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506B - 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08506B CN110808506B CN201810883864.0A CN201810883864A CN110808506B CN 110808506 B CN110808506 B CN 110808506B CN 201810883864 A CN201810883864 A CN 201810883864A CN 110808506 B CN110808506 B CN 1108085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shell
- coaxial connector
- connector
- butt
- insulat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心导电端子及筒状的金属壳体,所述中心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沿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的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的接触部及沿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前端的与所述接触部之间构成收容腔的筒状部,所述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副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筒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穿过所述通孔以进入所述收容腔的抵持部。本发明通过将与对接连接器外壳抵持的抵持部设置于比金属壳体的电气性能更好的副金属壳体上,使得抵持部更耐磨,可承受多次插拔,同时也可保证金属壳体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可承受多次插拔的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02094379U号中揭示了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中心导电端子、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侧的呈圆筒状的遮蔽壳体及卡持于遮蔽壳体外的副金属壳体,所述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仅仅依靠遮蔽壳体的前端开口卡持,经过多次插拔后会变得松动,影响使用效果。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同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承受多次插拔的同轴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心导电端子及筒状的金属壳体,所述中心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沿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的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的接触部及沿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前端的与所述接触部之间构成收容腔的筒状部,所述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副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筒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穿过所述通孔以进入所述收容腔的抵持部。
进一步,所述筒状部的横向两侧设有一对所述通孔,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一对所述抵持部。
进一步,所述副金属壳体具有较所述金属壳体更好的耐磨性。
进一步,所述副金属壳体具有较所述金属壳体高的导电性能。
进一步,所述金属壳体为不锈钢制成,所述副金属壳体为钛铜合金制成。
进一步,所述抵持部为弹性抵持臂。
进一步,所述副金属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端的上壁及一对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壳体两侧的侧壁,所述抵持部形成于所述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焊接片,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位于所述侧壁上的位于所述焊接片前端的焊接脚。
进一步,所述同轴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本体、固持于所述本体插接端的对接端子及被所述本体套设的外壳,所述本体呈圆柱状,所述本体的外径为3毫米,所述外壳的外径小于3毫米,所述金属壳体设有的插接端口的外径为3毫米,所述副金属壳体的对接端的边长亦为3毫米,当所述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本体挡止于所述副金属壳体的对接端处。
进一步,所述同轴连接器的总长度为10毫米,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总长度为12毫米,当所述对接连接器与同轴连接器配合时,其配合总长度为17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与对接连接器外壳抵持的抵持部设置于比金属壳体的电气性能更好的副金属壳体上,使得抵持部更耐磨,可承受多次插拔,同时也可保证金属壳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组合中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从另一方向看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组合中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未配合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从另一方向看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同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同轴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对接部 11 收容槽 12
后端部 13 卡持凹槽 131
中心导电端子 2 接触部 21
固定部 22 焊接部 23
金属壳体 3 收容腔 30
插接端口 31 筒状部 32
通孔 321 基部 33
卡持臂 331 焊接片 332
副金属壳体 4 上壁 41
侧壁 42 通槽 421
抵持部 422 抵持端 4221
焊脚 423 对接连接器 200
本体 201 线缆 202
外壳 203 锁扣槽 2031
对接端子 204 同轴连接器组合 3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6介绍本发明同轴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同轴连接器组合300包括所述同轴连接器100及与之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00。所述同轴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的插接端为前端。
请参照图1至图6,所述同轴连接器100包括圆柱形绝缘本体1、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中心导电端子2、遮覆所述绝缘本体1的金属壳体3及部分覆盖所述金属壳体3的副金属壳体4。
请参照图5及图6,所述绝缘本体1呈圆柱体形。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位于前端的对接部11、从前向后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中心位置的收容槽12及外径大于所述对接部11的后端部13。所述后端部13两侧凹设有一对卡持凹槽131。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6,所述中心导电端子2插设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2。所述中心导电端子2包括插设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2的固定部22、沿所述固定部12向前延伸的露出所述绝缘本体1的前端面的接触部21及自所述固定部22向后延伸的焊接部23。
请参照图1至图6,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一与所述接触部21之间形成的收容腔30。所述金属壳体3呈圆柱体状。所述金属壳体3前端设有插接端口31。所述金属壳体3包括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基部33及位于所述基部33前端的与所述接触部21之间形成所述收容腔30的筒状部32。所述筒状部32两侧开设有一对通孔32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孔321也可只设置1个。所述基部33两侧设有抵持所述卡持凹槽131的卡持壁331及自所述基部33底端向两侧延伸的焊接于一电路板的焊接片3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壳体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请参照图1至图6,所述副金属壳体4呈长方体状。所述副金属壳体4具有较所述金属壳体3更好的耐磨性和更高的导电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副金属壳体4为钛铜合金制成。所述副金属壳体4的对接端与所述金属壳体3设有的所述插接端口31齐平。所述副金属壳体4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壳体3上端的上壁41及沿所述上壁41两侧向下垂直延伸的位于所述金属壳体3两侧的侧壁32。所述侧壁32对应所述通孔321处开设有通槽421。所述通槽421前端往后延伸设置有一具有弹性的穿过所述通孔321进而延伸入所述收容腔30的抵持部42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部422为朝所述收容腔30突伸的凸包,凸包抵持对接连接器设有的外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部422为弹性抵持臂。所述抵持部422的自由端定义为抵持端4221。所述侧壁的前端及后端向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焊脚423。所述副金属壳体4套设于所述金属壳体3上并位于所述焊接片332前方。当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由于副金属壳体4的焊脚423位于所述金属壳体3的焊接片332前方,使得对接时,金属壳体3整体不易发生翘曲,更稳定。所述通孔321开设的大小可仅供所述抵持部422伸入,通孔321也可设置为与抵持部422一般大小,但为了考虑到金属壳体3的强度,不建议将通孔开设为很大。
