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629424A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9424A
CN113629424A CN202110923342.0A CN202110923342A CN113629424A CN 113629424 A CN113629424 A CN 113629424A CN 202110923342 A CN202110923342 A CN 202110923342A CN 113629424 A CN113629424 A CN 113629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terminal
cover
side plat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33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9424B (zh
Inventor
杨辉
龙以彪
钟起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33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9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9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9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5Ground or shield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本体、若干信号端子、掀盖固定片和掀盖;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都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掀盖与所述掀盖固定片转动连接。通过在电连接器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进而使得若干信号端子仅仅用于传输信号的,掀盖固定片连接掀盖,以及遮挡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提供屏蔽抗干扰作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信号端子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出现信号损失,进而有效的确保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插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接插连接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常用于被阻断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路导通,实现电路的预定功能,同时,也是信号传输与接收的桥梁。电连接器是常用的接插件连接器的一种,通常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排线,如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排线。
现有电连接器通常是通过信号端子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连接导通,信号端子通常是安装于壳体内,并且同时连接掀盖;因此,现有信号端子往往还需要兼顾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功能,即现有信号端子包括一体设置的信号端子和挂钩,这就造成在使用时挂钩是分担一些信号,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使得信号损失严重,最终导致电连接器无法实现信号高速率传输。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无法实现信号高速率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连接器本体;
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掀盖固定片,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掀盖,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都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掀盖与所述掀盖固定片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
底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上;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沿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
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
顶板,所述顶板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
其中,所述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围设成电路容置腔;所述信号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上,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固定片通槽和若干端子固定通槽,且若干所述端子固定通槽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三侧板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所述顶板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固定片插孔;
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处设置有对应若干所述端子固定通槽的若干端子避位槽;
其中,所述信号端子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中,且所述信号端子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端子避位槽上,所述掀盖固定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片通槽和固定片插孔中,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端子包括:
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置于端子避位槽的上端;
触点部,所述触点部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上,且所述触点部用于电连接插入的电路;
焊接部,所述焊接部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背离所述触点部的另一端上;
其中,所述焊接部插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中,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焊接部的结合处设置有端子卡勾。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部、端子本体和触点部沿宽度方向的宽度相同;或,
所述焊接部设置为L形,所述端子固定通槽的最大内径值小于所述焊接部的尺寸值;或,
所述触点部设置为单触点电极、双触点电极或多触点电极,且所述触点部的接触电极朝向所述顶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掀盖固定片包括:
固定片本体,所述固定片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片通槽背离所述顶板的一侧;
若干固定翅片,若干所述固定翅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片本体上;
其中,所述金属掀盖与若干所述固定翅片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翅片穿过所述固定片通槽,并与所述固定片插孔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掀盖固定片还包括:
翅片卡勾,所述翅片卡勾设置于所述固定翅片与所述固定片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翅片卡勾与所述固定片通槽的槽壁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掀盖包括:
金属主体;
固定片连接部,所述固定片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上;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片连接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片连接部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上;
其中,所述固定片连接部开设有对应所述固定翅片的翅片孔,所述固定翅片穿过所述翅片孔,并与所述翅片孔的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掀盖还包括:
