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0948B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Google Patents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20948B CN113620948B CN202010372597.8A CN202010372597A CN113620948B CN 113620948 B CN113620948 B CN 113620948B CN 202010372597 A CN202010372597 A CN 202010372597A CN 113620948 B CN113620948 B CN 1136209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compound
- mmole
- alkyl
- rad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7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 C07D47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condensed system,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e nitrogen atom,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63/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71/10—Spiro-condensed syste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61P31/16—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for influenza or rhinovirus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式(I)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具有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其前药,以及将其用于流感治疗的用途。
背景技术
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含有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cap-dependent endonuclease)结构域,其切割宿主mRNA而产生带帽的RNA片段,以作为引发病毒mRNA合成的引子。
宿主核糖体对病毒mRNA的转译需要mRNA的5’帽端,这可在感染流感病毒的细胞中藉由抢帽(cap-snatching)机制来达成,该机制为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从宿主mRNA切下5’帽端,然后将其作为转录引物(10至13个核苷酸),这些带帽的RNA引物用于合成编码病毒蛋白的mRNA。
抑制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可导致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因此,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被认为是有效抗流感药物的重要生物学靶标。
虽然已有不同的杂环化合物被用作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然而,流感传播能力强,范围广,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已造成全球公众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对于作为有效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的新颖化合物仍有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
式中,
R1选自下组:氢、氘、卤素、氰基、羟基、羧基、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
各R2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卤素、氰基、羟基、羧基、氨基、甲酰基、硝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2-6烯氧基;
各R3独立地选自下组:氢、氘、卤素、氰基、NO2、氧代基、羟基、羧基、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烷基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或是任两个R3可与其邻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环A为C3-12环烷基;
环B为C10-30碳环基或10-30元杂环基;
m为0、1、2或3;
n为0、1、2、3、4或5;
其中,所述羧基、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2-6烯氧基、C1-6烷基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5-12元杂芳基、C10-30碳环基和10-30元杂环基中的H可任选地被1至5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羟基、氰基、氨基、硝基、羧基、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C3-12碳环基)、C1-6烷基(3-12元杂环基)、C1-6烷氧基(C3-12碳环基)、C1-6烷氧基(3-12元杂环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附带条件是:当环A为环丙基,
n为2、3、4或5,且环B为时,任意两个R3与其相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其中,所述的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和5-12元杂芳基可各自任选地被1至4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羟基、氰基、NO2、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基或卤代C1-6烷氧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具有式(II)所示结构:
其中,
R1、R2、R3、环B、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附带条件是:
当n为2、3、4或5,且环B为时,任意两个R3与其相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其中,所述的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和5-12元杂芳基可各自任选地被1至4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羟基、氰基、NO2、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基或卤代C1-6烷氧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任两个R3可与其邻接的原子一起形成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氧乙烷基、氮杂环丁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苯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吡唑基、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恶唑基、恶二唑基、1,3,5-三嗪基、噻唑基、噻吩基、吡嗪基、哒嗪基或嘧啶基,其中,所述的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氧乙烷基、氮杂环丁烷基、氧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哌嗪基、四氢呋喃基、四氢吡喃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苯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吡唑基、咪唑基、三唑基、四唑基、恶唑基、恶二唑基、1,3,5-三嗪基、噻唑基、噻吩基、吡嗪基、哒嗪基或嘧啶基可任选地被1至4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卤素、氘、氰基、NO2、羟基、氨基、CF3、C1-6烷基、C2-6烯基或C1-6烷氧基取代。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中,环B选自下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具有式(III)结构:
其中,R1、R2、R3、环A、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U1为CH或N;
