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4225B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94225B CN110994225B CN201910813065.0A CN201910813065A CN110994225B CN 110994225 B CN110994225 B CN 110994225B CN 201910813065 A CN201910813065 A CN 201910813065A CN 110994225 B CN110994225 B CN 1109942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nnector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onnector housing
- conductive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受到对象侧连接器的嵌入、脱离的力也具有不易被破坏的刚性,也可使电连接稳定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具备有能与对象侧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在面相对方向凹凸卡合的连接器壳体(21)、在连接器壳体(21)上排列在大致同一平面上的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具有在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两外方侧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上的导电性的第一板件(26)的导电性构件(25A)、以及沿着连接器壳体(21)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强化扣件(24),该强化扣件(24)在至少一部分重叠在第一板件(26)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的状态下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尤其是涉及实际安装在电路基板而互相凹凸嵌合的插座或插头型的电连接器、以及由插座与插头形成的电连接器组。
背景技术
以往,实际安装在基板的平板状的电连接器被使用于在电路基板连接挠性电路基板的连接器等。
就这种电连接器来说,例如在将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互相嵌合而构成的多极连接器,在第一及第二连接器设置多列端子,为了抑制端子列间的电磁干扰,已知有在端子列间设置导电性的屏蔽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引用文献1的记载中,尤其,在第二连接器54的2列的内部端子62之间设置屏蔽构件68,在围着该2列的内部端子62以及屏蔽构件68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具有设置第二外部端子66的构造(尤其,参照段落0079、图14)。
又,就这种的其他的连接器来说,例如在不会使连接器大型化,并确保行对于对象连接器的充分的弹性的目的下,已知有使第一及第二弹性臂部35、36朝向壳体10的对置的侧壁14延伸,而具有在该等的前端部分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接触部35C、36C的电源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尤其,参照0008、0034、0036、图5、图7)。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6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9728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记载中,屏蔽构件与外部端子由其他的零件所构成,因为接触面积也小,所以刚性不足,在连接器嵌合时,若通过嵌合于内部的对象侧连接器朝旋转方向施力,则会有所谓连接器的内侧的屏蔽构件、与外侧的外部端子对个别施力而容易变形,并破坏连接器的顾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记载中,因为电源端子为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夹着连接器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被配置在非对称的位置,所以,会有所谓嵌合时,对象侧连接器的姿势倾斜,电连接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于此,本发明之目的在提供一种,即使受到对象侧连接器的嵌入、脱离的力也具有不易被破坏的刚性,也可使电连接稳定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为了上述目的达成,具备有:可与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在面相对方向凹凸卡合的连接器壳体;在前述连接器壳体被排列在大致同一平面上的多列的连接端子列;在较前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更靠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的两外方侧,具有被安装在前述连接器壳体的导电性的第一板件的导电性构件;以及沿着前述连接器壳体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强化扣件,前述强化扣件,是前述强化扣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前述第一板件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的状态下,被安装在前述连接器壳体。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强化扣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性构件的第一板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可提高该电连接器的刚性,在凹凸卡合时即使承受对象侧连接器所致的力也不易被破坏。又,可加大强化扣件与导电性构件的第一板件的接触面积,可让刚性提升的同时,将第一板件作为电源端子使用时,可让与对象侧连接器的电连接稳定化。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前述导电性构件也可进一步具有:被设在前述连接器壳体,在前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之间朝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第二板件,前述第一板件与前述第二板件为连结的一体物。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因为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作为一体物被安装于连接器壳体,所以,比起仅安装第一板件的情况,可更提高该电连接器的刚性,而更可不易破坏。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前述导电性构件也可具有连结前述第一板件与前述第二板件的连结板,而构成前述连结板和前述第一板件的板件面与前述第二板件的板件面正交。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在对象侧连接器的嵌入、脱离时,即使相对于施加在第一板件的板件面、以及和该板件面正交的第二板件的板件面的来自各自不同方向的力,也可确保不易变形的高刚性。又,通过刚性的提升,即使受到对象侧连接器的嵌入、脱离的力也不易被破坏,也可使电连接稳定。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前述连结板也可在前述多个连接端子列的列方向的外方从连接器壳体露出。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通过露出的连结板抵接于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外侧面,而可进一步提高当该电连接器的刚性。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前述导电性构件也可具有:被设在前述第一板件的前述多个连接端子列的列宽边方向两侧,在前述凹凸卡合时卡合在前述对象侧连接器的卡合部,将前述对象侧连接器弹性保持的弹性保持构件,前述强化扣件具有从上侧覆盖前述弹性保持构件的罩盖部。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在将对象侧连接器嵌入、脱离时,边抑制对象侧连接器干涉弹性保持构件,又不会对对象侧连接器的姿势造成影响,可实现稳定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前述弹性保持构件也可由在垂直于前述第一板件的前述多个连接端子列的列方向的方向两侧被设在互相相向的位置的一对的弹簧构件所构成。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比起弹性保持构件设在非对称的位置的情况,可抑制对象侧连接器姿势的倾斜,并可防止电连接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为了上述目的达成,而具有具备:前述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以及前述对象侧连接器的构造。
