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4557C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57C
CN1114557C CN00101859A CN00101859A CN1114557C CN 1114557 C CN1114557 C CN 1114557C CN 00101859 A CN00101859 A CN 00101859A CN 00101859 A CN00101859 A CN 00101859A CN 1114557 C CN1114557 C CN 11145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heave
periphery
rotation axis
deflection she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1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3042A (zh
Inventor
桥口直树
加藤久仁夫
吉川和弘
井上正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63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3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 B66B11/004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 B66B11/005Arrangement of driving gear, e.g. location or support in the hoistway on the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将卷扬机安装在轿厢上并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升降路上的电梯装置,卷扬机(3)设在与轿厢(2)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卷扬机(3)的高度构成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轿厢(2)利用卷扬机(3)的施力通过卷挂在驱动绳轮(4)上的主索(14)而升降,可使升降路(1)的顶部下面作成建筑物的最上层的层高以下,以减少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的建筑费。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本发明涉及利用设在轿厢上的卷扬机来驱动连接轿厢及配重的主索的电梯装置。
图13是示意表示例如日本专利实用新型公开1991年第48142号公报上所示的以往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在图中,1是升降路、2是在升降路1中升降的轿厢、3是牵引式卷扬机,它被装在轿厢2的上框的下侧且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
5是在升降路1的另一规定路径上升降的平衡配重、并设有平衡滑轮6。7是枢装在升降路1的顶部且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的顶部滑轮、8是主索,一端利用钩止件9连接在升降路1的上端部并下降、卷挂在平衡配重滑轮6上并上升、卷挂在顶部滑轮7上并下降、再卷挂在驱动绳轮4上并上升、然后将另一端利用钩止形10与升降路1的上端部连接。
以往的电梯装置如上所述地构成,轿厢2与平衡配重5利用卷扬机3的施力使驱动绳轮4旋转并通过主索8而相互在相反的方向上升降。另外,卷扬机3被装在轿厢2上,省略了独立地设在升降路1上方的机械室,可节约建筑物(未图示)中用于电梯装置的空间。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3被装在轿厢2上、且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因此,轿厢2的高度增加、轿厢2在停止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的至升降路1的顶部下面的、包括顶部间隔的距离变长。因此,就需要将升降路1的顶部下面作成比建筑物中的最上层的层高还高,从而存在使为获得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用的建筑费用升高的问题。另外,由于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主索8的卷挂角度超过90°,故最好是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作成主索8直径尺寸的40倍以上。
本发明旨在解决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获得在轿厢上安装卷扬机、且可设置在与建筑物中的最上层的层高相对应高度的升降路上的电梯装置。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设有:在升降路的各自的规定路径上升降的轿厢及平衡配重;设有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的驱动绳轮、并构成比驱动绳轮的直径尺还小的高度尺寸、且设在与轿厢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的卷扬机;设在轿厢的卷扬机安装面上、回轴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面配置成比轿厢的端部还突出并与驱动绳轮的外周二侧相对的第1转向滑轮和第2转向滑轮的两者;枢装在升降路的顶部上且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的顶部滑轮;以及一端与升降路的上端部连接并下降、卷挂在平衡配重的滑轮上并上升、卷挂在顶部滑轮上并下降、卷挂在上述两者的一方、驱动绳轮及上述两者的另一方上并上升、然后另一端与升降路的上端部连接的主索。
并且,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设有:设置在轿厢的卷扬机安装面上、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外周的一侧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的外周一侧对应、在与外周的另一侧对应地配置着第1转向没轮及第2转向滑轮的两者的偏导器轮。
并且,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卷挂着并排地配置了多条主索的驱动绳轮,其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并在垂直投影面上外周的一侧与第1转向滑轮的外周相对,外周的另一侧被配置成比第1转向滑轮侧还接近轿厢的位置,并且偏导器轮其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在垂直投影面上外周的一侧配置成与驱动绳轮的反第1转向滑轮侧的外周相对、外周的另一侧配置成与第2转向滑轮的外周相对。
并且,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被配置在轿厢与升降路壁面之间、并且其侧面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轿厢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是示意表示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3是图1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图,是示意表示电梯装置的纵剖视视图。