第一电路卡齿,所述第一电路卡齿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一电路卡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第二电路卡齿,所述第二电路卡齿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二电路卡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卡接,所述第二接地片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卡接,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地片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地片上;
所述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上都设置有固定槽卡点和接地卡齿卡点;所述固定槽卡点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卡接;
所述掀盖还包括:第一接地卡齿和第二接地卡齿;所述第一接地卡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卡齿和第一转轴之间,所述第二接地卡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卡齿和第二转轴之间;第一接地卡齿和第二接地卡齿上都设置有接地固定部,所述接地卡齿卡点与所述接地固定部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掀盖固定片,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掀盖,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都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掀盖与所述掀盖固定片转动连接。可以理解,通过在电连接器设置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仅仅用于传输信号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具有连接作用的掀盖固定片,进而有效的避免了信号端子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出现信号损失,进而使得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同时通过将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遮挡若干所述信号端子,进而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形成对若干所述信号端子的屏蔽抗干扰作用,进一步使得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连接插入电路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掀盖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连接插入电路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沿Ⅰ-Ⅰ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信号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掀盖固定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掀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图6中沿Ⅱ-Ⅱ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第二接地卡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器;11、连接器本体;12、信号端子;13、掀盖固定片;14、掀盖;15、第一接地片;16、第二接地片;17、固定槽卡点;18、接地卡齿卡点;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第三侧板;115、顶板;116、电路容置腔;121、触点部;122、端子本体;123、焊接部;124、端子卡勾;131、固定片本体;132、固定翅片;133、翅片卡勾;141、金属主体;142、固定片连接部;143、第一转轴;144、第二转轴;145、握持部;146、翅片孔;147、第一电路卡齿;148、第二电路卡齿;149、第一接地卡齿;140、第二接地卡齿;14a、接地固定部;1111、端子避位槽;1121、第一固定槽;1131、固定片通槽;1132、端子固定通槽;1141、第二固定槽;1151、固定片插孔;20、插入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接插连接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常用于被阻断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路导通,实现电路的预定功能,同时,也是信号传输与接收的桥梁。电连接器是常用的接插件连接器的一种,通常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排线,如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排线。现有电连接器通常是通过信号端子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连接导通,信号端子通常是安装于壳体内,并且同时连接掀盖;因此,现有信号端子往往还需要兼顾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功能,即现有信号端子包括一体设置的信号端子和挂钩,这就造成在使用时挂钩是分担一些信号,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使得信号损失严重,最终导致电连接器无法实现信号高速率传输。
本发明基于现技术中电连接器无法实现信号高速率传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通过在电连接器设置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仅仅用于传输信号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具有连接作用的掀盖固定片,进而有效的避免了信号端子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出现信号损失,进而使得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同时通过将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遮挡若干所述信号端子,进而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形成对若干所述信号端子的屏蔽抗干扰作用,进一步使得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具体详参下述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10,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本体11、若干信号端子12、掀盖固定片13和掀盖14;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上;所述掀盖固定片13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上,且所述掀盖固定片13和若干信号端子12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掀盖1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都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转动连接,且所述掀盖14与所述掀盖固定片13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通过在电连接器10设置掀盖固定片13和若干信号端子12,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上设置仅仅用于传输信号的若干信号端子12,以及具有连接作用的掀盖固定片13,进而有效的避免了信号端子12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出现信号损失,进而使得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同时通过将所述掀盖固定片13和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2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13遮挡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2,进而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13形成对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2的屏蔽抗干扰作用,进一步使得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结合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1包括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三侧板114和顶板115;所述第一侧板112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11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侧板113沿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111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