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752079B -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079B
CN112752079B CN202011177536.2A CN202011177536A CN112752079B CN 112752079 B CN112752079 B CN 112752079B CN 202011177536 A CN202011177536 A CN 202011177536A CN 112752079 B CN112752079 B CN 1127520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jector
brightness
color
im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75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2079A (zh
Inventor
柏木章宏
市枝博行
古井志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75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2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能够抑制由多个图像形成的图像变暗。在包含被分成多个投影仪组的多个投影仪和控制装置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一个投影仪组所包含的多个组属投影仪通过向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显示区域投射图像,而将与多个投影仪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合成图像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合成图像显示在所述一个显示区域,控制装置估计多个合成图像的明亮度,根据明亮度的估计结果,从多个合成图像中确定最暗的暗图像和与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与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内的至少一个投影仪,而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

Description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有投影仪100A~100D的投影系统。
该投影系统通过使投影仪100A投射的图像与投影仪100B投射的图像在第1投射区域重叠,来显示第1堆叠图像。进而,该投影系统通过使投影仪100C投射的图像与投影仪100D投射的图像在第2投射区域重叠,来显示第2堆叠图像。然后,通过将第1堆叠图像和第2堆叠图像排列起来而显示拼接图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2371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如果在投影仪100A~100D各自基于共同的图像信号投射图像的状况下各图像的明亮度相互不同,则在拼接图像中产生明亮度的不均。
作为降低该不均的方法,可以考虑使投影仪100A~100D各自投射的图像的明亮度与投影仪100A~100D各自投射的图像中的最暗的图像的明亮度一致。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后的拼接图像变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显示系统包含被分成多个投影仪组的多个投影仪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一个投影仪组所包含的多个组属投影仪通过向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显示区域投射图像,而将与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合成图像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合成图像显示在所述一个显示区域,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第1图像,估计所述多个合成图像各自的明亮度,根据所述明亮度的估计结果,从所述多个合成图像中确定最暗的暗图像和与所述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与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投影仪,而使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所述暗图像的明亮度。
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显示系统包含第1投影仪、第2投影仪、第3投影仪和第4投影仪,其中,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第1图像信号以第1明亮度向第1区域投射第1投射图像,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图像信号以第2明亮度向所述第1区域投射第2投射图像,所述第3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图像信号以第3明亮度向第2区域投射第3投射图像,所述第4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图像信号以第4明亮度向所述第2区域投射第4投射图像,在所述第1显示区域中,利用所述第1投射图像和所述第2投射图像以比所述第1明亮度和第2明亮度明亮的第5明亮度来显示第1合成图像,在所述第2区域中,利用所述第3投射图像和所述第4投射图像以比所述第3明亮度和第4明亮度明亮的第6明亮度来显示第2合成图像,所述第1投影仪和所述第2投影仪在所述第6明亮度比所述第5明亮度暗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合成图像的明亮度为所述第6明亮度来投射所述第1合成图像,所述第3投影仪和所述第4投影仪在所述第5明亮度比所述第6明亮度暗的情况下,使所述第2合成图像的明亮度为所述第5明亮度来投射所述第2合成图像。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的一个方式控制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含被分成多个投影仪组的多个投影仪,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一个投影仪组所包含的多个组属投影仪通过向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显示区域投射图像,而将与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合成图像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合成图像显示在所述一个显示区域,其中,该控制装置包含:估计部,其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第1图像,估计所述多个合成图像各自的明亮度;确定部,其根据所述明亮度的估计结果,从所述多个合成图像中确定最暗的暗图像和与所述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以及明亮度控制部,其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与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投影仪,而使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所述暗图像的明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显示系统1000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显示系统1000中的投影仪、投射图像以及显示区域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对堆叠投射后的合成图像进行拼接投射中的明亮度调整控制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投影仪1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控制装置2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第1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第1状况和第2状况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暗图像和调整对象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9是示出第2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第3状况、第4状况、第5状况以及第6状况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明亮度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校准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明亮度调整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颜色调整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1A:第1投影仪;1B:第2投影仪;1C:第3投影仪;1D:第4投影仪;2:控制装置;21:第2操作部;22:第2通信部;23:第2存储部;24:第2处理部;101:第1投影仪组;102:第2投影仪组;141:图像处理部;142:帧存储器;143:光阀驱动部;144:光源;145:液晶光阀;145B:蓝色用液晶光阀;145G:绿色用液晶光阀;145R:红色用液晶光阀;146:投射光学系统;151:受光光学系统;152:摄像元件;171:动作控制部;173:画质校正部;241:明亮度估计部;242:确定部;243:明亮度控制部;244:颜色估计部;245:颜色平均计算部;247:颜色控制部;248:指示部;1000:显示系统;2000:投影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A:第1实施方式
A1:显示系统1000的概要
图1是示出显示系统1000的一例的图。显示系统1000包含投影系统2000和控制装置2。投影系统2000将第1合成图像E1和第2合成图像E2显示在显示面3上。第1合成图像E1和第2合成图像E2是多个合成图像的一例。多个合成图像不限于2个合成图像。多个合成图像也可以是3个以上的合成图像。显示面3例如是屏幕。显示面3不限于屏幕,例如也可以是白板、墙壁、天花板、地板或门。图2是示出显示系统1000中的投影仪、投射图像以及显示区域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堆叠投射和拼接投射的控制的图。图3示出在对分别堆叠投射后的第1合成图像E1和堆叠投射后的第2合成图像E2进行拼接投射的过程中进行明亮度的调整的情况。
投影系统2000包含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是多个投影仪的一例。多个投影仪不限于4个投影仪。多个投影仪也可以是5个以上的投影仪。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被分为第1投影仪组101和第2投影仪组102。
第1投影仪组101在显示面3的第1区域31显示第1合成图像E1。第2投影仪组102在显示面3的第2区域32显示第2合成图像E2。第1区域31的一部分与第2区域32的一部分重叠。第1区域31的一部分也可以不与第2区域32的一部分重叠。第1投影仪组101与第1区域31对应。第2投影仪组102与第2区域32对应。第1区域31和第2区域32是多个显示区域的一例。
在图1中,为了容易区别第1合成图像E1和第2合成图像E2,为了方便,而使第1合成图像E1位于第1区域31的外周的内侧,使第2合成图像E2位于第2区域32的外周的内侧。
第1投影仪组101和第2投影仪组102是多个投影仪组的一例。多个投影仪组不限于2个投影仪组,也可以是3个以上的投影仪组。多个投影仪组与多个合成图像一一对应。第1投影仪组101与第1合成图像E1对应。第2投影仪组102与第2合成图像E2对应。
第1投影仪组101包含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第2投影仪组102包含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是多个组属投影仪的一例。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是多个组属投影仪的一例。第1投影仪组101和第2投影仪组102可以分别包含3个以上的投影仪。
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是相互相同的结构。另外,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也可以不是相互相同的结构。以下,在不需要相互区别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投影仪1”。
第1投影仪1A向第1区域31投射第1投射图像F1。第2投影仪1B向第1区域31投射第2投射图像F2。第3投影仪1C向第2区域32投射第3投射图像F3。第4投影仪1D向第2区域32投射第4投射图像F4。
