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3914A - 手链的折叠卡扣扣环 - Google Patents
手链的折叠卡扣扣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63914A CN113163914A CN201980082921.8A CN201980082921A CN113163914A CN 113163914 A CN113163914 A CN 113163914A CN 201980082921 A CN201980082921 A CN 201980082921A CN 113163914 A CN113163914 A CN 1131639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sp
- bracelet
- cap
- retractable post
- gromm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A44C5/22—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 A44C5/24—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for closed straps with fol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叠卡扣扣环(1)被设计为附接到两个手链带或在一件式手链上的两个点处附接到所述一件式手链,包括:‑第一扣环元件(3);‑第二扣环元件(7),其经由铰链(9)铰接到所述第一元件(3);‑锁定系统,其被设计为使所述扣环保持在折叠状态,并使得能够响应于用户的动作而将所述扣环置于展开状态;所述锁定系统具有:‑弹簧加载销(19),其包括管状体(19a)和从所述管状体(19a)轴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可缩回柱(25),所述可缩回柱(25)承受趋于将所述可缩回柱(25)保持在延伸位置的复位力(F),所述销(19)位于所述第一扣环元件(3)中;‑覆盖件(11),其紧固到所述第二扣环元件(7)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7),所述开口(27)具有与所述可缩回柱(25)对应的形状,所述开口(27)是在所述覆盖件(11)的内面(11a)中制成的并能够与所述可缩回柱(25)协作,‑至少一个推动件(29),其安装在所述覆盖件中并被设计为与所述可缩回柱(25)协作,以便响应于用户的所述动作而从所述开口(27)移出所述可缩回柱(2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制造和珠宝领域。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珠宝或手表手链的折叠卡扣扣环。
背景技术
文献US2018/352915描述了一种带有折叠卡扣的手链扣环,该折叠卡扣包括铰接到手链的带和第二部分二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进而又铰接到覆盖件,另一手链的带附接到该覆盖件。为了确保扣环被锁定在使用位置(即,折叠位置),第一部分包括从第一部分的表面延伸的蘑菇形锁定元件。该蘑菇件在处于使用位置时进入覆盖件,在使用位置时,所述蘑菇件通过滑动闩锁保持在锁定状态。为了释放锁定元件,设置在覆盖件的任一侧横向延伸的两个按钮。这些按钮被布置为控制闩锁的缩回,因此,这致使当按钮被致动时锁定元件被释放。这样做时,扣环可被展开。
然而,该布置相对复杂(特别是在闩锁在覆盖件内部方面),并且并不非常紧凑。实质上,覆盖件必须具有相对大的尺寸,以便容纳锁定系统的各种部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至少部分克服了以上提到的缺陷的折叠卡扣。
发明内容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限定的一种用于手链的折叠卡扣扣环。当然,该扣环被布置为要么附接到两个手链带(如手表手链的情况下一样),要么在一件式手链上的两个点处附接到该手链(如在珠宝手链的情况下一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手链是柔性的或铰接的,以便使扣能够被打开。
手链包括第一扣环元件、经由铰链铰接到所述第一元件的第二扣环元件,还包括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被配置为将所述扣环保持在折叠状态并允许用户在手动动作之后能够将所述扣环布置成展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锁定系统包括弹簧杆,弹簧杆包括从所述杆包括的管状体轴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可缩回柱,所述可缩回柱承受趋于将其保持在移出位置的复位力。该杆位于第一扣环元件中,使得所述柱能够与设置在帽的内面中的对应开口协作,该帽被牢固地或可枢转地紧固到第二扣环元件。术语“内面”表示被布置为直接面对第一元件的面。因此,第一元件旨在与佩戴者的手臂接触,并且可被认为是扣环的下部元件,用作其上铰接有另一元件(或以下将看到的另外多个元件)的托架。
为了缩回柱,所述帽还包括至少一个按钮,按钮被布置为与所述可缩回柱协作,以便在用户按下按钮之后致使其离开所述开口。典型地,但并非强制地,设置有在杆的任一侧延伸的两个可缩回柱,这些柱中的每个与设置在帽的任一侧的相应按钮协作。
该构造特别地非常紧凑,同时使扣环的两个元件之间安全可靠地锁定。
有利地,所述按钮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柱的自由末端协作,以便在使用者按压之后将其朝向所述管状体的内部推动。在这样做时,柱被移出所述开口,以便使扣环能够被打开。
