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70554A -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970554A CN118970554A CN202411425818.8A CN202411425818A CN118970554A CN 118970554 A CN118970554 A CN 118970554A CN 202411425818 A CN202411425818 A CN 202411425818A CN 118970554 A CN118970554 A CN 1189705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elding
- section
- grounding
- upper cover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电连接器包括:基座,设置有基座主体和两个上盖连接部;两个上盖连接部均一体成型设置在基座主体的两侧;基座主体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横梁、屏蔽放置区和底板;横梁与屏蔽放置区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屏蔽放置区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承载段、弯折段和固定段;屏蔽弹片,固定设置在屏蔽放置区上;屏蔽弹片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屏蔽主体、若干弯折部、若干第二限位部和若干接地部;屏蔽主体中设置有若干接地弹片和若干掀盖弹片,若干接地弹片与若干掀盖弹片均在屏蔽主体中沿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提升了电磁屏蔽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背景技术
直插式电连接器是常用的电连接器的一种,直插式电连接器通常使用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随后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等排线,以直线插入的方式插入直插式电连接器中,实现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电连接器在信号传输电路中应用时,信号传输质量容易受到外界电磁辐射的干扰;为了抑制电磁波的干扰,电连接器通常会在结构中加入金属屏蔽弹片。这个金属屏蔽弹片通常为薄板状,用于覆盖和屏蔽连接器的关键部分,以实现电磁屏蔽的功能。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金属屏蔽弹片厚度较薄,金属屏蔽弹片固定不稳定,且金属屏蔽弹片为全包结构,会限制接地弹片位置,使得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与金属屏蔽弹片连接的接地弹片通常分布在连接器基座的两侧,压合排线时,屏蔽弹片容易变形,进而导致接地弹片难以形成有效的闭合电流回路,因而降低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电连接器接地弹片难以形成有效的闭合电流回路,因而降低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率的问题。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基座主体和两个上盖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均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两侧;所述基座主体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横梁、屏蔽放置区和底板;所述横梁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所述横梁与屏蔽放置区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所述屏蔽放置区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承载段、弯折段和固定段;
屏蔽弹片,所述屏蔽弹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屏蔽放置区上;所述屏蔽弹片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屏蔽主体、若干弯折部、若干第二限位部和若干接地部;所述屏蔽主体中设置有若干接地弹片和若干掀盖弹片,若干所述接地弹片与若干所述掀盖弹片均在所述屏蔽主体中沿所述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避空槽中,所述第一避空槽用于对所述第一限位部进行高度方向限位;所述屏蔽主体与所述主承载段贴合设置,若干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段贴合设置,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固定段贴合设置,所述固定段用于对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进行高度方向限位。
可选地,所述主承载段和弯折段开设有若干接地避空槽,若干所述接地避空槽均与若干所述接地弹片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接地弹片沿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若干所述接地避空槽的沿长度方向的宽度。
可选地,若干所述接地弹片的水平高度均低于所述屏蔽主体的平面高度,若干所述接地弹片均用于与排线背面铝箔接触,起到接地作用。
可选地,所述屏蔽主体与若干弯折部开设有若干掀盖槽,若干所述掀盖槽的槽底均延伸设置有掀盖弹片,所述掀盖弹片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屏蔽主体的平面高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段中设置有若干T形凸台,若干所述T形凸台一一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掀盖槽中,且若干所述T形凸台均用于防止所述掀盖弹片过度压合而变形;
所述T形凸台的侧边均设置有止入槽,所述止入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侧部卡接,所述止入槽用于对所述屏蔽弹片进行沿宽度方向的限位。
可选地,若干所述接地弹片均设置有向下段、弧形段和仰起段,所述弧形段背离所述基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加强凸起;
所述向下段靠近所述基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加强连筋,若干所述加强连筋均用于防止所述向下段发生变形。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上盖和两个固定片,两个固定片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连接部中,所述上盖两侧边均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止退卡扣和按压凸起,所述基座主体中设置有与所述止退卡扣对应的卡扣通孔,所述止退卡扣用于插入排线时,锁住排线;
