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196692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6692B
CN110196692B CN201810156895.6A CN201810156895A CN110196692B CN 110196692 B CN110196692 B CN 110196692B CN 201810156895 A CN201810156895 A CN 201810156895A CN 110196692 B CN110196692 B CN 110196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image forming
unit
cassette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68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6692A (zh
Inventor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68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6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6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6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6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6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19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consumables, e.g. ink, toner,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79Controller construction, e.g. aspects of the interface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6Printer job scheduling or printer resource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盒,其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一介质;第二盒,其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二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在从该第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比从该第二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并且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该输出部输出通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例如打印机、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往往配置有多个用于载置介质(例如纸张)的盒并且该图像形成装置在执行打印任务时,将载置有本次打印任务所需介质的盒中的介质输送到打印部进行打印。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存在从某个盒输送介质的数量多于从其他纸盒输送介质的数量,从而导致该多个盒中的每个盒的介质的用量不平均,最终导致该多个盒的寿命不同,即输送介质的次数多的盒的寿命比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盒的寿命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盒,其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一介质;第二盒,其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二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在从该第一盒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介质的次数比从该第二盒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介质的次数多,并且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该输出部输出通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多个盒,该多个盒中的每个盒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将该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该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并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该输出部输出通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多个盒,该多个盒中的每个盒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介质;以及控制部,其将该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少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该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多的至少一个盒,并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该输出部输出通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设置针对盒的初始输送次数的输入界面的一个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设置针对盒的初始输送次数的输入界面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从第一盒和第二盒向图像形成部输送介质的次数的记录结果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输送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次数的记录结果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部执行的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部执行的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部执行的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控制部904的一个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控制部904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控制部904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控制部执行的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步骤1401的实现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步骤1503的实现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步骤1503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控制部执行的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个实例中的各盒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以及根据排序结果所得到的匹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另一个实例中的各盒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以及根据排序结果所得到的匹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另一个实例中的各盒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以及根据排序结果所得到的匹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输出部101、图像形成部102、第一盒103、第二盒104以及控制部105;其中,输出部1401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1402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第一盒103载置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的第一介质;第二盒104载置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的第二介质;控制部105在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比从第二盒104输送介质的次数多,并且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101输出通知。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能够实现图像形成功能的任意装置,例如打印机、照排机、复印机或者是同时具备打印复印功能和扫描、识别、文件生成等其他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盒103和第二盒104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载置介质的任意载体,例如可以是各种托盘或抽屉状的盒。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可以是任意用于打印的载体。例如,可以是打印纸、相纸、信封、明信片等,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用于打印的其他介质。上述第一介质、第二介质为规格不同的打印介质(即,不同种类的介质),例如,第一介质为A4打印纸,第二介质为A3打印纸;又如,第一介质为A4打印纸,第二介质为相纸,等等。
