出量(减少喷出量),控制在标高调整泵81的喷出量(泵速度)和送液泵6(总补充液泵35)的喷出量(泵速度)以上。
另外,在标高调整泵81上设置有可检测其旋转量的旋转量检测部。作为旋转量检测部,例如可以使用编码器等。另外,在标高调整泵81的驱动中使用步进马达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输出到该步进马达的脉冲数来得知旋转量。
控制部7根据旋转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运算标高调整泵81的旋转量累计值,在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和送液泵6,结束液体回收处理。此时,总补充液泵35和补充液移送泵33都停止。此外,为了抑制血液的凝固,血液泵24继续驱动。另外,在标高调整泵81的转速视为一定的场合,也可以在标高调整泵81的动作时间达到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和送液泵6,结束液体回收处理。
在这里,说明液体回收处理的控制流程。图3为表示液体回收处理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液体回收处理在结束血液净化治疗时进行。
如图3所示的那样,在液体回收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中,由空气导入部9而向送液管线3(补充液管线30)导入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补充液管线30的一端从补充液袋31中抽出,将空气导入到补充液管线30中。此时,总补充液泵35和补充液移送泵33都处于动作的状态。
之后,在步骤S2中,控制部7判定是否由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检测到气体。在步骤S2中判定为“否”的场合,返回到步骤S2。如果在步骤S2中判定为“是”,则在步骤S3中驱动标高调整泵(LAP)81,开始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
之后,在步骤S4中,控制部7判定是否由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2检测到气体。在于步骤S4中判定为“否”的场合,在步骤S5中停止标高调整泵81,然后返回步骤S2。如果在步骤S4中判定为“是”,则在步骤S6中,继续驱动标高调整泵81,并且在步骤S7中,确定标高调整泵81的旋转总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在步骤S7中判定为“否”的场合,返回到步骤S4。
在步骤S7中判定为“是”的场合,在步骤S8中,停止标高调整泵81和送液泵6。在本实施方式中,总补充液泵35和补充液移送泵33都停止。然后,结束处理。
(变形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标高调整泵81构成液面调整部8,但液面调整部8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例如,液面调整部8也可以是可将腔室27内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此时,控制部7开放大气开放阀,且闭塞比腔室27更靠下游侧的血液回路2,另一方面,通过利用送液泵6而输送血浆,来拉升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即可。比腔室27靠下游侧的血液回路2的闭塞例如可以使用气泡检测器28的夹紧来进行,也可以设置专用的夹紧装置或开闭阀等。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可以省略标高调整泵81,所以可以简化装置,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在作为液面调整部8使用大气开放阀,并使用气泡检测器28的夹具进行血液回路2的封闭的场合,对应于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的检测,大气开放阀开放,气泡检测器28的夹具进行动作(血液回路2被封闭)后,以送液泵6的旋转量的累计值达到规定值为条件,结束送液泵6的驱动即可。
(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1中,在液体回收处理时,一边通过空气导入部9向送液管线3而导入空气,一边经由送液管线3而向腔室27输送补充液,并且通过液面调整部8而将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维持为规定的液面高度。
通过像这样构成,在血液净化治疗后,可回收残留于送液管线3中的补充液,并且可抑制将气泡送到患者侧的情况。其结果是,可抑制在液体回收处理时由气泡检测器28检测气泡而产生警报的情况,可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其他实施方式)
图4所示的血液净化装置1a为进行称为PA(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的血液净化治疗的装置。在图4中,对于与图1的血液净化装置1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关于这些部件的说明。
在血液净化装置1a中,在排液线路4的最上游(血浆分离器26的附近)设置可装卸的连接器12,以通过使该连接器12脱离,可将空气导入排液管线4的方式,构成空气导入部9。另外,空气导入部9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打开血浆分离器26的血浆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口而导入空气,也可以可向后述的二次膜压端口47的腔室47a内导入空气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血液净化装置1a中,排液线路4以将由血浆分离器26分离的血浆输送至血浆净化器(选择式血浆成分吸附器)10的方式构成。排液管线4的与血浆分离器26相反侧的端部连接于血浆净化器10。血浆净化器10也称为选择性血浆吸附装置,它通过从血浆分离器26分离的血浆中吸附特定的成分来净化血浆。
在血浆净化器10和排液泵44之间的排液管线4上,设置有二次膜压端口47。二次膜压口47具有腔室47a和压力传感器47c,压力传感器47c经由疏水性的过滤器47b设置于腔室47a中。二次膜压端口47起到从导入血浆净化器10的血浆中分离气泡的作用、和测定血浆净化器10的入口侧的压力的作用。
通过血浆净化器10而净化的净化后的血浆通过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送至腔室27。在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上,设置有对净化后的血浆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6、以及止回阀37。
在血液净化装置1a中,在液体回收处理时,作为输送净化后的血浆及空气的送液泵6,使用排液泵44。更具体地说,在血液净化装置1a中,在液体回收处理时,使连接器12脱离而可导入空气,驱动排液泵44。由此,排液管线4、血浆净化器10、以及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内的血浆置换为空气,净化后的血浆回收到患者。
另外,在血液净化装置1a中,与上述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在液体回收处理时,通过液面调整部8而将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具体地说,控制部7在由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检测到气体时,驱动标高调整泵81,开始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在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未检测到气体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的驱动,停止空气的排出。另外,控制部7运算标高调整泵81的旋转量累计值,在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和送液泵6(在此为排液泵44),结束液体回收处理。
