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6100B - 血液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36100B CN108136100B CN201680060936.0A CN201680060936A CN108136100B CN 108136100 B CN108136100 B CN 108136100B CN 201680060936 A CN201680060936 A CN 201680060936A CN 108136100 B CN108136100 B CN 1081361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 dialysate
- priming
- blood purification
- blood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可可靠地进行预充液相对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的填充,并且不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的医务人员的血液净化机构的反转作业。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在血液导出端口(2b)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透析器(2),并且将从血液导入端口(2a)而导入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2g)过滤到透析液流路(21),将该预充液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2f)进行预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用于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其进行净化。
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进行透析治疗的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构成用于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用于对通过血液回路而体外循环的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机构;装置主体,在该装置主体中,设置用于通过血液回路和血液净化器而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血液泵等的各种的治疗机构。可在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分别安装血管接触探针或穿刺针(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
另外,比如,在将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于患者中后,通过驱动血液泵,患者的血液在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流动,在该流动过程中,通过血液净化机构进行血液净化。另外,在透析治疗中,分别在血液净化机构上连接透析液导入管线和透析液排出管线,该透析液导入管线用于将透析液导入血液净化机构中,该透析液排出管线用于从血液净化机构中,排出排液。
在上述这样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必须要求在血液净化治疗之前,对血液回路和血液净化机构进行预充。该预充通常为通过驱动血液泵,将生理盐水供给到血液回路而进行的步骤,该步骤通过下述方式而进行,该方式为:将预充液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流路、血液净化机构中的血液流通的流路(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通的流路(透析液流路)中。另外,上述在先技术不涉及文献公知的发明,故没有应记载的在先技术的文献信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具有如下的问题。
根据透析效率的理由,血液净化机构按照相对血液流路的血液的流通方向,透析液流路的透析液的流通方向面对的方式设定。另外,在于血液净化治疗之前,残留于动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泡进入血液净化机构中的场合,由于其气泡朝向上方而容易通过,故一边血液流路的出口(血液导出端口)朝向上方而保持血液净化机构,一边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另一方面,在像上述那样,血液导出端口朝向上方的场合,透析液的出口(透析液导出端口)位于透析液的入口(透析液导入端口)的下方,在预充时,难以良好地排出残留于透析液流路中的气泡。由此,由于必须要求在预充时,血液导出端口处于朝向下方的状态,并且在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使血液净化机构的上下反转,血液导出端口处于朝向上方的状态,故具有必须要求医务人员的反转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可可靠地进行预充液相对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的填充,并且不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的医务人员的血液净化机构的反转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血液净化机构,该血液净化机构包括:血液导入端口,该血液导入端口可导入血液;血液导出端口,该血液导出端口可导出血液;血液流路,该血液流路在该血液导入端口和血液导出端口的范围内延伸设置,可使血液流通;透析液导入端口,该透析液导入端口可导入透析液;透析液导出端口,该透析液导出端口可导出透析液;透析液流路,该透析液流路在该透析液导入端口和透析液导出端口的范围内延伸设置,可以与在上述血液流路中流通的血液所面对的朝向而使透析液流通;血液净化膜,该血液净化膜夹设于上述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之间,可对在该血液流路中流通的血液进行净化;
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包括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该动脉侧血液回路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导入端口连接,该静脉侧血液回路与该血液导出端口连接,该血液回路可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
透析液导入管线,该透析液导入管线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连接,可将透析液导入到该血液净化机构中;透析液排出管线,该透析液排出管线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出端口连接,可将排液从该血液净化机构中排出;
血液泵,该血液泵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可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朝向该静脉侧血液回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并且可通过驱动该血液泵,将预充液供给到上述血液回路,进行预充,
其特征在于,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可在上述血液导出端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从上述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上述预充液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过滤到上述透析液流路中,将其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该血液净化装置还具有补液管线,该补液管线可将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规定部位与透析液导入管线连通,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将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上述补液管线,排出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第一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至少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部,可连接接纳了预充液的预充液接纳袋,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可将该预充液接纳袋的预充液供给到上述血液回路中。