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5840B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15840B CN112415840B CN202010847463.7A CN202010847463A CN112415840B CN 112415840 B CN112415840 B CN 112415840B CN 202010847463 A CN202010847463 A CN 202010847463A CN 112415840 B CN112415840 B CN 1124158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ident
- side substrate
- emission
- liquid crystal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03B21/006—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using LCD'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0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02B27/102—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 G02B27/104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a colour image from monochromatic image signal sources for use with transmissiv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Front fram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6—Control of light source other than position or inten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02F2201/465—Snap -f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73—Polarisers in the lamp hou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7—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polarizing the light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投影仪,图像品质下降的可能性小。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多个光调制装置、合成棱镜、支承部件及投射光学装置。第1光调制装置具有:第1光调制面板,具有第1入射侧基板、第1射出侧基板和液晶层;具有第1开口部的框体,包围第1入射侧基板和第1射出侧基板的侧面;第2入射侧基板,在第1开口部处与第1入射侧基板对置;入射侧部件,固定于第2入射侧基板和框体;被支承部件,被支承部件支承;保持部件,可弹性变形。保持部件在夹着入射侧部件、第2入射侧基板、第1入射侧基板、第1射出侧基板及被支承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弹性变形对它们进行按压保持。第1光调制面板与被支承部件抵接,在第2入射侧基板与第1入射侧基板之间未设置粘接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投影仪,其具有光源装置、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的光调制装置以及投射由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光的投射光学装置。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面板保持体,在用于投影仪的光调制装置中,该面板保持体用于保持液晶面板,该面板保持体具有收纳液晶面板的面板支承框和按压液晶面板的按压板。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对置基板的外表面粘贴入射侧防尘玻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7390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液晶面板中,有时采用通过用防尘玻璃覆盖隔着液晶层对置的一对基板来对液晶面板表面进行防尘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入射侧基板和防尘玻璃通过粘接层固定,则粘接层有可能因光而劣化,导致图像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具有:光源装置;多个光调制装置,它们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合成棱镜,其对从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进行合成;支承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支承于所述合成棱镜;以及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从所述合成棱镜射出的光,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中的第1光调制装置具有:第1光调制面板,其具有第1入射侧基板、第1射出侧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框体,其具有第1开口部,该框体以至少包围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的侧面和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的侧面的方式设置;第2入射侧基板,其在所述第1开口部处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对置设置;入射侧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和所述框体;被支承部件,其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以及保持部件,其能够弹性变形,所述保持部件在夹着所述入射侧部件、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以及所述被支承部件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保持部件的弹性变形来按压并保持所述入射侧部件、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以及所述被支承部件,所述第1光调制面板与所述被支承部件抵接,在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之间未设置粘接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对置设置的第2射出侧基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对蓝色光进行调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被支承部件具有与所述保持部件卡定的第1卡定部,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按压部,其按压所述入射侧部件;以及第2卡定部,其设置在所述按压部的周缘部,具有供所述第1卡定部贯穿插入的第2开口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对置设置的射出侧偏振片,也可以是,所述射出侧偏振片被保持于所述被支承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防反射层,所述防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的