第1投射图像F1的内容与第2投射图像F2的内容相同。换言之,第1投射图像F1与第2投射图像F2相同。第3投射图像F3的内容与第4投射图像F4的内容相同。换言之,第3投射图像F3与第4投射图像F4相同。
第1投射图像F1的一部分与第3投射图像F3的一部分重叠。第2投射图像F2的一部分与第4投射图像F4的一部分重叠。第3投射图像F3的一部分与第1投射图像F1的一部分重叠。第4投射图像F4的一部分与第2投射图像F2的一部分重叠。
对在第1投射图像F1中与第3投射图像F3重叠的部分实施所谓的边缘融合处理。边缘融合处理是通过在投射图像中的与其他投射图像重叠的重叠区域中进行减光处理来减小重叠区域的明亮度与非重叠区域的明亮度之差的处理。
对在第2投射图像F2中与第4投射图像F4重叠的部分、在第3投射图像F3中与第1投射图像F1重叠的部分以及在第4投射图像F4中与第2投射图像F2重叠的部分也实施边缘融合处理。
另外,第1区域31的一部分也可以不与第2区域32的一部分重叠。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投射图像F1~第4投射图像F4中不实施边缘融合处理。
第1合成图像E1由第1投射图像F1和第2投射图像F2形成。在第1合成图像E1中,第1投射图像F1和第2投射图像F2位于共同的区域。在第1合成图像E1中,第1投射图像F1与第2投射图像F2重叠。
第2合成图像E2由第3投射图像F3和第4投射图像F4形成。在第2合成图像E2中,第3投射图像F3和第4投射图像F4位于共同的区域。在第2合成图像E2中,第3投射图像F3与第4投射图像F4重叠。
第1合成图像E1和第2合成图像E2在显示面3中位于相互不同的区域。
控制装置2例如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控制装置2不限于PC,例如也可以是平板终端或智能手机。
控制装置2也可以是搭载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任意一个的装置。在该情况下,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搭载有控制装置2的投影仪可以称为“主投影仪”。
控制装置2例如经由有线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各自进行通信。控制装置2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的通信形式不限于有线的LAN,例如也可以是无线的LAN或Bluetooth。Bluetooth是注册商标。控制装置2控制投影系统2000。
A2:投影仪1的一例
图4是示出投影仪1的一例的图。投影仪1包含第1操作部11、受光部12、第1通信部13、投射部14、照相机15、第1存储部16和第1处理部17。
第1操作部11例如是各种操作按钮、操作键或触摸面板。第1操作部11设置于投影仪1的壳体。第1操作部11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
受光部12从遥控器接受基于向未图示的遥控器的输入操作的红外线信号。遥控器具有接受输入操作的各种操作按钮、操作键或触摸面板。
第1通信部13与控制装置2进行通信。第1通信部13与控制装置2的通信形式如上所述是有线的LAN。另外,第1通信部13与控制装置2的通信形式不限于有线的LAN。
投射部14通过向显示面3投射图像而在显示面3上显示该图像。投射部14包含图像处理部141、帧存储器142、光阀驱动部143、光源144、红色用液晶光阀145R、绿色用液晶光阀145G、蓝色用液晶光阀145B和投射光学系统146。以下,在不需要相互区别红色用液晶光阀145R、绿色用液晶光阀145G、蓝色用液晶光阀145B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液晶光阀145”。
图像处理部141由1个或多个图像处理器等电路构成。图像处理部141例如从第1处理部17接受图像信号。图像处理部141也可以从图像供给装置接受图像信号。图像供给装置例如是控制装置2。图像供给装置也可以是与控制装置2不同的装置。与控制装置2不同的装置例如是PC。图像供给装置不限于PC,例如也可以是平板终端、智能手机、视频再现装置、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光盘)播放器、蓝光光盘播放器、硬盘记录器、电视调谐装置或视频游戏机。
图像处理部141将图像信号在帧存储器142中展开。帧存储器142例如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构成。图像处理部141通过对在帧存储器142中展开的图像信号实施图像处理来生成驱动信号。
图像处理部141执行的图像处理例如包含对投射部14投射的图像的梯形畸变进行校正的几何校正处理。除了几何校正处理之外,图像处理部141还可以执行其他图像处理,例如分辨率转换处理。在分辨率转换处理中,图像处理部141将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转换为例如液晶光阀145的分辨率。其他图像处理不限于分辨率转换处理。其他图像处理例如也可以是在从图像供给装置提供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上重叠OSD(On ScreenDisplay:屏幕显示)图像的OSD处理。其他图像处理也可以是执行所谓的伽马校正的伽马处理。
光阀驱动部143例如由驱动器等电路构成。光阀驱动部143根据从图像处理部141提供的驱动信号,生成驱动电压。光阀驱动部143通过对液晶光阀145施加驱动电压来驱动液晶光阀145。
光源144例如是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144不限于LED,例如也可以是氙灯、超高压水银灯或激光光源。光源144射出光。从光源144射出的光入射到未图示的积分器光学系统。积分器光学系统降低入射的光中的亮度分布的偏差。从光源144射出的光通过积分器光学系统后,通过未图示的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分离为光的三原色即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色光成分。红色的色光成分入射到红色用液晶光阀145R。绿色的色光成分入射到绿色用液晶光阀145G。蓝色的色光成分入射到蓝色用液晶光阀145B。
液晶光阀145由在一对透明基板间存在液晶的液晶面板等构成。液晶光阀145具有包含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145p的矩形的像素区域145a。在液晶光阀145中,按照每个像素145p对液晶施加基于图像信号的驱动电压。当光阀驱动部143对各像素145p施加驱动电压时,各像素145p的光透过率被设定为基于驱动电压的光透过率。从光源144射出的光通过像素区域145a从而被调制。因此,按照每个色光形成基于图像信号的图像。液晶光阀145是光调制装置的一例。
各色的图像通过未图示的颜色合成光学系统而按照每个像素145p进行合成。因此,生成彩色图像。经由投射光学系统146投射彩色图像。投射光学系统146是可移位的投射镜头。投射光学系统146通过未图示的镜头移位机构而移位。通过投射光学系统146的移位,从投射光学系统146投射的图像在显示面3上的位置移动。进而言之,图像在显示面3上的移动量由投射光学系统146的移位量决定。
照相机15包含镜头等受光光学系统151和将由受光光学系统151会聚后的光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152。摄像元件152例如是接受红外区域和可见光区域的光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摄像元件152不限于CCD图像传感器,例如也可以是接受红外区域和可见光区域的光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
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面3来生成摄像数据。例如,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1合成图像E1,生成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另外,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2合成图像E2,生成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投影仪1A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1合成图像E1,生成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第3投影仪1C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2合成图像E2,生成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另外,第2投影仪1B~第4投影仪1D中的任意一个投影仪的照相机15也可以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1合成图像E1来生成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第1投影仪1A、第3投影仪1C或第4投影仪1D的照相机15也可以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2合成图像E2来生成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
第1投影仪1A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1投射图像F1,生成第1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第2投影仪1B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2投射图像F2,生成第2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第3投影仪1C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3投射图像F3,生成第3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第4投影仪1D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4投射图像F4,生成第4投射图像摄像数据。
照相机15也可以与投影仪1分体设置。在该情况下,照相机15和投影仪1以能够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方式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接口相互连接。
第1存储部16是第1处理部17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第1存储部16例如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RAM。
第1存储部16存储由第1处理部17执行的控制程序和第1处理部17使用的各种数据。
第1处理部17例如由1个或多个处理器构成。列举一例的话,第1处理部17由1个或多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第1处理部17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电路实现。第1处理部17并行或逐次地执行各种处理。第1处理部17从第1存储部16读取控制程序。第1处理部17通过执行该控制程序,实现动作控制部171和画质校正部173。
动作控制部171控制投影仪1的各种动作。例如,动作控制部171控制第1通信部13、投射部14和照相机15。
列举一例的话,动作控制部171通过控制图像处理部141、光阀驱动部143和光源144,而使投射部14投射图像。动作控制部171使照相机15拍摄图像。动作控制部171使第1通信部13向控制装置2发送摄像数据。
画质校正部173校正从投射部14投射的图像的画质。画质校正部173例如通过使用各种校正数据控制图像处理部141来校正图像的明亮度和图像的颜色。
在初始状态下,画质校正部173使图像处理部141基于预先设定的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校正图像信号,由此将投射图像的明亮度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明亮度校正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明亮度。例如为了降低由投影仪1的个体差等而导致的图像的明亮度相对于基准的偏离,而在投影仪1出厂前设定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
另外,当存在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后述的明亮度校正数据和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的情况下,画质校正部173使图像处理部141基于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和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明亮度校正数据来校正图像信号,由此将投射图像的明亮度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明亮度校正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明亮度。