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6是与图5主要部分的主视图相当的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图。
图7是图6的仰视图。
图8是与所述图4相当的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图。
图9是图8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图,是示意表示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
图12是图10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示意表示以往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
实施形态1:
图1-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一例的图,图1是示意表示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图3是图1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图中,1是升降路;2是在升降路1的规定路径上升降的轿厢;3是牵引式卷扬机、它被装在轿厢2的下面、即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所设置的安装臂11上,并设有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的驱动绳轮、且构成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的高度尺寸。
5是在升降路1的另一规定路径上升降的平衡配重,并设有平衡配重滑轮6。7是旋转轴线被枢装于升降路1的顶部,并被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顶部滑轮,其侧面被配置成在水平投影面上沿升降路1的壁面并被设在轿厢2与升降路1之间。12是第1转向滑轮,被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方向、且轮缘面被配置比轿厢2的端部还突出、且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一侧相对。
13是第2转向滑轮,被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方向,且轮缘面被配置成比轿厢2的端部还突出、且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另一侧相对。14是主索,其一端利用钩止件15连接在升降路1的上端部、下降地卷挂在滑轮6上后上升、卷挂在顶部滑轮7上后下降、卷挂于第1转向滑轮12后再卷挂在驱动绳轮7上、接着卷挂于第2转向滑轮13、再上升并利用钩止件16而连接在升降路1的上端部上。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被卷扬机3施力的驱动绳轮4旋转、轿厢2与平衡配重3通过第1转向滑轮12、第2转向滑轮13、顶部滑轮7、卷挂在平衡配重滑轮6上的主索14而相互向相反的方向升降。并且,卷扬机3被设在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被配置成铅垂方向而卷扬机3的高度尺寸被构成为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
因此,轿厢2的高度变低,并使轿厢2停止于建筑构最上层时的、至升降路1的顶部下面的、包括顶部间隔的距离变短。因此,就能将升降路1的顶部下面作成在建筑物中的最上层的层高以下,可抑制用于形成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的建筑费的增加。
另外,由于第1转向滑轮12及第2转向滑轮13两者上的主索14的卷挂角度约为90°,故上述两者的直径尺寸可作成主索14的直径约36倍,可缩短上述两者的高度方向尺寸。因此,可使轿厢2整体的高度变低,可使升降路1的全高缩短。因此,通过缩短上述两者的上下方向尺寸,还可节约减少用于形成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的费用。
实施形态2:
图4和图5是表示本发明另实施形态一例的图,图4是示意表示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图5是图4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在图中,用相同符号表示所述图1-图3中的相当部分,17是设在轿厢2的下面、即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的偏导器轮,它被安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被配置成铅垂方向,其外周的一侧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的一侧相对应。
12是第1转向滑轮,被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面被配置成比轿厢2的部还突出且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的另一侧相对。13是第2转向滑轮,被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面配置成比轿厢2的端部还突出且被配置成与偏导器轮17的外周的另一侧相对。
14是主索,其一端利用钩止件15连接在升降路1的上端部并下降、卷挂在平衡配重滑轮6上后上升、卷挂在顶部滑轮7上后下降、卷挂在第1转向滑轮12,然后卷挂在驱动绳轮14、偏导器轮17、第2转向滑轮13上,再上升并利用钩止件16而连接在升降路1的上端部。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3被设在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被配置成铅垂方向,卷扬机3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而且,轿厢2和平衡配重5利用卷扬机3的施力通过主索14而向互为相反方向升降。
因此,在省略详细说明的图4和图5的实施形态中也可获得与图1-图3的实施形态同样的作用。
并且,设有偏导器轮17并卷挂着主索14的第1转向滑轮12和第2转向滑轮13,在轿厢2的平面上被配置在大致对称位置。因此,由于能吊挂轿厢2的重心附近,故能提高搭乘的舒适感。
实施形态3:
图6和图7也是表示本发明另外实施形态一例的图,图6是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仰视图。另外,除图6和图7外,构成与前述图4和图5同样的电梯装置。在图中,用相同符号表示与前述图4和图5的相当部分,4是被卷挂着且并排地配置有多条主索14的驱动绳轮,它被设在轿厢2的下面,其旋转轴线被倾斜地配置,在垂直投影面上其外周的一侧与第1转向滑轮12的中的下侧相对,外周的另一侧被配置在比第1转向滑轮12还上升的位置上。
17是偏导器轮,设置在轿厢2的下面,其旋转轴线被倾斜地配置,在垂直投影面上其外周的一侧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反第1转向滑轮12侧的外周相对,外周的另一侧被配置成与第2转向滑轮13的外周的下侧相对。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3也被设在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被倾斜地配置且卷扬机3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并且,设有偏导器轮17并卷挂着主索14的第1转向滑轮12和第2转向滑轮13在轿厢2的平面上被配置成大致对称。而且,轿厢2和平衡配重5利用卷扬机3的施力通过主索14而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升降。
