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5820A -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85820A CN111885820A CN202010788054.4A CN202010788054A CN111885820A CN 111885820 A CN111885820 A CN 111885820A CN 202010788054 A CN202010788054 A CN 202010788054A CN 111885820 A CN111885820 A CN 1118858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s
- terminal
- unit
- connecting end
- control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7—Pads along the edge of rigid circuit boards, e.g. for pluggable conne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2—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 the same plane, e.g. auxiliary printed circuit insert mounted in a main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板单元包括板体和设于板体上的功能模块,板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一端子,第二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各第一端子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多个第一端子中,部分为第一导接端子,部分为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中,部分为第二导接端子,部分为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各第一导接端子与各第二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有利于简化控制板的设计流程,降低控制板的设计难度,缩短控制板的设计周期,有利于降低各板单元的成本,继而有利于降低控制板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电器一般都具有控制板,以空调为例,空调的控制板上可能集成有加湿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WIFI控制模块、除湿控制模块、面部识别控制模块、定时控制模块中的部分或全部,控制板上集成的控制模块种类根据该型号空调的控制要求进行确定。
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空调的控制功能和形状尺寸,往往需要针对不同型号空调专门设置满足对应功能和尺寸的控制板,这导致空调的设计制造过程较为复杂,且设计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于拼装形成具有不同控制功能的控制板的板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板单元包括板体和设于板体上的功能模块,板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一端子,第二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各第一端子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中,一个为第一插接凸件,另一个为与第一插接凸件匹配的第一插接槽件;多个第一端子中,一部分为第一导接端子,且除第一导接端子之外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端子为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中,一部分为第二导接端子,且除第二导接端子之外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端子为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各第一导接端子与各第二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由上可见,采用两个以上不同功能的板单元能够互相拼接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控制板,拼接形成的控制板只需通过外围的各端子与对应外设连接就能实现相对应的控制功能,这样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和型号电器的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的板单元组合,形成模块化的控制板,而不用为每个类型和型号的电器单独开发设计专门的控制板,有利于简化控制板的设计流程,有利于降低控制板的设计难度,并且这样各板单元能够大批量的生产,有利于降低各板单元的成本,继而有利于降低控制板的成本。
本发明限定第一插接凸件与第一插接槽件匹配,并不是指同一板单元的第一插接凸件与对应的第二插接凸件具有插接配合关系,而是指一个板单元的第一插接凸件与另一个板单元上的对应位置的第一插接槽件能够插接配合,也即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一端子能够与另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各第一端子111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是指,各第一端子111的分布规律与各第二端子的分布规律相同,并且,位于同等位置的第一端子111与第二端子相对应;例如,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端子A与多个第二端子中的端子B对应,那么端子A在多个第一端子中的分布位置与端子B在多个第二端子中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多个第一端子在第一连接端组成至少一组第一金手指,多个第二端子在第二连接端组成至少一组第一插槽,各组第一金手指与各组第一插槽一一对应匹配;或所述第一端子在第一连接段组成至少一组第二插槽,多个第二端子在第二连接端组成至少一组第二金手指,各组第二金手指与各组第二插槽一一对应匹配。
由上可见,通过各组金手指与各组插槽的一一对应匹配,来实现各第一端子与各第二端子案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的目的。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为板体的相对的两端。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三端子,第四连接端具有多个第四端子,各第三端子与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互相对应的第三端子与第四端子中,一个为第二插接凸件,另一个为与第二插接凸件匹配的第二插接槽件;多个第三端子中,至少有部分为第三导接端子;多个第四端子中,至少有部分为第四导接端子;各第三导接端子与各第四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由上可见,这样多个板单元的拼接方向能够自由选择,便于形成不同形状的控制板,便于适应不同类型和型号电器对控制板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有利于扩大板单元的适用范围。