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涉及第一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补液泵,该补液泵设置于上述补液管线上,可将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运送给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将上述补液泵的流量设定在上述血液泵的流量以下,可将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上述补液管线,排出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涉及第一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和上述补液管线的连接部之间,可任意地使该流路开闭,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使上述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封闭流路,由此将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上述补液管线,排出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涉及第一、三或四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与该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部连接的回收容器,回收排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体。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涉及第一、三或四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上述补液管线的连接部;
空气排出管线,该空气排出管线从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的上部而延伸设置,可排出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
空气排出机构,该空气排出机构可将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而捕获排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体,使上述空气排出机构动作,将该气体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涉及第六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可检测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的液面,并且以通过上述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上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气体的排出。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涉及第一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透析液接纳袋,该透析液接纳袋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的前端部连接,接纳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
排液接纳袋,该排液接纳袋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前端部连接,可接纳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而排出的排液;
透析液泵,该透析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上,将上述透析液接纳袋的透析液运送给上述血液净化机构;
排液泵,该排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上,将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而排出的排液运送给上述排液接纳袋。
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涉及第八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按照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以透析液泵的流量在上述血液泵的流量以下的方式,逆转驱动该透析液泵,将从上述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预充液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过滤到上述透析液流路中,将其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
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涉及第八或第九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的上述透析液泵和血液净化机构之间;空气排出管线,该空气排出管线从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的上部而延伸设置,可排出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排出;空气排出机构,该空气排出机构可将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而捕获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使上述空气排出机构动作,可将该气体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涉及第十方案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可检测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的液面,并且以通过该液面检测机构而检测到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上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气体的排出。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由于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在血液导出端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可将从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而过滤到透析液流路中,将其从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故可可靠地进行预充液相对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的填充,并且不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的医务人员的血液净化机构的反转作业。由于具有补液管线,该补液管线可将静脉侧血液回路的规定部位和透析液导入管线连通,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将从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补液管线,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故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由于在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至少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部,可连接接纳了预充液的预充液接纳袋,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可将该预充液接纳袋的预充液供给导血液回路中,故可更加可靠地并且顺利地进行血液回路侧的预充液的填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具有补液泵,该补液泵设置于补液管线上,可将透析液从透析液导入管线而运送给静脉侧血液回路,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将补液泵的流量设定在血液泵的流量以下,可将从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补液管线,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故可沿用补液泵,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具有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的血液净化机构和补液管线的连接部之间,可任意地使该流路开闭,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使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封闭该流路,将从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补液管线,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故可更可靠地进行通过补液管线而进行的气体的排出,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由于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连接于该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部的回收容器回收排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体,故可在预充液的填充时,更加可靠地回收置换预充液的气体。