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对置的面以及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的与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对置的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第1固定部件,该第1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的侧面之间以及所述框体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的侧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投影仪中,也可以是,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第2固定部件,该第2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的周缘部与所述入射侧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框体与所述入射侧部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像生成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的剖面图。
图6是以往的液晶面板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比较例的液晶面板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模块的作用以及效果的图。
图9是变形例的液晶面板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的立体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投影仪;5:光源装置;52:支承部件;55、75:框体;55h、75h:第1开口部;56:入射侧防尘玻璃(第2入射侧基板);57、76:入射侧部件;58:框架(被支承部件);58t:卡定用凸部(第1卡定部);59、68:保持部件;59j、78j:第2开口部;62:射出侧防尘玻璃(第2射出侧基板);64:射出侧偏振片;65:第1固定部件;66:第2固定部件;69、89:第2卡定部;77:面板支承板(被支承部件);77t:卡定用凸部(第1卡定部);78、88:按压部;81:元件基板(第1射出侧基板);81c:侧面;82:对置基板(第1入射侧基板);82c:侧面;83:液晶层;97:防反射层;400B、401B、402B: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第1光调制装置);400G: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光调制装置);400R: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光调制装置);500:合成棱镜;600:投射光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容易观察各结构要素,有时根据结构要素而使尺寸的比例尺不同来示出。
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一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是在屏幕(被投射面)上显示彩色影像的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投影仪具有与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的各色光对应的3个光调制装置。另外,投影仪具有能够得到高亮度、高输出的光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照明装置的光源。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光学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投影仪1具有光源装置5、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包含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第1光调制装置)的图像生成模块20、合成棱镜500以及投射光学装置600。
光源装置5具有第1照明装置100和第2照明装置102。
第1照明装置100具有第1光源10、准直光学系统70、分色镜80、准直聚光光学系统90、波长转换装置30、第1透镜阵列120、第2透镜阵列130、偏振转换元件140以及重叠透镜150。
第1光源10由射出发光强度的峰值波长例如为445nm、波长范围例如为440nm~450nm的第1波段的蓝色的激励光E的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第1光源10可以由一个半导体激光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第1光源10以从第1光源10射出的激光的光轴200ax与照明光轴100ax垂直的方式配置。另外,第1光源10也可以使用射出具有445nm以外的峰值波长、例如具有460nm的峰值波长的激励光的半导体激光器。照明光轴100ax定义为从光源装置5射出的白色光W的中心轴。
准直光学系统70包含第1透镜72和第2透镜74。准直光学系统70使从第1光源10射出的光大致平行化。第1透镜72和第2透镜74分别由凸透镜构成。
分色镜80在从准直光学系统70到准直聚光光学系统90之间的光路中,按照相对于第1光源10的光轴200ax和照明光轴100ax分别以45°的角度交叉的朝向配置。分色镜80反射激励光E,使包含红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的黄色的荧光Y透过。
准直聚光光学系统90具有使透过分色镜80的激励光E会聚而入射到波长转换装置30的波长转换层47的功能以及使从波长转换装置30射出的荧光Y大致平行化的功能。准直聚光光学系统90具有第1透镜92和第2透镜94。第1透镜92和第2透镜94分别由凸透镜构成。
第2照明装置102包含第2光源710、聚光光学系统760、扩散板732和准直光学系统770。
第2光源710由与第1照明装置100的第1光源10相同的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第2光源710可以由一个半导体激光器构成,也可以由多个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另外,第2光源710也可以由波段与第1光源10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波段不同的半导体激光器构成。
聚光光学系统760包含第1透镜762和第2透镜764。聚光光学系统760使从第2光源710射出的蓝色光LB会聚到扩散板732的扩散面或扩散板732的附近。第1透镜762和第2透镜764分别由凸透镜构成。
扩散板732使来自第2光源710的蓝色光LB扩散,由此生成具有与从波长转换装置30射出的荧光Y的配光分布接近的配光分布的蓝色光LB。作为扩散板732,例如可以使用由光学玻璃构成的磨砂玻璃。
准直光学系统770包含第1透镜772和第2透镜774。准直光学系统770使从扩散板732射出的光大致平行化。第1透镜772和第2透镜774分别由凸透镜构成。
从第2照明装置102射出的蓝色光LB被分色镜80反射,与从波长转换装置30射出并透过了分色镜80的荧光Y合成而成为白色光W。白色光W入射到第1透镜阵列120。
波长转换装置30具有波长转换元件32和电机50。波长转换元件32能够借助电机50而绕旋转轴旋转。波长转换元件32具有基材43和波长转换层47。波长转换元件32朝向与激励光E入射的一侧相同的一侧射出荧光Y。即,波长转换元件32是反射型的波长转换元件。
基材43具有基材主体40和反射层41。基材主体40由包含铝、铜等热传导率高的金属的材料构成。反射层41设置在基材主体40的一面。反射层41反射从波长转换层47射出的荧光Y和激励光E。反射层41例如由银等反射率高的金属构成。
波长转换层47包含将激励光E波长转换为与激励光E的波段不同的波段的荧光Y的陶瓷荧光体。作为一例,波长转换层47例如包括含有铈(Ce)作为活化剂的钇铝石榴石(YAG)系荧光体。荧光Y的波段例如为490nm~750nm,荧光Y是包含红色光成分和绿色光成分的黄色光。另外,波长转换层47也可以包含单晶荧光体。