根据该构造,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是与对象侧连接器凹凸卡合的电连接器通过强化扣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性构件的第一板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而成的构造而具有高刚性,在凹凸卡合时即使承受对象侧连接器所致的力也可不易被破坏。又,在该电连接器组,在承受对象侧连接器的凹凸卡合的电连接器侧,可加大强化扣件与导电性构件的第一板件的接触面积,可让刚性提升的同时,将第一板件作为电源端子使用时,可让与对象侧连接器的电连接稳定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即使受到对象侧连接器的嵌入、脱离的力也具有不易被破坏的刚性,也可使电连接稳定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组。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重要部的一部分破碎剖面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组的插座与插头的公母结合状态的立体图,(a)表示上面侧,(b)表示其下面侧。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外观立体图,(a)表示上面侧的外观,(b)表示其下面侧的外观。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头)的外观立体图,(a)表示成为凸形状的下面侧的外观,(b)表示其上面侧的外观。
图6是被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壳体的导电性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壳体的导电性构件与连接端子列的配置态样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分解立体图,上侧表示强化扣件的外观,下侧表示安装有导电性构件的连接器壳体的外观。
图9的(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长边方向的纵剖视图,(b)是其插座的长边方向的纵剖面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横剖视图。
图11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组的插座与插头的公母结合状态的长边方向的纵剖视图,(b)是其电连接器组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横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外观立体图,(a)表示上面侧的外观,(b)表示其下面侧的外观。
图13是被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壳体的导电性构件的立体图。
图14的(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长边方向的纵剖视图,(b)是其插座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横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外观立体图,(a)表示上面侧的外观,(b)表示其下面侧的外观。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分解立体图,上侧表示强化扣件的外观,下侧表示安装有导电性构件的连接器壳体的外观。
图17是被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连接器壳体的导电性构件的立体图。
图18的(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插座)的长边方向的纵剖视图,(b)是其插座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横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电连接器组
20A、20B、20C:电连接器
21、21-1、21-2:连接器壳体
21a:凹状嵌合部
21h、21i:端子保持部
22a、22b:连接端子列
24、24-2:强化扣件
24f:卡合凸部
24g:罩盖部
25A、25B、25C:导电性构件
26:第一板件
26a:板件面
26a1:接地连接部
26b:侧端板
26b5:接地连接部
26g:卡合板部(弹性保持构件)
27:第二板件
27a:板件面
28:连结板
30A:电连接器(对象侧连接器)
31:连接器壳体
34:强化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图面一边针对实施本发明用的形态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形态)
图1至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
在以下,虽主要以插座侧的电连接器20A为例针对其构造进行说明,可是在插头侧的电连接器30A也可适用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组10具有:在面相对方向凹凸卡合的插座状的电连接器20A与插头状的电连接器30A。
电连接器20A的连接器本体部20具有:主要以在上面侧形成凹状,在下面侧形成大致平坦状的方式被射出成形的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21;以及导电性构件25A(参阅图6),该导电性构件具有:被设在于连接器壳体21分别被排列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共面)的多列的公母一方侧,例如被设在母侧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外方的部分(第一板件26)、以及能够设在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之间的部分(第二板件27a)。
如图1至图4所示,连接器壳体21具有:例如呈角环状的沟形状的凹状嵌合部21a、沿着凹状嵌合部21a延伸的外表面21b、和电路基板P(参照图2)面相对的基板对置面21c(参照图3(b))、以及中央突起体21j,该端子保持体朝形成有凹状嵌合部21a的面的中央部突出而设,具有沿着该凹状嵌合部21a的沟形状被排列的多列的端子保持部21h、21i。
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是以图1中的X方向作为列宽边方向,嵌入连接器壳体21的多个端子保持部21h、21i的插座接点,分别以防止脱落的状态被保持于连接器壳体21。
如图2及图5所示,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本体部30具有:主要在单面侧呈凸状的连接器壳体31、以及分别和连接器壳体31共面被配置的多列的公母另一方侧,例如公侧的连接端子列32a、32b。
连接器壳体31具有:例如呈角环状的突起形状的凸状嵌合部31a、沿着凸状嵌合部31a延伸的外表面31b(参照图5(a))、以及位在凸状嵌合部31a的内方的中央凹部31c。
多列的连接端子列32a、32b,是一体被安装于连接器壳体31的凸状嵌合部31a的插头接点,各自的外端部分互相平行排列对齐。
在电连接器20A及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本体部20、30设有导电性的强化扣件24、34。
如图1至图4、及图8所示,电连接器20A的连接器本体部20具有被外设在对应的连接器壳体21的导电性的强化扣件24。强化扣件24,是将板金冲压加工呈预定形状,而具有:沿着连接器壳体21的短边方向两侧的外表面21b延伸存在的一对的长侧板部24a、在较连接器壳体21的凹状嵌合部21a靠外方侧沿着连接器壳体21的外表面21b延伸存在的一对的连结板部24b、以从一对的连结板部24b朝凹状嵌合部21a的内深侧(向下)突出地被弯曲加工的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以及在两端侧和一对的长侧板部24a及一对的连结板部24b连续,并且在中间部具有被弯曲加工的弯折形状的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
强化扣件24中,在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设有将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凹凸卡合时,与该电连接器30A的具有段差的凹部34c卡合的卡合凸部24f。
又,强化扣件24,其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在连接器壳体21的长边方向两端部重叠于导电性构件25A的强化扣件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参照图9及图11)。此外,导电性构件25A关于其构造是如参照之后的图6进行详细的说明,具备具有作为强化扣件连接部的侧端板26b、26c、26d(参照图6)的第一板件26。再者,导电性构件25A具有在连接器本体部20的对应的连接器壳体21的基板对置面21c侧露出的多个大致方形凸面状的接地连接部26a1、27b(参照图3(b))。由此,强化扣件24相对于导电性构件25A被机械性及电结合,经由导电性构件25A连接于电路基板P的接地部,而可接地屏蔽化。
此外,强化扣件24中的一对的端板部24c的各一对的下端部及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的下端部相对于连接器壳体21的各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下面及导电性构件25A的接地连接部26a1、27b(参照图3(b)、图4(b))的下面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或被设定成预定的突出高度。
如图5所示,设在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本体部30的强化扣件34具有:在连接器壳体31的长边方向全局沿着其上面31d延伸存在的上面壳盖部34a(参照图5(b))、覆盖连接器壳体31的长边方向两端面及其附近的下面的两端板部34b、被形成在两端板部34b的一部分的具有段差的凹部34c、从两端板部34b朝连接器壳体31的上面侧延伸设置的各一对的拆装操作部34d、以及从两端板部34b朝连接器壳体31的两侧面侧延伸设置的各一对的侧板部34e。这之中,在各一对的侧板部34e形成有对电连接器20A作凹凸卡合时,卡合于被设在导电性构件25A的卡合凸部26f(参照图6)来保持该卡合的卡合凹部34f。
