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772B - 脱粒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9772B CN112119772B CN202010572348.3A CN202010572348A CN112119772B CN 112119772 B CN112119772 B CN 112119772B CN 202010572348 A CN202010572348 A CN 202010572348A CN 112119772 B CN112119772 B CN 1121197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eshing
- screen
- chamber
- partition member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44—Grain cleaners; Grain separ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0—Fee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44—Grain cleaners; Grain separators
- A01F12/446—Siev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7/00—Straw conveyors for threshing machines or baling presses
- A01F17/02—Mechanical convey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脱粒装置,该脱粒装置具有插入收割谷秆的穗梢侧部分的脱粒室、设置在脱粒室中的脱粒筒、设置在脱粒筒的下方的筛网、对收割谷秆的茎根侧部分进行夹持输送的脱粒供给链、设置在脱粒室的下方的分选室。在脱粒室中的与脱粒筒(11)的前端部(11F)对应的位置处的沿左右方向与脱粒供给链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10a)设有分隔部件(26),分隔部件(26)将形成在脱粒筒(11)与筛网(15)之间的处理空间和分选室分隔开。根据该结构的脱粒装置,在脱粒室中的与脱粒筒的前端部对应的部位产生的秸秆屑难以落入分选室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在脱粒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具有:脱粒室,其插入收割谷秆的穗梢侧部分;脱粒筒,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中,对插入所述脱粒室中的穗梢侧部分进行脱粒;筛网,其设置在所述脱粒筒的下方的外侧周围;分选室,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的下方,将从所述筛网漏下的脱粒谷粒和尘埃分选开;脱粒供给链,其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沿所述脱粒室的前后方向延伸,将收割谷秆的茎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2152号公报
在上述脱粒装置中,在位于脱粒室的前部的穗梢侧部分,由于是带粒还很多的状态,且秆身多缠绕在一起等,因此,在脱粒室的前部,容易产生长的切断秸秆。在脱粒室的前部,如果长的切断秸秆从筛网漏出,则从分选室取出的精粒中很容易混入长的切断秸秆。如果在精粒中混入了秸秆屑,就会妨碍脱壳,或者需要花功夫进行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精粒中很难混入秸秆屑的脱粒装置。
本发明的脱粒装置具有:脱粒室,其插入收割谷秆的穗梢侧部分;脱粒筒,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中,对插入所述脱粒室中的穗梢侧部分进行脱粒;筛网,其设置在所述脱粒筒的下方的外侧周围;分选室,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的下方,将从所述筛网漏下的脱粒谷粒和尘埃分选开;脱粒供给链,其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沿所述脱粒室的前后方向延伸,将收割谷秆的茎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在所述脱粒室中的与所述脱粒筒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处的沿左右方向与所述脱粒供给链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设有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将形成在所述脱粒筒与所述筛网之间的处理空间和所述分选室分隔开。
根据本结构,在脱粒室的前部,即使产生长的切断秸秆等秸秆屑,也由分隔部件挡住而难以漏入分选室,因此秸秆屑难以混入精粒中。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分隔部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筛网相连。
根据本结构,秸秆屑从分隔部件向脱粒室的后方流动时,不会从分隔部件与筛网之间漏出,因此能够使秸秆屑难以漏入分选室。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筛网相对于所述分隔部件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
