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6711B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46711B CN113246711B CN202110701290.2A CN202110701290A CN113246711B CN 113246711 B CN113246711 B CN 113246711B CN 202110701290 A CN202110701290 A CN 202110701290A CN 113246711 B CN113246711 B CN 1132467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battery pack
- rear floor
- support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及连接结构,安装座上侧用以安设电池包,连接结构设于安装座下侧,用以将安装座与后地板连接固定,以使得安装座与后地板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腔。本方案提高了电池包安装结构承重性能及抗撞击性能,降低电池包受损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其中混动车型不仅省油还没有里程焦虑,所以也是热门车型之一。混动电池包一般要比纯电动车电池包要小很多。一般混动电池包会布置在后地板上面或者下面。在既有排气管又有电池包的时候,如何布置及其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电池包设于后地板上面时,行李舱对电池包安装结构产生力的作用,现有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强度和刚度不高,影响行驶安全性能,承重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强度和刚度不高,影响行驶安全性能,承重性能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侧用以安设电池包;以及,
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下侧,用以将所述安装座与后地板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腔。
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条支撑梁,各所述支撑梁包括支撑主体及自所述支撑主体的外周向下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用以与所述后地板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延伸部及所述后地板之间围设形成第二缓冲空腔,所述安装座下侧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
可选地,多条所述支撑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梁沿横向延伸,各所述支撑梁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用以与所述后地板及两后纵梁自上至下依次搭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用以安设所述电池包,且所述安装主体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与多条所述支撑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
可选地,各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电池包下壳体及安装梁,所述安装梁用以安装电池,所述安装梁、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及所述安装主体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形成三层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电池包下壳体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一侧,且所述安装梁与各所述支撑梁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缓冲空腔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以与所述后地板及所述两后纵梁自上至下依次搭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还包括承重部及多个支架,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方,多个所述支架与多条所述支撑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承重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且各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周侧。
可选地,各所述支架的上端至下端呈向远离所述第一缓冲空腔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各所述支架的截面面积自上至下逐渐减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地板总成,包括:
后地板,具有在横向上依次设置的冷却水泵安装位、电池包安装结构安装位及蓄电池安装位;
两后纵梁,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两所述后纵梁间隔设于所述后地板在横向上的两端,且设于所述后地板的下侧;以及,
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安装位,以使得所述电池包的后端与两所述后纵梁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200毫米。
可选地,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沿横向延伸,所述后地板与所述后防撞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电池包的后端到所述后防撞梁的后端的距离大于350毫米,且所述后防撞梁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吸能盒与所述后地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及连接结构,所述安装座上侧用以安设电池包,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下侧,用以将所述安装座与后地板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腔。本方案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使得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空腔,如此,在所述安装座接受到来自行李舱的冲击力时,所述安装座可在所述第一缓冲空腔的范围内发生一定的形变,以消除部分冲击力,一部分力也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传递给后地板,从而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的承重性能;此外,相较于现有的电池包直接安装于后地板上,本方案中的所述安装座本身的设置,也可以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电池包安装结构抗撞击性能,避免电池包受到撞击损伤,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后地板总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后地板总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后地板总成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承重部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电池包设于后地板上面时,行李舱对电池包安装结构产生力的作用,现有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强度和刚度不高,影响行驶安全性能,承重性能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强度和刚度不高,影响行驶安全性能,承重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图1至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包括安装座1及连接结构,所述安装座1上侧用以安设电池包,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座1下侧,用以将所述安装座1与后地板210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后地板210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腔。