第1透镜阵列120具有用于将来自分色镜80的光分割为多个部分光束的多个第1透镜122。多个第1透镜122在与照明光轴100ax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
第2透镜阵列130具有与第1透镜阵列120的多个第1透镜122对应的多个第2透镜132。第2透镜阵列130与后级的重叠透镜150一起使构成第1透镜阵列120的各第1透镜122的像在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各自的图像形成区域附近成像。多个第2透镜132在与照明光轴100ax垂直的面内排列成矩阵状。
偏振转换元件140将由第1透镜阵列120分割后的多个部分光束分别转换为偏振方向一致的线偏振光。
重叠透镜150使从偏振转换元件140射出的各部分光束会聚,并在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各自的图像形成区域附近相互重叠。第1透镜阵列120、第2透镜阵列130以及重叠透镜150构成使来自波长转换装置30的光的面内光强度分布均匀的积分器光学系统。
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具有分色镜210、分色镜220、反射镜230、反射镜240、反射镜250、中继透镜260以及中继透镜270。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将从第1照明装置100和第2照明装置102得到的白色光W分离为红色光LR、绿色光LG以及蓝色光LB,将红色光LR、绿色光LG以及蓝色光LB分别引导至所对应的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
场透镜300R配置在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和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之间。场透镜300G配置在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和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之间。场透镜300B配置在颜色分离导光光学系统200和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之间。
分色镜210使红色光成分透过,使绿色光成分和蓝色光成分反射。分色镜220使绿色光成分反射,使蓝色光成分透过。反射镜230使红色光成分反射。反射镜240和反射镜250使蓝色光成分反射。
透过分色镜210的红色光被反射镜230反射,透过场透镜300R而入射到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的图像形成区域。由分色镜210反射的绿色光由分色镜220进一步反射,透过场透镜300G而入射到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的图像形成区域。透过分色镜220的蓝色光经由中继透镜260、入射侧的反射镜240、中继透镜270、射出侧的反射镜250以及场透镜300B而入射到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图像形成区域。
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根据图像信息对入射的色光进行调制,形成图像光。
合成棱镜500将从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射出的各图像光合成而形成全色的图像光。合成棱镜500由具有贴合了4个直角棱镜的结构的长方体状的十字分色棱镜构成。在合成棱镜500中,在将直角棱镜彼此贴合而成的大致X字状的界面设置有由电介质多层膜构成的分色镜。
从合成棱镜500射出的图像光被投射光学装置600放大投射,在屏幕SCR上形成图像。即,投射光学装置600投射由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调制后的光。投射光学装置600由多个投射透镜6构成。
[图像生成模块]
图2是图像生成模块20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图像生成模块20具有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第1光调制装置)400B、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以及合成棱镜500。以下,在合成棱镜500中,将通过两个分色镜501、502的交叉部的中心的假想轴定义为合成棱镜500的中心轴C。
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以及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分别与合成棱镜500的平行于中心轴C的四个面中的三个面的各自对置地设置。因此,在合成棱镜500中,平行于中心轴C的三个面是入射有从各液晶面板模块400B、400G、400R射出的图像光的入射面500a。合成棱镜500的平行于中心轴C的四个面中的剩下的一个面是射出有由合成棱镜500合成的图像光的射出面500b。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合成棱镜500的中心轴C平行的轴设为Z轴,在与Z轴垂直的平面中,将平行于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与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对置的方向的轴设为X轴,将与X轴和Z轴垂直的轴设为Y轴。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向各液晶面板模块400B、400G、400R入射光的一侧称为入射侧,将从各液晶面板模块400B、400G、400R射出光的一侧称为射出侧。
在合成棱镜500的各入射面500a固定有支承各液晶面板模块400B、400G、400R的支承部件52。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被支承部件52支承为与合成棱镜500的入射面500a对置的状态。同样,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被支承部件52支承为与合成棱镜500的入射面500a对置的状态。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被支承部件52支承为与合成棱镜500的入射面500a对置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生成模块20中,本发明的第1光调制装置的结构在3个液晶面板模块400B、400G、400R中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中被采用。即,本发明的第1光调制装置对蓝色光进行调制。本发明的第1光调制装置的结构在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和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中没有被采用。另外,也可以在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和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中采用本发明的第1光调制装置的结构。
[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
以下,对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进行说明。
图3是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立体图。图4是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剖面图。另外,在图3~图5中,省略了入射侧偏振片以及用于支承入射侧偏振片的支承部件的图示。
如图3~图5所示,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具有液晶面板54(第1光调制面板)、框体55、入射侧防尘玻璃56(第2入射侧基板)、入射侧部件57、框架58(被支承部件)、保持部件59、入射侧偏振片60(参照图2)、入射侧偏振片支承部件61(参照图2)、射出侧防尘玻璃62(第2射出侧基板)、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63、射出侧偏振片64、第1固定部件65以及第2固定部件66。
