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1338B - 血液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11338B CN113811338B CN202080034481.1A CN202080034481A CN113811338B CN 113811338 B CN113811338 B CN 113811338B CN 202080034481 A CN202080034481 A CN 202080034481A CN 113811338 B CN113811338 B CN 1138113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 line
- substitution
- blood circuit
- dialys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108 ultra-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10 hollow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02 di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631 haemodi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322 hemodia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872 dega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000003951 Erythropoiet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90000394 Erythropoiet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105423 erythropoieti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72 peristal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504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XCMYAYHXIHQOA-UHFFFAOYSA-N potassium;[2-butyl-5-chloro-3-[[4-[2-(1,2,4-triaza-3-azanidacyclopenta-1,4-dien-5-yl)phenyl]phenyl]methyl]imidazol-4-yl]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K+].CCCCC1=NC(Cl)=C(CO)N1CC1=CC=C(C=2C(=CC=CC=2)C2=N[N-]N=N2)C=C1 OXCMYAYHXIHQO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30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85 dialysis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8 in vitr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69 treatment regime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24—Substitution fluid path
- A61M1/3437—Substitution fluid path downstream of the filter, e.g. post-dilution with filtrat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41—Substitution rate control as a function of the ultrafiltration rate
- A61M1/3451—Substitution rate control as a function of the ultrafiltration rate the difference in weight between both ultra-filtrate and substitution reservoir being used as control signa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54—Dialysate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55—Substitution fluids
- A61M1/3465—Substitution fluids using dialysate as substitution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06—Arrangements for blood-volume reduction of extra-corporeal circui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7—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 A61M1/3638—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with a vapour tra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14—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 A61M1/16—Dialysis systems; Artificial kidneys; Blood oxygenators ; Reciprocating systems for treatment of body fluids, e.g. single needle systems for hemofiltration or pheresis with membranes
- A61M1/1621—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 A61M1/1635—Constructional aspects thereof with volume chamber balancing devices between used and fresh dialysis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4—Filtering material out of the blood by passing it through a membrane, i.e. hemofiltration or diafiltration
- A61M1/342—Adding solutions to the blood, e.g. substitution solutions
- A61M1/3441—Substitution rate control as a function of the ultrafiltration rat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其包括动脉血液回路和静脉血液回路,并且通过该血液回路允许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单元,其连接并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与静脉血液回路之间并且净化流经血液回路的血液;血液泵,其设置到动脉血液回路并且将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血液回路的末端注输送到静脉血液回路的末端;置换管线,通过该置换管线允许置换液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以及注入部,其连接到置换管线,并且允许将要向患者施用的预定的药液从该注入部注入到置换管线中。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其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在该药物引入模式中,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控制单元使得在药物引入模式下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以及计算单元,其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从置换管线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循环同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血液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使患者的血液通过血液回路而在体外循环而执行的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向患者施用药液的技术中,药液被注入血液回路并因此随着患者的循环血液返回患者体内而被一起注入到患者体内。关于这样的技术,提出了避免将药液直接注入到血液回路中的方案,其中将药液注入到允许将置换液引入到血液管线中的置换管线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JP2013-5064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通过将药液注入置换管线而将药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现有技术中,由于血液通过血液回路在体外循环,因此血液回路中的一些血液可能流入置换管线。如果在透析液引入管线中流动的透析液用作待引入的置换液,则置换管线通常是关闭的,除非置换液正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因此,如果注入药液的时机不当,则可能会导致药液的注入不合适。因此,需要让医务人员了解药液注入的适当时机。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构思的,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在药液从置换管线注入血液回路中时,能够防止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并且使医务人员了解药液注入的适当时机。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包括动脉血液回路和静脉血液回路,并且通过该血液回路允许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单元,该血液净化单元连接并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与静脉血液回路之间并且净化流经血液回路的血液;血液泵,其设置到动脉血液回路并且将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血液回路的末端输送到静脉血液回路的末端;置换管线,其允许将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以及注入部,其连接到置换管线,并且允许将要给予患者的预定的药液从该注入部注入到置换管线中。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在该药物引入模式中,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控制单元使得在药物引入模式下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以及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置换管线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血液净化装置中,通过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与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体积的水。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将血液回路与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的压力控制为等于或低于置换管线中的液压。