环D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和5-12元杂芳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1独立地为氢、氘、氰基、卤素、羟基、C1-6烷基或C1-6烷氧基;优选地,R1独立地为氢、氘或C1-6烷基;更优选地,R1为氢。
在另一优选例中,各R2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羟基、羧基、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C1-6烷基羰基、C1-6烷氧基羰基、C3-12环烷基或C3-12杂环烷基;优选地,各R2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或C1-6烷氧基;更优选地,R2为氢。
在另一优选例中,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C3-12杂环烷基、C3-12杂环烯基、芳基或C5-12杂芳基;优选地,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C3-12杂环烷基、芳基或C5-12杂芳基;更优选地,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或C1-6烷氧基;更优选地,至少有一个R3为卤素,例如,至少有一个R3为氟。
在另一优选例中,环A独立地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或环癸基;优选地,环A为环丙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具有下式(IV)所示结构:
式中,
R1为氢、氘、卤素;
各R2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
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
U1为CH或N;
环D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m为1、2或3;
n为1、2、3、4或5;
其中,所述的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中的H可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羟基、C1-6烷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C3-12环烯基、3-12元杂环烷基、3-12元杂环烯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具有下式(V)所示结构:
式中,
R1、R2、R3、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V)中,其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R1为氢、氘、卤素;
各R2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
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
m为1、2或3;
n为1、2、3、4或5;
其中,所述的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可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V)中,其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R1为氢、氘;
各R2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
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
m为1、2或3;
n为1、2、3、4或5;
其中,所述的C1-6烷基、C1-6烷氧基可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V)中,其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R1为氢、氘;
各R2独立地为氢、氘;
各R3独立地为氢、氘、卤素、C1-6烷基;
m为1、2或3;
n为1、2、3、4或5;
其中,所述的C1-6烷基可任选地被1至3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C1-6烷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1-6烷氧基、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下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选自下组: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其中,所述前药具有式IV所示的结构:
式中,
G选自下组:
a)—C(=O)—R5;
b)—C(=O)—R6;
c)—C(=O)—L—R6;
d)—C(=O)—L—O—R6;
e)—C(=O)—L—O—L—O—R6;
f)—C(=O)—L—O—C(=O)—R6;
g)—C(=O)—O—R7;
h)—C(=O)—N(—K)(R7);
i)—C(=O)—O—L—O—R7;
j)—C(R8)2—O—R9;
k)—C(R8)2—O—L—O—R9;
l)—C(R8)2—O—C(═O)—R9;
m)—C(R8)2—O—C(═O)—O—R9;
n)—C(R8)2—O—C(═O)—N(—K)—R9;
o)—C(R8)2—O—C(═O)—O—L—O—R9;
p)—C(R8)2—O—C(═O)—O—L—N(R9)2;
q)—C(R8)2—O—C(═O)—N(—K)—L—O—R9;
r)—C(R8)2—O—C(═O)—N(—K)—L—N(R9)2;
s)—C(R8)2—O—C(═O)—O—L—O—L—O—R9;
t)—C(R8)2—O—C(═O)—O—L—N(—K)—C(═O)—R9;
u)—C(R8)2—O—P(═O)(—R10)2;
v)—C(R8)2—R11;
w)—C(═N+(R12)2)(—N(R12)2);
x)—C(R8)2—C(R8)2—C(═O)—O—R7;
y)—C(R8)2—N(—K)—C(═O)—O—R7;
z)—P(═O)(—R13)(—R14);
aa)—S(═O)2—R15;
ab)—R16和
ac)—C(R8)2—C(R8)2—O—R7;
其中,L为直链或支链的C1-6亚烷基或C2-6亚烯基;
K为氢或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
R5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或C2-6烯基;
R6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1-6烷基氨基或C1-6烷基硫基;
R7为三烷基硅烷基或是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3-12碳环基烷基或3-12元杂环基烷基;
R8为氢或C1-6烷基;
R9为三烷基硅烷基或是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1-6烷基氨基、C3-12碳环基烷基或3-12元杂环基烷基;
R10为羟基或OBn;
R11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3-12碳环基或3-12元杂环基;
R12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
R13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氧基;
R14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氧基、C1-6烷基氨基、C3-12碳环氧基、3-12元杂环氧基、C3-12碳环氨基或3-12元杂环氨基;
或是R13与R14可与其邻接的磷原子一起形成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杂环基;
R15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3-12碳环基烷基或3-12元杂环基烷基;
R16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1-6烯基、C3-12碳环基或3-12元杂环基;
其中,所述取代基E独立选自下组:氧代基、C1-6烷基、羟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3-12碳环烷基、C1-6烷基羰基、卤素、羟基、羧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烷基羰氧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烷基、C1-6烷氧基、氰基、硝基、叠氮基、C1-6烷基磺酰基、三烷基硅烷基及二氧磷基;
R1、R2、R3、环A、环B、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在另一优选例中,R11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苯基或5-1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取代基E独立选自下组:氧代基、C1-6烷基、羟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羰基、卤素、羟基、羧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烷基羰氧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烷基、C1-6烷氧基、氰基、硝基、叠氮基、烷基磺酰基、三烷基硅烷基及二氧磷基。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流感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中,