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基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抵接槽,若干所述抵接槽均与所述掀盖弹片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抵接槽均用于承接所述掀盖弹片的回弹力,防止所述止退卡扣从卡扣通孔中脱开。
可选地,所述按压凸起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自锁通孔,所述固定片插入自锁通孔中,所述固定片用于将所述按压凸起固定在所述上盖连接部中;所述自锁通孔的底面设置为自锁段和开锁段,所述自锁段的切线与所述开锁段的夹角呈锐角设置;
其中,当所述上盖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段与所述固定片抵接,使得所述上盖固定牢靠;当所述上盖处于非自锁状态时,所述开锁段与所述固定片抵接,限制所述上盖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若干连接端子,若干所述连接端子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连接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端子接触部和端子焊接部,所述端子接触部中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
本申请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所述电连接器通过屏蔽弹片与屏蔽放置区的主承载段、弯折段和固定段紧密配合,使得屏蔽弹片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基座上;屏蔽主体中的接地弹片和掀盖弹片按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优化了屏蔽效果,提供了更均匀和可靠的电磁屏蔽,显著提升了对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屏蔽弹片中的接地弹片与排线背面的铝箔直接接触,形成了稳定的接地连接,不仅有效提高了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还确保了电连接器在面对外部电磁干扰时能够保持高效的信号传输性能。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弯折部和第二限位部,以及对应的避空槽、弯折段和固定段,屏蔽弹片在基座上的变形得到控制,有效避免了屏蔽弹片的位移和变形,确保了电连接器电磁屏蔽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屏蔽弹片中的掀盖弹片为上盖提供了有效的下压回弹力,掀盖弹片的回弹力使得上盖在解锁时快速恢复到原位,并且插入排线时还可以保持上盖自锁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屏蔽弹片集成接地、固定、下压回弹和屏蔽电磁干扰四项功能,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提升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果,避免了因屏蔽弹片变形,导致的接地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基座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屏蔽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图3中沿Ⅰ-Ⅰ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中图7中沿Ⅱ-Ⅱ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中图7中沿Ⅲ-Ⅲ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上盖闭合状态的后视图。
图11是本申请中图10中沿Ⅳ-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中图10中沿Ⅴ-Ⅴ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器;11、基座;111、基座主体;1111、横梁;1112、屏蔽放置区;1113、底板;1114、第一避空槽;1115、主承载段;1116、弯折段;1117、固定段;1118、接地避空槽;1119、T形凸台;112、上盖连接部;1120、止入槽;1121、卡扣通孔;12、屏蔽弹片;121、第一限位部;122、屏蔽主体;1221、接地弹片;1222、掀盖弹片;1223、向下段;1224、弧形段;1225、仰起段;123、弯折部;124、第二限位部;125、接地部;126、掀盖槽;13、上盖;131、锁止机构;132、抵接槽;1311、止退卡扣;1312、按压凸起;1313、自锁通孔;1314、自锁段;1315、开锁段;14、固定片;15、连接端子;151、端子接触部;1511、弧形凸起;152、端子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10,所述电连接器10用于信号传输电路,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基座11、屏蔽弹片12、上盖13和两个固定片14;在电连接器10的工作过程中,首先,用户将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扁平电缆作为排线,直线插入到电连接器10的插槽中,该插槽位于基座主体111的横梁1111与底板1113之间。底板1113上设置有若干连接端子15,这些连接端子15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底板1113上方。当排线插入时,连接端子15的端子接触部151与排线上的导电区域接触,实现信号的有效传递,从而将排线的信号传输至印刷电路板;为了有效减少电磁干扰和提升电磁屏蔽效果,所述电连接器10上设置了屏蔽弹片12,所述屏蔽弹片12固定在基座主体111的屏蔽放置区1112上。屏蔽弹片12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1、屏蔽主体122、若干弯折部123、若干第二限位部124和若干接地部125,所述屏蔽主体122中设置有若干接地弹片1221和若干掀盖弹片1222。若干接地弹片1221均与排线背面的铝箔直接接触,通过与铝箔接触形成有效的接地连接,从而提供电磁屏蔽功能,减少外部电磁辐射对信号的干扰。屏蔽弹片12的第一限位部121设置在第一避空槽1114中,确保屏蔽弹片12在高度方向的稳定;屏蔽主体122则与主承载段1115贴合,弯折部123与弯折段1116贴合,第二限位部124与固定段1117贴合,以确保屏蔽弹片12在使用中的稳定性,防止在插接过程中出现变形或松动,进而提升了屏蔽弹片12在插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增强了屏蔽弹片12的抗变形能力,从而提升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性能。电连接器10的上盖13通过上盖连接部112固定在基座主体111的两侧,固定片14穿过上盖连接部112固定于主体上,提供更牢固地固定,防止上盖13在使用过程中松动。