有利地,所述杆在所述第一扣环元件包括的两个横向壁之间延伸,所述柱在处于使用位置时从横向壁中的一个突出。根据构造是涉及单折扣环(即,具有两个叶片的扣环)还是双折扣环(即,具有三个叶片的扣环),这两个横向壁可酌情地要么位于第一元件的自由末端(同样,在第一元件的不包括所述铰链的末端),要么位于第一元件上的中间位置。这些横向壁可被布置为当扣环处于其折叠状态时嵌套在所述帽内。
有利地,所述帽包括位于其内面之一上的至少一个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被布置为当使所述扣环从其展开状态进入其折叠状态时,自动地(即,不用附加动作地)推动所述可伸缩柱。
在单折扣环构造中,所述扣环元件中的每个被布置为附接到相应的手链带或一件式手链上的相应点。
在双折扣环构造中,所述扣环包括第三扣环元件,第三扣环元件也铰接到所述第一元件,并且特别地通过相对于第二元件相同或对称而同样具有所述第二元件的特征。两个所述弹簧杆彼此相邻地位于如以上提到的所述第一元件上的中间位置处。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各杆被布置为与相应的帽协作。在该构造中,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中的每个被布置为附接到相应的手链带或一体式手链上的相应点,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通常在第一元件的两个相应端部处铰接到第一元件。
这些构造可用在一件式珠宝手链或用于腕表的双带式手链的背景下,手链或手链带如以上所指示地附接到扣环。
附图说明
在阅读了参考附图给出的以下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处于折叠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扣环的等轴视图;
-图2是处于展开状态的图1中的扣环的等轴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平面A上的截面图,该平面与弹簧杆相交;
-图4是与图3的视图类似的视图,按钮已被按下;以及
-图5是三叶片式扣环的等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例示了分别处于使用(折叠)位置和张开(展开)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折叠卡扣扣环1。
扣环1包括第一扣环元件3,第一扣环元件3顺着扣环的主轴线呈细长形状。该第一元件3由一对侧构件3a形成,该对侧构件3a并排设置,使得它们在其之间限定了空隙5。第一元件3的该构造也可被认为是分体式叶片。
也呈在同一方向上伸长的叶片形式的第二扣环元件7经由铰链9铰接到所述第一元件,铰链9将第一元件3的末端连接到第二元件7的末端。在使用位置,第二元件7位于第一元件3的两个侧构件3a之间的空隙5中,使得第二元件7没有延伸超过第一元件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便使佩戴者的舒适度最大化。在理想的情况下,第二元件7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基本上在第一元件3的对应表面的延伸部中,但这不是必须的。
第二元件7的自由末端承载经由对应铰链13铰接到该末端的帽11。另选地,帽11可被固定到第二元件,或者可被集成在第二元件中。帽11酌情地包括用于附接手链(未示出)或一件式手链的末端的装置。在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这些装置是一对开口15,其中只有一个在图中可见,这对开口5彼此面对地设置在帽11的内面中并被布置为与常规杆的枢轴协作。其他配置也是可能的。另一手链带或一件式手链的另一部分可酌情地在扣环1处于使用位置时经由从第一元件3的末端3b朝向帽11的内部延伸的栓17,或者通过任何合适的附接装置,特别地通过与帽11中设置的开口类似的一对相对开口附接到第一元件。
扣环1还包括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被布置为将扣环1保持在其使用位置,即,如图1中例示的折叠状态。该锁定系统被分布在第一元件3和第二元件7之间。
在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元件3的自由末端3b(即,第一元件3的不包括铰链9的末端)包括在所述末端3b包括的横向壁21之间延伸的弹簧杆19。如公知的,该弹簧杆19包括管状体19a,管状体19a容纳诸如卷簧、弹性体元件等这样的至少一个弹性元件(由箭头F示意性示出),该弹性元件提供用于将杆19设有的可缩回柱25(常被称为“枢轴”)保持在其相互分开的相应的移出位置的复位力。
各横向壁21设置有其中容纳有相应可缩回柱25的穿通孔23,管状体19a位于侧壁21之间。另选地,杆的管状体19a可穿过这些开口23,特别是在该管状体通过粘附性结合、焊接、压入配合、卷曲或类似方式固定到横向壁21的情况下。
在使用位置(参见图1和图3),横向壁21嵌套在帽11的内部。柱25从横向壁21突出,并被容纳在设置在帽的横向内面11a中的对应开口中,使得柱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被保持在那里。因此,在该状态下,柱25与开口27之间的协作使得可以将帽11锁定在第一扣环元件3的自由末端3b的横向壁21上,因此将扣环1保持在其折叠状态。
为了致使柱25离开帽11中的开口27,各柱25能够与帽11设有的对应按钮29协作。各按钮29与致动指状物31一体地平移运动,致动指状物31被容纳在所述对应开口27中并与弹簧杆19的柱25同轴。各致动指状物31还包括位于其自由端处的凸缘31a。当对应的按钮29被释放时,该凸缘邻接所述开口27包括的肩部,以便保持按钮装配到帽11。相应的弹簧33布置在各按钮29和帽11之间,以便用作复位弹簧,用于将按钮29保持在其静止(非按压)位置。当然,其中按钮直接或间接地与柱25协作的其他按钮29的构造也是可能的。
