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5806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45806B CN111445806B CN202010298693.2A CN202010298693A CN111445806B CN 111445806 B CN111445806 B CN 111445806B CN 202010298693 A CN202010298693 A CN 202010298693A CN 111445806 B CN111445806 B CN 1114458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display area
- display
- area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01001070329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50S ribosomal protein L18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内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列,第二显示区内包括多个第二子像素列,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大于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沿第二方向,绑定区位于第二显示区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绑定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绑定区,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高屏占比,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全面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全面屏(full panel)是显示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显示装置设计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显示装置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显示区域被屏幕完全覆盖,显示区域周围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超高屏占比。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需要的不断增加,高屏占比显示已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且高屏占比的移动装置相较于现有的移动装置拥有更窄的边框、更广的显示区域,在相同的屏幕尺寸下,拥有更小的外形尺寸。并且随着全面屏技术的成熟,全面屏进入量产,多家手机厂商已经率先采用了全面屏设计,给手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
但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术,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显示装置,没有能做到显示装置正面屏占比100%的手机,现在业内所说的全面屏显示装置是指真实屏占比可以达到8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000’,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虽然为了提高屏占比,设计了具有超窄宽度的边框区B1’、边框区B2’、边框区B3’,但是由于显示面板需要空间布设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显示,还需要空间布设内部走线,因此一般都具有较宽的边框区,可称为显示面板的“下巴”区B4’,“下巴”区B4’无法显示,且“下巴”区B4’范围内的显示面板内部走线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屏占比的提升。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升屏幕的屏占比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屏幕的屏占比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子像素所在区域,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显示区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内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像素列,第二显示区内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像素列,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大于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沿第二方向,绑定区位于第二显示区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绑定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绑定区,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非显示区范围内,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绑定区一侧的部分原先是非显示的区域也用于显示,作为增加的显示区使用,从而在绑定区远离显示区一侧的各个子像素列边缘齐平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与绑定区相对的第二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均小于其余位置的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从而充分利用在第一方向上绑定区一侧的空间,增加显示区的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高屏占比,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全面屏。并且,本发明在第一方向上,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绑定区,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以使整个显示区在视觉上更圆润,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绑定区设置驱动芯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是图12中绑定区设置驱动芯片和柔性线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2中绑定区设置柔性线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00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NA;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G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S(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中仅示意性画出了部分扫描线G和数据线S),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0(图中未填充),扫描线G和数据线S交叉绝缘限定出子像素10所在区域,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在平行于显示面板出光面的平面上相互垂直;
显示区AA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内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排布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子像素列101L,第二显示区AA2内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排布且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子像素列102L,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大于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102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
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A,沿第二方向Y,绑定区BA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绑定区BA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
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可选的,绑定区BA用于绑定驱动单元(图中未示意),驱动单元可以为驱动芯片或者柔性线路板,驱动单元用于与显示面板中的信号线(如扫描线或者数据线等)电连接,为显示面板提供显示驱动信号,实现面板的显示功能。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具有至少两个显示区AA,分别为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且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为a,在第二显示区AA2范围内,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102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为b,a大于b。显示面板000还包括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NA,其中非显示区NA,包括绑定区BA,沿第二方向Y,绑定区BA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即在第二方向Y上,绑定区BA位于子像素10数量少的第二子像素列102L的一侧,绑定区BA与第二显示区AA2在第二方向Y上位置相对设置;可选的,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绑定区BA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各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的边缘L1和第二子像素列102L的边缘L2相互齐平。沿第一方向X,绑定区BA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即在第一方向X上,绑定区BA位于子像素10数量多的第一子像素列101L的一侧,如图2所示。