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4300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64300A CN110164300A CN201910467453.8A CN201910467453A CN110164300A CN 110164300 A CN110164300 A CN 110164300A CN 201910467453 A CN201910467453 A CN 201910467453A CN 110164300 A CN110164300 A CN 1101643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display device
- sound element
- protruding portion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integrated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声音元件,被构造为产生声音;以及后框架,被构造为容纳显示面板,并且保护显示面板的后侧,其中,声音元件附着到后框架,并且至少一个开口部分设置在声音元件周围。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10日、申请号为201410143562.1、题为“显示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了显示图像之外还产生声音或振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已经从阴极射线管(CRT)发展至各种平板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电润湿显示器(EWD)、电泳显示器(EPD)、埋置微腔显示器(EMD)和纳米晶显示器(NCD)。
由于已经在平板显示器中受到关注的LCD具有诸如尺寸小、重量轻和功耗低的优点,所以LCD已经作为能够克服CRT的缺点的替代装置而逐渐受到注意。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显示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上安装和使用了LCD。LCD是其中液晶面板包括在上基底和下基底之间的液晶材料的装置,在上基底处设置有共电极和滤色器等,在下基底处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等。将不同的电势施加到像素电极和共电极,以形成电场来改变液晶材料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控制光的透射率,以通过LCD表达图像。
在LCD中,由于液晶面板是自己不发光的非发光元件,所以LCD还包括用于将光从液晶面板的下部提供到液晶面板的背光单元。
相反,平板显示器中的OLED包括自发光的发光二极管(“LED”),因此不使用背光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在不安装单独的扬声器的情况下产生声音或者在不增加单独的触摸面板或触摸传感器的情况下感测触摸或操作的优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声音元件,在显示面板的后侧上;后框架,被构造为容纳显示面板并保护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后框架包括从显示面板的后侧突出远离并且对应于声音元件的突出部分。声音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振动材料层。
开口部分可以被限定在后框架中并且沿突出部分的边界延伸。
开口部分可以被限定在突出部分的内部或外部。
突出部分和声音元件可以一一对应。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分和多个声音元件。
两个或更多个声音元件可以对应于一个突出部分。
声音元件可以在突出部分的内部区域;并且后框架还可以包括引线连接部分,从后框架的外部接收声音信号的声音信号线穿过引线连接部分延伸至突出部分的内部区域。
声音元件的所述一对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在振动材料层的第一侧上;第二电极,在振动材料层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上;以及电极焊盘,由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一部分限定,所述一部分沿振动材料层的侧部延伸。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构件,在声音元件和显示面板的后侧之间,并且将声音元件附着至显示面板的后侧,其中,固定构件包括不导电的环氧树脂。
声音元件还可以包括多个振动材料层从和多个电极,所述多个振动材料层可以以多层结构布置并与所述多个电极交替地布置,所述多个电极可以分别在声音元件的相对的最外侧以及相邻的振动材料层之间。
声音元件还可以包括由多个电极中的最外侧电极的一部分限定的电极焊盘,所述一部分沿振动材料层的最外侧延伸。
所述多个电极可以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对电极以及彼此电连接的第二对电极,所述第一对电极中的电极与所述第二对电极中的电极交替。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放大器,被构造为放大从声音元件的外部施加的声音信号;以及声音信号线,将声音信号从放大器传输至声音元件。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基底、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的基底可以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连接,放大器可以位于印刷电路板上。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可以被构造为产生非可听频率的振动,响应于施加到声音元件的外力来产生非可听频率振动的变化,输入至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触觉感测功能的非可听频率振动的变化通过触觉感测功能产生对外力的感测。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声音元件的外力来产生电压,输入到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压力感测功能的声音元件产生的电压通过压力感测功能产生对外力的感测。