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26823B -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26823B CN111726823B CN201910222016.XA CN201910222016A CN111726823B CN 111726823 B CN111726823 B CN 111726823B CN 201910222016 A CN201910222016 A CN 201910222016A CN 111726823 B CN111726823 B CN 1117268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ocol stack
- information
- tnl
- tnl information
- allocation requ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8—Protocol analy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PC发送第一分配请求至第一协议栈,以使第一协议栈生成第一TNL信息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PC发送第二分配请求至第二协议栈,以使第二协议栈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发送至第一协议栈;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该技术方案拆分X2‑AP功能到PC和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解决了当前测试脚本与4G基站、5G基站原有功能存在冲突的问题,建立EN‑DC链路用于实现UE出厂前的性能测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E-UTRA-NR DualConnectivity,E-UTRA-NR双连接)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EN-DC是5G 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的产物,采用了LTE(Long TermEvolution,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与5G NR(New Radio,新空口)双连接的方式。其以4G基站作为MN(Master Node,主站),5G基站作为SN(Secondary Node,从站),并使用4G核心网,其架构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为EN-DC模式下接入网用户面的架构图,数据流在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包数据汇聚协议)层分离和合并,随后通过RLC(Radio Link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收发。其中,PDCP与RLC位于不同基站时,二者之间通过GTP-U(GPRS Tunneling Protocol User Plane,分组数据隧道协议用户面)通信。PDCP位于MN或者SN会影响到数据收发途径,解释为:当PDCP层位于SN时,NR PDCP将数据传递给E-UTRARLC,经过的链路为NR PDCP→NR GTP-U→E-UTRA GTP-U→E-UTRA RLC,E-UTRA RLC将数据传递给NR PDCP时,经过的链路为E-UTRA RLC→E-UTRA GTP-U→NR GTP-U→NR PDCP;当PDCP层位于MN时,E-UTRA侧NR PDCP将数据传递给NR RLC,经过的链路为E-UTRA侧NR PDCP→E-UTRA GTP-U→NR GTP-U→NR RLC,NR RLC将数据传递给E-UTRA侧NR PDCP时,经过的链路为NR RLC→NR GTP-U→E-UTRA GTP-U→E-UTRA侧NR PDCP。其中,E-UTRA GTP-U与NRGTP-U之间的链路即为EN-DC链路。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在出厂之前,都需要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厂家一般采用测试仪表模拟现实环境中的移动通信网用于和UE通信,从而对UE的性能进行测试。
测试仪表是基于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发布的测试脚本,结合模拟基站功能的协议模拟器组成。其中,3GPP发布的测试脚本不仅模拟核心网功能,同时还将部分接入网功能挪至脚本实现。接入网的主要网元是基站,因此当前3GPP发布的测试脚本与基站功能存在冲突。另外挪至脚本实现的部分接入网功能涉及到EN-DC链路的建立,即现有基站技术中建立EN-DC链路的方式无法在测试仪表中使用,不能满足UE出厂前的性能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X2-AP功能拆分实现的方式,提供了一种适于EN-DC测试的系统架构,用以解决当前5G测试脚本与4G基站、5G基站功能冲突的问题。在该系统架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用以建立EN-DC链路满足UE出厂前的性能测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
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Transport Network Layer,传输网络层)信息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其中,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
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
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TNL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PC(Personal Computer,电脑)生成第一分配请求,并将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并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PC生成第二分配请求,并将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将第二TNL信息发送至第一协议栈,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建立EN-DC链路,用于实现对UE出厂前的性能测试。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小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
将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上述技术方案中,PC接收第一协议栈发送的第二小区信息,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并将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第一协议栈,解决第一协议栈不知道第二协议栈IP地址的问题。第一协议栈根据该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向第二协议栈的发送第一TNL信息,实现第一协议栈将用于建立EN-DC链路的资源发送至第二协议栈。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PC在向第一协议栈发送第一分配请求之后,还可以接收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并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进一步生成第二分配请求,以及在向第二协议栈发送第二分配请求之后,还可以接收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还包括:
生成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
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进行RRC连接重配置;
接收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包括:
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转发至所述UE;
所述接收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是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经所述第二协议栈转发的消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PC在接收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还可以生成RRC重配置消息,并发送至UE,用于UE的连接重配置,从而实现UE在EN-DC链路中的通信。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分配请求;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