如图5所示,液晶面板54具有元件基板81(第1射出侧基板)、对置基板82(第1入射侧基板)以及设置在元件基板81与对置基板82之间的液晶层83。元件基板81由阵列状地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TFT)的TFT阵列基板构成。对置基板82由阵列状地设置有多个微透镜的微透镜阵列基板构成。
液晶面板54具有入射有光的入射面54a和射出光的射出面54b。液晶面板54的入射面54a是对置基板82的两个面中的不同于与元件基板81对置的一侧的面的面。液晶面板54的射出面54b是元件基板81的两个面中的不同于与对置基板82对置的一侧的面的面。如图4所示,向液晶面板54供给图像信号等各种信号的柔性印刷布线板51连接于液晶面板54。
框体55在从与X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具有收纳液晶面板54的第1开口部55h。框体55以至少包围对置基板82的侧面82c和元件基板81的侧面81c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框体55的外周面中的与后述的保持部件59的第2开口部59j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入凸部55t。插入凸部55t从框体55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与后述的框架58的卡定用凸部58t一起插入第2开口部59j内。在插入凸部55t的入射侧设置有向随着从入射侧去向射出侧而向外侧伸出的方向倾斜的锥面55p。
框体55固定于液晶面板54。具体而言,框体55通过第1固定部件65固定于液晶面板54,该第1固定部件65设置在框体55与对置基板82的侧面82c之间以及框体55与元件基板81的侧面81c之间。即,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具有设置在框体55与对置基板82的侧面82c之间以及框体55与元件基板81的侧面81c之间的第1固定部件65。第1固定部件65的结构部件只要能够固定框体55和对置基板82、以及框体55和元件基板81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
入射侧防尘玻璃56在框体55的第1开口部55h与对置基板82对置地设置。入射侧防尘玻璃56是用于抑制尘埃附着于对置基板82的板材。入射侧防尘玻璃56例如由蓝宝石等耐损伤性以及耐热性优异的透明部件构成。
如图4所示,入射侧部件57具有支承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支承框84和两根液体流通管85。
支承框84在从与X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具有使光入射的开口部84h。如图5所示,支承框84具有入射侧支承框841和射出侧支承框842,将入射侧支承框841和射出侧支承框842组合而构成中空的框体。
液体流通管85借助支承框84使用于对液晶面板54进行液冷的水、乙二醇等冷却用液体在内部流通。即,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具有液冷方式的液晶面板冷却机构。液体流通管85的一端与支承框84连结,液体流通管85的另一端与贮存有冷却用液体的罐(未图示)连接。一个液体流通管85使冷却用液体从罐流入支承框84。另一个液体流通管85使冷却用液体从支承框84向罐流出。
入射侧部件57固定于入射侧防尘玻璃56和框体55。具体而言,入射侧部件57通过设置在入射侧部件57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周缘部之间的第2固定部件66而固定于入射侧防尘玻璃56,通过设置在入射侧部件57与框体55之间的第2固定部件66而固定于框体55。即,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具有设置在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周缘部与入射侧部件57之间以及框体55与入射侧部件57之间的第2固定部件66。第2固定部件66的结构部件只要能够固定入射侧防尘玻璃56和入射侧部件57、以及框体55和入射侧部件57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使用粘接剂。
射出侧防尘玻璃62与元件基板81对置设置。射出侧防尘玻璃62是用于抑制尘埃附着于液晶面板54的元件基板81的板材。射出侧防尘玻璃62例如由neoceram(产品名)等透明部件构成。
如图2所示,框架58由固定于合成棱镜500的支承部件52支承。如图5所示,框架58具有面板支承板86、从面板支承板86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射出侧延伸的偏振片支承框87以及卡定用凸部58t。面板支承板86、偏振片支承框87以及卡定用凸部58t为一体的部件。
面板支承板86在与液晶面板54的射出面54b的周缘部、即元件基板81的周缘部抵接的状态下,从射出侧支承液晶面板54。偏振片支承框87具有侧壁部87c和从侧壁部87c大致垂直地弯曲的底壁部87d。偏振片支承框87在底壁部87d与射出侧偏振片64的射出面64b的缘部抵接的状态下从射出侧支承射出侧偏振片64。
在面板支承板86的外缘部中的与后述的保持部件59的第2开口部59j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定用凸部58t(第1卡定部)。卡定用凸部58t与面板支承板86的外缘部一体形成,从偏振片支承框87的侧壁部87c向Y轴方向外侧突出。卡定用凸部58t与框体55的插入凸部55t一起插入第2开口部59j内,与第2开口部59j的射出侧的缘抵接。
如图4所示,保持部件59具有按压部88和设置在按压部88的周缘部的第2卡定部8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定部89分别设置在按压部88的周缘部的Y轴方向的两端。
按压部88在从与X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具有使从光源装置5射出的光通过的第3开口部88h。以下,将按压部88的与四个边对应的部分中的、与液晶面板54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称为长边部88a,将与液晶面板54的短边方向(Z轴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称为短边部88b。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88中的长边部88a向中央部相对于与各短边部88b相连的两端部朝向射出侧凸出的方向弯曲。如图5所示,按压部88在长边部88a的中央部与入射侧部件57的支承框84抵接,在长边部88a的两端部以及短边部88b不与入射侧部件57的支承框84抵接。
保持部件59能够弹性变形。即,保持部件59由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另外,保持部件59也可以未必是整体能够弹性变形,只要至少长边部88a能够弹性变形即可。由此,长边部88a发挥板簧作用。
第2卡定部89从按压部88的短边部88b朝向射出侧延伸。第2卡定部89在从Y轴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具有供框体55的插入凸部55t和框架58的卡定用凸部58t插入的第2开口部59j。
在未对保持部件59施加力的状态下,即使使长边部88a的中央部与支承框84抵接,第2开口部59j的下边也位于比卡定用凸部58t高的位置,卡定用凸部58t不插入第2开口部59j。在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组装工序中,当使长边部88a的中央部与支承框84抵接后,向压下短边部88b的方向施加力,使弯曲的长边部88a弹性变形时,第2开口部59j的位置下降,卡定用凸部58t与插入凸部55t一起插入第2开口部59j。