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该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的末端部附近并且能够任意地打开或关闭液体流路;以及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该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设置在置换管线与动脉血液回路的连接处附近并且能够任意地打开或关闭液体流路。此外,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执行药物引入模式:负压产生步骤,该负压产生步骤通过关闭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动脉回路开闭单元而在动脉血液回路的位于末端部分与血液泵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抽吸步骤,该抽吸步骤在负压产生步骤之后打开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吸入动脉血液回路;以及引入步骤,该引入步骤在抽吸步骤之后通过启动血液泵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中。此外,在抽吸步骤或引入步骤中,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吸入或引入到血液回路中。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如果进行了预定的启动操作,则控制单元执行药物引入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控制单元通过在抽吸步骤中启动血液泵以产生负压并且通过在引入步骤中保持血液泵处于启动状态,来使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中。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空气阱室,该空气阱室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与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液位调节泵,该液位调节泵通过将空气引入到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内或从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排出空气,来调节空气阱室中的液层的表面高度。此外,控制单元通过在抽吸步骤中与血液泵一起或代替血液泵启动液位调节泵,来产生负压。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置换泵,该置换泵设置到置换管线并且将置换液输送到血液回路。此外,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引入步骤来执行药物引入模式,该引入步骤通过启动置换泵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在引入步骤中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中,用于通过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水的目标超滤体积是能设定的。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通过加上由计算单元计算的置换液的体积来校正目标超滤体积。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透析液引入管线,通过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将透析液引入到血液净化单元中;排液排出管线,来自血液净化单元的排液被排出到该排液排出管线中;以及旁支管线,该旁支管线与透析液引入管线和排液排出管线相连通,使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绕过血液净化单元而流入排液排出管线中。此外,置换管线连接到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血液回路,从而允许将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作为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执行旁支步骤,在该旁支步骤中控制单元通过关闭允许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引入到血液净化单元中并从血液净化单元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中的流路,来使透析液流经旁支管线。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透析液引入管线,通过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将透析液引入到血液净化单元中;以及排液排出管线,来自血液净化单元的排液被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中。此外,置换管线连接到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血液回路,从而允许将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作为置换液而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通过血液净化单元使与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被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明,根据权利要求11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双联泵,该双联泵设置横跨在透析液引入管线和排液排出管线上,并将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输送到排液排出管线,双联泵使将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与将通过排液排出管线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
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显示促使执行药物引入模式的提示或促使从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提示。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在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显示从置换管线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或从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次数。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在该药物引入模式中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该控制单元使在药物引入模式下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以及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置换管线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因此,当药液从置换管线注入到血液回路中时,可以防止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此外,让医务人员了解药液注入的适当时机。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通过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对应于由计算单元计算的置换液的体积的水的体积。因此,与药液一起引入到患者体内的置换液的体积对应的水的体积被可靠地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将血液回路与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的压力控制为等于或低于置换管线中的液压。因此,避免了血液回流到置换管线中的发生。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控制单元通过以下步骤来执行药物引入模式:负压产生步骤,该负压产生步骤通过关闭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动脉回路开闭单元而在动脉血液回路的末端部分与血液泵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抽吸步骤,该抽吸步骤在负压产生步骤之后通过打开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吸入动脉血液回路;以及引入步骤,该引入步骤在抽吸步骤之后通过启动血液泵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中。此外,在抽吸步骤或引入步骤中,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吸入或引入到血液回路中。因此,通过如此产生的负压,更可靠地防止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如果执行了预定的启动操作,则控制单元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因此,药液可以在任意时间注入到注入部。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控制单元通过在抽吸步骤中启动血液泵以产生负压并通过在引入步骤中保持血液泵启动来使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中。因此,随着血液泵的启动,依次实现负压产生步骤中的负压的产生和引入步骤中的置换液的引入。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空气阱室,该空气阱室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与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液位调节泵,该液位调节泵通过将空气引入到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或从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排出空气来调节空气阱室中的液层的表面高度。此外,控制单元通过在抽吸步骤中与血液泵一起或代替血液泵启动液位调节泵,来产生负压。因此,在负压产生步骤中产生的负压是利用液位调节泵而产生的。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置换泵,该置换泵设置到置换管线并且将置换液输送到血液回路。此外,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引入步骤来执行药物引入模式,该引入步骤通过启动置换泵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从注入部注入的药液在引入步骤中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因此,当药液从置换管线注入血液回路时,置换泵的启动防止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此外,让医务人员了解药液注入的适当时机。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用于通过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水的目标超滤体积是能设定的。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通过加上由计算单元计算的置换液的体积来校正目标超滤体积。因此,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与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被引入到患者体内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被自动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置换管线连接到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血液回路,从而允许将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作为置换液而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执行旁支步骤,在该旁支步骤中,控制单元通过关闭允许透析液通过旁支管线引入到血液净化单元中并从血液净化单元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中的流路,来使透析液流经旁支管线。