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525279A -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5279A
CN110525279A CN201910422908.4A CN201910422908A CN110525279A CN 110525279 A CN110525279 A CN 110525279A CN 201910422908 A CN201910422908 A CN 201910422908A CN 110525279 A CN110525279 A CN 110525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rface portion
personnel
taking
suppor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2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内克仁
林伸树
西川德行
山田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25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5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using sensors or detectors for adapting the seat or seat part, e.g. to the position of an occup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73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data, e.g. knee height or physical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ootrests
    • B60N3/063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footrests with adjustment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3/00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9/00Accommodation for crew or passeng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9/02Cabins or other living spaces; 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B63B29/04Furniture peculiar to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39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with features for adjustment or converting of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02/0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t or seat part turning about or moving along a non-standard, particular axis, i.e. an axis different from the axis characterising the conventional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002/24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o support passengers in a half-stand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20/00Computerised treatment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of seats
    • B60N2220/20Computerised treatment of data for controlling of seats using a deterministic algorith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9/00Accommodation for crew or passeng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29/02Cabins or other living spaces; 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thereof
    • B63B29/04Furniture peculiar to vessels
    • B63B2029/043Seats; Arrangements thereof on 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座椅装置。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包括:座椅主体;以及可动体,其中,座椅主体的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在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在第一姿势中,座椅表面部向前侧降低,使得第一支撑表面处在就坐人员可以通过降低臀部坐在第一支撑表面上的低位置中,在第二姿势中,座椅表面部从第一姿势向后侧升高,使得第二支撑表面处在高位置中,在高位置中,站立姿势中的就坐人员可以坐在第二支撑表面上,并且其中,可动体包括放置部,放置部被构造成:当座椅表面部处在第二姿势中时,在就坐人员的两个鞋底均被放置的状态中相对于地板摇摆。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5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98611号的优选权,通过援引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作为诸如工业交通工具的交通工具设置的座椅,已知就坐人员可以站立姿势就坐的立式座椅(JP-A-2012-116218)。座椅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用于支撑就坐人员的臀部的座椅表面朝向前侧倾斜。利用以上构造,就坐人员可在骨盆的角度接近站立姿势中的角度的状态中就坐在座椅表面部上,使得可以获得疲劳感觉较少的升高坐姿。
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座椅表面部不可以被切换以使就坐人员降低臀部从而就坐,并且仅可以在升高坐姿中使用。此外,存在的问题是,当在升高坐姿中使用时,自然运动负荷不能给到就坐人员的身体以实现健康促进。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在该交通工具座椅装置中,座椅表面部被适当地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状态和与坐姿对应的状态之间切换,并且当在升高坐姿中使用时,自然运动负荷可以被给到就坐人员的身体以实现健康促进。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包括: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被附接到地板,并且所述座椅主体包括:座椅表面部,所述座椅表面部将由就坐人员就坐,并且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二支撑表面;以及切换机构,通过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通过相对于所述地板旋转而向前侧降低或向后侧升高;以及可动体,所述座椅主体的所述就坐人员的脚将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以便相对于所述地板被支撑,其中,所述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切换机构在以下姿势之间切换:第一姿势,在所述第一姿势中,所述座椅表面部向所述前侧降低,使得面向上侧的所述第一支撑表面处在低位置中,在所述低位置中,所述就坐人员能够通过降低臀部坐在所述第一支撑表面上,并且面向所述前侧的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形成向后侧向下引导的引入表面;以及第二姿势,在所述第二姿势中,所述座椅表面部从所述第一姿势向所述后侧升高,使得所述第二支撑表面被提升到比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第一支撑表面的位置高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的上表面由于所述引入表面而向所述前侧向下倾斜,并且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处在高位置中,在所述高位置中,站立姿势中的所述就坐人员能够坐在所述第二支撑表面上,并且其中,所述可动体包括具有平表面形状的脚放置部,所述脚放置部被构造成:当所述座椅表面部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时,在所述就坐人员的两个鞋底均放置在所述脚放置部上的状态中相对于所述地板在所有方向上前后、左右摇摆。
根据第一方面,在座椅主体中,通过由切换机构切换座椅表面部的姿势,座椅表面部可以适当地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状态和与坐姿对应的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通过作为当座椅表面部处在第一姿势中时向下向后侧倾斜的前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当座椅表面部在第一姿势中使用时,可以形成允许就坐人员的下腿部被引导到后侧的空间,并且当座椅表面部在第二姿势中使用时,可以合理地形成向下向前侧倾斜并且适于支撑升高坐姿中的就坐人员的臀部的就坐表面。此外,当座椅表面部在与升高坐姿对应的状态中时,因为就坐人员的两个脚被支撑在鞋底放置在可动体的脚放置部上的状态中,所以脚不稳定并且需要被平衡。因此,自然运动负荷可以被给到就坐人员的身体以实现健康促进。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其中,可动体被构造成使得当基于来自所述交通工具的导航系统或速度计的信息预测到通过所述交通工具的转弯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加速度时在所述转弯时所述脚放置部不能摇摆。
根据第二方面,通常时候在站立姿势中就坐的就坐人员在鞋底放置在可动体的脚放置部上的状态中需要平衡,使得自然运动负荷可以被给到就坐人员的身体以实现对就坐人员的健康促进。同时,可动体被构造成使得在预测到通过交通工具的转弯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加速度的情形中,脚放置部不能够摇摆,使得就坐人员可以保持脚支撑,使得身体不下降并且安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可动体被以在下侧处具有凸表面部并且在上侧处具有所述脚放置部的形状形成,所述凸表面部对应于形成在所述地板上并且形成球形表面的一部分的凹表面部,并且所述脚放置部平行于所述地板,并且其中,所述可动体由多个球辊支撑,每个球辊均包括球部,在通常时候所述球部从所述凹表面部突出以可摇摆地支撑所述凸表面部,并且在所述交通工具转弯时,所述球部从所述凹表面部缩回以使所述凹表面部和所述凸表面部以不可动方式彼此接触。