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由于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而捕获排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体,使空气排出机构动作,将该气体经由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可沿用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和空气排出机构,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可靠地将置换该预充液的气体排出到外部。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包括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可检测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的液面,并且以通过上述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上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气体的排出,故可通过沿用液面检测机构,检测预充液全部地置换为气体的情况,结束预充液的填充作业,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八方案,具有透析液接纳袋,该透析液接纳袋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的前端部连接,接纳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中的透析液;排液接纳袋,该排液接纳袋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前端部连接,可接纳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而排出的排液;透析液泵,该透析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上,将上述透析液接纳袋的透析液运送给上述血液净化机构;排液泵,该排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上,将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而排出的排液运送给上述排液接纳袋,故可沿用透析液泵或排液泵,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九方案,通过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按照透析液泵的流量在血液泵的流量以下的方式,逆转驱动该透析液泵,可将从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导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过滤到透析液流路,将该预充液从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故可通过透析液泵和血液泵的协调作用,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方案,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而捕获从透析液导入端口中排出的气体,使空气排出机构动作,将该气体经由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故可沿用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和空气排出机构,在预充液的填充时,可靠地将置换该预充液的气体排出到外部。
按照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由于具有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可检测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的液面,并且以通过该液面检测机构而检测到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空气排出机构的气体的排出,故可通过沿用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预充液全部地置换为气体的情况,结束预充液的填充作业,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图2为表示用于该血液净化装置的血液净化机构的模式图;
图3为表示在该血液净化装置的预充时进行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在该血液净化装置(预充液的填充时)的模式图;
图5为表示在该血液净化装置(预充液的填充时)的模式图;
图6为表示在该血液净化装置(预充液的填充时)的模式图;
图7为表示在该血液净化装置(预充液的填充时)的模式图;
图8为表示在该血液净化装置(具有开闭机构的类型)的模式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适用于下述的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用于一边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故像图1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1,该血液回路1具有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2夹设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1的血液进行净化;血液泵P1,该血液泵P1由设置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中的蠕动泵构成;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分别设置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中的透析液泵P2和排液泵P3;补液管线L3;补液泵P4,该补液泵P4设置于该补液管线L3上;控制机构11。另外,图中的符号P表示压力检测机构。
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在各自的前端连接有连接器,经由该连接器,可连接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在图中没有示出)。另外,如果在连接于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的动脉侧穿刺针和连接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的静脉侧穿刺针穿刺患者的状态,旋转驱动(正转驱动)血液泵P1,则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到达透析器2,通过该透析器2进行血液净化,然后,通过静脉侧血液回路1b,返回到患者的体内。另外,还可代替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患者的方式,而为将双中空腔管探针插入患者的锁骨下静脉或大腿静脉中,或插入患者的手臂的血管中等的方式。
另外,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中途,连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在通过该空气捕获腔3而去除气泡后,返回到患者。另外,在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设置夹持机构5,可通过任意地使该夹持机构5进行开闭,使该位置的流路开放或关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形成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设置于补液管线L3的连接部;空气排出管线La,该空气排出管线La从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上部而延伸,可排出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内的空气;空气排出机构9,该空气排出机构9可经由空气排出管线La,将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内部的空气排到外部,并且在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中,安装液面检测机构6,该液面检测机构6可检测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液面。
空气排出机构9包括与空气排出管线La连通的流路,该流路的前端经由过滤器而向大气开放,并且在流路的中途安装电磁阀Va和挤压型泵Pa。另外,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使电磁阀Va处于打开状态,正转驱动挤压型泵Pa,将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可提高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液面,并且逆转驱动挤压型泵Pa,由此,可将空气导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内部,降低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液面。