根据本结构,在脱粒室的前部得到的谷粒在流动到分隔部件之前从筛网漏下,在脱粒室的前部产生的秸秆屑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流动而被分隔部件挡住,因此能够使谷粒难以滞留且使秸秆屑难以漏入分选室。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筛网相对于所述分隔部件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
根据本结构,由分隔部件挡住的谷粒在从分隔部件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流动时,走到筛网而从筛网漏下,因此难以使谷粒滞留。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分隔部件是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是沿着所述筛网的圆弧形状的形状。
根据本结构,通过沿着分隔部件的筛网的圆弧形状的圆弧形状,在脱粒室中在分隔部件所处的部位由脱粒筒进行的脱粒处理能够以与筛网所处的部位的脱粒处理相同的性能来进行,因此,即使存在分隔部件,也能够良好地进行脱粒处理。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筛网能够分割为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筛网部和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筛网部,所述分隔部件一体安装在所述下游侧筛网部。
根据本结构,由于能够将分隔部件与下游侧筛网部一起安装在脱粒室中,因此即便具备分隔部件,也能够高效地进行组装。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分隔部件的后缘部与所述下游侧筛网部的前缘部相邻,所述分隔部件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横缘部与所述上游侧筛网部的前端部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横缘部相邻。
根据本结构,在上游侧筛网部的前部产生的秸秆屑在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流动时被分隔部件挡住,因此能够使秸秆屑难以漏入分选室。由分隔部件挡住的谷粒在向脱粒室的后方流动时,走到下游侧筛网部而从下游侧筛网部漏下,因此能够使谷粒难以滞留。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脱粒筒的前端部,具有越靠近前端侧则径向尺寸越小的圆锥台状的谷秆导入部,所述分隔部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的与所述谷秆导入部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即使随着谷粒导入部对穗梢侧部分的导入而产生秸秆屑,也能够被分隔部件挡住,因此能够使秸秆屑难以漏入脱粒室中。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分隔部件在脱粒室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谷秆导入部的前后长度长。
根据本结构,即使在谷秆导入部产生的秸秆屑从谷秆导入部向脱粒室后方流动,也会被分隔部件挡住,因此能够使秸秆难以漏入分选室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侧面图。
图2是表示脱粒装置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表示脱粒装置的纵剖主视图。
图4是表示筛网以及分隔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分隔部件以及下游侧筛网部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备另一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脱粒室
11:脱粒筒
11A:谷秆导入部
15:筛网
15A:上游侧筛网部
15B:下游侧筛网部
25:脱粒供给链
26:分隔部件
26R:后端部
40:分选室
57:横缘部(横框部)
58:后缘部(加强板)
61:前缘部(横梁)
62:横缘部(横框部)
L1:分隔部件的长度
L2:谷秆导入部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注意,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将图1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设为“机体前方”,将箭头B的方向设为“机体后方”,将箭头U的方向设为“机体上方”,将箭头D的方向设为“机体下方”,将纸面表侧的方向设为“机体左方”,将纸面背侧的方向设为“机体右方”。
[关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
如图1所示,联合收割机的行驶机体具备将方管材等多个钢材连结而构成的机体框架1。在机体框架1的下部装备有左右一对履带式行驶装置2。在行驶机体的前部的横向右侧部分形成有驾驶部3。驾驶部3设有覆盖搭乘空间的车棚3a。在行驶机体的前部可升降地设有收割输送装置4。收割输送装置4具有收割部4A和供给输送部4B,收割部4A在行驶机体的前方利用扶禾装置5将多个种植行的稻或麦的植立谷秆扶起并利用收割装置6对该植立谷秆进行收割,供给输送部4B将由收割部4A收割的收割谷秆向后方输送。脱粒装置7及谷粒箱8以横向并列状态支承在机体框架1的后部。脱粒装置7配置在供给输送部4B的后方,谷粒箱8配置在驾驶部3的后方。在脱粒装置7中,对由供给输送部4B输送来的收割谷秆进行脱粒处理,并进行将通过脱粒处理得到的脱粒谷粒和尘埃分选开的分选处理。谷粒箱8储存从脱粒装置7输送来的谷粒。在谷粒箱8的后部,连接有从谷粒箱8取出谷粒的谷粒排出装置9。
[关于脱粒装置]