图5所示的血液净化装置1b为进行称为的血液净化治疗的装置。血液净化装置1b为进行称为DFPP(双重过滤血浆交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的血液净化治疗的装置。
血液净化装置1b具有血浆净化器11,其从由血浆分离器26分离的血浆中进一步分离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血浆净化器11也称为血浆成分分离器,其以通过使补充液与血浆经由膜而接触,从而仅将血浆的特定成分(正常的成分)取出到补充液侧的方式构成。
在血液净化装置1b中,针对图4的血液净化装置1a,在二次膜压端口47的下游侧的排液管线4上依次设置血浆净化器11、第2排液泵48,将排液管线4的另一端作为排液(血浆)的排出口41。另外,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按照将血浆净化器11的补充液出口和腔室27连接的方式设置。从补充液袋31而延伸的补充液管线30分支为2个,分支的一个经由前补充液泵39与血浆净化器11的补充液入口连接,分支的另一个经由总补充液泵35与血浆净化器11的下游侧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连接。在血液净化装置1b中,将净化后的血浆和补充液混合,经由净化血浆送液线38送到腔室27。
在血液净化装置1b中,与图1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地,以通过将补充液管线30的一端从补充液袋31中抽出,可将空气导入到补充液管线30中的方式,构成空气导入部9。另外,在血液净化装置1b中,在液体回收处理时,作为输送净化后的血浆及空气的送液泵6,使用前补充液泵39。由空气导入部9而导入的空气通过补充液管线30、前补充液泵39、血浆净化器11、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而送至腔室27,将净化后的血浆和补充液回收。
另外,在血液净化装置1b中,与上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同样,在液体回收处理时,通过液面调整部8而将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具体地说,控制部7在由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检测到气体时,驱动标高调整泵81,开始从腔室27内排出空气,在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未检测到气体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的驱动,停止空气的排出。另外,控制部7计算标高调整泵81的旋转量累计值,在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标高调整泵81和送液泵6(在此为前补充液泵39),结束液体回收处理。
(实施方式的总结)
接着,引用实施方式中的标号等记载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把握的技术构思。但是,以下记载中的各标号等并不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于实施方式中具体示出的部件等。
[1]一种血浆净化装置(1),该种血浆净化装置(1)包括:腔室(27),该腔室(27)将“对设置于血液回路(2)中的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进行了净化的净化后的血浆”或“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补充液”导入到上述血液回路(2)中;送液管线(3),该送液管线(3)可将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输送到上述腔室(27);空气导入部(9),该空气导入部(9)可将空气导入上述送液管线(3)中;液面调整部(8),该液面调整部(8)可调整上述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控制部(7),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时,一边通过上述空气导入部(9)而将空气导入到上述送液管线(3),一边经由上述送液管线(3)而向上述腔室(27)输送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同时进行利用上述液面调整部(8)而将上述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维持为规定的液面高度的液体回收处理。
另外,上述[1]中的“或”是指至少一个成立。例如,“净化后的血浆或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的补充液”这样的表述是指“净化后的血浆和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的补充液中的至少一方(任一方或双方)”。
[2]根据[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8)按照通过从上述腔室(27)内排出空气,可提高上述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的方式构成。
[3]根据[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包括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该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设置于上述腔室(27)的第1高度位置,可检测在上述腔室(27)内的上述第1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上述控制部(7)在由上述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91)检测到气体时,使上述液面调整部(8)进行从上述腔室(27)内排出空气的动作。
[4]根据[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中,还具有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2),该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2)设置在上述腔室(27)中的比上述第1高度位置高的第2高度位置,可检测在上述腔室(27)内的上述第2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上述控制部(7)在由上述第1以及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而检测到气体时,开始由上述液面调整部(8)进行的从上述腔室(27)内的空气的排出,在上述第1和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91、92)没有检测到气体时,停止上述液面调整部(8)的空气的排出。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具有可将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输送到所述腔室(27)的送液泵(6),上述控制部(7)在上述液体回收处理时,一边通过上述空气导入部(9)而将空气导入到上述送液管线(3)中,一边驱动上述送液泵(6),并且通过上述液面调整部(8)而将上述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
[6]根据[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8具有从上述腔室27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81,该标高调整泵81的排出量为上述送液泵6的排出量以上。
[7]根据[5]或[6]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8具有从上述腔室27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81,上述控制部7在上述标高调整泵81的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上述标高调整泵81和上述送液泵6,结束所述液体回收处理。