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接收所述第二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是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协议栈获取第一分配请求,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该第一TNL信息即是第一协议栈分配给第二协议栈的用于建立EN-DC链路的资源信息,第一协议栈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可以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其中,第二TNL信息是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的。进一步的,第一协议栈还可以接收第二协议栈发送的第二TNL信息,并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第一协议栈和第二协议栈进行资源配置完成后,即可以建立EN-DC链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TEID(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隧道端点标示);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确定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一TEID和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一TNL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第二协议栈分配用于GTP-U传输的第一TEID,以及确定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和第一TEID组成第一TNL信息,以使第二协议栈可以向第一协议栈发送数据,也就是第一协议栈确定出建立EN-DC链路所需的资源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包括:
将所述第二小区信息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接收所述PC发送的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协议栈向PC发送第二小区信息,PC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确定出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并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从而第一协议栈可以根据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实现第二协议栈有第一TNL信息和第二TNL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PDCP进行参数分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对PDCP进行参数分配,第一协议栈的PDCP根据第一TNL信息可以接收第二协议栈的RLC发送的数据,根据第二TNL信息可以向第二协议栈RLC发送数据,进而完成EN-DC链路的建立。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协议栈在生成第一TNL信息之后,可以向PC反馈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PC在接收到该分配完成响应之后,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以及第二分配请求。第一协议栈发送的分配完成响应为后续EN-DC链路的建立提供触发条件。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TNL信息、第二分配请求;所述第一TNL信息是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
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协议栈获取到第二分配请求后,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该第二TNL信息即是第二协议栈分配给第一协议栈的用于建立EN-DC链路的资源信息,第二协议栈将第二TNL信息发送至第一协议栈,第一协议栈可以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相应的,第二协议栈可以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第一协议栈和第二协议栈进行资源配置完成后,即可以建立EN-DC链路。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一协议栈分配第二TEID;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TEID和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二TNL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第一协议栈分配用于GTP-U传输的第二TEID,以及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和第二TEID组成第二TNL信息,用于第一协议栈可以向第二协议栈发送数据,也就是第二协议栈确定出建立EN-DC链路所需的资源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TNL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所述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协议栈可以获取第一TNL信息中的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并根据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二TNL信息发送至第一协议栈,实现第一协议栈有第一TNL信息和第二TNL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RLC进行参数分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对RLC进行参数分配,第二协议栈的RLC根据第一TNL信息可以向第一协议栈的PDCP发送数据,根据第二TNL信息可以接收第一协议栈的PDCP发送的数据,进而完成EN-DC链路的建立。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协议栈在生成第二TNL信息之后,可以向PC反馈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PC在接收到该分配完成响应之后,可以用于确定EN-DC链路建立完成。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其中,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TNL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小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以及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之后,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生成RRC重配置消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进行RRC连接重配置;接收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及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是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经所述第二协议栈转发的消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分配请求;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是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TEID;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确定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一TEID和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一TNL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小区信息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接收所述PC发送的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PDCP进行参数分配。