根据第三方面,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操作效果可以被以简单结构展现。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实现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的可动体。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实现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的座椅主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透视图,其中座椅主体的座椅表面部被以向前下翻姿势示出,
图2是示出实施例的座椅主体的座椅表面部被切换到上翻姿势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的座椅主体的座椅表面部处在向前下翻姿势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的座椅主体的座椅表面部被从向前下翻姿势切换到上翻姿势并且搁脚本体处于锁定状态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的座椅主体的座椅表面部被从向前下翻姿势切换到上翻姿势并且搁脚本体处于非锁定状态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的操作的框图,并且
图7是示出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装置1的构造。在以下描述中,方向诸如前、后、上、下、左和右的每个方向指在图中示出的相应方向。如在图1中所示,本公开的汽车座椅装置1包括座椅主体5和搁脚本体20。这里,汽车座椅装置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如在图1至图5中所示,座椅主体5被构造成汽车座椅,并且包括作为就坐人员P的靠背的靠背表面部2和作为就坐表面的座椅表面部3。
靠背表面部2被设置在这样的状态中:靠背表面部2的左右两侧上的下端部被分别固定在与设置在交通工具的地板F上的一对左右基部4对应的位置中。靠背表面部2被设置在这样的状态中:作为靠背表面的前表面形成与竖直方向相比稍微向后倾斜的倾斜表面。此外,座椅表面部3在如下状态中被连接:座椅表面部3在左右两侧上的侧表面部可以分别相对于一对左右基部4在前后方向上以升高/降低方式旋转。具体地,座椅表面部3被构造成使得座椅表面部3的姿势通过切换机构10在图1和图3中所示的向前下翻姿势3D和图2和图4中所示的上翻姿势3U之间切换,切换机构10具有分别设置在侧表面部和左右两侧上的基部4之间的一对左右构造。
通过被切换到如在图1和图3中所示的向前下翻姿势3D,座椅表面部3被保持在低位置处,在该低位置处,就坐人员P可以降低臀部以便以坐姿P1就坐。此外,通过被切换到如在图2和图4中所示的上翻姿势3U,座椅表面部3被保持高位置处,在该高位置处,在就坐人员P可以以站立姿势(升高坐姿P2)就坐。升高坐姿P2使得就坐人员P能够采取较少疲劳感的姿势,在姿势中,盆骨的角度接近站立姿势中的角度。
具体地,如在图1和图3中所示,座椅表面部3由在侧视图中以大体上V形弯曲的单个板构件形成。座椅表面部3被构造使得:当被切换到向前下翻姿势3D时,座椅表面部3的面向上侧的第一支撑表面3A在低位置处形成大体上水平就坐表面,在该低位置处,就坐人员P可以降低臀部就坐。此外,座椅表面部3的面向前侧的第二支撑表面3B形成被向下引导到后侧的引入表面。由于第二支撑表面3B形成引入表面,所以形成当就坐人员P在座椅表面部3上就坐时允许就坐人员P的下腿部被引导到后侧的空间。
座椅表面部3被构造使得:当被从向前下翻姿势3D切换到如图2和图4中所示的上翻姿势3U时,第一支撑表面3A被从向前下翻姿势3D向后上翻90度或更多,并且靠近面向靠背表面部2的前表面的位置。此外,座椅表面部3被构造使得:形成引入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3B被拉高到比向前下翻姿势3D中的第一支撑表面3A高的位置,并且被切换到如下状态:第二支撑表面3B形成向前侧向下倾斜的上表面。由于该切换,由升高到高位置并且向前侧向下倾斜的第二支撑表面3B形成就坐表面,就坐人员P可以以升高坐姿P2就坐在该就坐表面上。就坐传感器40被布置在座椅表面部3的第二支撑表面3B的内侧上以检测就坐人员P是否就坐在第二支撑表面3B上。
形成升高坐姿P2中的就坐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3B形成向前侧向下倾斜的表面,使得第二支撑表面3B以宽的表面面向升高坐姿P2中的就坐人员P的臀部,并且因此第二支撑表面3B的前侧上的边缘部分不太可能形成咬到就坐人员P的臀部中的悬伸形状。因此,就坐在座椅表面部3上的就坐人员P可以采用较少疲劳感的升高坐姿P2,在该姿势中,盆骨的角度接近具有较低的异物感和好的就坐舒适感的站立姿势中的角度。
具体地,切换机构10被如下地构造,使得座椅表面部3被在如图1和图3中所示的向前下翻姿势3D和如图2和图4中所示的上翻姿势3U之间切换。即,如在图1和图3中所示,切换机构10由销连接部11和滑动连接部12构造,其中,所述销连接部11使座椅表面部3的左右两侧上的侧表面部可旋转地销连接到每侧上的基部4,并且所述滑动连接部12在可以通过滑动来释放绕每个销连接部11的旋转的状态中在从销连接部11向前间隔开的位置处相对于每侧上的基部4连接座椅表面部3的左右侧部。此外,切换机构10包括止挡件10A,当座椅表面部3被切换到上翻姿势3U时,止挡件10A可以限制座椅表面部3的向前降低。