透析器2像图2所示的那样,包括可导入血液的血液导入端口2a;可导出血液的血液导出端口2b;血液流路2e,该血液流路2e在血液导入端口2a和血液导出端口2b的范围内而延伸设置,可使血液流通;可导入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可导出透析液的透析液导出端口2d;透析液流路2f,该透析液流路2f在透析液导入端口2c和透析液导出端口2d的范围内延伸设置,以与在血液流路2e中流通的血液面对的朝向,可使透析液流通;血液净化膜2g,该血液净化膜2g夹设于血液流路2e和透析液流路2f之间,可对在该血液流路2e中进行流通的血液进行净化。
更具体地说,在透析器2中,在外壳部上突出地形成血液导入端口2a、血液导出端口2b、透析液导入端口2c和透析液导入端口2d,在其中的血液导入端口2a上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1a,在血液导出端口2b上连接静脉侧血液回路1b,并且在透析液导入端口2c上连接透析液导入管线L1,在透析液导出端口2d上连接透析液排出管线L2。另外,为了进行有效的透析治疗,按照作为血液的入口的血液导入端口2a和作为透析液的入口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相反,以在血液流路2e中流通的血液面对的朝向,使透析液流通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透析器2的内部接纳有多个中空丝膜,该中空丝构成用于对血液净化的血液净化膜2g。即,构成中空丝膜的血液净化膜2g的内部形成血液流路2e,并且外壳与中空丝之间的空间构成透析液流路2f。另外,血液净化膜2g形成中空丝膜,按照形成贯通其外周面和内周面的微小的多个孔,经由该膜而在血液流路2e中流通的血液中的杂质等可透过到(过滤到)在透析液流路2f中流通的透析液的内部。
透析液导入管线L1由用于将透析液导入透析器2中的流路构成,其一端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口2c连接,并且在中途的流路中设置透析液泵P2。该透析液泵P2与血液泵P1相同,由挤压型泵构成,该挤压型泵对构成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流路的柔性管进行捋动、送液。在该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另一端上连接以规定量而接纳透析液的透析液接纳袋B1,通过驱动(正转驱动)透析液泵P2,可将透析液接纳袋B1内的透析液导入透析器2中。
透析液排出管线L2由下述流路构成,该流路用于从透析器2排出排液,其一端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出口2d连接,并且在中途的流路上设置排液泵P3,该排液泵P3与血液泵P1相同,由蠕动泵构成,该蠕动泵对构成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流路的柔性管进行捋动、送液。在该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另一端上连接可接纳规定量的排液的排液接纳袋B2,通过驱动(正转驱动)排液泵P3,可将从透析器2而排出的透析液(排液)导入排液接纳袋B2的内部。
但是,通过透析液泵P2的正转驱动,透析液接纳袋B1的透析液朝向透析器2而流动,进行供给,并且通过排液泵P3的正转驱动,透析器2的透析液(排液)朝向排液接纳袋B2而流动,进行排出。重量计4a、4b按照将透析液接纳袋B1和排液接纳袋B2钩挂于钩上,对其保持,可实时地计量透析液接纳袋B1和排液接纳袋B2的重量的方式构成。另外,透析液接纳袋B1和排液接纳袋B2由具有柔性的接纳容器构成,其中的排液接纳袋B2在开始血液净化治疗之前,处于排液没有接纳于其内部的空的状态。
另外,根据通过重量计4a、4b而计量的重量、预先存储的设定值控制血液泵P1、透析液泵P2、排液泵P3(和补液泵P4)的驱动。排液泵P3的驱动速度在作为治疗的条件,没有从患者中进行除水的场合,按照形成与透析液泵P2相同的驱动速度的方式进行控制,并且在进行除水的场合,按照形成考虑水的流量而得出的驱动速度的方式构成。另外,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在通过重量计4a、4b而计量的透析液接纳袋B1和排液接纳袋B2的各自重量与理论上的重量之间具有差的场合,可自动地细微调整排液泵P3的驱动速度,以便进行用于消除该差的补偿。
补液管线L3由下述流路构成,该流路可将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规定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静脉侧血液回路1b连接的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与透析液导入管线L1连通。在该补液管线L3上设置补液泵P4,可通过驱动(正转驱动)该补液泵P4,从透析液导入管线L1向静脉侧血液回路1b进行透析液的传送,补充(后补液)。另外,补液泵P4与血液泵P1相同,由挤压型泵构成,该挤压型泵对构成补液管线L3的柔性管线进行捋动、送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上,形成: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设置于透析液泵P2和透析器2之间;空气排出管线Lb,该空气排出管线Lb从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的上部而延伸设置,可排出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内部的空气;空气排出机构10,该空气排出机构10可经由空气排出管线Lb而将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并且在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上安装液面检测机构8,该液面检测机构8可检测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的液面。
空气排出机构10包括与空气排出管细Lb连通的流路,该流路的前端经由过滤器而向大气开放,并且在流路的中途设置挤压型泵Pb。另外,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可通过正转驱动挤压型泵Pb,将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内部的空气排放到外部,提高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的液面,通过反转驱动挤压型泵Pb,将空气导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的内部,可降低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的液面。
控制机构11由设置于血液净化装置中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其用于分别与促动器(血液泵P1、透析液泵P2、排液泵P3和补液泵P4等)或各种传感器(液面检测机构6、8等)以及阀机构(夹持机构5等电连接,进行各种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该控制机构11的控制,自动地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的预充。
预充为通过驱动血液泵P1,将预充液供给到血液回路1(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而进行的步骤,像图3所示的那样,其包括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清洗步骤S2与气泡排出步骤S3。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为通过将预充液填充于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和透析液流路2f中,置换为气体(空气)的步骤;清洗步骤S2为一边供给预充液,一边将在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中填充的预充液排出到外部,进行清洗的步骤;气泡排出步骤S3为将在填充和清洗预充液的流路内,使预充液循环而残留的气泡捕获,将其排出到外部的步骤。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可连接接纳预充液(生理盐水)的预充液接纳袋B3,按照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可将预充液接纳袋B3的预充液供给到血液回路1中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两者的前端部处连接预充液接纳袋B3,但是,如果至少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部连接预充液接纳袋B3,便可以。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像图2所示的那样,在血液导出端口2b朝向上方的状态(透析液导入端口2c位于透析液导出端口2d的上方的状态),保持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从血液导入端口2a导入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2g过滤到透析液流路2f中,从透析液导出端口2c而导出,可对该透析液流路2f进行预充。