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可以被构造为产生非可听频率的声波,声音元件的非可听频率声波响应于施加到非可听频率声波的外部运动而改变,输入到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用于运动感测功能的音频输入构件的改变了的非可听频率声波通过运动感测功能产生对外部运动的感测。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可以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声音元件的振动来产生电压,输入到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充电功能的电压产生对向显示装置供电的电池的充电。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声音元件,在显示面板的后侧上;缓冲构件,被构造为保护显示面板的后侧并覆盖在显示面板的后侧上的声音元件。声音元件包括一对电极和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振动材料层。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观看侧上的窗口。
凹陷的声音空间可以限定在缓冲构件的内部并对应于声音元件。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在声音元件和显示面板的后部之间的固定构件,固定构件使声音元件附着到显示面板的后部,其中,固定构件包括不导电的环氧树脂。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在凹陷的声音空间中的固定凸起,固定凸起在声音元件和缓冲构件之间并且与声音元件和缓冲构件二者接触。固定凸起使声音元件与显示面板的后部保持接触。
声音元件可以位于凹陷的声音空间中。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后侧和声音元件之间的保护膜。
声音元件的所述一对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在振动材料层的第一侧上;第二电极,在振动材料层的与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侧上;以及电极焊盘,由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一部分限定,所述一部分沿振动材料层的侧部延伸。
声音元件还可以包括多个振动材料层和多个电极,所述多个振动材料层可以以多层结构布置并与所述多个电极交替地布置,所述多个电极可以分别在声音元件的相对的最外侧以及相邻的振动材料层之间。
声音元件还可以包括由多个电极中的最外侧电极的一部分限定的电极焊盘,所述一部分沿振动材料层的最外侧延伸。
所述多个电极可以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第一对电极以及彼此电连接的第二对电极,所述第一对电极中的电极与所述第二对电极中的电极交替。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放大器,被构造为放大从声音元件的外部施加的声音信号;以及声音信号线,将声音信号从放大器传输至声音元件。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基底、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显示面板的基底可以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连接,放大器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可以被构造为产生非可听频率的振动,响应于施加到声音元件的外力来产生非可听频率振动的变化,输入至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触觉感测功能的非可听频率振动的变化通过触觉感测功能产生对外力的感测。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声音元件的外力来产生电压,输入到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压力感测功能的声音元件产生的电压通过压力感测功能产生对外力的感测。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产生非可听频率的声波,声音元件的非可听频率声波响应于施加到非可听频率声波的外部运动而改变,输入到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用于运动感测功能的音频输入构件的改变了的非可听频率声波通过运动感测功能产生对外部运动的感测。
声音元件的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声音元件的振动来产生电压,输入到包括该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充电功能的电压产生对向显示装置供电的电池的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接收电场以提供声音的压电材料(例如,诸如PVDF或PZT的材料)来在显示装置中提供声音。另外,当例如来自用户触摸的非可听频率的振动被施加到显示装置时,可以通过反馈用户的触摸来感测该触摸,因此不需要用于触摸显示装置的单独的触摸屏。此外,可以通过应用多普勒效应来感测对显示装置的外部运动,因此可以不需要用于显示装置的单独的操作传感器。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后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和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后部的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至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振动特性的照片。
