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8206B -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78206B CN111978206B CN202010999412.6A CN202010999412A CN111978206B CN 111978206 B CN111978206 B CN 111978206B CN 202010999412 A CN202010999412 A CN 202010999412A CN 111978206 B CN111978206 B CN 1119782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heater
- reactor
- reaction
- product
- convey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NAQMVNRVTILPCV-UHFFFAOYSA-N hexane-1,6-diamine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N NAQMVNRVTILPCV-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JBKVHLHDHHXQEQ-UHFFFAOYSA-N epsilon-caprolactam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N1 JBKVHLHDHHXQEQ-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ZLHYDRXTDZFRDZ-UHFFFAOYSA-N epsilon-aminocapro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N)=O ZLHYDRXTDZFRD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Ammon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NH4+].[OH-] VHUUQVKOLVNVR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5000011114 ammonium hydr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KBMSFJFLSXLIDJ-UHFFFAOYSA-N 6-aminohexane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N KBMSFJFLSXLID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2159 carrier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BRPQOXSCLDDYGP-UHFFFAOYSA-N calc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Ca+2] BRPQOXSCLDDYG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calc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Ca]=O ODINCKMPIJJUC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92 calc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287 alkaline earth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QVQLCTNNEUAWMS-UHFFFAOYSA-N bar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Ba]=O QVQLCTNNEUAWM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IATRAKWUXMZMIY-UHFFFAOYSA-N stront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2].[Sr+2] IATRAKWUXMZMIY-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314 transition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395 magnesium 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magnes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Mg]=O CPLXHLVBOLITMK-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magnesium;oxygen(2-) Chemical group [O-2].[Mg+2] AXZKOIWUVFPNL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NDLPOXTZKUMGOV-UHFFFAOYSA-N oxo(oxoferriooxy)iron hydrate Chemical group O.O=[Fe]O[Fe]=O NDLPOXTZKUMGO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239 silicon dioxid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460 hyd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SLXKOJJOQWFEFD-UHFFFAOYSA-N 6-aminohexan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O)=O SLXKOJJOQWF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BTGRAWJCKBQKAO-UHFFFAOYSA-N adiponitrile Chemical compound N#CCCCCC#N BTGRAWJCKBQKA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939 c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062 hydroly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AMWRITDGCCNYAT-UHFFFAOYSA-L hydroxy(oxo)manganese;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O[Mn]=O.O[Mn]=O AMWRITDGCCNYAT-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60002684 aminocaproic acid Drug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QPLDLSVMHZLSFG-UHFFFAOYSA-N Copper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u]=O QPLDLSVMHZLSF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751 Copper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Phosph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5 chemical reaction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431 copper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142 ring open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08 titanium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305 Nylon 6,10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9142 PO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93 Zr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147 aluminium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64 chemical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839 conversion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5442 diisocyanat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21 disti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K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O-]P([O-])([O-])=O NBIIXXVUZAFLBC-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2 phosph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039 two-step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3/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 C07C253/2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nitriles by dehyd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3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07C231/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mides from amides by reaction at nitrogen atoms of carboxamide grou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包括预热器、反应器、分离器、产品收集装置和物料回收装置;其中,预热器有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反应器有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分离器有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产品收集装置有第一产品收集装置和第二产品收集装置;物料回收装置有第一物料回收装置和第二物料回收装置;第一预热器、第一反应器、第一分离器和第一产品收集装置依次相连接,第一物料回收装置与第一分离器相连;第二预热器、第二反应器、第二分离器和第二产品收集装置依次相连,第二物料回收装置与第二分离器相连;第二预热器与第一产品收集装置相连接。本发明系统简单优化,能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特别适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