同理,第二插接凸件与对应的第二插接槽件匹配,是指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三端子能够与另一个控制板的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的沿第一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板体的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为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为矩形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均为板体的矩形边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的方案是,板体为正方形板,各第一端子与各第三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各第二端子与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由上可见,这样在拼接形成的控制板中,只需从其中一个板单元输入控制信号,且只需从其中一个板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有利于简化控制板的与外设连接的接线难度,有利于控制板与外设组合体的结构简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设计制造简单、成本较低且应用范围较广的控制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板包括至少两个拼块单元,各拼块单元均前述的板单元,各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出端子互不对应,各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入端子互不对应,各拼块单元相互拼接,相互拼接的两拼块单元中,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一端子与另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二端子插接。
由上可见,由于采用前述的板单元,这样形成的控制板设计流程简单,有利于缩短控制板的设计研发周期,加快新产品的设计研发进度,且有利于降低控制板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根据控制需求选取不同的板单元进行组合,控制板的使用范围较广。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设计制造简单、成本较低且应用范围较广的控制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板包括至少两个拼块单元,各拼块单元均采用前述的板单元,各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出端子互不对应,各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入端子互不对应,各拼块单元相互拼接;相互拼接的两拼块单元中,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一端子与另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二端子插接;或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三端子与另一个拼块单元的第四端子插接。
由上可见,这样便于拼接形成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组合的控制板,且同种功能组合的控制板可以具有多种拼接样式,便于适应不同类型和型号电器的控制需求和形状尺寸要求。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各板体的形状尺寸相同。
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提升板单元拼接的灵活性,便于拼接形成不同形状的控制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设计制造简单且成本较低的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器包括前述的控制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是提供一种设计制造简单且成本较低的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电器包括前述的控制器。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加快新电器产品的设计研发进度,且有利于降低电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板单元实施例的结构图一;
图2是本发明板单元实施例的结构图二;
图3是本发明控制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控制板可选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控制板可选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板可选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控制板可选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图1至图3采用统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表示方位关系,其中第一方向为Y轴方向,第二方向为X轴方向,下述板体1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
本实施例的电器为空调,本实施例的空调包括本实施例的控制器,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包括本实施例的控制板,本实施例的控制板包括五个拼块单元,请参照图3,五个拼块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第三单元300、第四单元400和第五单元500,各拼块单元均为本实施例的板单元。
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板单元包括板体1和设于板体1上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例如可以是语音控制模块、WIFI控制模块等。
板体1为矩形板,板体1的长边沿X轴方向,板体1的短边沿Y轴方向,板体1的Y轴正向端为第一连接端,板体1的Y轴负向端为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具有三个第一插凸11,每个第一插凸11上具有多个第一端子111,第二连接端具有三个第一插槽,各第一插凸11与各第一插槽12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每个第一插槽12上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图中未示出),各第一端子111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
各第一端子111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是指,各第一端子111的分布规律与各第二端子的分布规律相同,并且,位于同等位置的第一端子111与第二端子相对应;例如,多个第一端子中的端子A与多个第二端子中的端子B对应,那么端子A在多个第一端子中的分布位置与端子B在多个第二端子中的分布位置相对应;也即,沿Y轴方向投影,每一第一端子111的投影均与其对应的第二端子的投影有重叠。
本实施例的板单元中,各第一插凸11与各第一插槽12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并不是指同一板单元的第一插凸11与第一插槽12插接配合,而是指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一插凸11能够与另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一插槽12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插接;同理,各第一端子111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并不是指对应匹配的第一端子111与第二端子配合连接,而是指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一端子111能够与另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配合连接。