例如,在第一盒103当前载置的第一介质为A4打印纸,第二盒104当前载置的第二介质为A3打印纸的情况下,在步骤101中,如果满足从第一盒103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纸张的次数比从第二盒104向图像形成部102输送纸张的次数多(即,使用第一盒103中的纸进行打印的打印张数比使用第二盒104中的纸进行打印的打印张数多),并且输送A4打印纸的次数比输送A3打印纸的次数多(即,使用A4打印纸进行打印的打印张数比使用A3打印纸进行打印的打印张数多),则控制部105控制输出部101输出通知。
在本实施例中,从某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X)是指,从该盒初次使用起,从该盒输送所有介质的累计次数。
即,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X1)是指,从第一盒103初次使用起,从第一盒103输送所有介质的累计次数,从第二盒104输送介质的次数(X2)是指,从第二盒104初次使用起,从第二盒104输送介质所有介质的累计次数。上述累计次数并不限于在一个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累计次数,还可以累计第一盒103和第二盒104在至少2个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累计次数。上述累计次数能够表征第一盒103和第二盒104的寿命。以下也将从某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称为某一盒的输送次数。
例如,在第一盒103从初次使用起一直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的情况下,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可从初始输送次数0开始逐渐累计;另外,第一盒103也可能是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上使用过的盒,其更换到图像形成装置100上使用,此时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上将第一盒103的初始输送次数设置为第一盒103在上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累计输送次数,然后,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在该初始输送次数的基础上继续累计。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具有输入部(图1中未示出),该输入部可用于供用户输入上述初始输送次数。
供用户输入针对各个盒的初始输送次数的输入界面例如可如图2A和图2B所示,用户可在该输入界面中的区域20中输入各个盒的初始输送次数,如图2A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可在区域20中提供默认的初始输送次数0,如图2B所示,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手动输入针对该盒1的初始输送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某一种介质的次数(Y)是指,从规定的起始时刻开始,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所有盒输送该种介质的累计次数。
即,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Y1)是指,从规定的起始时刻开始,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所有盒输送第一介质的累计次数,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Y2)是指,从规定的起始时刻开始,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所有盒输送第二介质的累计次数。以下也将输送某一种介质的次数称为某一种介质的输送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具有记录部(图1中未示出),该记录部可对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从第二盒104输送介质的次数、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以及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进行记录。控制部105可读取记录部中记录的上述各次数,并根据记录的上述各次数,来控制输出部101输出通知。
图3和图4示出了从第一盒103和第二盒104输送介质的次数以及输送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的次数的记录结果的一个示例。如图3-图4所示,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为800,从第二盒104输送介质的次数为500,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为700,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为600。
在图3和图4所示出的示例中,从第一盒103输送介质的次数(即X1=800)比从第二盒104输送介质的次数(即X2=500)多,并且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即Y1=700)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即Y2=600)多,此时控制部105控制输出部101输出通知。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各个盒所载置的介质可以预先设置,也可由用户输入。上述输入部还可用于供用户输入各个盒所载置的介质。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部101可输出指示在第一盒103上载置第二介质的通知。此外,输出部101还可输出指示在第二盒104上载置第一介质的通知。这样,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的内容调整各个盒中载置的介质,以使得各个盒的寿命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可预设第一阈值(TH1),在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Y1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Y2多出的次数(ΔY)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输出部101再输出通知,否则输出部101不输出通知。这样,控制部105可在X1比X2多,并且ΔY大于或等于TH1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101输出通知。这样,可避免输出部101频繁地输出通知且用户频繁地调整盒中的介质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输入部还可用于供用户输入上述第一阈值TH1。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部101可以是显示器,该显示器能够显示通知。该显示器例如可以是LCD显示器等,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部101也可以是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该通信部可通过邮件等方式向外部电子设备输出通知,由此,可在外部电子设备上显示该通知。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服务器等各种电子设备,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图5是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500具有面板部501、通信部502、图像形成部503、记录部504、输送部505以及控制部506。
面板部501可以包括显示部5011和操作部5012。显示部5011例如可以是LCD显示装置,操作部5012例如可以是触摸或案件输入装置,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显示部5011可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例如,可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出部101,向用户显示通知。操作部5012可供用户输入信息,例如,可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入部,供用户输入第一阈值、第二阈值,或者输入各个盒的初始输送次数等。
通信部502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例如,可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出部101,向外部电子设备输出通知。
输送部505包括第一盒5051和第二盒5052,并且将载置在第一盒5051和第二盒5052上的介质向图像形成部503输送。
图像形成部503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部102,在输送来的介质上进行图像形成。