当存在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后述的明亮度校正数据、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以及由用户设定的用户设定明亮度校正数据的情况下,画质校正部173使图像处理部141基于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用户设定明亮度校正数据以及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明亮度校正数据校正图像信号。因此,投射图像的明亮度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明亮度变化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明亮度。
用户设定明亮度校正数据是在用户调整图像的明亮度时由用户设定的。
另外,在初始状态下,画质校正部173使图像处理部141基于预先设定的初始颜色校正数据来校正图像信号,由此将投射图像的颜色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校正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初始颜色校正数据是初始校正数据的一例。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是第1校正图像信号的一例。
例如为了降低由投影仪1的个体差等而导致的图像的颜色相对于基准的偏离,而在投影仪1出厂前设定初始颜色校正数据。
另外,当存在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后述的颜色校正数据的情况下,画质校正部173使图像处理部141基于初始颜色校正数据和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颜色校正数据来校正图像信号,由此将投射图像的颜色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校正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
当存在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后述的颜色校正数据、初始颜色校正数据以及由用户设定的用户设定颜色校正数据的情况下,画质校正部173使图像处理部141基于初始颜色校正数据、用户设定颜色校正数据以及从控制装置2提供的颜色校正数据来校正图像信号。因此,投射图像的颜色从校正前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变化为校正后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
用户设定颜色校正数据是在用户调整图像的颜色时由用户设定的。
A3:控制装置2的一例
图5是示出控制装置2的一例的图。控制装置2包含第2操作部21、第2通信部22、第2存储部23以及第2处理部24。
第2操作部21例如是键盘、操作按钮或触摸面板。第2操作部21接受用户的输入操作。
第2通信部22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进行通信。具体而言,第2通信部22经由有线LAN与第1通信部13进行通信。第2通信部22与第1通信部13的通信形式不限于有线的LAN。第2通信部22接收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第1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第2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第3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第4投射图像摄像数据。
第2存储部23是第2处理部24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第2存储部23例如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易失性存储器。第2存储部23存储由第2处理部24执行的控制程序和第2处理部24使用的各种数据。
第2处理部24例如由1个或多个处理器构成。列举一例的话,第2处理部24由1个或多个CPU构成。第2处理部24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DSP、ASIC、PLD、FPGA等电路来实现。第2处理部24并行或逐次地执行各种处理。第2处理部24从第2存储部23读取控制程序。第2处理部24通过执行从第2存储部23读取的控制程序,而实现明亮度估计部241、确定部242、明亮度控制部243、颜色估计部244、颜色平均计算部245、颜色控制部247、指示部248。
明亮度估计部241估计在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基于表示白色的白色图像信号投射白色图像的第1状况下显示在第1区域31的第1合成图像E1的明亮度。白色图像信号是第1图像信号的一例。另外,在第1状况下,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基于表示黑色的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以下,将在第1状况下显示在第1区域31的第1合成图像E1称为“第1状况图像E11”。第1状况图像E11是第1图像的一例。明亮度估计部241使用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
明亮度估计部241估计在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基于白色图像信号投射白色图像的第2状况下显示在第2区域32的第2合成图像E2的明亮度。在第2状况下,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以下,将在第2状况下显示在第2区域32的第2合成图像E2称为“第2状况图像E22”。第2状况图像E22是第1图像的一例。明亮度估计部241使用表示第2状况图像E22的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
图6示出第1图像的一例。另外,图7示出第1状况和第2状况的一例。
另外,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通过至少基于初始颜色校正数据以及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对白色图像信号进行校正,生成校正后的白色图像信号。而且,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投射校正后的白色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
因此,当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相互不同的情况下,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各自的明亮度相互不同。
另外,即使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并非相互不同,根据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的个体差,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各自的明亮度也有可能相互不同。
确定部242基于明亮度估计部241的估计结果,确定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的最暗的暗图像、以及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的与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图8示出暗图像和调整对象图像的一例。
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1状况图像E11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而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2状况图像E22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而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
颜色估计部244估计在第1投影仪1A基于表示红色单色的红色图像信号投射第1投射图像F1的第3状况下在第1区域31中显示的第1投射图像F1的颜色的值。
颜色的值由红色成分的值、绿色成分的值和蓝色成分的值的组合来表示。颜色的值不限于红色成分的值、绿色成分的值和蓝色成分的值的组合。例如,颜色的值可以用XYZ色度图所示的XYZ值来表示。
在第3状况下,第2投影仪1B、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分别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以下,将在第3状况下显示在第1区域31的第1投射图像F1称为“第1红色图像F11”。红色图像信号是第2图像信号的一例。第2图像信号不限于红色图像信号。例如,第2图像信号可以是表示绿色单色的绿色图像信号,也可以是表示蓝色单色的蓝色图像信号。第1红色图像F11是第2图像的一例。颜色估计部244使用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第1投射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1红色图像F11的颜色的值。
颜色估计部244估计在第2投影仪1B基于红色图像信号投射第2投射图像F2的第4状况下显示在第1区域31的第2投射图像F2的颜色的值。在第4状况下,第1投影仪1A、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分别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以下,将在第4状况下显示在第1区域31的第2投射图像F2称为“第2红色图像F22”。第2红色图像F22是第2图像的一例。颜色估计部244使用表示第2红色图像F22的第2投射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2红色图像F22的颜色的值。
颜色估计部244估计在第3投影仪1C基于红色图像信号投射第3投射图像F3的第5状况下显示在第2区域32的第3投射图像F3的颜色的值。在第5状况下,第1投影仪1A、第2投影仪1B和第4投影仪1D分别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以下,将在第5状况下显示在第2区域32的第3投射图像F3称为“第3红色图像F33”。第3红色图像F33是第2图像的一例。颜色估计部244使用表示第3红色图像F33的第3投射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3红色图像F33的颜色的值。
颜色估计部244估计在第4投影仪1D基于红色图像信号投射第4投射图像F4的第6状况下显示在第2区域32的第4投射图像F4的颜色的值。在第6状况下,第1投影仪1A、第2投影仪1B和第3投影仪1C分别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以下,将在第6状况下显示在第2区域32的第4投射图像F4称为“第4红色图像F44”。第4红色图像F44是第2图像的一例。第1红色图像F11~第4红色图像F44是多个第2图像的一例。颜色估计部244使用表示第4红色图像F44的第4投射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4红色图像F44的颜色的值。
图9示出第2图像的一例。另外,图10示出第3状况、第4状况、第5状况以及第6状况的一例。
另外,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通过至少基于初始颜色校正数据以及初始明亮度校正数据对红色图像信号进行校正,而生成校正后的红色图像信号。而且,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投射校正后的红色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
因此,当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初始颜色校正数据相互不同的情况下,第1红色图像F11~第4红色图像F44各自的颜色的值相互不同。
另外,即使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初始颜色校正数据并非相互不同,根据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的个体差,第1红色图像F11~第4红色图像F44各自的颜色的值也有可能相互不同。
颜色平均计算部245基于颜色估计部244的估计结果,求出第1红色图像F11的颜色的值、第2红色图像F22的颜色的值、第3红色图像F33的颜色的值、第4红色图像F44的颜色的值的平均。以下,将第1红色图像F11的颜色的值、第2红色图像F22的颜色的值、第3红色图像F33的颜色的值、第4红色图像F44的颜色的值的平均称为“第1平均值”。
颜色控制部247从第1红色图像F11~第4红色图像F44中确定表示与第1平均值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
颜色控制部247通过控制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第1平均值。
指示部248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指示。举一个例子,指示部248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执行使照相机15生成的摄像数据中的摄像坐标与液晶光阀145中的面板坐标相互对应起来的校准动作的指示。
A4:明亮度控制的概要