P为羟基保护基;
X为卤素;
环A、环B、R1、R2、R3、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在另一优选例中,P为苄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中,惰性溶剂选自:DMSO、DMF、ACN。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中,碱选自:吡咯烷、氢氧化钠、强氧化钾。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中,惰性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和/或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中,联胺类化合物为NH2NHCOCF3。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中,还原剂选自:NaBH4、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v)中,惰性溶剂1选自:ACN、DMF。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v)中,惰性溶剂2选自:甲醇、乙醇、丙酮。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v)中,所述的酸选自:盐酸、硫酸。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流感的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个体给予有效量的地方面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代谢物或前药,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其对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术语“卤素”是指氟、氯、溴或碘基。
术语“羟基”是指-OH。
术语“氰基”是指-CN。
术语“氨基”是指-NH2。
术语“硝基”是指-NO2。
术语“羧基”是指-COOH。
术语“甲酰基”是指-CHO。
术语“烷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术语组合)或“C1-6烷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术语组合)是指含有1至6个(例如1至4个,即1、2、3或4)碳原子的支链或直链的饱和脂肪族烃基团。烷基的实例包含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等。
术语“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术语组合)或“C2-6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术语组合)是指含有2至6个(例如2至4个,即2、3或4)碳原子和一或多个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团。烯基的实例包含乙烯基、烯丙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丁烯基、异丁烯基、异戊二烯基、丁二烯基、戊烯基、异戊烯基、异戊二烯基等。
术语“C2-6炔基”(可单独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2至6个(例如2至4个)碳原子和一或多个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团,C2-6炔基之实例包含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等。
术语“C1-6烷氧基”(可单独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OR基团,其中,R为如上所述的C1-6烷基。C1-6烷氧基的实例包含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或叔丁氧基。
术语“C2-6烯氧基”(可单独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OR基团,其中,R是如上所述的C2-6烯基。
术语“C1-6烷基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NHR基团,其中R为如上所述的C1-6烷基。C1-6烷基胺的实例包含甲胺基、乙胺基或异丙胺基。
术语“C3-12环烷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3至12个碳环原子的饱和环状烃基团。环烷基可以是单环,其通常含有3至8个碳环原子(即,C3-8),较常含有3至6个碳环原子(即,C3-6),更常含有5至6个碳环原子(即,C5-6)。单环环烷基的实例包含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或环癸基。或者,环烷基还可为多环。
术语“C3-12环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3至12个碳环原子的部分饱和环状烃基团。环烯基可以是单环,其通常含有3至8个碳环原子(即,C3-8),较常含有3至6个碳环原子(即,C3-6),更常含有5至6个碳环原子(即,C5-6)。单环环烯基的实例包含环丙烯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环庚烯基、环辛烯基或环己二烯基。或者,环烯基还可为多环。
术语“芳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6至14个碳环原子的芳族碳环基团。芳基可以是单环或多环。在多环芳香环的情况下,该多环体系仅需要一个环是不饱和的,而其余环可以是饱和的、部分饱和的或不饱和的。本发明中,“C6-12芳基”是指含有6至12个碳环原子的芳族碳环基团,芳基的实例包含苯基、萘基、茚基、二氢茚基、四氢茚基、芴基或金刚烷基。
术语“3-12元杂环烷基”是指前述所定义的C3-12环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环原子是选自下组:O、N或S的杂原子,杂环烷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吡咯烷基、哌啶基、氮杂庚因基、吗啉基、硫代码啉基、哌嗪基、吡唑烷基、咪唑啉基、吡咯基。
术语“3-12元杂环烯基”是指前述所定义的C3-12环烯基中的一个或多个环原子是选自下组:O、N或S的杂原子,杂环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吡喃基、二氢苯并咪唑基和1,3-二氢螺苯并[d]咪唑-2,1’-环戊烷-4基。
术语“杂芳基”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芳香环的单环或多环系统并且芳香环中的一个或多个环原子是选自下组:O、N或S的杂原子,本发明中,“5-12元杂芳基”是指包含5至12(即5、6、7、8、9、10、11、12)个环原子的芳香环系统,杂芳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噻吩基、呋喃基、吡啶基、恶唑基、喹啉基、苯硫基、异喹啉基、吲哚基、三嗪基、三唑基、异噻唑基、异恶唑基、咪唑基、苯并噻唑基、吡嗪基、嘧啶基、噻唑基和噻二唑。
术语“碳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指定个数碳环原子(如C3-12、C10-30)的饱和环状(即“环烷基”)、部分饱和环状(即“环烯基”),或完全不饱和环状(即“芳基”)烃基团。术语“C10-30碳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10至30个碳环原子的饱和环状(即“环烷基”)、部分饱和环状(即“环烯基”),或完全不饱和环状(即“芳基”)烃基团。其中,碳环基还可为多环结构(即,含有二或更多个选自“环烷基”、“环烯基”和“芳基”的环)。多环碳环基的实例包括桥接、稠合或螺环碳环基。在桥接碳环基中,环共享至少两个共同且非相邻的原子。在稠合碳环基中,两个或更多个环可以稠合在一起,使得两个环共享一个共同键。优选地,碳环基为C3-20碳环基,更优选地为C6-18碳环基。
术语“杂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指定个数环原子(3-12元、10-30元)的饱和环状(即“杂环烷基”)、部分饱和环状(即“杂环烯基”),或完全不饱和环状(即“杂芳基”)烃基团。术语“C10-30杂环基”(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基团组合)是指含有10至30个碳环原子的饱和(即“杂环烷基”)、部分饱和(即“杂环烯基”),或完全不饱和(即“杂芳基”)环状基,其中至少有一个碳环原子是选自下组:O、N或S的杂原子。或者,杂环基部分可以是多环结构。多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桥接、稠合或螺环杂环基。在桥接的杂环基中,环共享至少两个共同的非相邻原子。在稠合杂环基中,两个或更多个环(例如,二环杂环基或三环杂环基)可以稠合在一起,使得两个环共享一个共同键。