接着,针对被安装在电连接器20A的连接器壳体21的导电性构件25A及强化扣件24的构造进行详细的说明。图6表示导电性构件25A的构造的立体图,图7表示导电性构件25A与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配置态样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导电性构件25A由导电性的构件所构成,具有第一板件26、第二板件27、以及连结第一板件26和第二板件27的连结板28。在连接器壳体21,第一板件26在较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更靠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的两外方侧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第二板件27在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之间朝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延伸存在。
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尤其具有:将具有上述构造的2个导电性构件25A以与第二板件27的第一板件26相反侧的端部彼此接近的方式,排列在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连接端子的列方向的构造。导电性构件25A就图6所示的构造的变形例来说,也可第二板件27彼此连结成1个,在该1个第二板件27的相反侧的两端部各自形成第一板件26的构造。关于该变形例的构造,关于后述的第二及第三实施形态的导电性构件25B、25C的变形例也同样。
如图6所示,2个导电性构件25A分别由利用连结板28连接第一板件26与第二板件27的一体物所构成。导电性构件25A中,连结板28和第一板件26的板件面26a与第二板件27的板件面27a正交。连结板28,是从连接器壳体21露出到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外方为理想。具体而言,连结板28从连接器壳体21的中央突起体21j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两端侧的侧面露出,且其一部分接触到该侧面的状态下被配设为期望。
导电性构件25A中的第一板件26及第二板件27中,第二板件27由板状构件所构成,该板状构件具有朝电连接器20A及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本体部20、30的结合、脱离方向(图1中的Z方向)及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图1中的Y方向)延伸设置的平坦面板件面27a。第二板件27在板件面27a的下端侧面部沿着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图1中的Y方向)按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接地连接部27b。
导电性构件25A中,第一板件26具有:作为朝上述结合、脱离方向及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图1中的X方向)延伸设置的平坦面的板件面26a、以及从该板件面26a中的连结板28连接端以外的3方的端部沿着上述结合、脱离方向立设的侧端板26b、26c、26d。
侧端板26b从和板件面26a中的连结板28连接端对置的端部立设。侧端板26b,是在安装有该导电性构件25A的连接器壳体21外设强化扣件24时,强化扣件24的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迭合其一部分的部分。迭合于该侧端板26b的强化扣件24的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成为规定连接器壳体21的凹状嵌合部21a中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两侧端。此外,在立设侧端板26b的板件面26a,在该侧端板26b的两侧形成有其一部分朝向外方延伸设置的一对的接地连接部26a1。
侧端板26c、26d从邻接板件面26a中的连结板28连接端的各端部立设,而成为规定连接器壳体21的凹状嵌合部21a中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的两侧端。
在第一板件26,侧端板26b具有:在上端侧的端部朝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外方突出,且朝该侧端板26b的基部的外侧被弯折加工的弯曲形状的延伸存在部26b1。延伸存在部26b1,是在其末端侧与侧端板26b的非弯折加工部分(侧端板26b的基部)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沟部26b2。同样,在第一板件26,侧端板26c、26d具有:朝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外方突出,且朝该侧端板26c、26d的基部的外侧被弯折加工的弯曲形状的延伸存在部26c1、26d1。延伸存在部26c1、26d1分别在其末端侧与侧端板26c、26d的非弯折加工部分(侧端板26c、26d的各基部)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沟部26c2、26d2。
形成于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沟部26b2、26c2及26d2,分别作为接受在连接器壳体21分别对应该沟部26b2、26c2及26d2被形成的卡合凸部的卡合的卡合凹部发挥功能。此外,连接器壳体21作为上述卡合凸部具有:在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两外方卡合于一对的侧端板26b的各沟部26b2的列方向卡合部21e(参照图9)、以及在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的两外方分别卡合于侧端板26c、26d的沟部26c2、26d2的列宽边方向卡合部21f(参照图10)。
导电性构件25A在第一板件26的侧端板26c、26d分别形成有卡合于设在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本体部30的卡合凹部34f的卡合凸部26f。卡合凸部26f,是由设在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两侧的对称的位置的一对的弹性突起构件所构成。卡合凸部26f,是在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两侧各设置一对。
含有安装了具有图6所示的构造的2个导电性构件25A的连接器壳体21之电连接器20A,2个导电性构件25A与连接端子列22a、22b在连接器壳体21内例如具有图7所示这样的配置关系。亦即,2个导电性构件25A与连接端子列22a、22b,在各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二板件27插在连接端子列22a、22b之间的状态下被配置。在该配置状态,各导电性构件25A通过设在第二板件27的接地连接部27b在连接器壳体21的基板对置面21c侧对电路基板P(参照图2)做接地连接(接地),而能作为连接端子列22a、22b间的屏蔽材发挥功能。
此外,在各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中配置接地屏蔽板时,导电性构件25A虽也可连接于各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中的接地屏蔽板,可是,没有连接于导电性构件25A,各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中的接地屏蔽板也可直接连接于电路基板P侧的接地部。
导电性构件25A镶嵌成形于连接器壳体21而被一体化、或是被压入成形后的连接器壳体21。
在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连接器壳体21,是例如在连接器壳体21的框架内于图7所示的位置关系配置2个导电性构件25A与连接端子列22a、22b,通过在该型框内灌入合成树脂,将2个导电性构件25A与连接端子列22a、22b镶嵌成形。在图8所示的连接器壳体21的分解立体图,下侧的图表示通过上述镶嵌成形所获得的连接器壳体21的外观构造。
如图8所示,通过镶嵌成形所获得的连接器壳体21,是通过从其上方侧外设强化扣件24(参照图8的上侧的图),例如能成为具有图4(a)所示的构造的连接器本体部20的电连接器20A。
在图9(a)表示图4(a)中的电连接器20A的A-A线所致的剖视图,图9(b)表示包含图9(a)所示的纵剖面的电连接器20A的立体图。又,图10表示图4(a)中的电连接器20A的B-B线所致的剖视图。
如图9(a)及(b)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关于连接器壳体21与导电性构件25A的关系,是成为在连接器壳体2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连接器壳体21的列方向卡合部21e相对于各个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的沟部26b2卡合的状态。又,关于导电性构件25A与强化扣件24的关系,是成为强化扣件24的一对的连结板部24b的内面的一部分在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的延伸存在部26b1的上面一部分重叠的状态。进一步形成与强化扣件24的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的内面侧接触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的基部的状态。
