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604A - 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55604A CN113455604A CN202110861567.8A CN202110861567A CN113455604A CN 113455604 A CN113455604 A CN 113455604A CN 202110861567 A CN202110861567 A CN 202110861567A CN 113455604 A CN113455604 A CN 1134556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seudo
- notoginseng
- ginseng
- parts
- extr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七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具体的,以三七粉为原料,以水为提取溶剂,经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后喷雾干燥得三七提取物。本发明通过使用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的方法对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充分有效的提取,然后将其直接用于功能饮料中,充分利用三七的有效成分,使三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七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三七又名田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同名中药材三七是以植物三七的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着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目前国家批准实验的保健品共有24种功能中三七就占19种功能,三七中的成分为三七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糖类成分、挥发油、氨基酸成分、微量元素、植物油脂、淄醇和炔、烯、烃类化合物等;其中主要活性物质为三七总皂苷(其主要成份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1),三七总皂苷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脑血管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前房出血等多种疾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医用价值,因此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提取或制备三七总皂苷,然后将其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药物中;然而,三七总皂苷不同成分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复杂,同时伴随着三七中的其他有效成分的损失,从而使三七中有效成分不能被充分的提取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通过使用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的方法对三七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充分有效的提取,然后将其直接用于功能饮料中,充分利用三七的有效成分,使三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三七粉为原料,以水为提取溶剂,经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后喷雾干燥得三七提取物。
进一步地,所述三七粉的制备具体包括:三七转入液氮环境中急冷后进行低温破碎,超细微粉研磨得到粒度为20-50μm的三七粉。
进一步地,所述三七在转入液氮环境前,在体积分数为30-50%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2h,取出晾至含水率10%以下。
进一步地,三七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g:(20-30)mL,所述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00-300W,微波提取温度为30-50℃,超声功率为100-200W,提取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地,所述三七粉在水进行混匀后,在进行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分数3-5%添加酵母菌后在25-35℃条件下厌氧发酵12-24h。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三七提取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上述三七提取物在功能性饮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一种功能性饮料,原料上述三七提取物。
进一步地,质量份数计,功能性饮料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10-50份、菊花50-100份、槐花30-50份、甘草5-20份、甜味剂3-10份、柠檬酸5-20份、水100-300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五,上述功能性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菊花、槐花、甘草经清洗后粉碎,加水混匀后,在70-80℃条件下浸煮1-3h,过滤后加入三七提取物、甜味剂、柠檬酸,灌装杀菌得到功能性饮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采用超微波加热联合超声的方法对三七粉进行水提,利用微波在被加热物体内部产生从而使热源来自物体内部的特质,结合超声的空化作用对三七细胞壁的破坏作用,二者相互配合促使三七细胞内部营养物质成分在较低的提取温度下就可以充分的溶出,同时还可以保证三七营养物质成分不受影响。
(2)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限定了三七粉的制备方法,具体的通过将三七在液氮中进行急冷后低温破碎,首先液氮急冷有助于保持三七原有的功能性成分不受温度影响而破坏或者损失,而且,三七经过液氮急冷后脆性增加便于提高后续的破碎和研磨制备超细微粉的效率,有助于后续提取过程中有效物质成分的充分提取。而在将三七进行液氮急冷前,使用乙醇水溶液浸泡,一方面促使三七植物细胞溶胀,提高低温破碎和研磨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乙醇的极性对三七中的营养物质成分进行预处理,提高后续有效物质成分的溶出率。
(3)在进行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前投加酵母菌后进行厌氧发酵,酵母菌发酵产物中含有乙醇成分,能够保证前述经过处理的三七粉中的有效物质成分稳定释放,从而有助于提高提取效率。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三七提取液的功能性饮料,选用三七、菊花、槐花、甘草四种药材进行配伍,三七功用补血、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能补能通,菊花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槐花具有抗氧化性、抗菌,甘草具有益气补中之功效;诸药合用能够起到补血、补气、抗氧化、抗疲劳、延缓衰老等保健功效;同时在饮料中添加适量柠檬酸,作为保护剂能够降低三七总皂苷制备和存储过程中被氧化的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三七选用文山金旺药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的三七,菊花、槐花和甘草均购于药房,甜菊糖苷、木糖醇和酵母菌均购于超市。三七中的营养物质成分见表1;
表1
水分,% | 三七总皂苷,% | 多糖,% | 总黄酮,% | 总氨基酸,% | 三七素,% |
10.45 | 14.22 | 6.41 | 0.52 | 7.84 | 0.88 |
测试方法:
水分:烘干称重法;