因此,在省略详细说明的图6和图7的实施形态中,也可获得与图4和图5的实施形态同样的作用。
并且,在前述图4和图5的实施形态中,在第1转向滑轮12与驱动绳轮4之间以偏导器轮17与第2转向滑轮13之间的轮缘面为相互正交的状态且主索14的移角变大。但是,在图6和图7的实施形态中,驱动绳轮4、偏导器轮17如图6所示那样使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
由此,在驱动绳轮4与偏导器轮17之间的轮缘面以相互60°的角度进行交叉并在主索14上形成移角,由于在第1转向滑轮12与驱动绳轮4之间以偏导器轮17与第2转向滑轮13之间轮缘面为相互60°的角度交叉,故主索14的移角减少。因此,可抑制主索14的损耗并延长主索14的寿命。
实施形态4:
图8和图9为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态的一例的图,图8是与前述的图4相当的图,图9是图8的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另外,除图8和图9外,构成与前述图4和图5同样的电梯装置。在图中,与前述图4和图5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其相当的部分。
12是第1转向滑轮,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并被配置在轿厢2与升降路1壁面之间,且被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其侧面与轿厢2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13是第2转向滑轮,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它被配置在轿厢2与升降路1壁面间,且被配置成在垂直投影上其侧面与轿厢2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3也被设在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被铅垂地配置着,卷扬机3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并且,设有偏导器轮17并卷挂着主索14的第1转向滑轮12和第2转向滑轮13在轿厢2的下平面上被配置成大致对称的位置。而且,轿厢2与平衡配重3利用卷扬机3的施力通过主索14而在互为相反的方向上升降。
因此,在省略详细说明的图8和图9的实施形态中,也可获得与图4和图5的实施形态同样的作用。
并且,在图8和图9的实施形态中,第1转向滑轮12和第2转向滑轮13两者被配置在轿厢2与升降路1壁面之间,并且其侧面被配置成与轿厢2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
由此,因上述两者而可使上下方向的空间减少。因此,可降低轿厢2整体的高度,并可缩短升降路1的全高。因此,通过因上述两者而使上下方向的尺寸缩短,也可缩减用于形成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的建筑费。
实施形态5:
图10-图12也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形态一例的图,图10是示意表示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1是图10主要部分的横剖俯视图,畋12是图10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图中,与前述图1-图3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其相当的部分,3是牵引式卷扬机,它被装在设于轿厢2的上面,即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的安装臂11上,设有旋转轴线配置在铅垂方向上的驱动绳轮4,且构成高度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
12是第1转向滑轮,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面配置在轿厢2的端部,且被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的一侧相对。13是第2转向滑轮,枢装在安装臂11上,其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面配置在轿厢2的端部,且配置成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的另一侧相对。
在上述结构的电梯装置中,卷扬机3、第1转向滑轮12及第2转向滑轮13被配置在轿厢2的上面。在这样的结构中,卷扬机3与被设在与轿厢2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且卷扬机3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4的直径尺寸还小。
而且,轿厢2和平衡配重5利用卷扬机3的施力通过主索14而向互为相反的方向升降。
因此,在省略详细说明的图10-图12的实施形态中,也能获得与图1-图3的实施形态同样的作用。
本发明如以上说明那样,其结构设有:在升降路的各自规定路径上进行升降的轿厢和平衡配重;设有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的驱动绳轮、且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的直径还小,设在与轿厢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的卷扬机;设在轿厢的卷扬机安装面上,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配置成比轿厢的端部还突出并分别配置在与驱动绳轮的外周两则相对的第1转向滑轮和第2转向滑轮两者;枢装在升降路的顶部且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的顶部滑轮;以及一端连接在升降路的上端部并下降、卷挂在平衡配重滑轮上并上升、卷挂在顶部滑轮上并下降、再卷挂在上述两者的一方、驱动绳轮及上者两者另一方上并上升,再使另一端与升降路的上端部连接的主索。
由此,卷扬机被设在与轿厢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且卷扬机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的直径尺寸还小。因此,可使轿厢的高度变低且使轿厢停止在建筑物最上层时的、至升降路的顶部下面的,包括顶部间隔的距离缩短。因此,可将升降路的顶部下面作成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的层高以下,且具有减少用于设置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建筑用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如以上所说的那样,其结构设有:设在轿厢的卷扬机安装面上,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其外周的一侧配置成与驱动绳轮的外周一侧对应,并与其外周另一侧对应地配置着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两者的一方的偏导器轮。
由此,卷扬机被设在与轿厢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配置成铅垂方向,且卷扬机的高度尺寸构成比驱动绳轮的直径尺寸还小。因此,轿厢的高度变低并可使轿厢停止在建筑物最上层时的,至升降路的顶部下面的,包括顶部间隔的距离缩短。因此,可使升降路的顶部下面作成建筑物中的最上层的层高以下,且具有减少用于设置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建筑费用的效果。
