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2757B - 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2757B CN112302757B CN202011217254.0A CN202011217254A CN112302757B CN 112302757 B CN112302757 B CN 112302757B CN 202011217254 A CN202011217254 A CN 202011217254A CN 112302757 B CN112302757 B CN 1123027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
- oil
- oil pump
- inclination angle
-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6—Controlling lubricant pressure or quant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02—Pressure lubrication using lubricating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该方法通过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根据工作倾角、机油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可以控制发动机第二油泵是否开启,发动机的第二油泵只在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确定的预设工况下开启,从而无需多个油泵同时开启,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发动机需要通过机油泵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当车辆在平稳路面上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液面保持水平,发动机油泵可以正常吸油,然而车辆在上下坡行驶或者车辆要求大倾角工作的工况下,大量机油汇聚在油底壳小头,机油泵的机油集滤器吸油口无法全部侵入机油,使得油泵吸空,导致发动机划瓦、拉缸,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关技术中,为了适应车辆的倾角变化,发动机通常采用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的双机油泵润滑系统,将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集成在一起,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机油的集滤器吸油口分别位于油底壳大头和小头中,通过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共同吸油来避免油泵吸空的发生。
然而现有技术中,集成的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共同工作,发动机的功率损耗过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的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共同工作,发动机的功率损耗过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所述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
根据所述工作倾角、所述机油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所述预设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对车辆的发动机的油泵进行控制时,首先获取了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可以控制发动机第二油泵是否开启,通过发动机的第二油泵的状态,可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其中,这里的第一油泵可以为发动机的主要油泵,在发动机工作时开启,承担发动机油泵的主要工作,而发动机的第二油泵则只在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确定的预设工况下开启,从而无需多个油泵同时开启,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工作倾角、所述机油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所述预设压力,确定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工作倾角大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确定了一种第二油泵启动的工况,即当工作倾角大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第二油泵,通过倾角和机油压力两个预设阈值,可以准确地确定发动机第一油泵吸空时的工况,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发动机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划瓦、拉缸等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发动机的寿命。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工作倾角、所述机油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所述预设压力,确定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工作倾角小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关闭所述第二油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工作倾角小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可判断第一油泵此时不会出现吸空现象,根据判断结果直接关闭第二油泵,从而自动、及时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和机体循环油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临界倾角可根据发动机的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和机体循环油量确定,结合了发动机中与临界倾角相关的指数,解决了不同发动机指数不同带来的误差,从而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可能吸空时的预设临界倾角,从而提高了发动机油泵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可选的,所述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包括:
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单向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时,仅可单向输送机油,防止了由于油底壳结构原因,部分机油由大头溢流到油底壳小头,导致的改善效果慢以及第一油泵处于的油底壳大头机油量仍会产生吸空的问题,提高了机油输送的效率,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所述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倾角、所述机油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所述预设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工作倾角大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工作倾角小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则关闭所述第二油泵。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和机体循环油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单向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油底壳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连接,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分别置于所述油底壳大头和小头的上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油泵连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通过单向阀连接。
可选的,所述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还包括水平仪;
所述水平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水平仪用于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其中,该方法在对车辆的发动机的油泵进行控制时,首先获取了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可以控制发动机第二油泵是否开启,通过发动机的第二油泵的状态,可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其中,这里的第一油泵可以为发动机的主要油泵,在发动机工作时开启,承担发动机油泵的主要工作,而发动机的第二油泵则只在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确定的预设工况下开启,从而无需多个油泵同时开启,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双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发动机需要通过机油泵从油底壳中吸取机油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当车辆在平稳路面上行驶时,发动机机油液面保持水平,发动机油泵可以正常吸油,然而车辆在上下坡行驶或者车辆要求大倾角工作的工况下,大量机油汇聚在油底壳小头,机油泵的机油集滤器吸油口无法全部侵入机油,使得油泵吸空,导致发动机划瓦、拉缸,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关技术中,为了适应车辆的倾角变化,发动机通常采用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的双机油泵润滑系统,示范性的,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双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集成双机油泵包括主机油泵101和副机油泵102,主机油泵101和副机油泵102机油的集滤器吸油口分别位于油底壳103大头和小头中,其中,主机油泵101和副机油泵102集成在一起,通过101主机油泵和副机油泵102共同吸油来避免油泵吸空的发生。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方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即使车辆没有倾斜,发动机主泵可以正常吸油的情况下,副泵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浪费了发动机的部分功率,发动机的功率损耗过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通过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无需在发动机第一油泵正常工作时产生多余功率,降低发动机的功耗。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可应用于车辆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包括油底壳、控制器、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第一油泵位于油底壳的大头上方,为发动机的吸油,其中第二油泵可以是发动机本身的结构,也可以是外接的油泵,控制器通过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无需在发动机第一油泵正常工作时产生多余功率,降低发动机的功耗。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以几个实施例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或者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具体执行主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可选的,车辆的工作倾角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水平仪、传感器获得。