比如,如果开始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则像图4所示的那样,一边使夹持机构5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以相同流量的方式正转驱动透析液泵P2和排液泵P3,并且停止血液泵P1和补液泵P4等的其它的泵。由此,可使透析液接纳袋B1内的透析液流通而填充到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补液管线L3的连接部。
在上述动作结束后,像图5所示的那样,一边维持夹持机构5的关闭状态,一边正转驱动血液泵P1,并且正转驱动补液泵P4。此时,使空气排出机构9的电磁阀Va处于打开状态,正转驱动挤压型泵Pa,而且停止透析液泵P2和排液泵P3等的其它的挤压型泵。另外,补液泵P4的流量设定在血液泵P1的流量以下,并且通过控制机构11而控制挤压型泵Pa的驱动速度。
但是,预充液接纳袋B3内的预充液(生理盐水)流过动脉侧血液回路1a,到达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通过血液净化膜2g而过滤,到达透析液流路2f,并且在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后,经由补液管线L3流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而填充到该回路中,置换该流路内的气体(空气)。在该预充液的填充过程中,从静脉侧血液回路1b而排出的气体(即,置换预充液的空气)通过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而捕获,通过空气排出机构9的动作,经由空气排出管线La而排出到外部。
另外,以通过液面检测机构6而检测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血液泵P1和补液泵P4,并且使空气排出机构9的电磁阀Va处于关闭状态,停止挤压型泵Pa。但是,还可代替如上所述的预充动作,而像图8所示的那样,包括开闭机构12,该开闭机构12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透析器2与补液管线L3的连接补之间,可任意地开闭该流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可通过使开闭机构12处于关闭状态,封闭流路,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已置换的空气)经由补液管线L3,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
像这样,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可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即,已置换为预充液的空气)经由补液管线L3,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另外,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通过将补液泵P4的流量设定在血液泵P1的流量以下,可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即,已置换为预充液的空气)经由补液管线L3,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
还有,也可代替如上所述的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已置换为预充液的空气)经由补液管线L3,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方式,而按照下述的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通过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而捕获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已置换为预充液的空气),使空气排出机构10动作,经由空气排出管线Lb排出到外部。
在此场合,可通过按照透析液泵P2的流量在血液泵P1的流量以下的方式逆转驱动该透析液泵P2,将从血液导入端口2a导入到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2g,过滤到透析液流路2f,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2f进行预充。由此,被预充液置换的空气通过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而捕获,故以通过液面检测机构8而检测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可停止空气排出机构10的气体的排出。
在经过上述动作后,像图6所示的那样,一边维持夹持机构5的关闭状态,一边正转驱动血液泵P1,并且使空气排出机构9的电磁阀Va处于打开状态,正转驱动挤压型泵Pa,由此,将从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透析器2的连接部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流路的空气置换为预充液。此时,按照通过液面检测机构6而检测的液面为一定的方式,控制挤压型泵Pa的驱动速度。
另外,可通过一边维持血液泵P1的正转速度,一边使夹持机构5处于打开状态,一边使空气排出机构9的电磁阀Va处于关闭状态,停止挤压型泵Pa,使排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气体通过与该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连接的回收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预充液接纳袋B3)而回收。由此,可将预充液填充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和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之间。
此外,还可像图7所示的那样,在预充液接纳袋B3连接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的场合,一边使夹持机构5处于打开状态,一边使空气排出机构9的电磁阀Va处于打开状态,正转驱动挤压型泵Pa,由此,将直至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与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处的流路的空气置换为预充液。由于如上所述,预充液的填充步骤S1结束,故在之后,依次进行清洗步骤S2和气泡排出步骤S3,由此,一系列的预充结束。
还有,在清洗步骤S2,如果要经由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排出供向血液回路1的预充液,则可使仅仅在预充时而连接的预充液的回收袋不需要,可降低预充用的成本。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可将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规定部位与透析液导入管线L1连通的补液管线L3,故在预充的预充液的排出时(清洗步骤S2),如果要将供给到血液回路1的预充液经由补液管线L3,流动而排出到透析液排出管线L2,则可沿用补液管线L3,进行有效的预充。另外,在预充结束后,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从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取下预充液接纳袋B3,连接穿刺针。
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由于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在血液导出管线2b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透析器2,并且将从血液导入端口2a导入到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中的预充液(预充液接纳袋B3内部的生理盐水)经由血液净化膜2g过滤到透析液流路2f,可将其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中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2f进行预充,故可可靠地进行预充液相对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和透析液流路2f的填充,并且不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的医疗从业人员的透析器2的反转作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可不需要透析液袋B1或排液袋B2等的接纳袋的连接更换作业,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另外,可在动脉侧血液回路1a和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至少动脉侧血液回路1a的前端部处,连接接纳有预充液(生理盐水)的预充液接纳袋B3,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由于可将预充液接纳袋B3的预充液供给到血液回路1,故可更加可靠地并且顺利地进行血液回路1侧的预充液的填充。