并且,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即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具有越靠近第二子像素列102L,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越少的趋势。如图2所示,具有该变化趋势的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为虚线区域M1范围内的各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图2中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一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剩余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相同,即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虚线区域M1范围内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具有越靠近第二子像素列102L,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越少的趋势,而虚线区域M2范围内各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相同,如图2所示,沿第一方向X,虚线区域M2位于虚线区域M1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一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一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增加,剩余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相同,即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虚线区域M3范围内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具有越靠近第二子像素列102L,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越少的趋势,而虚线区域M4范围内各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相同,虚线区域M5范围内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具有越靠近第二子像素列102L,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越多的趋势,如图3所示,沿第一方向X,虚线区域M4位于虚线区域M3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虚线区域M5位于虚线区域M4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还可以所有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均逐渐减少(图中未示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Y排布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子像素行10H,且在第二方向Y上,沿着显示区AA指向绑定区BA,子像素行10H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即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非显示区NA范围内,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绑定区BA一侧的部分原先是非显示的区域也用于显示,作为增加的显示区使用,从而在绑定区BA远离显示区AA一侧的各个子像素列边缘齐平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二方向Y上与绑定区BA相对的第二子像素列102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均小于其余位置的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从而充分利用在第一方向X上绑定区BA一侧的空间,增加显示区AA的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屏占比,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具有高屏占比,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全面屏。并且,本实施例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以使整个显示区AA在视觉上更圆润,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该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的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分别与数据线S电连接,数据线S在非显示区NA弯折后与绑定区BA绑定连接,绑定区BA内的驱动单元可以通过数据线S为显示面板的子像素10提供数据电压信号。由于沿第一方向X,越靠近绑定区BA,第一子像素列101L的边缘L1相对的边缘L3越高,从而可以为数据线S弯折后与绑定区BA绑定连接提供更好的区域,有利于减小非显示区NA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从而进一步减小非显示区NA的占用面积,进一步提升屏占比。具体如图5所示,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4和图5中每条数据线S在弯折处具有拐点S0,各个数据线S的拐点S0的连线构成连线LS,连线LS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弯折线,但连线LS的整条趋势方向与第一方向X的夹角为锐角,从而可以使部分靠近第二子像素列102L的第一子像素列101L连接的数据线S在绑定区BA范围内弯折,部分数据线S的弯折部分不必占用除绑定区BA以外的非显示区NA的空间(如图5中的区域NA0),进而有利于减小非显示区NA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进一步提升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4仅是示意性画出绑定区BA的位置,即在第一方向X上,绑定区BA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右侧,可选的,在第一方向X上,绑定区BA还可以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左侧,即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在第一方向X上的相对位置可以互换,均可以实现提高屏占比的目的,本实施例在此对绑定区BA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绑定区BA在第一方向Y上与数量少的各个子像素列相对设置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第一方向X上,两个第一显示区AA1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相对两侧。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区AA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显示区AA1,且在第一方向X上,两个第一显示区AA1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相对两侧,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绑定区BA的占用面积,提高显示区AA的面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000的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图6,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所有子像素10共用同一条扫描线G或共用同一条数据线S。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当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为数据线S时,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所有子像素10共用同一条数据线S,即第一显示区AA1内的子像素10显示的是相同的画面,不作分割结构或部件的设置。可选的,第一显示区AA1也可显示不同的画面,如将第一显示区AA1上下分为两个子显示区,两个子显示区的扫描线G可以分开单独控制,即一个子显示区内的扫描线连接一个扫描驱动电路,另一个子显示区内的扫描线连接另一个扫描驱动电路,通过两个扫描驱动电路为第一显示区AA1内的两个子显示区提供不同的扫描信号,可以实现第一显示区AA1部分显示或者显示不同画面的效果。
可选的,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大尺寸显示面板中,绑定区BA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X上的显示区AA的一侧(相当于将图2中的显示面板逆时针旋转90度,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不变),此时,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G和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S,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在第二方向Y上依次排列,此时在第一显示区AA1范围内,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此时的第一子像素列101L沿第一方向X延伸)内的所有子像素10共用同一条扫描线G,即第一显示区AA1内的子像素10显示的是相同的画面,不作分割结构或部件的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绑定区BA的第一边缘BL1的结构,图8未示意子像素10、扫描线G、数据线S等,可结合参考图2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包括靠近显示区AA的第一边缘BL1,第一边缘BL1为弧线,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边缘BL1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此时,绑定区BA内可以设置驱动芯片IC和柔性线路板FPC(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绑定区BA的靠近显示区AA的第一边缘BL1的形状可以为弧线,即第一边缘BL1与第一边缘BL1所在圆的部分重合,在实现第一显示区AA1内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大于第二显示区AA2内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102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使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逐渐减少。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一边缘BL1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即绑定区BA的第一边缘BL1外凸于显示区AA(向显示区AA一侧凸出),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更加有利于实现全面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绑定区BA的第二边缘BL2的结构,图9未示意子像素10、扫描线G、数据线S等,可结合参考图2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包括靠近显示区AA的第二边缘BL2,第二边缘BL2包括第一段弧线BL21和第二段弧线BL22,第一段弧线BL21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设置,第二段弧线BL22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设置;
