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802B -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30802B CN113630802B CN202010379186.1A CN202010379186A CN113630802B CN 113630802 B CN113630802 B CN 113630802B CN 202010379186 A CN202010379186 A CN 202010379186A CN 113630802 B CN113630802 B CN 1136308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 address
- module
- user plane
- ser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15 scrip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88—Through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基于NR系统模拟器进行NR用户面业务测试,无需搭建复杂的硬件测试环境,配置简单,测试便捷,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用户面的业务性能是衡量终端整体性能的重要内容,用户面业务测试的目的是获取终端用户面的业务性能指标,终端用户面的业务包括上行业务和下行业务,终端用户面的业务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吞吐量、误码率和丢包率等。对终端进行用户面业务测试是基站研发过程中的必经的环节,通常是一边测试,一边研发,由于用户面业务测试内容繁多,用户面业务测试的效率,将直接影响研发效率和研发周期。
现有技术中,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发布的新空口(New Radio,NR)测试方案是基于第三版测试及测试控制表达法(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 version 3,TTCN-3)的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测试模型中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由NR并行测试组件(Parallel Test Component,PTC)模块实现,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测试功能由通信仪表(新空口系统模拟器NR SS)实现。但是,现有的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包括:1、是在运营商现网环境下测试;2、与基站设备厂商测试。
但是,针对用户面业务测试,上述第1种方法,环境配置不灵活,测试环境受限较大;第2种方法,测试场景单一,需要协调基站方资源,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包括:
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
获取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
获取物理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并行测试组件PTC模块,以供所述NR PTC模块根据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所述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之前,还包括:
接收NR 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所述测试终端注册到所述NR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承载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进一步地,当发起的用户面业务测试类型为上行业务测试时,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还包括:
根据上行数据的无线承载类型转发上行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IP通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获取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和第三获取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
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物理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报模块;
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并行测试组件PTC模块,以供所述NR PTC模块根据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所述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小区建立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R 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所述小区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进一步地,还包括终端注册处理模块;
所述终端注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所述测试终端注册到所述NR小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承载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发模块;
当发起的用户面业务测试类型为上行业务测试时,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所述转发模块用于根据上行数据的无线承载类型转发上行数据。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基于NR系统模拟器进行NR用户面业务测试,无需搭建复杂的硬件测试环境,配置简单,测试便捷,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模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协议一致性RLC数据测试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过程的交互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在NR SS中的处理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3GPP发布的NR测试方案是基于TTCN-3的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由NRPTC模块实现,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的测试功能由通信仪表(新空口系统模拟器,简称NR模拟器或NR SS)实现。UE是测试终端,简称终端。
由图1可知,现有的TTCN测试模型主要是模拟NR高层信令交互流程,控制终端的不同行为,达到协议测试目的。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协议一致性RLC数据测试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测试RLC层业务时省略了层2(L2)部分功能,数据包直接递交到TTCN脚本,后续过程直接由脚本处理,中间省略了SDAP和PDCP层的功能。现有TTCN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案,只满足终端是否按照协议要求实现,在业务测试方面没有考虑终端空口的吞吐量测试,测试空口数据业务时,终端是在环回模式下测试,数据量小,并且测试过程只是针对L2不同模块进行测试,没有充分验证各层之间的吞吐量,与实际应用场景有较大差距。
现有的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包括:1、是在运营商现网环境下测试;2、与基站设备厂商测试。
但是,针对用户面业务测试,上述第1种方法,环境配置不灵活,测试环境受限较大;第2种方法,测试场景单一,需要协调基站方资源,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测试终端的无线空口业务能力,通过业务面的高速数据传输,测试终端在空口上的吞吐量,为达到高速数据传输,使用光纤传输数据,业务服务器到NR SS间建立了使用光纤为介质的通路,实现信令消息与数据传输的分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NR用户面业务测试系统包括NR PTC模块、NR SS、业务服务器和测试终端。
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NR SS用于实现基站用户面协议栈的测试功能,基站用户面协议栈包括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
NR SS主要用于模拟NR小区,以供测试终端在NR小区上注册,并根据网络配置业务测试,网络根据不同数据业务配置不同无线资源。
业务服务器主要用于模拟与测试终端的数据业务交互,测试终端可以通过NR模拟器下载和上传文件。
NR SS通过光纤连接到业务服务器,测试终端与NR SS通过空口连接。
NR PTC模块可以搭载于NR SS中,也可以搭载于个人电脑PC中。图3中以NR PTC模块搭载于测试PC为例进行说明,此时,测试PC通过网口与NR SS连接。
另外,在进行全自动化测试时,测试PC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连接测试终端的串行通讯(Cluster communication,COM)端口,用于向测试终端发送AT指令及响应,测试PC通过网线与业务服务器连接,用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AT指令及响应。
NR PTC模块包括主控模块和中间模块。
主控模块主要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加载由TTCN或其他测试语言构建和编译生成的测试用例,启动执行测试用例,配置NR SS建立NR小区,控制测试终端进行业务下载与上传,统计测试结果。
中间模块主要用于将测试配置信息转化成NR SS可接收的消息结构,并将消息传递给NR SS。将NR SS需要反馈的消息透传给主控模块。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执行主体为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为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NR SS中的一个模块。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具体来说,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过程的交互流程图,如图5所示,首先,由NR PTC模块加载由测试语言编写的测试用例脚本,测试语言可以选择TTCN-3。测试用例脚本由用户提前编写完成,并手动导入到测试PC,以供NR PTC模块加载该测试用例脚本。