因此,防止了药液从血液净化单元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中。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发明,置换管线连接到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血液回路,从而允许将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作为置换液而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使与引入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血液净化单元而被除去。因此,与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血液净化单元而被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发明,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双联泵,该双联泵设置横跨在透析液引入管线和排液排出管线上,并将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透析液输送到排液排出管线,双联泵使将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与将通过排液排出管线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因此,当双联泵被启动时,与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被吸入或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血液净化单元而被自然地除去。
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发明,显示促使执行药物引入模式的提示或促使从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提示。因此,可以防止医务人员忘记启动药物引入模式或忘记从注入部注入药液。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发明,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显示从置换管线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或从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次数。因此,医务人员可以正确地了解置换液的体积或注入药液的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血液净化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的项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执行的药物引入模式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处理(治疗模式)中的状态。
图5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向旁支步骤转变的状态。
图6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负压产生步骤中的状态。
图7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抽吸步骤和引入步骤中的状态。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执行的药物引入模式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执行的药物引入模式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负压产生步骤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抽吸步骤和引入步骤中的状态。
图12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执行的药物引入模式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处理(治疗模式)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向旁支步骤转变的状态。
图15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引入步骤中的状态。
图16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执行的药物引入模式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
图17是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示出了引入步骤中的状态。
图18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显示器上提供的项目(促使执行药物引入模式的提示)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显示器上提供的项目(促使从输液部输液的提示)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其中从置换液袋供给置换液)。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示意图(其包括液位调节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适用于血液透析装置,如图1所示,基本上包括:血液回路,其中动脉血液回路2和静脉血液回路3与透析器1连接,透析器1作为血液净化装置;透析装置B,其包括双联泵7、超滤泵10、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排液排出管线L2;置换管线La,其设置有注入部16;控制单元17;显示器18;和计算单元19。
透析器1内部具有未图示的血液净化膜(本实施方式采用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或血液透析过滤膜,但也可以采用扁平血液透析膜)。透析器1还具有:血液入口1a,通过该血液入口1a,将血液引入到其中;血液出口1b,通过该血液出口1b,引入到其中的血液从其中被排出;透析液入口1c,通过该透析液入口1c,将透析液引入到其中;透析液出口1d,通过该透析液出口1d,引入到其中的透析液从其中被排出。通过血液入口1a引入到透析器1中的血液通过中空纤维膜而与透析液相接触,从而被净化。
动脉血液回路2基本上包括柔性管。动脉血液回路2的一端连接到透析器1的血液入口1a,由此将从患者的血管收集的血液引入到设置在透析器1中的中空纤维膜中。动脉血液回路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器a,动脉穿刺针c可附接到该连接器a。动脉血液回路2在其中途位置还设置有用于除去气泡的动脉空气阱室5和血液泵4。
血液泵4为设置于动脉血液回路2的蠕动泵。当血液泵4启动时,血液泵4挤压柔性管,使患者的血液从动脉穿刺针c的一侧流向透析器1的血液入口1a。随着血液泵4的启动,使患者的血液从动脉血液回路2的末端到静脉血液回路3的末端进行体外循环。
与动脉血液回路2一样,静脉血液回路3基本上包括柔性管。静脉血液回路3的一端连接到透析器1的血液出口1b,由此流经中空纤维膜的血液从透析器1排出。静脉血液回路3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器b,静脉穿刺针d可连接到连接器b。静脉血液回路3在其中途位置还设置有用于除去气泡的静脉空气阱室6。通过动脉穿刺针c采集的患者血液流经动脉血液回路2并到达透析器1,在那里血液被净化。然后,血液流经静脉血液回路3并通过静脉穿刺针d返回到患者体内。因此,实现了血液的体外循环。在本说明书中,设置有取血(采血)穿刺针的一侧称为“动脉”侧,设置有回血穿刺针的一侧称为“静脉”侧。“动脉”侧和“静脉”侧没有按照动脉和静脉中的哪一个作为穿刺对象来定义。
动脉血液回路2在其末端附近的位置(连接器a与血液泵4之间并在连接器a附近的位置)还设置有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夹持单元Va能够打开或关闭流路。静脉血液回路3在其末端附近的位置(连接器b与静脉空气阱室6之间并在连接器b附近的位置)进一步设置有夹持单元Vb。夹持单元Vb能够打开或关闭流路。夹持单元Va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2的末端部分附近并且用作“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其能够任意打开或关闭液体流路。
透析器1的透析液入口1c和透析液出口1d分别接收与其相连的透析液引入管线L1的一端和排液排出管线L2的一端。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引入到透析器1中的透析液流经中空纤维膜外的空间,作为排液而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设置在透析器1中的中空纤维膜(净化膜)内部的空间用作血液流路,允许血液通过血液流路流动。中空纤维膜外部的空间用作透析液流路,允许透析液通过透析液流路流动。
透析装置B包括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排液排出管线L2,还包括双联泵7、旁支管线L3至L6、和电磁阀V1至V9。双联泵7设置横跨在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排液排出管线L2上。双联泵7使预先准备有预定冷凝的透析液被引入到透析器1中,并且还使用于透析的透析液从透析器1排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联泵7包括具有相等容量的供给侧泵室和排出侧泵室,从而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和将通过排液排出管线L2输送的排液变得相等。双联泵7可以被替换为能够将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透析液输送到透析器1的另一种类型的输送单元(不限于泵,可以是平衡室等)。
透析液引入管线L1在其中途位置[相对于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与置换管线La之间的接头的下游侧(靠近透析器1)的位置]设置有电磁阀V1。排液排出管线L2在其中途位置[相对于排液排出管线L2与旁支管线L3之间的接头的上游侧(靠近透析器1)的位置]设置有电磁阀V2)。透析液引入管线L1在双联泵7与电磁阀V1之间的相应位置处还设置有过滤器8和9。过滤器8和9过滤并因此净化流经透析液引入管线L1的透析液,并分别连接到旁支管线L3和L4。旁支管线L3和L4各自用作到排液排出管线L2的旁支,以便将透析液引入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
旁支管线L3和L4分别设置有电磁阀V3和V4。当打开电磁阀V3或电磁阀V4从而打开相应的流路时,允许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透析液绕过透析器1流入排液排出管线L2。透析液引入管线L1在过滤器8与过滤器9之间的位置还设置有电磁阀V6。
排液排出管线L2设置有旁支管线L5和L6。旁支管线L5和L6各自绕过双联泵7的排水侧。旁支管线L5设置有超滤泵10,其设置用于从流经透析器1的患者血液中除去水分。旁支管线L6设置有电磁阀V5,其能够打开或关闭流路。
排液排出管线L2在相对于双联泵7的上游侧的位置(旁支管线L5与双联泵7的接头之间)还设置有加压泵14。加压泵14调节双联泵7的排水侧的液压。排液排出管线L2在相对于双联泵7的上游侧的位置(加压泵14与双联泵7之间)还设置有脱气室15。脱气室15设置有通过止回阀等与其连接的大气释放管线L7。大气释放管线L7设置有电磁阀V7。
置换管线La连接到动脉血液回路2的末端部分与血液泵4之间的位置处,由此允许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置换管线La的一端与设置在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上的收集端口11(所谓的取样端口)相连接。置换管线La的另一端与动脉血液回路2相连接。置换管线La用作将透析液引入管线L1内的透析液供给至动脉血液回路2的流路。