第一段弧线BL21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第二段弧线BL22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此时,绑定区BA内可以设置驱动芯片IC和柔性线路板FPC(如图9所示)。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绑定区BA的靠近显示区AA的第二边缘BL2的形状可以包括第一段弧线BL21和第二段弧线BL22,第一段弧线BL21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设置,第二段弧线BL22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设置,即第一段弧线BL21与第一段弧线BL21所在圆的部分重合,第二段弧线BL22与第二段弧线BL22所在圆的部分重合,在实现第一显示区AA1内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大于第二显示区AA2内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102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使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逐渐减少。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一段弧线BL21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第二段弧线BL22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即绑定区BA的第一段弧线BL21内凹于绑定区BA(向绑定区BA一侧凹陷),绑定区BA的第二段弧线BL22外凸于显示区AA(向显示区AA一侧凸出),从而在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更加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同时,还能够使第一显示区AA1靠近非显示区NA的边缘在视觉上更加圆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绑定区BA的第二边缘BL2的结构,图10未示意子像素10、扫描线G、数据线S等,可结合参考图2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包括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设置的第三边缘BL3和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设置的第四边缘BL4,第四边缘BL4为直线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三边缘BL3为弧线,第三边缘BL3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远离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此时,绑定区BA内可以设置驱动芯片IC和柔性线路板FPC(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绑定区BA的靠近显示区AA的边缘可以包括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设置的第三边缘BL3和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设置的第四边缘BL4,其中第四边缘BL4为直线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三边缘BL3为弧线,即第三边缘BL3与第三边缘BL3所在圆的部分重合,在实现第一显示区AA1内任一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大于第二显示区AA2内任一个第二子像素列102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的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使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逐渐减少。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三边缘BL3所在圆的圆心位于绑定区BA远离第一显示区AA1的一侧,即绑定区BA的第三边缘BL3外凸于显示区AA(向显示区AA一侧凸出),从而在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更加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同时,还能够使第二显示区AA2靠近非显示区NA的边缘在视觉上更加平滑,第二显示区AA2内的所有第二子像素列102L的子像素10的数量可以相同。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8-图10,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图中未示意),彩膜基板设有镂空区LA,镂空区LA的彩膜基板为通孔结构,该通孔沿彩膜基板的厚度方向全部贯穿彩膜基板,阵列基板设有绑定区BA;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镂空区LA和绑定区BA相互交叠。彩膜基板上设有第一电极(图中未示意),阵列基板上设有第二电极(图中未示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银胶80电连接,并且,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银胶80所在区域与绑定区BA部分重叠,银胶80所在区域还与显示区AA部分重叠。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通过银胶80实现相互电连接,并且银胶80所在的区域可以与绑定区BA和显示区AA均相互交叠,如图8、图9、图10所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和图1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包括多个输入焊盘(图中未示意)和多个输出焊盘20,输出焊盘20包括第一输出焊盘201和第二输出焊盘202;
数据线S通过第一连接线30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电连接,第一连接线30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
扫描线G连接有扫描驱动电路40,扫描驱动电路40通过多条扫描驱动信号线50与第二输出焊盘202电连接,扫描驱动信号线50一端与扫描驱动电路4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焊盘202绑定。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绑定区BA设有多个导电焊盘,包括多个输入焊盘和多个输出焊盘20,用于与驱动单元(图中未示意)绑定电连接,驱动单元可以为驱动芯片或者柔性线路板,驱动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输入引脚与绑定区BA的输入焊盘一一对应绑定,输出引脚与绑定区BA的输出焊盘20一一对应绑定,通过输入焊盘将驱动单元的提供的驱动信号输入,通过输出焊盘20将输入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显示面板000中,其中,输出焊盘20包括第一输出焊盘201和第二输出焊盘202,第一输出焊盘201通过第一连接线30与显示面板000上的数据线电连接,用于通过驱动单元为数据线S提供数据电压信号,第二输出焊盘202通过多条扫描驱动信号线50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扫描驱动电路40与多条扫描线G电连接,用于通过驱动单元为扫描线G提供扫描信号。本实施例将绑定区BA范围内的输出焊盘20分类,不同的输出焊盘与不同的信号线电连接,从而区分清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连接线30的设置膜层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线30可全部位于与扫描线G和数据线S不同层的金属膜层,还可以均与扫描线G同层,还可以均与数据线S同层,还可以部分与扫描线G同层,部分与数据线S同层设置,仅需满足第一连接线30将数据线S和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电连接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1、图12和图13,图13是图12中绑定区设置驱动芯片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设有驱动芯片IC,驱动芯片IC包括多个芯片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芯片输出引脚60,芯片输入引脚与输入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芯片输出引脚60与输出焊盘20一一绑定电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的绑定区BA设有驱动芯片IC,驱动芯片IC包括多个芯片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芯片输出引脚60,芯片输入引脚与输入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芯片输出引脚60与输出焊盘20一一绑定电连接,即显示面板000的扫描线和数据线的驱动信号均由驱动芯片IC提供,驱动芯片IC的芯片输出引脚60部分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为数据线S提供数据电压信号,部分与第二输出焊盘202绑定,为扫描线G提供扫描信号,从而实现显示功能。本实施例的扫描驱动电路40连接的扫描驱动信号线50和数据线S连接的第一连接线30均可以直接从驱动芯片IC上引出,不必经过其他例如柔性线路板,从而可以增加屏幕的显示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侧BA2、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三侧BA3;
