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9823A -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59823A CN112159823A CN202010956124.2A CN202010956124A CN112159823A CN 112159823 A CN112159823 A CN 112159823A CN 202010956124 A CN202010956124 A CN 202010956124A CN 112159823 A CN112159823 A CN 112159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mentation
- incineration
- solid waste
- waste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5/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o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C12P5/02—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or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acyclic
- C12P5/023—Metha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02F11/04—Anaerobic treatment; Production of methane by such process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33—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comminuting or crush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该技术采用有机固废协同厌氧发酵,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供后续焚烧系统使用,剩余酵渣(含酵液)经与一定量的辅料混合后进行焚烧处理。由于物料在焚烧前经充分发酵,将物料中大分子可燃成分转化为小分子燃料,提高了能量转换过程的利用效率,产生的沼气一部分可覆盖系统所需的燃料消耗,一部分沼气用于发电可覆盖系统的电力消耗,从而实现系统能量的自平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固废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级市县的市政污泥及有机固废产生量逐年升高。据2019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数据,市政污泥及有机固废循环利用后的残渣部分仍有17.82亿吨,目前大部分采取的填埋和堆肥处置技术,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填埋空间,同时由于污泥和有机固废的自然发酵现象,造成填埋场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有机质的浪费,更严重污染环境,急需提升有机废物处理工艺的技术化、标准化和资源化水平。
目前,针对市政污泥和有机固废,国内基本采取单独堆肥或单独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无法实现市政污泥与有机固废的协同终极处置,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较大的财政负担。根据世界范围内市政污泥和有机固废的处理应用情况来看,焚烧法仍然是彻底进行无害化的最优选择,特别是在目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焚烧法无疑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主流处理工艺。但单纯的焚烧工艺由于需要大量使用燃料,存在运行成本高、焚烧不彻底(酌减率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发明“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技术”,可最终实现市政污泥和有机固废的协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厌氧发酵系统、燃气发电系统、焚烧系统;采用上述各个系统构建成能量自平衡的发酵焚烧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有机固废和市政污泥;
所述有机固废经过预处理分离后,大杂固废料和毛油送入焚烧系统,小粒度固废料和市政污泥混合后送入厌氧发酵系统;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沼气送入燃气发电系统、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燃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使用;
所述焚烧系统用于焚烧预处理后的有机固废和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酵渣(含酵液)。
该技术采用有机固废协同厌氧发酵,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供后续焚烧系统使用,剩余酵渣(含酵液)经与一定量的辅料混合后进行焚烧处理。由于物料在焚烧前经充分发酵,将物料中大分子可燃成分转化为小分子燃料,提高了能量转换过程的利用效率,产生的沼气一部分可覆盖系统所需的燃料消耗,一部分沼气用于发电可覆盖系统的电力消耗,从而实现系统能量的自平衡。
进一步,所述有机固废包括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菜场垃圾、园林垃圾、工业固废、医疗废物;
所述预处理分离是进行筛分预处理,大杂固废料的粒度>100mm,进行破碎处理后送入焚烧系统;小粒度固废料的粒度≤100mm,进行破碎、搅拌混合均质处理,处理后,使得粒度<50mm,再送入厌氧发酵系统。
进一步,有机固废与市政污泥混合质量配比为(1~2)∶2。
进一步,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经过三相分离后,沼气送入燃气发电系统、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进一步,还包括处理用于辅燃的废弃物;所述用于辅燃的废弃物、大杂固废料、毛油和酵渣(含酵液)混合后送入焚烧系统。
进一步,所述用于辅燃的废弃物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以及病死畜禽等生物质、煤泥煤炭、废胶钉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废石膏、废纸、废布料、废玻璃。
进一步,剩余酵渣(含酵液)与辅料混合质量配比为(4~10):(0.5~1)。
进一步,所述焚烧系统是采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焚烧炉、回转窑、流化床或烧结机来进行焚烧处理。
进一步,经过所述焚烧系统焚烧所得残渣可作为园林肥料基料。
进一步,所述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产生的废水经过净化后排放;
所述焚烧系统产生的烟气经过净化后排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最高可处理含水率90%的固体废弃物。
2、本发明方法将物料中大分子可燃成分转化为小分子燃料,提高了能量转换过程的利用效率,实现了系统能量的自平衡。