NR PTC模块加载完成测试用例脚本之后,通过其搭载的测试PC将测试配置信息发送到NR SS,NR SS根据测试配置信息创建NR小区。
测试终端在开机后,注册到NR小区,此时会完成信令面的交互,在信令交互过程中,NR SS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第一IP地址是指网络为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第二IP地址是指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测试终端根据信令交互流程获取网络为其分配的IP地址,同时获得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步骤S402、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具体来说,在向测试终端发送网络为其分配的IP地址,以及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之后,NR PTC模块向NR SS下发测试终端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NR SS接收到测试终端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根据测试终端的IP地址与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并维护测试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步骤S403、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具体来说,在建立测试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之后,即可进行用户面业务测试。
测试终端和业务服务器上预先安装有业务测试软件,例如,FileZilla等。
NR用户面业务测试可以从测试终端发起,也可以从业务服务器发起。
可以手动发起,也可以全自动化测试。
在进行全自动化测试时,测试PC通过USB接口连接测试终端的COM端口,通过向测试终端发送AT指令,控制测试终端发起NR用户面业务测试。测试PC通过网线与业务服务器连接,通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AT指令,控制业务服务器发起NR用户面业务测试。
如图5中所示的全自动化测试,由NR PTC软件模块启业务服务器侧业务测试应用,配置业务类型、IP地址及端口号,并启动终端侧业务测试应用,配置业务类型、IP地址及端口号。然后,测试终端与业务服务器建立IP连接。NR SS和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交互,NR SS和测试终端之间进行空口数据交互。
用户面业务包括上行业务和下行业务。
信令面的数据和用户面的数据在NR SS内部将分开处理,信令面数据通过中间模块传递给主控模块的测试用例脚本,用户面数据将通过协议适配模块(ProtocolAdaptation Module,PAM)递交给业务服务器处理。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在NR SS中的处理流程图,如图6所示,下行数据由业务服务器发出到达PAM,PAM用于提供和维护NR SS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链路,保证业务数据可通过光纤通路到达NR SS的协议层,数据到达PAM层后,PAM将数据转换成与PDCP层间协定的数据格式,再将数据下发给PDCP层,PDCP、RLC、MAC各层根据各层协议规范处理下行数据,最终到达PHY层通过空口发送给测试终端。
上行数据通过测试终端空口到达NR SS的PHY层,经过处理依次递交到NR SS的其他各协议层,MAC、RLC、PDCP根据各层规范处理上行数据。
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 SS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用户面的业务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吞吐量、误码率和丢包率等,获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至少包括吞吐量、误码率和丢包率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基于NR系统模拟器进行NR用户面业务测试,无需搭建复杂的硬件测试环境,配置简单,测试便捷,提高了测试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
获取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
获取物理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具体来说,NR SS中的PDCP层、RLC层和MAC层均可抓取业务数据的吞吐量,PDCP层还可抓取丢包率,PHY层主要抓取误码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NR SS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主要是分别获取PDCP层、RLC层和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以及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通过NR SS协议栈的各个层分别抓取不同的用户面业务性能指标,能够更详细、更全面地对用户面业务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并行测试组件PTC模块,以供所述NR PTC模块根据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所述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NR SS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之后,还包括将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 PTC模块,以供NRPTC模块根据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可以更直观的查阅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将测试结果以测试日志的形式,通过NR PTC模块进行展示,便于用户快速、直观地查看测试结果。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之前,还包括:
接收NR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之前,还包括:
接收NR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根据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以供测试终端接入该NR小区。
NR SS建立NR小区的交互流程如图5所示。
首先,由搭载于测试PC中的NR PTC模块向NR SS下发NR小区配置信息,NRSS接收NR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NR SS接收到NR小区配置信息后,根据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然后,NR SS向NR PTC模块回复NR小区建立完成消息。
最后,NR SS开始广播系统消息,以供测试终端接入该NR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不仅能够对NR用户面业务进行测试,在进行业务性能测试前,还通过对建立小区的过程进行测试,实现了对终端协议一致性的测试。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所述测试终端注册到所述NR小区。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在NR SS根据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之后,NR SS接收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测试终端注册到NR小区。
测试终端接入NR小区的交互流程如图5所示。
搭载于测试PC中的NR PTC模块向测试终端下发终端开机AT命令,指示测试终端开机,测试终端开机后回复开机成功。
测试终端开机成功后,开始搜索NR小区。
测试终端开始随机接入过程。
测试终端向NR SS发起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建链请求,NR SS再将RRC建链请求发送到NR PTC模块。
NR PTC模块对NR SS的无线资源进行配置:NR PTC模块向NR SS下发无线资源配置信息,NR SS接收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后,进行无线资源配置,NR SS的无线资源配置完成后,向NR PTC模块回复配置完成消息。
NR PTC模块对测试终端的无线资源进行配置:NR PTC模块向NR SS下发无线资源配置信息,NR SS接收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后,再将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发送给测试终端,测试终端收到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后,进行无线资源配置。
测试终端的无线资源配置完成后,向NR SS发送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注册请求信息,NR SS接收到NAS注册请求信息后,将NAS注册请求信息发到NR PTC模块。
测试终端发起NAS注册请求后,向NR SS发送协议数据单元(Pt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建立请求信息,NR SS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信息后,将PDU会话建立请求信息发到NR PTC模块。
NR PTC模块接收到PDU会话建立请求信息后,向NR SS下发PDU会话建立接收信息,NRSS接收到PDU会话建立接收信息后,将PDU会话建立接收信息下发到测试终端。在下发PDU会话建立接收信息时,NR PTC模块同时配置测试终端和NR SS业务面无限资源。