每个销连接部11包括连接销11A和引入孔11B,其中,所述连接销11A具有圆杆形状,并且从座椅表面部3的两侧表面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所述引入孔11B被形成通过每侧上的基部4并且以笔直方式倾斜向前和向下延伸。每个连接销11A分别被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插入到引入孔11B中,并且能够仅在每个引入孔11B中在引入孔11B的延伸方向上滑动或枢转。
每个滑动连接部12包括滑动销12A和长孔12B,其中,所述滑动销12A具有圆杆形状,并且从座椅表面部3的两侧表面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所述长孔11B被形成通过每侧上的基部4并且以大体上弧形弯曲形状延伸。每个滑动销12A分别被从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插入到长孔12B中,并且能够仅在每个长孔12B中在延伸方向上滑动或枢转。如在图3中所示,每个长孔12B被以如下形状形成:该形状包括引导孔12B1和引入孔12B2,其中引导孔12B1以当连接销11A位于引入孔11B中的后侧上的端部处时在连接销11A周围拉伸的弧形形状弯曲,并且引入孔12B2以被从引导孔12B1的后上侧上的端部向前和向下直线拉伸的形式延伸。
切换机构10被构造成使得当座椅表面部3处在向前下翻姿势3D中时,每个销连接部11的连接销11A位于引入孔11B中的后上侧上的端部处,并且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位于每个长孔12B中的引导孔12B1的前下侧上的端部处。利用这样的构造,借助于使每个销连接部11的连接销11A碰到引入孔11B中的后上侧上的端部的力和使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碰到每个长孔12B中的引导孔12B1的前下侧上的端部的力,切换机构10可以克服座椅表面部3的重力将座椅表面部3保持在恒定位置中。此外,在向前下翻姿势3D中,座椅表面部3也被下支撑部4A从滑动销12A的前面的区域中的下侧支撑,该下支撑部4A以臂形状从相应的基部4延伸到前侧。
当座椅表面部3被使用者从座椅表面部3处在向前下翻姿势3D的状态中向后侧提升时,切换机构10操作使得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沿着每个引导孔12B1的孔形状移动到后上侧,所述引导孔12B1以位于每个销连接部11的引入孔11B中的后上侧上的端部处的每个连接销11A为中心。此时,通过操作以将座椅表面部3向后侧提升的力的作用,作为每个销连接部11的旋转中心的每个连接销11A被保持在压靠在每个引入孔11B中的后上侧上的端部上的恒定位置中。
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当座椅表面部3向后侧提升时,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到达每个引导孔12B1中的后上侧上的端部并且被锁定。在该状态中,座椅表面部3被操作以返回到原始向前下翻方向,使得座椅表面部3在向前下翻方向上返回再次定中在每个销连接部11的连接销11A上。然而,因为座椅表面部3被操作成从座椅表面部3被提升到后侧并且锁定的状态在重力方向上下降,如图4中的实线所示,所以每个销连接部11的连接销11A被沿着每个引入孔11B的孔形状向前和向下引导,并且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被沿着每个引入孔12B2的孔形状向前和向下引导。
由于下降,所以每个销连接部11的连接销11A达到每个引入孔11B的前下侧上的端部,并且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达到每个引入孔12B2的前下侧上的端部。因此,座椅表面部3在重力方向上的下降被锁定。座椅表面部3的在重力方向上的下降也可以被锁定,因为当到达引入孔11B或引入孔12B2的端部时连接销11A和滑动销12A被锁定。由于下降,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滑动销12A被限制在每个销连接部11周围在倾斜方向上向前移动,并且座椅表面部3被保持在上翻姿势位置中。限制开关4a(见图6)被布置在基部4上,以检测滑动销12A被定位在引入孔12B2的下端部处。
具体地,当座椅表面部3从向后侧升高的位置在重力方向上下降时,因为每个销连接部11的引入孔11B的形状在相对于每个滑动连接部12的引入孔12B2在前侧处倾斜,所以第一支撑表面3A在大体上叠置在靠背表面部2的前表面上同时稍向后倾斜的状态中下沉。根据以上构造,当座椅表面部3被提升到被锁定到后侧的位置时,座椅表面部3不与靠背表面部2干涉,并且使座椅表面部3在重力方向上从被锁定到后侧的位置下降的操作或者从下降位置提升的操作可以被平稳地进行而不受与靠背表面部2的干涉打扰。
用于使座椅表面部3从被提升到后侧的上翻姿势3U返回并在重力方向上降低到如图3中所示的初始向前下翻姿势3D的操作可以通过在与以上相反的过程中操作座椅表面部3来进行。根据这样的简单操作,座椅表面部3可以在就坐人员P可以降低臀部以就坐的地位置处的向前下翻姿势3D和就坐人员P可以在站立姿势中就坐的高位置处的上翻姿势3U之间切换(见图5)。因此,通过适当切换和使用座椅表面部3的姿势,能够适当地防止由于就坐人员P持续以恒定姿势就坐导致的血液循环的恶化。另外,通过能够采取向前侧向下倾斜的就坐表面上的升高坐姿P2,能够在舒适的升高坐姿P2中有利地促进小腿中的血液循环。