此外,具有可将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规定部位与透析液导入管线L1连通的补液管线L3,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由于可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经由补液管线L3排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故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补液泵P4,该补液泵P4设置于补液管线L3中,可将透析液从透析液导入管线L1运送给静脉侧血液回路1b,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由于通过将补液泵P4的流量设定在血液泵P1的流量以下,可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中而排出的气体经由补液管线L3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故可沿用补液泵P4,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还有,具有开闭机构12(参照图8),该开闭机构12设置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透析器2与补液管线L3的连接部之间,可任意地使该流路开闭,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如果通过使开闭机构12处于关闭状态,封闭流路,可将从透析器2的透析液导入端口2c中而排出的气体经由补液管线L3排出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则可更加可靠地进行经由补液管线L3而进行的气体的排出,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另外,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由于排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气体可通过连接于该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的回收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充液接纳袋B3)而回收,故可更加可靠地回收预充液的填充时由置换预充液的气体。另外,还可连接专用的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用于将气体回收于静脉侧血液回路1b的前端部。
此外,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由于可通过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捕获排到静脉侧血液回路1b中的气体,使空气排出机构9动作,将该气体经由空气排出管线La排出到外部,故可沿用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和空气排出机构9,可靠地将在预充液的填充时置换为预充液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特别是,由于具有可检测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的液面的液面检测机构6,并且以通过该液面检测机构6检测规定的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空气排出机构9的气体的排出,故可沿用液面检测机构6检测到将预充液全部地置换为气体,可结束预充液的填充作业,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还有,具有:透析液接纳袋B1,该透析液接纳袋B1连接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前端部处,容纳导入于透析器2中的透析液;排液接纳袋B2,该排液接纳袋B2连接于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前端部,该排液接纳袋B2可接纳从透析器2而排出的排液;透析液泵P2,该透析液泵P2设置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上,将透析液接纳袋B1内的透析液运送给透析器2;排液泵P3,该排液泵P3设置于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上,将从透析器2而排出的排液送给排液接纳袋B2,故可沿用透析液泵P2或排液泵P3,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再有,由于通过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按照将透析液泵P2的流量设定在血液泵P1的流量以下的方式,逆转驱动该透析液泵P2,可将从血液导入端口2a导入到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2g过滤到透析液流路2f中,将其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导出,可使该透析液流路2f进行预充,故可通过透析液泵P2和血液泵P1的协调作用,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另外,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如果通过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捕获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排出的气体,使空气排出机构10动作,经由空气排出管线Lb,将该气体排出到外部,则可沿用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和空气排出机构10,将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置换该预充液的气体可靠地排出到外部。特别是,如果具有可检测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的液面的液面检测机构8,并且以通过该液面检测机构8检测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空气排出机构10的气体的排出,则可通过沿用液面检测机构8,检测到预充液全部地置换为气体的情况,结束预充液的填充作业,可进行更加有效的预充。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也可适用于比如下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像图9所示的那样,包括跨接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与透析液排出管线L2而设置的复式泵13;旁路管线L4,该旁路管线L4与该透析液排出管线L2连接,形成复式泵13的旁路;除水泵14,该除水泵14与旁路管线L4连接。该血液净化装置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与供水机构(在图中未示出)连接,并且与接纳有A原液的接纳箱T1和接纳有B原液的接纳箱T2连接,驱动泵15、16,将A原液和B原液供给到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中,由此,制作规定浓度的透析液,将其导入到透析器2中。
即使在该情况下,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在血液导出端口2b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透析器2(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从血液导入端口2a而导入透析器2的血液流路2e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2g,过滤到透析液流路2f中,将其从透析液导入端口2c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2f进行预充。
此外,还可适用于不具有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3、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7与空气排出机构9、10的血液净化装置;或不具有补液管线L3和补液泵P4的血液净化装置。另外,血液净化机构不限于由中空丝膜构成的血液净化膜2g的类型,还可为可对血液进行净化而实施治疗的其它的方式的类型,所适用的血液净化治疗也可不限于透析治疗,而为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其进行净化的其它的治疗。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果形成下述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可在预充的预充液的填充时,在血液导出端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从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预充液经由血液净化膜,过滤到透析液流路中,将其从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则还可为附加其它的功能的类型等。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血液回路;
标号1a表示动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1b表示静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2表示透析器(血液净化机构);