测试终端收到PDU会话建立接收信息后,测试终端得到NR网络侧为其分配的IP地址,同时也获得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不仅能够对NR用户面业务进行测试,在进行业务性能测试前,还通过对测试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测试,实现了对终端协议一致性的测试。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承载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NR SS向测试终端发送的网络为其分配的IP地址,以及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承载于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测试终端的IP地址和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承载于现有的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实现方式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当发起的用户面业务测试类型为上行业务测试时,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还包括:
根据上行数据的无线承载类型转发上行数据。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数据到达PDCP层时,PDCP层会根据数据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类型来判断数据是需要发送给NR PTC模块,还是转发给PAM处理。
信令数据将发送给NR PTC模块中的中间模块,由中间模块转发给主控模块中的测试用例脚本。
业务数据将转换成与PAM协定的数据格式,再发给PAM,PAM获取到数据后,将数据封装成IP报文,由NR SS的光纤通路发送给业务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在NR SS内部,将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分开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包括:发送模块701、IP通路建立模块702和获取模块703,其中:
发送模块701用于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IP通路建立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获取模块703用于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基于NR系统模拟器进行NR用户面业务测试,无需搭建复杂的硬件测试环境,配置简单,测试便捷,提高了测试效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和第三获取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
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物理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通过NR SS协议栈的各个层分别抓取不同的用户面业务性能指标,能够更详细、更全面地对用户面业务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报模块;
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并行测试组件PTC模块,以供所述NR PTC模块根据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所述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将测试结果以测试日志的形式,通过NR PTC模块进行展示,便于用户快速、直观地查看测试结果。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小区建立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R 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所述小区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不仅能够对NR用户面业务进行测试,在进行业务性能测试前,还通过对建立小区的过程进行测试,实现了对终端协议一致性的测试。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还包括终端注册处理模块;
所述终端注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所述测试终端注册到所述NR小区。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不仅能够对NR用户面业务进行测试,在进行业务性能测试前,还通过对测试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测试,实现了对终端协议一致性的测试。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承载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测试终端的IP地址和业务服务器的IP地址承载于现有的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实现方式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发模块;
当发起的用户面业务测试类型为上行业务测试时,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所述转发模块用于根据上行数据的无线承载类型转发上行数据。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与上述相应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在NR SS内部,将信令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分开处理,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02、存储器(memory)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01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
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包括:
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包括:
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新空口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具体包括:
分别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
获取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
获取物理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并行测试组件PTC模块,以供所述NR PTC模块根据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所述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之前,还包括:
接收NR 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所述测试终端注册到所述NR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承载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起的用户面业务测试类型为上行业务测试时,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还包括:
根据上行数据的无线承载类型转发上行数据。
8.一种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测试终端发送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表示为所述测试终端分配的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表示为业务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IP通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测试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IP通路;
获取模块,用于当基于所述IP通路发起用户面业务测试之后,获取NR系统模拟器中各个协议层抓取到的业务性能指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和第三获取子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抓取到的吞吐量;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PDCP层抓取到的丢包率;
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物理PHY层抓取到的误码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报模块;
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发送到NR并行测试组件PTC模块,以供所述NR PTC模块根据所述业务性能指标数据生成测试日志,所述NR PTC模块用于实现NR网络高层的测试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模块和小区建立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NR PTC模块发送的NR小区配置信息;
所述小区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NR小区配置信息建立NR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注册处理模块;
所述终端注册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测试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信息,以供所述测试终端注册到所述NR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承载于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建立接收消息中。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发模块;
当发起的用户面业务测试类型为上行业务测试时,在进行上行业务测试的过程中,所述转发模块用于根据上行数据的无线承载类型转发上行数据。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的步骤。