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之后,生成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TNL信息、第二分配请求;所述第一TNL信息是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一协议栈分配第二TEID;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TEID和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二TNL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TNL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RLC进行参数分配。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之后,生成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N-DC系统架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N-DC模式下接入网用户面的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EN-DC链路测试的系统架构;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适于EN-DC链路测试的系统架构;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2-U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2-C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添加SN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添加SN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第一TNL信息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一种PDCP位于MN分流的数据收发途径;
图10b为一种PDCP位于SN分流的数据收发途径;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于EN-DC链路测试的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测试装置和UE,测试装置模拟核心网和接入网的功能,实现对UE的测试。
测试装置可以包括NR协议模拟器、LTE协议模拟器、PC,各组件功能说明如下:
PC包括测试脚本和ADLM(ADapter Layer Master,主适配层)。测试脚本是由3GPP提供的测试用例集,该测试脚本采用TTCN(Testing and Test Control Notation,测试及测试控制表达法)语言编写,负责测试用例总体配置和控制,主要模拟核心网及接入网RRC、X2-AP(X2-Applicaion,X2应用层)功能。ADLM负责对协议模拟器的管理以及TTCN脚本接口的适配和消息收发。
NR协议模拟器主要实现5G基站功能,完成5G基站的模拟,包括第一ADLS(ADapterLayer Slave,从适配层)、第一模拟器、第一接入网。第一ADLS与ADLM进行信息交互,用于模拟5G基站和核心网的通信;第一ADLS与第二ADLS进行信息交互,用于模拟5G基站和4G基站的通信。第一模拟器用于接收第一ADLS的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第一接入网可识别的信息。第一接入网包括5G基站的L2层,即PDCP层、RLC层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层。
LTE协议模拟器主要实现4G基站功能,完成4G基站的模拟,包括第二ADLS、第二模拟器、第二接入网。第二ADLS与ADLM进行信息交互,用于模拟4G基站和核心网的通信;第二ADLS与第一ADLS进行信息交互,用于模拟4G基站和5G基站的通信。第二模拟器用于接收第二ADLS的信息并将该信息转换为第二接入网可识别的信息。第二接入网包括4G基站的L2层,即PDCP层、RLC层和MAC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EN-DC链路的具体测试架构,如图4所示,该测试架构包括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三部分:(1)用于模拟NR接入网第一部分功能的NR协议模拟器;(2)用于模拟LTE接入网第一部分功能的LTE协议模拟器;(3)用于模拟NR接入网第二部分功能、LTE接入网第二部分功能和核心网功能的PC。也就是说,接入网功能分为第一部分功能和第二部分功能,接入网的第一部分功能在协议模拟器实现,接入网的第二部分功能在PC上实现,核心网功能在PC上实现。
NR协议模拟器模拟5G基站上PDCP、RLC、MAC功能的实现;LTE协议模拟器模拟4G基站上PDCP、RLC、MAC功能的实现。NR协议模拟器与LTE协议模拟器之间通信即可以实现NRPDCP将数据传递给E-UTRA RLC或E-UTRA侧NR PDCP将数据传递给NR RLC的过程,即用于模拟GTP-U层的用户数据传输。
PC通过调用测试脚本模拟接入网的第二部分功能和核心网功能,此处,测试脚本划分为5G部分和4G部分,两部分之间通信用于模拟X2-AP层的信令传输,也就是NR接入网第二部分功能、LTE接入网第二部分功能。
此外,如图4所示,该测试装置中还包括ADL(ADapter Layer,适配层)和SS(SystemSimulator,系统模拟器),ADL包括ADLM和ADLS,PC上设置有ADLM,LTE协议模拟器上设置有ADLS和SS,NR协议模拟器上设置有ADLS和SS。PC调用TTCN脚本,TTCN脚本形成码流发送给ADLM,ADLM与ADLS通过IP SOCKET(套接字)通信的方式,ADLM将码流传递给ADLS,ADLS将码流经过SS发送至L2。示例性的,该测试装置上行信息传递时,信息传递经过L2→SS→ADLS→ADLM→TTCN。
参照图5a、图5b示出的X2-U接口和X2-C接口的结构,对上述测试架构做进一步解释。X2-U接口和X2-C接口组成X2接口,其中,X2-U接口为用户面接口,接口结构如图5a所示,X2-C接口为控制面接口,接口结构如图5b所示。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架构,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实际应用中EN-DC链路建立过程中添加SN的具体流程,该添加SN的具体流程中链路资源分配由MN、SN完成。
步骤601,MN分配MN EN-DC链路资源;
步骤602,M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给SN;
步骤603,SN分配SN EN-DC链路资源;
步骤604,SN链路资源配置;
步骤605,S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给MN;
步骤606,MN链路资源配置;
步骤607,SN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给UE;
步骤608,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
步骤609,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给MN;
步骤610,MN发送SN添加完成消息给SN。
MN为SN分配MN EN-DC链路资源,并将携带有MN EN-DC链路资源的SN添加请求消息发送至SN。SN接收到该SN添加请求消息后,分配SN EN-DC链路资源,并将MN EN-DC链路资源、SN EN-DC链路资源进行配置。SN将携带有SN EN-DC链路资源的SN添加确认消息发送至MN,MN接收到该SN添加确认消息后,将MN EN-DC链路资源、SN EN-DC链路资源进行配置,此时,MN和SN都将EN-DC链路资源配置完成。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UE接收到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后,进行RRC连接重配置,并在重配置完成后,将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至MN,MN生成SN添加完成消息给SN,至此EN-DC链路建立完成,可以实现数据通信。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MN的X2-AP层以及SN的X2-AP层,X2-AP用于生成X2信令(例如,SN添加请求消息、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以及EN-DC链路资源的分配,MN的X2-AP层为SN分配MN EN-DC链路资源,并发送至SN;SN的X2-AP层为MN分配MN EN-DC链路资源,并发送至MN。MN、SN二者均包含MN EN-DC链路资源、SN EN-DC链路资源,因此MN、SN可以进行资源配置,用于EN-DC链路的建立。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架构中,参照图4示出的测试架构,将X2-AP的功能拆分为两部分:(1)TTCN脚本触发消息模拟X2信令,用于添加SN(5G基站)建立新的链路,此处,X2信令中不包含EN-DC链路信息;(2)ADL进行EN-DC链路的资源分配及建立。
如图7所示,提供适用于测试架构的EN-DC链路建立过程中添加SN的具体流程,该添加SN的具体流程中链路资源分配不再由MN、SN单独完成。
步骤701,4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给5G TTCN;
步骤702,5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给4G TTCN;
步骤703,4G TTCN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给UE;