总之,本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装置1具有以下构造。即,汽车座椅装置1包括:座椅表面部3,所述座椅表面部3将被就坐人员P就坐,并且具有第一支撑表面3A和第二支撑表面3B;以及切换机构10,通过所述切换机构10,座椅表面部3被构造成通过相对于地板F旋转而向前侧降低或向后侧升高。座椅表面部3被构造成通过切换机构10在向前下翻姿势3D(第一姿势)和上翻姿势3U(第二姿势)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向前下翻姿势3D中,座椅表面部3向前侧降低,使得面向上侧的第一支撑表面3A处在就坐人员P能够通过降低臀部坐在该第一支撑表面3A上的低位置中(采取坐姿P1),并且面向前侧的第二支撑表面3B形成向后侧向下引导的引入表面,并且在上翻姿势3U中,座椅表面部3被从向前下翻姿势3D向后侧提升使得第二支撑表面3B被拉高到比向前下翻姿势3D中的第一支撑表面3A的位置高的位置,第二支撑表面3B的上表面由于引入表面而向前侧向下倾斜,并且第二支撑表面3B处在高位置中,在高位置中,站立姿势中的就坐人员P能够坐在第二支撑表面上(采用升高坐姿P2)。
如上所述,通过由切换机构10切换座椅表面部3的姿势,座椅表面部3可以适当地被在与升高坐姿P2对应的状态(上翻姿势3U)和与坐姿P1对应的状态(向前下翻姿势3D)之间切换。具体地,通过被形成为当座椅表面部3处在向前下翻姿势3D中时向下向后侧倾斜的前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当座椅表面部3在向前下翻姿势3D中使用时,可以形成允许就坐人员P的下腿部被引导到后侧的空间,并且当座椅表面部3在上翻姿势3U中使用时,可以合理地形成向下向前侧倾斜并且适于支撑升高坐姿P2中的就坐人员P的臀部的就坐表面。
如在图1至图5中所示,搁脚本体20包括固定部21和可动部22,其中,固定部21被布置在地板F下方,并且可动部22被放置在固定部21上,并且就坐人员P的两个鞋底放置在可动部22上以支撑鞋底。当可动部22被以稍后描述的不可摇摆状态T1放置在固定部21上时,搁脚本体20被以柱体形状形成。这里,可动部2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可动体”。
固定部21包括盘形基板21a和固定在基板21a上的主体部21b。主体部21b的上表面部21c被形成为定中在柱体形状的中心轴线20a上的点C上的球形表面的一部分。在主体部21b中,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六个柱形通孔21d被设置在中心轴线20a和顶视图中的外周边缘之间的大体上中心部分处。六个通孔21d被等间距布置在圆周上,在顶视图中具有距中心轴线20a的相同距离。具有包围六个通孔21d的直径的柱形连接孔21n被设置在六个通孔21d的下侧上,并且六个通孔21d的下端部与连接孔21n连通。此外,中心轴线是中心轴线20a的柱形中央通孔21e被设置在主体部21b的中心处。中央通孔21e的下端部也与连接孔21n连通。通孔21d和中央通孔21e的直径大体上相同。在每个通孔21d中,设置有布置在上侧上的球体的球辊21f被布置成可竖直移动。球辊21f是将球体在所有方向上可旋转地支撑在柱形主体的上部分上的构件。此外,用于控制可动部22的摇摆范围的摇摆控制构件21g被布置在中央通孔21e中以便可竖直移动。摇摆控制构件21g包括柱形支撑杆部分21g1和被附接到支撑杆部分21g1的上端部的球形壳体21g2。球形壳体21g2被形成为形成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定中在点C上的球形壳体的一部分。每个球辊21f的下端部和支撑杆部分21g1的下端部通过液压机构21m(见图6)被连接到可动盘21h,可动盘21h被布置成可在连接孔21n中竖直移动。因此,每个球辊21f和摇摆控制构件21g被构造成可通过可动盘21h的上下移动同时竖直移动。在主体部21b的上表面部21c中,可动部22的接合凸部22d可以接合的接合凹部21k被设置在通孔21d的径向外侧上。这里,上表面部21c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凹表面部”。
当相对于固定部21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时,可动部22被形成为球体的一部分,所述球体以点C为中心,并且包括与主体部21b的上表面部21c紧密接触的下表面部22a和与地板F齐平的脚放置部22b。摇摆控制孔22c被设置在可动部22的下表面部22a侧上。摇摆控制孔22c被松地配合到固定部21的摇摆控制构件21g的球形壳体21g2,使得可动部22可以摇摆。摇摆控制孔22c被形成为当可动部22相对于固定部21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时定中在点C上的球形壳体的一部分。在可动部22的下表面部22a中,当可动部22相对于固定部21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时,可以被接合的对应于固定部21的接合凹部21k的接合凸部22d被设置成向下突出。这里,下表面部22a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凸表面部”。
根据这样的构造,当固定部21的可动盘21h被液压机构21m升高时,搁脚本体20处在可摇摆状态T2中,在所述可摇摆状态T2中,球辊21f被升高并且球支撑可动部22以便能够相对于固定部21前后和左右摇摆。此时,因为摇摆控制构件21g的球形壳体21g2被松地配合在可动部22的摇摆控制孔22c中,所以摇摆被限制在预定角度内。此外,当固定部21的可动盘21h被液压机构21m降低时,球辊21f和摇摆控制构件21g被降低,并且可动部22的下表面部22a与固定部21的上表面部21c紧密接触。此时,可动部22的接合凸部22d分别与固定部21的接合凹部21k接合,并且可动部22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相对于固定部21的摇摆被停止。
将参考图6和图7描述搁脚本体20的操作。图6是通过程序控制的计算机30实施搁脚本体20的操作的情形的框图。计算机30被附接到基部4,并且来自座椅主体5、就坐传感器40、导航系统50和速度计60的检测信号被输入。此外,搁脚本体20的液压机构21m被连接到计算机30以可以操作。
