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628344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8344B
CN111628344B CN202010508136.9A CN202010508136A CN111628344B CN 111628344 B CN111628344 B CN 111628344B CN 202010508136 A CN202010508136 A CN 202010508136A CN 111628344 B CN111628344 B CN 111628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nector
pivot
power suppl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81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8344A (zh
Inventor
曾志坚
张稳权
李学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81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8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8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8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8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容置腔的座体、转动件、连杆、供电端子、第一枢轴,以及第二枢轴;转动件通过第一枢轴枢接在座体上;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转动件上;座体上设置有滑槽,连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设在滑槽内的滑块;供电端子设置在座体的容置腔内。用户需要插拔连接器时,拨动转动件,用户通过捏住/抓握/钩住转动件对连接器进行插拔,非常方便,减少空间的占用;供电端子设置在容置腔内能够得到保护。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导通/断开电路以供电流传递;连接器通常是母端子和公端子采用插拔的方式进行导通/断开)在现代机电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的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很难抓握,严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很难抓握,严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容置腔的座体、转动件、连杆、供电端子、第一枢轴,以及第二枢轴;所述转动件通过第一枢轴枢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座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供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座体的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呈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宽度与所述滑块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在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轴垂直的预定平面表面,所述滑槽开设在于所述预定平面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式合拢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供供电端子置入并夹持所述供电端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凹陷形成有供所述供电端子插入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往所述下壳体外侧凸设围合形成所述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端子为母端子;所述母端子包括导电座和供公端子插入的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座具有凹腔,所述导电套筒插设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导电套筒内设置有用于与插设在所述导电套筒内公端子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套筒导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呈圆柱状,所述凹腔的内径与所述导电套筒的外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圈和所述第二导电圈的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圈与所述第二导电圈分别与所述导电套筒同轴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转动件通过第一枢轴枢接在座体上;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枢接在转动件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滑设在座体上的滑槽内,使得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连杆能够对转动件的转动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另外,连杆连接在转动件上能够提升转动件转动的稳定性,不容易晃动;用户需要插拔连接器时,拨动转动件,用户通过捏住/抓握/钩住转动件对连接器进行插拔,非常方便,减少空间的占用;供电端子设置在容置腔内能够得到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体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杆的立体装配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杆的立体装配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壳体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母端子与公端子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母端子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母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套筒和卡簧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套筒和卡簧的装配示意图二。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座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3-容置腔;14-凹陷部;141-插孔;15- 滑槽;151-第一凹部;2-转动件;31-连杆;32-第一枢轴;33-第二枢轴;34- 滑块;341-凸起部;4-母端子;41-导电座;411-凹腔;412-第二凹部;42-导电套筒;43-导电端子;431-第一导电圈;432-第二导电圈;433-导电弹片;44- 卡簧;45-公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4,现对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进行说明。连接器包括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容置腔13的座体1、转动件2、连杆31、供电端子、第一枢轴32,以及第二枢轴33;转动件2通过第一枢轴32枢接在座体1上;连杆31 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33枢接在转动件2上;座体1上设置有滑槽15,连杆31 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设在滑槽15内的滑块34;供电端子设置在座体1的容置腔13内。
如此,转动件2通过第一枢轴32枢接在座体1上;连杆31的一端通过第二枢轴33枢接在转动件2上,连杆31的另一端通过滑块34滑设在座体1上的滑槽15内,使得转动件2在转动过程中,连杆31能够对转动件2的转动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另外,连杆31连接在转动件2上能够提升转动件2转动的稳定性,不容易晃动;用户需要插拔连接器时,拨动转动件2,用户通过捏住/抓握 /钩住转动件2对连接器进行插拔,非常方便,减少空间的占用;供电端子设置在容置腔13内能够得到保护,不容易妨碍连接器的插拔。