置换管线La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流路的夹持单元Vc。当夹持单元Vc打开时,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而被供给到血液回路,由此进行治疗前的预充、治疗期间的置换(紧急输液)、或启动治疗后执行的回血。夹持单元Vc设置在置换管线La与动脉血液回路2的连接处附近,用作能够任意地打开或关闭液体流路的“置换管线开闭单元”。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置换管线La还在收集端口11与夹持单元Vc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橡胶按钮16(输液部)。橡胶按钮16允许将应该给予患者的预定的药液[例如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剂)等]被注入到置换管线La中。例如,将注射器等的末端插入到橡胶按钮16中,并注入预定的药液。橡胶按钮16可以被允许注入预定的药液的另一种类型的注入部代替。
控制单元17例如是设置在透析装置B中的微型计算机等,至少控制以下:打开或关闭例如血液泵4、双联泵7、电磁阀V1至V9、以及夹持单元(Va至Vd)(特别是用作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的夹持单元Va和用作置换管线开闭单元的夹持单元Vc)等致动器的动作。控制单元17与例如液压测量传感器、静脉压力传感器、气泡检测传感器、冷凝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均未示出)的传感器电连接从而能够执行预定的控制序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透析液供给至血液回路,能够实现治疗中的置换(紧急输液)和治疗后的回血。例如,如果患者的血压在治疗期间过度下降,则紧急输液是将用作紧急液的透析液供给到血液回路的步骤。回血是通过将用作置换液的透析液供给到治疗后的血液回路而将血液回路中残留的血液返回给患者的步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单元17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其包括: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该负压产生步骤通过关闭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在动脉血液回路2的末端部分与血液泵4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抽吸步骤,该抽吸步骤通过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之后打开夹持单元Vc而将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吸入动脉血液回路2;以及引入步骤,该引入步骤通过在抽吸步骤之后启动血液泵4而将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在抽吸步骤或引入步骤中,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吸入或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
显示器18是附接在透析装置B上的触摸面板,如图2所示,能够显示以下内容:目标超滤体积显示部18a,在其中显示目标超滤体积;开始部18b,其用于启动开始药物引入模式的操作;置换体积显示部18c,在其中显示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置换管线La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执行次数显示部18d,在其中显示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次数[即,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次数];治疗显示部18e,在其中显示血液净化治疗的持续时间等;实际测量显示部18f,在其中显示在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模式)中测量的超滤体积(实际测量超滤体积);以及比率显示部18g,在其中以仪表的形式显示实际超滤体积与目标超滤体积的比率。
当医务人员接触开始部18b(预定操作)时,控制单元17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在其中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从置换管线La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被显示在置换体积显示部18c中,并且本次血液净化治疗中从橡胶按钮16注入药液的次数被显示在执行次数显示部18d中。运算部19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从置换管线La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这样计算出的置换液的体积被显示在置换体积显示部18c中。
显示器18还可以提供提示Q1,如图18所示,其促使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或提示Q2,如图19所示,其促使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药液。例如,当期望开始药物引入模式时,提示Q1优选地被提供为指向开始部18b的手的图像(见图18)。另一方面,当预期进行药液的注入时,提供在治疗显示部18e中的提示被优选地改变为提示Q2,其是注射器和橡胶按钮16的图像(见图19)。
现在,将参照图3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由控制单元17执行的控制序列。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如图4所示,当在用动脉穿刺针c和静脉穿刺针d穿刺患者的同时启动血液泵4和双联泵7时,使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血液回路2和静脉血液回路3在体外血液循环,由此血液在透析器1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模式)中,如图4所示,夹持单元Va(动脉回路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b打开,而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电磁阀V3和V4关闭。
如果需要在例如血液净化治疗的中期或末期给患者施用药液,则医务人员触摸显示器18的开始部18b,由此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如图5所示,血液泵4暂时停止。此外,电磁阀V1和V2关闭。此外,在电磁阀V4保持关闭的情况下,电磁阀V3打开,由此控制序列进行到旁支步骤S1。
在旁支步骤S1中,允许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被引入到透析器1(血液净化单元)中并从透析器1(血液净化单元)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的流路关闭(即,电磁阀V1和V2关闭),从而使透析液流经旁支管线L3。当旁支步骤S1结束并且透析液被引入到透析器1中和排液从透析器1排出停止时,执行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2。
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2中,如图6所示,启动血液泵4并且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关闭,从而在动脉血液回路2的末端部分(被夹持单元Va关闭的部分)与血液泵4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具体地,由于夹持单元Va和夹持单元Vc关闭,因此建立封闭回路,其中启动血液泵4。因此,封闭回路中的血液朝向血液泵4的下游侧排出。因此,产生负压。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2持续到血液泵4的转子的转数达到预设值或直到开始启动泵4后经过预定时间段。当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2结束时,执行抽吸步骤S3。
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2之后的抽吸步骤S3中,如图7所示,血液泵4保持活动,并且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打开,由此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吸入动脉血液回路2中。具体而言,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2中,在动脉血液回路2与置换管线La之间的连接处产生负压。在这种状态下,当夹持单元Vc打开时,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在负压下被吸入动脉血液回路2。抽吸步骤继续S3直到血液泵4的转子的转数达到预设值或直到抽吸步骤S3开始后经过预定时间段。当抽吸步骤S3结束时,执行引入步骤S4。
在抽吸步骤S3之后的引入步骤S4中,如图7所示,血液泵4保持启动,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保持打开,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保持关闭,由此启动的血液泵4使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具体而言,当抽吸步骤S3结束时,除去动脉血液回路2与置换管线La之间的连接处的负压。因此,在血液泵4保持启动以进行液体输送的情况下,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
因此,如果在抽吸步骤S3与引入步骤S4之间的时间段内从橡胶按钮16注入要给予患者的药液,则如此注入的药液被一起吸入或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同时,在显示器18上,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被显示在置换体积显示部18c中,并且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次数被显示在执行次数显示部18d中。从橡胶按钮16注入药液的时机是任意的,但优选为吸入步骤S3与引入步骤S4之间的时间点。
然后,在S5中,判断在引入步骤S4中是否已经从置换管线La向动脉血液回路2中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含有药液的置换液)。如果确定已经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则序列进行到S6,在此模式改变为图4所示的治疗模式。因此,药物引入模式的序列结束,并且模式切换为治疗模式,重新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存储在药物引入模式执行前的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在药物引入模式完成后,恢复存储的驱动速度。
现在,将参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由控制单元17执行的控制序列。
本实施方式采用与第一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步骤相同的步骤S1至S5。在S5中,判断在引入步骤S4中是否已经从置换管线La向动脉血液回路2中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含有药液的置换液)。如果确定已经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则序列进行到S6,在此校正目标超滤体积。
总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通过透析器1从患者血液中除去水的目标超滤体积是能设定的。此外,计算单元19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置换管线La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因此,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通过加上由计算单元19计算出的置换液的体积来校正目标超滤体积。
