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4304A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74304A CN110274304A CN201810215324.5A CN201810215324A CN110274304A CN 110274304 A CN110274304 A CN 110274304A CN 201810215324 A CN201810215324 A CN 201810215324A CN 110274304 A CN110274304 A CN 1102743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unit
- mounting surface
- pedestal
- composition section
- unit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基座具有第一安装面和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蒸发器组件与第一安装面相连接,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在待安装基础上;管路组件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相连通,管路组件的第二端朝向第二侧延伸后,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并与室外机相连通,其中,当室内机安装于安装基础上使用时,第一侧位于第二侧的上方。采用本申请中的管路组件的走线方式使得该室内机的管线布局更加合理,而且采用本申请的管路走管方式,能够避免在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线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该室内机的壳体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的蒸发器走管设计主要是采用底壳背后开让位槽走管,顺延到底壳下部的过管让位区域,最后安装时可从空调器两侧出管。这种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走管影响空调器的外观设计,且起到保护管路不受到运输中的碰撞损害。但是在生产装配中,蒸发器部件在装配到底壳部件时必须先将底壳部件整体抬起,让管路纵向通过底壳背部的让位槽走管,然后再沿底壳下部走管隐藏在空调器的下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且增加了管路的长度,不利于生产和成本的控制。由于底壳这种背部开槽的设计结构,底壳长度方向被纵向产生的走管槽切断,造成整体强度降低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蒸发器部件的固定则采用左右不对称的螺钉连接和卡扣卡接,造成整机跌落中蒸发器部件晃动较大易于拉坏和碰伤局部结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器安装不便,不利于实现机械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基座,基座具有第一安装面和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与第一安装面相连接,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在待安装基础上;管路组件,管路组件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相连通,管路组件的第二端朝向第二侧延伸后,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并与室外机相连通,其中,当室内机安装于安装基础上使用时,第一侧位于第二侧的上方。
进一步地,部分的管路组件从第一安装面穿过第二安装面后沿着基座的长度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与室外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角形架组件,角形架组件安装于蒸发器的端部,蒸发器通过角形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上。
进一步地,角形架组件包括:角形架,角形架与蒸发器的第一端相连接,角形架设置有与基座相连接的第一挂钩,基座上设置有与第一挂钩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地,角形架组件还包括:压板,压板与蒸发器的第二端相连接,压板设置有与基座相连接的第二挂钩,基座上设置有与第二挂钩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部分的管路组件沿压板的一侧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平面,第一挂钩的钩部与第一限位平面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平面与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平面,第二挂钩的钩部与第二限位平面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平面与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压板设置有用于与基座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角形架设置有用于与基座相连接的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包括:电机座,电机座设置于基座上,电机座的顶部设置有供管路组件穿过的过管槽。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上,管路组件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面穿过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护板,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管路组件的走管槽。
进一步地,护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的表面至基座的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的距离沿基座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沿基座的长度方向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组成段,第一组成段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的第二端相连通并靠近第一侧设置,第一组成段的第二端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延伸并逐渐远离第一安装面;第二组成段,第二组成段的第一端与第一组成段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一组成段的轴线与第二组成段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延伸设置;第三组成段,第三组成段的第一端与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三组成段的轴线与第二组成段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三组成段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室外机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三组成段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面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后,第三组成段的第二端继续沿基座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的第一组成段位于过管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管路组件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相连通,将管路组件的第二端从基座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一侧朝向基座的第二侧逐渐延伸设置,且将管路组件的第二端穿过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室外机相连通,当室内机安装于安装基础上使用时,第一侧位于第二侧的上方。