这样,在使卡定用凸部58t卡定于第2开口部59j的状态下,保持部件59通过长边部88a的板簧作用将支承框84按压于入射侧防尘玻璃56。这样,保持部件59在夹着入射侧部件57、入射侧防尘玻璃56、对置基板82、元件基板81和框架58的状态下,通过保持部件59的弹性变形来按压并保持入射侧部件57、入射侧防尘玻璃56、对置基板82、元件基板81和框架58。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框体55的插入凸部55t设置有锥面55p,因此在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组装工序中,在按下保持部件59的短边部88b时,第2卡定部89的下端在锥面55p上滑动着移动,卡定用凸部58t以及插入凸部55t被插入第2开口部59j。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保持部件59的安装作业。
液晶面板54的对置基板82和入射侧防尘玻璃56通过被保持部件59按压而紧密贴合。在对置基板82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未设置粘接剂。另外,在绿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G和红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R中,也可以在对置基板82和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设置粘接剂。
如图4所示,在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与对置基板82对置的面、对置基板82的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对置的面、射出侧防尘玻璃62的与元件基板81对置的面、以及元件基板81的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对置的面分别设置有防反射层97。
如图4所示,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63具有使光通过的开口部63h,作为配置在射出侧防尘玻璃62的射出侧的分隔板发挥功能。如图5所示,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63通过粘接剂固定于框架58的面板支承板86,并且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射出侧防尘玻璃62。由此,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63将射出侧防尘玻璃62支承为与元件基板81抵接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入射侧同样,在液晶面板54的元件基板81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之间不设置粘接剂。但是,在对置基板82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必须不设置粘接剂,但可以在元件基板81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之间设置粘接剂。
图6是以往的液晶面板模块160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以往的液晶面板模块160中,液晶面板161的入射侧基板162和入射侧防尘玻璃163通过粘接剂164贴合。在具有该液晶面板模块160的投影仪中,有可能产生投射图像的颜色不均。
本发明人等对颜色不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想到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中的介于入射侧基板与入射侧防尘玻璃之间的粘接剂的劣化是颜色不均的产生原因之一。具体而言,在对波长比绿色光或红色光短的蓝色光进行调制的液晶面板模块中,由于蓝色光的照射,粘接剂容易劣化。此时,如图6所示,粘接剂164在液晶面板161的中央部局部膨胀,其结果,液晶面板161的面板中央部的液晶层165的厚度比面板周缘部的液晶层165的厚度薄。另一方面,在调制绿色光和红色光的液晶面板模块中,不会产生这样的液晶层165的厚度不均。其结果,认为产生了投射图像的颜色不均。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中,由于在液晶面板54的对置基板82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未设置粘接剂,因此不用担心伴随粘接剂的局部体积膨胀而产生液晶面板54的变形。由此,根据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投影仪1,能够降低投射图像产生颜色不均的可能性。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具有射出侧防尘玻璃62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与入射侧同样地使粘接剂介于元件基板81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之间的结构。本发明人等确认了:关于射出侧基板与射出侧防尘玻璃之间的粘接剂,光照射时的粘接剂的体积膨胀很微小,不像入射侧基板与入射侧防尘玻璃之间的粘接剂那样成为大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中,由于在元件基板81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之间也未设置粘接剂,因此能够更充分地降低伴随粘接剂的体积膨胀而产生投射图像的颜色不均的可能性。
在此,假定图7所示的比较例的液晶面板模块170。
图7是比较例的液晶面板模块170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比较例的液晶面板模块170具有液晶面板171、入射侧防尘玻璃172、框体173、面板支承板174以及保持部件175。与本实施方式相同,在液晶面板171的侧面171c与框体173之间设置有粘接剂176。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保持部件175的卡定部177卡定于框体173。
在比较例的液晶面板模块170中,也通过保持部件175的板簧作用将入射侧防尘玻璃172向液晶面板171按压,在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相同。但是,在比较例的液晶面板模块170中,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由于保持部件175的卡定部177卡定于框体173,因此入射侧防尘玻璃172和液晶面板171没有被保持部件175夹着。
因此,在保持部件175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按压入射侧防尘玻璃172时,有时在粘接剂176中产生剪切应力M,液晶面板171向与保持部件175的按压方向相同的方向、即箭头B所示的方向移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液晶面板171相对于液晶面板171的前级的光学系统向射出侧移位,因此产生聚焦偏移,图像品质有可能下降。另外,在由于液晶面板171移位而入射侧防尘玻璃172不能充分按压液晶面板171的情况下,入射侧防尘玻璃172与液晶面板171之间的热阻上升,由此液晶面板171的温度上升,图像品质有可能下降。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的示意图。
与此相对,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中,保持部件59的第2卡定部89卡定到与液晶面板54的射出面54b抵接的面板支承板86。因此,保持部件59借助面板支承板86夹着入射侧防尘玻璃56以及液晶面板54。因此,在保持部件59向箭头A的方向按压入射侧防尘玻璃56时,在由粘接剂构成的第1固定部件65中不会产生剪切应力,液晶面板54不会向射出侧移位。由此,能够抑制由聚焦偏移引起的图像品质的下降。另外,根据该结构,由于入射侧防尘玻璃56充分按压液晶面板54,因此能够抑制入射侧防尘玻璃56与液晶面板54之间的热阻的上升,能够抑制由液晶面板54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图像品质的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射出侧偏振片64保持于框架58的偏振片支承框87,因此无需另外具有用于保持射出侧偏振片64的部件,能够简化射出侧偏振片64的保持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对置基板82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未设置粘接剂,因此若详细观察对置基板82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抵接部位,则有时在对置基板82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存在微小的空气层。在该情况下,有可能由于对置基板82以及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构成材料与空气的折射率差,而在对置基板82以及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构成材料与空气的界面产生光的反射。
