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9828A - 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9828A CN112679828A CN202011551969.XA CN202011551969A CN112679828A CN 112679828 A CN112679828 A CN 112679828A CN 202011551969 A CN202011551969 A CN 202011551969A CN 112679828 A CN112679828 A CN 1126798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ano
- percent
- stirring
- heating
- thermoplastic p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热塑性塑料技术领域,包括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氢氧化镁和有机溶剂。本发明中可有效提高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可有效避免热塑性塑料发生磨损,可有效避免热塑性塑料发生燃烧或严重熔化情况,剑麻纤维可与玻璃纤维配合互补,有效增强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耐热性能,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充当微型骨架,可承载其他纳米粒子,同时可加强聚乙烯树脂的结合效果,安全性能更高,纳米氢氧化镁能更均匀地分散于热塑性塑料中,可在不影响使用强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抑烟、防滴等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塑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热塑性塑料是一类在一定温度下具有可塑性,冷却后固化且能重复这种过程的塑料。分子结构特点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活性基团,受热不发生线型分子间交联。废旧品回收后可重新加工为新的产品,主要品种有聚烯烃(乙烯基类、烯烃类、苯乙烯类、丙烯酸酯类、含氟烯类等)、纤维素类、聚醚聚酯类及芳杂环聚合物类等。
现有的热塑性塑料,耐磨性能不佳,容易发生损伤,且阻燃性能不佳,容易在热源靠近时发生燃烧或熔化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9.0~42.0%的聚乙烯树脂、2.50~3.60%的玻璃纤维、3.10~3.80%的剑麻纤维、0.15~0.3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15~0.3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15~0.3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9.0%的聚乙烯树脂、2.50%的玻璃纤维、3.10%的剑麻纤维、0.1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1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1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2.0%的聚乙烯树脂、3.60%的玻璃纤维、3.80%的剑麻纤维、0.3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3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3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0.5%的聚乙烯树脂、3.05%的玻璃纤维、3.45%的剑麻纤维、0.2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2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2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乙酸丁酯中的三种按照重量份比:3∶2∶1复配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氢氧化镁和有机溶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聚乙烯树脂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聚乙烯树脂,将改性聚乙烯树脂加入到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加热搅拌40~50min,加热温度为80~110℃,加入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0~60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A;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玻璃纤维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将步骤一中的剑麻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加入到步骤一中剩余的有机溶剂中,加热浸泡2~3h,加热温度为50~60℃,然后加入步骤一中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剩余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0~60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B;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制得的基料A和步骤三中制得的基料B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步骤一中剩余的纳米氢氧化镁,加热搅拌60~70min,加热温度为70~80℃,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C;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制得的基料C加入到密炼机中混炼,密炼机转速50r/min,在温度160~165℃的条件下动态硫化3~5min,制得半成品塑料;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制得的半成品塑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60r/min,在温度165~180℃的条件下动态硫化9~12min,制得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称取之前,先对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纳米氢氧化镁进行真空烘干处理。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40min,加热温度为80℃,保温搅拌50min;在步骤三中浸泡2h,加热温度为50℃,保温搅拌50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60min,加热温度为70℃。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45min,加热温度为95℃,保温搅拌55min;在步骤三中浸泡2.5h,加热温度为55℃,保温搅拌55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65min,加热温度为75℃。
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50min,加热温度为110℃,保温搅拌60min;在步骤三中浸泡3h,加热温度为60℃,保温搅拌60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70min,加热温度为80℃。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采用本发明的原料配方所制备出的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可有效提高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可有效避免热塑性塑料发生磨损,可有效避免热塑性塑料发生燃烧或严重熔化情况;剑麻纤维可与玻璃纤维配合互补,有效增强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耐热性能,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可在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和剑麻纤维中充当微型骨架,可承载其他纳米粒子,同时可加强聚乙烯树脂的结合效果,安全性能更高,提高热塑性塑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纳米三氧化二铝径分布均匀,电阻率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具有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所有优点,可有效增加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纳米氢氧化镁可进行原位包覆改性等优异性能,能更均匀地分散于热塑性塑料中,可在不影响使用强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抑烟、防滴等性能;