可选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
可选的,上述车辆的工作倾角和机油压力都可以实时获取,或者每隔一时间阈值获取,以及时调整发动机油泵,进而进一步地节约功耗。
S202: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
可选的,预设临界倾角可以根据车辆的倾角的历史数据中得到,例如:若历史数据中,大于某一预设倾角的车辆的发动机油泵出现吸空的概率大于预设吸空概率,和\或者小于该倾角的车辆的发动机油泵不出现吸空现象的概率大于预设正常概率,则确定预设倾角为预设临界倾角,从而可以根据车辆倾角的历史数据准确地确定车辆倾角的临界值,进一步地提高了发动机油泵控制的准确性。
可选的,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包括:根据发动机的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和机体循环油量,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机体循环油量等,计算出主泵集滤器吸空的预设临界倾角,结合了发动机中与临界倾角相关的指数,解决了不同发动机指数不同带来的误差,从而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可能吸空时的预设临界倾角,从而提高了发动机油泵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可选的,预设压力可以根据车辆的机油压力的历史数据中得到,或者是根据经验值判断的机油压力值,或者是根据油底壳的相关参数与机油的质量等数据确定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S203:根据工作倾角、机油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油泵的开启来实现节省发动机的功耗的目的,包括如下具体可选方式:
可选方式一:
若工作倾角大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第二油泵,以使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由于车辆的工作倾角过大,油底壳的机油大量聚集在小头,且机油压力过小,无法为第一油泵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机油液面吸油,这里,本申请实施例确定了一种第二油泵启动的工况,即当工作倾角大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第二油泵,通过倾角和机油压力两个预设阈值,可以准确地确定发动机第一油泵吸空时的工况,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发动机控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划瓦、拉缸等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发动机的寿命。
可选方式二:若工作倾角小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关闭第二油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工作倾角小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可判断第一油泵此时不会出现吸空现象,根据判断结果直接关闭第二油泵,从而自动、及时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可选的,在工作倾角小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或者工作倾角大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第二油泵的开启和关闭。
可选的,启动第二油泵,以使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包括:启动第二油泵,以使第二油泵将机油单向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可选的,这里可以在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之间设置一单向运输的元件,包括单向阀、止回阀等。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时,仅可单向输送机油,防止了由于油底壳结构原因,部分机油由大头溢流到油底壳小头,导致的改善效果慢以及第一油泵处于的油底壳大头机油量仍会产生吸空的问题,提高了机油输送的效率,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对车辆的发动机的油泵进行控制时,首先获取了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可以控制发动机第二油泵是否开启,通过发动机的第二油泵的状态,可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其中,这里的第一油泵可以为发动机的主要油泵,在发动机工作时开启,承担发动机油泵的主要工作,而发动机的第二油泵则只在根据车辆的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确定的预设工况下开启,从而无需多个油泵同时开启,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301:获取车辆当前机油压力和车辆当前倾角。
S302:判断当前机油压力和车辆当前倾角是否在规定值内。
若S302判断结果为是,则跳转至S303:发动机第二油泵不启动;
若S302判断结果为否,则跳转至S304:发动机第二油泵启动,以使车辆发动机油泵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车辆的正常行驶过程中判断当前机油压力和车辆当前倾角是否在规定值内,实时对车辆的第二油泵的状态进行调整,无需两个油泵持续的共同工作,在保证车辆吸油正常的情况下,节省了车辆的功率损耗。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确定模块402和控制模块403。这里的发动机油泵控制装置可以是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本身,或者是实现控制器的功能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模块401、确定模块402和控制模块403的划分只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物理上两者可以是集成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其中,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确定模块402,用于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
控制模块403,用于根据工作倾角、机油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控制第二油泵的工作状态,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
可选的,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工作倾角大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第二油泵,以使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可选的,确定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工作倾角小于预设临界倾角,且机油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则关闭第二油泵。
可选的,确定模块402还用于:
根据发动机的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和机体循环油量,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
可选的,控制模块403具体用于启动第二油泵,以使第二油泵将机油单向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泵501、第二油泵502、油底壳503和控制器504。
第一油泵501和第二油泵502连接,第一油泵501和第二油泵502分别置于油底壳503大头和小头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油泵501置于油底壳503大头上方,用于吸取油底壳503中的机油,可将吸收到的机油输送到各摩擦副,实现润滑系统正常供油的目标,第二油泵502置于油底壳503小头的上方,用于在车辆特殊工况下保证第一油泵501的正常吸油,以保证各摩擦副能得到有效润滑。
控制器504与第二油泵502连接,用于通过上述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控制第二油泵502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控制器504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确定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发动机的第一油泵501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根据工作倾角、机油压力、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控制第二油泵502的工作状态,以防止第一油泵501吸空。
通过控制器对第二油泵工作状态的控制,无需多个油泵同时开启,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
可选的,第一油泵501和第二油泵502通过单向阀连接,从而在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时,仅可单向输送机油,防止了由于油底壳结构原因,部分机油由大头溢流到油底壳小头,导致的改善效果慢以及第一油泵处于的油底壳大头机油量仍会产生吸空的问题,提高了机油输送的效率,进一步地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