当用户按下按钮29时,与按钮一体地平移移动的指状物31压靠在弹簧杆19的柱25的自由端上。然后,克服复位力F迫使柱25彼此更接近地移动。在这样做时,这些柱25被从帽11中的开口27释放,这使所述帽与第一元件3的自由末端3b分离。因此,第二元件7可相对于第一元件3枢转,从而展开扣环1,以便使其成为图2中例示的状态。当帽11背离末端3b移动时,一旦指状物31不再作用在柱25上,柱25就在力F的作用下自动返回到它们的静止位置。
当用户闭合扣环1时,用户不必按下按钮29,即便他可这样做。当柱25开始回到帽11的内部时,帽11的内面11a包括的倾斜表面11b致使柱25缩回,随后在力F的作用下,柱25回落到开口27中。然后,扣环处于其使用(折叠)状态。
在未示出的变形形式中,可以仅设置一个按钮29,杆19的与按钮29不关联的可缩回末端25是球形或圆形的,以便充当球形锁销。在这样做时,当两个元件3、7在单个按钮29被按下后相对于彼此枢转时,该末端可因此自行离开开口27。
此外,还可以使第一扣环元件3和第二扣环元件7的整体形状颠倒:第一元件具有单个叶片,该单个叶片被容纳在第二元件包括的两个侧构件之间。
扣环元件3、7的形状也可适应制造商的需要,特别是在它们的曲率、侧构件的数量、叶片等方面。例如,第二元件7可在处于使用位置时叠加在第一元件3上,而不是嵌套在侧构件3a之间,这是特别是在两个元件3、7由冲压金属板制成的情况下有利的配置。还应该注意,第一部分3可显著地延伸超过铰链9。
图5示意性例示了双折卡扣扣环1,双折卡扣扣环1包括与上述第二元件7类似的第三元件8,这些元件中的每个都铰接到第一扣环元件3的相应末端。在第三元件8的中间点处(在当前情况下在其中间)是两个弹簧杆9,该两个弹簧杆9在横向壁21之间延伸并且各自与第二元件7和第三元件8中的每个包括的相应帽11协作。各帽11旨在被紧固到手链(带)上的特定点,并可通过按下其包括的按钮29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从第一元件3释放。因此,在这种变形形式中,第一元件3不旨在直接承载手链(带)的一个末端,而是经由第二元件7和第三元件8间接地与手链(带)的一个末端链接。
此外,以上提到的相同构造变形形式也可应用于具有双折扣环的该变形形式。
虽然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几个明确的变形形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也能料想到另外其他的变形形式。
Claims (12)
1.一种折叠卡扣扣环(1),所述折叠卡扣扣环(1)被布置为附接到两个手链带或在一件式手链上的两个点处附接到所述一件式手链,所述折叠卡扣扣环包括:
-第一扣环元件(3);
-第二扣环元件(7),其经由铰链(9)铰接到所述第一元件(3);
-锁定系统,其被布置为使所述扣环保持在折叠状态,并允许所述扣环响应于用户的动作而被置于展开状态;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系统包括:
-弹簧杆(19),其包括管状体(19a)和从所述管状体(19a)轴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可缩回柱(25),所述可缩回柱(25)承受趋于将所述可缩回柱(25)保持在移出位置的复位力(F),所述杆(19)位于所述第一扣环元件(3)中;
-帽(11),其紧固到所述第二扣环元件(7)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7),所述开口(27)设置在所述帽(11)的内面(11a)中并能够与所述可缩回柱(25)协作,
-至少一个按钮(29),其安装在所述帽中并布置为与所述可缩回柱(25)协作,以便响应于用户的所述动作致使所述可缩回柱(25)离开所述开口(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环(1),其中,所述按钮(29)与所述可缩回柱(25)的自由末端协作,以便响应于用户的所述动作而将所述可缩回柱(25)朝向所述管状体(19a)的内部推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扣环(1),其中,所述杆(19)在所述第一扣环元件(3)包括的两个横向壁(21)之间延伸,所述柱(25)在使用位置时从所述横向壁(21)中的一个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环(1),其中,所述横向壁(21)被布置为当所述扣环(1)处于其折叠状态时嵌套在所述帽(1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扣环(1),其中,所述帽(11)包括至少一个倾斜表面(11b),所述倾斜表面(11b)位于所述帽(11)的所述内面(11a)中的一个上,并被布置为当所述扣环(1)从其折叠状态进入其展开状态时致使所述可缩回柱(25)缩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扣环(1),其中,所述扣环元件(3,7)中的每个被布置为附接到相应的手链带或附接到一件式手链上的相应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扣环(1),所述扣环(1)包括第三扣环元件(8),所述第三扣环元件(8)铰接到所述第一元件(3)并包括与所述第二元件(7)相同的特征,两个所述杆(19)彼此相邻地位于所述第一元件(3)上的中间位置,并被配置为以便使一个所述杆与所述第二元件(7)的所述帽(11)协作并且使另一个所述杆与所述第三元件(8)的所述帽(11)协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环(1),其中,所述第二扣环元件(7)和所述第三扣环元件(8)中的每个被布置为酌情地附接到所述手链带中的每个或所述手链。
9.一种手链,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扣环(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链,所述手链包括一件式手链,该一件式手链在所述手链上的两点处附接到所述扣环(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链,所述手链包括两个手链带,每个手链带附接到所述扣环(1)。