记录部504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它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储存图像形成装置500所涉及的数据,此外还可存储可执行的程序。
如图5所示,记录部504可包括盒记录部5041和介质记录部5042。盒记录部5041记录每个盒的输送次数,介质记录部5042记录每个介质的输送次数。盒记录部5041和介质记录部5042可以是不同的存储器,也可以是相同存储器中的不同区域。记录部504中还可存储控制部506可执行的程序,以实现相应的处理等。
控制部506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控制部506接收输入的信息并控制图像形成装置500各个部件的操作,控制部506还可执行记录部504中存储的程序,以实现相应的处理。控制部506可作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部,通过执行记录于记录部504中的程序,来执行相应的方法,以控制作为输出部101的显示部5011或通信部5012输出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图像形成装置500也并非必须要包括图5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图像形成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图5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即可根据现有技术以及实际需求向图像形成装置500中添加其他所需的部件。
图6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506执行的方法的一个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在从第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X1比从第二盒输送介质的次数X2多,并且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Y1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Y2多的情况下,控制作为输出部的显示部5011或通信部502等部件输出通知。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601之前还可包括步骤(图6中未示出),判断从第一盒5051输送介质的次数X1是否比从第二盒5052输送介质的次数X2多,并且判断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Y1是否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Y2多,如果判断结果为X1比X2多且Y1比Y2多,执行步骤601。具体可如图7所示。
图7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506执行的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判断从第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X1是否比从第二盒输送介质的次数X2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702,否则结束本方法;
步骤702,判断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Y1是否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Y2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703,否则结束本方法;
步骤703,控制输出部输出结果。
上述步骤701与步骤702的先后顺序可互换。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预先设置第一阈值TH1,在步骤601中,在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Y1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Y2多出的次数ΔY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TH1的情况下,输出部再输出通知,否则输出部不输出通知。具体可如图8所示。
图8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506执行的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步骤803,与上述步骤701-步骤703基本相同,但在步骤802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执行步骤804;
步骤804,判断ΔY是否大于或等于TH1,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803,否则结束本方法。
上述步骤801与步骤802、804的先后顺序可互换。
通过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存储有处理程序的存储装置,该处理程序使处理装置执行如下的方法步骤:
在从载置向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一介质的第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比从载置向该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二介质的第二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并且输送第一介质的次数比输送第二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其中,该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存储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内容不再重复,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像形成装置900具有:输出部901、图像形成部902、多个盒903(具体包括第一盒903-1、第二盒903-2、……、第N盒903-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以及控制部904;其中,输出部901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902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多个盒903中的每个盒载置向图像形成部902输送的介质,控制部904将多个盒903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903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该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其中,将该多个盒903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并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输出部901输出通知。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盒以及介质的类型可如实施例1所述,介质的输送次数以及盒的输送介质的次数(即实施例1中的从盒输送介质的次数,以下也称为盒的输送次数)所表示的含义也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900也可具有输入部(图9中未示出),该输入部可用于供用户输入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初始输送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900还可具有记录部(图9中未示出),该记录部可记录各个盒的输送次数以及各介质的输送次数。控制部904可读取记录部中记录的上述各次数,并根据记录的上述各次数来进行上述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904将多个盒903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903中的至少一个盒,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904可以将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一个盒。例如,可将输送次数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多的一个盒;也可以将输送次数较多(非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多的一个盒;也可以将输送次数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较多(非最多)的一个盒;还可以将输送次数较多(非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较多(非最多)的一个盒。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904也可以将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两个盒(例如2个盒,或者3个盒)。例如,可以将输送次数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少的两个以上的盒;也可以将输送次数较多(非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少的两个以上的盒;也可以将输送次数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较少(非最少)的两个以上的盒;还可以将输送次数较多(非最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较少(非最少)的两个以上的盒。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904还可以将输送次数多的至少两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两个盒。在控制部904将输送次数多的至少两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两个盒时,可以按照预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匹配,如按照该至少两种介质各自的输送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对每种介质进行匹配,但不限于此,可以不依序对每种介质进行匹配,而是随机进行匹配。在依次对每种介质进行匹配时,可针对该每种介质,将该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一个盒或至少两个盒。例如,在依次对每种介质进行匹配时,可通过上述将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一个盒的实现方式,或者将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两个盒的实现方式,来实现针对该种介质的匹配。