背景技术
己二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尼龙66、尼龙610和二异氰酸酯(HDI)。目前,生产己二胺的方法主要包括通过中间体己二腈进行的生产方法和通过中间体6-氨基己腈进行的生产方法,其中,通过制备中间体己二腈进行生产己二胺的方法成本偏高。通过中间体6-氨基己腈进行生产己二胺的方法中,主要采用己内酰胺直接氨化合成6-氨基己腈,再将6-氨基己腈加氢合成己二胺,该方法虽无需制备己二腈,但也存在成本较高及原料选择性和转化率低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1710943063.4公开了一种己内酰胺液相法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及装置,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将己内酰胺、少量己二腈、及磷酸或者磷酸盐催化剂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得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并对其进行搅拌加热;当混合溶液达到一定温度时,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氨气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反应产物进行精馏提纯得到纯的6-氨基己腈;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制备过程,但仍不可避免的使用了己二腈,己内酰胺转化率也仅仅达到48%~65%,且催化剂难再回收利用,整体成本较高。
专利CN201710942344.8提供了一种气相法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将己内酰胺蒸汽与热氨气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将得到的己内酰胺蒸汽与热氨气的混合物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氨化脱水反应,得到一种氨化流出物;对得到的氨化流出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纯的6-氨基己腈;在该方法中,己内酰胺在反应过程中脱水生成6-氨基己腈,高温下少量水促进己内酰胺聚合,同时己内酰胺聚合产生的聚合物会结焦附着在催化剂表面,降低催化剂活性和使用寿命,影响反应装置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整套题反应效率。
因此,亟需改进中间体6-氨基己腈的生产装置及其工艺,提高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降低成本,以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实现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的高效合成,大幅提高原料利用率及产品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预热器、反应器、分离器、产品收集装置和物料回收装置;其中,所述预热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所述反应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所述分离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所述产品收集装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产品收集装置和第二产品收集装置;所述物料回收装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物料回收装置和第二物料回收装置;所述第一预热器、所述第一反应器、所述第一分离器和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一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所述第二反应器、所述第二分离器和所述第二产品收集装置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物料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二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与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一反应器为微通道反应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二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均为气液分离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载气输送装置,所述载气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预热器相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第一产品并将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到所述第二预热器中进行预热;所述载气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预热器中输送载气,所述载气与所述第一产品同步输送。
较佳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载气为氮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一预热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预热器A和第一预热器B,所述第一预热器A和第一预热器B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预热器A用于原料己内酰胺预热,所述第一预热器B用于原料氨水预热;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有七组,分别为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第三物料输送装置、第四物料输送装置、第五物料输送装置、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和第七物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预热器A相连接,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所述第三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器和第一预热器A相连接,所述第四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器和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所述第五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所述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和所述第二预热器相连接,所述七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反应器和所述第二预热器相连接。
较佳地,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中,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四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五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七物料输送装置均为高压泵。
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本发明上述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进行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己内酰胺和氨水于第一预热器预热后,分别通入第一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2)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一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酰胺,所得产品6-氨基己酰胺由第一产品收集装置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收集;
(3)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经第二预热器预热气化后,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第二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二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腈,所得产品6-氨基己腈有第二产品收集装置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二物料回收装置收集。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1)中,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40%,己内酰胺和氨水的摩尔比为1:(1~8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1)中,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275℃~450℃,氨水的预热温度为150℃~45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300℃~650℃,反应压力为0.3MPa~8MPa,反应时间为0.1min~10min。