第二输出焊盘202均位于第二侧BA2。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绑定区BA的所有输出焊盘20中,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可以位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即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可以设置于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侧BA2,由于扫描驱动电路40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所有数据线S远离绑定区BA的一侧,所以本实施例将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设置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可以避免扫描驱动电路40连接的扫描驱动信号线50和数据线S连接的第一连接线30交叉短路,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中,当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时,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可以均位于第一侧BA1。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当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时,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均设置于绑定区BA的第一侧BA1,即第一输出焊盘201均设置于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从而可以使第一连接线30的绕线区域位于扫描驱动信号线50绕线区域的内侧,有利于避免两者交叉短路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1、图12、图14、图1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或者,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沿第三方向K依次排列,其中,第三方向K与第一方向X相交,且第三方向K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三方向K与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平行;
第一连接线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301、第二部302、第三部303、第四部304,第一部301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部302连接,第四部304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另一端与第三部303连接,第二部302与第三部303连接;
第一部301和第三部303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部302和第四部304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当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均位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均位于绑定区BA的第一侧BA1时,在第二方向Y上位于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的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的排布方式,可以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如图11和图12所示),还可以沿第三方向K依次排列(如图14和图15所示),其中,第三方向K与第一方向X相交,且第三方向K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三方向K与显示面板000的出光面平行,从而可以提升绑定区BA在第二方向Y的高度,有利于缩小绑定区BA在第一方向X上的高度,进而有利于缩减显示面板000在第一方向X上的边框。并且由于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均位于绑定区BA的第一侧BA1,继而与数据线S和第一输出焊盘201电连接的第一连接线的绕线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线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301、第二部302、第三部303、第四部304,第一部301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部302连接,第四部304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另一端与第三部303连接,第二部302与第三部303连接;其中,第一部301和第三部303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部302和第四部304均沿第二方向Y延伸,从而可以避免各条第一连接线30相互之间交叠短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是示意性说明第一连接线30的绕线方式,但不仅限于此种绕线布局,还可以为其他绕线方式,仅需满足实现窄边框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各条第一连接线30相互之间交叠短路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和图17,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包括多个第一子输出焊盘2011和多个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
第一子输出焊盘2011均位于第一侧BA1,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均位于第三侧BA3。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与数据线S绑定电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可以部分位于绑定区BA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部分位于绑定区BA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三侧BA3,本实施例将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分为位于绑定区BA第一侧BA1的多个第一子输出焊盘2011和位于绑定区BA第三侧BA3的多个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从而可以缩减绑定区BA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有利于缩小绑定区BA的面积,进而增加显示区AA的面积,进一步提升屏占比。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6和图17,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沿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第一连接线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部305、第六部306、第七部307,第五部305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部306连接,第七部307的一端与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绑定,另一端与第六部306连接;第五部305和第七部307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六部306沿第二方向Y延伸。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当与数据线S绑定电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部分位于绑定区BA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部分位于绑定区BA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三侧BA3时,第一连接线30的绕线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线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部305、第六部306、第七部307,第五部305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部306连接,第七部307的一端与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绑定,另一端与第六部306连接;第五部305和第七部307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六部306沿第二方向Y延伸,从而可以避免各条第一连接线30相互之间交叠短路,还可以减少与第二子输出焊盘2012绑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线30的绕线长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8和图19,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焊盘201也位于第二侧BA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当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时,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也可以均设置于绑定区BA的第二侧BA2,即第一输出焊盘201和第二输出焊盘202均设置于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侧BA2,从而可以缩减绑定区BA在第二方向Y上的高度,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000在第二方向Y上的边框。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8和图19,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
第一连接线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八部308、第九部309,第八部308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九部309连接,第九部308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另一端与第八部308连接;