上盖13的止退卡扣1311自动锁住排线,确保排线在电连接器内稳固固定;解锁操作时,通过按压上盖13,使止退卡扣1311抬起,完成解锁以便拔出排线,进而大大提升上盖13下压和插入排线时的稳定性,同时增强所述电连接器10的抗压和抗变形能力,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可靠性和实用性。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基座11和屏蔽弹片12,所述基座11用于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所述基座11设置有基座主体111和两个上盖连接部112,所述基座主体111用于为连接端子15提供机械保护与支撑;所述基座主体111还用于连接端子15间的电气绝缘并且保护连接端子15免受物理损坏和环境影响,进而增加了所述连接端子15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112均用于连接上盖13;所述基座主体111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112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111的两侧,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112与所述基座主体11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基座主体111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横梁1111、屏蔽放置区1112和底板1113;所述横梁1111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112,进而可以增加所述基座主体111的结构强度,所述屏蔽放置区1112用于固定放置屏蔽弹片12,所述底板1113用于设置连接端子15;所述横梁1111与屏蔽放置区1112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1114,所述第一避空槽1114设置在所述横梁1111的下方;所述屏蔽放置区1112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承载段1115、弯折段1116和固定段1117;所述屏蔽弹片12固定设置在所述屏蔽放置区1112上;所述屏蔽弹片12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1、屏蔽主体122、若干弯折部123、若干第二限位部124和若干接地部125;所述屏蔽主体122用于覆盖和连接端子15,进一步增强了电磁屏蔽效果,减少了外界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若干所述弯折部123用于使得所述屏蔽弹片12更好地贴合所述屏蔽放置区1112,若干所述接地部125用于电连接器10的接地;所述屏蔽主体122中设置有若干接地弹片1221和若干掀盖弹片1222,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均用于与排线背面铝箔接触,起到接地作用;若干所述掀盖弹片1222均用于提供的回弹力帮助上盖13保持稳定定位,防止排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进而使得所述屏蔽弹片12集成了接地、固定、下压回弹和屏蔽干扰四项功能,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与若干所述掀盖弹片1222均在所述屏蔽主体122中沿所述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进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地弹片1221布局分散的问题。接地弹片1221与掀盖弹片1222的集成布局,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提升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果,避免了因屏蔽弹片12变形,导致的接地不稳定的问题;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21设置在所述第一避空槽1114中,所述第一避空槽1114用于对所述第一限位部121进行高度方向限位;所述屏蔽主体122与所述主承载段1115贴合设置,若干所述弯折部123与所述弯折段1116贴合设置,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124均与所述固定段1117贴合设置,所述固定段1117用于对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124进行高度方向限位,进而使得所述屏蔽弹片12可以稳固地贴合在所述屏蔽放置区1112中,提高了所述屏蔽弹片12在下压上盖13和插入排线时的稳定性,同时增强电连接器10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强了屏蔽弹片12的稳固性和电磁屏蔽效果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接地部125用于电连接器10的接地,若干所述接地部125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固定焊脚,进而可以实现屏蔽弹片12与印刷电路板的稳定连接,提高所述电连接器10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抓板力,进一步地与接地弹片1221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提升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果,避免了因屏蔽弹片12变形导致的接地不稳定。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承载段1115和弯折段1116开设有若干接地避空槽1118,若干所述接地避空槽1118均与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一一对应设置,进而使得接地弹片1221能够更稳定地与排线背面的铝箔接触,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接地。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沿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若干所述接地避空槽1118沿长度方向的宽度,进而为接地弹片1221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排线背面的铝箔进行接触,还保证了接地弹片1221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有一定的变形空间,从而保持稳定的接地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的水平高度均低于所述屏蔽主体122的平面高度,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均用于与排线背面铝箔接触,起到接地作用,进而确保了接地弹片1221能够与排线背面的铝箔紧密接触,从而实现良好的接地效果,还有效降低了电磁干扰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提高了电连接器10的整体性能。