本方案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使得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后地板210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空腔,如此,在所述安装座1接受到来自行李舱的冲击力时,所述安装座1可在所述第一缓冲空腔的范围内发生一定的形变,以消除部分冲击力,一部分力也可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传递给后地板210,从而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承重性能;此外,相较于现有的电池包直接安装于后地板210上,本方案中的所述安装座1本身的设置,也可以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强度和刚度,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行驶性能。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缓冲空腔可以是开口设置的空腔,也可以是封闭设置的空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空腔为所述安装座1与所述后地板210间隔设置形成的四周开口的空腔。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指的是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状态下,各部件的相对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上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为进一步的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承重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条支撑梁,各所述支撑梁包括支撑主体21及自所述支撑主体21的外周向下延伸设置的延伸部22,所述延伸部22远离所述支撑主体21的一端用以与所述后地板210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主体21、所述延伸部22及所述后地板210之间围设形成第二缓冲空腔,所述安装座1下侧与所述支撑主体21连接。由于所述支撑主体21、所述延伸部22及所述后地板21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二缓冲空腔,且所述安装座1下侧与所述支撑主体21连接,使得所述安装座1传递给所述支撑主体21的力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缓冲空腔缓冲消除一部分,再一部分通过所述支撑主体21经由所述延伸部22传递给后地板210,如此设置,可二次消除部分行李舱传递给所述安装座1的冲击力。需要说明的是,多条所述支撑梁的个数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两设有两条,两条所述支撑梁呈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座1的两端。
各所述支撑梁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也可以沿其他方向延伸设置,在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多条所述支撑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梁沿横向延伸,各所述支撑梁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用以与所述后地板210及两后纵梁220自上至下依次搭接。本方案中,各所述支撑梁沿横向延伸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梁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地板210及所述两后纵梁220依次搭接形成三层焊,形成稳定的安装结构,提高连接强度。同时,所述安装座1传递给所述支撑梁的力通过所述后地板210传递给所述两后纵梁220,进一步分散力,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承重性能。
为进一步地提高所述延伸部22与所述后地板210的连接强度,所述延伸部22远离所述支撑主体2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缓冲空腔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用以与所述后地板210及所述两后纵梁220自上至下依次搭接。所述固定部23的设置增大了所述延伸部22与所述后地板210的连接面积,使得所述延伸部22与所述后地板210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同时也使得经由所述支撑梁传递至所述后地板210的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包括安装主体11,所述安装主体11用以安设所述电池包,且所述安装主体11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连接部12,多个所述连接部12与多条所述支撑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连接部12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2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主体11上可设有减重孔31,以实现轻量化;所述连接部12的个数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两个,且位于前后方向的两个所述连接部12分别沿横向间隔设有两个连接板,各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梁连接。此外,各所述连接部12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主体21连接。
更进一步的,各所述连接部12可拆卸地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21,所述安装座1还包括电池包下壳体及安装梁,所述安装梁用以安装电池,所述安装梁、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及所述安装主体11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形成三层焊,所述连接部12位于所述电池包下壳体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一侧,且所述安装梁与各所述支撑梁交叉设置。本方案中,所述安装梁的设置一方面用安装电池,另一方面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所述电池包下壳体的强度。此外,由于所述安装梁、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及所述安装主体11自上至下依次连接,且各所述连接部12与所述支撑主体21可拆卸连接,使得在电池包安装和拆卸时,可通过所述安装座1整体安装和拆卸,便于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梁的延伸方向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梁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同时所述安装梁沿横向间隔设有多条,且所述安装梁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位于所述支撑主体21的上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还包括承重部3及多个支架4,所述承重部3设于所述安装座1上方,多个所述支架4与多条所述支撑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支架4的一端与所述承重部3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21连接,且各所述支架4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周侧。设置所述承重部3进一步提高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承重性能,来自行李舱的力先传递至所述承重部3,再经由所述承重部3传递给所述支撑梁,如此,对所述安装座1及设于所述安装座1上的电池包起到预保护作用;在所述承重部3承受的力达到承受极限时,所述安装座1再与所述承重部3共同承受来自行李舱的力,从而提高了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承重性能;此外,所述支架4分别布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周侧,也即设于电池包的周侧,避免了车辆发生后碰时所述支架碰撞侵入电池包,而造成电池泄露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重部3与所述安装座1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承重部3上还贯设有减重孔31,以实现轻量化,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部3由钣金冲压成型。此外,所述支架4的侧边还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肋,用以提高所述支架4的强度。