如上所述校正目标超滤体积后,进入S7,切换到图4所示的治疗模式。这样,药物引入模式的序列结束,模式切换到治疗模式从而重新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存储在药物引入模式执行前的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在药物引入模式完成后,恢复存储的驱动速度。
现在,将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由控制单元17执行的控制序列。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如图4所示,当在用动脉穿刺针c和静脉穿刺针d穿刺患者的同时启动血液泵4和双联泵7时,使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血液回路2和静脉血液回路3在体外循环,由此血液在透析器1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模式)中,如图4所示,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b打开,而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电磁阀V3和V4关闭。
如果需要在例如血液净化治疗的中期或末期给患者施用药液,则医务人员触摸显示器18的开始部18b,由此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血液泵4暂时停止(见图5)。然后,如图10所示,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关闭。
在该状态下,电磁阀V3、V4关闭,电磁阀V1、V2打开,启动双联泵7。因此,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被引入到透析器1中,并且所产生的排液从透析器1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此外,由于启动了双联泵7,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和通过排液排出管线L2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随后,启动血液泵4,由此执行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1。
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1中,如图10所示,启动血液泵4并且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关闭,从而在动脉血液回路2的末端部分(被夹持单元Va关闭的部分)与血液泵4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具体地,由于夹持单元Va和夹持单元Vc关闭,因此建立封闭回路,其中启动血液泵4。因此,封闭回路中的血液朝向血液泵4的下游侧排出。因此,产生负压。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1持续到血液泵4的转子的转数达到预设值或直到血液泵4开始启动后经过预定时间段。当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1结束时,执行抽吸步骤S2。
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1之后的抽吸步骤S2中,如图11所示,血液泵4保持启动,并且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打开,由此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吸入动脉血液回路2中。具体地,在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S1中,在动脉血液回路2与置换管线La之间的连接处产生负压。在这种状态下,当夹持单元Vc打开时,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在负压下被吸入动脉血液回路2。抽吸步骤S2一直持续到血液泵4的转子的转数达到预设值或直到抽吸步骤S2开始后经过预定时间段。当抽吸步骤S2结束时,执行引入步骤S3。
在抽吸步骤S2之后的引入步骤S3中,如图11所示,血液泵4保持启动,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保持打开,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保持关闭,由此,启动的血液泵4使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具体而言,当抽吸步骤S2结束时,除去动脉血液回路2与置换管线La之间的连接处的负压。因此,在血液泵4保持启动以进行液体输送的情况下,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
因此,如果在抽吸步骤S2与引入步骤S3之间的时间段内从橡胶按钮16注入要给予患者的药液,则如此注入的药液被一起吸入或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同时,在显示器18上,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被显示在置换体积显示部18c中,并且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次数被显示在执行次数显示部18d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双联泵7启动,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和通过排液排出管线L2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因此,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与在抽吸步骤S2或引入步骤S3中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被除去。
具体地,当夹持单元Vc打开时,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部分透析液流入置换管线La并到达动脉血液回路2。因此,引入到透析器1中的透析液的体积通过流入置换管线La的透析液的体积而变得小于排液的体积。因此,对应于减少量的水的体积从透析器1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因此,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与在抽吸步骤S2或引入步骤S3中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而被自然地除去。
然后,在S4中,判断在引入步骤S3中是否已经从置换管线La向动脉血液回路2中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含有药液的置换液)。如果确定已经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则进入S5,在此模式切换到图4所示的治疗模式。这样,药物引入模式的序列结束,并且模式切换为治疗模式,从而重新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存储药物引入模式执行前的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在药物引入模式完成后,恢复存储的驱动速度。
现在,将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由控制单元17执行的控制序列。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如图13所示,当在用动脉穿刺针c和静脉穿刺针d穿刺患者的同时启动血液泵4和双联泵7时,使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血液回路2和静脉血液回路3而在体外血液循环,由此血液在透析器1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模式)中,如图13所示,夹持单元Va(动脉回路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b打开,而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电磁阀V3和V4关闭。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具有置换管线Lb,置换管线Lb从置换管线La的中途分支出来并与静脉血液回路3的透析器1与静脉空气阱室6之间的位置连接。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到置换管线Lb的置换泵20。当置换泵20启动时,作为置换液的透析液从透析液引入管线L1被引入到静脉血液回路3中。置换泵20是蠕动泵。当置换泵20启动时,置换泵20挤压柔性管以输送置换液。当置换泵20停止时,柔性管的流路关闭。
本实施方式的置换管线Lb在相对于置换泵20的上游侧的位置(置换泵20与收集端口11之间)设置有作为注入部的橡胶按钮16。橡胶按钮16允许将应该给予患者的预定的药液注入到置换管线Lb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置换管线Lb的末端连接到静脉血液回路3的透析器1与静脉空气阱室6之间的位置。或者,置换管线Lb的末端可以连接到任何其它位置,例如静脉血液回路3的另一个位置或动脉血液回路2的预定位置,只要该位置限定在血液回路中并且相对于血液泵4在下游侧。
如果需要在例如血液净化治疗的中期或末期给患者施用药液,则医务人员触摸显示器18的开始部18b,由此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血液泵4暂时停止(见图5)。然后,如图14所示,电磁阀V1和V2关闭。此外,在电磁阀V4保持关闭的状态下,电磁阀V3打开,由此控制序列前进到旁支步骤S1。
在旁支步骤S1中,允许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被引入到透析器1(血液净化单元)中并从透析器1(血液净化单元)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的流路关闭(即,电磁阀V1和V2关闭),从而使透析液流经旁支管线L3。当旁支步骤S1结束并且将透析液引入到透析器1中和从透析器1排出排液停止时,执行引入步骤S2。
在旁支步骤S1之后的引入步骤S2中,如图15所示,血液泵4保持启动,并且置换泵20启动,置换管线Lb内的置换液被引入到血液回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静脉血液回路3)中,因此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具体而言,在置换泵20启动之前,置换管线Lb的流路被关闭。然而,随着置换泵20的启动,使置换管线Lb中的置换液流入血液回路。
在引入步骤S2的执行之前,优选通过启动双联泵7,在置换管线Lb的位于相对于置换泵20的上游侧的部分中产生正压。在这种情况下,注入到相对于置换泵20的上游侧的药液滞留在置换泵20附近。因此,当置换泵20启动时,药液被输送到血液回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血液回路3)而不回流到透析液引入管线L1。此外,在相对于置换泵20的上游侧的置换管线Lb的部分中产生的这种正压也防止血液回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血液通过置换泵20中的间隙(如果柔性管没有被辊完全关闭,则可能产生的间隙)而回流的发生。
因此,如果从橡胶按钮16注入要施用给患者的药液,则如此注入的药液与置换管线Lb中的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静脉血液回路3)中。同时,在显示器18上,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引入到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被显示在置换体积显示部18c中,并且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次数被显示在执行次数显示部18d中。
然后,在S3中,判断在引入步骤S2中是否已经从置换管线Lb向静脉血液回路3中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含有药液的置换液)。如果确定已经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则序列进行到S4,在此校正目标超滤体积。总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通过透析器1从患者血液中除去水的目标超滤体积是能设定的。此外,计算单元19计算从置换管线Lb引入到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血液回路的相对于血液泵4位于下游侧的任何部分),同时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因此,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通过加上由计算单元19计算出的置换液的体积来校正目标超滤体积。