R
RSi
术语“三烷基硅烷基”是指R,其中,各R独立地为如上定义的C1-6烷基。
术语“C1-6烷基氨基”是指C1-6烷基NH-。
术语“烷氧基羰基”是指R-C(=O)-,其中,R为如上定义的烷氧基。
术语“烷基羰基氨基”是指R-C(=O)-NH-,R为如上定义的烷基。
术语“烷基羰基氨基烷基”是指R-C(=O)-NR'-R-,其中,R为如上所述的烷基,R'为H或如上所述的烷基。
术语“烷基氨基烷基”是指R-NR'-R-,其中,R为如上所述的烷基,R'为H或如上所述的烷基。
术语“烷基氨基羰氧基”是指R-NR'-C(=O)-O-,其中,R为如上所述的烷基,R'为H或如上所述的烷基。
术语“烷基磺酰基”是指R-S(O)2-,R为如上定义的烷基。
术语“二氧磷基”是指-P(O)2。
术语“叠氮基”是指-N3。
“可任选被……取代”是指取代或未取代。
活性成分
如本文所用,“本发明化合物”指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之盐、代谢物或前药。
其中,A、B、R1、R2、R3、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优选地,式(I)化合物具有式(II)结构:
其中,R1、R2、R3、环B、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附带条件是:
当n为2、3、4或5,且环B为时,任意两个R3与其相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或5-12元杂芳基,其中,所述的C3-12环烷基、3-12元杂环烷基、C6-12芳基和5-12元杂芳基可各自任选地被1至4个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氘、卤素、羟基、氰基、NO2、氨基、C1-6烷基、C2-6烯基、C1-6烷氧基、卤代C1-6烷基或卤代C1-6烷氧基。
优选地,式(I)化合物具有式(III)结构:
其中,R1、R2、R3、环A、环D、U1、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优选地,式(I)化合物具有式(IV)结构:
其中,R1、R2、R3、环D、U1、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优选地,式(I)化合物具有式(V)结构:
其中,R1、R2、R3、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前药
上述化合物可以转变为下列通式所表示的前药:
在该通式中,G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
a)—C(=O)—R5;
b)—C(=O)—R6;
c)—C(=O)—L—R6;
d)—C(=O)—L—O—R6;
e)—C(=O)—L—O—L—O—R6;
f)—C(=O)—L—O—C(=O)—R6;
g)—C(=O)—O—R7;
h)—C(=O)—N(—K)(R7);
i)—C(=O)—O—L—O—R7;
j)—C(R8)2—O—R9;
k)—C(R8)2—O—L—O—R9;
l)—C(R8)2—O—C(═O)—R9;
m)—C(R8)2—O—C(═O)—O—R9;
n)—C(R8)2—O—C(═O)—N(—K)—R9;
o)—C(R8)2—O—C(═O)—O—L—O—R9;
p)—C(R8)2—O—C(═O)—O—L—N(R9)2;
q)—C(R8)2—O—C(═O)—N(—K)—L—O—R9;
r)—C(R8)2—O—C(═O)—N(—K)—L—N(R9)2;
s)—C(R8)2—O—C(═O)—O—L—O—L—O—R9;
t)—C(R8)2—O—C(═O)—O—L—N(—K)—C(═O)—R9;
u)—C(R8)2—O—P(═O)(—R10)2;
v)—C(R8)2—R11;
w)—C(═N+(R12)2)(—N(R12)2);
x)—C(R8)2—C(R8)2—C(═O)—O—R7;
y)—C(R8)2—N(—K)—C(═O)—O—R7;
z)—P(═O)(—R13)(—R14);
aa)—S(═O)2—R15;
ab)—R16和
ac)—C(R8)2—C(R8)2—O—R7;
其中,L为直链或支链的C1-6亚烷基或C2-6亚烯基;
K为氢或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
R5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或C2-6烯基;
R6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1-6烷基氨基或C1-6烷基硫基;
R7为三烷基硅烷基或是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3-12碳环基烷基或3-12元杂环基烷基;
R8为氢或C1-6烷基;
R9为三烷基硅烷基或是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1-6烷基氨基、C3-12碳环基烷基或3-12元杂环基烷基;
R10为羟基或OBn;
R11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3-12碳环基或3-12元杂环基;
R12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
R13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氧基;
R14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氧基、C1-6烷基氨基、C3-12碳环氧基、3-12元杂环氧基、C3-12碳环氨基或3-12元杂环氨基;
或是R13与R14可与其邻接的磷原子一起形成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杂环基;
R15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3-12碳环基烷基或3-12元杂环基烷基;
R16为可任选被取代基E所取代的C1-6烷基、C1-6烯基、C3-12碳环基或3-12元杂环基;
其中,所述取代基E独立选自下组:氧代基、C1-6烷基、羟基C1-6烷基、氨基、C1-6烷基氨基、C3-12碳环基、3-12元杂环基、C3-12碳环烷基、C1-6烷基羰基、卤素、羟基、羧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羰基氨基烷基、烷基羰氧基、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羰氧基、烷基氨基烷基、C1-6烷氧基、氰基、硝基、叠氮基、C1-6烷基磺酰基、三烷基硅烷基及二氧磷基;
R1、R2、R3、环A、环B、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在体内生理条件下,由药物代谢酶、水解酶、胃酸、肠杆菌等引起的分解反应,而将OG基团转化为式(I)中的-OH。给药后,前药会在体内变为对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母体化合物。
具有手性中心的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以立体异构体形式存在。式(I)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可包括顺式和反式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如(R)和(S)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旋转异构体、阻转异构体、构象异构体和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包括表现出一种以上的异构现象化合物,以及其混合物(例如,外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所有的异构形式都包含在内。此外,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可存在互变异构现象。
本发明的范围也包括含有可用于治疗流感的一或多种上述化合物、其盐、代谢物或前药的药物组合物。
如本文所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本发明化合物与酸或碱所形成的适合用作药物的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一类优选的盐是本发明化合物与酸形成的盐。适合形成盐的酸包括但并不限于:盐酸、氢溴酸、氢氟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苦味酸、甲磺酸、苯甲磺酸,苯磺酸等有机酸;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包括制备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之盐、代谢物或前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任选地(v)在惰性溶剂(如DMA)中,催化剂(如K2CO3和KI)存在下,化合物ix与化合物G-A反应,得到化合物I的前药,其中,A选自:OH、卤素等。
其中,X为卤素;A、B、R1、R2、R3、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优选地,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如下步骤合成
式中,
P为羟基保护基;
X为卤素;
A、B、G、R1、R2、R3、m和n的定义如上所述;