图12和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4至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至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声音元件的结构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3和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放大器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图25至图2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可用驱动特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在全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描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同样的参考标号在整个说明书中指示同样的元件。如在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表示元件彼此机械连接和/或电连接。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将理解的是,虽然可以在这里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不同的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来。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命名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方便描述,在这里可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下方”、“下面的”、“在…上方”、“上面的”等)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在附图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其它元件或特征在“下方”或“下面”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相对于其它元件或特征在“上方”。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所述装置可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并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做出相应的解释。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在此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说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在此参照作为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这样,预计会出现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示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将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偏差。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此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还将理解的是,除非这里明确这样定义,否则术语(例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的环境中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而将不以理想的或者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它们的意思。
除非这里另外指出或者通过上下文而清楚地相矛盾,否则这里描述的所有方法可以以合适的顺序执行。除非另外声明,否则对任意和全部的示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例如”)的使用仅意图更好地说明本发明,而不出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在这里使用的,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均不应被解释为将任何未声明的元件指定为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是必要的。
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图像的最小功能,结果,为了提供声音,显示装置应用单独的扬声器。
已经开发了显示图像并提供声音的触摸感测显示装置。为了感测在触摸感测显示装置中的触摸或操作,包括触摸传感器的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一起额外地设置,或者将单独的触摸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中,从而不期望地增大了触摸感测显示装置的成本。因此,仍然存在对不会不期望地增大其成本的改进了的声音产生和触摸感测的显示装置的需要。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和图2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后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70;后框架28,容纳显示面板70,保护显示面板的后部并包括突出部分28-1;声音元件27,位于由突出部分28-1限定的空间中。
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70可以是自发光显示面板或从光源接收光来显示图像的非发光显示面板。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面板等,非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液晶面板等。非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背光单元。
显示面板70包括由多个薄膜晶体管(TFT)构成的TFT基底。TFT基底包括透明绝缘基底以及在透明绝缘基底上的以矩阵形式设置的TFT、连接到TFT的源极端的数据线和连接到TFT的栅极端的栅极线。另外,包括透明的氧化铟锡(ITO)作为导电材料的像素电极可以连接到TFT的漏极端。对于每种显示面板和每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面板70的详细结构可以是不同的。
图1的显示面板70可以表示显示面板组件。即,除了显示面板之外,图1的显示面板组件70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集成电路(IC)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