侧板114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111的另一端上;所述顶板115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和第三侧板114背离所述底板111的一端上;其中,所述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和第三侧板114围设成电路容置腔116;所述信号端子1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13和所述底板111上,所述掀盖固定片13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13和所述顶板115上,所述掀盖1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2和第三侧板114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当电连接器10在连接两个电路时,其中一个电路插入电路容置腔116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为由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三侧板114和顶板115构成的一体结构,所述连接器本体11用于容置固定若干信号端子12、掀盖固定片13和掀盖14,且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为与若干信号端子12、掀盖固定片13和掀盖14都绝缘的结构,可选择由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通过将所述连接器本体11设置成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三侧板114和顶板115,进而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11拥有具有的空间容置若干信号端子12、掀盖固定片13和掀盖14,并且具有稳定的结构,进而有效的增强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为连接电路提供稳定的连接作用。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113开设有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固定片通槽1131和若干端子固定通槽1132,且若干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12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121;所述第三侧板114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141;所述顶板115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固定片插孔1151;所述底板111与所述第二侧板113连接处设置有对应若干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的若干端子避位槽1111;其中,所述信号端子1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中,且所述信号端子12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端子避位槽1111上,所述掀盖固定片1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和固定片插孔1151中,所述掀盖1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第二固定槽1141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在电连接器10安装时,所述信号端子12从所述第二侧板113上对应的端子固定通槽1132中伸入形成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信号端子12伸入后,所述信号端子12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3的一端则设置于所述端子避位槽1111上;所述掀盖1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则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第二固定槽1141中,所述掀盖14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掀盖固定片13从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和固定片插孔1151中伸入形成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掀盖14形成转动连接;通过在连接器本体11上设置固定片通槽1131和固定片插孔1151,用于容置和连接所述掀盖固定片13,以方便所述掀盖固定片13安装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1;通过在连接器本体11上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第二固定槽1141,以方便所述掀盖14安装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1;通过设置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以方便所述信号端子12安装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上,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端子避位槽1111,则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连接两个电路时,所述信号端子12有充足变形空间与插入的电路形成弹性的电连接,进而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对连接电路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端子12包括端子本体122、触点部121和焊接部123;所述端子本体122设置于端子避位槽1111的上;所述触点部121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122的一端上,且所述触点部121用于电连接插入的电路;所述焊接部123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122背离所述触点部121的另一端上;其中,所述焊接部123插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中,所述端子本体122与所述焊接部123的结合处设置有端子卡勾124。
可以理解,所述信号端子12可选择传导性更好的材料制作,进而有效的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的信号传输速率;所述信号端子12是由触点部121、端子本体122和焊接部123依次连接而成一体结构;所述电连接器10通过所述信号端子12电连接连个电路,所述信号端子12则通过所述触点部121和所述焊接部123分别与连个电路连接;其中,所述触点部121一端电连接插入电路20,所述触点部121另一端与所述端子本体122的一端连接;所述焊接部123插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中的一端,则连接所述端子本体122的另一端;所述焊接部123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电路并与另一电路固定;在所述端子本体122与所述焊接部123的结合处设置有端子卡勾124,使得所述焊接部123在伸入伸入端子固定通槽1132后与连接器本体11卡接;通过将所述信号端子12设置成依次连接的触点部121、端子本体122和焊接部123,使得所述信号端子12设置于端子避位槽1111的上端的触点部121和端子本体122腾空,同时通过所述焊接部123固定并电连接另一电路,使得电连接器10在连接插入电路时,所述信号端子12形成对插入电路的弹性触点,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形成对插入电路20的稳定电连接,进而实现所述电连接器10稳固连接两个电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部123、端子本体122和触点部121沿宽度方向的宽度相同。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所述焊接部123、端子本体122和触点部121沿宽度方向的宽度相同,进而有效的减小所述信号端子12传输过程的信号损失,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参阅图7和图8,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部123设置为L形,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的最大内径值小于所述焊接部123的尺寸值。
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焊接部123设置为L形,使得所述信号端子12与连接器本体11形成卡接的同时,有充足的空间与另一电路形成固定连接,进而提升所述电连接器10连接两个电路的稳定性;通过将所述端子固定通槽1132的最大内径值小于所述焊接部123的尺寸值,使得所述信号端子12伸入固定槽后与连接器本体11形成卡接,进而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的安装。
请参阅图7和图8,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部121设置为单触点电极、双触点电极或多触点电极,且所述触点部121的接触电极朝向所述顶板115设置。