(i-1)在惰性溶剂(如DMSO)中,在碱(如吡咯烷、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的存在下,使该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反应,得到中间体iii;
(ii-1)在惰性溶剂(如甲醇和/或水)中,使中间体iii与联胺类化合物(如NH2NHCOCF3)反应,得到中间体iv;
(iii-1)在惰性溶剂(如甲醇、乙醇等)中,在还原剂(如NaBH4、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等)作用下,中间体iv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中间体v;
(iv-1)在惰性溶剂(如ACN、DMF等)中,碱性(如碳酸铯、氢氧化钠、强氧化钾等)条件下,中间体v与化合物vi反应,得到中间体vii;
(v-1)在惰性溶剂(如CH2Cl2)中,氧化剂存在下,中间体vii发生氧化反应,得到中间体viii;
(vi-1)在惰性溶剂(如丙酮)中,酸性(如盐酸)条件下,中间体viii脱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ix;
任选地(vii-1)在惰性溶剂(如DMA)中,催化剂(如K2CO3和KI)存在下,化合物ix与化合物G-A反应,得到化合物x,其中,A选自:OH、卤素等。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试剂和溶剂均购自商业来源,或可通过文献合成得到。
药物组合物和施用方法
由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活性,因此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光学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前药或溶剂化物,以及含有本发明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稳定、减轻或治愈)流感。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安全有效量范围内的本发明化合物及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其中“安全有效量”指的是:化合物的量足以明显改善病情,而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通常,药物组合物含有1-2000mg本发明化合物/剂,更佳地,含有10-200mg本发明化合物/剂。较佳地,所述的“一剂”为一个胶囊或药片。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指的是:一种或多种相容性固体或液体填料或凝胶物质,它们适合于人使用,而且必须有足够的纯度和足够低的毒性。“相容性”在此指的是组合物中各组份能和本发明化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掺和,而不明显降低化合物的药效。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部分例子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钠、纤维素乙酸酯等)、明胶、滑石、固体润滑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镁)、硫酸钙、植物油(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等)、多元醇(如丙二醇、甘油、甘露醇、山梨醇等)、乳化剂(如 )、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着色剂、调味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无热原水等。
本发明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
术语“治疗”是指将一或多个化合物,或其盐、代谢物或前药投药予患有上述疾病(即,流感,或具有流感的一种症状,或容易患有流感)的个体,其目的是赋予治疗效果,例如治愈、缓解、改变、改善或预防上述疾病或疾病的症状或易患疾病的倾向。“有效量”是指给药产生治疗效果的活性化合物,或其盐、代谢物或前药的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有效剂量将依据所治疗疾病的类型、给药的途径、赋形剂的使用和与其他治疗并用的可能性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包含一或多个上述化合物,或其盐、代谢物或前药的组合物,可以肠胃外、口服、经鼻、直肠、局部或口腔给药。术语“肠胃外”是指皮下、皮内、静脉内、腹膜内、肌肉内、关节内、动脉内、滑膜内、胸骨内、脊髓腔内、病灶内或颅内注射,以及其他任何合适的注射技术。
无菌可注射组合物可以是无毒的肠胃外可接受的稀释剂或溶剂(如1,3-丁二醇的溶液)中的无菌注射溶液或悬浮液。可接受的载剂和溶剂可采用甘露醇、林格氏溶液和等渗氯化钠溶液。此外,传统采用的无挥发性油常用作为溶剂或悬浮介质(例如:合成的单或双甘油酯)。脂肪酸(如油酸及其甘油酯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注射剂,作为天然药用油,如橄榄油或蓖麻油,尤其是其聚氧乙烯化型式。这些油溶液或悬浮液也可以含有长链醇稀释剂或分散剂,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类似的分散剂。其他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如Tweens或Spans)或其他类似的乳化剂或常用于制备药学上可接受的固体、液体或其他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剂也可以用于制备目的。
用于口服给药的组合物可以是任何口服可接受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胶囊、锭剂、乳液和水性悬浮液、分散液和溶液。在用于锭剂的情况下,常用的载体包括乳糖和玉米淀粉。通常还可加入润滑剂,比如硬脂酸镁。对于以胶囊形式的口服给药而言,可用的稀释剂包括乳糖和干燥玉米淀粉。当口服给药水性悬浮液或乳剂时,活性成分可悬浮或溶解在与乳化剂或悬浮剂结合的油相中。如果需要,可加入某些甜味剂、调味剂或着色剂。
鼻用气雾剂或吸入组合物可根据药物制剂领域中已有的技术来制备。例如,该组合物可以溶于生理食盐水中而制备成溶液,采用包括苯甲醇或是其他适合的保存剂、加强生物可利用率的吸收促进剂、氟碳化合物及/或其他熟知的溶液或分散剂。
药物组合物的载体必须是“可接受的”,表示可以与组合物中的其他活性成分并存的(较佳地为能用于安定活性成分),并对需要施用的个体无毒害作用。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增溶剂用作赋形剂来递送具有活性的二亚苄叉丙酮。其他药物载体的例子包括胶体二氧化硅、硬脂酸镁、纤维素、硫酸月桂钠与D&C黄色10号。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单独给药,或者与其他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联合给药。
联合给药时,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与一种或多种(2种,3种,4种,或更多种)其他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该其他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2种,3种,4种,或更多种)可与本发明的化合物同时、分开或顺序地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流感。
使用药物组合物时,是将安全有效量的本发明化合物适用于需要治疗的哺乳动物(如人),其中施用时剂量为药学上认为的有效给药剂量,对于60kg体重的人而言,日给药剂量通常为1~2000mg,优选20~500mg。当然,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化合物结构新颖;
2.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有试剂和溶剂均购自商业来源,并且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使用。所有反应均在干燥氮气或氩气下进行,并藉由使用Merck Silica Gel 60F254玻璃背板之薄层色谱(TLC)监测。通过Merck Silica Gel 60(0.040至0.063mm,230至400筛目)进行管柱层析。通过Varian Mercury-300和Varian Bruker AVIII-500光谱仪测量1H NMR和13C NMR光谱,且化学位移(δ)经报道为相对于溶剂共振峰以每百万分之一(ppm)计。使用以下缩写来表示多重性:s(单重态)、d(双重态)、t(三重态)、q(四重态)、quin(五重态)、m(多重态)或br(宽)。藉由HP Hewlett Packard 1100系列来测量低分辨率质谱。
实施例1:化合物1的合成及表征
(i)化合物I-3的合成
化合物I-3首先依照如上所示的方式,从市售的3-芐氧基-4-氧基-4H-吡喃-2-甲醛,再经过中间体I-1及I-2制备而得。