第八部308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九部309沿第二方向Y延伸。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当与数据线S绑定电连接的多个第一输出焊盘201和与扫描驱动电路40绑定电连接的多个第二输出焊盘202均设置于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侧BA2时,第一连接线30的绕线方式可以为第一连接线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八部308、第九部309,第八部308的一端与数据线S连接,另一端与第九部309连接,第九部308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另一端与第八部308连接;第八部308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九部309沿第二方向Y延伸,从而可以避免各条第一连接线30相互之间交叠短路,还可以简化第一连接线30的绕线方式,简化工艺流程。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和图21,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在第二方向Y上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侧BA2、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三侧BA3;
第二输出焊盘202均位于第三侧BA3,第一输出焊盘201均位于第一侧BA1。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绑定区BA的所有输出焊盘20中,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可以位于绑定区BA的第三侧BA3,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可以位于绑定区BA的第一侧BA1即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可以设置于在第一方向X上靠近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三侧BA3,与数据线S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焊盘201设置于在第二方向Y上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一侧BA1,由于扫描驱动电路40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所有数据线S远离绑定区BA的一侧,所以本实施例将与扫描驱动电路40电连接的第二输出焊盘202设置于绑定区BA的第三侧BA3,可以避免扫描驱动电路40连接的扫描驱动信号线50和数据线S连接的第一连接线30交叉短路,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1、图12和图22,图22是图12中绑定区设置驱动芯片和柔性线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的绑定区BA设有驱动芯片IC和柔性线路板FPC,在第二方向Y上,柔性线路板FPC位于驱动芯片IC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一侧;
驱动芯片IC包括多个芯片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芯片输出引脚60,柔性线路板FPC包括多个线路板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线路板输出引脚70,输入焊盘与芯片输入引脚、线路板输入引脚一一绑定电连接,第一输出焊盘201与芯片输出引脚60一一绑定电连接,第二输出焊盘202与线路板输出引脚70一一绑定电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的绑定区BA设有驱动芯片IC和柔性线路板FPC,驱动芯片IC包括多个芯片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芯片输出引脚60,柔性线路板FPC包括多个线路板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线路板输出引脚70,其中,芯片输入引脚、线路板输入引脚分别与输入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芯片输出引脚60与第一输出焊盘201一一绑定电连接,线路板输出引脚70与第二输出焊盘202一一绑定电连接即显示面板000的数据线S的驱动信号均由驱动芯片IC提供,显示面板000的扫描线G的驱动信号均由柔性线路板FPC提供,扫描线G和柔性线路板FPC的线路板输出引脚70与第二输出焊盘202绑定,为扫描线G提供扫描信号,数据线S和驱动芯片IC的芯片输出引脚60与第一输出焊盘201绑定,为数据线S提供数据电压信号从而实现显示功能。本实施例的扫描驱动电路40连接的扫描驱动信号线50从柔性线路板FPC引出,数据线S连接的第一连接线30从驱动芯片IC上引出,此时,在第一方向X上,柔性线路板FPC的长度可以大于驱动芯片IC的长度,那么当显示面板000上设有围绕显示区AA的且连接柔性线路板FPC的GND线(图中未示意)时,该GND线就可以设计得比较宽,有利于提升屏幕的抗静电性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1、图12和图23,图23是图12中绑定区设置柔性线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绑定区BA设有柔性线路板FPC,柔性线路板FPC包括多个线路板输入引脚(图中未示意)和多个线路板输出引脚70,线路板输入引脚与输入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线路板输出引脚70与输出焊盘20一一绑定电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的绑定区BA仅设置有柔性线路板FPC,即COF(Chip On Flex,or,Chip On Film,常称覆晶薄膜)结构,此时,输出焊盘20中的第一输出焊盘201和第二输出焊盘202均与柔性线路板FPC的线路板输出引脚70绑定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更窄边框的设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4和图25,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顶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连接线30与第一显示区AA1至少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可以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顶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按照光的出射方式可以分为底发射型和顶发射型两大类,底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光出射来自于衬底基板(底部)一侧,而顶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光出射来自顶端。Micro LED显示面板中光的出射也可以来自顶端。因此当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顶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第一连接线30的布设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从而可以使第一连接线30与第一显示区AA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即与数据线S连接的第一连接线30可以在显示区AA直接穿行,而不必在非显示区NA(边框区域)绕线,更加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6和图27,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6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中,在第一方向X上,非显示区NA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远离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非显示区NA1;
第一显示区AA1包括沿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第一子显示区AA11、第二子显示区AA12、第三子显示区AA13,第一子显示区AA11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A12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的一侧,第三子显示区AA13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A12远离第一非显示区NA1的一侧;
在第一子显示区AA11范围内,沿第一子显示区AA11指向第一非显示区NA1,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
在第三子显示区AA13范围内,沿第二子显示区AA12指向第三子显示区AA13,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
在第二子显示区AA12范围内,各个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方向X上,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绑定区BA,第一子显示区AA11范围内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减少,第三子显示区AA13范围内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逐渐增加,第二子显示区AA12范围内第一子像素列101L内的子像素10的数量相同,从而可以使显示面板000在显示区AA拐角处更加圆润,从而提升显示视觉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6和图27,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3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子连接线3011和第二子连接线3012;