可以理解,所述触点部121可设置为单触点电极、双触点电极或多触点电极,优选为双触点电极;通过将所述触点部121设置为多触点,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与插入电路连接时,通过多个触点电连接插入电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10与插入电路电连接的稳定,有效减小传输过程的损失,进而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所述触点部121的接触电极朝向所述顶板115设置,方便所述信号端子12形成对插入电路20的弹性连接,进而有效提升电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有效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掀盖固定片13包括固定片本体131和若干固定翅片132;所述固定片本体131设置于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背离所述顶板115的一侧;若干所述固定翅片132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片本体131上;其中,所述掀盖14与若干所述固定翅片13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翅片132穿过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并与所述固定片插孔1151插接。
可以理解,所述掀盖固定片13可以分段设置,即所述电连接器10可包括若干个掀盖固定片13,可设置为1个、2个或3个等,进而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13可以适应长度方向大尺寸设计的电连接器10,进而提升所述电连接器10对连接电路的适用范围;所述固定片本体131设置为L形的一体结构,所述固定片本体131朝向所述底板111弯折;通过将所述掀盖固定片13设置为固定片本体131和若干固定翅片132,使得若干所述固定翅片132在通过伸入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后,形成对所述掀盖14高度方向的限位,使得所述掀盖14在转动过程中保持与连接器本体11稳定连接,进而有效的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对连接电路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有效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参阅图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掀盖固定片13还包括:翅片卡勾133,所述翅片卡勾133设置于所述固定翅片132与所述固定片本体131的连接处,所述翅片卡勾133与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的槽壁卡接。
可以理解,所述翅片卡勾133可以设置在所述固定翅片132长度方向的两侧或高度方向的两侧,也可以仅设置在所述固定翅片132长度方向的一侧或高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翅片卡勾133可以设置为刺破式尖点,以方便所述掀盖固定片13在伸入固定片通槽1131与所述固定片通槽1131的槽壁卡接;通过在所述掀盖固定片13设置所述翅片卡勾133,方便所述掀盖固定片13安装在连接器本体11上,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形成稳定的连接,进而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同时也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整体结构的安装过程,方便实现所述电连接器10的大规模生产。
请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1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掀盖14包括金属主体141、固定片连接部142、第一转轴143、第二转轴144和握持部123;所述固定片连接部142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141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转轴143设置于所述固定片连接部14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转轴144设置于所述固定片连接部142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所述握持部123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141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上;其中,所述固定片连接部142开设有对应所述固定翅片132的翅片孔146,所述固定翅片132穿过所述翅片孔146,并与所述翅片孔146的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4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中,所述第二转轴144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141中。
可以理解,所述掀盖14为整体金属结构,其中金属主体141、固定片连接部142、第一转轴143、第二转轴144和握持部123均可通过折弯形成;通过在金属主体141上设置第一转轴143和第二转轴144,使得所述掀盖14通过第一转轴143和第二转轴144与连接器本体11转动连接;通过在金属主体141上设置固定片连接部142,且所述固定片连接部142开设有对应所述固定翅片132的翅片孔146,使得所述掀盖14在与连接器本体11转动连接后,所述固定翅片132与所述掀盖14转动连接,并形成对所述掀盖14高度方向的限位,防止所述掀盖14转动过程中脱离,提升所述掀盖14保持转动过程的稳固性,进而提升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形成对连接电路的稳定连接,进而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所述握持部123用于在所述电连接器10在连接插入电路时开合所述掀盖14,以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更换插入电路20,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的通用性。
请参阅图10,具体的,所述固定片连接部142、第一转轴143和第二转轴144都由所述金属主体141沿宽度方向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13的棱边弯折成型;所述握持部123所述金属主体141沿宽度方向的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3的棱边弯折成型;所述掀盖14为整体金属结构,其中固定片连接部142、第一转轴143、第二转轴144和握持部123的的棱边均为弯折成型,有效的提升了所述掀盖14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有效避免了所述掀盖14开合过程中刮伤操作者。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1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掀盖14还包括第一电路卡齿147和第二电路卡齿148;所述第一电路卡齿147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14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一电路卡齿147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43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路卡齿148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14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二电路卡齿148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144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3的一侧。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电路卡齿147和第二电路卡齿148均为朝向连接器本体11弯折的结构,用于所述掀盖14在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顶板115贴合时,即所述掀盖14合上时,所述掀盖14与插入电路卡接;通过在所述掀盖14上设置第一电路卡齿147和第二电路卡齿148,使得所述掀盖14通过设置的第一电路卡齿147和第二电路卡齿148的连接作用,形成与插入电路20的稳定连接,进而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10与插入电路2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结合参阅图3、图11和图1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还包括:第一接地片15和第二接地片16,所述第一接地片15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卡接,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与所述第二固定槽1141卡接,所述第一转轴143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地片15上,所述第二转轴144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上;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第二接地片16上都设置有固定槽卡点17和接地卡齿卡点18;所述固定槽卡点17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第二固定槽1141卡接;所述掀盖14还包括:第一接地卡齿149和第二接地卡齿140;所述第一接地卡齿149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卡齿147和第一转轴143之间,所述第二接地卡齿14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卡齿148和第二转轴144之间;第一接地卡齿149和第二接地卡齿140上都设置有接地固定部14a,所述接地卡齿卡点18与所述接地固定部14a卡接。