在说明脱粒装置7及脱粒筒11时,将脱粒装置7及脱粒筒11的处理起始端侧[谷秆插入侧(图2的纸面左侧)]设为“前”,将脱粒装置7及脱粒筒11的处理终止端侧[秸秆排出侧(图2的纸面右侧)]设为“后”。
如图2所示,脱粒装置7具有设置在脱粒装置7的上部的脱粒部7A以及设置在脱粒装置7的下部的分选部7B。
如图2、图3所示,在脱粒部7A具备脱粒室10。在脱粒室10中设有进行收割谷秆的脱粒处理的脱粒筒11。脱粒筒11以沿着脱粒装置7的前后方向的方向的脱粒筒支轴12的轴芯P为旋转中心,能够在图3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旋转方向Z上旋转驱动。在脱粒筒11中,具有设置在脱粒筒11的前端部11F的谷秆导入部11A以及设置在脱粒筒11中的比谷秆导入部11A更靠后侧的部分的脱粒处理部11B。谷秆导入部11A形成为越靠近前端侧则径向尺寸越小的圆锥台状。在谷秆导入部11A的外周部设有多个梳理齿13,该多个梳理齿13沿谷秆导入部11A的周向隔开间隔地排列。在处理部11B的外周部设有多个脱粒齿14,该多个脱粒齿14沿脱粒处理部11B的周向且脱粒处理部11B的长度方向排列。在脱粒筒11的下方的外侧周围设有筛网15。脱粒室10由前壁部16、后壁部17、上唇板19、下唇板20、顶板21以及筛网15形成。在脱粒室10的前部,形成有将收割谷秆的穗梢侧部分插入脱粒室10的入口22。在脱粒室10的后部,形成有将脱粒排秆及秸秆屑等向脱粒室10的后方排出的送尘口23。
如图3所示,在脱粒室10的横向侧部,由上唇板19和下唇板20形成脱粒口24。脱粒口24形成为沿脱粒室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在脱粒室10的脱粒口侧的横向侧方,以沿脱粒室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设有脱粒供给链25。如图3、图4所示,在脱粒室10中的与脱粒筒11的前端部11F对应的位置处的沿左右方向与脱粒供给链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10a,设有分隔部件26。形成在脱粒筒11与筛网15之间的处理空间和分选部7B的分选室40被分隔部件26分隔开。如图3所示,分隔部件26形成为沿着筛网15的圆弧形状的圆弧形状,使得在脱粒室10中在分隔部件26所处的部位由脱粒筒11进行的脱粒处理以与在脱粒室10中在筛网15所处的部位由脱粒筒11进行的脱粒处理相同的脱粒性能进行。
在脱粒部7A中,由供给输送部4B输送的收割谷秆的茎根侧部分被供给到脱粒供给链25,通过脱粒供给链25向脱粒室10的后方夹持输送。随着茎根侧部分被夹持输送,收割谷秆的穗梢部分被入口底板27(参照图2)引导至入口22,经由入口22插入到脱粒室10。在谷秆导入部11A中,插入到脱粒室10中的穗梢侧部分被梳理齿13梳理并向后方拨入,并被导入到脱粒处理部11B中,在脱粒处理部11B对穗梢侧部分进行脱粒处理。在谷秆导入部11A以及脱粒处理部11B的前端部受到拨入以及脱粒的穗梢侧部分,容易产生长的切断秸秆等秸秆屑,但所产生的秸秆屑会被分隔部件26挡住,在利用分隔部件26抑制秸秆屑向分选室40漏入的前提下进行脱粒处理。导入到脱粒处理部11B中的穗梢侧部分一边向脱粒室10的后方移送,一边通过脱粒齿15和筛网15进行脱粒处理。通过脱粒处理而得到的脱粒谷粒通过筛网15的处理物漏下孔向分选室40漏下。通过脱粒处理而产生的脱粒秸秆屑以及切屑等尘埃经由送尘口23向脱粒室10的后方排出。从脱粒室10排出的秸秆屑等中混入的谷粒被分离滚筒28(参照图2)拨出,被拨出的谷粒向分选室40中落下。从脱粒室10排出的脱粒秸秆屑通过脱粒供给链25被供给到秸秆屑输送装置29,通过秸秆屑输送装置29向后方输送。当设置在脱粒装置7的后部的秸秆屑切碎装置30的秸秆屑投入口31打开时,脱粒秸秆屑从秸秆屑输送装置29下落到秸秆屑投入口31,脱粒秸秆屑被秸秆屑切碎装置30沿秆身方向切碎并被放出到农田中。当秸秆屑切碎装置30的秸秆屑投入口31被盖体32关闭时,脱粒秸秆屑从秸秆屑输送装置29下落到盖体32上,脱粒秸秆屑被盖体32引导而向秸秆屑切碎装置30的后方落下,以长秸秆状态向行驶机体的后方放出。
如图2所示,在分选部7B具有设置在筛网15的下方的分选室40。在分选室40中设有摆动分选装置41,摆动分选装置41接住从筛网15的处理物漏下孔等落下的谷粒等脱粒处理物,并将接住的谷粒和尘埃分选开。摆动分选装置41能够利用设于摆动分选装置41的后部的驱动机构42进行摆动操作。摆动分选装置41具备谷粒抖动板43、上筛44、下筛45及草秆筛46。在摆动分选装置41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风选机47。在风选机47的前方设有第一送风装置48。在风选机47的后方设有第二送风装置49。风选机47供给从下方向上方分别经过下筛45、上筛44及草秆筛46并朝向分选室40的后上方的分选风。第一送风装置48供给从上筛44的前下方向摆动分选装置41的后上方的分选风。第二送风装置49供给从下方向上方经过草秆筛46并朝向摆动分选装置41的后上方的分选风。
由摆动分选装置41分选出的谷粒中的精粒向设置在摆动分选装置41的中间部的下方的第一绞龙50流下,利用第一绞龙50输送到脱粒装置7的横向外侧。由第一绞龙50输送的精粒利用与第一绞龙50的输送终止端部连接的扬谷装置51供给到谷粒箱8。由摆动分选装置41分选出的谷粒中的未处理粒向设于摆动分选装置41的后部的下方的第二绞龙52流下,利用第二绞龙52向脱粒装置7的横向外侧输送。由第二送风装置49供给的分选风通过第二绞龙52的上方。由第二绞龙52输送的未处理粒被与第二绞龙52的输送终止端部连接的回送装置53回送到摆动分选装置41的起始部。由摆动分选装置41分选出的尘埃与分选风一起被吸入排尘风扇33,从排尘风扇33排出到脱粒装置7的外部。
〔关于分隔部件〕
如图3、图4所示,分隔部件26设置在脱粒室10中的与脱粒筒11的前端部11F对应的位置处的沿左右方向与脱粒供给链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10a。分隔部件26将形成在脱粒筒11与筛网15之间的处理空间和分选室40分隔开。在由脱粒筒11的谷秆导入部11A及脱粒筒11的脱粒处理部11B的前端部分别进行拨入处理、脱粒处理的穗梢侧部分,容易产生长的秸秆屑等秸秆屑,但所产生的秸秆屑被分隔部件26挡住,难以漏到脱粒室10中。