第一子连接线3011包括多个阶梯状的弯折结构,且第一子连接线3011的弯折形状与第一子显示区AA11内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的子像素10的边缘形状相同(如图27所示),第二子连接线3012沿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可选的,第二子连接线3012与第一显示区AA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0出光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本实施例设置第一子连接线3011的弯折形状与第一子显示区AA11内靠近第一非显示区NA1的子像素10的边缘形状相同,即第一子连接线3011的多个阶梯状的弯折结构尽量缩进显示区AA,从而可以使第一子连接线3011距离切割边(显示面板制成后需切割成型)更远,在避免切割对第一子连接线3011造成损伤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对第一子连接线3011的静电击伤。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8,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1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图28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现有技术中非显示区范围内,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绑定区一侧的部分原先是非显示的区域也用于显示,作为增加的显示区使用,从而在绑定区远离显示区一侧的各个子像素列边缘齐平的情况下,设置在第二方向上与绑定区相对的第二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均小于其余位置的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从而充分利用在第一方向上绑定区一侧的空间,增加显示区的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屏占比,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具有高屏占比,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全面屏。并且,本发明在第一方向上,沿第一显示区指向绑定区,至少部分第一子像素列内的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可以使整个显示区在视觉上更圆润,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度。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所述子像素所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显示区至少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子像素列,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像素列,任一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数量大于任一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列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数量;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绑定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绑定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
所述绑定区包括多个输入焊盘和多个输出焊盘,所述输出焊盘包括第一输出焊盘;
所述数据线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绑定;
所述显示面板为Micro LED显示面板或顶发射型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重叠;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的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显示区、第二子显示区、第三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三子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范围内,沿所述第一子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在所述第三子显示区范围内,沿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三子显示区,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数量逐渐减少;在所述第二子显示区范围内,各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内的所述子像素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连接线和第二子连接线;所述第一子连接线包括多个阶梯状的弯折结构,且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的弯折形状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内靠近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子像素的边缘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子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显示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范围内,至少存在一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列内的所有子像素共用同一条所述扫描线或共用同一条所述数据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为弧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边缘所在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包括第一段弧线和第二段弧线,所述第一段弧线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设置,所述第二段弧线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段弧线所在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段弧线所在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定区包括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第三边缘和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相邻设置的第四边缘,所述第四边缘为直线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边缘为弧线,所述第三边缘所在圆的圆心位于所述绑定区远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焊盘还包括第二输出焊盘;
所述扫描线连接有扫描驱动电路,所述扫描驱动电路通过多条扫描驱动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输出焊盘电连接,所述扫描驱动信号线一端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焊盘绑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设有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芯片输入引脚和多个芯片输出引脚,所述芯片输入引脚与所述输入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所述芯片输出引脚与所述输出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三侧;
所述第二输出焊盘均位于所述第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均位于所述第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或者,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焊盘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列,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所述第一部的一端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连接,所述第四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绑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部连接,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三部连接;
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三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四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焊盘包括多个第一子输出焊盘和多个第二子输出焊盘;
所述第一子输出焊盘均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子输出焊盘均位于所述第三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子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部、第六部、第七部,所述第五部的一端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六部连接,所述第七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输出焊盘绑定,另一端与所述第六部连接;
所述第五部和所述第七部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六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也位于所述第二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八部、第九部,所述第八部的一端与所述数据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九部连接,所述第九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绑定,另一端与所述第八部连接;
所述第八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九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一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三侧;
所述第二输出焊盘均位于所述第三侧,所述第一输出焊盘均位于所述第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设有驱动芯片和柔性线路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驱动芯片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芯片输入引脚和多个芯片输出引脚,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个线路板输入引脚和多个线路板输出引脚,所述输入焊盘与所述芯片输入引脚、所述线路板输入引脚一一绑定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焊盘与所述芯片输出引脚一一绑定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焊盘与所述线路板输出引脚一一绑定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设有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多个线路板输入引脚和多个线路板输出引脚,所述线路板输入引脚与所述输入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所述线路板输出引脚与所述输出焊盘一一绑定电连接。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8693.2A CN111445806B (zh) | 2020-04-16 | 2020-04-16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98693.2A CN111445806B (zh) | 2020-04-16 | 2020-04-16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5806A CN111445806A (zh) | 2020-07-24 |