将吡咯烷(30.9g,434mmole)加入到3-(芐氧基)-4-氧基-4H-吡喃-2-甲醛(100g,434mmole)和环丙甲醛(91.3g,1.30mmole)于溶剂DMSO(1升)的溶液中,并将混合物在50℃搅拌23至2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混合物溶于CH2Cl2(1升)中,以1N的HCl(aq)(1升)和饱和的NaHCO3水溶液(1升)洗涤,接着再以饱和盐水(1升)洗涤。分离有机相并且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去除溶剂以得到残余物(133g)。将由此获得的残余物溶于EtOAc(1升)中,用饱和的NaHCO3水溶液(1升)洗涤,然后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1升)洗涤,并经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减压蒸发溶剂,得到黑色粗产物(106g)。所得的粗物质用管柱层析(己烷/EtOAc=7/3)纯化,然后用(己烷/EtOAc=1/1)重结晶,得到化合物I-1,为黄绿色固体(87g,66%)。
将NH2NHCOCF3(8.23g,64mmole)加入到化合物I-1(9.65g,32mmole)的甲醇(145毫升)和水(73毫升)的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50℃搅拌2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减压除去溶剂。将固体残余物溶于CH2Cl2(500毫升x 3)中并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200毫升)洗涤。分离有机相并且以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溶剂,粗产物用MTBE(250毫升)洗涤,得到产物I-2(8.6g,90%)。
在0℃,将NaBH4(1.05g,27.8mmole)缓慢加入到化合物I-2(4.32g,13.9mmole)的甲醇(38毫升)溶液中。将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1小时后,将水(10毫升)加入到反应溶液中,并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将固体残余物溶解在CH2Cl2(250毫升x3)中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100毫升)洗涤。分离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除去以得到产物I-3(4.47g)。
(ii)化合物I-4的合成
通过以下所示的途径从5-氟-噻二苯并[e,h]薁-8-酮制备化合物I-4:
0℃下,在THF/MeOH(2:1,15毫升)中搅拌5-氟-噻二苯并[e,h]薁-8-酮(177毫克,0.63mmole)和NaBH4(119毫克,3.16mmole)的溶液,然后使其在室温中保持16小时。反应完成后,用水淬灭,以CH2Cl2萃取,将有机层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得到180毫克的粗残余物,将其用于下一步骤,不经纯化。0℃下,然后将粗残余物和SOCl2(0.2毫升,2.76mmole)在CH2Cl2(10毫升)中搅拌,然后使其升至室温。反应完成后,减压浓缩,得到粗化合物I-4,直接使用,无需任何纯化。
(iii)化合物1的合成
经由如下步骤,由中间体I-3至I-6来制备化合物1。
室温下,将化合物I-3(100毫克,0.34mmole)、碳酸铯(328毫克,1.01mmole)和化合物I-4(265毫克,1.0mmole)的溶液在ACN(5毫升)中搅拌16小时。以CH2Cl2稀释,水洗涤,有机层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CH2Cl2:MeOH=39:1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5(160毫克,0.28mmole,产率85%)。
室温下,将化合物I-5(160毫克,0.28mmole)和戴斯-马丁氧化剂(Dess-Martinperiodinane)(165毫克,0.39mmole)的溶液在CH2Cl2(16毫升)中搅拌5小时。用水洗涤反应物,有机层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
CH2Cl2:MeOH=39:1的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6(120毫克,0.21mmole,产率75%)。
100℃下,将化合物I-6(120mg,0.21mmole)和LiCl(591毫克)的溶液在DMA(2毫升)中搅拌1小时。接着将其冷却至0℃后加入丙酮(2毫升)、0.5N盐酸(20毫升)和水(10毫升),将混合液在室温搅拌1小时。过滤收集固体,用丙酮和己烷重结晶,得到化合物1(64毫克,0.14mmole,产率64%)。MS:m/z 471.1(M+H)+;1H NMR(d-DMSO)δ7.82-7.72(m,3H),7.69-7.55(m,2H),7.51-7.50(m,1H),7.42-7.07(m,3H),6.40(dd,1H),5.72(s,1H),5.56(dd,1H),3.63(d,1H),3.55(br,1H),2.33(d,1H),1.85-1.84(m,1H),1.27-1.23(m,1H),0.88-0.83(m,2H)。
化合物1还可透过手性分离管柱进行异构物的分离而得到化合物1-a及化合物1-b。
化合物1-a:MS:m/z 470.9(M+H)+;1H NMR(d-DMSO)δ7.83-7.73(m,3H),7.69-7.55(m,2H),7.51-7.48(m,1H),7.42-7.07(m,3H),6.40(dd,1H),5.72(s,1H),5.57(dd,1H),3.64(d,1H),3.39(br,1H),2.34(d,1H),1.85-1.84(m,1H),1.27-1.23(m,1H),0.85-0.80(m,2H)。
化合物1-b:MS:m/z 470.9(M+H)+;1H NMR(d-DMSO)δ7.83-7.73(m,3H),7.69-7.56(m,2H),7.51-7.48(m,1H),7.43-7.07(m,3H),6.40(dd,1H),5.72(s,1H),5.57(dd,1H),3.64(d,1H),3.34(br,1H),2.34(d,1H),1.88-1.84(m,1H),1.28-1.24(m,1H),0.85-0.80(m,2H)。
实施例2:化合物2的合成及表征
(i)化合物I-3的合成
化合物I-3依照实施例1所示的方式合成。
(ii)化合物II-1的合成
化合物II-1则是通过以下所示的途径从2-羧基-5-氟苯基硼酸制备:
0℃下,将SOCl2(1.3毫升,17.8mmole)加入到2-羧基-5-氟苯基硼酸(2.18克,11.9mmole)的MeOH溶液(47毫升)中,将混合液在0℃下搅拌3.5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减压浓缩,得到粗化合物II-1-1(3.3克),直接使用,无需任何纯化。
将Pd(PPh3)2Cl2(696毫克,0.99mmole)于室温及N2(g)的条件下,加入到化合物II-1-1(2.35克,11.9mmole)、化合物II-1-2(2.37克,0.99mmole)和K2CO3(4.1克)在水(6毫升)及THF(55毫升)的溶液中,接着在N2(g)下,于70℃搅拌1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液倒入水中并用EA萃取两次。混合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5%EA在己烷中)纯化残余物,得到化合物II-1-3(1.574克,51%)。
90℃下,将2N氢氧化钠(25毫升)加入到化合物II-1-3(1.57克,5.04mmole)在THF/MeOH的溶液(50毫升)中,反应15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减压浓缩以除去THF和MeOH,加入水,将混合液用1N盐酸酸化至pH=7,过滤收集固体,得到化合物II-1-4(1.51克,101%)。
90℃下,将II-1-4(1.51克,5.06mmole)在PPA(29克)中搅拌17小时,接着将混合物倒入冰水中,过滤收集固体,得到化合物II-1-5(1.42克,100%)。
0℃下,将NaBH4(230毫克,6.08mmole)加入到化合物II-1-5(1.42克,5.07mmole)在MeOH/THF的溶液(25毫升)中,并在室温下放置1.5小时,待反应完成后,以水淬灭,接着用CH2Cl2萃取,将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己烷:EA=12:1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I-1-6(629毫克,45%)。
室温下,将SOCl2(0.09毫升,1.22mmole)加入到化合物II-1-6(172毫克,6.09mmole)在CH2Cl2(6毫升)的溶液中,将混合液在40℃下搅拌1小时,待反应完成后,减压浓缩,得到粗化合物II-1,直接使用,无需任何纯化。
(ii-1)化合物II-1-2的合成
化合物II-1-2是通过以下所示的途径从噻吩-3-硼酸和溴苯来制备:
将Pd(PPh3)2Cl2(4.4克,3.82mmole)于室温及N2(g)的条件下加入到噻吩-3-硼酸(3.67克,28.7mmole)、溴苯(3克,19.1mmole)和2N Na2CO3的THF水溶液(4.8毫升)中,接着在N2(g)下于70℃搅拌2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液倒入水中并用EA萃取两次。混合的有机层用盐水洗涤,以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5%EA在己烷中)纯化残余物,得到化合物II-1-2-a(2.83克,92%)。
-5℃下,将NBS(3.12克,17.5mmole)在DMF(20毫升)的溶液滴加到化合物II-1-2-a在DMF(38毫升)的溶液中,在0℃下搅拌17.5小时。反应用Na2S2O3淬灭,以EA萃取两次,有机层用盐水洗涤,以无水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1%EA在己烷中)纯化残余物,得到化合物II-1-2(4.084克,97%)。