当显示面板70的数据线和栅极线连接到FPCB时,电信号从FPCB输入到显示面板70。诸如图像信号和扫描信号的电信号被传输到TFT的源极端和栅极端。TFT根据通过栅极线施加到栅极端的扫描信号而导通或截止,因此,通过数据线施加到源极端的图像信号被传输到TFT的漏极端,或者从TFT的漏极端阻断。FPCB从显示面板的外部接收图像信号,以将对应的驱动信号施加到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和栅极线。
FPCB产生作为用于驱动显示装置100的信号的图像信号和扫描信号以及用于在适当的时间施加图像信号和扫描信号的多个时序信号。FPCB将图像信号和扫描信号分别施加到显示面板70的数据线和栅极线。另外,根据本发明的FPCB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放大和传输声音信号的放大器(见图23)。放大器接收从外部接收的声音信号,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放大并通过声音信号线(未示出)将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传输至声音元件27。
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成型模框(未示出),显示面板70可以通过成型模框固定在显示装置100中。另外,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顶部框架,以保持显示面板70的位置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沿显示装置100的前部方向(例如,朝向观看侧)的偏差。
保护显示面板70的后部的后框架28包括在显示装置100中。后框架28可以被称作显示装置100的底部框架或背部框架,后框架28位于显示面板70的后侧,以容纳并保护显示面板70。根据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后框架28与显示装置的成型模框或顶部框架结合,以保护显示面板70。
后框架28包括沿与前部方向相对的后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28-1。在图1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突出部分28-1的突出程度(例如,剖面深度)和宽度,但是实际上,突出程度可以不会被显示装置100的观看者利用肉眼容易地识别。
突出部分28-1限定声音元件27所处的区域,并且可以用作放大由声音元件27提供的声音的音箱。声音元件27可以包括振动材料层27-1。
声音元件27可以通过诸如粘合剂51的固定构件附着到后框架28的突出部分28-1的内侧。粘合剂51可以包括包含不导电的环氧树脂的粘合剂,但不限于此。当粘合剂包含不导电的环氧树脂时,为了使粘合剂51干燥,声音元件27可以被加热或自然干燥。当加热声音元件27时,振动材料层27-1的特性劣化。已经通过可靠的测试结果证实了这种劣化。因此,在将声音元件27附着到后框架28时,即使与使用热来附着声音元件27相比需要额外的时间,也可以使声音元件27自然干燥。然而,在从声音元件27提供的声音质量不重要的情况下(例如,在电话上的提供对方声音的受话器等),可以通过施加热来利用粘合剂51附着声音元件27。
声音元件27还包括一对电极27-2,振动材料层27-1位于电极之间。振动材料层27-1包括压电材料,所述压电材料利用从分别位于振动材料层27-1之上和之下的所述一对电极27-2提供的电场而振动。压电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偏氟乙烯(PVDF)或锆钛酸铅陶瓷(PZT)。
PVDF包括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并且具有使PVDF被容易地制造为柔性的膜的形式的材料特性。相反,与PVDF的特性相比,将PZT制造为柔性的膜的形式是困难的,并且柔性特性的获得也可能是困难的。然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将PZT用作振动材料层并以膜的形式形成PZT,可以将PZT与PVDF(或PVDF-TrFE)混合。
如上所述,一对电极27-2分别位于振动材料层27-1的相对侧,并且向振动材料层27-1提供电场。电极27-2可以包括各种导电材料,例如诸如ITO和氧化铟锌(IZO)的透明导体、不透明金属、导电聚合物和碳纳米管(CNT)。
声音元件27附着到后框架28的突出部分28-1的内侧并且振动。由于声音元件27的振动,突出部分28-1也振动。结果,存在的问题是突出部分28-1的振动转换为整个后框架28的振动,并且该振动还可被进一步传递到显示面板70。
由于根据后框架28的材料以及从声音元件27提供的振动的大小来确定该振动,所以当声音元件27的实际振动相对小的时候,该问题不会出现。为了去除关于从声音元件27提供的振动的问题,在后框架28的突出部分28-1中限定位于突出部分28-1的外边界上的开口部分28-2。开口部分28-2也可以被称作狭缝或凹陷。
多个开口部分28-2可以限定在后框架28的突出部分28-1中。单个离散的开口部分28-2可以延伸为部分地或完全地穿过后框架28的其中限定有开口部分28-2的部分的剖面厚度。
开口部分28-2用于缓冲声音元件27的振动,从而振动不被传递到后框架28。开口部分28-2也可以改善后框架突出部分28-1的可移动范围,从而突出部分28-1在振动过程中可靠地用作音箱。此外,声音通过开口部分28-2释放到外部,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听到声音。
开口部分28-2具有与突出部分28-1的边界(例如,外边缘)的一部分平行的结构。开口部分28-2的沿着延伸方向的长度以及开口部分28-2的宽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开口部分28-2以距离相邻的开口部分28-2的规则的或均匀的距离设置。以基本平行于突出部分28-1的边界的形状共同地限定一组开口部分28-2。一组或更多组开口部分28-2可以被设置为接近突出部分28-1的边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2中示出了两组开口部分28-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不受此限制。虽然在附图中28-2被用于指示单个、离散的开口部分,但是将理解的是,28-2可以被用于表示共同的组。
参照图2的平面图,开口部分28-2位于突出部分28-1中。根据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平面图中,开口部分28-2可以位于突出部分28-1的外侧。