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2)中,对所述物料进行分离的温度为105℃~25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6-氨基己酰胺的预热温度为395℃~50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3)中,进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400℃~550℃,反应空速为0.1h-1~5h-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催化剂为碱土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所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和/或氧化钙、和/或氧化锶、和/或氧化钡;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铁、和/或氧化锰、和/或氧化铜、和/或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中,在所述步骤(2)中,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6-氨基己酰胺后所余物料,送到步骤(1)中继续进行反应;在所述步骤(3)中,以氮气为载气,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进行预热气化,并将预热气化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系统设计简单优化,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进行的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合成工艺,突破现有工艺路线,能够更高效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通过己内酰胺开环水解生成6-氨基己酰胺中间体进而再脱水生成6-氨基己腈,有效减少己内酰胺聚合,并减少催化剂表面结焦,从而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选择性,延长催化剂寿命,且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
1-第一预热器,101-第一预热器A,102-第一预热器B;
2-第二预热器;3-第一反应器;4-第二反应器;5-第一分离器;6-第二分离器;7-第一产品收集装置;8-第二产品收集装置;9-第一物料回收装置;10-第二物料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制且不限于此。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原料和试剂均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另外,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实质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并没有详细说明众所周知的元件、电路和使用方法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预热器、反应器、分离器、产品收集装置和物料回收装置;其中,所述预热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预热器1和第二预热器2;所述反应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反应器3和第二反应器4;所述分离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分离器5和第二分离器6;所述产品收集装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和第二产品收集装置8;所述物料回收装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和第二物料回收装置10;所述第一预热器1、第一反应器3、第一分离器5和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与第一分离器5相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2、第二反应器4、第二分离器6和第二产品收集装置8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物料回收装置10与第二分离器6相连接;所述第二预热器2与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相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热器1用于对原料进行预热,所述第二预热器2用于对第一产品6-氨基己酰胺进行预热;所述第一反应器3用于经第一预热器1预热后的原料进行反应,所述第二反应器4用于经第二预热器2预热后的第一产品进行再次反应;所述第一分离器5用于对原料在所述第一反应器3中反应后所得物料进行分离,分离所得的目标产品即第一产品由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收集,分离所得的其他物料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回收存储,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用于收集第一产品并将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到第二预热器2中进行预热;所述第二分离器6用于对第一产品在第二反应器4中反应后所得物料进行分离,分离所得的目标产品即第二产品由第二产品收集装置8收集,分离所得的其他物料由第二物料回收装置10回收存储。
具体应用本发明上述的工艺系统进行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己内酰胺和氨水于第一预热器1预热后,分别通入第一反应器3中,进行反应;
(2)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一分离器5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酰胺,所得产品6-氨基己酰胺由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收集;
(3)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经第二预热器2预热气化后,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第二反应器4中,进行反应,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二分离器6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腈,所得产品6-氨基己腈有第二产品收集装置8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二物料回收装置10收集。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保障反应充分及产品收率,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应器3为微通道反应器,所述第二反应器4为固定床反应器,具体规格设置根据具体工况要求进行设定,较佳地,所述第一反应器3和第二反应器4优选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尤其优选为钛合金、和/或锆合金、和/或碳钢构造;为使第一产品6-氨基己酰胺和第二产品6-氨基己腈均得到充分分离,提高产品纯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器5和第二分离器6均为气液分离器,即对所述步骤(1)和步骤(3)反应所得物料采用蒸馏分离方法,收集目标产品及回收其他物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一产品6-氨基己酰胺转化率及目标产品即第二产品6-氨基己腈选择性,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载气输送装置(图中未示),所述载气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预热器2相连接;所述载气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预热器2中输送载气,所述载气与所述第一产品同步输送;所述载气优选为氮气。具体应用时,即在所述步骤(3)中,以氮气为载气,在第二预热器2中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进行预热气化,并将预热气化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脱水反应,通过氮气做为载气和保护气全程保护,以减少催化剂表面结焦,利于保障反应效率及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也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使原料预热充分并保障反应效果,以获得高选择性和高收率的第一产品6-氨基己酰胺,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预热器1优选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预热器A101和第一预热器B102,所述第一预热器A101和第一预热器B102分别与第一反应器3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预热器A101用于原料己内酰胺预热,所述第一预热器B102用于原料氨水预热;为节约物料成本,减少损耗,优选地,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与所述第一预热器B102相连接,以使经第一分离器5分离所得的氨气和水作为氨水原料进行再利用,作为反应原料进行充分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提高物料输送效率,以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优选地,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物料输送装置(图中未示),所述物料输送装置有七组,分别为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第三物料输送装置、第四物料输送装置、第五物料输送装置、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和第七物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与第一预热器A101相连接,用于向第一预热器A101中输送原料己内酰胺;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与第一预热器B102相连接,用于向第一预热器B102中输送原料氨水;所述第三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第一反应器3和第一预热器A101相连接,用于将预热后原料己内酰胺输送到第一反应器3中,从而使原料己内酰胺和同步输入的氨水进行反应;所述第四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第一反应器3和第一