如图4所示,分隔部件26的后端部26R与筛网15相连。即使秸秆屑从分隔部件26向脱粒室10的后方流动,也不会从分隔部件26与筛网15之间漏下。筛网15相对于分隔部件26配置在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在脱粒室10的前部得到的谷粒在流动到分隔部件26之前从筛网15漏下,在脱粒室10的前部产生的秸秆屑从产生位置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流动,被分隔部件26挡住。
具体来说,如图3、图4所示,在筛网1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设置有沿筛网15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分割线Y。筛网15可由分割线Y分割成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筛网部15A和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筛网部15B。图4所示的部件54是将上游侧筛网部15A的前端部和前壁部16连结的连结部件。
如图4、图5所示,分隔部件26具有第一分隔部26A以及设置在第一分隔部26A的前端部与前壁部16之间的第二分隔部26B。第一分隔部26A具有由板部件构成的主体部55、与主体部55的前部连结的前框部56、与主体部55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连结的横框部57。主体部55和前框部56通过焊接而连结。左右的横框部57和主体部55通过焊接而连结。第二分隔部26B通过连接螺栓与前壁部16可拆装地连接。前框部56和第二分隔部26B通过将前框部56支承于第二分隔部26B的支承导轨部34而可拆装地连结。在主体部55的后端部设有加强板58。加强板58和主体部55通过焊接而连结。在主体部55的背侧的左右方向的两个位置设有加强杆59。各加强杆59与前框部56及加强板58连结。加强杆59和前框架56通过焊接而连结。加强杆59和加强板58通过焊接而连结。
左右的横框部57一体成形于下游侧筛网部15B的横框部60,加强板58与下游侧筛网部15B的最前面的横梁61通过焊接而连结,分隔部件26一体地安装于下游侧筛网部15B。第二分隔部26B经由连接螺栓支承于前壁部16,分隔部件26支承于前壁部16以及下游侧筛网部15B。在分隔部件26、下游侧筛网部15B及上游侧筛网部15A组装于脱粒装置7的状态下,作为分隔部件26的后缘部的加强板58与作为下游侧筛网部15B的前缘部的横梁61相邻,且作为分隔部件26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的两横框部57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横框部57与上游侧筛网部15A的前端部的作为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的两横框部62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横框部62相邻。在脱粒室10的前部得到的谷粒在流动到分隔部件26之前从上游侧筛网部15A漏下,在脱粒室10的前部产生的秸秆屑向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流动并被分隔部件26挡住。由分隔部件26挡住的谷粒在向脱粒室10的后方流动时从下游侧筛网部15B漏下。
如图4所示,分隔部件26在第二分隔部26B对应于脱粒室10中的与谷秆导入部11A对应的部位。分隔部件26在脱粒室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1设定得比谷秆导入部11A的前后长度L2长。利用分隔部件26,可抑制秸秆屑在脱粒室10中的与脱粒筒11的前端部11F对应的部位漏入到分选室40中。
<其他实施方式>
(1)图6是表示具有另一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26的俯视图。在具有另一实施方式的分隔部件26中,在相对于分隔部件26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位具有筛网15。具体地,下游侧筛网部15B的前侧部分相对于分隔部件26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分隔部件26一体地安装于下游侧筛网部15B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分隔部件26和筛网15也可以能够分离的。另外,也可以在筛网15中的具有横梁及纵梁的部分可拆装地支承分隔部件,将筛网15构成为能够在带着分隔部件26的状态和不带分隔部件26的状态之间变更状态。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分隔部件26由第一分隔部16A及第二分隔部16B构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分隔部件整体可以是由单一的部件构成,或者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分隔部构成。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筛网15可分割为上游侧筛网部15A和下游侧筛网部15B的例子,但也可以构成为不能分割。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分隔部件26形成为沿着筛网15的圆弧形状的圆弧形状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分隔部件26也可以是在脱粒筒周向上的多个位置弯折的多段弯折形状。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备插入收割谷秆的穗梢侧部分的脱粒室、对插入脱粒室中的穗梢侧部分进行脱粒的脱粒筒、设置在脱粒筒下方的外侧周围的筛网、将从筛网漏下的脱粒谷粒和尘埃分选开的分选室、将收割谷秆的茎根侧部分向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的脱粒供给链的脱粒装置。