2、本发明在制备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过程中,可对聚乙烯树脂和玻璃纤维进行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聚乙烯树脂和玻璃柱纤维的性能,可提高玻璃纤维的耐磨性能,进而在提高热塑性塑料阻燃性能的同时保证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在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可有效加强各种原料的接触结合效果,各种原料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热塑性塑料性能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在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分别对聚乙烯树脂和玻璃纤维和剑麻纤维进行多重混合改性处理,使得基料A和基料B的内部成分部分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在步骤四中将基料A和基料B进行混合,同时纳米级原料分别先与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和剑麻纤维进行混合改性处理,最后再进行全部混合,可有效提高各种原料的利用效果,原料的作用发挥更加全面,进一步提高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性和耐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9.0%的聚乙烯树脂、2.50%的玻璃纤维、3.10%的剑麻纤维、0.1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1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1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乙酸丁酯中的三种按照重量份比:3∶2∶1复配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氢氧化镁和有机溶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聚乙烯树脂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聚乙烯树脂,将改性聚乙烯树脂加入到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加热搅拌40~50min,加热温度为80~110℃,加入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0~60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A;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玻璃纤维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将步骤一中的剑麻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加入到步骤一中剩余的有机溶剂中,加热浸泡2~3h,加热温度为50~60℃,然后加入步骤一中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剩余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0~60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B;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制得的基料A和步骤三中制得的基料B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步骤一中剩余的纳米氢氧化镁,加热搅拌60~70min,加热温度为70~80℃,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C;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制得的基料C加入到密炼机中混炼,密炼机转速50r/min,在温度160~165℃的条件下动态硫化3~5min,制得半成品塑料;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制得的半成品塑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60r/min,在温度165~180℃的条件下动态硫化9~12min,制得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
在步骤一称取之前,先对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纳米氢氧化镁进行真空烘干处理。
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45min,加热温度为95℃,保温搅拌55min;在步骤三中浸泡2.5h,加热温度为55℃,保温搅拌55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65min,加热温度为75℃。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2.0%的聚乙烯树脂、3.60%的玻璃纤维、3.80%的剑麻纤维、0.3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3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3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2均不同的是,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0.5%的聚乙烯树脂、3.05%的玻璃纤维、3.45%的剑麻纤维、0.2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2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2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3所制得的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与对照组一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二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三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四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五的热塑性塑料和对照组六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一的热塑性塑料为市面上的普通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二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无玻璃纤维,对照组三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无剑麻纤维,对照组四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对照组五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三氧化二铝,对照组六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氢氧化镁,分九组分别测试三个实施例中制备的热塑性塑料以及六个对照组的热塑性塑料,每30件样品为一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由表一可知,当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原料配比为: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0.5%的聚乙烯树脂、3.05%的玻璃纤维、3.45%的剑麻纤维、0.2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2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2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可有效提高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可有效避免热塑性塑料发生磨损,可有效避免热塑性塑料发生燃烧或严重熔化情况;故实施例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配方中的玻璃纤维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比有机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隔音性好,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可有效增强塑料性能;剑麻纤维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拉力强,耐磨,剑麻纤维可与玻璃纤维配合互补,有效增强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耐热性能,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具有三维开放性的树枝状骨架结构,因而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即高的孔渗透性和高的粒子内表面的可接触性,从而有利于物质(分子或纳米粒子)沿着中心辐射状的孔道进行输送,可在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和剑麻纤维中充当微型骨架,可承载其他纳米粒子,同时可加强聚乙烯树脂的结合效果,安全性能更高,提高热塑性塑料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纳米三氧化二铝径分布均匀,电阻率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具有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所有优点,可有效增加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纳米氢氧化镁,片状结晶,具有典型的纳米片层状结构,粒径小,可进行原位包覆改性等优异性能,能更均匀地分散于热塑性塑料中,可在不影响使用强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抑烟、防滴等性能,纳米级氢氧化镁可均匀分散在热塑性塑料中,可有效保证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性能。
实施例4