参照图2,突出部分28-1具有圆形平面结构。引线连接部分28-3从突出部分28-1的圆形结构线性地延伸。引线连接部分28-3是声音信号线连接到突出部分28-1的内部的部分,声音信号线将从放大器传输来的声音信号传输到声音元件27。即,引线连接部分28-3可以限定连接到突出部分28-1的内部的空间,从而声音信号线从突出部分28-1的内部延伸到后框架28的外部或者显示装置100的其它元件(例如,参见图23)。引线连接部分28-3可以沿剖面方向以与突出部分28-1基本相同的距离突出,或者根据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小于突出部分28-1的距离突出。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包括钢化玻璃或塑料的窗口构件30(参见图14)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70的前部。窗口构件30减少或有效地防止由于来自显示面板70外部的力而造成的对显示面板70的前侧的损坏。在应用显示面板70的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窗口构件30可以构成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或其它电子装置的显示侧的外表面。
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一个声音元件27,但是声音元件2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和图4来描述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3和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和图4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这样的结构,其中,开口部分28-2与
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开口部分28-2不同。
首先,将描述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3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在后框架28处的突出部分28-1和引线连接部分28-3,但是不包括开口部分28-2。
相反,图4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在后框架28处的突出部分28-1、开口部分28-2和引线连接部分28-3。与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在平面图中,开口部分28-2设置在突出部分28-1的外部。开口部分28-2可以被限定为部分地或完全地穿过后框架28的平板部分(例如,标号28在图1中指出的部分)的剖面厚度,其中,突出部分28-1从所述平板部分延伸。图4的开口部分28-2可以在后框架28的与突出部分28-1的底部平板部分不同的平面上,而图2的开口部分28-2在与突出部分28-1的底部平板部分相同的平面中。与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相似,开口部分28-2平行于突出部分28-1的边界,并且单个、离散的开口部分28-2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同。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5至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声音特性。
首先,将参照图5至图10来描述在后框架28的预定位置的振动特性。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的声音元件的位置以及用于测量声音特性的测量位置。
如图5中所示,用于评估声音特性的显示装置100使用包括两个声音元件(例如,扬声器)的示例性实施例。即,两个声音元件位于图5的①和②附近并且在后框架28的突出部分28-1的边界的内部。
后框架28固定在图5中示出的三角形部分(▲)处。在图5中,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在突出部分28-1处不具有开口部分28-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使用如图3中所示的不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e1_基本)、如图2中所示的在突出部分28-1内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e1_内狭缝)以及如图4中所示的在突出部分28-1外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e1_外狭缝)来测量声音特性。
另外,用于测量声音特性的位置为图5中的位置①、位置②、位置③、位置④和位置⑤,在图6至图10中示出了在这些各个位置处的声音特性。
在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位置①处的声音特性由曲线图N1示出,在图7中在位置②处的声音特性由曲线图N2示出,在图8中在位置③处的声音特性由曲线图N3示出,在图9中在位置④处的声音特性由曲线图N4示出,在图10中在位置⑤处的声音特性由曲线图N5示出。图6至图10的曲线图示出了相对于频率(赫兹:Hz)的后框架的强度(牛顿每毫米:N/mm)。如这些曲线图所示,当强度变得相对小的时候,有利于放大声音。
参照图6至图10,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e1_内狭缝和e1_外狭缝)具有比不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e1_基本)更好的声音放大效果。另外,在突出部分28-1的外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大约1千赫兹(kHz)或更低的低频范围内以及大约3kHz或更高的高频范围内具有好的声音放大效果。在突出部分28-1的内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上述低频范围和高频范围之间的中频范围内具有好的声音放大效果。
图11示出了在使如图3中所示的不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无狭缝)、如图2中所示的在突出部分28-1内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内狭缝)以及如图4中所示的在突出部分28-1外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外狭缝)振动之后,在每个频率范围(低音、中音、高音)的振动特性的照相结果的平面图。
参照图11,证实图3中示出的不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无狭缝)的特性为:声音元件27的振动基本上被广泛地扩散至后框架28的整个区域,从而使整个后框架28振动。
另外,证实如图4那样的在突出部分28-1的外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外狭缝)在200kHz至1kHz的低频区域(低音)和8kHz至9kHz的高频区域(高音)中具有好的声音放大效果。证实如图2那样的在突出部分28-1的内部具有开口部分28-2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内狭缝)在1.3kHz至2.7kHz的中音区域具有好的声音放大效果。