(iii)化合物2的合成
经由如下步骤,通过中间体I-3和II-1到II-2,再至II-3来合成化合物2。
室温下,将化合物I-3(164毫克,0.55mmole)、碳酸铯(595毫克,1.83mmole)、碘化钾(101毫克,0.61mmole)和化合物II-1(0.61mmole)的溶液在ACN(6毫升)中搅拌42小时。以CH2Cl2稀释,盐水洗涤,分离有机层,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CH2Cl2:MeOH=39:1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I-2(127毫克,37%)。
室温下,将化合物II-2(127毫克,0.23mmole)和戴斯-马丁氧化剂(Dess-Martinperiodinane)(172毫克,0.41mmole)的溶液在CH2Cl2(4.5毫升)中搅拌15小时。以CH2Cl2稀释,用NaHCO3饱和溶液洗涤反应物,再用NaCl饱和溶液洗涤,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PLC纯化残余物,以CH2Cl2:MeOH=39:1的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I-3(118毫克,93%)。
将LiCl(89毫克,2.10mmole)加入化合物II-3(118毫克,0.21mmole)在DMA(2.1毫升)中的溶液,在100℃下将该混合液搅拌1小时,接着冷却至0℃。再将丙酮(2毫升)、0.5N盐酸(5毫升)和水(10毫升)加到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收集固体,用丙酮和己烷重结晶,得到化合物2(78毫克,产率79%)。MS:m/z 471.1(M+H)+;1H NMR(d-DMSO)δ7.86-7.66(m,4H),7.51-7.14(m,5H),6.42(dd,1H),5.73(d,1H),5.60(dd,1H),3.64(d,1H),3.44(br,1H),2.35(q,2H),1.87(m,1H),1.27-1.25(m,1H),0.86-0.83(m,2H)。
实施例3:化合物3的合成及表征
(i)化合物I-3的合成
化合物I-3依照实施例1所示的方式合成。
(ii)化合物IV-1的合成
化合物IV-1则是通过以下所示的途径从2-溴-3-甲基苯甲酸甲酯(methyl2-bromo-3-methylbenzoate)和联硼酸频那醇酯(bis(pinacolato)diboron)来制备:
100℃下,将加入2-溴-3-甲基苯甲酸甲酯(3.0克,13.1mmole)、联硼酸频那醇酯(10.0克,39.4mmole)、乙酸钾(3.9克,39.7mmole)和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ii)(1.1克,1.35mmole)的1,2-二恶烷(66毫升)溶液在氮气下搅拌1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过滤,滤饼用CH2Cl2洗涤,将滤液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5%EA的己烷溶液洗脱,得到化合物IV-1-a(13.1mmole)。
70℃下,将加入化合物IV-1-a(13.1mmole)、化合物II-1-2(1.6克,6.7mmole)、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ii)(470毫克,0.67mmole)、水(4毫升)和K2CO3(2.77克,20.0mmole)的THF(37毫升)溶液,在氮气下搅拌1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并用EA萃取两次。将有机层用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5%EA的己烷溶液洗脱,得到化合物IV-1-b(470毫克,1.52mmole)。
90℃下,将加入化合物IV-1-b(470毫克,1.52mmole)和过量NaOH液体的THF/MeOH溶液进行搅拌。待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减压浓缩以去除THF和MeOH,接着加入水后,将混合液用1N盐酸酸化至pH=7,过滤收集固体,得到化合物IV-1-c(300毫克,1.02mmole)。
100℃下,将加入化合物IV-1-c(300毫克,1.02mmole)和过量PPA(20克)的溶液搅拌16小时。然后将其倒入冰水中,以EA萃取,再用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己烷:EA=9:1的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V-1-d(180毫克,0.65mmole,产率64%)。
0℃下,将加入化合物IV-1-d(100毫克,0.65mmole)和NaBH4(123毫克,3.25mmole)的THF/MeOH溶液(15毫升)进行搅拌,然后使其在室温下3小时。待反应完成后,用水淬灭,以CH2Cl2萃取,将有机层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己烷:EA=9:1的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V-1-e(82毫克,0.29mmole,产率45%)。
0℃下,将加入化合物IV-1-e(82毫克,0.29mmole)和SOCl2(0.2毫升,2.76mmole)的CH2Cl2溶液(10毫升)进行搅拌,然后使其升至室温。待反应完成后,减压浓缩,得到粗化合物IV-1,直接使用,无需任何纯化。
(iii)化合物3的合成
化合物IV-1再经由中间体I-3、IV-2至IV-3来合成化合物3。
室温下,将化合物I-3(75毫克,0.25mmole)、碳酸铯(500毫克,1.53mmole)、碘化钾(42毫克,0.25mmole)和化合物IV-1(0.295mmole)的溶液在ACN(3毫升)中搅拌16小时。以CH2Cl2稀释,水洗涤,分离有机层,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CH2Cl2:MeOH=39:1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V-2(97毫克,0.17mmole,产率69%)。
室温下,将化合物IV-2(97毫克,0.17mmole)和戴斯-马丁氧化剂(Dess-Martinperiodinane)(130毫克,0.31mmole)的溶液在CH2Cl2(20毫升)中搅拌3小时。以水洗涤反应物,用MgSO4干燥,减压浓缩,通过硅胶层析法纯化残余物,以CH2Cl2:MeOH=39:1条件洗脱,得到化合物IV-3(87毫克,0.16mmole,产率92%)。
100℃下,将加入LiCl(600毫克)和化合物IV-3(118毫克,0.21mmole)的DMA(2毫升)溶液搅拌1小时,接着冷却至0℃。再将丙酮(2毫升)、0.5N盐酸(20毫升)和水(10毫升)加到混合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收集固体,用CH2Cl2和己烷重结晶,得到化合物3(13毫克,0.03mmole,产率18%)。MS:m/z 466.9(M+H)+;1H NMR(d-DMSO)δ7.78-7.61(m,4H),7.56-7.41(m,2H),7.38-7.17(m,2H),7.11-7.08(m,1H),6.42(dd,1H),5.61-5.20(m,2H),3.63(d,1H),3.57(br,1H),2.36(m,4H),1.87-1.85(m,1H),1.27-1.24(m,1H),0.85-0.84(m,2H)
实施例4:化合物1的前药制备方法
80℃下,将加入化合物1(30毫克,0.064mmole)、K2CO3(30毫克)、KI(30毫克)和氯甲基碳酸二甲酯(35毫克)的DMA(1毫升)溶液搅拌3小时,接着冷却至0℃,加入1N盐酸,以EA萃取,盐水洗涤,经MgSO4干燥浓缩,用CH2Cl2和己烷重结晶,过滤收集固体,得到化合物1-c(26毫克,0.047mmole,产率73%)。
依照实例4的类似方式可用来制备本发明其他化合物的前药。
实施例5:细胞病变效应抑制试验(Cytopathic Effect(CPE)Reduction Assay)
如下进行CPE抑制试验以评估测试化合物抑制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效力。
将96孔组织培养板中的MDCK细胞与测试化合物和A型流感或B型流感病毒在低感染率下于37℃培养72小时。通过添加0.5%甲醛来固定培养板,然后用0.5%结晶紫染色。随后,用微盘分析仪(Multiskan Ascent,Thermo)测波长570nm的吸光值。相对于病毒对照组,测试化合物将病毒诱导的CPE降低50%所需的浓度,表示为50%有效剂量(EC50)。
用CPE抑制试验评估受试化合物,对于A型流感病毒(A/PR/8/34)感染,化合物1、2及3分别表现出0.45μM、0.51μM及2.38μM的EC50值。
另外,对于B型流感病毒(B/LEE/40)感染,化合物1、2及3分别表现出0.19μM、0.14μM及0.89μM的EC50值。
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抑制流感病毒效果,尤其是A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非常有潜力应用于A型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感染。
其他具体实施例