预热器B102相连接,用于将预热后原料氨水输送到第一反应器3中,从而使原料氨水和同步输入的己内酰胺进行反应;所述第五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和第一预热器B102相连接,用于将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回收的氨水输送到第一预热器B102中作为原料进行预热,进而作为反应原料进入第一反应器3中进行反应;所述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和第二预热器2相连接,用于将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收集的第一产品6-氨基己酰胺输送到第二预热器2中进行预热;所述七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第二反应器4和第二预热器2相连接,用于静啊预热后的第一产品6-氨基己酰胺输送到第二反应器4中进行反应;较佳地,所述七组物料输送装置优选为高压泵,从而使各步反应所需物料得到高效传送,进而使工艺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在上述的应用本发明工艺系统进行的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工艺中,在所述步骤(1)中,以氨水和己内酰胺为原料,所述第一反应器3优选为微通道反应器,在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己内酰胺水解反应,己内酰胺水解反应生成6-氨基己酸和/或6-氨基己酸盐,所生成的6-氨基己酸或6-氨基己酸盐再与体系中氨气进行氨化脱水反应,生成6-氨基己酰胺中间体;在步骤(3)中,6-氨基己酰胺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催化脱水反应,生成6-氨基己腈,即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由此,通过两步反应实现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的合成,相对现有技术,显著简化生产工艺路线,且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己内酰胺聚合,从而减少因己内酰胺聚合物引起的催化剂表面结焦,进而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选择性。
在上述工艺实施例中,为保障己内酰胺水解充分,减少己内酰胺聚合,使反应体系内水量充分,同时,要保障水解生成的6-氨基己酸和/或6-氨基己酸盐与体系中氨气顺利进行充分的氨化脱水反应生成6-氨基己酰胺,提高原料己内酰胺转化率及产品选择性,在所述步骤(1)中,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优选为5%~40%,己内酰胺和氨水的摩尔比优选为1:(1~80);为提高水解反应效率,在所述步骤(1)中,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275℃~450℃,氨水的预热温度为150℃~450℃;为提高反应效率及6-氨基己酰胺选择性,在所述步骤(1)中,在所述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时,反应温度优选为300℃~650℃,反应压力优选为0.3MPa~8MPa,反应时间优选为0.1min~10min。
在上述工艺实施例中,为保障步骤(1)反应所得产品充分分离及分离所得物得到充分利用,在所述步骤(2)中,对所述物料进行分离的温度优选为105℃~250℃,使未反应的氨气和水与产物6-氨基己酰胺充分分离,为进行脱水生成目标产品己二胺关键中间体提供保障;优选地,对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进行气液分离,对分离出6-氨基己酰胺后所余物料氨气和水等,送到步骤(1)中继续进行反应,实现回收再利用,并避免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分离所得液相高沸物为6-氨基己酰胺则输送到第二反应器4中进行步骤(3)的反应。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增强反应效果,在所述步骤(3)中,对所述步骤(2)分离得到的6-氨基己酰胺的预热温度优选为395℃~500℃,预热后进入第二反应器4进行反应时,反应温度优选为400℃~550℃,反应空速优选为0.1h-1~5h-1;为增强反应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反应器4优选为固定床反应器,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具体规格根据具体工况进行确定;为提高反应效率,所述催化剂优选为碱土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较佳地,所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和/或氧化钙、和/或氧化锶、和/或氧化钡;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铁、和/或氧化锰、和/或氧化铜、和/或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锌。
下面以更具体的应用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作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任何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应用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己内酰胺和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氨水分别用高压泵分别输送到第一预热器A101和第二预热器2B中进行预热,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275℃,氨水的预热温度为450℃,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按摩尔比1:35通入第一反应器3中,于500℃、4MPa下进行反应,反应停留时间为8s;其中,第一反应器3为微通道反应器;
(2)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输送到第一分离器5中,于120℃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得到的气相物料氨气和水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9回收后送到步骤(1)中继续进行反应,分离得到液相物料为6-氨基己酰胺,由第一产品收集装置7收集;
(3)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用高压泵泵入第二预热器2中,以氮气为载气,进行预热气化,6-氨基己酰胺的预热温度为395℃,以氮气为载气,将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第二反应器4中,反应温度为400℃,反应空速为0.5h-1,进行脱水反应,其中,第二反应器4为固定床反应器(内径10mm,长度1000mm);反应结束后经第二分离器6进行蒸馏分离得到6-氨基己腈,所得6-氨基己腈产品由第二产品收集装置8收集,其他分离所得物料由第二物料回收装置10回收存储,以备再利用。
对上述实施例的原料及产品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己内酰胺转化率为99.6%,6-氨基己酰胺选择性为98.7%;6-氨基己酰胺转化率为99.8%,6-氨基己腈选择性为98.3%;对催化剂寿命根据6-氨基己腈选择性来判断,当6-氨基己腈选择性低于85%时,判断催化剂为催化剂失活,则本实施例中以6-氨基己腈选择性<85%判定催化剂运行寿命为3000h。
实施例2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原料氨水和己内酰胺用量的摩尔比为1:1。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3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原料氨水和己内酰胺用量的摩尔比为50:1。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4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原料氨水和己内酰胺用量的摩尔比为80:1。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5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于300℃下进行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6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于450℃下进行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7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于650℃下进行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8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所用原料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9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所用原料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0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所用原料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1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于0.3MPa下进行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2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于6MPa下进行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3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于8MPa下进行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4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停留时间为15s。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5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停留时间为20s。