又,电连接器20A,关于连接器壳体21与导电性构件25A的关系,是如图10所示成为在连接器壳体2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位置,连接器壳体21的列宽边方向卡合部21f对各个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c、26d的沟部26c2、26d2卡合的状态。又,关于导电性构件25A与强化扣件24的关系,是成为强化扣件24的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的内面侧接触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侧端板26c、26d的各延伸存在部26c1、26d1的外侧面的状态。
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又通过让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公母结合(凹凸卡合),可形成具有图3所示的外观构造的电连接器组10。图11(a),是该电连接器组10的长边方向的纵剖视图(图3中的C-C线所致的剖视图),图11(a),是该电连接器组10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横剖视图(图3中的D-D线所致的剖视图)。
如图11(a)及(b)所示,电连接器组10,是在电连接器20A,强化扣件24的一部分(一对的连结板部24b)接触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的延伸存在部26b1的上面(参照图11(a))、以及侧端板26c、26d的各延伸存在部26c1、26d1的上面及外侧面(参照图11(b))的状态下,成为能接受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凹凸卡合。
上述的凹凸卡合时,在电连接器组10,导电性构件25A的侧端板26b、26c、26d相对于强化扣件24的一对的连结板部24b、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电连接的同时,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板件面26a相对于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强化扣件34的两端板部34b止脱嵌合,并且电连接。由此,在电连接器组10,是构成电连接器20A及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本体部20、30在该等的结合时,使两强化扣件24、34可分别经由导电性构件25A接地屏。此外,这里所谓的止脱嵌合,是防止脱落的嵌合状态,例如是指相对于装脱方向具有朝正交的方向凹凸嵌合状态,不包含一方弹性卡合,另一方平面承接这个的组合。
如上述,在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以强化扣件24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强化扣件24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参照图9至图11)。
根据该电连接器20A的构造,是强化扣件24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可提高该电连接器20A的刚性,在凹凸卡合时即使承受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所致的力也不易被破坏。又,可加大强化扣件24与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接触面积,可让刚性提升的同时,将第一板件26作为电源端子使用时,可让与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电连接稳定化。
又,在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导电性构件25A也可进一步具有:被设在连接器壳体21,在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之间朝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第二板件27,而由第一板件26与第二板件27连结的一体物所构成(参照图6)。
由此,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因为第一板件26与第二板件27作为一体物被安装于连接器壳体21,所以,比起仅安装第一板件26的情况,可更提高该电连接器20A的刚性。因此,在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凹凸卡合时,即使受到该电连接器30A所致的力时,可更不易破坏。
又,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导电性构件25A具有连结第一板件26与第二板件27的连结板28,且具有连结板28和第一板件26的板件面26a与第二板件27的板件面27a正交的构造。
由此,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在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嵌入、脱离时,相对于施加在第一板件26的板件面26a、以及和该板件面26a正交的第二板件27的板件面27a的来自各自不同方向的力,也可确保不易变形的高刚性。又,通过刚性的提升,即使受到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嵌入、脱离的力也不易被破坏,也可使电连接稳定。
又,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中,连结板28具有从连接器壳体21露出到多个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外方的构造。由此,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通过露出的连结板28抵接于对象侧电连接器30A的连接器壳体31的凸状嵌合部31a的内侧面,而可进一步提高当该电连接器20A的刚性。
又,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组10,是由具有上述的构造的电连接器20A、以及相对于该电连接器20A在面相对方向凹凸卡合的电连接器30A所构成。根据该电连接器组10的构造,与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凹凸卡合的电连接器20A为强化扣件24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而具有高的刚性。因此,凹凸卡合时即使受到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所致的力,也可是凹状嵌合部21a的周边部、中央突起体21j等的各部位不易被破坏。又,在该电连接器组10,在承受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凹凸卡合的电连接器20A侧,可加大强化扣件24与导电性构件25A的第一板件26的接触面积,将第一板件26作为电源端子使用时,可让与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电连接稳定化。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形态,可提供即使受到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嵌入、脱离的力也具有不易被破坏的刚性,也可使电连接稳定的电连接器20A、以及电连接器组10。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作为刚性提升用的构造,导电性构件25A没有必要具有第一板件26以及第二板件27,也可仅具有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外方的第一板件。
(第二实施形态)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的外观立体图,(a)表示其上面侧的外观,(b)表示其下面侧的外观。图13以立体图表示被安装在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的导电性构件25B的构造。此外,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由于主要的构造与前述的第一实施形态为相同或近似,所以,以下的说明中,针对与第一实施形态近似的构造用同一符号表示,针对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作为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不同的构造,具有安装图13所示的导电性构件25B的连接器壳体21-1取代图6所示的导电性构件25。该导电性构件25B具有:在较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更靠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的两外方侧被装设在连接器壳体21-1的导电性的第一板件26、以及被设在连接器壳体21-1,在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之间朝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第二板件27,通过连结板28连结第一板件26与第二板件27的点,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的导电性构件25同样。
如图13所示,导电性构件25B,是第一板件26、以及连结板28的构造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电性构件25A不同。图13中,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具有:板件面26a、侧端板26b、26c、26d、26e。侧端板26b、26c、26d、26e中,侧端板26c、26d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电性构件25的第一板件26同样的构造。相对于此,侧端板26b与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电性构件25的第一板件26为不同的构造,再者,侧端板26e,是第一实施形态的导电性构件25的第一板件26没有的构造。