说明书中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结合。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种特征可以被起到相同、等同或类似目的的特征所替换。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所揭示的各种特征仅仅是一系列等同或类似特征的示例。
通过以上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本发明的特征,同时可以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良,以使其适用于各种应用和条件。因此,其他等价形式的具体实施例也落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2597.8A CN113620948B (zh) | 2020-05-06 | 2020-05-06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372597.8A CN113620948B (zh) | 2020-05-06 | 2020-05-06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20948A CN113620948A (zh) | 2021-11-09 |
CN113620948B true CN113620948B (zh) | 2022-11-25 |
Family
ID=78376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372597.8A Active CN113620948B (zh) | 2020-05-06 | 2020-05-06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20948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8653A (zh) * | 2010-09-24 | 2013-07-31 |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 被取代的多环性氨基甲酰基吡啶酮衍生物的前药 |
CN107709321A (zh) * | 2015-04-28 | 2018-02-16 |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 经取代的多环性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前药 |
CN109721615A (zh) * | 2017-09-18 | 2019-05-07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流感病毒复制抑制剂及其用途 |
CN110300753A (zh) * | 2018-01-22 | 2019-10-01 | 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WO2020015669A1 (zh) * | 2018-07-17 | 2020-01-23 | 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 抗流感病毒三并环衍生物 |
CN111217810A (zh) * | 2018-11-23 | 2020-06-02 | 维清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氮杂环二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06928A (zh) * | 2019-02-22 | 2020-09-01 | 维清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氮杂环二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20202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帽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 |
-
2020
- 2020-05-06 CN CN202010372597.8A patent/CN1136209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8653A (zh) * | 2010-09-24 | 2013-07-31 |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 被取代的多环性氨基甲酰基吡啶酮衍生物的前药 |
CN107709321A (zh) * | 2015-04-28 | 2018-02-16 | 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 | 经取代的多环性吡啶酮衍生物及其前药 |
CN109721615A (zh) * | 2017-09-18 | 2019-05-07 |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 流感病毒复制抑制剂及其用途 |
CN110300753A (zh) * | 2018-01-22 | 2019-10-01 | 太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WO2020015669A1 (zh) * | 2018-07-17 | 2020-01-23 | 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 抗流感病毒三并环衍生物 |
CN111217810A (zh) * | 2018-11-23 | 2020-06-02 | 维清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氮杂环二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06928A (zh) * | 2019-02-22 | 2020-09-01 | 维清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氮杂环二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20202A (zh) * | 2019-12-05 | 2021-06-08 |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帽依赖性蛋白酶抑制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20948A (zh) | 202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00753B (zh)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
WO2019192602A1 (zh) | 芳香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13138753A1 (en) | Prodrugs of riluzole and their method of use | |
EP2486011A1 (en) | Modulators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88 | |
AU2020207828A1 (en) | 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 |
WO2013192610A2 (en) | Pro-drugs of riluzole and their method of use for the treatment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
WO2021047553A1 (zh) | 含三环结构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2025003592A (ja) | 抗ウイルス1,3-ジ-オキソ-インデン化合物 | |
CN113620948B (zh) | 帽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 |
CN102453001A (zh) | 硫代吗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8069942A (zh) | 苯酞吡唑酮类偶联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A3202251A1 (en) | Borate derivative and uses thereof | |
CN113121417A (zh) | 一种新型哌啶衍生物及其药物用途 | |
CN115974824B (zh) | 一种组织蛋白酶c小分子抑制剂 | |
WO2024140671A1 (zh) | 一种稠三环类衍生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15785083A (zh) | 一种组织蛋白酶c小分子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541366A (zh) | 二氢噁唑衍生物化合物 | |
CN114920697A (zh) | 杂环基取代的茚满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9264114A (zh) | 一种nlrp3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TW202448859A (zh) | 治療病毒感染的新穎化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