可选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还包括水平仪,水平仪与控制器连接,水平仪用于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
可选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的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述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所述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所述预设压力包括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
若所述工作倾角大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
若所述工作倾角小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则关闭所述第二油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形状、油底壳油量和机体循环油量,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包括:
启动所述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单向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
4.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和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的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所述预设临界倾角和预设压力为所述发动机的第一油泵吸空时的临界倾角和临界压力;所述预设压力包括第一预设压力和第二预设压力;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工作倾角大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则启动第二油泵,以使所述第二油泵将机油输送至油底壳的大头,以使润滑系统正常供油;
在所述工作倾角小于所述预设临界倾角,且所述机油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则关闭所述第二油泵。
5.一种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泵、第二油泵、油底壳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连接,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分别置于所述油底壳大头和小头的上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油泵连接,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通过单向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仪;
所述水平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水平仪用于获取车辆的工作倾角。
8.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泵控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7254.0A CN112302757B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7254.0A CN112302757B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2757A CN112302757A (zh) | 2021-02-02 |
CN112302757B true CN112302757B (zh) | 2022-04-26 |
Family
ID=74325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17254.0A Active CN112302757B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02757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19040A1 (de) * | 1969-04-15 | 1971-01-14 |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 Wanne mit Schraeglage zum Auffangen von Fluessigkeit |
WO2001071168A1 (de) * | 2000-03-23 | 2001-09-27 | Dr.Ing.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Ölauffangvorrichtung und ölpump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
DE102004045441A1 (de) * | 2004-09-18 | 2006-03-30 | Audi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sorgung eines Antriebs mit flüssigem Schmiermittel |
CN1834413A (zh) * | 2005-03-18 | 2006-09-20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
JP2009209885A (ja) * | 2008-03-06 | 2009-09-17 |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用オイルポンプのストレーナ装置 |
CN203604007U (zh) * | 2013-09-16 | 2014-05-21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重型车及其润滑油系统 |
CN210239777U (zh) * | 2019-06-25 | 2020-04-03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油底壳及发动机 |
-
2020
- 2020-11-04 CN CN202011217254.0A patent/CN1123027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19040A1 (de) * | 1969-04-15 | 1971-01-14 |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 Wanne mit Schraeglage zum Auffangen von Fluessigkeit |
WO2001071168A1 (de) * | 2000-03-23 | 2001-09-27 | Dr.Ing.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Ölauffangvorrichtung und ölpump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
DE102004045441A1 (de) * | 2004-09-18 | 2006-03-30 | Audi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sorgung eines Antriebs mit flüssigem Schmiermittel |
CN1834413A (zh) * | 2005-03-18 | 2006-09-20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
JP2009209885A (ja) * | 2008-03-06 | 2009-09-17 |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用オイルポンプのストレーナ装置 |
CN203604007U (zh) * | 2013-09-16 | 2014-05-21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重型车及其润滑油系统 |
CN210239777U (zh) * | 2019-06-25 | 2020-04-03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发动机油底壳及发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2757A (zh) | 2021-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023279A1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保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302757B (zh) | 发动机油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发动机 | |
CN109026259A (zh) |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057095B (zh) | 洗衣机的残留水排放控制方法 | |
JP2008128068A (ja) | 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 |
CN103256095B (zh) | 一种以发动机为动力源的设备及其补换油系统 | |
US20140014073A1 (en) | Deactivatable fuel pump for supplying suction jet pumps | |
US9157348B2 (en) |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tiltable engine | |
CN102322311B (zh) | 用于柴油机的湿式油底壳的设置方法 | |
CN210239777U (zh) | 发动机油底壳及发动机 | |
CN206831884U (zh) | 热泵蒸发器循环水管补水系统 | |
KR102737458B1 (ko) | 유압 시스템용 전기 작동식 펌프 제어 방법 | |
CN216742546U (zh) | 容积泵式缓速器 | |
CN212614939U (zh) | 一种满足大倾角工作的油底壳润滑结构 | |
CN211101084U (zh) | 高速冲床铝箔涂油与模具供油设备 | |
CN106704061A (zh) | 一种航模和无人机用发动机电控供油装置 | |
CN213998759U (zh) | 一种防止数控机床水箱切削液外溢的控制系统 | |
KR101307740B1 (ko) | 에너지 절감형 펌프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221946389U (zh) | 一种水位平衡装置 | |
CN118584886B (zh) | 应用于挖泥船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16714885U (zh) | 一种液压马达壳体主动补油装置 | |
CN209082156U (zh) | 缝纫机及其缝纫机润滑系统 | |
CN113883045B (zh) | 取水泵频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4479618B2 (ja) | 燃料残量検出装置及び燃料残量検出方法 | |
CN111166950A (zh) | 一种干粉筒填充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