16.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9186.1A CN113630802B (zh) | 2020-05-07 | 2020-05-07 |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9186.1A CN113630802B (zh) | 2020-05-07 | 2020-05-07 |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30802A CN113630802A (zh) | 2021-11-09 |
CN113630802B true CN113630802B (zh) | 2024-02-20 |
Family
ID=7837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79186.1A Active CN113630802B (zh) | 2020-05-07 | 2020-05-07 |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308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67054A (zh) * | 2021-02-07 | 2021-05-2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测试方法、装置、测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4258030A (zh) * | 2021-12-09 | 2022-03-29 |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动态频谱共享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2676A (zh) * | 2009-06-17 | 2009-11-0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
CN101998473A (zh) * | 2009-08-10 | 2011-03-30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通信设备性能的系统 |
CN102387516A (zh) * | 2010-09-03 | 2012-03-21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NodeB测试的PS业务模拟系统和测试方法 |
CN103945443A (zh) * | 2014-05-09 | 2014-07-23 | 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td-lte无线网络业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4239198A (zh) * | 2013-06-09 | 2014-12-2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智能手机及其软件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和服务器 |
CN105634876A (zh) * | 2016-03-08 | 2016-06-0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
WO2016188181A1 (zh) * | 2015-10-30 | 2016-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7152880A1 (zh) * | 2016-03-11 | 2017-09-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网络的性能测试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
CN108574604A (zh) * | 2017-03-07 | 2018-09-2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04544B (zh) * | 2016-05-19 | 2020-10-30 |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 用于ip地址指派的方法和装置 |
-
2020
- 2020-05-07 CN CN202010379186.1A patent/CN1136308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2676A (zh) * | 2009-06-17 | 2009-11-0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中心双出口的负载分担方法和设备 |
CN101998473A (zh) * | 2009-08-10 | 2011-03-30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通信设备性能的系统 |
CN102387516A (zh) * | 2010-09-03 | 2012-03-21 |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NodeB测试的PS业务模拟系统和测试方法 |
CN104239198A (zh) * | 2013-06-09 | 2014-12-2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智能手机及其软件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和服务器 |
CN103945443A (zh) * | 2014-05-09 | 2014-07-23 | 江苏鑫软图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td-lte无线网络业务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
WO2016188181A1 (zh) * | 2015-10-30 | 2016-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5634876A (zh) * | 2016-03-08 | 2016-06-0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和系统 |
WO2017152880A1 (zh) * | 2016-03-11 | 2017-09-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网络的性能测试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测试系统 |
CN108574604A (zh) * | 2017-03-07 | 2018-09-25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30802A (zh) | 202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45659B2 (ja) | 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関連装置 | |
CN110876156B (zh) | 对中央单元进行测试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EP3585095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and device, smf, upf, ue, pcf and an therefor | |
CN102695217B (zh) | 改善无线资源控制联机程序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
US9294945B2 (en) | Test apparatus and test method | |
CN113630802B (zh) | Nr用户面业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 |
US7894384B2 (en) | Packet data load generator system for 1×-EVDO wireless network | |
CN112333019B (zh) | 路由器的配置、测试方法及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9027480A1 (en) | TRANSPORT METHOD SELECTION FOR DISTRIBUTING SERVER NOTIFICATIONS | |
WO2023134312A1 (zh) | 内容计费测试方法、管理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921448B (zh) | 卫星通信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Amini et al. | 5g diy: Impact of different elem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e2e 5g standalone testbed | |
CN101384060A (zh) | 对r99网络进行升级的方法 | |
CN103023940A (zh) | 一种pc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6112943B (zh) | 一种模拟通信系统及其部署方法、模拟通信测试方法 | |
CN111726823B (zh) |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 |
Bozis et al. | A Versatile 5G Standalone Testbed Based On Commodity Hardware | |
EP3531739B1 (en) | Testing the resource reservation behavior of at least a first device under test in an emulated device-to-device network environment | |
CN102891900A (zh) | 一种在流量卸载时域名解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024598B (zh) | 前传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143702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本地维护终端、代理设备及系统 | |
Bozis et al. | Enhancing 5G performance: A standalone system platform with customizable features | |
CN116170828A (zh) | 一种5g核心网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3297966B (zh) | 实现无线局域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及装置 | |
CN116170895A (zh)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