Claims (9)
1.一种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脱粒室,其插入收割谷秆的穗梢侧部分;
脱粒筒,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中,对插入所述脱粒室中的穗梢侧部分进行脱粒;
筛网,其设置在所述脱粒筒的下方的外侧周围;
分选室,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的下方,将从所述筛网漏下的脱粒谷粒和尘埃分选开;
脱粒供给链,其在所述脱粒室的横向侧方沿所述脱粒室的前后方向延伸,将收割谷秆的茎根侧部分向所述脱粒室的后方夹持输送;
在所述脱粒室中的与所述脱粒筒的前端部对应的位置处的沿左右方向与所述脱粒供给链侧相反的一侧,并且在比所述筛网的脱粒筒周向上的中心位置靠沿左右方向与所述脱粒供给链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设有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将形成在所述脱粒筒与所述筛网之间的处理空间和所述分选室分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筛网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网相对于所述分隔部件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网相对于所述分隔部件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是圆弧形状,该圆弧形状是沿着所述筛网的圆弧形状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网能够分割为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筛网部和位于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筛网部,
所述分隔部件一体安装在所述下游侧筛网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的后缘部与所述下游侧筛网部的前缘部相邻,
所述分隔部件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横缘部与所述上游侧筛网部的前端部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上的两横缘部中的脱粒筒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横缘部相邻。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脱粒筒的前端部,具有越靠近前端侧则径向尺寸越小的圆锥台状的谷秆导入部,
所述分隔部件设置在所述脱粒室的与所述谷秆导入部对应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部件在脱粒室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谷秆导入部的前后长度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17489A JP7155069B2 (ja) | 2019-06-25 | 2019-06-25 | 脱穀装置 |
JP2019-117489 | 2019-06-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9772A CN112119772A (zh) | 2020-12-25 |
CN112119772B true CN112119772B (zh) | 2024-08-06 |
Family
ID=7385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72348.3A Active CN112119772B (zh) | 2019-06-25 | 2020-06-22 | 脱粒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55069B2 (zh) |
KR (1) | KR20210000670A (zh) |
CN (1) | CN1121197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90109B (zh) * | 2020-12-30 | 2024-12-13 |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凹板筛结构及联合收割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61154A (ja) * | 1999-12-07 | 2001-06-19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JP2009148219A (ja) * | 2007-12-21 | 2009-07-09 | Yanmar Co Ltd | 脱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216358Y1 (zh) * | 1964-11-24 | 1967-09-21 | ||
US4607480A (en) * | 1985-04-16 | 1986-08-26 | Glavnoe Spetsializirovannoe Konstruktorskoe Bjuro Po Mashinam Uborki Zernovykh Kultur I Samokhodnykh Shassi | Axial-flow combine |