三七总皂苷:《中国药典》三七项下内容;
多糖:硫酸-苯酚比色法;
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氨基酸:高速氨基酸分析仪;
三七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素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实施例1
一种三七提取液,制备方法如下:
三七烘干后研磨成粉过80目筛得三七粉100g,按照料液比1g:25mL和水混合后,在微波功率200W,微波提取温度为45℃,超声功率为150W,提取时间为30min后离心,上清液80℃喷雾干燥得三七提取物。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三七粉的制备:三七转入液氮环境中急冷5min后进行-4℃低温破碎、超细微粉研磨得到粒度为20-50μm的三七提取物;
实施例3
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三七在转入液氮环境前,在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2h,取出晾至含水率8%。
实施例4
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三七粉在进行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前,经过以下步骤处理:
按照质量分数4%的比例向三七粉水溶液中添加酵母菌,充氮气除氧后在30℃厌氧环境下保持24h,紫外辐照10min灭菌。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三七粉在进行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前,经过以下步骤处理:
按照质量分数4%的比例向三七粉水溶液中添加酵母菌,充氮气除氧后在30℃厌氧环境下保持24h,紫外辐照10min灭菌。
实施例6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三七在粉碎前,在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2h,取出晾至含水率8%。
实施例7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提取过程中不进行超声。
实施例8
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提取过程中不进行超声。
实施例9
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提取过程采用直接加热(省略微波)。
实施例10
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提取过程采用直接加热(省略微波)。
实施例11
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直接超细微粉研磨得到粒度为20-50μm的三七粉,不进行液氮急冷。
对实施例1-11制备的三七提取物进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由表1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三七粉进行液氮急冷以及超细微粉碎对于有效物质成分的提取均起到了有益的影响,在提取前进行乙醇水溶液浸泡则使液氮急冷以及超细微粉碎的效果更佳,同时,液氮急冷以及超细微粉碎对于后续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存在有益影响。
实施例12
分别以实施例1-4制备的三七提取物制备功能性饮料,具体过程如下:
称取原料:三七提取物20份、菊花80份、槐花50份、甘草10份、甜味剂(质量比为1:38的甜菊糖苷和木糖醇组成)3-10份、柠檬酸10份、水300份;
制备:菊花、槐花、甘草经清洗后粉碎,加水混匀后,在80℃条件下浸煮3h,过滤,加入三七提取物、甜味剂、柠檬酸,灌装杀菌得到功能性饮料。
选取18-20岁普通消费者10名(5男5女)按照表3评分标准对制备的功能性饮料进行感官、色泽、气味评价,取平均值,结果显示,实施例1总分为85分,实施例2总分为88分,实施例3总分为91分,实施例4总分为93分。
表3
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中,三七提取物10-50份、菊花50-100份、槐花30-50份、甘草5-20份、甜味剂3-10份、柠檬酸5-20份、水100-300份所制备的功能性饮料口感评分均在80分以上,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和功能的双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七粉为原料,以水为提取溶剂,经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后喷雾干燥得三七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粉的制备具体包括:三七转入液氮环境中急冷后进行低温破碎,超细微粉研磨得到粒度为20-50μm的三七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在转入液氮环境前,在体积分数为30-50%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2h,取出晾至含水率1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三七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g:(20-30)mL,所述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00-300W,微波提取温度为30-50℃,超声功率为100-200W,提取时间为10-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七粉与水进行混匀后,在进行微波加热联合超声提取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分数3-5%添加酵母菌后在25-35℃条件下厌氧发酵12-24h。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三七提取物。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七提取物在功能性饮料中的应用。
8.一种功能性饮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七提取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能性饮料,其特征在于,质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三七提取物10-50份、菊花50-100份、槐花30-50份、甘草5-20份、甜味剂3-10份、柠檬酸5-20份、水100-300份。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性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菊花、槐花、甘草经清洗后粉碎,加水混匀后,在70-80℃条件下浸煮1-3h,过滤后加入三七提取物、甜味剂、柠檬酸,灌装杀菌得到功能性饮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61567.8A CN113455604A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61567.8A CN113455604A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55604A true CN113455604A (zh) | 2021-10-01 |
Family
ID=7788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61567.8A Pending CN113455604A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45560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02651A (zh) * | 2023-12-06 | 2024-02-06 |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三七苦味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7867A (zh) * | 2008-07-07 | 2008-12-10 |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七标准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
