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4504A - 图像加热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4504A CN112114504A CN202010548196.3A CN202010548196A CN112114504A CN 112114504 A CN112114504 A CN 112114504A CN 202010548196 A CN202010548196 A CN 202010548196A CN 112114504 A CN112114504 A CN 112114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er
- sheet member
- conductive sheet
- heating apparatus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3 re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加热装置和成像装置。图像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其与第一旋转构件形成夹持部,以将记录材料夹持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加热器,其加热夹持部;导电片构件,其布置成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和限制构件,其限制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的相对位置。限制构件构造成限制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但允许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第一方向是其中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向。使加热器与片构件结合的加强区布置在电隔离的位置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电子照相记录型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中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加热装置、以及通过重新加热调色剂图像来提高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值的光泽度处理装置。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定影装置中的热定影的加热器的温度检测构造,该定影装置是图像加热装置的示例。
背景技术
安装在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中的、作为上述图像加热装置的示例的定影装置通常包括将热传递至记录材料的膜和布置在陶瓷基板上的加热电阻器。另外,定影装置包括与膜的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和隔着膜与加热器形成夹持部的辊。在加热器中,加热区域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被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并且每个子区域的温度可以独立地调节。在这种定影装置中,已经提出了如下构造:其中对于每个加热区域形成热敏电阻(温度检测元件)并且针对每个加热区域检测温度(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54071)。
发明内容
在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7-054071的上述构造中,每个温度检测元件经由导体而在加热器的边缘处具有电触点,并且通过电线连接至控制基板。对于该电线,使用诸如柔性印刷电路(FPC)或柔性扁平电缆(FFC)的柔性片。温度检测元件和加热器通过焊接电触点而连接。柔性片的使用由于使电线的布线变容易而可以改进定影装置的组装。其中柔性片被焊接至加热器的边缘上的电触点的连接部分通常通过胶带或粘合剂来加强,因为该连接部分对剪切方向上的力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易受剥离方向上的力的影响。然而,包括加热元件的加热器会达到高温并且要使用的胶带或粘合剂必须耐高温,因此担心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用胶带和粘合剂的情况下加强加热器的热敏电阻电极与柔性片的结合并且抑制焊料剥离和电极剥离的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
第二旋转构件,其与第一旋转构件接触并与第一旋转构件形成夹持部,以将记录材料夹持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
加热器,其加热夹持部;
导电片构件,其通过布置成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而与加热器电连接;和
限制构件,其在维持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的电连接状态的同时限制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的相对位置;
其中,限制构件构造成限制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但允许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第一方向是其中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向。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
第二旋转构件,其与第一旋转构件接触并与第一旋转构件形成夹持部,以将记录材料夹持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
加热器,其加热夹持部;和
导电片构件,其通过布置成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而与加热器电连接;
其中,导电片构件包括片构件侧加强区,所述片构件侧加强区布置在位于关于加热器的电连接部分内侧的关于加热器的结合部分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布置在导电片构件的边缘侧,
其中,加热器包括在面对片构件侧加强区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结合部分中的加热器侧加强区,
其中,彼此面对的片构件侧加强区和加热器侧加强区被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部分,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和
定影部分,其使通过成像部分形成的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其中,定影部分是上述图像加热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使用胶带或粘合剂的情况下加强焊接至加热器的热敏电阻电极上的柔性片的耐剥离性。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总体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2和3的定影夹持部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3A至3E是示出了加热器的构造的图;
图4A和4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3的热敏电阻的触点部分的保护构造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3的热敏电阻的触点部分的保护构造的图;
图6A和6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3的热敏电阻的触点部分的保护构造的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3的加热电极的触点的构造的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3的保持触点构件的壳体构件的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3的热敏电阻的触点部分的保护构造的图;和