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与外机相连通的管路组件从朝向室内机基座的前方走管,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从室内机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管槽的走管布管方式。采用本申请中的管路组件的走线方式使得该室内机的管线布局更加合理,而且采用本申请的管路走管方式,能够避免在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管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该室内机的壳体的整体强度,降低了蒸发器组件的安装难度,使得该室内机能够实现机械化装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角形架与蒸发器装配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压板与蒸发器装配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蒸发器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蒸发器组件与基座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室内机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角形架组件上的第一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基座;12、第一连接孔;112、第二连接孔;13、第一限位平面;14、第二限位平面;15、风道组件;16、护板;
20、蒸发器组件;21、蒸发器;22、角形架组件;221、角形架;2211、螺钉柱;2212、螺钉孔;2213、螺钉柱;
222、第一挂钩;223、压板;224、第二挂钩;225、第一定位孔;226、第二定位孔;
227、护管结构;228、螺钉柱;
30、管路组件;31、第一组成段;32、第二组成段;33、第三组成段;34、气管;35、液管;
40、电机座;41、过管槽;42、螺钉安装孔;
50、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室内机。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室内机包括壳体10、蒸发器组件20和管路组件30。壳体10包括基座11,基座11具有第一安装面和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具有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蒸发器组件20与第一安装面相连接,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在待安装基础上。管路组件30,管路组件30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20相连通,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朝向第二侧延伸后,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并与室外机相连通,其中,当室内机安装于安装基础上使用时,第一侧位于第二侧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将管路组件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相连通,将管路组件的第二端从基座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一侧朝向基座的第二侧逐渐延伸设置,且将管路组件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安装面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室外机相连通,当室内机安装于安装基础上使用时,第一侧位于第二侧的上方。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与外机相连通的管路组件从朝向室内机基座的前方走管,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从室内机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管槽的走管布管方式。采用本申请中的管路组件的走线方式使得该室内机的管线布局更加合理,而且采用本申请的管路走管方式,能够避免在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管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该室内机的壳体的整体强度,降低了蒸发器组件的安装难度,使得该室内机能够实现机械化装配。
其中,部分的管路组件30从第一安装面穿过第二安装面后沿着基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与室外机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降低与室外机的装配难度,提高空调器的装配效率。其中,延伸距离即为该部分的管路组件的延伸长度,该长度可以小于基座的长度方向的长度。
其中,蒸发器组件20包括蒸发器21和角形架组件22。角形架组件22安装于蒸发器21的端部。蒸发器21通过角形架组件22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1上。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从基座11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一侧(如图2和图7中的A1所示)朝向基座11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如图2和图7中的A2所示)逐渐延伸至预设位置。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室内机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当然,基座11上可以设置通孔火车基座的边沿处设置缺口供管路组件30穿过。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角形架组件22包括角形架221和压板223。角形架221与蒸发器21的第一端相连接。角形架221设置有与基座11相连接的第一挂钩222,基座11上设置有与第一挂钩22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12。压板223与蒸发器21的第二端相连接,压板223设置有与基座11相连接的第二挂钩224,基座11上设置有与第二挂钩224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112,部分的管路组件30从压板223的一侧延伸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角形架组件与壳体10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3所示,基座11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平面13。第一限位平面13与基座11的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限位平面13靠近第一连接孔12设置,第一挂钩222的钩部与第一限位平面13相互配合,即第一挂钩222的钩部表面与第一限位平面13实现贴合。如图2所示,基座11的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平面14,第二限位平面14与基座11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具有夹角,第二限位平面14靠近第二连接孔112设置,第二挂钩224的钩部与第二限位平面14相互配合。从图2可以看出,第二限位平面14逐渐朝向基座11的第二安装面的表面一侧倾斜延伸,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角形架组件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角形架组件与壳体10的连接稳定性,压板223设置有用于与基座11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孔225。角形架221设置有用于与基座11相连接的第二定位孔226。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室内机还包括电机座40。电机座40设置于基座11上,电机座40的顶部设置有供管路组件30穿过的过管槽。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管线在各部件之间的走线的部件更加合理,使得整个室内机的结构更加紧凑。