更进一步地,为便于所述支架4与所述支撑主体21的安装与拆卸,各所述支架4的上端至下端呈向远离所述第一缓冲空腔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各所述支架4的截面面积自上至下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架4可以用钣金冲压成型,也可以用铝合金铸造,在此不做限制。所述承重部3与所述支架4的连接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铆接,还可以是螺栓连接。
此外,请参阅图4与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地板总成200,包括后地板210、两后纵梁220及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所述后地板210具有在横向上依次设置的冷却水泵安装位210a、电池包安装结构100安装位及蓄电池安装位210b;所述两后纵梁220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两所述后纵梁220间隔设于所述后地板210在横向上的两端,且设于所述后地板210的下侧;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安装位,以使得所述电池包的后端与两所述后纵梁220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200毫米。如此设置,蓄电池安装于所述蓄电池安装位210b,冷却水泵安装于所述冷却水泵安装位210a,使得蓄电池和冷却水泵置于电池包的两侧,并远离后排座椅,最大限度消除蓄电池气味、漏液、水泵工作时引起的振动和噪音影响到乘员,特别是后排的舒适性;此外,所述电池包的后端与两所述后纵梁220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200毫米,防止后碰或追尾中电池包被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后地板总成200中的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汽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后地板总成200中使用了上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因此,本发明的后地板总成200的实施例包括上述电池包安装结构100的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地避免电池包早后碰或追尾中被冲撞,所述后地板总成200还包括后防撞梁230,所述后防撞梁230沿横向延伸,所述后地板210与所述后防撞梁23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电池包的后端到所述后防撞梁230的后端的距离大于350毫米,且所述后防撞梁230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吸能盒231与所述后地板210连接。一方面所述后防撞梁230与所述后地板21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对后撞可起到缓冲作用,另一方面所述后防撞梁230在横向上的两端通过所述吸能盒231与所述后地板210连接,使得所述吸能盒231也可吸收部分撞击力,以避免电池包在后方撞击中受到损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侧用以安设电池包;以及,
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座下侧,用以将所述安装座与后地板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第一缓冲空腔;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条支撑梁,各所述支撑梁包括支撑主体及自所述支撑主体的外周向下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用以与所述后地板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延伸部及所述后地板之间围设形成第二缓冲空腔,所述安装座下侧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
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还包括承重部及多个支架,所述承重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方,多个所述支架与多条所述支撑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承重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且各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周侧;
各所述支架的上端至下端呈向远离所述第一缓冲空腔的方向倾斜设置,且各所述支架的截面面积自上至下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第一缓冲空腔和所述第二缓冲空腔在所述安装座受到来自行李舱的冲击力时,能够发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支撑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支撑梁沿横向延伸,各所述支撑梁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用以与所述后地板及两后纵梁自上至下依次搭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用以安设所述电池包,且所述安装主体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与多条所述支撑梁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连接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电池包下壳体及安装梁,所述安装梁用以安装电池,所述安装梁、所述电池包下壳体及所述安装主体自上至下依次连接形成三层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电池包下壳体远离所述安装梁的一侧,且所述安装梁与各所述支撑梁交叉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缓冲空腔的方向弯折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以与所述后地板及两后纵梁自上至下依次搭接。
6.一种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地板,具有在横向上依次设置的冷却水泵安装位、电池包安装结构安装位及蓄电池安装位;
两后纵梁,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两所述后纵梁间隔设于所述后地板在横向上的两端,且设于所述后地板的下侧;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安装结构安装位,以使得所述电池包的后端与两所述后纵梁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大于200毫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地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沿横向延伸,所述后地板与所述后防撞梁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得所述电池包的后端到所述后防撞梁的后端的距离大于350毫米,且所述后防撞梁在横向上的两端分别通过吸能盒与所述后地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01290.2A CN113246711B (zh) | 2021-06-23 | 2021-06-23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01290.2A CN113246711B (zh) | 2021-06-23 | 2021-06-23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46711A CN113246711A (zh) | 2021-08-13 |
CN113246711B true CN113246711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718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01290.2A Active CN113246711B (zh) | 2021-06-23 | 2021-06-23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4671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9754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体后部结构 |
CN104884288A (zh) * | 2012-10-16 | 2015-09-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