图10至10E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加热器的构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给出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示例)的描述。然而,可以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构造、各种条件等适当地改变在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因此,在各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并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成像装置的概述
首先将描述可应用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图1是示出了设置有定影装置的打印机1的大体构造的纵向剖视图,定影装置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加热装置的示例。在打印机1的下部部分中存储有抽屉式盒2。手动进给部分3布置在打印机1的右侧。记录材料P可以分别装载和存储在盒2和手动进给部分3中,并且记录材料P被逐张地分离并进给至对准辊4。打印机1包括成像部分5,在成像部分5中沿着横向方向成行地布置有分别对应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成像站5Y、5M、5C和5K。
在成像部分5中,布置有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6Y、6M、6C和6K(以下称为感光鼓6)、和使感光鼓6的表面均匀地带电的充电装置7Y、7M、7C和7K。还布置有根据图像信息发射激光束并在感光鼓6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扫描仪单元8;和使调色剂附着至静电潜像上以使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设备9Y、9M、9C和9K。此外,还布置有将每个感光鼓6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静电转印带10上的一次转印部分11Y、11M、11C和11K(以下称为一次转印部分11)。转印带10上的通过各个一次转印部分11转印的各个调色剂图像由二次转印部分12转印至记录材料P。然后,当转印的图像穿过作为定影部分(图像加热部分)的定影装置100时,转印的图像通过来自加热单元101和压力辊102的压力和热而被定影至记录材料P,压力辊102以压力与加热单元101接触。然后,通过双面挡板13切换输送路径,并且记录材料P被输送至排出辊对14或折返辊对15。如果记录材料P被输送至折返辊对15侧,则记录材料P被折返辊对15反转,并且再次穿过对准辊4、二次转印部分12和定影装置100,然后被输送至排出辊对14侧,从而进行双面打印。最后,记录材料P穿过排出辊对14并排出至记录材料P装载部分16。
作为成像装置,上面已经描述了包括多个感光鼓6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包含在包括一个感光鼓6的单色复印机或打印机中的定影装置。
定影装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2描述可应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图2是由加热单元101和压力辊102构成的定影夹持部的剖视图。加热单元101包括:作为第一旋转构件的管状膜103;布置在管状膜103的内侧的加热器200,保持加热器200的加热器保持构件105;和金属支架构件104。加热器200、加热器保持构件105和支架构件104构成加热器单元111。加热器200在相对于基层201与膜103相反的一侧(在后表面上)具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包括第一加热电阻器202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b,并且通过基层201和滑动表面层207将热传递至管状膜103。作为第二旋转构件的压力辊102具有由金属制成的芯棒和由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并且利用其橡胶层形成定影夹持部。加热器保持构件105通过压力单元(未示出)经由支架构件104在朝向压力辊102的方向上被按压。换句话说,加热单元101被压向压力辊102,使得加热单元101和压力辊102形成保持被输送的记录材料P的定影夹持部。压力辊102被驱动单元(未示出)沿旋转方向R旋转驱动,并且随着压力辊102旋转,管状膜103在旋转方向R上被驱动。
加热器
将参考图3A至3E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加热器的特征。图3A是加热器200在较短方向(与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视图。加热器200被布置在陶瓷基板201的通电层上的第一加热电阻器202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b加热,陶瓷基板的纵向方向是与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在通电层中,沿着加热器的纵向方向布置第一导体203和第二导体204。第一导体203在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上被分支为上游侧和下游侧,即分别为导体203a和导体203b。第二导体204布置在第一加热电阻器202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b之间。
在加热器200的后表面上,布置隔绝保护层206以覆盖两个加热电电阻器202a、202b和导体203、204。在其中加热器200相对于膜103滑动的滑动表面侧,布置涂覆有具有良好滑动性的材料(例如,玻璃、聚酰亚胺)的滑动表面层207。
图3B、3C和3D是加热器200的每一层的平面图。在加热器200中,沿着加热器200的纵向方向布置多个加热块,每个加热块包括布置在通电层中的第二导体204、第一加热电阻器202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b。在实施例1的加热器200的情况下,沿着加热器200的纵向方向布置总共五个加热块。第一加热块202-1由以下部件构成:在加热器200的较短方向上对称地形成的第一加热电阻器202-1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1b;第二导体204的一部分204-1;和稍后提及的电极205-1。类似地,第二加热块202-2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加热电阻器202-2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2b;第二导体204的一部分204-2;和稍后提及的电极205-2。第三加热块202-3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加热电阻器202-3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3b;第二导体204的一部分204-3;和稍后提及的电极205-3。第四加热块202-4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加热电阻器202-4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4b;第二导体204的一部分204-4;和稍后提及的电极205-4。第五加热块202-5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加热电阻器202-5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5b;第二导体204的一部分204-5;和稍后提及的电极205-5。