图7是操作液压机构21m以将可动部22设定在可摇摆状态T2或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基于来自限制开关4a的检测信号判定座椅表面部3是否处在上翻姿势3U中。在座椅表面部门3处在上翻姿势中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2,并且在座椅表面部3不在上翻姿势3U中的情形中,步骤S1被重复。
在步骤S2中,基于来自就坐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判定就坐人员P是否就坐在座椅表面部3的第二支撑表面3B上。在就坐人员P就坐在第二支撑表面3B上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3,并且液压机构21m被操作以将可动部22设定在可摇摆状态T2中,在所述可摇摆状态T2中,可动部22被支撑成相对于固定部21能够前后和左右摇摆。在就坐人员P不就坐在第二支撑表面3B上的情形中,处理返回到步骤S1。
在步骤S4中,基于来自导航系统50和速度计60的检测信号判定在交通工具转弯期间是否预测到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横向G。在预测到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横向G的情形中,处理进行到步骤S5,并且液压机构21m被操作以将可动部22设定在不可动状态T1中(在不可动状态T1中,可动部22被支撑成关于固定部21不能摇摆),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4。在未预测到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横向G的情形中,处理返回到步骤S3。
如上所述构造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利效果。如上所述,在座椅主体5中,通过由切换机构10切换座椅表面部3的姿势,座椅表面部3可以适当地被在与升高坐姿P2对应的状态和与坐姿P1对应的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通过作为当座椅表面部3处在向前下翻姿势3D中时向下向后侧倾斜的前表面的第二支撑表面,当座椅表面部3在向前下翻姿势3D中使用时,可以形成允许就坐人员P的下腿部被引导到后侧的空间,并且当座椅表面部3在上翻姿势3U中使用时,可以合理地形成向下向前侧倾斜、适于支撑升高坐姿P2中的就坐人员P的臀部的就坐表面。此外,当座椅表面部处在与升高坐姿P2对应的状态中时,因为就坐人员P的两个脚被支撑在鞋底放置在可动部22的脚放置部22b上的状态中,脚不稳定并且需要被平衡。因此,自然运动负荷可以被给到就坐人员P的身体以实现健康促进。
此外,可动部22被构造成:当基于来自导航系统50和速度计60的检测信号预测到通过交通工具的转弯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加速度时,在所述转弯时,可动部22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因此,在通常时候以升高坐姿P2坐的就坐人员P在将鞋底放置在可动部22的脚放置部22b上的状态中需要平衡,使得自然运动负荷可以给到就坐人员P的身体以实现就坐人员P的健康促进。同时,可动部22被构造使得:在预测到通过交通工具的转弯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加速度的情形中,脚放置部22b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使得就坐人员P可以保持脚以用于支撑,使得身体不降低并且安全。
此外,可动部22被以在下侧处具有下表面部22a并且在上侧处具有脚放置部22b的形状形成。在通常时候,这六个球辊21f的球部从固定部21的上表面部21c突出,以可摇摆地支撑下表面部22a。在交通工具转弯时,这六个球辊21f的球部从上表面部21c缩回以使上表面部21c和下表面部22a彼此接触,并且接合凸部22d与接合凹部21k接合以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因此,在通常时候自然运动负荷可以给到就坐人员P的身体以实现对就坐人员P的健康促进,并且在预测到通过交通工具的转弯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加速度的情形中,可动部22可以处在不可摇摆状态T1中,使得就坐人员P可以保持脚用于支撑使得身体不下降并且安全。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那些构造,并且在不改变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型、添加和删除是可能的。例如,列出以下事项。
1.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公开被应用到汽车座椅装置1的情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被应用到安装在除汽车之外的船、火车、飞机等上的座椅装置。
2.在以上实施例中,可动部22的竖直移动由液压机构21m执行,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使用气压机构或电动机构。

Claims (5)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装置,包括:
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被附接到地板,并且所述座椅主体包括:
座椅表面部,所述座椅表面部将由就坐人员就坐,并且具有第一支撑表面和第二支撑表面;以及
切换机构,通过所述切换机构,所述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通过相对于所述地板旋转而向前侧降低或向后侧升高;以及
可动体,所述座椅主体的就坐人员的脚将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以便相对于所述地板被支撑,