[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以废弃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并将上述补充液导入到上述血液回路(2)的方式构成,上述送液管线(3)是输送补充液的补充液管线(30),上述送液泵(6)是设置在上述补充液管线(30)上并输送上述补充液的泵(35)。
[9]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a),其具有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中吸附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10),上述送液管线(3)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10)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向上述腔室(27)输送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上述送液泵(6)是设置在将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向上述血浆净化器(10)而输送的排液管线(4)中的排液泵(44)。
[10]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b),其具有血浆净化器(11),该血浆净化器(11)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26)而分离的血浆中分离出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上述送液管线(3)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11)进行了净化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与上述补充液混合并送液到上述腔室(27)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38),上述送液泵(6)是将上述补充液送液到上述血浆净化器(11)的泵(39)。
[11]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1),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8)具有可将上述腔室(27)内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上述控制部(7)通过开放上述大气开放阀,并且闭塞比上所述腔室(27)靠下游侧的所述血液回路(2),来提高所述腔室(27)内的液面高度。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限定于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手段所必须的。
另外,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送液泵6而将补充液输送到腔室27中,但也可以不使用送液泵6而手动输送。例如,也可以在空气导入部9上连接气缸等的注入器,通过手动操作气缸,以注入压力进行输送。另外,也可以并用送液泵6和手动型注入器而进行输送。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血液净化装置;
标号2表示血液回路;
标号24表示血液泵;
标号26表示血浆分离器;
标号27表示腔室;
标号3表示送液管线;
标号30表示补充液管线;
标号33表示补充液移送泵;
标号35表示总补充液泵;
标号38表示净化血浆送液管线;
标号39表示前补充液泵;
标号4表示排液管线;
标号44表示排液泵;
标号6表示送液泵;
标号7表示控制部;
标号8表示液面调整部;
标号81表示标高调整泵;
标号9表示空气导入部;
标号10表示血浆净化器;
标号11表示血浆净化器;
标号91表示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
标号92表示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
Claims (14)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腔室,该腔室设置于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中,将“对设置于上述血液回路中的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进行了净化的净化后的血浆”或“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的补充液”导入上述血液回路中;
送液管线,该送液管线能将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输送到上述腔室;
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能将空气导入到上述送液管线中;
液面调整部,该液面调整部能调整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
控制部,该控制部在血液净化治疗结束时进行液体回收处理,即,一边利用上述空气导入部而向上述送液管线导入空气,一边经由上述送液管线而向上述腔室输送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利用上述液面调整部而将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为规定的液面高度,
该血液净化装置具有:设置于上述腔室的第1高度位置,能检测在上述腔室内的上述第1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的第1液面检测传感器;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该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设置于上述腔室的比上述第1高度位置高的第2高度位置,能检测在上述腔室内的上述第2高度位置是否存在气体,
上述液面调整部按照通过从上述腔室内中排出空气,能提升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的方式构成,
上述控制部在通过上述第1以及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气体时,开始由上述液面调整部而进行的从上述腔室内的空气的排出,在上述第1以及第2液面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气体时,停止由上述液面调整部而进行的空气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根据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的调整,抑制气泡向上述腔室的下游侧流动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具有能将上述净化后的血浆或上述补充液输送到上述腔室的送液泵,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液体回收处理时,一边利用上述空气导入部向上述送液管线而导入空气,一边驱动上述送液泵,并且利用上述液面调整部而将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维持在规定的液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从上述腔室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上述标高调整泵的排出量为上述送液泵的排出量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从上述腔室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标高调整泵的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上述标高调整泵和上述送液泵,结束上述液体回收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从上述腔室内排出空气的标高调整泵;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标高调整泵的旋转量累计值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时,停止上述标高调整泵和上述送液泵,结束上述液体回收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该血液净化装置按照废弃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将上述补充液导入上述血液回路的方式构成;