第一导体203沿着加热器200的纵向方向布置。第一导体203由导体203a和导体203b构成。导体203a与每个加热块的第一加热电阻器202-1a、202-2a、202-3a、202-4a和202-5a连接。导体203b与每个加热块的第二加热电阻器202-1b、202-2b、202-3b、202-4b和202-5b连接。在每个加热块中,导体203a(第一导电部分)将基板在较短方向上的一端与电极205C1电连接,所述一端是第一加热电阻器202-1a至202-5a的面向第二加热电阻器202-1b至202-5b的相反侧。此外,在每个加热块中,导体203b(第二导电部分)将第二加热电阻器202-1b至202-5b的每个基板在较短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电极205C2电连接。第二导体204被分为204-1、204-2、204-3、204-4和204-5,它们分别与加热块202-1、202-2、202-3、202-4和202-5连接。204-1至204-5将第一加热电阻器202-1a至202-5a在较短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电极205-1至205-5电连接,并且将第二加热电阻器202-1b至202-5b在较短方向上的一端与电极205-1至205-5连接,由此204-1至204-5变为第三导电部分。
电极205C1、205C2、205-1、205-2、205-3、205-4和205-5是保护层206的开口,以向第一加热电阻器202a和第二加热电阻器202b供电。电极205C1(第一电触点部分)布置于基板在纵向方向上的一端附近,电极205C2(第二电触点部分)布置于基板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附近。电极205C1和电极205C2是公共电极,以经由导体203a和导体203b向五个加热块202-1至202-5供电。另一方面,电极205-1是向加热块202-1供电的电极。类似地,电极205-2向加热块202-2供电,电极205-3向加热块202-3供电,电极205-4向加热块202-4供电,电极205-5向加热块202-5供电。布置在电极205C1与电极205C2之间的电极205-1至205-5对应于每个加热块的第三电触点部分。使连接到电源的触点构件(未示出)与这些电极中的每一个接触以使电极通电,由此将电力供应至彼此并联地连接至导体203a和导体203b的第一至第五加热块。
通过改变要供应至加热器200的所划分的加热块202-1至202-5的电力的比率,可以抑制其中记录纸不通过的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边缘处的温度升高。例如,在定影具有与加热块202-3相对应的宽度的记录纸的情况下,仅向加热块202-3供电,由此可以通过仅向加热块202-3供电来抑制非纸张通过区域的边缘处的温度升高。
温度检测构造
在加热器200的滑动表面层上,在每个加热块中布置热敏电阻Tp1至Tp5和Ts1至Ts5(温度检测元件)。使用这些热敏电阻,检测每个加热块的温度,并且控制要供应至加热块的电力。此外,连接至每个热敏电阻的导体也布置在加热器200的滑动表面层上。导体EG1和EG2分别连接至热敏电阻Tp1至Tp5和Ts1至Ts5的一端,并且连接至控制回路的热敏电阻温度检测部分的接地电位。导体ET1至ET5分别连接至热敏电阻Ts1至Ts5,并且沿纵向方向形成直至加热器200的边缘。导体EP1在未与导体EG1连接的一侧处连接至热敏电阻Tp1至Tp5的边缘。在滑动表面层上,除了加热器200在纵向方向上的边缘以外,形成保护玻璃。每个导体的未被保护玻璃覆盖的部分成为与作为导电片构件的柔性片107连接的电极。图3E示出了柔性片107在加热器的边缘上与电极结合的状态。在柔性片107上,与连接至各个热敏电阻的导体相似的导体图案被形成并且与位于加热器的边缘上的触点焊接,使得柔性片107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
触点保护构造
图4A和4B示出了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的保护构造。图4A示出了在将U形壳体构件106a安装在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中之前的状态,图4B示出了在将U形壳体构件106a安装在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中之后的状态。壳体构件106a是U形的,并且倘若假设柔性片107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向是第一方向,则壳体构件106a包括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接触部分106a-1和106a-2,该对接触部分彼此大致平行并且彼此面对。在实施例1中,将壳体构件106a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的一部分一起安装在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连接部分)处。然后,该对接触部分中的一侧的接触部分106a-1在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上与柔性片107接触,并且该对接触部分中的另一侧的接触部分106a-2在所述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接触。结果,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一起被该对接触部分保持。
换句话说,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和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一起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的边缘处在U形壳体构件106a的开口部分中层叠。通过这样地布置柔性片107,限制了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但允许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结果,U形壳体构件106a接收沿剥离方向施加至柔性片107的力,并且可以防止该力沿剥离方向直接施加至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因此,可以抑制在加热器200的纵向方向上的边缘处关于柔性片107的结合部分处的焊料剥离的发生、以及从加热器200和柔性片107剥离电极的发生。
此外,在壳体构件106a被安装时,维持了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电连接状态。同时,限制了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在第一方向(柔性片107的剥离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换句话说,壳体构件106a用作限制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限制构件。仍然允许在第二方向(其垂直于第一方向)上、即在安装壳体构件106a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与使用胶带或粘合剂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不同,可以改进安装/移除壳体构件106a时的可组装性。此外,在实施例1中,壳体构件106a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一起安装在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即使在没有加热器保持构件105的情况下将壳体构件106a直接安装在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处,也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
实施例2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定影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的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图6A示出了在安装U形壳体构件106b之前的状态,图6B示出了在安装U形壳体构件106b之后的状态。图7示出了从加热器的后表面侧观察的、在加热器200被安装的状态下的加热器保持构件105的图。壳体构件106b包括在沿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是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接触部分106b-1和106b-2,接触部分106b-1和106b-2彼此面对并且大致平行地延伸。