步骤704,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
步骤705,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给4G TTCN;
步骤706,4G TTCN发送SN添加完成消息给5G TTCN。
在步骤701中,4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给5G TTCN,该请求消息中不包含MN分配给SN的用于建立EN-DC链路的资源,在步骤702中,5G TTCN在接收到该SN添加请求消息后,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给4G TTCN时,该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同样不包含SN分配给MN的用于建立EN-DC链路的资源,此时,EN-DC链路的资源没有分配完成,则EN-DC链路则不能正常建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则涉及到X2-AP的另一个功能,即EN-DC链路的资源分配与建立,该功能由测试装置中的ADL执行,ADL包括ADLM和ADLS。
基于上述描述,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的流程,该流程结合上述X2-AP被拆分后的两部分功能,详细描述了具体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此处,该链路建立方法可以由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位于上述测试装置中,也可以是上述测试装置。如图8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801,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PC设置4GTTCN脚本和5GTTCN脚本,PC的4G TTCN向PC的5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PC的5G TTCN在接收到该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其中,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第一小区信息、第二小区信息分别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对应的小区信息,其中小区信息中包括小区ID(Identification,身份标识号)。
步骤802,PC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
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第一分配请求,并将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具体的,PC的5G TTCN将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PC的ADLM,并经PC的ADLM转发至第一协议栈的ADLS,第一协议栈的ADLS获取到第一分配请求后,可以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
此外,PC在将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还可以在第一协议栈完成资源分配后,接收第一协议栈发送的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PC的5G TTCN在接收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后,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发送至PC的4G TTCN。相应的,第一协议栈接收到第一分配请求后,生成第一TNL信息,并可以在生成第一TNL信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并反馈给PC的5G TTCN,以使得PC的5G TTCN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803,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
此处,TNL信息可以理解为用于建立EN-DC链路所需的信息,TNL信息包括IP地址和GTP-U传输所需的TEID。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相当于,第一协议栈的ADLS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以及为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TEID,具体的,第一协议栈的ADLS可以根据第一分配请求中的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TEID,以及第一协议栈的ADLS可以根据第一小区信息确定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并将第一TEID和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第一TNL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分配请求可以包括第一小区ID、用户ID、承载ID,第一协议栈的ADLS根据第一小区ID、用户ID、承载ID为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TEID,可以如公式(1)所示。
第一TEID=小区ID×N1+用户ID×N2+承载ID×N3……(1)
其中,N1、N2、N3为根据经验进行设定的常数。
步骤804,第一协议栈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
第一协议栈生成第一TNL信息后,可以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其中,第二TNL信息是第二协议栈生成的,具体生成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具体描述,此处,对第一协议栈向第二协议栈发送第一TNL信息进行说明:
第一协议栈本身并不知晓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需要进行确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的方式,由于第一分配请求中还包括第二小区信息,所以第一协议栈可以根据第二小区信息从PC中获取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具体的,第一协议栈的ADLS将第二小区信息发送至PC的ADLM,PC的ADLM负责所有协议栈的管理,当PC的ADLM接收第二小区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二小区信息查找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并反馈给第一协议栈的ADLS,以使第一协议栈的ADLS可以根据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协议栈发送第一TNL信息至第二协议栈的具体流程,可以如图9所示。
步骤901,第一协议栈将第二小区信息发送至PC;
步骤902,PC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步骤903,PC将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第一协议栈;
步骤904,第一协议栈发送第一TNL信息至第二协议栈。
换句话说,PC可以接收第一协议栈发送的第二小区信息,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并将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
此外,第一协议栈在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之后,还可以生成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并将该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PC,以使PC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相当于,第一协议栈的ADLS生成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并发送至PC的5G TTCN,PC的5G TTCN在接收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后,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并发送至PC的4G TTCN。
步骤805,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
PC的5G TTCN在接收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后,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并发送至PC的4G TTCN,PC的4G TTCN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其中,第二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第一小区信息、第二小区信息分别为第一协议栈、第二协议栈对应的小区信息,其中小区信息中包括小区ID。