标号3表示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
标号4a、4b表示重量计;
标号5表示夹持机构;
标号6表示液面检测机构;
标号7表示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
标号8表示液面检测机构;
标号9、10表示空气排出机构;
标号11表示控制机构;
标号12表示开闭机构;
符号L1表示透析液导入管线;
符号L2表示透析液排出管线;
符号L3表示补液管线;
符号P1表示血液泵;
符号P2表示透析液泵;
符号P3表示排液泵;
符号P4表示补液泵。
Claims (11)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
血液净化机构,该血液净化机构包括血液导入端口,该血液导入端口能导入血液;血液导出端口,该血液导出端口能导出血液;血液流路,该血液流路在该血液导入端口和血液导出端口的范围内延伸设置,能使血液流通;透析液导入端口,该透析液导入端口能导入透析液;透析液导出端口,该透析液导出端口能导出透析液;透析液流路,该透析液流路在该透析液导入端口和透析液导出端口的范围内延伸设置,能以与在上述血液流路中流通的血液所面对的朝向而使透析液流通;血液净化膜,该血液净化膜夹设于上述血液流路和透析液流路之间,能对在该血液流路中流通的血液进行净化;
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包括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该动脉侧血液回路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导入端口连接,该静脉侧血液回路与该血液导出端口连接,该血液回路能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
透析液导入管线,该透析液导入管线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连接,能将透析液导入到该血液净化机构中;透析液排出管线,该透析液排出管线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出端口连接,能将排液从该血液净化机构中排出;
血液泵,该血液泵设置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中,能从该动脉侧血液回路朝向该静脉侧血液回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并且能通过驱动该血液泵,将预充液供给到上述血液回路,进行预充,
其特征在于,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能在上述血液导出端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保持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并且将从上述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上述预充液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过滤到上述透析液流路中,将其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
该血液净化装置还具有补液管线,该补液管线能将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规定部位与透析液导入管线连通,能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将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上述补液管线,排出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至少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部,能连接接纳了预充液的预充液接纳袋,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能将该预充液接纳袋的预充液供给到上述血液回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补液泵,该补液泵设置于上述补液管线上,能将透析液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运送给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能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将上述补液泵的流量设定在上述血液泵的流量以下,能将从该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上述补液管线,排出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上述血液净化机构和上述补液管线的连接部之间,能任意地使流路开闭,能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使上述开闭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封闭流路,由此将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经由上述补液管线,排出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与该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部连接的回收容器,回收排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设置于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的上述补液管线的连接部;
空气排出管线,该空气排出管线从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的上部而延伸设置,能排出该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
空气排出机构,该空气排出机构能将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能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而捕获排到上述静脉侧血液回路中的气体,使上述空气排出机构动作,将该气体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能检测上述血液回路侧空气捕获腔的液面,并且以通过上述液面检测机构检测到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上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气体的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透析液接纳袋,该透析液接纳袋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的前端部连接,接纳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透析液;
排液接纳袋,该排液接纳袋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的前端部连接,能接纳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而排出的排液;
透析液泵,该透析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上,将上述透析液接纳袋的透析液运送给上述血液净化机构;
排液泵,该排液泵设置于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上,将从上述血液净化机构而排出的排液运送给上述排液接纳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能按照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以上述透析液泵的流量在上述血液泵的流量以下的方式,逆转驱动该透析液泵,将从上述血液导入端口而导入到上述血液净化机构的血液流路中的预充液经由上述血液净化膜过滤到上述透析液流路中,将其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端口而导出,对该透析液流路进行预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设置于上述透析液导入管线的上述透析液泵和血液净化机构之间;
空气排出管线,该空气排出管线从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的上部而延伸设置,能排出该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排出;
空气排出机构,该空气排出机构能将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内的空气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能在预充的上述预充液的填充时,通过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而捕获从上述透析液导入端口而排出的气体,使上述空气排出机构动作,能将该气体经由上述空气排出管线排出到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面检测机构,该液面检测机构能检测上述透析液侧空气捕获腔的液面,并且以通过该液面检测机构而检测到规定高度的液面的情况为条件,停止上述空气排出机构的气体的排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07023A JP6933439B2 (ja) | 2015-10-21 | 2015-10-21 | 血液浄化装置 |