针对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与对置基板82对置的面、以及对置基板82的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对置的面设置有防反射层97,因此能够抑制光在对置基板82与空气的界面、以及入射侧防尘玻璃56与空气的界面处的反射。同样地,由于在射出侧防尘玻璃62的与元件基板81对置的面、以及元件基板81的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对置的面设置有防反射层97,因此能够抑制光在元件基板81与空气的界面、以及射出侧防尘玻璃62与空气的界面处的反射。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设置有防反射层97,因此能够使防反射层97的特性针对蓝色光的波段最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框体55与对置基板82的侧面82c之间、以及框体55与元件基板81的侧面81c之间设置有由粘接剂构成的第1固定部件65,因此入射侧防尘玻璃56与对置基板82相互抵接的面借助第1固定部件65而与外部气体隔断。因此,能够可靠地对入射侧防尘玻璃56与对置基板82相互抵接的面进行防尘。
进而,由于在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周缘部与入射侧部件57之间、以及框体55与入射侧部件57之间设置有由粘接剂构成的第2固定部件66,因此,通过入射侧防尘玻璃56与入射侧部件57之间的间隙、以及框体55与入射侧部件57之间的间隙的尘埃的进入路径借助第2固定部件66而与外部气体隔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对入射侧防尘玻璃56和对置基板82相互抵接的面进行防尘。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射出侧防尘玻璃62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63,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而与入射侧防尘玻璃56同样地,也通过保持部件保持射出侧防尘玻璃62。
图9是变形例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1B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9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在变形例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1B中,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具有使光通过的开口部95h,从与X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中的各短边部95b向中央部相对于与各长边部95a相连的两端部朝向入射侧凸出的方向弯曲。由此,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至少在短边部95b的中央部与射出侧防尘玻璃62抵接。
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能够弹性变形。另外,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也可以未必是整体能够弹性变形,只要至少短边部95b能够弹性变形即可。由此,短边部95b发挥板簧作用。
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在周缘部具有多个孔95r。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通过贯穿插入这些孔的螺钉96固定于框架58。另外,作为将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固定于框架58的机构,除了螺钉96以外,例如也可以使用销,也可以使用铆接。
根据本变形例的结构,射出侧防尘玻璃62通过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95的弹簧作用被按压向液晶面板54从而被固定。因此,无需在射出侧防尘玻璃62与液晶面板54之间设置粘接剂,就能够使射出侧防尘玻璃62与液晶面板54紧密贴合。
[第2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省略投影仪的整体的说明。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2B的立体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2B的剖面图。
在图10以及图11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附图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2B具有液晶面板54(第1光调制面板)、框体75、入射侧防尘玻璃56(第2入射侧基板)、入射侧部件76、面板支承板77(被支承部件)、保持部件68、入射侧偏振片(省略图示)、入射侧偏振片支承部件(省略图示)、射出侧防尘玻璃62(第2射出侧基板)、射出侧防尘玻璃支承板63、射出侧偏振片(省略图示)、第1固定部件65以及第2固定部件66。另外,框体75具有第1开口部75h。
本实施方式的入射侧部件76由支承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支承框79构成,不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液体流通管。即,第1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0B具有液冷方式的液晶面板冷却机构,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2B具有空冷方式的液晶面板冷却机构。支承框79在从与X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具有使光入射的开口部79h。
面板支承板77具有卡定用凸部77t(第1卡定部)。面板支承板77和卡定用凸部77t为一体的部件。面板支承板77在与液晶面板54的射出面54b、即元件基板81的射出面抵接的状态下,从射出侧支承液晶面板54。在面板支承板77的外缘部中的与保持部件68的第2开口部78j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定用凸部77t。卡定用凸部77t从面板支承板77向Y轴方向外侧突出,与框体75的插入凸部75t一起插入第2开口部78j内,与第2开口部78j的下边抵接。
保持部件68具有按压部78和设置在按压部78的周缘部的第2卡定部69。按压部78在从与X轴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矩形环状的形状,具有使从光源装置5射出的光通过的第3开口部78h。按压部78中的各长边部78a向中央部相对于与各短边部78b相连的两端部朝向射出侧凸出的方向弯曲。如图11所示,按压部78在长边部78a的中央部与支承框79抵接,在长边部78a的两端部以及短边部78b不与支承框79抵接。保持部件68能够弹性变形。
第2卡定部69从按压部78的短边部78b朝向射出侧延伸。第2卡定部69具有供框体75的插入凸部75t和面板支承板77的卡定用凸部77t插入的第2开口部78j。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使卡定用凸部77t和第2开口部78j卡定的状态下,保持部件68通过板簧作用将支承框79按压于入射侧防尘玻璃56。由此,保持部件68在夹着入射侧部件76、入射侧防尘玻璃56、液晶面板54以及面板支承板77的状态下按压并保持入射侧部件76、入射侧防尘玻璃56、液晶面板54以及面板支承板77。