其中,供电端子对外供电,或者外部电源对供电端子输入电能。具体的,供电端子可以为母/公金属导电端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块34呈圆柱状。如此,滑块34在滑槽15内滑动过程中,滑块34的圆柱状外表面不容易磕碰滑槽15的侧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槽15的宽度与滑块34的外径相同。如此,滑块34沿着滑槽15滑动时不容易晃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滑槽15在直线方向延伸。如此,滑块34在滑槽15内滑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座体1具有与第一枢轴32垂直的预定平面表面,滑槽15开设在于预定平面表面上。如此,滑块34滑设在滑槽15内时,连接在滑块34上的连杆31 不容易与预定平面表面磕碰。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34与第二枢轴33平行设置。如此,圆柱状的滑块34与第二枢轴33平行设置,使得滑块34绕第二枢轴33转动时,圆柱状的滑块34的圆柱外侧壁与滑槽15内壁接触,便于滑块34的滑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34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连杆31上。如此,滑块34滑设在滑槽15内并与滑槽15的内壁接触时,转动的滑块34能够减少滑块34与滑槽15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34上设置有凸起部341,滑槽15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凸起部341滑入的第一凹部151。如此,当凸起部341卡入第一凹部151内时,滑块34能够卡设在滑槽15内,限制滑块34的滑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枢轴32与第二枢轴33平行。如此,转动件2绕第一枢轴32转动时,转动件2通过第二枢轴33牵引连杆31移动的过程中,转动件2与连杆31之间不容易出现相互卡死的情况。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枢轴32绕其轴线转动设置在座体1上。如此,便于第一枢轴32与座体1之间相对转动,便于转动件2相对座体1转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座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可拆卸式合拢固定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围合形成供供电端子置入并夹持供电端子的容置腔13;容置腔13的内壁凹陷形成有供供电端子插入的凹陷部14。如此,上壳体11可拆卸式合拢固定并固定在下壳体12上,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夹持住供电端子,且供电端子位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围成的容置腔13内,有利于保持供电端子在与公端子配合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供电端子插设在容置腔 13内壁的凹陷部14内,进一步增强了供电端子与上壳体11/下壳体12之间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壳体12的侧壁往下壳体12外侧凸设围合形成凹陷部14。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陷部14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公端子插入的插孔 141。如此,公端子通过插孔141插入凹陷部14内的供电端子内。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陷部14呈圆柱状,插孔141与凹陷部14同轴设置。如此,公端子通过插孔141插入凹陷部14内时不容易磕碰到凹陷部 14的内壁。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通孔,上壳体11 上设置有卡入第一通孔内并倒挂在下壳体12上的第一倒钩;下壳体12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通孔,上壳体11上设置有卡入第二通孔内并倒挂在下壳体12上的第二倒钩。如此,第一倒钩和第一通孔的配合能够将下壳体12的左端固定在上壳体11上,第二倒钩和第二通孔的配合能够将下壳体12的右端固定在上壳体 11上。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倒钩的表面具有用于引导第一倒钩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一引导面;和/或第二倒钩的表面具有用于引导第二倒钩穿过第二通孔的第二引导面。如此,第一倒钩在第一引导面的引导下更容易穿过第一通孔以使第一倒钩挂住下壳体12,同理,第二倒钩在第二引导面的引导下更容易穿过第二通孔以使第二倒钩挂住下壳体12。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三通孔,上壳体11 上设置有卡入第三通孔内并倒挂在下壳体12上的第三倒钩;下壳体12的后端设置有第四通孔,上壳体11上设置有卡入第四通孔内并倒挂在下壳体12上的第四倒钩。如此,第三倒钩和第三通孔的配合能够将下壳体12的前端固定在上壳体11上,第四倒钩和第四通孔的配合能够将下壳体12的后端固定在上壳体 11上。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倒钩的表面具有用于引导第三倒钩穿过第三通孔的第三引导面;和/或第四倒钩的表面具有用于引导第四倒钩穿过第四通孔的第四引导面。如此,第三倒钩在第三引导面的引导下更容易穿过第三通孔以使第三倒钩挂住下壳体12,同理,第四倒钩在第四引导面的引导下更容易穿过第四通孔以使第四倒钩挂住下壳体12。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通孔和第三倒钩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三通孔与多个第三倒钩一一对应。如此,多个第三通孔和第三倒钩配合能够更牢固地固定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通孔和第三倒钩的数量分别为两个。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供电端子为母端子4;母端子4包括导电座41和供公端子45插入的导电套筒42,导电座41具有凹腔411,导电套筒42插设在凹腔411内;导电套筒42内设置有用于与插设在导电套筒42内公端子45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子43;导电端子43与导电套筒42导电连接。如此,导电套筒42插设在导电座41上的凹腔411内,导电套筒42内设置有导电端子43,导电套筒42插设在凹腔411 内不容易松动;外部的公端子45插入导电套筒42内即可与导电套筒42内的导电端子43进行导电连接,导电端子43通过导电套筒42将电力传输到导电座 41上以与外部的公端子45导通电路,插设在导电套筒42内的公端子45与导电端子43之间不容易松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腔411呈圆柱状,凹腔411的内径与导电套筒42的外径相同。如此,导电套筒42插设在凹腔411内非常牢固紧密。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端子43包括第一导电圈431、第二导电圈432,以及连接第一导电圈431和第二导电圈432的导电弹片433;第一导电圈431与第二导电圈432 分别与导电套筒42同轴设置。如此,第一导电圈431和第二导电圈432能够共同支撑导电弹片433;第一导电圈431和第二导电圈432分别与导电套筒42同轴设置,便于第一导电圈431和第二导电圈432安装到导电套筒42内。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弹片433的中央区域向导电套筒42轴线方向凸起。如此,外部的公端子45插设在导电套筒42内时,向导电套筒42轴线方向凸起的导电弹片433能够非常方便地与公端子45接触。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座41具有供公端子45插入的第二凹部412,第二凹部412与导电套筒42连通。如此,公端子45插设在第二凹部412内时更加牢固插设在导电套筒42内。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凹腔411内并用于夹持插设在第二凹部412内的公端子45的卡簧44。如此,卡簧44夹持在插设在第二凹部412 内的公端子45上,减少公端子45的晃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卡簧44呈U型。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卡簧44夹持在导电套筒42与凹腔411的内壁之间。如此,卡簧44夹持在导电套筒42和凹腔411的内壁之间,减少卡簧44 晃动。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座41、导电套筒42与导电端子43分布为铜制成的一体件。如此,铜的导电性能好。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卡簧44为钢材制成的一体件。