其中,壳体10还包括风道组件15。风道组件15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1上,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面穿过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并位于风道组件15的一侧(如图3所示,当安装基础为室内墙壁时,基座的第二安装面贴合在墙面上,管路组件30位于风道组件15与墙壁之间)。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方便风道组件的拆装。
进一步地,风道组件15包括底壳。底壳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1上,底壳上设置有风道,风叶50设置于风道内。基座11的一侧的边沿处设置有护板16,优选地,基座11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设置有护板16,护板16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的容纳空间,护板1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的表面至基座11的第一安装面的所在的平面的距离沿基座11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加。其中,第一侧和与第二侧为沿基座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方便风道组件的安装,同时能够起到有效地保护管路组件的作用。
具体地,管路组件30包括第一组成段31、第二组成段32和第三组成段33。第一组成段31的第一端与蒸发器21的第二端相连通并靠近第一侧设置,第一组成段31的第二端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延伸并逐渐远离第一安装面。第二组成段32的第一端与第一组成段31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一组成段31的轴线与第二组成段32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二组成段32的第二端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延伸并逐渐远离第一安装面。第三组成段33的第一端与第二组成段32的第二端相连通,第三组成段33的轴线与第二组成段32的轴线具有夹角,第三组成段33的第二端朝向第一安装面逐渐延伸直至第三组成段33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面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第三组成段33的第二端延伸至基座11的安装有蒸发器21一侧的基座的底部后,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室外机相连通。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预设位置位于护板16下方的容纳空间处。这样设置能够方便管道组件的走管,方便了蒸发器的安装作业。
为了进一步地使得管道组件走线更加合理、紧凑,可以将至少部分的第一组成段31设置于过管槽41内。在本实施例中,管路组件30包括气管34和液管35,气管34和液管35并行地设置。具体地,在基座11上设置有用于与蒸发器组件相连接的螺钉柱(2211、2213)如图3所示,角形架上设置有两个螺钉孔2212。优选地,为了提高该室内机的整体稳定性,在电机座的顶部还设置有螺钉安装孔42。
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可以用于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壳体10、蒸发器组件20和管路组件30。壳体10包括基座11,基座11具有第一安装面和与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蒸发器组件20与第一安装面相连接,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在待安装基础上。管路组件30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20相连通,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从第一安装面的第一侧朝向第一安装面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逐渐延伸预设距离后,从第一安装面穿过并延伸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室外机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将管路组件的第一端与蒸发器组件相连通,将管路组件的第二端从基座的第一安装面的第一侧朝向基座的第二侧逐渐延伸设置,且将管路组件的第二端穿过第一安装面至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室外机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与外机相连通的管路组件从朝向室内机基座的前方走管,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从室内机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管槽的走管布管方式。采用本申请中的管路组件的走线方式使得该室内机的管线布局更加合理,而且采用本申请的管路走管方式,能够避免在壳体的后部设置走管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该室内机的壳体的整体强度,降低了蒸发器组件的安装难度,使得该室内机能够实现机械化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部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计有带螺钉与挂钩的角形架和压板,管路设计为向前向上抬起折弯,配合基座上的电机座的固定和走管槽结构,使得蒸发器部件可直接从正面装配,无需翻转整机。这样设置不但提高了整机装配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售后的拆装维护工作。其中基座前沿抬高让位走管的结构,实现了底壳部件的无障碍拆装,满足了对底壳部件便捷拆装的要求。
如图7所示,首先将电机座部件装配到基座部件上,然后再将预装好的蒸发器部件装配到基座部件上。蒸发器部件左侧设计有角形架结构(角形架通过两颗螺钉与蒸发器装配在一起),角形架前端设计有与基座配合的挂钩和螺钉柱结构,后部有一个固定底壳的螺钉柱,周边结构为保护蒸发器U管的护管结构227以及螺钉柱228。蒸发器部件的右侧设计有右压板结构(右压板通过边缘的蒸发器卡扣与蒸发器装配连接),右压板前部设计有与基座配合的挂钩结构,后部有一个与电机座装配的螺钉孔,而且管路设计为向前侧上方抬起折弯,然后直走到蒸发器部件前部后折弯向蒸发器底部走管。装配时手握蒸发器部件两侧,将左右两侧的挂钩快速插入基座上设计的左右挂钩装配孔,完成预定位装配,此时,挂钩的内侧面与基座挂孔的平台面配合,此面与基座底面平行,保证了装配好的蒸发器部件平稳的挂接在基座上。如图2所示,图中A和B为右压板蒸发器卡扣。
将蒸发器部件挂接在基座部件上,实现蒸发器部件的预定位和初步装配,此时蒸发器部件能够初步稳定在基座上,左侧角形架与基座配合的固定螺钉孔已经对中,而且右压板固定螺钉孔与电机座顶部的右压板固定螺钉柱孔位对中,然后采用两颗紧固螺钉可直接将蒸发器部件固定在基座部件上,完成蒸发器部件的固定装配。整个装配过程只需从基座部件正面挂接,打螺钉即可完成全部装配操作,装配过程简单快捷。