并且,通过设置偏导器轮,可使卷挂有主索的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在轿厢的平面配置成大致对称的位置。因此,可吊持轿厢的重心附近,具有提高搭乘舒适感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如以上说明那样,卷挂并排地配置多根主索的驱动绳轮其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且其外周的一侧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第1转向滑轮的外周相对,外周的另一侧配置成比第1转向滑轮侧还接近于轿厢的位置,并且偏导器轮其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其外周的一侧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驱动绳轮的反第1转向滑轮侧的外周相对,外周的另一侧配置成与第2转滑轮的外周相对。
由此,卷扬机被设在与轿厢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且卷扬机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的直径尺寸还小。因此,轿厢的高度变低,并可使轿厢停止在建筑物的最上层时的,至升降路的顶部下面的,包括顶部间隔的距离缩短。因此,可使升降路的顶部下面作成在建筑物中的最上层的层高以下,且具有减少用于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的需建筑费用的效果。
并且,通过设置偏导器轮,可使卷挂着主索的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在轿厢的平面上配置成大致对称的位置。因此,可吊持轿厢的重心附近,具有提高搭乘舒适感的效果。另外,由于驱动绳轮、偏导器轮的旋转轴线被配置成倾斜,故在第1转向滑轮与驱动绳轮之间以及在偏导器轮与第2转向滑轮之间的主索的移角减少。因此,具有抑制主索的损耗、并延长主索寿命的效果。
并且,本发明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配置在轿厢与升降路壁面之间,且其侧面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轿厢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
因此,卷扬机被设在与轿厢的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驱动绳轮的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且卷扬机的高度尺寸被构成比驱动绳轮的直径尺寸还小。因此,轿厢的高度变低,并可使轿厢停止在建筑物的最上层时的、至升降路的顶部下面的、包括顶部间隔的距离缩短。因此,可使升降路的顶部下面作成建筑物中的最上层的层高以下,且具有减少用于设置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建筑费用的效果。
并且,通过设置偏导器轮,可使卷挂有主索的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在轿厢的平面上配置成大致对称的位置。因此,可吊挂在轿厢的重心附近,且有提高搭乘舒适感的效果。另外,由于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两者配置在轿厢与升降路壁面之间、且其侧面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轿厢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故可减少用于上述两者的上下方向的空间。因此,由于可使轿厢整体的高度降低、并可使升降路的全长缩短,故由于上述两者上下方向的尺寸缩短,也具有减少用于设置电梯装置的设置空间所需建筑费用的效果。

Claims (4)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升降路的各自的规定路径上升降的轿厢及平衡配重;设置有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的驱动绳轮、并构成高度尺寸比所述驱动绳轮的直径尺寸还小、且设在与所述轿厢的上述规定路径正交的面上的卷扬机;设在所述轿厢的上述卷扬机安装面上、旋转轴线配置成水平方向,其轮缘面配置成比所述轿厢的端部还突出并与上述驱动绳轮的外周的两侧分别相对的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两者;枢装在所述升降路的顶部上且旋转轴线被配置成水平方向的顶部滑轮;以及一端与所述升降路的上端部连接并下降、卷挂在所述平衡配重的滑轮上并上升、卷挂在所述顶部滑轮上并下降、再卷挂在所述两者的一方、所述驱动绳轮及所述两者的另一方上并上升、然后将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路的上端部上的主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轿厢的卷扬机安装面上、旋转轴线配置成铅垂方向、外周的一侧配置成与驱动绳轮的外周的一侧相对应,在与外周的另一侧对应地配置着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两者的一方的偏导器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卷挂有并排地配置了多根主索的驱动绳轮使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使外周的一侧与第1转向滑轮的外周相对、使外周的另一侧配置在比所述第1转向滑轮侧还接近轿厢的位置,并且偏导器轮其旋转轴线倾斜地配置、并在外周的一侧配置成与所述驱动绳轮的反上述第1转向滑轮侧的外周相对、外周的另一侧配置成与第2转向滑轮的外周相对。
4.如权利要求2及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配置在轿厢与升降路壁面之间、并且其侧面配置成在垂直投影面上与上述轿厢的侧面相重合的状态。
CN00101859A 1999-02-10 2000-02-04 电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5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3083/1999 1999-02-10
JP03308399A JP4190641B2 (ja) 1999-02-10 1999-02-10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042A CN1263042A (zh) 2000-08-16
CN1114557C true CN1114557C (zh) 2003-07-16

Family

ID=12376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18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557C (zh) 1999-02-10 2000-02-04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1396460B1 (zh)
JP (1) JP4190641B2 (zh)
KR (1) KR100330287B1 (zh)
CN (1) CN1114557C (zh)
DE (2) DE60031313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31529T3 (es) 2000-07-29 2005-05-16 Alpha Getriebebau Gmbh Cabina de ascensor con una maquina de accionamiento de polea de arrastre integrada en la misma.