步骤806,PC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PC的4G TTCN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第二分配请求,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在接收到第一TNL信息后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将第二TNL信息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此外,PC在将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之后,还可以接收第二协议栈发送的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具体的,PC的4G TTCN将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的ADLS,第二协议栈的ADLS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生成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反馈给PC的4G TTCN。
步骤807,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
由上述步骤804、步骤806可知,第二协议栈可以获取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第一TNL信息,以及PC发送的第二分配请求,其中,第一TNL信息是第一协议栈接收到第一分配请求后生成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的,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第二协议栈在获取到第二分配请求后,会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的实现方式,具体的,该第二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第二协议栈的ADLS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第一协议栈分配第二TEID,以及根据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并将第二TEID和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第二TNL信息。
可选的,第二协议栈在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之后,还可以生成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并将该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PC。相当于,第二协议栈的ADLS生成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并发送至PC的4G TTCN。
步骤808,第二协议栈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
第二协议栈接收的第一TNL信息中包括第一TEID和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所以当第二协议栈获取到的第一TNL信息时,便可以确定出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并根据该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第二TNL信息发送至第一协议栈,当第一协议栈接收到该第二TNL信息后,会根据该第二TNL信息、第一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步骤809,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具体的,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对RLC进行参数分配。理解为,第二协议栈的ADLS将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分配给RLC。
步骤810,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具体的,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对PDCP进行参数分配,理解为,第一协议栈的ADLS将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分配给PDCP。
结合EN-DC链路架构对ADL执行资源分配做如下解释,PDCP可以位于MN(4G基站)或SN(5G基站),当PDCP位于MN或SN时都会影响数据分流途径。如图10a、图10b示出的PDCP分别位于MN分流和SN分流的数据收发途径,其中,虚线表示控制面数据收发途径,实线表示用户面数据收发途径。在PDCP位于MN分流时,由于5G NR带宽大,需MN具备更强的处理和缓冲能力,为了避免MN处理能力的瓶颈,需要将E-UTRA PDCP升级为NR PDCP,即E-UTRA侧的NRPDCP,此时,E-UTRA PDCP版本升级增加了设备研发和建网成本,但其升级后的处理能力与PDCP位于SN分流上的处理能力相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优选PDCP位于SN分流,具体的,当NR PDCP将数据传递给E-UTRA RLC时,经过的链路为NR PDCP→NR GTP-U→E-UTRA GTP-U→E-UTRA RLC,此时,第一协议栈是NR协议栈,第二协议栈是LTE协议栈,NR协议栈的ADLS生成的第一TNL信息为UL TNL(UpLink TNL,上行TNL),LTE协议栈的ADLS生成的第二TNL信息为DL TNL(Down Link TNL,下行TNL),NR协议栈将UL TNL、DL TNL配置给PDCP,LTE协议栈将ULTNL、DL TNL配置给RLC。
虽然PDCP位于SN分流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PDCP位于MN分流时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E-UTRA侧NR PDCP将数据传递给NR RLC时,经过的链路为E-UTRA侧NRPDCP→E-UTRA GTP-U→NR GTP-U→NR RLC,此时,第一协议栈是NR协议栈,第二协议栈是LTE协议栈,NR协议栈的ADLS生成的第一TNL信息为DL TNL,LTE协议栈的ADLS生成的第二TNL信息为UL TNL,NR协议栈将UL TNL、DL TNL配置给RLC,LTE协议栈将UL TNL、DL TNL配置给PDCP。
可选的,PC在接收第一协议栈发送的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生成RRC重配置消息,并将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以使UE根据RRC重配置消息进行RRC连接重配置。具体的,PC的5G TTCN在接收第一协议栈的ADLS发送的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并发送至PC的4G TTCN,PC的4G TTCN生成RRC重配置消息,并将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UE在接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后,进行RRC连接重配置并生成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将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反馈给PC的4G TTCN,PC的4G TTCN生成SN添加完成消息发送至5G TTCN。
此处,PC的4G TTCN将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时,可以先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的ADLS,以使第二协议栈的ADLS转发该RRC重配置消息至UE。相应的,PC的4G TTCN在接收UE反馈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时,可以先经过第二协议栈的ADLS,即UE生成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后,将该完成消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的ADLS,第二协议栈的ADLS转发该完成消息至PC的4GTTCN。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在具体的测试装置下描述该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流程,如图11所示,该测试装置包括PC、NR协议栈、LTE协议栈和UE,其中,PC包括ADLM、4GTTCN和5GTTCN,NR协议栈包括ADLS和PDCP/RLC/MAC层,NR协议栈包括ADLS和PDCP/RLC/MAC层。EN-DC链路建立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101,4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至5G TTCN;