JP2015-207023 | 2015-10-21 | ||
PCT/JP2016/081011 WO2017069171A1 (ja) | 2015-10-21 | 2016-10-19 | 血液浄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6100A CN108136100A (zh) | 2018-06-08 |
CN108136100B true CN108136100B (zh) | 2020-10-13 |
Family
ID=58556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0936.0A Active CN108136100B (zh) | 2015-10-21 | 2016-10-19 | 血液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33439B2 (zh) |
CN (1) | CN108136100B (zh) |
WO (1) | WO201706917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05165B2 (ja) | 2015-04-07 | 2020-12-23 | ネクステージ メディカ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血液処理装置のプライミングセット |
JP6775056B2 (ja) * | 2019-04-01 | 2020-10-28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JP2024004226A (ja) * | 2022-06-28 | 2024-01-16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0494A (zh) * | 2006-04-12 | 2006-09-13 |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 医用血液透析滤过机 |
JP2010125208A (ja) * | 2008-11-28 | 2010-06-10 | Asahi Kasei Kuraray Medical Co Ltd | 血液体外循環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CN104837515A (zh) * | 2012-12-13 | 2015-08-12 | 德国弗雷泽纽斯医疗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监测体外血液回路以检测气泡的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0252A (en) * | 1993-02-12 | 1999-06-08 | Cobe Laboratories, Inc. | Technique for extracorporeal treatment of blood |
WO2008125893A1 (en) * | 2007-04-12 | 2008-10-23 | Gambro Lundia A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ming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
JP5548001B2 (ja) * | 2010-03-25 | 2014-07-16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EP2465555B1 (en) * | 2010-12-20 | 2014-01-15 | Gambro Lundia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iming and restitution liquids for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
JP2013248334A (ja) * | 2012-06-04 | 2013-12-12 | Nikkiso Co Ltd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JP6478393B2 (ja) * | 2012-08-09 | 2019-03-06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US9623164B2 (en) * | 2013-02-01 | 2017-04-18 | Medtronic,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functional volumetric fluid control |
-
2015
- 2015-10-21 JP JP2015207023A patent/JP69334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19 CN CN201680060936.0A patent/CN108136100B/zh active Active
- 2016-10-19 WO PCT/JP2016/081011 patent/WO20170691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0494A (zh) * | 2006-04-12 | 2006-09-13 |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 医用血液透析滤过机 |
JP2010125208A (ja) * | 2008-11-28 | 2010-06-10 | Asahi Kasei Kuraray Medical Co Ltd | 血液体外循環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CN104837515A (zh) * | 2012-12-13 | 2015-08-12 | 德国弗雷泽纽斯医疗保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监测体外血液回路以检测气泡的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36100A (zh) | 2018-06-08 |
JP6933439B2 (ja) | 2021-09-08 |
JP2017077383A (ja) | 2017-04-27 |
WO2017069171A1 (ja) | 2017-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45226B (zh) |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 | |
CN104379186B (zh) |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 | |
US918645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ming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 | |
TWI593432B (zh) | 非臥床式超微過濾裝置,相關的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 | |
EP2601985A1 (en) | Blood purify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for liquid leakage therein | |
CN105705175A (zh) | 血液净化装置及其预充方法 | |
CN101309710A (zh) | 血液净化装置和其穿刺针的连接状态判断方法 | |
JP5399218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CN107614033A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08136100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JP5319381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気泡除去方法 | |
JP5243097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血液浄化手段の判別方法 | |
CN108472430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JP6998112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CN108348672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JP6488048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JP6266695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プライミング方法 | |
JP7224219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JP6762772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その接続確認方法 | |
JP6357496B2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US20230106599A1 (en) | Dialysis machine and method for rins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