如上所述校正目标超滤体积后,进入S5,切换到图13所示的治疗模式。这样,药物引入模式的序列结束,模式切换到治疗模式,从而重新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被控制为高于药物引入模式中的驱动速度。
现在,将参照图16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由控制单元17执行的控制序列。
本实施方式采用与第四实施方式所采用的相同的置换泵20和置换管线Lb。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如图13所示,当在用动脉穿刺针c和静脉穿刺针d穿刺患者的同时启动血液泵4和双联泵7时,使患者的血液通过动脉血液回路2和静脉血液回路3而在体外循环,由此血液在透析器1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治疗模式)中,如图13所示,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b打开,而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电磁阀V3和V4关闭。
如果需要在例如血液净化治疗的中期或末期给患者施用药液,则医务人员触摸显示器18的开始部18b,由此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如图17所示,置换泵20启动,从而执行引入步骤S1。在该状态下,电磁阀V3、V4关闭,电磁阀V1、V2打开,双联泵7启动。因此,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而被引入到透析器1中,并且所产生的排液从透析器1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此外,由于双联泵7启动,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和通过排液排出管线L2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
在引入步骤S1中,血液泵4保持启动状态,置换泵20启动,由此置换管线Lb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血液回路(本实施方式中为静脉血液回路3)中,并且因此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具体而言,在置换泵20启动之前,置换管线Lb的流路被关闭。然而,随着置换泵20的启动,置换管线Lb中的置换液流入血液回路。
在引入步骤S1的执行之前,优选通过启动双联泵7,在置换管线Lb的相对于置换泵20的上游侧的部分产生正压。在这种情况下,注入到置换泵20上游的部分的药液滞留在置换泵20附近。因此,当置换泵20启动时,药液被输送到血液回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血液回路3)而不回流到透析液引入管线L1。此外,在置换管线Lb的相对于置换泵20的上游侧的部分中产生的这种正压也防止血液回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血液通过置换泵20中的间隙(如果柔性管没有被辊完全关闭,则可能产生的间隙)而回流的发生。
因此,如果从橡胶按钮16注入要施用给患者的药液,则如此注入的药液与置换管线Lb中的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静脉血液回路3)中。同时,在显示器18上,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引入到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置换液的体积被显示在置换体积显示部18c中,并且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次数被显示在执行次数显示部18d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双联泵7启动,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和通过排液排出管线L2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因此,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与在引入步骤S1中引入到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而被除去。
具体地,当置换泵20启动时,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部分透析液流入置换管线Lb并到达静脉血液回路3。因此,引入到透析器1中的透析液的体积通过流入置换管线Lb的透析液的体积而变得小于排液的体积。因此,与减少量相对应的水的体积从透析器1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因此,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与在引入步骤S1中引入到静脉血液回路3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而被自然地除去。
然后,在S2中,判断在引入步骤S1中是否已经从置换管线Lb向静脉血液回路3中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含有药液的置换液)。如果确定已经引入了预设体积的置换液,则进入S3,在此模式切换到图13所示的治疗模式。因此,药物引入模式的序列结束,并且模式切换为治疗模式,从而重新开始血液净化治疗。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血液泵4的驱动速度被控制为高于药物引入模式中的驱动速度。
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执行药物引入模式的控制单元,在该药物引入模式中将置换管线La、Lb中的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该控制单元使得在药物引入模式下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计算单元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置换管线La、Lb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因此,当药液从置换管线La、Lb注入血液回路时,防止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La、Lb。此外,让医务人员了解药液注入的适当时机。此外,由于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计算单元19,该计算单元19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置换管线La、Lb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引入到患者体内的置换液的体积对于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超滤是可识别的。
特别地,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其包括: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其通过关闭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而在动脉血液回路2的位于末端部与血液泵4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抽吸步骤(压力控制步骤),其中,其在负压产生步骤之后通过打开夹持单元Va而将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吸入动脉血液回路2;以及引入步骤,其在抽吸步骤之后通过启动血液泵4将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此外,在抽吸步骤或引入步骤中,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被吸入或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因此,通过将药液从置换管线La注入血液回路时产生的负压,更可靠地防止在血液回路中流动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La。
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如果执行预定的启动操作,则控制单元17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因此,药液可以在任意时间注入到注入部。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控制单元17通过在用于产生负压的抽吸步骤中启动血液泵4并通过在引入步骤中保持血液泵4处于启动状态来使置换管线La中的置换液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因此,随着血液泵4的启动,连续实现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中的负压的产生和引入步骤中置换液的引入。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用于通过透析器1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水的目标超滤体积是能设定的。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通过加上由计算单元19计算的置换液的体积来校正目标超滤体积。因此,在血液净化治疗中,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与引入到患者体内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被自动除去。
根据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置换管线La、Lb连接到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血液回路,从而允许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透析液作为置换液而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17执行旁支步骤,其中控制单元17通过关闭允许将透析液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引入到透析器1中并从透析器1排出至排液排出管线L2的流路,来使透析液流经旁支管线L3。因此,防止了药液从透析器1排出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
根据第三和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置换管线La、Lb连接到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血液回路,从而允许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透析液作为置换液而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17使与在抽吸步骤或引入步骤中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而被除去。因此,与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被吸入或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而被除去。
特别地,根据第三和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血液净化设备包括双联泵7,其设置横跨在透析液引入管线L1和排液排出管线L2上,并且将透析液引入管线L1中的透析液输送到排液排出管线L2中,双联泵7使通过透析液引入管线L1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与通过排液排出管线L2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因此,当双联泵7被启动时,与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被吸入或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通过透析器1而被自然地除去。