以下给出一个控制部904将输送次数多的至少两种介质匹配给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两个盒的具体示例。首先,针对输送次数最多的一种介质(R1),控制部904可将该介质R1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少的至少一个盒。例如,可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少的一个盒,也可以匹配给输送次数最少的M个盒,M大于1。以此类推,针对多个盒903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比介质R1少、但比多个盒903载置的介质中的其他介质多的一种介质(R2),控制部904可将该介质R2匹配给该多个盒903中除了匹配给介质R1的盒之外的、输送次数最少的至少一个盒,直到匹配完每种介质,或者匹配完每个盒。这样通过按照输送次数从多到少、输送次数从少到多的顺序依次匹配,可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的效果更好。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不限于按照上述次序进行匹配,例如,还可以将介质R1匹配给该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较少(非最少)的至少一个盒,也可将介质R2匹配给该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最少的至少一个盒。
图10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904的一个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控制部904可具有第一查找单元9041、第二查找单元9042和匹配单元9043;其中,第一查找单元9041查找多个盒903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第二查找单元9042查找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匹配单元9043根据第一查找单元9041和第二查找单元9042的查找结果,将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图11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904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11所示,控制部904还可具有第一排序单元9044和第二排序单元9045;其中,第一排序单元9044根据输送每一种介质的次数依次对介质进行排序,第二排序单元9045根据从每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依次对盒进行排序,第一查找单元9041根据第一排序单元9044的排序结果,查找多个盒903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第二查找单元9042根据第二排序单元9045的排序结果,查找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这样,根据排序结果进行查找,可方便、高效地进行查找。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仅采用第一排序单元9044和第二排序单元9045中的一种。
图12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904的另一个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控制部904还可具有判断单元9046,判断单元9046判断第一查找单元9041查找到的一种介质与输送次数比该一种介质小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差(ΔZ)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TH2),匹配单元9043在判断单元9046判断为该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TH2的情况下,将查找到的该一种介质匹配给该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该至少一个盒。这样,可避免输出部901频繁地输出通知且用户频繁地调整盒中的介质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单元9046还可判断上述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TH3),第三阈值TH3大于第二阈值TH2,并且,匹配单元9043在判断单元9046判断为上述差ΔZ大于或等于TH2且小于TH3的情况下,将查找到的该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9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第一数量(N1)的盒,在判断单元9046判断为上述差ΔZ大于或等于TH3的情况下,将查找到的该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第二数量(N2)的盒,N2大于N1。这样,可在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介质的输送次数之差ΔZ超过规定程度的情况下,将该种介质匹配给更多的盒,从而避免将过大的传输次数集中在少数量的盒上而导致这些盒的寿命严重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查找单元9041、第二查找单元9042、匹配单元9043、第一排序单元9044、第二排序单元9045、判断单元9046例如可设置为通过不同的芯片实现,也可设置为通过同一芯片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部901的实现方式可如实施例1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3是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300具有面板部1301、通信部1302(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上述输出部901)、图像形成部1303、记录部1304(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上述记录部)、输送部1305以及控制部1306(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上述控制部904)。
面板部1301包括显示部13011(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上述输出部901)和操作部13012(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上述输入部)。
输送部1305包括多个盒,即第一盒1305-1、第二盒1305-2、……、第N盒1305-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并且输送部1305将载置在第一盒1305-1、第二盒1305-2、……、第N盒1305-N上的介质向图像形成部1303输送。
记录部1304包括盒记录部13041和介质记录部13042。记录部1304中的盒记录部13041记录针对多个盒1305-1、1305-2、……、1305-N中的每一个盒的输送次数,介质记录部13042记录针对该多个盒上载置的各个介质中的每一个介质的输送次数。
面板部1301、通信部1302、图像形成部1303、控制部1306可采用与实施例1中的面板部501、通信部502、图像形成部503、控制部506的类似的方式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控制部1306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上述控制部904,实现上述第一查找单元9041、第二查找单元9042、匹配单元9043、第一排序单元9044、第二排序单元9045、判断单元9046的功能。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采用与控制部1306相连接的其他部件来实现上述各单元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306可将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该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例如,针对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控制部1306可按照如图14所示的方法进行控制。