因此,可以根据显示装置100的主要声音的频率特性来控制开口部分28-2的位置,并且开口部分28-2可以被限定在突出部分28-1的内部和/或外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至图18来描述根据突出部分28-1和声音元件27的数量、位置和形状的变化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将在图12中描述在后框架28处的突出部分28-1的各种修改。
图12是示出突出部分28-1的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在图2中,示出了突出部分28-1(除了引线连接部分28-3之外)从后框架28的平板部分基本呈三维圆柱形式地突出。相反,图12示出了除了引线连接部分28-3之外的突出部分28-1的不同的平面形状,突出部分28-1从后框架28的平板部分突出,以限定三维形式。
突出部分28-1的平面形状从显示装置的后侧示出。除了圆形之外,平面形状被示出为各种形状,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椭圆(A)和(B)的曲线形状或者具有圆形边缘的四边形结构(C)。与图12中示出的这些形状不同,四边形结构可具有有棱角的边缘。突出部分28-1也可具有具有圆形边缘的多边形结构和/或具有有棱角的边缘的多边形结构。
突出部分28-1可以包括仅一个形状,例如在(A)、(B)、(C)和(F)中所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突出部分28-1也可以包括多个离散的形状,例如在(D)和(E)中所示,其中,每个形状限定从后框架28的平板部分突出的三维形式。
可以在突出部分28-1中设置一个声音元件27,但是也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声音元件27,如图5中所示。可选地,可以仅使一个声音元件27位于突出部分28-1的中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
在图12中,在(D)中示出了其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的两个突出部分28-1以规则的距离设置在后框架28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E)中示出了其中具有不同尺寸的两个突出部分28-1的示例性实施例。至少一个声音元件27可以位于每个突出部分28-1中,至少一个声音元件27可以位于突出部分28-1的中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
另外,在图12中,在(F)中示出了具有两个突出部分28-1彼此叠置的形状的突出部分28-1。也就是说,示出了其中两个不同的圆形突出部分28-1被布置为彼此部分地叠置以形成一个连续的且整体的突出部分28-1的结构。至少一个声音元件27可以位于突出部分28-1中。在设置两个声音元件27的情况下,一个连续的突出部分28-1被几乎分为两个圆形突出部分,如(F)中所示,因此两个声音元件27可以分别位于圆形形状的中心。
图12中示出的突出部分28-1的形状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图12的突出部分28-1。
在图13中,示出了基于圆形的突出部分28-1的包括开口部分28-2和引线连接部分28-3的后框架28的更详细的结构。根据突出部分28-1的数量以及开口部分28-2的位置,在图13中示出了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3中示出了具有两个声音元件27的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3的(A)和(B),将描述具有一个突出部分28-1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个突出部分28-1中包括两个声音元件27,一个引线连接部分28-3对应于一个突出部分28-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A)中,开口部分28-2位于突出部分28-1的外部,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B)中,开口部分28-2位于突出部分28-1的内部。根据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后框架28中可以不包括开口部分28-2。
在其中设置两个突出部分28-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声音元件27分别位于每个突出部分28-1中。声音元件27可以位于突出部分28-1的中心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每个突出部分28-1具有一个引线连接部分28-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C)中,开口部分28-2分别位于突出部分28-1的外部,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D)中,开口部分28-2分别位于突出部分28-1的内部。根据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后框架28中可以不包括开口部分28-2。在另一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部分28-2中的一个可以位于突起部分28-1的外部并且开口部分28-2中的一个可以位于突起部分28-1的内部。
在图13中,示出了两个声音元件27,当使用两个声音元件27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立体声。
在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仅使用了图12的突出部分28-1的各种形状中的圆形结构,所以当图12和图13的示例性实施例结合时,可以布置更多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包括图12和图13中未示出的修改后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14至图18中,示出了基于本发明的使用诸如缓冲带70-1的缓冲构件替代后框架28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在图14至图1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14至图18中由70表示的显示面板(或显示面板组件)中可以包括图1的后框架28。即,缓冲带70-1可以位于后框架28的后侧,或者,在缓冲带70-1的后侧上可以设置额外的后框架28。另外,在图14至图18中,利用虚线示出了其中窗口构件30设置在显示面板70的前侧上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窗口构件30不是必须包括的组成元件,并且可以包括钢化玻璃或塑料,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因外部对显示面板70的前侧的损坏。窗口构件30可以构成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或其它电子装置的显示侧的外表面。