实施例2的该对接触部分由在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上与稍后提及的垫片构件108接触的接触部分106b-1、和在所述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接触的接触部分106b-2构成。此外,如图8所示,在U形壳体构件106b中布置至少一个电触点构件109。电触点构件109沿着壳体构件106b的插入方向布置在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接触的接触部分106b-2中。当将U形壳体构件106b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一起安装在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处时,电触点构件109与电极部分205C1和205C2接触(电连接)。电力从电源经由壳体构件106b供应至布置在加热器200中的加热电阻器202a和202b,并且加热电阻器202a和202b发热。
如图6A和6B所示,垫片构件108布置在与加热器200的一部分重叠的柔性片107和U形壳体构件106b之间。这样,当将U形壳体构件106b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一起安装在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连接部分)处时,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被垫片构件108覆盖。换句话说,根据实施例2,壳体构件106b的该对接触部分中的一侧的接触部分106b-1与垫片构件108而不是柔性片107接触,并且该对接触部分中的另一侧的接触部分106b-2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接触。因而外壳构件106b不直接接触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并且能够减少对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位于加热器滑动表面层在纵向方向上的边缘处的结合部分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垫片构件108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沿与壳体构件106b插入至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该突出部分构造成与形成在壳体构件106b的该对接触部分中的接触垫片构件108的接触部分106b-1中的凹槽部分接合。通过与壳体构件106b的凹槽部分接合的突出部分,限制了突出部分在与壳体构件106b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此外,如上所述,壳体构件106b包括与垫片构件108接触的接触部分106b-1和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接触的接触部分106b-2,这两个接触部分在一端处相连,如图6A所示。因此,如果壳体构件106b的一个接触部分106b-1的移动受到限制,则另一接触部分106b-2的移动也受到限制。由于壳体构件106b整体上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加热器200与壳体构件106b一起绝不会在与壳体构件106b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位。如上所述,柔性片107、加热器200、加热器保持构件105和垫片构件108可以被视为一个组件。然后,形成在壳体构件106b中的凹槽部分和布置在垫片构件108中的突出部分可以被视为限制壳体构件106b和垫片构件108在与插入至组件的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限制部分。通过由凹槽部分和突出部分构成的该限制部分,壳体构件106b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可以防止加热器200相对于其中安装壳体构件106b的加热器保持构件105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的移动。
当从后表面侧观察加热器200时,保护层的电极部分205C1和205C2以及加热器滑动表面层的热敏电阻电极部分均位于加热器在纵向方向上的边缘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从加热器的后表面侧观察时,热敏电阻电极部分以及电极部分205C1和205C2可以布置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以确保电极部分之间的绝缘距离。图9是示出了在加热器200的保护层的电极部分205C1与205C2和加热器滑动表面层内的热敏电阻电极部分布置在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的情况下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的保护结构的图。在该构造中,垫片构件108布置成在加热器200的纵向方向上的边缘处与柔性片107和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重叠。换句话说,柔性片107和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与加热器保持构件105的一部分一起布置在壳体构件106b的该对接触部分之间,并且垫片构件108与结合部分重叠。通过这种构造,限制了柔性片107和加热器200之间在其中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向(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但允许壳体构件106b在插入方向(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结果,U形壳体构件106b经由垫片构件108接收沿剥离方向施加至柔性片107上的力,并且这可以防止力直接沿剥离方向施加至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之间的结合部分。因此,可以抑制在加热器200的纵向方向上的边缘处关于柔性片107的结合部分处的焊料剥离的发生,以及从加热器200和柔性片107剥离电极的发生。壳体构件106b在被插入时也是限制构件,以限制柔性片107与加热器之间在其中柔性片107与加热器200的一部分重叠的第一方向上(即,在柔性片107的剥离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然而,壳体构件106b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被允许。因此,与使用胶带或粘合剂的情况不同,可以改进在安装/移除壳体构件106b时的可组装性,就如实施例1一样。
实施例3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定影装置。与实施例1或2相同的组成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首先,将参照图10A至10E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加热器的特征。图10A是加热器200在较短方向(与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剖视图。图10B、10C和10D是加热器200的每层的平面图。图10E示出了柔性片107在加热器的边缘上与电极结合的状态。
在加热器200的滑动表面层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上以及在其较短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上,形成导体LH1至LH4。在加热器200的两个边缘上,由与加热器200的一个边缘连接的第一片构件和与加热器200的另一边缘连接的第二片构件构成的柔性片107布置成分别与加热器200的一部分重叠。在柔性片107的一个边缘上,形成并通过焊料结合与形成在加热器200上的导体LH1至LH4类似的导体LF1至LF4,使得导体LH1至LH4与导体LF1至LF4重叠。导体LH1至LH4与导体LF1至LF4之间的结合部分是加强区,以防止柔性片107从加热器200剥离。在这些加强区中,形成在加热器200的滑动表面层上的导体LH1至LH4对应于加热器侧加强区,并且形成在柔性片107上的导体LF1至LF4对应于柔性片侧加强区。更具体地,图10D中的LH1和LH2是第一加热器侧加强区,LH3和LH4是第二加热器侧加强区。图10E中的LF1至LF2是与LH1和LH2结合的第一柔性片侧加强区,LF3和LF4是与LH3和LH4结合的第二柔性片侧加强区。如果通过加强区的结合部分布置在纸张通过区域中,则在打印期间加热器上的加热电阻器202变为高温,并且焊料可能熔化并剥离,因此该结合部分布置在纸张通过区域的外侧,远离加热电阻器202。