图11是用于说明明亮度控制的概要的图。在图11中,将第1投影仪1A基于白色图像信号作为第1投射图像F1而投射的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设为100%。此时的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是第1明亮度的一例。将第2投影仪1B基于白色图像信号作为第2投射图像F2而投射的第2白色图像F2W的明亮度设为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的70%。此时的第2白色图像F2W的明亮度是第2明亮度的一例。将第3投影仪1C基于白色图像信号作为第3投射图像F3而投射的第3白色图像F3W的明亮度设为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的90%。此时的第3白色图像F3W的明亮度是第3明亮度的一例。将第4投影仪1D基于白色图像信号作为第4投射图像F4而投射的第4白色图像F4W的明亮度设为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的75%。此时的第4白色图像F4W的明亮度是第4明亮度的一例。
在这种情况下,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为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的170%,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为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的165%。因此,确定部242将第2状况图像E22确定为暗图像。另外,确定部242将第1状况图像E11确定为第1调整对象图像。明亮度控制部243例如通过控制第1投影仪1A而使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从100%下降到95%。因此,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接近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并且,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与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一致。另外,第1白色图像F1W~第4白色图像F4W的明亮度的相互关系不限于上述关系。例如,也可以是,第1白色图像F1W~第4白色图像F4W中的第4白色图像F4W最亮。
由此,由于对第1投射图像F1和第2投射图像F2进行堆叠投射,因此,作为第1状况图像E11的第1合成图像E1以比第1明亮度和第2明亮度明亮的第5明亮度进行投射。另外,由于对第3投射图像F3和第4投射图像F4进行堆叠投射,因此,作为第2状况图像E22的第2合成图像E2以比第3明亮度和第4明亮度明亮的第6明亮度进行显示。进而,在第6明亮度比第5明亮度暗的情况下,以第6明亮度投射第1合成图像E1,在第5明亮度比第6明亮度暗的情况下,以第5明亮度投射第2合成图像E2。因此,能够分别对堆叠投射的第1合成图像E1和堆叠投射的第2合成图像E2进行抑制了明亮度的不均的拼接投射,能够比第1明亮度、第2明亮度、第3明亮度以及第4明亮度明亮地进行投射。
另外,明亮度控制不仅可以使用白色图像,还可以使用至少包含绿色的G成分的图像。例如,可以使用单独的G图像或基于R+G+B图像的单色图像。另外,颜色调整可以按照白色或R、G、B单色的每个颜色来进行。
A5:校准动作
图12是用于说明将摄像坐标与面板坐标相互对应起来的校准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设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
在步骤S101中,若第2操作部21接受到执行校准动作的校准指示,则在步骤S102中,指示部248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未被选择为动作对象投影仪的投影仪中选择一台动作对象投影仪。
接着,在步骤S103中,指示部248从第2通信部22向动作对象投影仪发送图案投射指示。
在动作对象投影仪中,当第1通信部13接收到图案投射指示时,动作控制部171使投射部14对显示面3投射图案图像。图案图像例如是格子图案。在图案图像的四角形成有规定的标记。在检测图案图像的四角时使用规定的标记。在第1存储部16存储有表示图案图像的图案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动作控制部171从第1存储部16读出图案图像数据。动作控制部171通过将表示图案图像数据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而使投射部14朝向显示面3投射图案图像。
指示部248在发送图案投射指示之后,在步骤S104中,将建立对应的指示从第2通信部22发送到动作对象投影仪。
在动作对象投影仪中,当第1通信部13接收到建立对应的指示时,动作控制部171使照相机15执行摄像。照相机15通过执行摄像来生成摄像数据。动作控制部171使摄像数据中的摄像坐标与液晶光阀145中的面板坐标对应起来。具体而言,动作控制部171首先检测摄像数据所表示的图案图像中的标记。接着,动作控制部171确定在摄像数据中表示图案图像的标记的像素的位置。接着,动作控制部171在液晶光阀145中确定表示图案图像的标记的像素的位置。接着,动作控制部171生成使在摄像数据中表示图案图像的标记的像素的位置与在液晶光阀145中表示图案图像的标记的像素的位置相互对应起来的校准信息。因此,摄像坐标和面板坐标相互对应起来。校准信息也可以称为坐标转换信息。
在液晶光阀145中表示标记的像素的位置例如也可以事先存储在第1存储部16中。在该情况下,动作控制部171也可以从第1存储部16取得在液晶光阀145中表示标记的像素的位置。
另外,动作控制部171也可以在图像处理部141将图案图像在帧存储器142中展开时,根据在帧存储器142中表示标记的像素的位置,确定在液晶光阀145中表示标记的像素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1存储部16预先存储使帧存储器142中的像素的位置与液晶光阀145中的像素的位置相互对应起来的位置对应信息。动作控制部171通过使用位置对应信息,基于在帧存储器142中表示标记像素的位置,来确定在液晶光阀145中表示标记的像素的位置。接着,动作控制部171从第1通信部13向控制装置2发送校准信息。
当在步骤S105中第2通信部22从动作对象投影仪接收到校准信息时,在步骤S106中指示部248将校准信息存储在第2存储部23中。
接着,在步骤S107中,指示部248判断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是否存在未被选择为动作对象投影仪的投影仪。
如果在步骤S107中存在未选择的投影仪,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例如指示部248按照第1投影仪1A、第2投影仪1B、第3投影仪1C、第4投影仪1D的顺序选择动作对象投影仪。动作对象投影仪的选择中的顺序不限于第1投影仪1A、第2投影仪1B、第3投影仪1C、第4投影仪1D的顺序,能够适当变更。
如果在步骤S107中不存在未选择的投影仪,则图12所示的动作结束。
A6:明亮度调整动作
图13是用于说明明亮度调整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设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
在步骤S201中,若第2操作部21接受到执行明亮度调整的明亮度调整指示,则在步骤S202中,明亮度估计部241从第1投影仪组101~第2投影仪组102中的未被选择为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投影仪组中选择1个动作对象投影仪组。
接着,在步骤S203中,明亮度估计部241从第2通信部22向属于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各个投影仪发送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
在属于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投影仪中,当第1通信部13接收到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时,动作控制部171使投射部14向显示面3投射白色图像。白色图像是白色单色的图像。白色图像的灰度表示可设定的灰度中的最大灰度。另外,白色图像的灰度也可以是与可设定的灰度中的最大灰度不同的灰度。在第1存储部16存储有表示白色图像的白色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动作控制部171从第1存储部16读出白色图像数据。接着,动作控制部171通过将表示白色图像数据的白色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使投射部14朝向显示面3投射白色图像。因此,例如,当选择第1投影仪组101作为动作对象投影仪组时,第1状况图像E11显示在第1区域31中。另外,当选择第2投影仪组102作为动作对象投影仪组时,第2状况图像E22显示在第2区域32中。
在发送了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之后,明亮度估计部241在步骤S204中,从第2通信部22向针对动作对象投影仪组作为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而预先设定的投影仪发送摄像指示。在此,针对第1投影仪组101,预先设定第1投影仪1A作为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另外,针对第1投影仪组101的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不限于第1投影仪1A。针对第1投影仪组101的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例如也可以是第2投影仪1B。针对第2投影仪组102,预先设定第3投影仪1C作为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另外,针对第2投影仪组102的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不限于第3投影仪1C。针对第2投影仪组102的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例如也可以是第4投影仪1D。
在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中,当第1通信部13接收到摄像指示时,动作控制部171使照相机15执行摄像。在针对第1投影仪组101的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是第1投影仪1A的情况下,第1投影仪1A中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1状况图像E11,生成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在针对第2投影仪组102的白色图像摄影用投影仪是第3投影仪1C的情况下,第3投影仪1C中的照相机15通过拍摄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第2状况图像E22,生成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
接着,动作控制部171从第1通信部13向控制装置2发送照相机15生成的摄像数据,具体而言是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或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
当在步骤S205中第2通信部22接收到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或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时,在步骤S206中,明亮度估计部241将第2通信部22接收到的摄像数据存储到第2存储部23中。之后,明亮度估计部241从第2通信部22向属于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各个投影仪发送投射黑色图像的指示。属于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各个投影仪按照投射黑色图像的指示,投射黑色图像。
接着,在步骤S207中,明亮度估计部241判断在第1投影仪组101~第2投影仪组102中是否存在未被选择为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投影仪组。
当在步骤S207中存在未选择的投影仪组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例如明亮度估计部241按照第1投影仪组101、第2投影仪组102的顺序选择动作对象投影仪组。动作对象投影仪组的选择中的顺序不限于第1投影仪组101、第2投影仪组102的顺序,能够适当变更。
当在步骤S207中不存在未选择的投影仪组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中,明亮度估计部241基于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基于第2合成图像摄像数据估计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