板体1的X轴正向端为第三连接端,板体1的X轴负向端为第四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具有两个第二插凸13,每个第二插凸13上具有多个第三端子131,第四连接端具有两个第二插槽14,各第二插凸13与各第二插槽14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每个第二插槽14中具有多个第四端子(图中未示出),各第三端子131与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
同理,各第二插凸13与各第二插槽14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是指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二插凸13能够与另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二插槽14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插接;各第三端子131与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匹配,指的是一个板单元的各第三端子131能够与另一个板单元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配合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插凸11与第二插凸13均为金手指。
本实施例的多个第一端子111中的一部分或多个第三端子131中的一部分为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中的一部分或多个第四端子中的一部分为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除数据输出端子和数据输入端子外,其余的各第一端子111与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各第三端子131与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具体而言,除数据输出端子外的第一端子111为第一导接端子,除数据输入端子外的第二端子均为第二导接端子,除数据输处端子外的第三端子均为第三导接端子,除数据输入端子外的第四端子均为第四导接端子,各第一导接端子与各第二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直接电连接,各第三导接端子与各第四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直接电连接。
采用两个以上不同功能的板单元能够互相拼接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组合的控制板,拼接形成的控制板只需通过外围的各端子与对应外设连接就能实现相对应的控制功能,这样一方面,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空调的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的板单元组合,这样不用为每款空调单独开发设计专门的控制板,有利于简化控制板的设计研发过程,有利于缩短新型号空调的设计研发周期,并且由于板单元能够以更大批量地进行生产,因而有利于提升经济性,另一方面,各板单元能够拼接成不同形状的控制板,这样便于适应不同型号空调对控制板的形状和尺寸要求,有利于扩大板单元的适用范围。
在采用两个以上不同的板单元组合形成控制板时,各板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子互不对应,也即每一板单元上的信号输入端子均对应其它板单元的导接端子,这样便于通过导接端子将该板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子引入到控制板的最外围端子上,以便在控制板的最外围连接外设。
本实施例板单元的功能模块具有独立的控制功能,可选择地,在本发明板单元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两块以上板单元组合形成一种控制功能。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板单元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第一端子111和第二端子,并取消第三端子131和第四端子,当然,这样在形成控制板时,各拼块单元只能沿Y轴方向依次拼接,同样能够根据控制需要选择不同的板单元拼接形成控制板,然而,这样不能改变各拼块单元的拼接样式,不能改变拼接形成的控制板的形状,因而优选采用本实施例中具有第三端子131和第四端子的技术方案,这样便于根据需求拼接形成不同形状的控制板,以便进一步适应不同型号空调对控制板的形状尺寸要求。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板单元的其它实施例中,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不一定占用对应第一插凸11上的全部第一端子111,同理,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不一定占用对应第一插槽12中的全部第二端子。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板单元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板单元的板体1设置为正方形板,各第一端子111与各第三端子131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各第二端子与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这样,在板单元应用于控制板时,控制板的各拼块单元在沿不同方向拼接情况下的电连接关系互相等效,因而在该实施例拼接完成的控制板中,只需从其中一个拼块单元输入控制信号,且只需从其中一个拼块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有利于简化控制板的与外设连接的接线难度。
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子111组合形成第一插凸11,多个第二端子组合形成第一插槽12,多个第三端子131组合形成第二插凸13,多个第四端子组合形成第二插槽14,可选择地,在本发明的板单元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每个第一端子111及每个第三端子131分别设置为独立的插接凸件,可以将每个第二端子和每个第四端子分别设置为独立的插接槽件。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控制板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控制板中,各拼块单元的板体的形状尺寸相同,各拼块单元的功能模块不同,第一单元100的功能模块为语音控制模块,第二单元200的功能模块为WIFI控制模块,第三单元300的功能模块为加湿控制模块,第四单元400的控制模块为除湿控制模块,第五单元500的功能模块为定时控制模块。
第一单元100中,位于的X轴负向侧的第一插凸11上的各第一端子111均为语音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位于X轴负向侧的第一插槽12中的各第二端子均为语音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
第二单元200中,位于X轴方向中部的第一插凸11上的各第一端子111均为WIFI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位于X轴方向中部的第一插槽12中的各第二端子均为WIFI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
第三单元300中,位于X轴正向侧的第一插凸11上的各第一端子111均为加湿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位于X轴正向侧的第一插槽12中的各第二端子在均为加湿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
第四单元400中,位于Y轴正向侧的第二插凸13上的各第三端子131均为除湿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位于Y轴正向侧的第二插槽14中的各第四端子均为除湿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