其中,所述座椅表面部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切换机构在以下姿势之间切换:
第一姿势,在所述第一姿势中,所述座椅表面部向前侧降低,使得面向上侧的所述第一支撑表面处在低位置中,在所述低位置中,所述就坐人员能够通过降低臀部坐在所述第一支撑表面上,并且面向前侧的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形成向后侧向下引导的引入表面;以及
第二姿势,在所述第二姿势中,所述座椅表面部从所述第一姿势向后侧升高,使得所述第二支撑表面被提升到比所述第一姿势中的所述第一支撑表面的位置高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表面的上表面由于所述引入表面而向前侧向下倾斜,并且所述第二支撑表面处在高位置中,在所述高位置中,站立姿势中的所述就坐人员能够坐在所述第二支撑表面上,并且
其中,所述可动体包括具有平表面形状的脚放置部,所述脚放置部被构造成当所述座椅表面部处在所述第二姿势中时,在所述就坐人员的两个鞋底均放置在所述脚放置部上的状态中相对于所述地板在所有方向上前后、左右摇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其中,所述可动体被构造成使得当基于来自所述交通工具的导航系统或速度计的信息预测到通过所述交通工具的转弯生成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加速度时在所述转弯时所述脚放置部不能摇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其中,所述可动体被以在下侧处具有凸表面部并且在上侧处具有所述脚放置部的形状形成,所述凸表面部对应于形成在所述地板上并且形成球形表面的一部分的凹表面部,并且所述脚放置部平行于所述地板,并且
其中,所述可动体由多个球辊支撑,每个球辊均包括球部,在通常时候所述球部从所述凹表面部突出以可摇摆地支撑所述凸表面部,并且在所述交通工具转弯时,所述球部从所述凹表面部缩回以使所述凹表面部和所述凸表面部以不可动方式彼此接触。
4.一种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5.一种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CN201910422908.4A 2018-05-23 2019-05-21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Pending CN1105252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8611 2018-05-23
JP2018098611A JP2019202626A (ja) 2018-05-23 2018-05-23 乗物用シ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5279A true CN110525279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1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2908.4A Pending CN110525279A (zh) 2018-05-23 2019-05-21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59091A1 (zh)
JP (1) JP2019202626A (zh)
CN (1) CN11052527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064A (zh) * 2020-06-22 2020-10-30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09174A1 (de) * 2019-09-16 2021-03-18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Sitzanordnung für ein Transportmittel
DE102020200609A1 (de) * 2020-01-20 2021-07-22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Stehsitz für Fahrzeuge und Sitzanordnung
WO2021179473A1 (zh) * 2020-03-09 2021-09-16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坐站椅
WO2023126652A1 (en) * 2021-12-28 2023-07-06 Bosch Car Multimedia Portugal S.A Feet platform for counteracting motion sickness in a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16626A2 (de) * 2000-01-10 2001-07-18 Still Wagner GmbH & Co. KG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m Klappsitz
JP2005013300A (ja) * 2003-06-24 2005-01-20 Tomohide Nakamura 筋肉鍛練用器具
TW200808584A (en) * 2006-06-09 2008-02-16 Siemen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ntrollable folding seats
CN101184461A (zh) * 2005-05-26 2008-05-2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辅助锻炼装置