液晶面板54的对置基板82和入射侧防尘玻璃56通过被保持部件68按压而紧密贴合,在对置基板82和入射侧防尘玻璃56之间未设置粘接剂。蓝色光用液晶面板模块402B的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如下等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能够抑制伴随粘接剂的局部体积膨胀而产生的液晶面板54的变形,能够降低投射图像的颜色不均的可能性;能够抑制由液晶面板54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图像品质的降低;能够简化射出侧偏振片的保持结构;能够抑制光在液晶面板54和入射侧防尘玻璃56的界面处的反射;能够使入射侧防尘玻璃56与液晶面板54之间密闭而可靠地对互相抵接的面进行防尘。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液晶面板模块也可以构成为除了入射侧偏振片和射出侧偏振片之外,还具有补偿光的相位差的补偿元件或相位差板。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是具有与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对应的3个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即所谓的3板式的投影仪,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2个或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具有透过型的液晶面板的液晶面板模块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具有反射型的液晶面板的液晶面板模块。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具有包含激光光源和波长转换装置的光源装置的投影仪的例子,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例如包含放电灯等其他发光元件的光源装置的投影仪。
此外,关于光源装置、液晶面板模块以及投影仪的各结构要素的形状、数量、配置、材料等的具体记载,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
Claims (8)
1.一种投影仪,其具有:
光源装置;
多个光调制装置,它们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
合成棱镜,其对从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进行合成;
支承部件,其将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支承于所述合成棱镜;以及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从所述合成棱镜射出的光,
所述多个光调制装置中的第1光调制装置具有:
第1光调制面板,其具有第1入射侧基板、第1射出侧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框体,其具有第1开口部,该框体以至少包围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的侧面和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的侧面的方式设置;
第2入射侧基板,其在所述第1开口部处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对置设置;
入射侧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和所述框体;
与所述框体不同的被支承部件,其具有第1卡定部,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以及
保持部件,其具有卡定所述第1卡定部的第2卡定部以及按压所述入射侧部件的按压部,所述保持部件能够弹性变形,所述按压部的长边部向中央部相对于与各短边部相连的两端部朝向射出侧凸出的方向弯曲,
所述保持部件在所述第2卡定部卡定所述第1卡定部时,在夹着所述入射侧部件、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以及所述被支承部件的状态下,通过所述按压部的长边部的弯曲来按压并保持所述入射侧部件、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以及所述被支承部件,
所述第1光调制面板的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与所述被支承部件抵接,
在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之间未设置粘接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对置设置的第2射出侧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对蓝色光进行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保持部件的所述第2卡定部设置在所述按压部的周缘部,具有供所述第1卡定部贯穿插入的第2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对置设置的射出侧偏振片,
所述射出侧偏振片被保持于所述被支承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防反射层,所述防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的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对置的面以及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的与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对置的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第1固定部件,该第1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框体与所述第1入射侧基板的侧面之间以及所述框体与所述第1射出侧基板的侧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中,
所述第1光调制装置还具有第2固定部件,该第2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第2入射侧基板的周缘部与所述入射侧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框体与所述入射侧部件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52497A JP2021033032A (ja) | 2019-08-23 | 2019-08-23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JP2019-152497 | 2019-08-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15840A CN112415840A (zh) | 2021-02-26 |
CN112415840B true CN112415840B (zh) | 2022-05-31 |
Family
ID=74645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47463.7A Active CN112415840B (zh) | 2019-08-23 | 2020-08-21 | 投影仪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60757B2 (zh) |
JP (1) | JP2021033032A (zh) |