第一板件26中,侧端板26b除了与板件面26a的连结板28从相反侧的端部力设之外,具有朝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外方突出,且朝该侧端板26b的基部的外侧被弯折加工的弯曲形状的延伸存在部26b1。延伸存在部26b1,通过上述弯曲加工,在其末端侧与侧端板26b的非弯折加工部分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沟部26b2。侧端板26b及延伸存在部26b1,是由宽度在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比第一实施形态宽的宽度所形成。延伸存在部26b1和第一实施形态相比开口的间隔(导电性构件25B的长边方向的间隔)窄,且进行了朝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外方突出量小,且以画出更小的半径的圆的弯折加工。通过该弯折加工,延伸存在部26b1和第一实施形态相比成为导电性构件25B的长边方向的开口尺寸小。再者,侧端板26b,是将延伸存在部26b1的前端两侧的一部分朝向外方直角弯折而形成一对的接地连接部26b5。侧端板26e,是由从板件面26a的连结板28侧的端部以预定的宽幅及高度沿着上述连结、脱离方向被立设的板状构件所构成。
另一方面,导电性构件25B的连结板28,是如图13所示,具有第一板材部28a、与该第一板材部28a一体被形成的第二板材部28b。第一板材部28a,是由和第一板件26的板件面26a与第二板件27的板件面27a正交的板状构件所构成。第二板材部28b比侧端板26e以及第一板材部28a更宽度小,且是由在侧端板26e的上方与第一板材部28a的上方之间朝上方突出的状态(被弯折的状态)连接的板状构件所构成。导电性构件25B,第一板件26、连结板28以及第二板件27是由分别被连结的一体物所构成。
如上述所构成的导电性构件25B,是如图12(a)所示,在电连接器20B,从连接器壳体21-1中的中央突起体21j的两侧端(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两侧端)各个的连结板28的第二板材部28b露出的状态下被安装在该连接器壳体21-1。此时,强化扣件24,是相对于导电性构件25B的上述列方向两端的一对的侧端板26b的一部分,通过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从上侧以一部分重叠的状态被外设于连接器壳体21-1。又,在电连接器20B的下面侧,如图12(b)所示,导电性构件25B的接地连接部27b及26b5露出在连接器壳体21-1的基板对置面21c侧。
由此,在电连接器20B,导电性构件25B的接地连接部27b及26b5在连接器壳体21-1的基板对置面21c侧相对于电路基板P(参照图2)容易成为接地连接。又,在电连接器20B,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1的各个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的侧端板26b接触强化扣件24-2的端板部24c,相对于强化扣件24-2、34比公母的连接端子列22a、22b更在该等的列方向的外方侧被连接在列宽边方向。而且,于此状态,能获得导电性构件25B所致的接地屏效果。
具有上述的构造的电连接器20B中,连接器壳体21-1与导电性构件25B的卡合关系、以及导电性构件25B与强化扣件24的卡合关系例如成为图14所示。图14(a)表示图12(a)中的电连接器20B的E-E线所为的纵剖视图,图14(b)表示图12(a)中的电连接器20B的F-F线所为的横剖视图。
如图14(a)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关于连接器壳体21-1与导电性构件25B的关系,是成为在连接器壳体21-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连接器壳体21-1的列方向卡合部21g相对于各个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的沟部26b2卡合的状态。列方向卡合部21g和上述的列方向卡合部21e(参照图9(a))相比为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厚度薄。又,关于导电性构件25B与强化扣件24的关系,是成为强化扣件24相对于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的延伸存在部26b1成为接触的状态。
又,电连接器20B,关于连接器壳体21与导电性构件25B的关系,是如图14(b)所示成为在连接器壳体21-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位置,连接器壳体21-1的列方向卡合部21g相对于各个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c、26d的沟部26c2、26d2卡合的状态。又,关于导电性构件25B与强化扣件24的关系,是成为强化扣件24的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的内面侧接触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的侧端板26c、26d的各延伸存在部26c1、26d1的外侧面的状态。
如由图14可知,在本实施形态,强化扣件24,是强化扣件2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1。由此,即使在本实施形态,电连接器20B在凹凸卡合时,即使受到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所致的力时,也可更不易破坏。又,可加大强化扣件24与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二板件27的接触面积,将第一板件26作为电源端子使用时,可让与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电连接稳定化。
其他的构造,是与前述的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即使在本实施形态,除了可获得强化扣件2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导电性构件25B的第一板件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1的构造的效果以外,也可获得与前述的第一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形态)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C的外观立体图,(a)表示上面侧的外观,(b)表示下面侧的外观。在图16表示电连接器20C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7表示被安装在电连接器20C的导电性构件25C的立体图。
再者,图18中,(a)表示安装有电性构件25C的电连接器20C的长边方向的纵剖视图,(b)表示电连接器20C的长边方向端部的横剖视图。此外,关于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C,也针对与第一实施形态类似的构造用同一符号表示,针对与第一实施形态不同的点进行说明。
如图15及图17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C,是具有安装了与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的导电性构件25A以及强化扣件24不同导电性构件25C的强化扣件24-2的连接器壳体21-2。
导电性构件25C,是如图17所示,在第一板件26的各一对的侧端板26c、26d设有各一对的卡合板部26g。该卡合板部26g,是由在垂直于第一板件26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方向两侧被设在互相相向的位置的一对的弹簧构件(于此例为板簧构件)所构成。卡合板部26g例如为图15、图16所示的形状状态,而能够朝向电连接器20C的短边方向外方,两者分离地弹性变形。由此,卡合板部26g如后述,该电连接器20C受到将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凸状嵌合部31a嵌合到连接器壳体21-2的凹状嵌合部21a内时,通过欲回到上述形状状态的弹性力,能卡合电连接器30A的强化扣件34的卡合凹部34f(参照图2、图5)。
电连接器20C的连接器壳体21-2中,具有图17所示的构造的2个导电性构件25以第二板件27中的第一板件26的相反侧的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沿着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连接端子的列方向被安装。具体而言,导电性构件25C是如图15、图16(参照下方的图)以及图18(a)所示,第一板件26在较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更靠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的两外方侧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2,第二板件27在该连接器壳体21-2内在多列的连接端子列22a、22b之间朝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延伸存在。导电性构件25C的其他的构造,是与用于第一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A的导电性构件25A(参照图6)同样。
另一方面,电连接器20C中,强化扣件24-2是如图15、图16及图18所示,具有对连接器壳体21-2进行外设时,在各个位置从上侧覆盖面对被安装在该连接器壳体21-2的上述的导电性构件25C的第一板件26的对称位置被配置的各卡合板部26g的罩盖部24g。