这些加强区形成在加热器的较短方向上的与传导路径隔离的边缘处,由此即使结合部分剥离,从加热器上的热敏电阻Ts和Tp至形成在柔性片107上的导体EF1和EF2的传导路径也不会断开。此外,加强区相对于关于加热器200的电极结合部分EJ1和EJ2结合柔性片107的内侧,所述电极结合部分EJ1和EJ2布置在柔性片107的边缘的一侧。
因此,当在安装图4A、4B和图6A、6B所示的壳体构件106a和垫片构件108之前布设柔性片107的导线时,沿剥离柔性片的方向的力不会直接施加至结合部分EJ1和EJ2部分,而是施加至加强区。与加热器200的边缘处的电极与柔性片107的导体EG1、EG2、EP1和ET1至ET5的结合同时进行加强区的结合。根据实施例3,可以防止在加热器200和柔性片107通过焊料结合之后剥离方向上的力施加至柔性片107并且电极的结合部分被剥离,或者防止形成在柔性片上的导体由于引发传导失效的弯曲应力而断开。结果,可以稳定地获取通过布置在加热器上的多个热敏电阻Tp和Ts检测的关于每个加热区域的温度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存在温度分散的情况下控制加热器200的加热。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
第二旋转构件,其与第一旋转构件接触并与第一旋转构件形成夹持部,以将记录材料夹持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
加热器,其加热夹持部;
导电片构件,其通过布置成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而与加热器电连接;和
限制构件,其在维持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的电连接状态的同时限制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的相对位置;
其中,限制构件构造成限制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但允许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第一方向是其中导电片构件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
保持加热器的保持构件;
其中,限制构件包括在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上与导电片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和在所述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保持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构造成通过该对接触部分保持导电片构件、加热器和保持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
其中,图像加热装置包括布置在限制构件与导电片构件之间的垫片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
保持加热器的保持构件;
其中,限制构件包括在第一方向的一个方向上与垫片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和在所述一个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保持构件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构造成通过该对接触部分保持垫片构件、导电片构件、加热器和保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
其中,垫片构件和限制构件包括限制彼此在与安装集成有导电片构件、加热器、保持构件和垫片构件的组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限制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
其中,加热器包括:
基板;和
沿着基板的纵向方向成行布置的多个加热电阻器,
其中,加热电阻器通过经由限制构件从电源提供的电力而发热。
7.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加热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
第二旋转构件,其与第一旋转构件接触并与第一旋转构件形成夹持部,以将记录材料夹持在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二旋转构件之间;
加热器,其加热夹持部;和
导电片构件,其通过布置成与加热器的一部分重叠而与加热器电连接;
其中,导电片构件包括片构件侧加强区,所述片构件侧加强区布置在位于关于加热器的电连接部分内侧的关于加热器的结合部分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布置在导电片构件的边缘侧,
其中,加热器包括在面对片构件侧加强区的位置处布置在所述结合部分中的加热器侧加强区,
其中,彼此面对的片构件侧加强区和加热器侧加强区被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
其中,导电片构件包括与加热器的一个边缘连接的第一片构件和与加热器的另一边缘连接的第二片构件,
其中,加热器包括与布置在第一片构件中的第一片构件侧加强区结合的第一加热器侧加强区、和与布置在第二片构件中的第二片构件侧加强区结合的第二加热器侧加强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
其中,第一旋转构件是管状膜,并且
其中,加热器布置在管状膜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还包括:
辊,其与管状膜的外表面接触并且隔着管状膜与加热器协作地形成夹持部。
1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单元,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和
定影单元,其使由成像单元形成的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其中,定影单元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13878 | 2019-06-19 | ||
JP2019113878 | 2019-06-19 | ||
JP2020-072459 | 2020-04-14 | ||
JP2020072459A JP7508260B2 (ja) | 2019-06-19 | 2020-04-14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4504A true CN112114504A (zh) | 2020-12-22 |
Family
ID=7379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48196.3A Pending CN112114504A (zh) | 2019-06-19 | 2020-06-16 | 图像加热装置和成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53365B2 (zh) |
CN (1) | CN112114504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61596A2 (en) * | 1990-06-11 | 1991-12-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endless film |
US20130302060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nnector for heater, and fixing apparatus |