WO2009128565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Passive exercise apparatus
CN203620177U (zh) * 2013-12-30 2014-06-04 哈尔滨师范大学 带有量化监控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
FR3032932A1 (fr) * 2015-02-25 2016-08-26 Sncf Mobilites Dispositif de prehension
JP2017070420A (ja) * 2015-10-06 2017-04-13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姿勢保持具及び家具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16626A2 (de) * 2000-01-10 2001-07-18 Still Wagner GmbH & Co. KG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m Klappsitz
JP2005013300A (ja) * 2003-06-24 2005-01-20 Tomohide Nakamura 筋肉鍛練用器具
CN101184461A (zh) * 2005-05-26 2008-05-2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辅助锻炼装置
TW200808584A (en) * 2006-06-09 2008-02-16 Siemen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ontrollable folding seats
WO2009128565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Passive exercise apparatus
CN203620177U (zh) * 2013-12-30 2014-06-04 哈尔滨师范大学 带有量化监控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
FR3032932A1 (fr) * 2015-02-25 2016-08-26 Sncf Mobilites Dispositif de prehension
JP2017070420A (ja) * 2015-10-06 2017-04-13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姿勢保持具及び家具セ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064A (zh) * 2020-06-22 2020-10-30 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02626A (ja) 2019-11-28
US20190359091A1 (en)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5279A (zh)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CN109878385B (zh) 用于车辆的休闲座椅
CN105667353B (zh) 可后倾座椅
RU2686283C1 (ru) Сиденье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20140265479A1 (en) Seat adjustment system
JP2017065504A (ja) シート制御装置及びシート制御方法
US9963055B2 (en) Leg rest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JP7436909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09208636A (ja) 自動車運転席のフロア構造
CN103635119A (zh) 电脑椅子
JPH1178635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
US20190159598A1 (en) Seat with a flipping footrest assembly
KR102775151B1 (ko) 사용자 맞춤형 스트레칭 안마의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트레칭 방법
JP2023160908A (ja) シートシステム
JP6143290B2 (ja) シート装置
JP6948919B2 (ja) アームレストの調整方法及び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CN109982893B (zh) 用于车辆的具有分段式靠背和可移动腰部的座椅
JP2009208638A (ja) 自動車運転席のフロア構造
WO2017013900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5429559A (zh) 轮椅以及轮椅的行走方法
JP2016196224A (ja) 自動運転車両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2011083319A (ja) 電動リクライニング椅子および電動車椅子および可動ベッド
JP7348471B2 (ja) シートシステム
JP2006290099A (ja)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及び方法
JP2013162873A (ja) オットマン付き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