图14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306执行的方法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1,将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步骤1402,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作为输出部的显示部13011或通信部1302等部件输出通知。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402之前,还可包括步骤(图14中未示出),判断该一种介质是否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如果判断结果为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执行步骤1402。
图15是本实施例的上述步骤1401的实现方法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1501,查找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
步骤1502,查找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步骤1503,根据查找结果,将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上述步骤1501、步骤1502的先后顺序可互换。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501中,可根据输送每一种介质的输送次数依次对介质进行排序,由此,可根据该排序结果查找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在步骤1502中,可根据每个盒的输送次数依次对盒进行排序,由此,可根据该排序结果查找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仅对介质进行排序,或者仅对盒进行排序,或者不对二者进行排序。
图16是本实施例的上述步骤1503的实现方法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1601,判断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的一种介质与输送次数比该一种介质小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差ΔZ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TH2;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602,否则结束本方法;
步骤1602,将查找到的该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在上述方法中,还可将差ΔZ小于第二阈值TH2的两个介质放入一个介质组中,并且将与之对应的两个盒也放入一个盒组中,由此对该介质组和该盒组进行匹配,即,该介质组内的任意介质可与盒组内的任意盒进行匹配。在针对多个介质组进行多次匹配处理时,可将差ΔZ小于TH2的多对介质均放入同一介质组中,并将与该介质组中的介质数量相同的盒放入同一盒组中。
图17是本实施例的上述步骤1503的实现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1701,判断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的一种介质与输送次数比该一种介质小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差ΔZ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TH2;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702,否则结束本方法;
步骤1702,判断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的一种介质与输送次数比该一种介质小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差ΔZ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TH3;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704,否则执行步骤1703;
步骤1703,将查找到的该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第一数量N1的盒;例如,N1=1;
步骤1704,将查找到的该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第二数量N2的盒,N2大于N1;例如,N2=2。
上述步骤1701、步骤1702的先后顺序可互换。
图18是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306执行的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801,进行初始化;在该初始化步骤中,取得各盒载置的介质(即正在载置的介质),取得各盒的输送次数以及各介质的输送次数,并且,根据各盒的输送次数对盒进行从少到多排序,得到盒队列,根据各介质的输送次数对介质进行从多到少进行排序,得到介质队列,从介质队列的头部取得第一种待匹配的介质;
步骤1802,将取得的待匹配的介质匹配给盒队列中从第一个盒开始的输送次数最少的至少一个盒;
步骤1803,判断匹配给盒的介质是否是该盒载置的介质;如果判断结果为不是该盒载置的介质,执行步骤1804,否则本方法结束;
步骤1804,控制输出部输出相应的通知;
步骤1805,判断介质队列和盒队列中是否存在待匹配的介质和盒;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806,否则结束本方法;
步骤1806,从介质队列中取得下一种待匹配的介质。
在上述方法中,各盒载置的介质(即正在载置的介质)可在初始化步骤1801中取得,也可在步骤1803之前的任意其他时刻取得。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802可根据图15-17中的方式实现。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803和1804也可不紧接在步骤1802之后执行,而是等到步骤1803中判断为否之后再针对全部已进行了匹配的盒执行。
以下通过3个实例(即实例1-3)来具体说明控制部1306所执行的方法。图19-21分别示出了3个实例中的各盒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排序结果以及根据排序结果所得到的匹配方式(即,将哪一种介质匹配给哪一个或哪几个盒)。上述3个实例是基于图18和图17所示出的方法而实现的(即,以图17中的方法实现图18中的步骤1802)。这里,假设TH2=50,TH3=1000,N1=1,N2=2。
实例1:
如图19所示,介质队列中介质按照输送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排列为:介质1(例如A4):1500次,介质2(例如A3):1490次,介质3(例如A5):1450次,盒队列中按照输送次数从少多到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盒1:200次,盒2:400次,盒3:700次。可见,介质1与介质2之差小于50,介质2与介质3之差也小于50,可不进行匹配或进行任意匹配(即可将介质1-3作为介质组,将盒1-3作为盒组,组间进行任意匹配),不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
实例2:
如图20所示,介质队列中介质按照输送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排列为:介质1(例如A4):1500次,介质2(例如A3):1000次,介质3(例如A5):500次,盒队列中按照输送次数从少多到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盒1:100次,盒3:500次,盒2:600次。可见,介质1与介质2的输送次数之差大于50且小于1000,介质2与介质3的输送次数之差也大于50且小于1000,这样,将介质1匹配给盒1,将介质2匹配给盒3,将介质3匹配给盒2。
假设读取出的盒1载置的介质为介质1,盒2载置的介质为介质2,盒3载置的介质为介质3,则比较实例2中的匹配方式与各盒正在载置的介质,可知:盒1匹配的介质为正在载置的介质,盒2和盒3匹配的介质不是正在载置的介质,因此,可控制输出部输出提示“请在盒2上载置A5纸,在盒3上载置A3纸”的通知。
实例3:
如图21所示,介质队列中介质按照输送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排列为:介质1(例如A4):1800次,介质2(例如A3):700次,介质3(例如A5):500次,介质4(例如B5):300次,盒队列中按照输送次数从少多到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盒1:200次,盒2:400次,盒3:600次,盒4:1000次。可见,介质1与介质2的输送次数之差大于1000,介质2与介质3的输送次数之差大于50且小于1000,介质3与介质4的输送次数之差大于50且小于1000,这样,将介质1匹配给盒1和盒2,将介质2匹配给盒3,将介质3匹配给盒4。
假设读取出的盒1载置的介质为介质1,盒2载置的介质为介质2,盒3载置的介质为介质3,盒4载置的介质为介质4,则比较实例3中的匹配方式与各盒正在载置的介质,可知:盒1匹配的介质为正在载置的介质,盒2、盒3和盒4匹配的介质均不是正在载置的介质,因此可控制输出部输出提示“请在盒2上载置A4纸,在盒3上载置A3纸,并在盒4上载置A5纸”的通知。
上述3个实例仅仅是以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通过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一种存储有处理程序的存储装置,该处理程序使处理装置执行如下的方法步骤:
将多个盒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该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将该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该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并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其中,该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实施例3所述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存储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3中相同的内容不再重复,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2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200具有:输出部2201、图像形成部2202、多个盒2203(具体包括第一盒2203-1、第二盒2203-2、……、第N盒2203-N,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以及控制部2204;其中,输出部2201用于输出通知,图像形成部2202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多个盒2203中的每个盒载置向图像形成部2202输送的介质,控制部2204将多个盒2203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2203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其中,将该多个盒2203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少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2203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多的至少一个盒,并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输出部2201输出通知。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部2201、图像形成部2202、多个盒2203的实现方式可参见实施例3,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2204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执行的方法均与实施例3中类似,只是在进行每次匹配时,将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少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多的至少一个盒,而不是如实施例3中那样,将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多个盒中输送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因此,针对控制部2204的实现方式以及执行的方法可参见实施例3,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一种存储有处理程序的存储装置,该处理程序使处理装置执行如下的方法步骤:
将多个盒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该多个盒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该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其中,将该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少的一种介质匹配给该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多的至少一个盒,并在该一种介质不是该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其中,该图像形成部用于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实施例5中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存储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载置介质的至少一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且输送其盒内的介质的次数多的情况下,控制输出部输出通知,使得用户根据该通知进行相应的操作,使载置介质的盒的寿命一致。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方法/装置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例如,图10中所示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图15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些硬件模块例如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这些软件模块固化而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可插入移动终端的存储卡中。例如,若信息处理装置采用的是较大容量的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则该软件模块可存储在该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中。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发明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
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
第一盒,其载置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一介质,并且能够将所述第一介质更换为第二介质来使用;
第二盒,其载置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的所述第二介质,并且能够将所述第二介质更换为所述第一介质来使用;以及
控制部,其在从所述第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比从所述第二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并且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所有盒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的第一介质的输送次数比第二介质的输送次数多的情况下,至少控制所述输出部输出指示在所述第二盒上载置所述第一介质的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输出指示在所述第一盒上载置所述第二介质的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第一盒输送介质的次数比从所述第二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多,并且输送所述第一介质的次数比输送所述第二介质的次数多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通知。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
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
多个盒,所述多个盒中的每个盒载置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的介质;以及
控制部,其将所述多个盒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其中,将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并在所述一种介质不是所述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所述输出部输出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最多的一种介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最少的至少一个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具有:
第一查找单元,其查找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
第二查找单元,其查找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以及
匹配部,其根据所述第一查找单元和所述第二查找单元的查找结果,将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具有:
第一排序单元,其根据输送每一种介质的次数对介质依次进行排序;以及
第二排序单元,其根据从每个盒输送介质的次数对盒依次进行排序;
并且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排序单元的排序结果,查找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多的一种介质,
所述第二查找单元根据所述第二排序单元的排序结果,查找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具有:
判断单元,其判断所述第一查找单元查找到的所述一种介质与输送次数比所述一种介质小的介质的输送次数的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并且所述匹配部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差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至少一个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还判断所述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并且所述匹配部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第一数量的盒,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所述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少的第二数量的盒,所述第二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是显示面板,或者是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输出部,其用于输出通知;