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6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停留时间为30s。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7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水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停留时间为600s。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8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空速为0.1h-1,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19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空速为3h-1,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0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空速为5h-1,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1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450℃,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2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500℃,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3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为550℃,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4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三氧化二铁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5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铝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6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二氧化硅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7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3)中,预热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50g氧化锌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脱水反应。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8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350℃,氨水的预热温度为350℃;在步骤(3)中,6-氨基己酰胺的预热温度为450℃,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实施例29
应用本发明的工艺系统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基本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在步骤(1)中,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450℃,氨水的预热温度为150℃;6-氨基己酰胺的预热温度为500℃。
结果分析方法同实施例1,具体见表1。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还同现有技术中众多较先进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实验,本发明均表现出显著的进步,下面以专利CN201710942344.8提供的方法作为对比例进行示范说明:
对比例1
将原料己内酰胺和氨气分别用高压泵输送到不同预热器中进行预热,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300℃,氨气的预热温度为200℃,预热后的己内酰胺和氨气按摩尔比1:35通入装有50g氧化钙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内径10mm,长度1000mm)中,于380℃、1MPa下进行反应,总原料空速0.5h-1;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得到6-氨基己腈。
采用同实施例1的结果分析方法,该对比例1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己内酰胺转化率为94.2%,6-氨基己腈选择性为94.1%,以6-氨基己腈选择性<85%判定催化剂运行寿命为800h。
表1
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本发明在原料转化率、产品选择性及催化剂使用寿命方面明显提高;尤其是,创新地采用氨水为原料,使体系中水量增加,促进己内酰胺开环水解生成6-氨基己酰胺,通过6-氨基己酰胺中间体合成制备得到6-氨基己腈,由此,减少己内酰胺聚合,提高己内酰胺转化率,使原料己内酰胺转化率能够提高到99.9%,所得6-氨基己酰胺中间体具有高选择性和高转化率,使产品6-氨基己腈选择性能够提高到99.5%;而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显著减少催化剂结焦现象发生,使得催化剂寿命大幅提高,近四倍于现有技术中的催化剂运行寿命,从而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利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己内酰胺和氨水于第一预热器预热后,分别通入第一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所述第一反应器为微通道反应器;
(2)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一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酰胺,所得产品6-氨基己酰胺由第一产品收集装置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收集;
(3)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经第二预热器预热气化后,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第二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二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腈,所得产品6-氨基己腈有第二产品收集装置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二物料回收装置收集;
所述催化剂为碱土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碱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和/或氧化钙、和/或氧化锶、和/或氧化钡;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铁、和/或氧化锌;
在所述步骤(1)中,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40%,己内酰胺和氨水的摩尔比为1:(1~80),己内酰胺的预热温度为275℃~450℃,氨水的预热温度为150℃~450℃,在所述通入微通道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300℃~650℃,反应压力为0.3MPa~8MPa,反应时间为0.1min~10min;在所述步骤(2)中,对所述物料进行分离的温度为105℃~250℃,所述6-氨基己酰胺的预热温度为395℃~500℃,在所述步骤(3)中,进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400℃~550℃,反应空速为0.1h-1~5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6-氨基己酰胺后所余物料,送到步骤(1)中继续进行反应;在所述步骤(3)中,以氮气为载气,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进行预热气化,并将预热气化后的6-氨基己酰胺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预热器、反应器、分离器、产品收集装置和物料回收装置;其中,
所述预热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预热器和第二预热器;
所述反应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
所述分离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
所述产品收集装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产品收集装置和第二产品收集装置;
所述物料回收装置有两组,分别为第一物料回收装置和第二物料回收装置;
所述第一预热器、所述第一反应器、所述第一分离器和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一分离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预热器、所述第二反应器、所述第二分离器和所述第二产品收集装置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物料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二分离器相连接;