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9.0%的聚乙烯树脂、2.50%的玻璃纤维、3.10%的剑麻纤维、0.1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1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1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乙酸丁酯中的三种按照重量份比:3∶2∶1复配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氢氧化镁和有机溶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聚乙烯树脂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聚乙烯树脂,将改性聚乙烯树脂加入到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加热搅拌45min,加热温度为95℃,加入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5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A;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玻璃纤维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将步骤一中的剑麻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加入到步骤一中剩余的有机溶剂中,加热浸泡2.5h,加热温度为55℃,然后加入步骤一中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剩余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5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B;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制得的基料A和步骤三中制得的基料B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步骤一中剩余的纳米氢氧化镁,加热搅拌65min,加热温度为75℃,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C;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制得的基料C加入到密炼机中混炼,密炼机转速50r/min,在温度160~165℃的条件下动态硫化3~5min,制得半成品塑料;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制得的半成品塑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60r/min,在温度165~180℃的条件下动态硫化9~12min,制得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
在步骤一称取之前,先对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纳米氢氧化镁进行真空烘干处理。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50min,加热温度为110℃,保温搅拌60min;在步骤三中浸泡3h,加热温度为60℃,保温搅拌60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70min,加热温度为80℃。
实施例6
与实施例4-5均不同的是,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40min,加热温度为80℃,保温搅拌50min;在步骤三中浸泡2h,加热温度为50℃,保温搅拌50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60min,加热温度为70℃。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4-6所制得的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与对照组七的热塑性塑料、对照组八的热塑性塑料和对照组九的热塑性塑料进行实验,对照组七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在步骤二中未对聚乙烯树脂进行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对照组八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未对玻璃纤维进行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对照组九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在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未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对照组十的热塑性塑料与实施例相比直接将步骤一中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处理;分七组分别测试三个实施例中制备的热塑性塑料以及四个对照组的热塑性塑料,每30件样品为一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
由表二可知,在制备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过程中,当实施例四中的制备方法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在步骤二中对聚乙烯树脂进行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聚乙烯树脂的性能,使得聚乙烯树脂性能更加稳定,进而提高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在步骤三中对玻璃纤维进行等离子表面改性处理,可有效对玻璃纤维表面性能进行改性,提高玻璃纤维的耐磨性能,进而在提高热塑性塑料阻燃性能的同时保证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在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可有效加强各种原料的接触结合效果,各种原料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热塑性塑料性能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热塑性塑料的耐磨性能和阻燃性能;在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分别对聚乙烯树脂和玻璃纤维和剑麻纤维进行多重混合改性处理,使得基料A和基料B的内部成分部分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在步骤四中将基料A和基料B进行混合,同时纳米级原料分别先与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和剑麻纤维进行混合改性处理,最后再进行全部混合,可有效提高各种原料的利用效果,原料的作用发挥更加全面,进一步提高热塑性塑料的阻燃性和耐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9.0~42.0%的聚乙烯树脂、2.50~3.60%的玻璃纤维、3.10~3.80%的剑麻纤维、0.15~0.3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15~0.3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15~0.3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9.0%的聚乙烯树脂、2.50%的玻璃纤维、3.10%的剑麻纤维、0.1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1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1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2.0%的聚乙烯树脂、3.60%的玻璃纤维、3.80%的剑麻纤维、0.3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3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3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40.5%的聚乙烯树脂、3.05%的玻璃纤维、3.45%的剑麻纤维、0.25%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0.25%的纳米三氧化二铝、0.25%的纳米氢氧化镁,其余为有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和乙酸丁酯中的三种按照重量份比:3∶2∶1复配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纳米氢氧化镁和有机溶剂;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聚乙烯树脂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聚乙烯树脂,将改性聚乙烯树脂加入到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有机溶剂,加热搅拌40~50min,加热温度为80~110℃,加入步骤一中二分之一重量份的纳米氢氧化镁和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0~60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A;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的玻璃纤维加入到等离子表面处理仪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玻璃纤维,将步骤一中的剑麻纤维和改性玻璃纤维加入到步骤一中剩余的有机溶剂中,加热浸泡2~3h,加热温度为50~60℃,然后加入步骤一中的纳米三氧化二铝和剩余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保温搅拌50~60min,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B;
步骤四:将步骤二中制得的基料A和步骤三中制得的基料B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步骤一中剩余的纳米氢氧化镁,加热搅拌60~70min,加热温度为70~80℃,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分散处理,得到基料C;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制得的基料C加入到密炼机中混炼,密炼机转速50r/min,在温度160~165℃的条件下动态硫化3~5min,制得半成品塑料;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制得的半成品塑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螺杆转速60r/min,在温度165~180℃的条件下动态硫化9~12min,制得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称取之前,先对聚乙烯树脂、玻璃纤维、剑麻纤维、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纳米氢氧化镁进行真空烘干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40min,加热温度为80℃,保温搅拌50min;在步骤三中浸泡2h,加热温度为50℃,保温搅拌50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60min,加热温度为7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45min,加热温度为95℃,保温搅拌55min;在步骤三中浸泡2.5h,加热温度为55℃,保温搅拌55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65min,加热温度为7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加热搅拌时间为50min,加热温度为110℃,保温搅拌60min;在步骤三中浸泡3h,加热温度为60℃,保温搅拌60min;在步骤四中加热搅拌70min,加热温度为8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1969.XA CN112679828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551969.XA CN112679828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9828A true CN112679828A (zh) | 2021-04-20 |