CN103099832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冯淑琴 | 假丝酵母对三七的生物转化方法 |
CN105832787A (zh) * | 2016-04-28 | 2016-08-10 |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西洋参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6511418A (zh) * | 2016-12-21 | 2017-03-22 | 戴群 | 一种鲜三七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
CN107137285A (zh) * | 2017-06-06 | 2017-09-08 | 广东康王日化有限公司 | 一种牙膏用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CN107320546A (zh) * | 2017-08-16 | 2017-11-07 | 文山华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添加的三七丹参山楂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93559A (zh) * | 2017-11-27 | 2018-02-16 | 贵州浩诚药业有限公司 | 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CN111821330A (zh) * | 2019-04-19 | 2020-10-27 | 香港大学 | 三七水提取物在制备降血脂产品中的用途 |
CN111939187A (zh) * | 2020-08-03 | 2020-11-17 | 华中农业大学 | 三七多活性成分喷雾冷冻干燥粉的高效提取工艺及其三七多活性成分口溶颗粒 |
-
2021
- 2021-07-29 CN CN202110861567.8A patent/CN1134556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7867A (zh) * | 2008-07-07 | 2008-12-10 |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七标准提取物在制备防治老年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
CN103099832A (zh) * | 2011-11-10 | 2013-05-15 | 冯淑琴 | 假丝酵母对三七的生物转化方法 |
CN105832787A (zh) * | 2016-04-28 | 2016-08-10 |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三七西洋参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6511418A (zh) * | 2016-12-21 | 2017-03-22 | 戴群 | 一种鲜三七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
CN107137285A (zh) * | 2017-06-06 | 2017-09-08 | 广东康王日化有限公司 | 一种牙膏用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CN107320546A (zh) * | 2017-08-16 | 2017-11-07 | 文山华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添加的三七丹参山楂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93559A (zh) * | 2017-11-27 | 2018-02-16 | 贵州浩诚药业有限公司 | 三七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CN111821330A (zh) * | 2019-04-19 | 2020-10-27 | 香港大学 | 三七水提取物在制备降血脂产品中的用途 |
CN111939187A (zh) * | 2020-08-03 | 2020-11-17 | 华中农业大学 | 三七多活性成分喷雾冷冻干燥粉的高效提取工艺及其三七多活性成分口溶颗粒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周家明,等: "三七花复合饮料的研制", 《文山学院学报》 * |
白俊峰: "冻干三七主要功效及其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
虞旦,等: "微生物法提取三七中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性分析", 《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02651A (zh) * | 2023-12-06 | 2024-02-06 |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改善三七苦味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Potenza et al. | Ancient herbal therapy: A brief history of Panax ginseng | |
CN113455604A (zh) | 一种三七提取物及其在功能饮料中的应用 | |
CN105232584A (zh) | 珍贵植物中药材的免煎提取工艺 | |
CN119157826B (zh) | 一种黄精、枸杞浸膏的制备工艺 | |
CN115501158A (zh) | 一种含黄芪提取物的化妆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434050B (zh) | 中药超临界萃取方法、中药萃取物及在洗发露中的应用 | |
CN102935148A (zh) | 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15185B (zh) | 一种驱寒补肾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45663B (zh) | 一种具有保肝解酒功能的保健品组合物 | |
KR20130074119A (ko) | 초음파 처리를 이용한 인삼 프로사포게닌 고농도 함유 인삼 잎 및 줄기 제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0916036A (zh) | 一种佐酒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5140C (zh) | 含褐色化葡萄和人参组合物的化妆品 | |
CN114129488A (zh) | 南酸枣果皮提取物在制备抗过敏化妆品中的应用 | |
CN113663004A (zh) | 一种具有治疗肾虚血瘀所致的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085351B (zh) | 一种防止脱发促进头发生长的外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470085A (zh) | 一种提升血氧饱和度的草本雾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900916A (zh) | 一种当归茱萸明目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55746A (zh) | 一种平卧菊三七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5518136A (zh) | 一种丹莪妇康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5193887A (zh) | 一种刺五加提取物及其抗氧化用途 | |
CN104436116A (zh) | 一种迷迭香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8116A (zh) | 三七粉袋泡型产品gmp生产工艺及其应用方法 | |
CN111388639A (zh) | 用于缓解绝经综合症的苯乙醇苷和异黄酮提取物及应用 | |
CN115006305B (zh) |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7260616A (zh) | 茶麸洗发液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