12.一种腕表,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H01589/18 | 2018-12-21 | ||
CH01589/18A CH715688A1 (fr) | 2018-12-21 | 2018-12-21 | Fermoir à boucle déployante pour bracelet. |
PCT/EP2019/085352 WO2020127051A1 (fr) | 2018-12-21 | 2019-12-16 | Fermoir a boucle deployante pour bracele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63914A true CN113163914A (zh) | 2021-07-23 |
CN113163914B CN113163914B (zh) | 2023-05-23 |
Family
ID=6527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2921.8A Active CN113163914B (zh) | 2018-12-21 | 2019-12-16 | 手链的折叠卡扣扣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71818B2 (zh) |
EP (1) | EP3897273B1 (zh) |
JP (1) | JP7488263B2 (zh) |
CN (1) | CN113163914B (zh) |
CH (1) | CH715688A1 (zh) |
WO (1) | WO2020127051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9114446U1 (de) * | 1991-11-20 | 1992-02-06 | Hagmann, Eberhard, 7531 Ölbronn-Dürrn | Armbanduhr |
JPH08322614A (ja) * | 1995-05-31 | 1996-12-10 | Glory:Kk | バンド部材の連結具 |
EP0914781A1 (fr) * | 1997-10-30 | 1999-05-12 | Dexel S.A. | Fermoir dépliant pour bracelet |
CN103653575A (zh) * | 2012-09-04 | 2014-03-26 |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表链或衣服带的扣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803518A (fr) | 1936-03-17 | 1936-10-02 | Pery & Fils L |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pour bracelet |
DE914446C (de) | 1952-01-25 | 1954-07-01 | Stolberger Metallwarenfabrik W | Zangenfoermiger Karabinerhaken |
FR1516997A (fr) | 1967-01-31 | 1968-02-05 | Laminor | Nouveau fermoir de sécurité pour articles de bijouterie |
JP3530578B2 (ja) | 1994-05-12 | 2004-05-24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時計バンドの取り付け構造 |
GB2297236A (en) | 1995-01-30 | 1996-07-31 | Dailywin Watch Products Mfg Lt | Releasable connector for a wrist-watch or bracelet |
JPH10192015A (ja) * | 1997-01-08 | 1998-07-28 | Citizen Watch Co Ltd | 装身具の中留構造 |
DE19729903A1 (de) | 1997-07-12 | 1999-01-14 | Jaeger Lecoultre Sa | Armband |
FR2867661A1 (fr) | 2004-03-17 | 2005-09-23 | Percin Olivier De | Fermoir pour articles de bijouterie ou de maroquinerie |
CH704335B1 (fr) * | 2011-01-13 | 2015-06-30 | Thi Technologies Horlogères Ind S A | Fermoir extensible pour bracelet notamment d'une montre. |
EP3011857B1 (fr) * | 2014-10-24 | 2017-03-15 | The Swatch Group Management Services AG | Fermoir de bracelet |
EP3069629B1 (fr) * | 2015-03-18 | 2019-07-03 |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 Fermoir de bracelet |
EP3412168B1 (fr) * | 2017-06-07 | 2020-03-25 | Omega SA | Fermoir pour bracelet |
JP6907738B2 (ja) | 2017-06-13 | 2021-07-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中留および時計 |
EP3666110B1 (fr) * | 2018-12-13 | 2022-04-20 | Omega SA | Fermoir de bracelet ajustable |
-
2018