例如,明亮度估计部241首先使用第1投影仪1A的校准信息,根据第1合成图像摄像数据确定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像素区域。接着,明亮度估计部241将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像素区域内的各像素所表示的亮度的平均估计为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另外,明亮度估计部241也可以将位于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像素区域的特定位置、例如位于中心的像素所表示的亮度估计为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在该情况下,能够不需要计算亮度的平均的处理。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像素区域的特定位置不限于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像素区域的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在表示第1状况图像E11的像素区域中与中心位置不同的位置。明亮度估计部241用与计算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估计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
接着,在步骤S209中,确定部242基于明亮度估计部241的估计结果,确定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的最暗的暗图像、以及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的与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在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与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相等的情况下,确定部242将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的一方、例如第1状况图像E11确定为暗图像,将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的另一方、例如第2状况图像E22确定为第1调整对象图像。另外,在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与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相等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步骤S209和后述的步骤S210。
接着,在步骤S209结束后,在步骤S210中,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1状况图像E11为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通过仅控制第1投影仪1A,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例如,明亮度控制部243生成表示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与暗图像的明亮度之差的明亮度校正数据。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从第2通信部22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通过从第2通信部22仅向第1投影仪1A发送明亮度校正数据,使第1投影仪1A投射的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在此,在第1投影仪1A中,当接收到明亮度校正数据时,使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
另外,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1状况图像E11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的双方,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例如,明亮度控制部243生成表示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与暗图像的明亮度之差的二分之一的值的明亮度校正数据。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从第2通信部22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通过从第2通信部22向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的双方发送该明亮度校正数据,使第1投影仪1A投射的第1白色图像F1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并且使第2投影仪1B投射的第2白色图像F2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
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2状况图像E22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通过仅控制第3投影仪1C,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例如,明亮度控制部243生成表示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与暗图像的明亮度之差的明亮度校正数据。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从第2通信部22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通过从第2通信部22仅向第3投影仪1C发送明亮度校正数据,使第3投影仪1C投射的第3白色图像F3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
另外,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2状况图像E22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的双方,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例如,明亮度控制部243生成表示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与暗图像的明亮度之差的二分之一的值的明亮度校正数据。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从第2通信部22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接着,明亮度控制部243通过从第2通信部22向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的双方发送该校正数据,使第3投影仪1C投射的第3白色图像F3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并且使第4投影仪1D投射的第4白色图像F4W的明亮度变暗明亮度校正数据所表示的明亮度。
A7:颜色调整动作
图14是用于说明颜色调整动作的流程图。以下,设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基于黑色图像信号投射黑色图像。
在步骤S301中,若第2操作部21接受到执行颜色调整的颜色调整指示,则在步骤S302中,颜色估计部244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未被选择为指示对象投影仪的投影仪中选择一台指示对象投影仪。
接着,在步骤S303中,颜色估计部244从第2通信部22向指示对象投影仪发送投射红色图像的指示。
在指示对象投影仪中,当第1通信部13接收到投射红色图像的指示时,动作控制部171使投射部14向显示面3投射红色图像。红色图像的灰度被设定为可设定的灰度中的中间灰度。另外,红色图像的灰度也可以与中间灰度不同。在第1存储部16存储有表示红色图像的红色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动作控制部171从第1存储部16读出红色图像数据。接着,动作控制部171通过将表示红色图像数据的红色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使投射部14向显示面3投射红色图像。
颜色估计部244在发送投射红色图像的指示后,在步骤S304中,从第2通信部22向指示对象投影仪发送摄像指示。
在指示对象投影仪中,当第1通信部13接收到摄像指示时,动作控制部171使照相机15执行摄像。
接着,动作控制部171将照相机15生成的摄像数据从第1通信部13发送到控制装置2。
当在步骤S305中第2通信部22接收到摄像数据时,在步骤S306中颜色估计部244将接收到的摄像数据存储到第2存储部23中。之后,颜色估计部244从第2通信部22向指示对象投影仪发送投射黑色图像的指示。指示对象投影仪按照投射黑色图像的指示,投射黑色图像。
接着,在步骤S307中,颜色估计部244判断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是否存在未被选择为指示对象投影仪的投影仪。
当在步骤S307中存在未选择的投影仪的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302。在步骤S302中,例如颜色估计部244按照第1投影仪1A、第2投影仪1B、第3投影仪1C、第4投影仪1D的顺序选择指示对象投影仪。指示对象投影仪的选择中的顺序不限于第1投影仪1A、第2投影仪1B、第3投影仪1C、第4投影仪1D的顺序,能够适当变更。
当在步骤S307中不存在未选择的投影仪的情况下,在步骤S308中,颜色估计部244基于在步骤S306中存储在第2存储部23中的摄像数据,估计第1红色图像F11~第4红色图像F44各自的颜色的值。
例如,颜色估计部244首先使用第1投影仪1A的校准信息,根据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第1投射图像摄像数据,确定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像素区域。接着,颜色估计部244将位于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像素区域的中心的像素所表示的颜色的值、例如位于该中心的像素中的红、绿以及蓝的各像素值的组合所表示的颜色的值估计为第1红色图像F11的颜色的值。位于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像素区域内的中心的像素是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像素区域内的规定区域的一例。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像素区域内的规定区域不限于位于表示第1红色图像F11的像素区域内的中心的像素。对于第2红色图像F22~第4红色图像F44各自的颜色的值,颜色估计部244也与第1红色图像F11的颜色的值同样地进行估计。
接着,在步骤S309中,颜色平均计算部245基于颜色估计部244对颜色的值的估计结果,计算第1红色图像F11的颜色的值、第2红色图像F22的颜色的值、第3红色图像F33的颜色的值、第4红色图像F44的颜色的值的平均即第1平均值。
例如,颜色平均计算部245首先计算第1红色图像F11的红色成分的值、第2红色图像F22的红色成分的值、第3红色图像F33的红色成分的值、第4红色图像F44的红色成分的值的平均即红色成分平均值。接着,颜色平均计算部245计算第1红色图像F11的绿色成分的值、第2红色图像F22的绿色成分的值、第3红色图像F33的绿色成分的值、第4红色图像F44的绿色成分的值的平均即绿色成分平均值。接着,颜色平均计算部245计算第1红色图像F11的蓝色成分的值、第2红色图像F22的蓝色成分的值、第3红色图像F33的蓝色成分的值、第4红色图像F44的蓝色成分的值的平均即蓝色成分平均值。接着,颜色平均计算部245将由红色成分的值、绿色成分的值以及蓝色成分的值各自的平均值的组合确定的颜色的值决定为第1平均值。第1平均值被用作颜色的目标值。因此,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作为颜色目标值计算部发挥功能。红色成分平均值、绿色成分平均值和蓝色成分平均值的计算顺序可以适当变更。
接着,在步骤S310中,颜色控制部247在第1红色图像F11~第4红色图像F44中,将表示与第1平均值不同的颜色的值的图像确定为第2调整对象图像。
接着,在步骤S311中,颜色控制部247通过控制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第1平均值。
例如,颜色控制部247生成从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减去第1平均值后的差分,具体而言是红色成分的值的差分、绿色成分的值的差分以及蓝色成分的值的差分的组合作为颜色校正数据。
接着,颜色控制部247从第2通信部22向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分别发送投射红色图像的指示。
接着,颜色控制部247通过从第2通信部22向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发送颜色校正数据,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第1平均值。
在此,在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中,当接收到颜色校正数据时,通过将投射中的图像的颜色的值变更为减去校正数据所表示的差分后的值,而使投射中的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第1平均值。
A8: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总结