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主体122与若干弯折部123开设有若干掀盖槽126,若干所述掀盖槽126的槽底均延伸设置有掀盖弹片1222,所述掀盖弹片1222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屏蔽主体122的平面高度,进而使得掀盖弹片1222能够为所述上盖13提供足够的回弹力,保证上盖13在关闭时,均能够紧密贴合在基座11上,保持自锁状态,使得排线稳定的与电连接器10保持电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电连接器10的稳定性和电磁屏蔽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段1117中设置有若干T形凸台1119,若干所述T形凸台1119一一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掀盖槽126中,且若干所述T形凸台1119均用于防止所述掀盖弹片1222过度压合而变形,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所述掀盖弹片1222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所述T形凸台1119的侧边均设置有止入槽1120,所述止入槽1120的槽底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24的侧部卡接,所述止入槽1120用于对所述屏蔽弹片12进行沿宽度方向的限位,进而实现了对屏蔽弹片12沿宽度方向的限位,进一步增强了屏蔽弹片12的稳固性和电磁屏蔽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所述接地弹片1221均设置有向下段1223、弧形段1224和仰起段1225,所述向下段1223用于为弧形段1224与排线背面铝箔接触提供支撑力,所述弧形段1224用于与排线背面铝箔抵接;所述弧形段1224背离所述基座主体11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加强凸起,进而不仅增强了接地弹片1221的强度和稳定性,还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排线背面的铝箔接触,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接地。所述向下段1223靠近所述基座主体11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加强连筋,若干所述加强连筋均用于防止所述向下段1223发生变形,进而通过加强凸起和加强连筋的双重加强效果,有效防止了向下段1223向上发生变形,保证了所述弧形段1224与排线背面铝箔抵接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形成了稳定且统一的接地回路,提升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果,避免了因接地弹片1221变形,而导致的接地不稳定的问题。
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还包括上盖13和两个固定片14,所述上盖13用于锁住排线;两个所述固定片14用于防止所述上盖13脱离基座主体111,两个固定片1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连接部112中,所述上盖13两侧边均设置有锁止机构131,所述锁止机构131包括止退卡扣1311和按压凸起1312,所述基座主体111中设置有与所述止退卡扣1311对应的卡扣通孔1121,所述止退卡扣1311用于基座11本体插入排线时,锁住排线,具体的,排线两侧边设置有卡槽,所述止退卡扣1311可以卡入卡槽中,进而确保所述排线插入所述基座11本体时,排线不易在震动和抖动的工况下脱开,所述上盖13靠近所述基座主体11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抵接槽132,若干所述抵接槽132均与所述掀盖弹片1222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抵接槽132均用于承接所述掀盖弹片1222的回弹力,防止所述止退卡扣1311从卡扣通孔1121中脱开,进而确保所述上盖13在使用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没有自锁失效风险,进一步地增强了电连接器10的稳定性和电磁屏蔽效果。
请结合参阅图7至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按压凸起1312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自锁通孔1313,所述固定片14插入自锁通孔1313中,所述固定片14用于将所述按压凸起1312固定在所述上盖连接部112中;所述自锁通孔1313的底面设置为自锁段1314和开锁段1315,所述自锁段1314的切线与所述开锁段1315的夹角呈锐角设置;所述自锁段1314和所述开锁段1315均贴合设置在所述固定片14的下方;其中,当所述上盖13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段1314与所述固定片14抵接,使得所述上盖13固定牢靠;当所述上盖13处于非自锁状态时,所述开锁段1315与所述固定片14抵接,限制所述上盖13位移,进而通过所述自锁段1314和所述开锁段1315与固定片14的接触切换,提供了不同状态下的限位功能,确保上盖13在自锁状态下固定牢靠,在非自锁状态下限制位移,增加了所述上盖13固定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请结合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还包括若干连接端子15,若干所述连接端子15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1113上方,所述连接端子15具有相对设置的端子接触部151和端子焊接部152,所述端子接触部151中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1511,进而使得端子接触部151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电接触,同时弧形凸起1511结构也有助于减少信号传输中的接触电阻,提高了高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
本申请的第二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进而提升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提供较佳地信号传输效果。