CN103869671A (zh) * | 2012-12-11 | 2014-06-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设备 |
CN103913979A (zh) * | 2012-12-28 | 2014-07-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 |
US20150277309A1 (en) * | 2014-03-27 | 2015-10-01 | Oki Data Corporation | Heater unit,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170102650A1 (en) * | 2014-03-19 | 2017-04-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for use therei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319240A (ja) | 1996-05-30 | 1997-12-12 | Canon Inc | コネクタ、加熱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
JP2001125408A (ja) | 1999-10-28 | 2001-05-11 | Canon Inc | ヒーター装置、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94038B2 (ja) | 2014-05-26 | 2019-10-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ヒー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加熱装置 |
JP6555899B2 (ja) | 2015-02-19 | 2019-08-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WO2017002562A1 (ja) * | 2015-06-29 | 2017-01-0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661311B2 (ja) | 2015-09-11 | 2020-03-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及び像加熱装置に用いるヒータ |
JP6957239B2 (ja) | 2017-06-30 | 2021-11-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7508260B2 (ja) * | 2019-06-19 | 2024-07-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20
- 2020-06-16 CN CN202010548196.3A patent/CN11211450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0-03 US US17/958,632 patent/US1215336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61596A2 (en) * | 1990-06-11 | 1991-12-18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endless film |
US20130302060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nnector for heater, and fixing apparatus |
CN103869671A (zh) * | 2012-12-11 | 2014-06-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加热设备 |
CN103913979A (zh) * | 2012-12-28 | 2014-07-09 | 佳能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 |
US20170102650A1 (en) * | 2014-03-19 | 2017-04-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for use therein |
US20150277309A1 (en) * | 2014-03-27 | 2015-10-01 | Oki Data Corporation | Heater unit,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153365B2 (en) | 2024-11-26 |
US20230027168A1 (en) | 2023-0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508260B2 (ja)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16906B2 (ja) | 温度検知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3196182A (zh) | 加热装置,带加热装置,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US1176845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first circuit for supplying power to a heater, a second circuit electrically insulated with reinforced insulation from the first circuit, and a third circuit electrically insulated from the first and second circuits | |
KR101540839B1 (ko) | 화상 정착용 가열 장치 | |
JP7129212B2 (ja) | 定着装置 | |
CN113721441B (zh) |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
CN111308871A (zh) | 图像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7280554B2 (ja) |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3568293B (zh) | 图像加热设备和成像设备 | |
US10983464B2 (en) | Image heating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groups of conductors having different width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2114504A (zh) | 图像加热装置和成像装置 | |
KR102795404B1 (ko) | 상 가열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US12248259B2 (en) | Image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4498169A1 (en) |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dr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947296B2 (en) | Nip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7471848B2 (ja)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742325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37560B2 (ja) |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034822A (ja) | ヒーター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73007A (ja) | 加熱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