上述送液管线为输送补充液的补充液管线,
上述送液泵为设置于上述补充液管线上、输送上述补充液的泵。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该血液净化装置按照废弃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将上述补充液导入上述血液回路的方式构成;
上述送液管线为输送补充液的补充液管线,
上述送液泵为设置于上述补充液管线上、输送上述补充液的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包括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中吸附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
上述送液管线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送至上述腔室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
上述送液泵是设置于排液管线上的排液泵,该排液管线将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送至上述血浆净化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包括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中吸附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
上述送液管线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送至上述腔室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
上述送液泵是设置于排液管线上的排液泵,该排液管线将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而分离的血浆送至上述血浆净化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包括将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分离的血浆中分离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
上述送液管线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与上述补充液混合,送至上述腔室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
上述送液泵是将上述补充液送至上述血浆净化器的泵。
12.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包括将从通过上述血浆分离器分离的血浆中分离特定的成分而净化血浆的血浆净化器;
上述送液管线是将通过上述血浆净化器而净化了的上述净化后的血浆与上述补充液混合,送至上述腔室的净化血浆送液管线;
上述送液泵是将上述补充液送至上述血浆净化器的泵。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能将上述腔室内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上述控制部通过开放上述大气开放阀,并且闭塞比上述腔室更靠下游侧的上述血液回路,由此,提高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上述液面调整部具有能将上述腔室内向大气开放的大气开放阀,上述控制部通过开放上述大气开放阀,并且闭塞比上述腔室更靠下游侧的上述血液回路,由此,提高上述腔室内的液面高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69630 | 2019-04-01 | ||
JP2019069630A JP6775056B2 (ja) | 2019-04-01 | 2019-04-01 | 血液浄化装置 |
PCT/JP2019/049465 WO2020202657A1 (ja) | 2019-04-01 | 2019-12-17 | 血液浄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46022A CN113646022A (zh) | 2021-11-12 |
CN113646022B true CN113646022B (zh) | 2024-09-06 |
Family
ID=7266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94823.6A Active CN113646022B (zh) | 2019-04-01 | 2019-12-17 | 血液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42591B2 (zh) |
EP (1) | EP3932448B1 (zh) |
JP (1) | JP6775056B2 (zh) |
CN (1) | CN113646022B (zh) |
WO (1) | WO20202026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87741A (zh) * | 2020-12-09 | 2021-04-02 | 青岛卓森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血浆置换回血混合器及血液置换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5886A (zh) * | 2008-11-19 | 2011-10-12 | 旭化成可乐丽医疗株式会社 | 血浆净化装置及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4721897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 用于体外血液处理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7035238A (ja) * | 2015-08-07 | 2017-02-16 |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システム、血液回路の液体貯留用チャンバーの液面レベルの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01583A (en) * | 1983-06-15 | 1985-02-26 | Extracorporeal, Inc. | Hemodialysis access monitors |
JPS61193669A (ja) * | 1985-02-22 | 1986-08-28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血漿の処理装置 |
JPS62142567A (ja) * | 1985-12-17 | 1987-06-25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二重濾過型血液処理装置 |
JPH0651058B2 (ja) * | 1986-04-28 | 1994-07-06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血漿分離装置 |
JPH0651057B2 (ja) * | 1986-04-28 | 1994-07-06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血液処理装置 |
JP2642315B2 (ja) * | 1994-08-22 | 1997-08-20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JP2001054571A (ja) * | 1999-08-18 | 2001-02-27 | Yokogawa Electric Corp | 血漿浄化装置 |