步骤1102,5G TTCN发送5G资源分配请求至NR协议栈的ADLS;
步骤1103,NR协议栈的ADLS生成EN-DC UL TNL;
步骤1104,NR协议栈的ADLS发送EN-DC UL TNL至LTE协议栈的ADLS;
步骤1105,NR协议栈的ADLS发送5G资源分配完成响应至5G TTCN;
步骤1106,5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至4G TTCN;
步骤1107,4G TTCN发送RRC重配置消息至UE;
步骤1108,4G TTCN发送4G资源分配请求至LTE协议栈的ADLS;
步骤1109,LTE协议栈的ADLS生成EN-DC DL TNL;
步骤1110,LTE协议栈的ADLS将EN-DC TNL配置给RLC;
步骤1111,LTE协议栈的ADLS发送EN-DC DLTNL至NR协议栈的ADLS;
步骤1112,NR协议栈的ADLS将EN-DC TNL配置给PDCP;
步骤1113,LTE协议栈的ADLS发送4G资源分配完成响应至4G TTCN;
步骤1114,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至4G TTCN;
步骤1115,4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完成消息至5GTTCN。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划分为EN-DC UL TNL的分配及传递、EN-DC DL TNL的分配及传递,当4G TTCN发送SN添加请求消息(SgNB Addition Request)至5G TTCN后,执行EN-DCUL TNL的分配及传递,具体的,5G TTCN生成5G资源分配请求,经ADLM转发至NR协议栈的ADLS,NR协议栈的ADLS分配EN-DC UL TEID,并确定出NR ADLS IP(NR协议栈的ADLS的IP地址),将EN-DC UL TEID、NR ADLS IP组成EN-DCUL TNL。NR协议栈的ADLS将生成EN-DCUL TNL发送至LTE协议栈的ADLS,LTE协议栈的ADLS接收EN-DCUL TNL后进行保存,NR协议栈的ADLS生成5G资源分配完成响应,经ADLM转发至5G TTCN,此处,即完成EN-DC UL TNL的分配及传递。5G TTCN在接收到该5G资源分配完成响应之后,生成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SgNB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发送至4G TTCN,4G TTCN向UE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然后执行EN-DC DL TNL的分配及传递,具体的,4GTTCN生成4G资源分配请求发送至LTE协议栈的ADLS,LTE协议栈的ADLS分配EN-DC DL TEID,并确定出LTE ADLS IP(LTE协议栈的ADLS的IP地址),将EN-DC DL TEID、LTE ADLS IP组EN-DCDL TNL,并发送至NR协议栈的ADLS,此处,即完成EN-DC DL TNL的分配及传递。在完成EN-DC UL TNL的分配及传递、EN-DC DL TNL的分配及传递之后,LTE协议栈的ADLS将EN-DC TNL(EN-DC DL TNL、EN-DC UL TNL)分配给RLC,NR协议栈的ADLS将EN-DC TNL(EN-DC DL TNL、EN-DC UL TNL)分配给PDCP。此外,UE在完成RRC连接重配置后,向4G TTCN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4G TTCN生成SN添加确认消息(SgNB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发送至5G TTCN,此时,即完成EN-DC链路的建立,即可进行EN-DC链路的通信。
上述实施例中,PC生成第一分配请求,并将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并将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PC生成第二分配请求,并将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二协议栈,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将第二TNL信息发送至第一协议栈,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建立EN-DC链路,用于实现对UE出厂前的性能测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1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可以执行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的流程。
处理单元1201,用于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
收发单元1202,用于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其中,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
所述收发单元120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TNL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202还用于: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小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202还用于:
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以及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之后,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生成RRC重配置消息;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202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进行RRC连接重配置;接收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202具体用于:
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转发至所述UE;以及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是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经所述第二协议栈转发的消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13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可以执行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的流程。
收发单元1301,用于获取第一分配请求;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
处理单元1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1301还用于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所述收发单元130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是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TEID;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确定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一TEID和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一TNL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1301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小区信息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接收所述PC发送的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PDCP进行参数分配。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之后,生成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301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14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可以执行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的流程。