首先,将描述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
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70、位于显示面板70的后侧的声音元件27、覆盖显示面板70和声音元件27的后侧的诸如缓冲带70-1的缓冲元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显示面板70或显示面板组件70的前侧可以包括窗口构件30,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
缓冲带70-1用于保护显示面板70和声音元件27的后侧。缓冲带70-1可以包括具有弹性和/或具有阻挡光的黑色的材料。
通过使缓冲带70-1附着到显示面板70并覆盖声音元件27,如图14中所示,围绕声音元件27限定了预定的空间,以用作使声音元件27的声音产生回响的音箱。缓冲带70-1可以与显示面板70分开,以限定该预定的空间。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图14的参考标号70可以表示显示面板组件,而不仅仅是显示面板。即,除了显示面板之外,图14的显示面板组件70还可包括驱动器,驱动器包括IC芯片和/或FPCB,以驱动显示面板。
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70或显示面板组件可以是自发光的显示面板或者从光源接收光来显示图像的非发光显示面板。自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面板等,非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液晶面板等。非发光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背光单元。
图14的显示面板70还可包括成型模框,显示面板可以通过成型模框来固定。另外,为了减少或有效地防止显示面板70沿前部方向的偏差,还可包括顶部框架,并且还可包括被称作底部框架或背部框架的后框架。
在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仅包括一个声音元件27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声音元件27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在图14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70的后侧与声音元件27彼此直接接触。在显示面板70的后侧由玻璃基底形成而不具有单独的框架的情况下,玻璃基底会由于使声音元件27与玻璃基底直接接触而损坏。
因此,如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在显示面板70的后侧上设置保护玻璃基底的保护膜70-2,声音元件27和缓冲带70-1设置在保护膜70-2下方,这样也是可能的。
在图14和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带70-1覆盖声音元件27,并且可以具有其中声音因围绕声音元件27限定的空间而被回响和放大的特性。
然而,当声音元件27的沿显示装置100的剖面厚度的方向的高度相对小的时候,由缓冲带70-1产生的空间同样地小,因此可能不足以用作音箱。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6和图17来描述在缓冲带70-1中限定有声音空间70-11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6中所示,声音元件27形成显示面板70的后侧的边界。缓冲带70-1也形成显示面板70的后侧的边界并且与声音元件27对应。缓冲带70-1与声音元件27一起限定声音空间70-11,声音空间70-11是位于显示面板70的后侧的凹陷并位于显示面板70的后侧。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声音空间70-11可被限定为根据需要而具有足够的尺寸,以足以放大由声音元件27提供的声音。
在图16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声音元件27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70的后侧上并且保持为与缓冲带70-1分开,在图17中,示出了其中将声音元件27固定在声音空间70-11中并且固定到缓冲带70-1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7中所示,固定凸起70-12设置在由缓冲带70-1限定的声音空间70-11中。固定凸起70-12可以占据声音元件27与缓冲带70-1之间的空间,使得声音元件27紧贴显示面板70并且相对于显示面板70的后侧保持声音元件27的位置。即,固定凸起70-12可以是将声音元件27保持为与显示面板70接触的唯一构件(例如,不使用其它固定构件或粘合剂)。声音元件27通过固定凸起70-12固定在由缓冲带70-1限定的声音空间70-11中。在图17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缓冲带70-1和固定凸起70-12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但是可选地可以包括通过粘合剂等彼此附着的不同的材料。
在图17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声音元件27接触显示面板70的后侧,但是可以通过设置在声音元件27和显示面板70之间的粘合剂来附着到显示面板70的后侧。声音元件27可以通过固定凸起70-12而被挤压并固定到显示面板70的后侧。虽然声音元件27未通过粘合剂附着到显示面板70的后侧,但是固定凸起70-12起到相对于显示面板70保持声音元件27的位置的功能。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不具有覆盖声音元件27的组成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是可能的。即,如图18中示出的显示装置那样,声音元件27位于显示面板70的后侧上,在其后侧上可以不设置组成元件。即,声音元件27暴露于显示装置100的外部。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9至图22来描述声音元件27的修改示例。