3、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有机固废的协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4、本发明方法消化时间短、沼气产生量高、固废减容减量率高、系统投资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厌氧发酵系统、燃气发电系统、焚烧系统;采用上述各个系统构建成能量自平衡的发酵焚烧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有机固废(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菜场垃圾、园林垃圾、工业固废、医疗废物)、市政污泥和用于辅燃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以及病死畜禽等生物质、煤泥煤炭、废胶钉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废石膏、废纸、废布料、废玻璃。);
所述有机固废经过预处理分离后,即筛分预处理,分成大杂固废料(粒度>100mm)、毛油和小粒度固废料(粒度≤100mm)。
小粒度固废料进行破碎、搅拌混合均质处理,处理后,使得粒度<50mm,和市政污泥混合后送入厌氧发酵系统;有机固废(处理后的小粒度固废料)与市政污泥混合质量配比为(1~2)∶2。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经过三相分离后,发酵产物沼气送入燃气发电系统和焚烧系统(供所需的燃料消耗),发酵产物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燃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使用;
所述焚烧系统用于焚烧大杂固废料(进行破碎后,粒度范围0.5~20mm)、毛油和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酵渣(含酵液)。剩余酵渣(含酵液)与辅料混合质量配比为(4~10):(0.5~1)。所述焚烧系统是采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焚烧炉、回转窑、流化床或烧结机来进行焚烧处理。
经过所述焚烧系统焚烧所得残渣可作为园林肥料基料(已经大幅减容减量,也可直接填埋)。所述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产生的废水经过净化后排放;所述焚烧系统产生的烟气经过净化后排放。
实施例1: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厌氧发酵系统、燃气发电系统、焚烧系统;采用上述各个系统构建成能量自平衡的发酵焚烧处理系统,用于处理餐厨垃圾(有机固废)、农作物秸秆(用于辅燃的废弃物,即生物质)、市政污泥;
所述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筛分预处理),分成大杂固废料(粒度>100mm)、毛油和小粒度固废料(粒度≤100mm)。
采用CSJ型粗粉碎机将小粒度固废料进行破碎、搅拌混合均质处理,处理后固废料粒度范围0.5~20mm,和市政污泥混合后送入厌氧发酵系统;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质量配比为2:2,发酵后的酵液经三相分离去除一部分水分得到剩余酵渣(含酵液)。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经过三相分离后,一部分沼气经净化后供后续焚烧系统使用,一部分沼气可以送入燃气发电系统,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燃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使用;
所述焚烧系统用于焚烧大杂固废料(进行破碎后,粒度范围0.5~20mm)、毛油和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酵渣(含酵液)。餐厨垃圾(含破碎后的大粒度固废料和毛油)、剩余酵渣(含酵液)与与秸秆混合质量配比为4:8:1。所述焚烧系统采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焚烧处理,所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产自重庆中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焚烧后所得残渣直接填埋。
经过测定,餐厨垃圾、市政污泥与秸秆协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系统能量达到自平衡。
实施例2: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厌氧发酵系统、燃气发电系统、焚烧系统;采用上述各个系统构建成能量自平衡的发酵焚烧处理系统,用于处理菜场垃圾(有机固废)、农作物秸秆(用于辅燃的废弃物,即生物质)、市政污泥;
所述菜场垃圾经过预处理(筛分预处理),分成大杂固废料(卷压后粒度>100mm)、毛油和小粒度固废料(卷压后粒度≤100mm)。
采用CSJ型粗粉碎机将小粒度固废料进行破碎、搅拌混合均质处理,处理后固废料粒度范围0.5~20mm,和市政污泥混合后送入厌氧发酵系统;菜场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质量配比为2:2,发酵后的酵液经三相分离去除一部分水分得到剩余酵渣(含酵液)。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经过三相分离后,一部分沼气经净化后供后续焚烧系统使用,一部分沼气可以送入燃气发电系统,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燃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使用;
所述焚烧系统用于焚烧大杂固废料(进行破碎后,粒度范围0.5~20mm)、毛油和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酵渣(含酵液)。餐厨垃圾(含破碎后的大粒度固废料和毛油)、剩余酵渣(含酵液)与与秸秆混合质量配比为2:4:1。所述焚烧系统采用燃气回转窑焚烧处理,所用燃气回转窑产自淄博圣元窑炉工程有限公司,焚烧后所得残渣直接填埋。
经过测定,菜场垃圾、市政污泥、农作物秸秆协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系统能量达到自平衡。
实施例3: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厌氧发酵系统、燃气发电系统、焚烧系统;采用上述各个系统构建成能量自平衡的发酵焚烧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园林垃圾(有机固废)、炉渣(用于辅燃的废弃物)、市政污泥;
所述园林垃圾经过预处理(筛分预处理),分成大杂固废料(卷压后粒度>100mm)、毛油和小粒度固废料(卷压后粒度≤100mm)。
采用CSJ型粗粉碎机将小粒度固废料进行破碎、搅拌混合均质处理,处理后固废料粒度范围0.5~20mm,和市政污泥混合后送入厌氧发酵系统;园林垃圾与市政污泥混合质量配比为1.5:2,发酵后的酵液经三相分离去除一部分水分得到剩余酵渣(含酵液)。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经过三相分离后,一部分沼气经净化后供后续焚烧系统使用,一部分沼气可以送入燃气发电系统,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燃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使用;
所述焚烧系统用于焚烧大杂固废料(进行破碎后,粒度范围0.5~20mm)、毛油和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酵渣(含酵液)。餐厨垃圾(含破碎后的大粒度固废料和毛油)、剩余酵渣(含酵液)与与炉渣混合质量配比为3:8:1。所述焚烧系统采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焚烧处理,所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产自重庆中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焚烧后所得残渣作为园林肥料基料。