JP4286165B2 (ja) | 2004-03-10 | 2009-06-24 | 旭化成クラレ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および血液浄化装置 |
JP4733479B2 (ja) * | 2005-09-08 | 2011-07-27 | 株式会社コロナ | 液状炭化水素の脱硫装置を備える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DE102009024864B4 (de) | 2009-06-09 | 2012-10-11 |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Flüssigkeitssystems einer extrakorporalen Blutbehandlungsvorrichtung |
JP2012011643A (ja) * | 2010-06-30 | 2012-01-19 | Canon Finetech Inc | インク供給装置 |
CN104379186B (zh) * | 2012-08-09 | 2016-05-04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 |
JP6144097B2 (ja) | 2013-02-22 | 2017-06-07 |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液面レベル調整装置 |
JP6424041B2 (ja) * | 2014-08-07 | 2018-11-14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JP6517023B2 (ja) | 2015-01-23 | 2019-05-22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JP6933439B2 (ja) * | 2015-10-21 | 2021-09-08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JP6900756B2 (ja) * | 2017-04-13 | 2021-07-07 |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 血液透析装置における血液回路への補充液ラインの接続状態の判定方法及び判定装置 |
-
2019
- 2019-04-01 JP JP2019069630A patent/JP67750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2-17 WO PCT/JP2019/049465 patent/WO2020202657A1/ja unknown
- 2019-12-17 EP EP19922287.8A patent/EP3932448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7 US US17/598,507 patent/US120425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7 CN CN201980094823.6A patent/CN1136460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5886A (zh) * | 2008-11-19 | 2011-10-12 | 旭化成可乐丽医疗株式会社 | 血浆净化装置及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4721897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甘布罗伦迪亚股份公司 | 用于体外血液处理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7035238A (ja) * | 2015-08-07 | 2017-02-16 | 旭化成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システム、血液回路の液体貯留用チャンバーの液面レベルの制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042591B2 (en) | 2024-07-23 |
CN113646022A (zh) | 2021-11-12 |
EP3932448B1 (en) | 2025-01-29 |
EP3932448A1 (en) | 2022-01-05 |
EP3932448A4 (en) | 2022-11-30 |
JP6775056B2 (ja) | 2020-10-28 |
WO2020202657A1 (ja) | 2020-10-08 |
JP2020168039A (ja) | 2020-10-15 |
US20220176029A1 (en) | 2022-06-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72951B2 (en) |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prim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US8540875B2 (en) | System for use in a dialysis apparatus | |
KR101148716B1 (ko) | 체외 혈액 회로의 프라이밍 방법 및 장치 | |
US8585907B2 (en) | Method for removing gases from a container having a powdered concentrate for use in hemodialysis | |
JP5441699B2 (ja) | 血液処理装置及び血液処理装置の血液チューブセットを空にする方法 | |
JP2007515229A5 (zh) | ||
WO2017001358A1 (e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for single-needle treatments | |
CN109200365B (zh) | 体腔液处理装置 | |
CN107847655A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WO2017001357A1 (en) |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apparatus for single-needle treatments | |
CN109689126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3646022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01060869A (zh) | 自动血液返回装置 | |
CN113038979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US9821104B2 (en) |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device for operation with a single patient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device with a single patient connection | |
CN109200371B (zh) | 体腔液处理装置 | |
CN112969484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08136100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7642193A (zh) | 原液处理装置、原液处理装置的操作方法及调整器具 | |
JP2019508129A (ja) | 体外血液処理を実行する装置 | |
CN113811338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4306785A (zh) | 体腔液处理系统和体腔液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 |
CN114306787A (zh) | 体腔液处理系统 | |
CN119451717A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4306786A (zh) | 体腔液处理系统和体腔液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