所述第二预热器与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相连接;(1)将己内酰胺和氨水于第一预热器预热后,分别通入第一反应器中,进行反应;(2)将步骤(1)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一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酰胺,所得产品6-氨基己酰胺由第一产品收集装置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一物料回收装置收集;(3)将步骤(2)分离所得6-氨基己酰胺经第二预热器预热气化后,通入装有催化剂的第二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后所得物料经第二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得到产品6-氨基己腈,所得产品6-氨基己腈有第二产品收集装置收集,分离所得其他物料由第二物料回收装置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器为微通道反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均为气液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载气输送装置,所述载气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预热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第一产品并将所述第一产品输送到所述第二预热器中进行预热;所述载气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预热器中输送载气,所述载气与所述第一产品同步输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为氮气。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热器有两组,分别为第一预热器A和第一预热器B,所述第一预热器A和第一预热器B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器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预热器A用于原料己内酰胺预热,所述第一预热器B用于原料氨水预热;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与所述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系统还包括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有七组,分别为第一物料输送装置、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第三物料输送装置、第四物料输送装置、第五物料输送装置、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和第七物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预热器A相连接,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所述第三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器和第一预热器A相连接,所述第四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反应器和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所述第五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物料回收装置和所述第一预热器B相连接,所述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产品收集装置和所述第二预热器相连接,所述七物料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反应器和所述第二预热器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四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五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六物料输送装置和所述第七物料输送装置均为高压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99412.6A CN111978206B (zh) | 2020-09-22 | 2020-09-22 |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99412.6A CN111978206B (zh) | 2020-09-22 | 2020-09-22 |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8206A CN111978206A (zh) | 2020-11-24 |
CN111978206B true CN111978206B (zh) | 2023-03-14 |
Family
ID=7345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99412.6A Active CN111978206B (zh) | 2020-09-22 | 2020-09-22 |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7820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75976U (zh) * | 2017-10-30 | 2018-05-18 | 大连微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氢化反应装置 |
CN111004148A (zh) * | 2019-12-30 | 2020-04-14 |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相法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 |
CN210506157U (zh) * | 2019-08-21 | 2020-05-12 |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制备1,6-己二胺的反应装置 |
CN111517953A (zh) * | 2020-05-09 | 2020-08-11 | 江苏湖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醋酸甲酯和甲醛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方法 |
CN111574401A (zh) * | 2020-06-10 | 2020-08-25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气相两步法生产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的方法 |
-
2020
- 2020-09-22 CN CN202010999412.6A patent/CN1119782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375976U (zh) * | 2017-10-30 | 2018-05-18 | 大连微凯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氢化反应装置 |
CN210506157U (zh) * | 2019-08-21 | 2020-05-12 |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制备1,6-己二胺的反应装置 |
CN111004148A (zh) * | 2019-12-30 | 2020-04-14 |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相法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 |
CN111517953A (zh) * | 2020-05-09 | 2020-08-11 | 江苏湖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醋酸甲酯和甲醛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方法 |
CN111574401A (zh) * | 2020-06-10 | 2020-08-25 |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气相两步法生产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郭永学主编;《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1231;第96-9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78206A (zh) | 2020-1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04148B (zh) | 一种气相法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 | |
CN111574400B (zh) | 己内酰胺的氨化脱水产物的分离方法及己二胺的合成方法 | |
CN112812020B (zh) | 一种由己内酰胺生产己二胺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1978207B (zh) | 一种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方法 | |
CN210506157U (zh) | 一种连续制备1,6-己二胺的反应装置 | |
CN1095833C (zh) | 制备ε-己内酰胺的方法 | |
CN112079725A (zh) | 一种生产己二胺的方法 | |
CN109456200B (zh) | 一种间苯二甲胺的制备方法 | |
CN112094202A (zh) | 一种循环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方法 | |
CN111635330B (zh) | 一种己二胺关键中间体反应残渣回收利用并联产羧酸的方法 | |
CN1183096C (zh) | 制备六亚甲基二胺的改良方法 | |
CN105237434A (zh) | 一种生产环己酮肟的方法 | |
CN113480448A (zh) | 一种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 | |
CN112079726B (zh) | 一种合成己二胺联产正己胺和环己亚胺的方法 | |
CN111978206B (zh) |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 |
CN111646921A (zh) | 一种己内酰胺法制备己二胺关键中间体6-氨基己腈的催化剂再生方法 | |
CN213266343U (zh) | 用于合成己二胺关键中间体的工艺系统 | |
US2988573A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phenol | |
CN212247087U (zh) | 一种苯乙胺的生产设备 | |
CN110790678B (zh) | 己二酸液相氨化高温脱水合成己二腈的方法 | |
CN113105362A (zh) | 一种气相法制备6-氨基己腈的装置及方法 | |
CN1554643A (zh) | 改进工业生产尿素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3072461A (zh) | 丁酮肟的制备方法 | |
CN113880730B (zh) | 一种连续式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工业化方法 | |
CN214422544U (zh) | 一种由己内酰胺生产己二胺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