请参照图1至图4,所述对接连接器200包括本体201、固持于所述本体201前端的对接端子204及被所述本体201套设的外壳203。所述本体201远离插接端的一端插设固定有线缆202。所述外壳203的插接端凹设有环状的锁扣槽2031。所述本体201呈圆柱状。所述本体201的外径为3毫米。所述外壳的外径小于3毫米。所述金属壳体3的所述插接端口31的外径为3毫米,所述副金属壳体4的对接端的边长亦为3毫米。所述同轴连接器100的总长度为10毫米,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总长度为12毫米。
当所述同轴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200对接时,所述同轴连接器组合300的总长度为17毫米。在此过程中,对接连接器200的外壳203伸入所述收容腔30,直至所述抵持部422的抵持端4221抵持所述锁扣槽2031,两者之间的配合完成。此时,所述本体201挡止于所述副金属壳体4的对接端处。由于所述金属壳体3为不锈钢制成,所述副金属壳体4为钛铜合金制成,副金属壳体4的电气性能好于所述金属壳体3。所述抵持部422自所述副金属壳体4延伸入所述金属壳体3的收容腔30中并与所述对接连接器200的外壳203抵持用以接地固定。由于抵持部422是所述副金属壳体4的一部分,故所述金属壳体3上开设的通孔321可设置为仅供抵持部422通过即可,并不需要根据抵持部422的长度来设置通孔321的大小。这样即可保证金属壳体3的强度。由于抵持部422位钛铜合金制成,可承受多次插拔,保证了该同轴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同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心导电端子及筒状的金属壳体,所述中心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固定部、沿所述固定部向前延伸的露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面的接触部及沿所述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基部及位于所述基部前端的与所述接触部之间构成收容腔的筒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副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的筒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穿过所述通孔以进入所述收容腔的抵持部,所述副金属壳体具有较所述金属壳体更好的耐磨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的横向两侧设有一对所述通孔,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一对所述抵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金属壳体具有较所述金属壳体高的导电性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不锈钢制成,所述副金属壳体为钛铜合金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为弹性抵持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金属壳体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壳体上端的上壁及一对分别位于所述金属壳体两侧的侧壁,所述抵持部形成于所述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焊接片,所述副金属壳体设有位于所述侧壁上的位于所述焊接片前端的焊接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对接连接器包括本体、固持于所述本体插接端的对接端子及被所述本体套设的外壳,所述本体呈圆柱状,所述本体的外径为3毫米,所述外壳的外径小于3毫米,所述金属壳体设有的插接端口的外径为3毫米,所述副金属壳体的对接端的边长亦为3毫米,当所述同轴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所述本体挡止于所述副金属壳体的对接端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的总长度为10毫米,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总长度为12毫米,当所述对接连接器与同轴连接器配合时,其配合总长度为17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83864.0A CN110808506B (zh) | 2018-08-06 | 2018-08-06 | 同轴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83864.0A CN110808506B (zh) | 2018-08-06 | 2018-08-06 | 同轴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8506A CN110808506A (zh) | 2020-02-18 |
CN110808506B true CN110808506B (zh) | 2022-06-24 |
Family
ID=69486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83864.0A Active CN110808506B (zh) | 2018-08-06 | 2018-08-06 | 同轴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08506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0481A (zh) * | 2007-07-18 | 2009-01-21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屏蔽的连接器结构 |
CN203423340U (zh) * | 2013-09-04 | 2014-02-05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同轴连接器 |
CN107039790A (zh) * | 2015-10-20 | 2017-08-11 | 星电株式会社 | 电缆组件、连接器和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 |
-
2018
- 2018-08-06 CN CN201810883864.0A patent/CN1108085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50481A (zh) * | 2007-07-18 | 2009-01-21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屏蔽的连接器结构 |
CN203423340U (zh) * | 2013-09-04 | 2014-02-05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同轴连接器 |
CN107039790A (zh) * | 2015-10-20 | 2017-08-11 | 星电株式会社 | 电缆组件、连接器和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08506A (zh) | 2020-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05256B2 (en) | Plu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onent | |
CN113823958B (zh)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
CN108258484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8232526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109149215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190461B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106961031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06961034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11605587U (zh) | 一种高速传输的网络接口连接器 | |
JP5473758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10808506B (zh) | 同轴连接器 | |
CN205429352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WO2019019000A1 (zh) | 射频同轴连接器 | |
CN204243358U (zh) | 插头连接器及与其对接的插座连接器 | |
CN21738764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11117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2517599U (zh) | 插头端子及线对板插头 | |
CN114784548A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808489B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对接连接器组件 | |
TWM363140U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5600595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18887712U (zh) | 同轴连接器模块和同轴连接器 | |
CN110970763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2085353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14505887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