综上,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基座主体和两个上盖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均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两侧;所述基座主体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横梁、屏蔽放置区和底板;所述横梁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所述横梁与屏蔽放置区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所述屏蔽放置区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承载段、弯折段和固定段;屏蔽弹片,所述屏蔽弹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屏蔽放置区上;所述屏蔽弹片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屏蔽主体、若干弯折部、若干第二限位部和若干接地部;所述屏蔽主体中设置有若干接地弹片和若干掀盖弹片,若干所述接地弹片与若干所述掀盖弹片均在所述屏蔽主体中沿所述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避空槽中,所述第一避空槽用于对所述第一限位部进行高度方向限位;所述屏蔽主体与所述主承载段贴合设置,若干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段贴合设置,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固定段贴合设置,所述固定段用于对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进行高度方向限位。所述电连接器通过屏蔽弹片与屏蔽放置区的主承载段、弯折段和固定段紧密配合,使得屏蔽弹片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基座上;屏蔽主体中的接地弹片和掀盖弹片按长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优化了屏蔽效果,提供了更均匀和可靠的电磁屏蔽,显著提升了对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屏蔽弹片中的接地弹片与排线背面的铝箔直接接触,形成了稳定的接地连接,不仅有效提高了电连接器的电磁屏蔽效果,还确保了电连接器在面对外部电磁干扰时,能够保持高效的信号传输性能。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弯折部和第二限位部,以及对应的避空槽、弯折段和固定段,屏蔽弹片在基座上的变形得到控制,有效避免了屏蔽弹片的位移和变形,确保了电连接器电磁屏蔽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屏蔽弹片中的掀盖弹片为上盖提供了有效的下压回弹力,掀盖弹片的回弹力使得上盖在解锁时快速恢复到原位,并且插入排线时还可以保持上盖自锁的稳定性;进而使得屏蔽弹片集成接地、固定、下压回弹和屏蔽电磁干扰四项功能,进而形成了统一的接地回路,提升了整体的电磁屏蔽效果,避免了因屏蔽弹片变形,导致的接地不稳定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基座主体和两个上盖连接部,所述基座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均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基座主体的两侧;所述基座主体沿高度方向设置有横梁、屏蔽放置区和底板;所述横梁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上盖连接部,所述横梁与屏蔽放置区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所述屏蔽放置区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主承载段、弯折段和固定段;
屏蔽弹片,所述屏蔽弹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屏蔽放置区上;所述屏蔽弹片沿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屏蔽主体、若干弯折部、若干第二限位部和若干接地部;所述屏蔽主体中设置有若干接地弹片和若干掀盖弹片,若干所述接地弹片与若干所述掀盖弹片均在所述屏蔽主体中沿所述长度方向交替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避空槽中,所述第一避空槽用于对所述第一限位部进行高度方向限位;所述屏蔽主体与所述主承载段贴合设置,若干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弯折段贴合设置,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固定段贴合设置,所述固定段用于对若干所述第二限位部进行高度方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承载段和弯折段开设有若干接地避空槽,若干所述接地避空槽均与若干所述接地弹片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接地弹片沿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若干所述接地避空槽的沿长度方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接地弹片的水平高度均低于所述屏蔽主体的平面高度,若干所述接地弹片均用于与排线背面铝箔接触,起到接地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主体与若干弯折部开设有若干掀盖槽,若干所述掀盖槽的槽底均延伸设置有掀盖弹片,所述掀盖弹片的水平高度均高于所述屏蔽主体的平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段中设置有若干T形凸台,若干所述T形凸台一一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掀盖槽中,且若干所述T形凸台均用于防止所述掀盖弹片过度压合而变形;
所述T形凸台的侧边均设置有止入槽,所述止入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侧部卡接,所述止入槽用于对所述屏蔽弹片进行沿宽度方向的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接地弹片均设置有向下段、弧形段和仰起段,所述弧形段背离所述基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加强凸起;
所述向下段靠近所述基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加强连筋,若干所述加强连筋均用于防止所述向下段发生变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上盖和两个固定片,两个固定片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盖连接部中,所述上盖两侧边均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止退卡扣和按压凸起,所述基座主体中设置有与所述止退卡扣对应的卡扣通孔,所述止退卡扣用于插入排线时,锁住排线;
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基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抵接槽,若干所述抵接槽均与所述掀盖弹片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抵接槽均用于承接所述掀盖弹片的回弹力,防止所述止退卡扣从卡扣通孔中脱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凸起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自锁通孔,所述固定片插入自锁通孔中,所述固定片用于将所述按压凸起固定在所述上盖连接部中;所述自锁通孔的底面设置为自锁段和开锁段,所述自锁段的切线与所述开锁段的夹角呈锐角设置;