Family
ID=7545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551969.XA Withdrawn CN112679828A (zh) | 2020-12-24 | 2020-12-24 | 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79828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1566A (zh) * | 2005-09-18 | 2007-03-21 | 邓代维 | 一种在线等离子处理玻璃纤维后直接制备增强塑料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1084261A (zh) * | 2004-11-03 | 2007-12-05 | 埃尔凯姆有限公司 | 高性能工程塑料以及用于工程塑料的添加剂 |
CN105802105A (zh) * | 2016-04-08 | 2016-07-27 | 章俊 | 一种纳米耐磨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02201A (zh) * | 2016-05-16 | 2016-07-27 |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聚酰胺阻燃型塑料 |
CN106147263A (zh) * | 2016-06-29 | 2016-11-23 | 桂林舒康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阻燃木塑复合材料 |
CN107383431A (zh) * | 2017-06-23 | 2017-11-24 | 安庆市枞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良好拉伸强度的汽车安全带塑料卡扣 |
CN109233193A (zh) * | 2018-08-23 | 2019-01-18 | 安徽实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玻璃钢制品用酚醛塑料的制备方法 |
CN109384993A (zh) * | 2018-10-12 | 2019-02-26 | 黄国飞 | 一种抗拉伸性强的热塑性塑料母粒及其加工工艺 |
CN111187489A (zh) * | 2018-11-14 | 2020-05-22 | 宁波市华舟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pet纳米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80117A (zh) * | 2020-09-28 | 2020-12-15 | 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高耐热阻燃改性塑料及其加工工艺 |
-
2020
- 2020-12-24 CN CN202011551969.XA patent/CN11267982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4261A (zh) * | 2004-11-03 | 2007-12-05 | 埃尔凯姆有限公司 | 高性能工程塑料以及用于工程塑料的添加剂 |
CN1931566A (zh) * | 2005-09-18 | 2007-03-21 | 邓代维 | 一种在线等离子处理玻璃纤维后直接制备增强塑料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5802105A (zh) * | 2016-04-08 | 2016-07-27 | 章俊 | 一种纳米耐磨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802201A (zh) * | 2016-05-16 | 2016-07-27 |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改性聚酰胺阻燃型塑料 |
CN106147263A (zh) * | 2016-06-29 | 2016-11-23 | 桂林舒康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阻燃木塑复合材料 |
CN107383431A (zh) * | 2017-06-23 | 2017-11-24 | 安庆市枞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良好拉伸强度的汽车安全带塑料卡扣 |
CN109233193A (zh) * | 2018-08-23 | 2019-01-18 | 安徽实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玻璃钢制品用酚醛塑料的制备方法 |
CN109384993A (zh) * | 2018-10-12 | 2019-02-26 | 黄国飞 | 一种抗拉伸性强的热塑性塑料母粒及其加工工艺 |
CN111187489A (zh) * | 2018-11-14 | 2020-05-22 | 宁波市华舟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pet纳米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80117A (zh) * | 2020-09-28 | 2020-12-15 | 合肥市和裕达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型高耐热阻燃改性塑料及其加工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简明自然科学词典》委员会: "《简明自然科学词典》", 30 September 1988, 山东大学出版社 * |
唐见茂: "《绿色复合材料》", 31 December 2016,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经济究室: "《2013-2014年度麻类产业经济分析报告》", 1 December 2016, 湖南大学出版社 * |
姜肇中 等: "《玻璃纤维应用技术》", 31 January 2004, 中国石化出版社 * |
李贺军 等: "《先进复合材料学》", 31 December 2006,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翟庆洲: "《纳米技术》", 31 May 2005, 兵器工业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36273B (zh) | 一种无卤阻燃的pc/abs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903498B (zh) | 一种有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218062A (zh) | 一种高强阻燃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58267B (zh) | 一种抗老化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234445A (zh) | 一种耐候阻燃abs塑料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
JPH03296557A (ja) | 高導電性ポリオキシメチレン系樹脂成形体 | |
CN114426760B (zh) | 耐水解的聚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019211A (zh) | 一种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56538B (zh) | 一种阻燃消烟的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料 | |
CN114854133B (zh) | 一种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635569A (zh) | 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2679828A (zh) | 一种耐磨阻燃热塑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577716B (zh) | 一种电视机外壳用高抗冲击性聚苯乙烯专用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3121949A (zh) | 一种可用于聚酯挤出发泡的母粒及其应用 | |
CN111410834A (zh) | 一种抗静电pc/abs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109350B (zh) | 一种高性阻燃hip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KR20090095099A (ko) | 접착력이 우수한 열가소성 폴리우레탄 필름용 조성물과 그제조방법 | |
CN111808372B (zh) | 一种共聚物作为光稳定剂的用途和其复合光稳定剂及制法和应用 | |
Gong et al.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leated glycidyl 3‐pentadecenyl phenyl ether as a functionalized plasticizer for styrene–butadiene rubber/carbon black/silica composites | |
CN112940492A (zh) | 一种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36224A (zh) | 一种石墨烯改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3416391A (zh) | 一种改善收缩性能的改性pbt聚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 |
CN110894331B (zh) | 一种环保低烟阻燃hip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041933B (zh) | 一种无卤耐高温阻燃abs复合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8684991B (zh) | 一种耐候性好的聚丙烯材料、应用该材料的中空板及制作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