第五单元500中,位于Y轴负向侧的各第二插凸13上的各第三端子131均为定时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位于Y轴负向侧的第二插槽14中的各第四端子均为定时控制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
请参照图3,第四单元400的X轴正向端两个第二插凸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一单元100的X轴负向端的两个第二插槽中,第四单元400的各第三端子与第一单元100的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导电插接。
第五单元500的X轴正向端两个第二插凸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二单元200的X轴负向端的两个第二插槽中,第五单元500的各第三端子与第二单元200的各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导电插接。
第三单元300的Y轴正向端三个第一插凸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二单元200的Y轴负向端的三个第一插槽中,第三单元300的各第一端子与第二单元200的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导电插接。
第二单元200的Y轴正向端三个第一插凸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一单元200的Y轴负向端的三个第一插槽中,第二单元200的各第一端子与第一单元100的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导电插接。
第五单元500的Y轴正向端三个第一插凸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插接于第四单元400的Y轴负向端的三个第一插槽中,第五单元500的各第一端子与第四单元400的各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导电插接。
这样拼接完成的控制板后,以第一单元100的各第一插凸、第一单元100的Y轴正向侧的第二插凸、第二单元200的Y轴负向侧的第二插凸为信号输入接口,并且以第三单元300的各第二插凸、第四单元400的Y轴正向侧的第二插槽及第五单元500的Y轴负向侧的第二插槽为信号输出接口。
本实施例控制板中,各板块的形状尺寸相同,这样有利于提升各拼块单元拼接的灵活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各拼块单元的形状尺寸也可以不同,例如部分拼块单元在X轴方向的尺寸为其余拼块单元的整数倍,或者部分拼块单元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为其余拼块单元的整数倍,当然,这样尺寸较大的拼块单元的外部端子分布情况应按照两个以上尺寸较小拼块单元拼接而成的与该尺寸较大拼块单元形状尺寸相同的组合体的外部端子设置。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控制板的其它实施例中,各拼块单元还可以按其它方式进行拼接,例如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第三单元300’、第四单元400’和第五单元500’的拼接方式如图4所示,再例如第一单元100”、第二单元200”、第三单元300”、第四单元400”和第五单元500”的拼接方式如图5所示,在电器对控制功能的种类要求减少时,也可以对应省去对应的拼块单元,例如图6所示,该控制板由三块拼块单元拼接形成。
可选择地,在本发明的控制板的其它实施例中,拼块单元的数量也可以超过五个,例如拼块单元的数量六个(参见图7),当然这样各端子的分布会与本实施例中各端子的分布不同,并且需要保证每个拼块单元的功能模块都能对应足够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并且各功能模块对应的端子互不交叉。
在各拼块单元拼接形成本实施例的控制板后,能够通过向各端子发送扫描信号来检测该控制板中的拼块单元组成情况,例如对WIFI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除湿控制模块、加湿控制模块、人脸识别控制模块和定时控制模块等一一进行扫描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板为了图示方便,将各拼块单元的功能模块采用了相同的图示,本实施例的具体控制板中,各拼块单元的各功能模块不同,必然导致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器件的种类和分布规律不同。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控制板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功能模块,所述板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二端子,各所述第一端子与各所述第二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
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中,一个为第一插接凸件,另一个为与所述第一插接凸件匹配的第一插接槽件;
多个所述第一端子中,一部分为第一导接端子,且除所述第一导接端子之外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端子为所述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子;
多个所述第二端子中,一部分为第二导接端子,且除所述第二导接端子之外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端子为所述功能模块的数据输入端子;
各所述第一导接端子与各所述第二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组成至少一组第一金手指,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组成至少一组第一插槽,各组所述第一金手指与各组所述第一插槽一一对应匹配;或
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第一连接段组成至少一组第二插槽,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组成至少一组第二金手指,各组所述第二金手指与各组所述第二插槽一一对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为所述板体的相对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具有多个第三端子,所述第四连接端具有多个第四端子,各所述第三端子与各所述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
互相对应的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第四端子中,一个为第二插接凸件,另一个为与所述第二插接凸件匹配的第二插接槽件;
多个所述第三端子中,至少有部分为第三导接端子;
多个所述第四端子中,至少有部分为第四导接端子;
各所述第三导接端子与各所述第四导接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的沿第一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板体的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端分别为所述第三连接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为矩形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所述板体的矩形边的延伸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为正方形板,各所述第一端子与各所述第三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各所述第二端子与各所述第四端子按相同分布规律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8.控制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拼块单元,各所述拼块单元均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板单元,各所述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出端子互不对应,各所述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入端子互不对应,各所述拼块单元相互拼接,相互拼接的两拼块单元中,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一端子与另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二端子插接。