其中,当所述上盖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自锁段与所述固定片抵接,使得所述上盖固定牢靠;当所述上盖处于非自锁状态时,所述开锁段与所述固定片抵接,限制所述上盖的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若干连接端子,若干所述连接端子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连接端子具有相对设置的端子接触部和端子焊接部,所述端子接触部中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弧形凸起。
10.一种信号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电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25818.8A CN118970554B (zh) | 2024-10-14 | 2024-10-14 |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425818.8A CN118970554B (zh) | 2024-10-14 | 2024-10-14 |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70554A true CN118970554A (zh) | 2024-11-15 |
CN118970554B CN118970554B (zh) | 2024-12-24 |
Family
ID=93404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425818.8A Active CN118970554B (zh) | 2024-10-14 | 2024-10-14 |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97055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32243A (ja) * | 2004-07-21 | 2006-02-02 | P-Two Industries Inc | 電磁干渉(emi)を防止できる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回路コネクタ |
CN103004027A (zh) * | 2010-07-19 | 2013-03-27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Fpc屏蔽连接器 |
CN204858150U (zh) * | 2015-07-22 | 2015-12-09 | 东莞市锦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屏蔽功能的ffc/fpc连接器 |
CN113629424A (zh) * | 2021-08-12 | 2021-11-09 |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
2024
- 2024-10-14 CN CN202411425818.8A patent/CN1189705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32243A (ja) * | 2004-07-21 | 2006-02-02 | P-Two Industries Inc | 電磁干渉(emi)を防止できる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回路コネクタ |
CN103004027A (zh) * | 2010-07-19 | 2013-03-27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Fpc屏蔽连接器 |
CN204858150U (zh) * | 2015-07-22 | 2015-12-09 | 东莞市锦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屏蔽功能的ffc/fpc连接器 |
CN113629424A (zh) * | 2021-08-12 | 2021-11-09 | 东莞市昶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970554B (zh) | 202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76737B1 (en) | Connector | |
EP1202401B1 (en) | Battery connector | |
CN212462084U (zh) | 电连接器 | |
JP3377965B2 (ja) | 印刷配線板用コネクタ | |
US20060216996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means | |
EP1885028A1 (en) | Low profile connector | |
JP2004014507A (ja) |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 |
US20020006744A1 (en) | Flat cable connector | |
WO2010135540A1 (en)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
JP2007257999A (ja)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14011346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 |
CN214957431U (zh) |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 |
CN118970554B (zh) | 一种电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电路 | |
CN114914749A (zh) |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3304412U (zh) | 带接地功能的fpc连接器 | |
EP1646114A2 (en) | Cable connector | |
JP4070988B2 (ja) | 平型柔軟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
US7815465B2 (en) |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18569145U (zh) | 外壳组件和时控开关 | |
CN218648180U (zh) | 一种usb连接器结构 | |
CN216389796U (zh) | 一种弹片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220209334U (zh) | 一种fpc连接器 | |
CN217544969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22749727U (zh) | 一种连接结构及电连接器 | |
CN222749718U (zh) | 一种固定焊片及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