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沿高度方向均呈Z字形,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上均设置有固定槽卡点17和接地卡齿卡点18,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141中,且所述第一接地片15通过固定槽卡点17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卡接,所述第二接地片16通过固定槽卡点17与所述第二固定槽1141卡接;其中,所述固定槽卡点17可以设置成凸起或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第二固定槽1141则在对应卡接位置设置成凹槽或凸起,以实现卡接;当所述掀盖14贴合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顶板115时,所述第一接地卡齿149和第二接地卡齿140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141中,所述第一接地卡齿149通过接地固定部14a与所述第一接地片15上的接地卡齿卡点18卡接,所述第二接地卡齿140通过接地固定部14a与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上的接地卡齿卡点18卡接;其中,所述接地卡齿卡点18可以设置成凸起或凹槽,所述接地固定部14a对应设置成凹槽或凸起,以实现卡接;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用于实现所述电连接器10接地,通过在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上设置固定槽卡点17,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121和所述第二固定槽1141卡接,进而方便所述接地片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安装,进而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整体结构的安装过程,实现所述电连接器10的大规模生产;所述掀盖14与所述掀盖固定片13转动连接,所述掀盖14与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卡接,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与所述掀盖14以及所述掀盖固定片13形成导通,实现所述掀盖14以及所述掀盖固定片13的接地;通过在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上设置接地卡齿卡点18,使得所述第一接地片15和所述第二接地片16与所述掀盖14以及所述掀盖固定片13形成接地结构,使得所述掀盖14以及所述掀盖固定片13在包覆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2后,形成对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2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作用,进而有效的避免所述信号端子12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提升所述电连接器10的信号传输速率,进而使得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掀盖固定片,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掀盖,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都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掀盖与所述掀盖固定片转动连接。可以理解,通过在电连接器设置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仅仅用于传输信号的若干信号端子,以及具有连接作用的掀盖固定片,进而有效的避免了信号端子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出现信号损失,进而使得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同时通过将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所述信号端子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遮挡若干所述信号端子,进而使得所述掀盖固定片形成对若干所述信号端子的屏蔽抗干扰作用,进一步使得电连接器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本体;
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掀盖固定片,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掀盖固定片和若干信号端子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掀盖,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都与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掀盖与所述掀盖固定片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
底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端上;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沿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
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沿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上;
顶板,所述顶板沿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上;
其中,所述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围设成电路容置腔;所述信号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掀盖固定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上,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固定片通槽和若干端子固定通槽,且若干所述端子固定通槽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
所述第三侧板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所述顶板沿宽度方向上开设有固定片插孔;
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处设置有对应若干所述端子固定通槽的若干端子避位槽;
其中,所述信号端子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中,且所述信号端子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端子避位槽上,所述掀盖固定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片通槽和固定片插孔中,所述掀盖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包括:
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设置于端子避位槽的上端;
触点部,所述触点部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上,且所述触点部用于电连接插入的电路;
焊接部,所述焊接部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背离所述触点部的另一端上;
其中,所述焊接部插接于所述端子固定通槽中,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焊接部的结合处设置有端子卡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焊接部、端子本体和触点部沿宽度方向的宽度相同;或,
所述焊接部设置为L形,所述端子固定通槽的最大内径值小于所述焊接部的尺寸值;或,
所述触点部设置为单触点电极、双触点电极或多触点电极,且所述触点部的接触电极朝向所述顶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固定片包括:
固定片本体,所述固定片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片通槽背离所述顶板的一侧;