上述公开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2包含以下的方式。
投影系统2000包含被分为第1投影仪组101以及第2投影仪组102的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第1投影仪组101以及第2投影仪组102是多个投影仪组的一例。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是多个投影仪的一例。多个投影仪组101~102中的一个投影仪组101所包含的多个组属投影仪通过向由第1区域31以及第2区域32构成的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与投影仪组101对应的一个显示区域即第1区域31投射图像,而将与多个投影仪组101~102一一对应的多个合成图像E1~E2中的与投影仪组101对应的合成图像E1显示在第1区域31。明亮度估计部241使多个投影仪1A~1D投射白色图像,估计构成多个合成图像的第1状况图像E11以及第2状况图像E22各自的明亮度。确定部242基于明亮度的估计结果,从第1状况图像E11和第2状况图像E22中确定最暗的暗图像和与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明亮度控制部243通过控制多个投影仪组101~102中的与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投影仪,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
例如,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1状况图像E11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1投影仪1A和第2投影仪1B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另外,明亮度控制部243在第2状况图像E22是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3投影仪1C和第4投影仪1D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
根据该方式,相比于与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各自投射的图像中的最暗的图像的明亮度一致的结构,能够使构成投影系统2000的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各自投射的图像的明亮度明亮。
明亮度控制部243也可以通过仅控制多个投影仪组101以及102中的与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中包含的一个投影仪,使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暗图像的明亮度。
根据该方式,由于仅控制一台投影仪即可,因此投影仪的控制变得容易,能够缩短调整所需的时间。
颜色估计部244使多个投影仪1A~1D投射红色图像,估计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多个红色图像的颜色的值。颜色平均计算部245基于颜色的值的估计结果,求出多个红色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颜色控制部247从多个红色图像中确定表示与多个红色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多个红色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
根据该方式,由于颜色的目标值是多个红色图像的颜色的平均,因此能够减小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变更程度。
第1区域31的一部分与第2区域32的一部分重叠。因此,能够使用第1合成图像E1和第2合成图像E2形成一个图像。
B:变形例
以下例示在上文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变形的方式。可以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合并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的2个以上的方式。
B1:第1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也可以基于颜色的值的估计结果,从多个红色图像中选择具有允许的颜色的值的红色图像作为选择图像,求出选择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当允许的颜色的值的范围存储在第2存储部23中时,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从多个红色图像中选择具有属于存储在第2存储部23中的允许的颜色的值的范围的颜色的值的红色图像作为选择图像。
此时,颜色控制部247从多个红色图像中确定表示与选择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选择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
根据该方式,能够将不具有允许的颜色的值的红色图像、例如在图像处理中产生了不良情况的投影仪投射的画质低的红色图像从用于决定颜色的目标值的图像中排除。
B2:第2变形例
在第1变形例中,指示部248也可以从多个红色图像中确定与选择图像不同的非选择图像。在该情况下,优选指示部248使投射非选择图像的投影仪投射促使用户注意的图像。促使用户注意的图像例如是表示“请更换”这样的文字的图像。促使用户注意的图像不限于表示“请更换”这样的文字的图像。例如,促使用户注意的图像可以是表示“请修理”这样的文字的图像、或者是表示更换作业的静止图像。根据该方式,能够将产生了不良情况的投影仪通知给用户。
B3:第3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多个投影仪1A~1D当分别在未设定由用户设定的用户设定校正数据的状况下投射基于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情况下,基于预先设定的初始校正数据来校正图像信号,由此生成第1校正图像信号,并投射具有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图像。在此,初始校正数据是为了校正由投影仪1A~1D的个体差引起的投射图像的颜色差异而在出厂前设定的数据。
进而,也可以是,多个投影仪1A~1D当分别在设定了用户设定校正数据的状况下投射基于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情况下,基于初始校正数据和用户设定校正数据来校正图像信号,由此生成第2校正图像信号,并投射具有第2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图像。
在该情况下,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也可以求出多个投影仪1A~1D各自生成的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平均。颜色估计部244也可以使多个投影仪1A~1D投射基于红色图像信号的图像,估计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多个图像的颜色的值。颜色控制部247也可以从多个图像中确定表示与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平均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平均。
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也可以预先收集多个投影仪1A~1D各自生成的第1校正图像信号,也可以从多个投影仪1A~1D各自收集初始校正数据。
颜色平均计算部245在收集初始校正数据的情况下,对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基于初始校正数据校正红色图像信号来生成第1校正图像信号。接着,颜色平均计算部245计算多个投影仪1A~1D各自的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平均。
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例如如以下那样收集初始校正数据。
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从第2通信部22向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发送请求初始校正数据的初始校正数据请求。颜色平均计算部245从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经由第2通信部22接收初始校正数据作为初始校正数据请求的响应。
根据该方式,例如,即使第1投影仪1A投射的图像的颜色按照某个用户的喜好而根据用户设定校正数据发生了变更,也能够不受该变更的影响地决定颜色的目标值。
B4:第4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颜色控制部247也可以从多个红色图像中确定作为多个投影仪1A~1D中的任意一个的选定投影仪所投射的选定图像。选定投影仪例如由用户预先指定。颜色控制部247从多个红色图像中确定表示与选定图像的颜色的值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选定图像的颜色的值。
根据该方式,能够不需要计算平均的处理。因此,能够省略颜色平均计算部245。
B5:第5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是第3变形例所示的投影仪的情况下,颜色控制部247从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投射基于红色图像信号的图像从而显示在显示面3上的多个红色图像中,确定表示与作为多个投影仪1A~1D中的任意一个的选定投影仪所生成的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颜色控制部247通过控制投射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使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选定投影仪生成的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在这种情况下,颜色控制部247以与第3变形例相同的方法识别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
根据该方式,例如,即使与选定投影仪不同的投影仪投射的图像的颜色按照某个用户的喜好而变更,也能够不受该变更的影响地决定颜色的目标值。另外,能够不需要计算平均的处理。因此,能够省略颜色平均计算部245。
B6:第6变形例
在第4变形例或第5变形例中,颜色估计部244或颜色控制部247也可以自动决定选定投影仪。例如,颜色估计部244或颜色控制部247随机地自动决定选定投影仪。
根据该方式,由于自动决定选定投影仪,因此,能够省去用户指定选定投影仪的麻烦。
B7:第7变形例
在第4变形例至第6变形例中,选定投影仪中的投射镜头的移位量也可以比多个投影仪1A~1D中的选定投影仪以外的投影仪中的投射镜头的移位量小。例如,在第6变形例中,颜色控制部247在由颜色估计部244进行的颜色的值的估计处置结束后,从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取得表示投射镜头的移位量的移位量信息。颜色控制部247使用从多个投影仪1A~1D分别取得的移位量信息,确定选定投影仪。投射镜头的移位量越小,投影仪位于显示面3的正面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根据该方式,能够将位于显示面3的正面的可能性大的投影仪用作选定投影仪。
B8:第8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7变形例中,优选在估计多个合成图像各自的明亮度的期间,明亮度估计部241择一地使多个投影仪组101~102投射白色图像,使多个投影仪组101~102中的未投射白色图像的投影仪组投射黑色图像。
根据该方式,与对多个投影仪组101~102中的未供给白色信号的投影仪组停止电源供给,然后执行电源供给的结构相比,能够对未投射白色图像的投影仪组维持电源供给,因此能够使未投射白色图像的投影仪组迅速地进行动作。
B9:第9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8变形例中,明亮度估计部241也可以对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在相互不同的定时发送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在该情况下,明亮度估计部241在相互不同的定时拍摄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各自投射的白色图像。明亮度估计部241也可以使用通过在不同的定时拍摄白色图像而生成的多个摄像数据,首先,按照每个白色图像估计明亮度,并使用该估计的结果,估计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和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例如,明亮度估计部241将第1投影仪1A投射的白色图像的明亮度与第2投影仪1B投射的白色图像的明亮度相加从而得到的明亮度估计为第1状况图像E11的明亮度。另外,明亮度估计部241将第3投影仪1C投射的白色图像的明亮度与第4投影仪1D投射的白色图像的明亮度相加从而得到的明亮度估计为第2状况图像E22的明亮度。