根据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如果血液净化装置被配置为显示促使执行药物引入模式的提示或促使来自橡胶按钮16(注入部)的药液的注入的提示,防止医务人员忘记启动药物引入模式或忘记从橡胶按钮16注入药液。此外,当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显示从置换管线La、Lb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或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次数。因此,医务人员可以正确地了解置换液的体积或注入药液的次数。
根据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被设置到置换管线Lb并且将置换液输送到血液回路的置换泵20。此外,控制单元17通过执行通过启动置换泵20将置换管线Lb中的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引入步骤来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此外,从橡胶按钮16(注入部)注入的药液在引入步骤中与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血液回路中。因此,当药液从置换管线Lb注入血液回路时,置换泵20的启动防止血液回路中的血液流入置换管线Lb。此外,让医务人员了解药液注入的适当时机。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从橡胶按钮16注入药液的时机不限于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抽吸步骤或引入步骤中的点[即,在抽吸步骤中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打开之后]。药液可以在抽吸步骤之前从橡胶按钮16注入。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0所示,上述置换管线La可以用置换管线La'来代替,置换管线La'连接到装有作为置换液的生理盐水的袋子,并允许作为置换液的生理盐水通过打开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而被引入到动脉血液回路2中。
或者,如图21所示,血液净化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动脉血液回路2与置换管线La之间的连接处的空气阱室D,以及通过将空气引入到空气阱室D中的空气层或从空气阱室D中的空气层排出空气而调节空气阱室D中的液层的表面高度的液位调节泵M。此外,控制单元17可以与抽吸步骤中的血液泵4一起或代替抽吸步骤中的血液泵4启动液位调节泵M。
在这种情况下,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中产生的负压可以利用液位调节泵M来产生,该液位调节泵M用于调节空气阱室D中的液位。在图21中,附图标记Vd和S分别表示设置在用于将空气引入到空气阱室D中或从空气阱室D中排出空气的流路的夹持单元,以及用于测量流路中压力的压力测量单元。
此外,优选通过透析器1(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与由计算单元19计算出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体积的水。在这种情况下,透析器1的超滤可以在药物引入模式或治疗模式中执行。在任一模式中,与药液一起引入到患者体内的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被可靠地除去。
此外,负压产生步骤(压力控制步骤)不限于产生负压的步骤,只要是在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血液回路(动脉血液回路2或静脉血液回路3)与置换管线(La或Lb)之间的连接处的压力等于或低于置换管线(La或Lb)中的液压的步骤即可。例如,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中,可以通过关闭夹持单元Va(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和夹持单元Vc(置换管线开闭单元)来建立一个封闭系统然后正转或反转血液泵4来参考大气压(0kPa)控制液压。或者,在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每一个中,由于相对于置换泵20位于上游侧的置换管线Lb的部分形成了填充有透析液的封闭系统,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双联泵7的驱动速度来控制压力。总而言之,如果在执行药物引入模式时控制单元17控制血液回路与置换管线Lb之间的连接处的压力,则避免了血液回流到置换管线Lb中的发生。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也适用于具有附加功能等的血液净化装置,只要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其执行将置换管线中的置换液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药物引入模式,该控制单元使从处于药物引入模式的注入部注入的药液与置换液一起引入到血液回路中;以及计算单元,其计算随着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而从置换管线引入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
附图标记列表
1透析器(血液净化单元)
2动脉血液回路
3静脉血液回路
4血液泵
5动脉空气阱室
6静脉空气阱室
7双联泵
8、9过滤器
10超滤泵
11收集端口
12液压测量传感器
13静脉压力传感器
14加压泵
15脱气室
16橡胶按钮(注入部)
17控制单元
18显示器
19计算单元
20置换泵
L1透析液引入管线
L2排液排出管线
L3旁支管线
L4旁支管线
L7大气释放管线
La、Lb置换管线
B透析器
Va夹持单元(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Vc夹持单元(置换管线开闭单元)a、b连接器。
Claims (13)
1.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包括:
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包括动脉血液回路和静脉血液回路,并且通过该血液回路允许患者的血液在体外循环;
血液净化单元,该血液净化单元连接并设置在该动脉血液回路与该静脉血液回路之间并且净化流经该血液回路的血液;
血液泵,其设置到该动脉血液回路并且将患者的血液从该动脉血液回路的末端输送到该静脉血液回路的末端;
置换管线,其允许将置换液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以及
注入部,其连接到该置换管线,并且允许将要给予患者的预定的药液从该注入部注入到该置换管线中,
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执行药物引入模式,在该药物引入模式中,该置换管线中的该置换液被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该控制单元使得在该药物引入模式下从该注入部注入的该药液与该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以及
计算单元,该计算单元计算随着该药物引入模式的执行从该置换管线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的该置换液的体积,
该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
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该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设置在该动脉血液回路的末端部附近并且能够任意地打开或关闭液体流路;以及
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该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设置在该置换管线与该动脉血液回路的连接处附近并且能够任意地打开或关闭液体流路,
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如下步骤来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
负压产生步骤,该负压产生步骤通过关闭该置换管线开闭单元和该动脉血液回路开闭单元而在该动脉血液回路的位于该末端部与该血液泵之间的部分中产生负压;
抽吸步骤,该抽吸步骤在该负压产生步骤之后打开该置换管线开闭单元而将该置换管线中的该置换液吸入该动脉血液回路;以及
引入步骤,该引入步骤在该抽吸步骤之后通过启动该血液泵而将该置换管线中的该置换液引入到该动脉血液回路中,
其中,在该抽吸步骤或该引入步骤中,从该注入部注入的该药液与该置换液一起被吸入或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
通过该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与由该计算单元计算出的该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体积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当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时,该控制单元将该血液回路与该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的压力控制为等于或低于该置换管线中的液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如果进行了预定的启动操作,则该控制单元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在该抽吸步骤中启动该血液泵以产生负压并且通过在该引入步骤中保持该血液泵处于启动状态,来使该置换管线中的该置换液被引入到该动脉血液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
空气阱室,该空气阱室设置在该动脉血液回路与该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
液位调节泵,该液位调节泵通过将空气引入到该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内或从该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排出空气,来调节该空气阱室中的液层的表面高度,
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在该抽吸步骤中与该血液泵一起或代替该血液泵启动该液位调节泵,来产生负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
空气阱室,该空气阱室设置在该动脉血液回路与该置换管线之间的连接处;
液位调节泵,该液位调节泵通过将空气引入到该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内或从该空气阱室中的空气层排出空气,来调节该空气阱室中的液层的表面高度,
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在该抽吸步骤中与该血液泵一起或代替该血液泵启动该液位调节泵,来产生负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还包括:
置换泵,该置换泵设置到该置换管线并且将该置换液输送到该血液回路,其中,该控制单元通过执行引入步骤来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该引入步骤通过启动该置换泵而将该置换管线中的该置换液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并且其中,从该注入部注入的该药液在该引入步骤中与该置换液一起被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用于通过该血液净化单元从患者的血液中除去水的目标超滤体积是能设定的,并且其中,当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时,通过加上由该计算单元计算的该置换液的体积来校正该目标超滤体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