FI118732B (fi) 2000-12-08 2008-02-29 Kone Corp Hissi
DE10104351A1 (de) * 2001-02-01 2002-08-22 Ingenieurgesellschaft Foerder Aufzug mit auf der Aufzugskabine mitfahrender Antriebseinheit und Steuereinheit
US9573792B2 (en) 2001-06-21 2017-02-21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DE60226601D1 (de) 2001-06-21 2008-06-26 Kone Corp Aufzug
FI119234B (fi) 2002-01-09 2008-09-15 Kone Corp Hissi
US7503433B2 (en) * 2003-04-07 2009-03-17 Chiu Nan Wang Elevator
WO2005047161A1 (ja) * 2003-11-17 2005-05-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装置
ITBO20040396A1 (it) * 2004-06-24 2004-09-24 Sassi Alberto Spa Unita' di movimentazione per ascensori e montacarichi
JP4527485B2 (ja) * 2004-09-29 2010-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トラクション式巻上機装置
KR100770500B1 (ko) * 2005-06-14 2007-10-25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01356111B (zh) * 2006-05-19 2012-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A2737033C (en) * 2008-09-30 2016-10-11 Safeworks, Llc Tower elevator alarm system
CN104444713B (zh) * 2014-12-15 2016-07-06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旋转电梯
CN112272649A (zh) * 2018-02-15 2021-01-26 安全工业责任有限公司 电梯安装方法及设备
DE102021004070A1 (de) * 2021-08-06 2023-02-09 Meik Schröder Maschinenraumloses Aufzugssystem
DE102022001560A1 (de) 2022-05-04 2023-11-09 Meik Schröder Maschinenraumloses Aufzugssystem
DE102023000227A1 (de) 2023-01-26 2024-08-01 Meik Schröder Maschinenraumloses Aufzugssystem mit Antrieb an der Aufzugskab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40604B1 (fr) 1988-12-15 1991-03-08 Otis Elevator Co Ascenseur avec machine d'entrainement a adherence embarquee
EP0565516A1 (de) 1992-04-09 1993-10-13 Werner Mag. Dr. Hagel Aufzug
EP1471027A1 (de) * 1996-11-11 2004-10-27 Inventio Ag Aufzugsanlage mit im Aufzugsschacht angeordneter Antriebseinhe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28082B1 (en) 2004-04-28
JP2000229772A (ja) 2000-08-22
EP1028082A3 (en) 2001-11-28
KR100330287B1 (ko) 2002-03-27
KR20000057942A (ko) 2000-09-25
CN1263042A (zh) 2000-08-16
DE60010143T2 (de) 2005-05-04
DE60010143D1 (de) 2004-06-03
JP4190641B2 (ja) 2008-12-03
DE60031313D1 (de) 2006-11-23
EP1396460B1 (en) 2006-10-11
DE60031313T2 (de) 2007-05-16
EP1396460A2 (en) 2004-03-10
EP1396460A3 (en) 2004-05-19
EP1028082A2 (en) 2000-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57C (zh) 电梯装置
CN1094887C (zh) 电梯装置
CN1289379C (zh) 电梯装置
CN1244485C (zh) 牵引轮式电梯、电梯轿厢及其悬挂方法以及转向滑轮的用途
CN1221457C (zh) 电梯装置
CN1183025C (zh) 电梯装置
CN1356256A (zh) 电梯
CN1436714A (zh) 无机器间牵引滑轮电梯系统
CN1232435C (zh) 电梯装置
CN1197756C (zh) 电梯装置
CN1178844C (zh) 电梯装置
CN1639046A (zh) 电梯装置
CN1802308A (zh) 电梯装置
CN1310821C (zh) 电梯装置
CN1216785C (zh) 无机械室电梯
CN1382100A (zh) 电梯装置
CN1297468C (zh) 电梯装置
CN1220618C (zh) 电梯装置
CN100345742C (zh) 电梯装置
CN1592712A (zh) 电梯装置
CN1882491A (zh) 电梯装置
CN1675122A (zh) 电梯
CN1313351C (zh) 电梯装置
CN1094886C (zh) 油压升降机
CN1216786C (zh) 电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