- 2018-12-21 CH CH01589/18A patent/CH715688A1/fr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9
- 2019-12-16 JP JP2021534609A patent/JP748826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2-16 US US17/414,116 patent/US118718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6 WO PCT/EP2019/085352 patent/WO2020127051A1/fr unknown
- 2019-12-16 EP EP19817750.3A patent/EP3897273B1/fr active Active
- 2019-12-16 CN CN201980082921.8A patent/CN1131639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9114446U1 (de) * | 1991-11-20 | 1992-02-06 | Hagmann, Eberhard, 7531 Ölbronn-Dürrn | Armbanduhr |
JPH08322614A (ja) * | 1995-05-31 | 1996-12-10 | Glory:Kk | バンド部材の連結具 |
EP0914781A1 (fr) * | 1997-10-30 | 1999-05-12 | Dexel S.A. | Fermoir dépliant pour bracelet |
CN103653575A (zh) * | 2012-09-04 | 2014-03-26 | 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表链或衣服带的扣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514556A (ja) | 2022-02-14 |
CH715688A1 (fr) | 2020-06-30 |
WO2020127051A1 (fr) | 2020-06-25 |
US11871818B2 (en) | 2024-01-16 |
US20210307461A1 (en) | 2021-10-07 |
EP3897273A1 (fr) | 2021-10-27 |
EP3897273B1 (fr) | 2023-02-08 |
JP7488263B2 (ja) | 2024-05-21 |
CN113163914B (zh) | 2023-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72378B2 (ja) | ブレスレットの留め金 | |
JP4232792B2 (ja) | 中留 | |
JP4426608B2 (ja) | バンド用バックル | |
US9986796B2 (en) | Clasp for a watch bracelet or a garment belt | |
CN111317229B (zh) | 可调式表带扣 | |
JPH11206425A (ja) | 時計バンド用の折り畳み式留め金 | |
CN108143057B (zh) | 用于调节表链长度的装置 | |
US20090133438A1 (en) | Bracelet clasp comprising a sliding catch | |
JP5354434B2 (ja) | バンド用三折式中留構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腕時計 | |
US20110113594A1 (en) | Device for securing a strap or bracelet | |
US6681453B1 (en) | Buckle for a personal adornment band and a personal adornment band | |
CN113163914B (zh) | 手链的折叠卡扣扣环 | |
JP2007330289A (ja) | 中留、帯状装身具及び時計 | |
CN110769716B (zh) | 具有调节手链长度的装置的手链扣环 | |
JP5215646B2 (ja) | 装身具の中留構造 | |
US11963589B2 (en) | Locking device for a wristlet clasp | |
JP5037183B2 (ja) | スライド補助具およびスライド補助具を備えた装身具 | |
US12156575B2 (en) | Bracelet clasp | |
CN101370406B (zh) | 用于表带的可伸长装置 | |
JP3690850B2 (ja) | 装身具の中留構造 | |
KR102648453B1 (ko) | 팔찌 또는 벨트용 걸쇠 | |
JP2007325715A (ja) | 中留、帯状装身具及び時計 | |
JP4423932B2 (ja) | 中留および腕時計 | |
CN116349992A (zh) | 用于表带的快速释放系统 | |
JP2022525647A (ja) | ブレスレット用の留め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19 Address after: Villars Sur Gran, Switzerland Patentee after: RICHEMONT INTERNATIONAL S.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witzerland Address before: Swiss Stein Schoenberg Patentee before: CARTIER INTERNATIONAL A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Switzerlan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