收发单元1401,用于获取第一TNL信息、第二分配请求;所述第一TNL信息是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处理单元1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1401还用于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一协议栈分配第二TEID;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TEID和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二TNL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TNL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所述收发单元14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RLC进行参数分配。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还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之后,生成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获取到从站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
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传输网络层TNL信息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其中,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
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
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TNL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小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在所述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协议栈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之后,还包括:
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
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以使所述UE根据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进行RRC连接重配置;
接收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包括:
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发送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将所述RRC重配置消息转发至所述UE;
所述接收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协议栈发送的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所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是所述UE进行RRC连接重配置之后生成并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经所述第二协议栈转发的消息。
6.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分配请求;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电脑PC在获取到从站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传输网络层TNL信息;
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接收所述第二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是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二协议栈分配第一隧道端点标示TEID;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信息确定第一协议栈的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地址;
将所述第一TEID和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一TNL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包括:
将所述第二小区信息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接收所述PC发送的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包数据汇聚协议PDCP进行参数分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TNL信息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以使所述PC生成所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
11.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传输网络层TNL信息、第二分配请求;所述第一TNL信息是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电脑PC在获取到从站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
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包括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为所述第一协议栈分配第二隧道端点标示TEID;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信息确定第二协议栈的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地址;
将所述第二TEID和所述第二协议栈的IP地址组成所述第二TNL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NL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
所述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协议栈的IP地址,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对无线链路控制RLC进行参数分配。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之后,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
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对应的分配完成响应发送至所述PC。
16.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获取到从站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第一分配请求;
收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发送至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传输网络层TNL信息并发送至第二协议栈;其中,所述第一分配请求包括第一小区信息、用户信息、承载信息和第二小区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第二分配请求;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分配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TNL信息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17.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分配请求;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电脑PC在获取到从站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分配请求生成第一传输网络层TNL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TNL信息发送至第二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是所述第二协议栈根据第二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18.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输网络层TNL信息、第二分配请求;所述第一TNL信息是第一协议栈根据第一分配请求生成并发送的;所述第一分配请求是电脑PC在获取到从站SN添加请求消息后生成的;所述第二分配请求是PC在获取到SN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后生成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分配请求生成第二TNL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TNL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协议栈,以使所述第一协议栈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TNL信息、所述第二TNL信息进行资源配置。