B10:第10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9变形例中,作为投影仪1中的光调制装置的一例使用了液晶光阀145,但光调制装置不限于液晶光阀,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光调制装置也可以是使用了3个反射型的液晶面板的结构。另外,光调制装置也可以是使用了1个液晶面板的方式、使用了3个数字微镜器件(DMD)的方式、使用了1个数字微镜器件的方式等的结构。在仅使用1个液晶面板或DMD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情况下,不需要与颜色分离光学系统和颜色合成光学系统相当的部件。另外,除了液晶面板和DMD以外,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调制光源144发出的光的结构作为光调制装置。
B11:第11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10变形例中,也可以是,1台照相机15进行全部图像的摄像。在该情况下,1台照相机15既可以搭载在第1投影仪1A~第4投影仪1D中的任意一个投影仪上,也可以不搭载在任意一个投影仪上。
B12:第12变形例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11变形例中,指示部248也可以发送图案图像数据来代替图案投射指示。在该情况下,投影仪1中的动作控制部171将从指示部248发送的图案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11变形例中,明亮度估计部241也可以发送白色图像数据来代替投射白色图像的指示。在该情况下,投影仪1中的动作控制部171将从明亮度估计部241发送的白色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11变形例中,颜色估计部244也可以发送红色图像数据来代替投射红色图像的指示。在该情况下,投影仪1中的动作控制部171将从颜色估计部244发送的红色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
在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1~第11变形例中,明亮度估计部241也可以发送黑色图像数据来代替投射黑色图像的指示。在该情况下,投影仪1中的动作控制部171将从指示部248发送的黑色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1。

Claims (14)

1.一种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显示系统包含被分成多个投影仪组的多个投影仪和控制装置,其中,该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
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一个投影仪组所包含的多个组属投影仪通过向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显示区域投射图像,而将与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合成图像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合成图像显示在所述一个显示区域,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第1图像,估计所述多个合成图像各自的明亮度,
根据所述明亮度的估计结果,从所述多个合成图像中确定最暗的暗图像和与所述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
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与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投影仪,而使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所述暗图像的明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通过仅控制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与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所包含的一个投影仪,而使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所述暗图像的明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单色的第2图像,估计包含所述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第2图像的颜色的值,
根据所述颜色的值的估计结果,求出所述多个第2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
从所述多个第2图像中确定表示与所述平均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而使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所述平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单色的第2图像,估计包含所述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第2图像的颜色的值,
基于所述颜色的值的估计结果,从所述多个第2图像中选择具有允许的颜色的值的第2图像作为选择图像,
求出所述选择图像的颜色的值的平均,
从所述多个第2图像中确定表示与所述平均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而使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所述平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从所述多个第2图像中确定与所述选择图像不同的非选择图像,
使投射所述非选择图像的投影仪投射促使用户注意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投影仪当在未设定有由用户设定的用户设定校正数据的状况下投射基于表示单色的第2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情况下,基于预先设定的初始校正数据来校正所述图像信号,由此生成第1校正图像信号,并投射具有所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图像,
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投影仪当在设定有所述用户设定校正数据的状况下投射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校正数据和所述用户设定校正数据来校正所述图像信号,由此生成第2校正图像信号,并投射具有所述第2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图像,
所述控制装置求出所述多个投影仪各自生成的所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平均,
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估计包含所述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图像的颜色的值,
从所述多个图像中确定表示与所述平均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而使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所述平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单色的第2图像,估计包含所述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第2图像的颜色的值,
从所述多个第2图像中确定作为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任意一个的选定投影仪投射的选定图像,
从所述多个第2图像中确定表示与所述选定图像的颜色的值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而使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所述选定图像的颜色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投影仪当在未设定有由用户设定的用户设定校正数据的状况下投射基于表示单色的第2图像的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情况下,基于预先设定的初始校正数据来校正所述图像信号,由此生成第1校正图像信号,并投射具有所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图像,
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各个投影仪当在设定有所述用户设定校正数据的状况下投射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校正数据和所述用户设定校正数据来校正所述图像信号,由此生成第2校正图像信号,并投射具有所述第2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的图像,
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估计包含所述多个显示区域的显示面上显示的多个图像的颜色的值,
从所述多个图像中确定表示与作为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任意一个的选定投影仪所生成的所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不同的颜色的值的第2调整对象图像,通过控制投射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投影仪,而使所述第2调整对象图像的颜色的值接近所述选定投影仪所生成的所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所表示的颜色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决定所述选定投影仪。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投影仪分别具有可移位的投射镜头,
所述选定投影仪中的投射镜头的移位量比所述多个投影仪中的所述选定投影仪以外的投影仪中的投射镜头的移位量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估计所述多个合成图像各自的明亮度的期间,择一地使所述多个投影仪组投射所述第1图像,
使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未投射所述第1图像的投影仪组投射黑色的图像。
12.一种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显示系统包含第1投影仪、第2投影仪、第3投影仪和第4投影仪,其中,该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含:
所述第1投影仪基于第1图像信号以第1明亮度向第1区域投射第1投射图像,
所述第2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图像信号以第2明亮度向所述第1区域投射第2投射图像,
所述第3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图像信号以第3明亮度向第2区域投射第3投射图像,
所述第4投影仪基于所述第1图像信号以第4明亮度向所述第2区域投射第4投射图像,
在所述第1区域中,利用所述第1投射图像和所述第2投射图像以比所述第1明亮度和所述第2明亮度明亮的第5明亮度来显示第1合成图像,
在所述第2区域中,利用所述第3投射图像和所述第4投射图像以比所述第3明亮度和所述第4明亮度明亮的第6明亮度来显示第2合成图像,
所述第1投影仪和所述第2投影仪在所述第2合成图像比所述第1合成图像暗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合成图像的明亮度为所述第6明亮度来投射所述第1合成图像,
所述第3投影仪和所述第4投影仪在所述第1合成图像比所述第2合成图像暗的情况下,使所述第2合成图像的明亮度为所述第5明亮度来投射所述第2合成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14.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含被分成多个投影仪组的多个投影仪,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一个投影仪组所包含的多个组属投影仪通过向多个显示区域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显示区域投射图像,而将与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一一对应的多个合成图像中的与所述一个投影仪组对应的一个合成图像显示在所述一个显示区域,其中,该控制装置包含:
估计部,其使所述多个投影仪投射第1图像,估计所述多个合成图像各自的明亮度;
确定部,其根据所述明亮度的估计结果,从所述多个合成图像中确定最暗的暗图像和与所述暗图像不同的第1调整对象图像;以及