如此,成本低,弹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与外部连通的容置腔的座体、转动件、连杆、供电端子、第一枢轴,以及第二枢轴;所述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枢轴枢接在所述座体上;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枢轴枢接在所述转动件上;所述座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滑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供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座体的容置腔内;所述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所述连杆引导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凸起部旋入的第一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呈圆柱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宽度与所述滑块的外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在直线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轴垂直的预定平面表面,所述滑槽开设在于所述预定平面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式合拢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供供电端子置入并夹持所述供电端子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凹陷形成有供所述供电端子插入的凹陷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往所述下壳体外侧凸设围合形成所述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子为母端子;所述母端子包括导电座和供公端子插入的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座具有凹腔,所述导电套筒插设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导电套筒内设置有用于与插设在所述导电套筒内公端子导电连接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套筒导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呈圆柱状,所述凹腔的内径与所述导电套筒的外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圈、第二导电圈,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圈和所述第二导电圈的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圈与所述第二导电圈分别与所述导电套筒同轴设置。
CN202010508136.9A 2020-06-05 2020-06-05 连接器 Active CN111628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8136.9A CN111628344B (zh) 2020-06-05 2020-06-05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8136.9A CN111628344B (zh) 2020-06-05 2020-06-05 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8344A CN111628344A (zh) 2020-09-04
CN111628344B true CN111628344B (zh) 2021-03-23

Family

ID=7226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8136.9A Active CN111628344B (zh) 2020-06-05 2020-06-0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83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0757A (ja) * 2001-02-27 2002-09-13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I342642B (en) * 2007-09-29 2011-05-21 Easy-pull type swivel plug
CN101399422A (zh) * 2007-09-29 2009-04-01 胜德国际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易拉拔的旋转插头
CN201210555Y (zh) * 2008-06-06 2009-03-1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易拔插头
WO2011126211A2 (ko) * 2010-04-05 2011-10-13 Kim Jin Man 식별과 탈거 및 전원통제가 용이한 전기 플러그
CN201623327U (zh) * 2010-04-14 2010-11-03 维尔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易拔插头
US7896664B1 (en) * 2010-05-11 2011-03-01 Kingston Digital, Inc. Articulated lever mechanism for retractable thumb drive
CN204760659U (zh) * 2015-07-15 2015-11-11 祝欣然 一种易拔插头
CN105322371B (zh) * 2015-11-20 2019-06-21 深圳影迈科技有限公司 接电插头机构及输液工作站
CN107833763A (zh) * 2017-11-16 2018-03-23 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动迷你msd
DE102017221574A1 (de) * 2017-11-30 2019-06-06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stecker-Betätigungssystem
CN207602897U (zh) * 2017-12-27 2018-07-10 杭州玛实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便捷拉手的连接器
CN210957179U (zh) * 2019-09-19 2020-07-07 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的电源连接结构
CN210296688U (zh) * 2019-09-19 2020-04-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家居用电源三角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8344A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8745B (zh) 母端子以及采用所述母端子的连接器
JP3186041U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US7094089B2 (en) DC connector assembly
CN114171975A (zh)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TW200511663A (en) Connector
CN111628344B (zh) 连接器
CN113285265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12062853U (zh) 一种新型连杆式活动插头及连接器
CN107425356B (zh)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CN219591796U (zh) 一种便携式线束连接器
CN221009308U (zh) 一种可开合的芯体连接器
CN216563774U (zh)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CN217009634U (zh) 线对板连接器
CN113193412B (zh) 一种连接器外壳体
CN210957231U (zh) 转换插座
CN213401713U (zh) 电连接器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CN213026755U (zh) 信号传输结构
CN212033323U (zh) 可拆卸式保护壳
CN109687542B (zh)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108565603B (zh) 连接器锁扣结构
CN213660695U (zh) 连接器外壳
CN222320576U (zh) 一种弹性连接器
CN222320610U (zh) 充电装置
CN222320699U (zh) 一种止位端子组及连接器
CN217522328U (zh) 一种吊框接线式二次接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316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