CN105555648A (zh) * | 2013-09-25 | 2016-05-0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后部构造 |
CN205523642U (zh) * | 2016-04-28 | 2016-08-3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电池包安装结构、用于车辆电池包的保护支架和车辆 |
JP2019084865A (ja) * | 2017-11-02 | 2019-06-06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搭載車両の構造 |
CN209658269U (zh) * | 2019-04-30 | 2019-11-1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框架式连接结构及其车辆 |
CN111661161A (zh) * | 2020-06-08 | 2020-09-15 |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
CN112140860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车身结构及包括该车辆车身结构的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21998B2 (ja) * | 2002-10-28 | 2009-02-1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の電気機器固定構造 |
JP4825583B2 (ja) * | 2005-06-28 | 2011-11-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構造 |
JP4286884B2 (ja) * | 2007-06-28 | 2009-07-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CN101434264B (zh) * | 2007-11-15 | 2010-10-0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的地板总成 |
WO2011145408A1 (ja) * | 2010-05-19 | 2011-11-24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の保護フレーム構造 |
JP5861490B2 (ja) * | 2012-02-17 | 2016-02-16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CN104340282B (zh) * | 2014-10-23 | 2017-09-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电池保护结构 |
CN205303556U (zh) * | 2016-01-04 | 2016-06-08 |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盒安装结构 |
CN106005044B (zh) * | 2016-06-06 | 2018-08-21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车身 |
CN106314114A (zh) * | 2016-09-22 | 2017-01-11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电池包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身地板结构 |
DE102018122854A1 (de) * | 2018-09-18 | 2020-03-19 | Hörmann Automotive GmbH | Chassis für ein Straßenfahrzeug mit elektrischem Energiespeicher |
CN109990042A (zh) * | 2019-04-04 | 2019-07-09 | 安徽卓越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的减震装置 |
CN110143123A (zh) * | 2019-06-06 | 2019-08-20 | 南京理工自动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框升降装置及升降方法 |
CN111038591B (zh) * | 2019-12-27 | 2022-04-19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底盘碰撞结构 |
-
2021
- 2021-06-23 CN CN202110701290.2A patent/CN1132467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9754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铃木株式会社 | 车体后部结构 |
CN104884288A (zh) * | 2012-10-16 | 2015-09-0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
CN105555648A (zh) * | 2013-09-25 | 2016-05-04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后部构造 |
CN205523642U (zh) * | 2016-04-28 | 2016-08-3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电池包安装结构、用于车辆电池包的保护支架和车辆 |
JP2019084865A (ja) * | 2017-11-02 | 2019-06-06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搭載車両の構造 |
CN209658269U (zh) * | 2019-04-30 | 2019-11-1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框架式连接结构及其车辆 |
CN112140860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车身结构及包括该车辆车身结构的车辆 |
CN111661161A (zh) * | 2020-06-08 | 2020-09-15 |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的拖车装置及车辆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侧碰安全性的纯电动轿车地板构架设计的研究;李仲奎;《汽车技术》;20160924(第09期);全文 * |
某电动车型的后车架结构优化设计;苏振等;《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410(第04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46711A (zh) | 2021-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04496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US8393426B2 (en) | Vehicle structure of a hybrid vehicle | |
CN101395022B (zh) | 蓄电组的车载构造 | |
JP5532877B2 (ja) | 車両のバッテリ配設構造 | |
JP6215896B2 (ja) | 車両構造 | |
CN115667058A (zh) | 整体梁在轿车车身上的固定装置以及轿车 | |
CN115515844A (zh) | 配备有翼梁和辅助翼梁的机动车辆车身后部部分结构 | |
JP2020032738A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KR20230067363A (ko) | 차량 플로어구조 | |
CN113246711B (zh) | 一种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后地板总成 | |
JP7563623B2 (ja) | 電動車両 | |
CN217778747U (zh) | 前副车架及车辆 | |
JP7322914B2 (ja) | 車載機器取付装置 | |
JP2020203586A (ja) | 車両構造 | |
CN114644055A (zh) |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结构 | |
JP2006168523A (ja) | 車両用牽引フックの取付構造 | |
CN10920449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JP5857655B2 (ja) | 車両のハーネス配設構造 | |
JP7565133B2 (ja) | 車両構造 | |
CN222756661U (zh) | 一种副车架安装结构、副车架和车辆 | |
CN215513202U (zh) | 一种汽车蓄电池托盘及包含其的车辆 | |
JP2023173571A (ja) | 駆動用バッテリの支持装置 | |
EP4292908A1 (en) | Lower vehicle body architecture structure | |
KR101005461B1 (ko) |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 | |
JP2023173570A (ja) | 駆動用バッテリの支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