9.控制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拼块单元,各所述拼块单元均采用如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板单元,各所述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出端子互不对应,各所述拼块单元的数据输入端子互不对应,各所述拼块单元相互拼接;
相互拼接的两拼块单元中,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一端子与另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二端子插接;或一个拼块单元的第三端子与另一个拼块单元的第四端子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板体的形状尺寸相同。
11.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板。
12.电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88054.4A CN111885820B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88054.4A CN111885820B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5820A true CN111885820A (zh) | 2020-11-03 |
CN111885820B CN111885820B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321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88054.4A Active CN111885820B (zh) | 2020-08-07 | 2020-08-07 |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8582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34117A (zh) * | 2021-10-29 | 2022-02-11 | 广东汇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电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62914A (ja) * | 1996-11-27 | 1998-06-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リント基板間の回路接続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
CN1837922A (zh) * | 2005-03-23 | 2006-09-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发光组件、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器 |
KR20060117113A (ko) * | 2005-05-12 | 2006-11-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쇄회로기판의 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가지는 인쇄회로기판조립체 |
CN206713163U (zh) * | 2017-05-17 | 2017-12-05 | 深圳市中科联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wifi模块的拼接式电路板 |
-
2020
- 2020-08-07 CN CN202010788054.4A patent/CN1118858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62914A (ja) * | 1996-11-27 | 1998-06-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プリント基板間の回路接続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
CN1837922A (zh) * | 2005-03-23 | 2006-09-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发光组件、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器 |
KR20060117113A (ko) * | 2005-05-12 | 2006-11-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쇄회로기판의 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가지는 인쇄회로기판조립체 |
CN206713163U (zh) * | 2017-05-17 | 2017-12-05 | 深圳市中科联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wifi模块的拼接式电路板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34117A (zh) * | 2021-10-29 | 2022-02-11 | 广东汇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85820B (zh) | 2021-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69090U (zh) | 一种检测并控制面板布局的连接器系统 | |
CN111182722B (zh) | 一种模块化拼接的mcu应用电路板 | |
CN111885820B (zh) | 电器、控制器、控制板及其板单元 | |
CN105514657B (zh) | 连接器、插座、利用插座向连接器提供信号的方法、电子设备 | |
CN202025261U (zh) | 计算机主板 | |
CN206180172U (zh) | 具有多点接触的电连接器 | |
CN210722061U (zh) | 基于金手指连接方式可快速插拔的信息技术教学实验设备 | |
CN110582160B (zh) | 一种积木式电路板 | |
CN116648016A (zh) | 一种数显型侧插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 | |
CN210868301U (zh) | 一种积木式电路板 | |
CN206849444U (zh) | 基于投影灯的红布幔装置 | |
CN210016699U (zh) | 一种拼接电路板 | |
CN210721964U (zh) | 图形化编程电子积木 | |
CN217978729U (zh) | 一种拼接灯板及电子设备 | |
CN220139931U (zh) | 一种数显型侧插连接的可编程控制器 | |
CN218242290U (zh) | 车辆控制器用多功能pcb板连接组件 | |
CN206226832U (zh) | 一种柔性电路板 | |
CN217766647U (zh) | 老化装置 | |
CN212039023U (zh) | 一种电子积木pcb结构 | |
CN218632581U (zh) | 一种集成控制模组 | |
CN219718584U (zh) | 一种功能板卡及电子设备 | |
CN214205383U (zh) | 一种驱动装置、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223141909U (zh) | 一种多联机有源开关信号控制接口电路及插卡组件、空调控制装置、多联机系统 | |
CN221841148U (zh) | 一种黑盒测试工装 | |
CN221613301U (zh) | 一种基于cpci-e的多功能背板及机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