经过测定,园林垃圾、市政污泥、高炉渣协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系统能量达到自平衡。
表1实施例1~3采用的市政污泥成分表
表2实施例3采用的高炉渣化学成分表(wt%)
技术性能评价
自平衡发酵焚烧技术及工艺是在厌氧消化和固废焚烧两个单体市场,经多年的技术积累及市场验证下提出的集成一体化工艺。经整合与优化,该工艺与传统的厌氧消化或焚烧技术相比,拥有消化时间短、沼气产生量高、固废减容减量率高、系统投资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表3国内外有机固废处理技术经济对比
如表3所示,经与国内外有机固废处理技术经济对比,该自平衡发酵焚烧技术及工艺对处理的有机固废进料尺寸较宽松,飞灰产生量低,有机固废处置能力不受限,占地面积小、选址条件不受限,日均投资成本低、生产成本较低,工况运行稳定等显著优势。
Claims (10)
1.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燃气发电系统、焚烧系统;采用上述各个系统构建成能量自平衡的发酵焚烧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有机固废和市政污泥;
所述有机固废经过预处理分离后,大杂固废料和毛油送入焚烧系统,小粒度固废料和市政污泥混合后送入厌氧发酵系统;
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沼气送入燃气发电系统和焚烧系统,发酵产物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所述燃气发电系统利用沼气发电,产生的电能供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使用;
所述焚烧系统用于焚烧预处理后的有机固废和厌氧发酵系统产生的酵渣(含酵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固废包括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菜场垃圾、园林垃圾、工业固废、医疗废物;
所述预处理分离是进行筛分预处理,筛分后的大杂固废料的粒度>100mm,进行破碎处理使其粒度<50mm后,送入焚烧系统;小粒度固废料的粒度≤100mm,进行破碎、搅拌混合均质处理,处理后,使得粒度<50mm,再送入厌氧发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有机固废与市政污泥混合质量配比为(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系统的发酵产物经过三相分离后,沼气送入燃气发电系统、酵渣(含酵液)送入焚烧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处理用于辅燃的废弃物;
所述用于辅燃的废弃物、大杂固废料、毛油和酵渣(含酵液)混合后送入焚烧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辅燃的废弃物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以及病死畜禽等生物质,或者煤泥煤炭、废胶钉高炉渣、钢渣、赤泥、有色金属渣、粉煤灰、废石膏、废纸、废布料、废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剩余酵渣(含酵液)与用于辅燃的废弃物混合质量配比为(4~10):(0.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系统是采用自蔓延焚烧反应器、焚烧炉、回转窑、流化床或烧结机来进行焚烧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焚烧系统焚烧所得残渣直接填埋或者作为园林肥料基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系统和焚烧系统产生的废水经过净化后排放;
所述焚烧系统产生的烟气经过净化后排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56124.2A CN112159823A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56124.2A CN112159823A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59823A true CN112159823A (zh) | 2021-01-01 |
Family
ID=7385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56124.2A Pending CN112159823A (zh) | 2020-09-11 | 2020-09-11 |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5982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6104A (zh) * | 2021-03-19 | 2021-06-29 | 重庆大学 | 一种赤泥催化生物质红外热解的热解装置及热解方法 |
CN115090658A (zh) * | 2022-06-27 | 2022-09-23 | 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泥窑协同干化处置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生活污泥的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8867184A0 (it) * | 1988-03-07 | 1988-03-07 | Manifattura San Valeriano S P | Procedimento e impianto per lo smaltimento e il riciclo di rifiuti solidi urbani mediante fermentazione anaerobica |
EP2520379A2 (en) * | 2010-12-20 | 2012-11-07 | Leszek Komarowski | Multi stage waste treatment process |
CN102836863A (zh) * | 2012-08-30 | 2012-12-26 | 北京世纪国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城镇粪便和城市污泥综合处理方法 |
CN105886330A (zh) * | 2014-12-11 | 2016-08-24 | 北京中科洁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艺系统 |
CN110698013A (zh) * | 2019-10-29 | 2020-01-17 | 北京汉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协同分布式深度处理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和系统 |
CN111023114A (zh) * | 2019-12-06 | 2020-04-17 |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处理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 |
CN111036643A (zh) * | 2019-11-19 | 2020-04-21 |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协同处理的方法 |
CN111282962A (zh) * | 2020-03-02 | 2020-06-16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的方法 |