明亮度控制部,其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投影仪组中的与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对应的投影仪组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投影仪,而使所述第1调整对象图像的明亮度接近所述暗图像的明亮度。
CN202011177536.2A 2019-10-31 2020-10-29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ctive CN112752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8464A JP7338404B2 (ja) 2019-10-31 2019-10-31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2019-198464 2019-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079A CN112752079A (zh) 2021-05-04
CN112752079B true CN112752079B (zh) 2023-02-21

Family

ID=75648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7536.2A Active CN112752079B (zh) 2019-10-31 2020-10-29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3478B2 (zh)
JP (1) JP7338404B2 (zh)
CN (1) CN112752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62124B2 (ja) 2019-03-27 2022-10-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215458B2 (ja) * 2020-05-19 2023-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JP7103387B2 (ja) 2020-06-16 2022-07-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調整要否判定方法、画像投射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投射制御装置
JP7200978B2 (ja) * 2020-06-23 2023-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調整要否判定方法、画像投射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投射制御装置
JP2022100661A (ja) * 2020-12-24 2022-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JP2023015486A (ja) * 2021-07-20 2023-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画像投射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416026B2 (ja) * 2021-08-03 2024-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の表示方法、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
CN117854399A (zh) * 2022-09-30 2024-04-0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多投影机系统及校正多投影机系统的方法
JP2024065304A (ja) 2022-10-31 2024-05-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67478A (ja) 2022-11-04 2024-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0202A (zh) * 2016-07-05 2018-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07820067A (zh) * 2017-10-29 2018-03-2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多投影画面的拼接方法及拼接装置
EP3506009A1 (en) * 2017-12-27 2019-07-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multi-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j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53693A1 (fr) * 1998-04-15 1999-10-2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ysteme multivision, procede d'etalonnage de couleurs et visualisation
JP3620537B2 (ja) 2003-05-02 2005-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050110959A1 (en) 2003-10-15 2005-05-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ulti-projection display
JP4583863B2 (ja) 2004-10-06 2010-11-17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TWI283994B (en) * 2005-11-08 2007-07-11 Lumens Digital Optics Inc Brightness adjusting device for video wall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7251294A (ja) 2006-03-14 2007-09-27 Seiko Epson Corp 投写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投写表示方法
JP4703476B2 (ja) 2006-05-02 2011-06-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表示装置の調整方法
JP5055997B2 (ja) 2006-12-14 2012-10-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ルチ画面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画像の調整方法
JP5217496B2 (ja) 2008-02-26 2013-06-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画像投影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2517621A (ja) 2009-02-11 2012-08-02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5796380B2 (ja) 2011-07-11 2015-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5779071B2 (ja) 2011-10-12 2015-09-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多重投影輝度調整方法、多重投影輝度調整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3243515A (ja) * 2012-05-21 2013-12-05 Sony Corp 画像調整装置、画像調整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調整方法
JP2015097350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US10469814B2 (en) * 2016-03-11 2019-11-05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17223718A (ja) 2016-06-13 2017-1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スタック投写表示システム、ブレンディング投写表示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0202A (zh) * 2016-07-05 2018-01-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调整方法
CN107820067A (zh) * 2017-10-29 2018-03-20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多投影画面的拼接方法及拼接装置
EP3506009A1 (en) * 2017-12-27 2019-07-0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multi-pro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oj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36339A1 (en) 2021-05-06
CN112752079A (zh) 2021-05-04
JP7338404B2 (ja) 2023-09-05
JP2021071609A (ja) 2021-05-06
US11343478B2 (en)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52079B (zh)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2752080B (zh) 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018389B (zh) 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US10681319B2 (e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US10440337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US9305518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luminance unevenness produced by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6019859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における発光制御方法
JP6331382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11109002B2 (en) Pro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201402122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における発光制御方法
JP6707871B2 (ja) 画質補正方法、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
US11323673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JP201712970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CN115348428B (zh) 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投射系统以及投影仪
JP5822575B2 (ja) 画像投射装置、画像投射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17194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112035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1232852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11483527B2 (en)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control device configured to control a plurality of projectors and control device
JP6866915B2 (ja)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19041189A (ja) 画像投射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198779A (ja) 投影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5126462A (ja) 投影装置
JP2020092312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