图像形成部,其在输送的介质上形成图像;
多个盒,所述多个盒中的每个盒载置向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的介质;以及
控制部,其将所述多个盒载置的至少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的至少一个盒,以获得所述至少一个盒待载置的介质,其中,将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少的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多的至少一个盒,并在所述一种介质不是所述至少一个盒当前载置的介质时,控制所述输出部输出通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多个盒载置的介质中的、输送次数最少的一种介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一种介质匹配给所述多个盒中输送介质的次数最多的至少一个盒。
CN201810156895.6A 2018-02-24 2018-02-24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196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6895.6A CN110196692B (zh) 2018-02-24 2018-02-24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6895.6A CN110196692B (zh) 2018-02-24 2018-02-24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6692A CN110196692A (zh) 2019-09-03
CN110196692B true CN110196692B (zh) 2024-11-29

Family

ID=6774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6895.6A Active CN110196692B (zh) 2018-02-24 2018-02-24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669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3213B2 (ja) * 1997-07-29 2006-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ならびに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H11232530A (ja) * 1998-02-12 1999-08-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媒体発行装置
JP2000296921A (ja) * 1999-04-13 2000-10-24 Canon Inc 記録媒体情報提供装置
DE10051679A1 (de) * 2000-01-21 2001-08-02 Hewlett Packard Co Virtueller Papierbehälter für mehrteilige Formulare
US6856418B2 (en) * 2001-03-06 2005-02-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selective replacement of discrete print media path components
JP2005059234A (ja) * 2003-08-18 2005-03-10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93567A (ja) * 2004-01-08 2005-07-21 Canon Inc プリンタ用の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のリサイクル回収装置、カートリッジのリサイクル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割引システム
US20110013916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unit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naging replacement life of process unit cartridge
JP5454387B2 (ja) * 2010-07-01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810757B2 (ja) * 2011-08-31 2015-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
JP2013188900A (ja) * 2012-03-13 2013-09-2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US9069506B2 (en) * 2013-04-26 2015-06-30 Canon Information And Imaging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locating image processing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6692A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5392B (zh) 消色装置、消色系统以及消色装置的供纸方法
CN1750579A (zh) 数据输出装置和数据输出方法
JP200910021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548839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20200081242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19669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30063793A1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viding sheet
US20210124297A1 (e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90076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27207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reads image data from document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778704B2 (ja) 画像消去装置及び画像消去方法
US2015000289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sumable material unit,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70253447A1 (en)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5625888B2 (ja) 半導体記憶媒体制御装置、半導体記憶媒体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34132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for rotating read image in accordance with orientation of face ima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US969934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test printing, image forming system, destination sor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4194254A (ja) 情報処理装置
US938617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original reading apparatus
US1067848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spooling of image data in volatile and non-volatile memories based on memory capacity
US11301191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389912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paper feeding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790090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eed commitments based on feedable capacity
JP692661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96310A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910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ki Data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