强化扣件24-2中,罩盖部24g,是与和连接器壳体21-2的长边方向两端侧的一对的连结板部24b连续的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一体被形成。更具体而言,罩盖部24g例如,如图16所示,让和弯曲连结部24d的上面侧(与对象侧的连接器本体部30对置之侧)中的一对的连结板部24b连续的部分24d1朝连接器本体部20的长边方向预定常延伸存在而形成。若参照图15(a)及图18(a),罩盖部24g,是成为强化扣件24-2的一对的弯曲连结部24d中的连接器壳体21-2的上面侧的部分24d1朝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延伸存在到超过各自的卡合板部26g的位置的形状。
更具体而言,罩盖部24g相对于连接器本体部20的长边方向,例如,如图18(a)所示,超过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导电性构件25C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b、卡合板部26g,延伸存在到较凹状嵌合部21a的更内部侧的位置。罩盖部24g相对于连接器本体部20的短边方向,例如,如图18(b)所示,延伸存在到较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导电性构件25C的第一板件26中的侧端板26c、26d的各卡合板部26g更靠凹状嵌合部21a的内部侧的位置。
在包含安装了导电性构件25C及强化扣件24-2的连接器壳体21-2的电连接器20C,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凹状嵌合部21a内接受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凸状嵌合部31a的嵌合时,形成于导电性构件25C的第一板件26的卡合板部26g卡合在形成于该电连接器30A的强化扣件34的卡合凹部34f(参照图2、图5),以电连接器30A不会脱离的方式保持该卡合。如此,电连接器20C中,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导电性构件25C具有被设在第一板件26的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两侧,在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参照图2、图5)的凹凸卡合时,卡合在该电连接器30A的卡合凹部34f(卡合部),作为将该电连接器30A弹性保持的弹性保持构件的卡合板部26g。
又,电连接器20C,是在将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凹凸卡合时,例如,如图15(a)所示,相对于导电性构件25C的上述列方向两端的一对的侧端板26b,将强化扣件24的各一对的内外的端板部24c从上侧重叠的状态下,对连接器壳体21-2外设该强化扣件24-2。此时,在电连接器20C的下面侧,如图15(b)所示,导电性构件25C的第一板件26中的多条接地连接部26a1、及第二板件27中的多个接地连接部27b露出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基板对置面21c侧。
由此,在电连接器20C,各个导电性构件25C的接地连接部27b及26a1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基板对置面21c侧相对于电路基板P(参照图2)容易成为接地连接。又,在该电连接器20C,被安装在连接器壳体21-2的各个导电性构件25的第一板件26的侧端板26b接触强化扣件24-2的端板部24c,相对于强化扣件24-2、34比公母的连接端子列22a、22b更在该等的列方向的外方侧被连接在列宽边方向。而且,于此状态,能获得导电性构件25B所致的接地屏效果。
在包含具有上述构造的连接器壳体21-2的电连接器20C,导电性构件25C的第一板件26中的被设在侧端板26c、26d的一对的卡合板部26g成为从上侧被形成于强化扣件24-2的罩盖部24g所覆盖的状态。由此,之后,在电连接器20C的连接器壳体21-2的凹状嵌合部21a接受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凸状嵌合部31a时(参照图11),强化扣件24-2的罩盖部24g在一对的卡合板部26g的前方位置与电连接器30A接触,能发挥防止相对于该电连接器30A所致的卡合板部26g的干涉。
又,罩盖部24g,是一体被形成于强化扣件24-2,而具有与该强化扣件24-2同等的强度。因此,将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凹凸卡合时,可边让电连接器30A的一部分抵接于罩盖部24g边进行所谓调整电连接器30A的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的位置调整、或是以成为正确的嵌入角度(图1中的Z方向)的方式调整姿势的所谓定位作业。
如上述,第二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是导电性构件25B具有被设在第一板件26的多个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宽边方向两侧,在凹凸卡合时,卡合在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卡合凹部34f(卡合部),作为将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弹性保持的弹性保持构件的卡合板部26g,强化扣件24具有从上侧覆盖卡合板部26g的罩盖部24g。
由此,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是在将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嵌入、脱离时,边抑制该对象侧连接器30A干涉卡合板部26g,又不会对电连接器30A的姿势造成影响,可实现稳定的电连接。
又,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0B中,卡合板部26g,是由在垂直于第一板件26的多个连接端子列22a、22b的列方向的方向两侧被设在互相相向的位置的一对的弹簧构件所构成。如此,通过在互相相对的位置,亦即,在对称位置设置卡合板部26g的电连接器20B的构造,比起非对称设置卡合板部26g,可抑制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姿势的倾斜,并可防止电连接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上述各实施形态中,虽对导电性构件25A、25B、25C的第一板件26连接于地线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可是将第一板件26作为电源端子使用时,导电性构件25A、25B、25C及电连接于此的强化扣件24、24-2为没有连接于地线的构造。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是可提供即使受到对象侧的电连接器30A的嵌入、脱离的力也具有不易被破坏的刚性,也可使电连接稳定的电连接器20A、20B、20C、以及电连接器组10。这样的本发明有用于具有被实际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插座与和其插座凹凸卡合的插头的电连接器全部。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与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在面相对方向凹凸卡合的连接器壳体;
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被排列在大致同一平面上的多列的连接端子列;
在较所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更靠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的两外方侧,具有被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导电性的第一板件的导电性构件;以及
沿着所述连接器壳体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强化扣件,
所述导电性构件具有:被设在所述第一板件的所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的列宽边方向两侧、在所述凹凸卡合时卡合在所述对象侧连接器的卡合部上而将所述对象侧连接器弹性保持的弹性保持构件,
所述强化扣件在所述强化扣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所述第一板件的至少一部分之上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所述强化扣件具有从上侧覆盖所述弹性保持构件的罩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构件进一步具有:被设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在所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之间沿该连接端子的列方向延伸存在的导电性的第二板件,所述导电性构件为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连结在一起的一体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构件具有连结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的连结板,所述连结板和所述第一板件的板件面及所述第二板件的板件面正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板在所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的列方向的外方从连接器壳体露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保持构件由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件的所述多列的连接端子列的列方向的方向两侧被设在互相相向的位置的一对弹簧构件构成。