蒸发器部件与基座固定完成后,按照图5的走管方式,只需要微微矫正变形的管路就可以使管路沿着电机座顶部的走管槽结构走管,然后向下经过电机座前方,顺沿着基座预留的走管让位缺口通道基座前沿下部,最后折弯向左走管到基座前沿突出护板的底部。此处基座上设置的护板结构突出抬起,让出基座前沿底部的空间方便走管。底壳部件的拆卸过程始终沿着基座前沿让位出管抬起产生的斜面滑动,基座前沿抬起和突出的护板结构很好的保护了气液管路,使其能够避免底壳部件在拉出与装入的过程中被碰撞到。方便了底壳部件的拆装操作,有力的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也能实现售后用户清洗底壳部件时的自由拆装。在底壳部件与基座部件等总装示意图中,底壳部件会与角形架上底壳固定螺钉柱和右压板的底壳固定螺钉柱分别通过螺钉紧固,由于底壳部件由导轨滑入基座后采用螺钉紧固与基座成为一体,此时完全装配好的总装结构中,蒸发器部件前部又与底壳部件仅仅连接,这也使得蒸发器部件在四个对角分别有一螺钉与挂钩对称紧固,整体牢牢与基座连接,跌落中避免产生晃动碰撞,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采用本机构的空调器,实现了空调器结构设计的模块化与集成化。而采用传统的蒸发器背部走管,和左右非对称式蒸发器固定结构,不仅生产装配中翻机消耗时间,且总装结构的稳定性差,更不便于售后的拆装维护工作。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基座(11),所述基座(11)具有第一安装面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对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具有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蒸发器组件(20),所述蒸发器组件(20)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用于安装在待安装基础上;
管路组件(30),所述管路组件(30)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组件(20)相连通,所述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后,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所述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并与室外机相连通,其中,当所述室内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基础上使用时,所述第一侧位于所述第二侧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部分的所述管路组件(30)从所述第一安装面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面后沿着所述基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后与所述室外机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20)包括:
蒸发器(21);
角形架组件(22),所述角形架组件(22)安装于所述蒸发器(21)的端部,所述蒸发器(21)通过所述角形架组件(2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架组件(22)包括:
角形架(221),所述角形架(221)与所述蒸发器(2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角形架(221)设置有与所述基座(11)相连接的第一挂钩(222),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挂钩(22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架组件(22)还包括:
压板(223),所述压板(223)与所述蒸发器(2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压板(223)设置有与所述基座(11)相连接的第二挂钩(224),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挂钩(224)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112),部分的所述管路组件(30)沿所述压板(223)的一侧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平面(13),所述第一挂钩(222)的钩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13)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13)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平面(14),所述第二挂钩(224)的钩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14)相互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14)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具有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23)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基座(11)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孔(225)。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架(221)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基座(11)相连接的第二定位孔(226)。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电机座(40),所述电机座(40)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电机座(40)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管路组件(30)穿过的过管槽。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
风道组件(15),所述风道组件(15)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1)上,所述管路组件(30)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安装面穿过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的一侧设置有护板(16),所述护板(16)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管路组件(30)的走管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的表面至所述基座(11)的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的距离沿所述基座(11)的宽度方向逐渐增加。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基座(11)的长度方向具有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管路组件(30)包括:
第一组成段(31),所述第一组成段(31)的第一端与所述蒸发器(21)的第二端相连通并靠近所述第一侧设置,所述第一组成段(31)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并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
第二组成段(32),所述第二组成段(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组成段(31)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组成段(3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组成段(32)的轴线具有夹角,所述第二组成段(32)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延伸设置;
第三组成段(33),所述第三组成段(3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组成段(32)的第二端相连通,所述第三组成段(33)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组成段(32)的轴线具有夹角,所述第三组成段(33)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所述第二侧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与所述室外机相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成段(33)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安装面穿过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一侧后,所述第三组成段(33)的第二端继续沿所述基座(11)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组成段(31)位于过管槽内。