1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22016.XA CN111726823B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22016.XA CN111726823B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6823A CN111726823A (zh) | 2020-09-29 |
CN111726823B true CN111726823B (zh) | 2023-04-28 |
Family
ID=7256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22016.XA Active CN111726823B (zh) | 2019-03-22 | 2019-03-22 |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268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98731B (zh) * | 2021-03-01 | 2022-11-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栈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5914057A (zh) * | 2021-08-10 | 2023-04-04 | 大唐联仪科技有限公司 | 链路建立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12730A (zh) * | 2014-02-21 | 2014-05-21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多小区ttcn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系统 |
CN105075388A (zh) * | 2013-03-29 | 2015-11-18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辅助双连通性的技术 |
CN109088706A (zh) * | 2018-08-24 | 2018-12-25 |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技术终端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22367A1 (en) * | 2015-01-30 | 2016-08-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over for dual connectivity |
-
2019
- 2019-03-22 CN CN201910222016.XA patent/CN1117268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5388A (zh) * | 2013-03-29 | 2015-11-18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辅助双连通性的技术 |
CN103812730A (zh) * | 2014-02-21 | 2014-05-21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多小区ttcn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系统 |
CN109088706A (zh) * | 2018-08-24 | 2018-12-25 |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技术终端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CC TF160, Motorola Mobility.R5-160089 "Dual Connectivity: Introduction of Test Model".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2016,(TSGR5_70_Malta),全文. * |
MCC TF160.R5-186729 "EN-DC: Misc. Test Model updates".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2018,(tsgr5_81_spokane),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26823A (zh) | 2020-09-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40562B2 (ja) |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2220436B1 (ko) | 데이터 처리를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및 저장 매체 | |
JP7378433B2 (ja) | データパケットの送信方法、受信方法及び装置ならびにデータパケットの伝送システム | |
CN106538037B (zh) |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365299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ata synchronization for 4g/5g dual-registere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KR102339053B1 (ko) |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US2023023975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donor mobility | |
JP7557664B2 (ja) | Iabノード構成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
JP2020167716A (ja) | Lteと5gのタイト・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の場合の通信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17054538A1 (zh) | 建立辅助信令链路的方法及其装置、基站及终端 | |
US9544910B2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20230098258A1 (en) | Relay bearer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EP4192101A1 (en) | N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KR102661693B1 (ko) | 데이터를 포워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586890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20200118142A (ko) | 데이터를 순차적으로 제출하는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 |
US20230421316A1 (en) | Beam reporting enhancement for simultaneous iab reception | |
CN111726823B (zh) | 一种适于测试的en-dc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 |
US11516874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973399A (zh)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6114212A (zh) | 一种辅助信息的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 |
US10263742B2 (en) |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 |
CN116170895A (zh)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
KR100492076B1 (ko) | Wcdma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코아망의 성능 및 용량 측정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9136336A (zh) |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