6.一种电连接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
所述对象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86679 | 2018-10-01 | ||
JP2018186679A JP6816747B2 (ja) | 2018-10-01 | 2018-10-01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94225A CN110994225A (zh) | 2020-04-10 |
CN110994225B true CN110994225B (zh) | 2021-11-19 |
Family
ID=69945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1306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994225B (zh) | 2018-10-01 | 2019-08-30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44419B2 (zh) |
JP (1) | JP6816747B2 (zh) |
CN (1) | CN110994225B (zh) |
TW (1) | TWI7401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08531B2 (ja) * | 2018-12-27 | 2022-07-28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JP1638607S (zh) * | 2018-12-28 | 2019-08-05 | ||
WO2021000152A1 (zh) * | 2019-06-30 | 2021-01-07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极连接器 |
TWI750832B (zh) * | 2019-10-11 | 2021-12-21 |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 電連接器組 |
JP7032704B2 (ja) * | 2019-11-12 | 2022-03-09 | Smk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201580B2 (ja) * | 2019-12-25 | 2023-01-1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
US11101585B1 (en) * | 2020-02-05 | 2021-08-24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itch surfaces on the plug and receptacle |
TW202135401A (zh) * | 2020-03-10 | 2021-09-16 | 日商宏致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 接觸件與連接器 |
US11469538B2 (en) * | 2020-05-13 | 2022-10-11 |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late portions on the connector and mating connectors |
CN113675639B (zh) * | 2020-05-13 | 2024-11-08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1786200B (zh) * | 2020-07-09 | 2021-08-31 | 瑞声新能源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 | 一种多极基板电连接器 |
JP7323081B2 (ja) * | 2020-12-23 | 2023-08-08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極コネクタ |
JP1698592S (zh) * | 2021-04-19 | 2021-11-01 | ||
JP1708339S (ja) * | 2021-05-18 | 2022-02-25 | コネクタ | |
JP1708453S (ja) * | 2021-05-18 | 2022-02-25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97799A (en) * | 1996-07-31 | 1997-12-16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Board-mountabl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6250935B1 (en) * | 1998-05-06 | 2001-06-26 | Ke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8243703A (ja) * | 2007-03-28 | 2008-10-09 | Kyocera Elco Corp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る携帯端末 |
CN102347553A (zh) * | 2010-08-03 | 2012-02-08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
CN104051882A (zh) * | 2013-03-14 | 2014-09-17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KR20140145981A (ko) * | 2013-06-14 | 2014-12-24 | 히로세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실장체 |
CN104795696A (zh) * | 2014-01-17 | 2015-07-22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7809037A (zh) * | 2016-09-08 | 2018-03-1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JP2018060818A (ja) * | 2018-01-18 | 2018-04-12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対 |
CN108281852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带遮挡屏蔽板的连接器 |
JP2018116925A (ja) * | 2017-01-19 | 2018-07-26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26482A (en) * | 1994-12-15 | 1997-05-06 | Molex Incorporated | Low profile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JP3308132B2 (ja) * | 1995-05-25 | 2002-07-29 | ケル株式会社 | グランド板付コネクタ |
US5545051A (en) * | 1995-06-28 | 1996-08-13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Board to board matable assembly |
CN2313311Y (zh) * | 1996-12-30 | 1999-04-07 |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6116949A (en) * | 1999-01-13 | 2000-09-12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ov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
SG98467A1 (en) * | 2001-12-28 | 2003-09-19 | Fci Asia Technology Pte Ltd |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over |
TW545777U (en) * | 2002-07-26 | 2003-08-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JP2005294035A (ja) * | 2004-03-31 | 2005-10-20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コネクタ |
TWI275213B (en) * | 2004-06-11 | 2007-03-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2736999Y (zh) * | 2004-09-23 | 2005-10-2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 |
CN2772061Y (zh) * | 2005-02-04 | 2006-04-12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 |
US7845987B2 (en) * | 2005-12-01 | 2010-12-07 | Ddk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