19.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15324.5A CN110274304A (zh) | 2018-03-15 | 2018-03-15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PCT/CN2018/103559 WO2019174200A1 (zh) | 2018-03-15 | 2018-08-31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EP18901801.3A EP3567325A4 (en) | 2018-03-15 | 2018-08-31 | INTERI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WITH I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15324.5A CN110274304A (zh) | 2018-03-15 | 2018-03-15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74304A true CN110274304A (zh) | 2019-09-24 |
Family
ID=67658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15324.5A Pending CN110274304A (zh) | 2018-03-15 | 2018-03-15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567325A4 (zh) |
CN (1) | CN110274304A (zh) |
WO (1) | WO201917420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11046A (zh) * | 2020-07-21 | 2020-10-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6704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5854540B (zh) * | 2022-12-02 | 2024-08-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锁止机构及空调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880A (zh) * | 2016-05-23 | 2016-07-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US20170268789A1 (en) * | 2015-03-31 | 2017-09-21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CN208237987U (zh) * | 2018-03-15 | 2018-12-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11941A (ja) * | 2002-06-04 | 2004-01-15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4522877B2 (ja) * | 2005-02-04 | 2010-08-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
JP5537872B2 (ja) * | 2009-08-31 | 2014-07-0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壁掛け型空気調和装置 |
JP5388969B2 (ja) * | 2010-08-23 | 2014-01-1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が搭載された空気調和機 |
JP5761149B2 (ja) * | 2012-09-28 | 2015-08-12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固定板および室内機 |
JP6079619B2 (ja) * | 2013-12-27 | 2017-02-1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室内機 |
JP6242245B2 (ja) * | 2014-02-28 | 2017-12-0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CN113007808A (zh) * | 2017-01-25 | 2021-06-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2018
- 2018-03-15 CN CN201810215324.5A patent/CN1102743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8-31 EP EP18901801.3A patent/EP3567325A4/en active Pending
- 2018-08-31 WO PCT/CN2018/103559 patent/WO2019174200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68789A1 (en) * | 2015-03-31 | 2017-09-21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CN105805880A (zh) * | 2016-05-23 | 2016-07-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208237987U (zh) * | 2018-03-15 | 2018-12-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11046A (zh) * | 2020-07-21 | 2020-10-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67325A1 (en) | 2019-11-13 |
EP3567325A4 (en) | 2021-01-13 |
WO2019174200A1 (zh) | 2019-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74304A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8237987U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0207255A (zh) | 柜式空调器 | |
CN105020788B (zh) | 一种隔板组件可拆卸的风管机 | |
US11536468B2 (en) |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 |
CN208398217U (zh) | 一种分离式风管机 | |
CN206771527U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5953396A (zh) | 空调内机及其底壳组件、分体挂壁式空调设备 | |
CN108458463B (zh) | 螺钉盖板、空调器 | |
CN208311092U (zh)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558515U (zh) | 空调器 | |
CN206709361U (zh) | 底座可拆卸的壁挂式空调器 | |
CN207019198U (zh) | 室外机 | |
CN205897482U (zh) | 一种空调柜机的前壳体模组 | |
CN107246719A (zh) | 一种空调柜机的前壳体模组 | |
CN218154518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05897483U (zh) | 一种空调柜机下面板 | |
CN109084459A (zh) | 空调器 | |
CN108397409A (zh) |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9827245A (zh) | 蜗舌组件、风道部件以及空调器 | |
CN107268859A (zh) | 一种框顶板与立框的连接结构 | |
CN108826441A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9028289A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578333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221231U (zh) | 风管送风分体式空调器及其水泵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