-
2020
- 2020-09-11 CN CN202010956124.2A patent/CN1121598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8867184A0 (it) * | 1988-03-07 | 1988-03-07 | Manifattura San Valeriano S P | Procedimento e impianto per lo smaltimento e il riciclo di rifiuti solidi urbani mediante fermentazione anaerobica |
EP2520379A2 (en) * | 2010-12-20 | 2012-11-07 | Leszek Komarowski | Multi stage waste treatment process |
CN102836863A (zh) * | 2012-08-30 | 2012-12-26 | 北京世纪国瑞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城镇粪便和城市污泥综合处理方法 |
CN105886330A (zh) * | 2014-12-11 | 2016-08-24 | 北京中科洁能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艺系统 |
CN110698013A (zh) * | 2019-10-29 | 2020-01-17 | 北京汉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协同分布式深度处理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和系统 |
CN111036643A (zh) * | 2019-11-19 | 2020-04-21 |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协同处理的方法 |
CN111023114A (zh) * | 2019-12-06 | 2020-04-17 |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协同处理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的方法 |
CN111282962A (zh) * | 2020-03-02 | 2020-06-16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OBADIA KYETUZA BISHOGE等: "The adaptation of Waste to Energy Technologies: towards the convers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to a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ENVIRONMENTAL REVIEWS》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6104A (zh) * | 2021-03-19 | 2021-06-29 | 重庆大学 | 一种赤泥催化生物质红外热解的热解装置及热解方法 |
CN115090658A (zh) * | 2022-06-27 | 2022-09-23 | 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水泥窑协同干化处置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和生活污泥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55275B (zh) | 一种污泥与餐厨垃圾的处理方法 | |
Khalid et al. | External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resource recovery and the utilisation of effluents | |
Bhowmik et al. | Multitudinous approach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 in conversion of waste to energy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 |
CN102319722A (zh) | 混装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 | |
CN105886330A (zh) | 一种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艺系统 | |
CN101597532B (zh) | 一种污泥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61285A (zh) | 一种城市生活污泥、园林垃圾及农村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 | |
CN112661372A (zh) | 一种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粪便及市政污泥协同处理方法 | |
CN106140780B (zh) |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 |
CN102172602A (zh) | 一种新型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方法 | |
CN102049407A (zh) | 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 | |
CN102615092A (zh) | 一种市政垃圾处理装置和方法 | |
WO2010102539A1 (zh) | 一种生活垃圾能源化处理方法 | |
CN105670656A (zh) | 利用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炉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工艺及装置 | |
CN105921498A (zh) | 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 |
DE10021383A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ollständigen und schadstoffreien Konversion von Reststoffgemengen | |
CN105921497A (zh) | 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 |
CN112159823A (zh) | 一种自平衡发酵焚烧处理有机固废技术及工艺 | |
CN108977251A (zh) | 一种利用生活垃圾制备生物质可燃炭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4293408A (zh) | 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 | |
CN213357281U (zh) | 一种气化协同处置畜禽粪便的资源化系统 | |
CN108787705B (zh)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方法 | |
CN205436579U (zh) | 生活垃圾利用强化水解进行分类处理的设备 | |
CN102225418A (zh) | 餐饮、屠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
KR20150000370A (ko) | 축분과 하수 슬러지를 이용한 연료의 제조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