TWM349125U (en) * | 2008-05-26 | 2009-01-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5180705B2 (ja) * | 2008-07-02 | 2013-04-10 |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
US20100130068A1 (en) * | 2008-11-25 | 2010-05-27 | Yung-Chi Peng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
JP4849145B2 (ja) * | 2009-03-24 | 2012-01-11 |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 ソケットとヘッダの嵌合状態を保持する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US7748994B1 (en) * | 2009-05-13 | 2010-07-06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
US20110250800A1 (en) * | 2010-04-12 | 2011-10-13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plug and receptacle contacts |
JP2012089336A (ja) * | 2010-10-19 | 2012-05-10 | Panasonic Corp |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 |
US8292635B2 (en) * | 2011-03-12 | 2012-10-23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
JP5908225B2 (ja) * | 2011-07-06 | 2016-04-26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20130023162A1 (en) * | 2011-07-20 | 2013-01-24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
JP5884036B2 (ja) * | 2011-08-31 | 2016-03-1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
JP2013101909A (ja) * | 2011-10-14 | 2013-05-23 | Molex Inc | コネクタ |
JP5972855B2 (ja) | 2013-12-24 | 2016-08-17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TWM517922U (zh) * | 2015-08-13 | 2016-02-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組件 |
JP2017162783A (ja) * | 2016-03-11 | 2017-09-14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
-
2018
- 2018-10-01 JP JP2018186679A patent/JP68167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12 TW TW108108159A patent/TWI74011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9-07-09 US US16/505,753 patent/US1064441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9-08-30 CN CN201910813065.0A patent/CN11099422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97799A (en) * | 1996-07-31 | 1997-12-16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Board-mountable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6250935B1 (en) * | 1998-05-06 | 2001-06-26 | Kel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8243703A (ja) * | 2007-03-28 | 2008-10-09 | Kyocera Elco Corp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る携帯端末 |
CN102347553A (zh) * | 2010-08-03 | 2012-02-08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
CN104051882A (zh) * | 2013-03-14 | 2014-09-17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KR20140145981A (ko) * | 2013-06-14 | 2014-12-24 | 히로세덴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실장체 |
CN104795696A (zh) * | 2014-01-17 | 2015-07-22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07809037A (zh) * | 2016-09-08 | 2018-03-1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
CN108281852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带遮挡屏蔽板的连接器 |
JP2018116925A (ja) * | 2017-01-19 | 2018-07-26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
CN108390213A (zh) * | 2017-01-19 | 2018-08-1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多极连接器组 |
JP2018060818A (ja) * | 2018-01-18 | 2018-04-12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44419B2 (en) | 2020-05-05 |
CN110994225A (zh) | 2020-04-10 |
US20200106200A1 (en) | 2020-04-02 |
TWI740115B (zh) | 2021-09-21 |
JP6816747B2 (ja) | 2021-01-20 |
JP2020057499A (ja) | 2020-04-09 |
TW202015289A (zh) | 2020-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94225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 |
JP6493611B1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984760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 |
US9755380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0364847B (zh) | 连接器 | |
CN111048926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 |
US9300064B2 (en) | Connector | |
KR101560887B1 (ko) | 커넥터 | |
EP2282378B1 (en) | Shield case,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
CN212659758U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111146606A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 | |
CN107706675A (zh) | 具有触头组件的插座连接器 | |
JP3811403B2 (ja) | パネル表裏何れの壁面からも取付可能な係止部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 |
CN112600002B (zh) | 电连接器 | |
US8388379B2 (en) | Shield case, connector having the shield cas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connector | |
KR20230025747A (ko) | 커넥터 | |
CN104253337A (zh) |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 | |
CN103247900B (zh) | 连接器 | |
KR20170045627A (ko) |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 |
CN104412467A (zh) | 结合端子 | |
US1152785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ed contact portions on upper surfaces and lower surfaces of a tongue portion | |
CN117378102A (zh) | 接头端子 | |
CN119678324A (zh) | 连接器 | |
JPH07161403A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