CN111445806B true CN111445806B (zh) | 2022-07-26 |
Family
ID=71651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98693.2A Active CN111445806B (zh) | 2020-04-16 | 2020-04-16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4458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68035B (zh) * | 2020-08-21 | 2023-11-1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阵列 |
CN112331090B (zh) * | 2020-11-05 | 2022-08-23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拼接屏 |
CN112530292B (zh) * | 2020-12-21 | 2022-06-2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908196B (zh) * | 2021-01-29 | 2023-12-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5909896A (zh) | 2021-07-28 | 2023-04-0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
CN114020179B (zh) * | 2021-10-25 | 2024-07-30 |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 电磁式触控显示面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1800A (ja) * | 1998-04-30 | 1999-11-09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8445686A (zh) * | 2018-03-28 | 2018-08-2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CN108564911A (zh) * | 2018-03-19 | 2018-09-2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75377A (ko) * | 2003-02-20 | 2004-08-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구동 아이씨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4799952B2 (ja) * | 2005-08-08 | 2011-10-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826300A (zh) * | 2010-03-30 | 2010-09-08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一种有源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731405B (zh) * | 2015-03-09 | 2018-01-1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KR20160110861A (ko) * | 2015-03-13 | 2016-09-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연성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4952883B (zh) * | 2015-05-11 | 2019-04-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键盘组件和电子设备 |
KR102504129B1 (ko) * | 2016-03-31 | 2023-0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20180030325A (ko) * | 2016-09-13 | 2018-03-22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08573997B (zh) * | 2017-03-14 | 2023-12-0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KR102265542B1 (ko) * | 2017-05-31 | 2021-06-1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CN107219660B (zh) * | 2017-07-12 | 2020-09-2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703664A (zh) * | 2017-09-27 | 2018-02-1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面板 |
JP2019086628A (ja) * | 2017-11-06 | 2019-06-0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208141704U (zh) * | 2018-05-03 | 2018-11-23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766985B (zh) * | 2018-05-30 | 2020-09-2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283717B (zh) * | 2018-11-26 | 2022-07-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09616480B (zh) * | 2018-12-27 | 2020-11-1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637352B (zh) * | 2018-12-28 | 2021-04-13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9637372B (zh) * | 2019-01-28 | 2021-07-3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047816B (zh) * | 2019-04-30 | 2021-04-0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286535B (zh) * | 2019-06-20 | 2021-08-3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4-16 CN CN202010298693.2A patent/CN1114458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1800A (ja) * | 1998-04-30 | 1999-11-09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8564911A (zh) * | 2018-03-19 | 2018-09-21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445686A (zh) * | 2018-03-28 | 2018-08-24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45806A (zh) | 2020-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45806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25498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447887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092108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30352391A1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169646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281089A (zh) | 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9686757B (zh) | 柔性基板及采用该柔性基板的显示面板 | |
CN11016435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928696B2 (en) | Wiring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 |
US12153465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8962117B (zh) | 一种可折叠的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
US20240338059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30110850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11139362B2 (en) | Display panel with asymmetrically disposed pads | |
CN115083300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2045430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1430411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03277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10957717B2 (en) | Pixel array | |
CN115411082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08297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257902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2124646B2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7042526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