若干固定翅片,若干所述固定翅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片本体上;
其中,所述金属掀盖与若干所述固定翅片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翅片穿过所述固定片通槽,并与所述固定片插孔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固定片还包括:
翅片卡勾,所述翅片卡勾设置于所述固定翅片与所述固定片本体的连接处,所述翅片卡勾与所述固定片通槽的槽壁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包括:
金属主体;
固定片连接部,所述固定片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一端上;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片连接部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片连接部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上;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上;
其中,所述固定片连接部开设有对应所述固定翅片的翅片孔,所述固定翅片穿过所述翅片孔,并与所述翅片孔的孔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中,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掀盖还包括:
第一电路卡齿,所述第一电路卡齿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一电路卡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第二电路卡齿,所述第二电路卡齿设置于所述金属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二电路卡齿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
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卡接,所述第二接地片与所述第二固定槽卡接,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地片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地片上;
所述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上都设置有固定槽卡点和接地卡齿卡点;所述固定槽卡点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卡接;
所述掀盖还包括:第一接地卡齿和第二接地卡齿;所述第一接地卡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卡齿和第一转轴之间,所述第二接地卡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卡齿和第二转轴之间;第一接地卡齿和第二接地卡齿上都设置有接地固定部,所述接地卡齿卡点与所述接地固定部卡接。
CN202110923342.0A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 Active CN113629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342.0A CN113629424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3342.0A CN113629424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424A true CN113629424A (zh) 2021-11-09
CN113629424B CN113629424B (zh) 2025-04-01

Family

ID=7838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3342.0A Active CN113629424B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94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4274A (zh) * 2022-11-11 2023-02-24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CN118970554A (zh) * 2024-10-14 2024-11-15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1291A1 (en) * 2010-07-19 2014-02-20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Fpc shielded connector
CN206134989U (zh) * 2016-10-14 2017-04-26 广东锦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vds连接器及其与ffc的组装结构
WO2021056742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软排线连接器
CN113241539A (zh) * 2021-06-09 2021-08-10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16773571U (zh) * 2021-08-12 2022-06-17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1291A1 (en) * 2010-07-19 2014-02-20 Fci Connectors Singapore Pte Ltd Fpc shielded connector
CN206134989U (zh) * 2016-10-14 2017-04-26 广东锦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vds连接器及其与ffc的组装结构
WO2021056742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瀚荃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软排线连接器
CN113241539A (zh) * 2021-06-09 2021-08-10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16773571U (zh) * 2021-08-12 2022-06-17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4274A (zh) * 2022-11-11 2023-02-24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式连接器及显示设备
CN118970554A (zh) * 2024-10-14 2024-11-15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CN118970554B (zh) * 2024-10-14 2024-12-24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424B (zh) 202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12339B2 (ja) 回路基板実装用電気コネクタ
FI118935B (fi) Sähköliitin
WO2007110699A2 (en) Reduced-height wire to board connector
JPH02120780U (zh)
JP3104176B2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の電気コネクタ
CN113629424A (zh) 一种电连接器
JP2549341B2 (ja) 通信用アウトレット
CN21677357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69945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us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214957431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EP0005594B1 (en) A multi-contact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CN210607776U (zh) 柔性软板电连接器
CN213753128U (zh) 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16055257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CN108376848B (zh) 一种ffc连接器
JP3226638U (ja) パッチコネクタ
CN113241539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10111180U (zh) 插入校准简易可靠的电连接器及其固定件
CN209730233U9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112993622A (zh) 一种自锁式柔性排线连接器
CN112803187A (zh) 连接器
CN216850441U (zh) 一种双面插接接触的排线连接器
CN219717430U (zh) 电连接器
CN212783944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CN214754254U (zh) 一种自锁式柔性排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