透析液引入管线,通过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将该透析液引入到该血液净化单元中;
排液排出管线,来自该血液净化单元的排液被排出到该排液排出管线中;以及
旁支管线,该旁支管线与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该排液排出管线相连通,使该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该透析液绕过该血液净化单元而流入该排液排出管线中,
其中,该置换管线连接到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该血液回路,从而允许将该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该透析液作为该置换液而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并且其中,当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时,该控制单元执行旁支步骤,在该旁支步骤中,该控制单元通过关闭允许该透析液通过该透析液引入管线而引入到该血液净化单元中并从该血液净化单元排出到该排液排出管线中的流路,来使该透析液流经该旁支管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
透析液引入管线,通过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将该透析液引入到该血液净化单元中;以及
排液排出管线,来自该血液净化单元的排液被排出到该排液排出管线中,
其中,该置换管线连接到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该血液回路,从而允许将该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该透析液作为该置换液而被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并且其中,当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时,该控制单元通过该血液净化单元使与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的该置换液的体积相对应的水的体积被除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还包括双联泵,该双联泵设置横跨在该透析液引入管线和该排液排出管线上,并将该透析液引入管线中的该透析液输送到该排液排出管线,该双联泵使将通过该透析液引入管线输送的透析液的体积与将通过该排液排出管线输送的排液的体积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显示促使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的提示或促使从该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提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当执行该药物引入模式时,显示从该置换管线引入到该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的体积或从该注入部注入药液的次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89299A JP6783897B1 (ja) | 2019-05-09 | 2019-05-09 | 血液浄化装置 |
JP2019-089299 | 2019-05-09 | ||
PCT/JP2020/018303 WO2020226123A1 (ja) | 2019-05-09 | 2020-04-30 | 血液浄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1338A CN113811338A (zh) | 2021-12-17 |
CN113811338B true CN113811338B (zh) | 2025-03-14 |
Family
ID=7304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34481.1A Active CN113811338B (zh) | 2019-05-09 | 2020-04-30 | 血液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44734B2 (zh) |
EP (1) | EP3936170B1 (zh) |
JP (1) | JP6783897B1 (zh) |
CN (1) | CN113811338B (zh) |
WO (1) | WO2020226123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8521A (zh) * | 2009-09-30 | 2012-07-04 |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用于药物输注的插入件的管道组件 |
CN103249439A (zh) * | 2010-03-25 | 2013-08-14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血液净化装置 |
CN106215263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一种超滤平衡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连续血液净化装置 |
JP2017006539A (ja) * | 2015-06-25 | 2017-01-12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血液浄化システム |
CN109689126A (zh) * | 2016-09-12 | 2019-04-26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血液净化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680975B1 (fr) * | 1991-09-10 | 1998-12-31 | Hospal Ind | Rein artificiel muni de moyens pour doser une substance dans le sang. |
CA2156721C (en) * | 1993-03-16 | 1999-06-01 | Thomas B. Okarma | Removal of selected factors from whole blood or its components |
ITMI20110441A1 (it) * | 2011-03-21 | 2012-09-22 | Gambro Lundia Ab | Apparecchiatura per il trattamento extracorporeo di sangue. |
EP3539586B1 (en) * | 2014-10-10 | 2022-08-24 | NxStage Medical Inc. | Flow balancing methods |
JP6181286B2 (ja) * | 2015-02-03 | 2017-08-16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装置 |
JP5986258B1 (ja) * | 2015-04-20 | 2016-09-06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 |
-
2019
- 2019-05-09 JP JP2019089299A patent/JP6783897B1/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30 EP EP20802240.0A patent/EP3936170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4-30 WO PCT/JP2020/018303 patent/WO2020226123A1/ja unknown
- 2020-04-30 CN CN202080034481.1A patent/CN113811338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9-30 US US17/489,899 patent/US1194473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48521A (zh) * | 2009-09-30 | 2012-07-04 |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用于药物输注的插入件的管道组件 |
CN103249439A (zh) * | 2010-03-25 | 2013-08-14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血液净化装置 |
JP2017006539A (ja) * | 2015-06-25 | 2017-01-12 | 日機装株式会社 | 血液浄化装置及び血液浄化システム |
CN106215263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一种超滤平衡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连续血液净化装置 |
CN109689126A (zh) * | 2016-09-12 | 2019-04-26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血液净化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1338A (zh) | 2021-12-17 |
WO2020226123A1 (ja) | 2020-11-12 |
JP6783897B1 (ja) | 2020-11-11 |
US11944734B2 (en) | 2024-04-02 |
US20220016326A1 (en) | 2022-01-20 |
EP3936170A1 (en) | 2022-01-12 |
EP3936170B1 (en) | 2024-11-20 |
EP3936170A4 (en) | 2022-11-02 |
JP2020185023A (ja) | 2020-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10634B2 (en) |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
CN110944692B (zh) | 用于操作血液治疗设备的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控制单元和治疗设备 | |
CN109789262B (zh) | 用于血液治疗期完成后从体外血液回路去除血液的设备 | |
US11690942B2 (en) |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with a bypass line that bypasses an ultrafiltration pump | |
CN111372620A (zh) | 体外血液处理设备 | |
US909566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iming and restitution liquids for an extracorporeal blood treatment | |
US12083257B2 (en) |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
US11554202B2 (en) | Blood pur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bubbles therefrom | |
CN113811338B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2399864A (zh) | 用于从血液过滤器去除流体的控制和/或调节装置 | |
WO2021059817A1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US20230106599A1 (en) | Dialysis machine and method for rinsing same | |
CN119451717A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CN117881438A (zh) | 血液净化装置 | |
JP2021073030A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JP2025064760A (ja) | 血液浄化装置 | |
CN115151283A (zh) | 透析装置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