CN (1) | CN1124158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40019458A1 (en) * | 2022-07-15 | 2024-01-18 |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 Optical probe for measuring wall-shear stress |
CN116841108B (zh) * | 2023-07-06 | 2024-05-17 | 北京睿智航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cd透光组件及由其组成的投影仪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70588B2 (ja) | 1998-12-25 | 2007-01-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6819464B2 (en) * | 2002-06-19 | 2004-11-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Optical modulator,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
US7270418B2 (en) * | 2003-12-26 | 2007-09-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
JP4244908B2 (ja) * | 2003-12-26 | 2009-03-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変調素子保持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4192882B2 (ja) * | 2003-12-26 | 2008-12-1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3966288B2 (ja) * | 2004-01-28 | 2007-08-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変調素子保持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3966295B2 (ja) * | 2004-02-10 | 2007-08-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4151584B2 (ja) * | 2004-02-16 | 2008-09-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4096897B2 (ja) * | 2004-03-10 | 2008-06-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4161976B2 (ja) * | 2004-11-04 | 2008-10-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5011758B2 (ja) * | 2006-03-06 | 2012-08-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 |
JP4442687B2 (ja) * | 2007-12-12 | 2010-03-3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 |
JP5287119B2 (ja) * | 2008-10-09 | 2013-09-1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0152268A (ja) * | 2008-12-26 | 2010-07-08 | Seiko Epson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JP2011197390A (ja) | 2010-03-19 | 2011-10-06 | Seiko Epson Corp | 光学素子保持体、光学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JP2012083623A (ja) * | 2010-10-13 | 2012-04-2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プロジェクタ |
JP6733378B2 (ja) | 2016-07-14 | 2020-07-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
2019
- 2019-08-23 JP JP2019152497A patent/JP2021033032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10847463.7A patent/CN112415840B/zh active Active
- 2020-08-21 US US16/999,218 patent/US1146075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33032A (ja) | 2021-03-01 |
US20210055640A1 (en) | 2021-02-25 |
CN112415840A (zh) | 2021-02-26 |
US11460757B2 (en) | 2022-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21747B (zh) | 光学装置和投影仪 | |
CN106909021A (zh) | 波长转换装置、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 |
CN104950369B (zh) | 偏光板单元、投影仪 | |
JP4055774B2 (ja) | プリズム構造体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
CN100568082C (zh) | 投影机及光学部件 | |
KR20060119777A (ko) | 액정 프로젝터 | |
CN112415840B (zh) | 投影仪 | |
US10474016B2 (en) | Wavelength converter,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 |
CN102854716A (zh) | 投影机 | |
CN100555065C (zh) | 投影机 | |
US11543617B2 (en) | Diffusion apparatus, optical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 |
US20140340652A1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or | |
JP2005189800A (ja) | 投射表示装置 | |
US7775667B2 (en) | Optical device and projector | |
JP2018017963A (ja)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
US7969516B2 (en) | Projector | |
CN100582910C (zh) | 光源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 |
JP2017044836A (ja) | 有機偏光素子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
JP2004354925A (ja) | 投射型表示装置 | |
JP2004198596A (ja) | 偏光板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US20240267497A1 (en) | Projector | |
JP2012208297A (ja)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JP2007199279A (ja) | 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24027559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18180321A (ja)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