JP4008980B2 (ja) * | 1997-04-30 | 2007-11-14 |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 コンバイン |
JP2004187551A (ja) * | 2002-12-10 | 2004-07-08 | Iseki & Co Ltd | 脱穀装置 |
JP3846886B2 (ja) * | 2003-09-24 | 2006-11-15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脱穀装置 |
JP4610915B2 (ja) | 2004-03-17 | 2011-01-12 |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 脱穀装置 |
JP5859724B2 (ja) * | 2010-10-22 | 2016-02-16 |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 脱穀装置 |
JP2012249551A (ja) * | 2011-05-31 | 2012-12-20 | Iseki & Co Ltd | 脱穀装置およびこの脱穀装置を搭載したコンバイン |
KR101363951B1 (ko) * | 2011-08-30 | 2014-02-18 | 이세키노우키가부시키가이샤 | 탈곡장치 |
JP6639993B2 (ja) * | 2016-03-30 | 2020-02-05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コンバイン |
JP6731843B2 (ja) | 2016-12-22 | 2020-07-29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脱穀装置 |
-
2019
- 2019-06-25 JP JP2019117489A patent/JP715506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7 KR KR1020200073498A patent/KR20210000670A/ko active Pending
- 2020-06-22 CN CN202010572348.3A patent/CN1121197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61154A (ja) * | 1999-12-07 | 2001-06-19 |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JP2009148219A (ja) * | 2007-12-21 | 2009-07-09 | Yanmar Co Ltd | 脱穀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03015A (ja) | 2021-01-14 |
JP7155069B2 (ja) | 2022-10-18 |
KR20210000670A (ko) | 2021-01-05 |
CN112119772A (zh) | 2020-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35179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6842950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7212967A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112119772B (zh) | 脱粒装置 | |
JP2005013107A (ja) | 脱穀装置の2番還元構造 | |
CN117425399A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3846886B2 (ja) | 脱穀装置 | |
KR102706730B1 (ko) | 콩 콤바인의 탈곡부 | |
JP4590612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選別装置 | |
KR102747877B1 (ko) | 콩 콤바인의 드럼구조 | |
JP5769600B2 (ja) | 揺動選別装置 | |
JP3686604B2 (ja) | 脱穀機の二番処理装置 | |
JP3670118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揺動選別装置 | |
JPH11332369A (ja) | コンバインの二番物処理構成 | |
JP2000201524A (ja) |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
JP4630184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832834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4413187B2 (ja) | 脱穀装置の選別構造 | |
JP2000166364A (ja) |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
JPH0731272A (ja) | 脱穀装置の風選構造 | |
CN119183347A (zh) | 脱粒装置 | |
JP2022091004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07244234A (ja) | コンバインの二番還元縦コンベア | |
JPH1189403A (ja) |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 |
JP2001103833A (ja) | 汎用コンバインの還元処理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