图19至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声音元件的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首先,将描述图19的声音元件27。
图19示出了声音元件27的局部剖视图。声音元件27包括彼此面对的一对电极27-2以及位于电极之间的振动材料层27-1。振动材料层27-1包括通过由在振动材料层27-1的上方和下方的一对电极27-2提供的电场而振动的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可以包括PVDF或PZT。
上电极27-2位于振动材料层27-1的上方,下电极27-2位于振动材料层27-1的下方。在图1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下电极27-2的一部分延伸到振动材料层27-1的上部以位于振动材料层27-1的上方。下电极27-2的位于振动材料层27-1的上方的部分构成了电极焊盘27-21。为了将电场施加到振动材料层27-1,将引线连接到两个电极27-2。如图19中所示,当下电极27-2的电极焊盘27-21位于振动材料层27-1的上方时,两个电极可以在振动材料层27-1的上方彼此直接连接。结果,虽然声音元件27的下部通过粘合剂等附着到显示面板70或显示装置100的其它元件,但是可以通过声音元件27的上部施加信号。
当从声音元件27的顶部观察时,具有如图19那样的剖面的声音元件27可以具有如图20中示出的平面图。两个电极27-2的一部分位于声音元件27的上部。位于上部的上电极27-2占据了声音元件27的大的平面区域,下电极27-2的电极焊盘27-21仅位于声音元件27的相对小的平面区域中。电极焊盘27-21以规则的距离与上电极27-2分开。
在图2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极焊盘27-21具有四边形平面结构,上电极27-2具有除了电极焊盘27-21之外的基本呈圆形的结构。位于上电极27-2下方的振动材料层27-1具有基本呈圆形的结构,下电极27-2具有圆形结构,下电极27-2沿振动材料层27-1的侧部与电极焊盘27-21连接。下电极27-2和电极焊盘27-21可以形成单个、集成的、不可拆分的电极构件。
这样,所述一对电极27-2基本位于声音元件27的上部和下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个电极可以被修改并且用作显示面板70和/或显示装置100的另一结构或元件。
参照图21,通过一个上电极27-2和在其下方的振动材料层27-1来构造声音元件27。后框架28位于振动材料层27-1下方。后框架28包括导电材料,从而后框架28和一个上电极27-2用作一对电极来将电场提供到振动材料层27-1。即,在图2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声音元件27所附着的组成元件包括导电材料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声音元件27的一个电极并且该组成元件(例如,图21中的后框架28)可以用作电极。替代电极的诸如后框架28的组成元件可以不接收除了来自放大器的信号之外的其它电信号,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
在图2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用作声音元件27的下电极的后框架28比声音元件27宽得多,因此后框架28具有许多用来连接引线的可能的位置。结果,可以不用单独地设置如图19和图20中所示的通过沿振动材料层27-1的侧部延伸而位于声音元件27的上部的电极焊盘27-21。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2来描述多层声音元件27。
根据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声音元件27包括三个振动材料层27-1和分别彼此面对的总共四个电极27-2。三个振动材料层27-1被布置为三层结构,四个电极27-2设置在声音元件27的最外侧并且在具有三层结构的振动材料层27-1之间。总共四个电极27-2彼此两两电连接,并且沿声音元件27的剖面方向彼此交替地设置。彼此电连接的两个电极27-2可以共同地形成为单个的、集成的、不可拆分的电极构件。
最下方电极27-2和最上方电极27-2接收不同的信号,中间电极27-2通过沿振动材料层27-1的侧部延伸而与最下方电极27-2或最上方电极27-2连接。即,处于声音元件27的彼此不同的平面的连接的电极通过沿振动材料层27-1的侧部延伸而彼此连接。最下方电极27-2被构造为使得电极焊盘27-21被设置为与最上方电极27-2分隔开并且在最上方电极27-2旁边,从而容易地与引线连接。结果,由于通过电极的竖直部分连接的电极27-2施加不同的信号,所以振动材料层27-1振动以产生声音。在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仅一个振动材料层27-1相比,三个振动材料层27-1可以产生高声压。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3和图24来描述将信号提供到声音元件27的放大器80。
图23和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放大器的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放大器80位于印刷电路板78上。放大器80可以位于控制显示装置100的图像显示的信号控制器(未示出)中并且可以单独地形成。图23和图24示出了单独地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或受此限制。
放大器80的输出沿着FPCB 79传输到显示面板70,并且信号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70处的声音信号线80-1施加到声音元件27。
放大器80接收从外部接收的声音信号并放大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以通过声音信号线80-1将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传输到声音元件27。
放大器80可以通过各种IC来实现,在图24中示出了集成电路中的示例性实施例。
放大器80包括一个IC芯片,并且还包括在IC芯片周围的线圈、电容器和电阻器元件。在描述图24中示出的结构时,一个IC芯片具有总共16个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和输出端包括一个功率电压输入端VDD、两个接地电压输入端PGND和SGND、两个预定电压输入端SW和VBST、四个输入信号端IN1+、IN1-、IN2+和IN2-、两个输出信号端OUT+和OUT-以及四个选择信号输入端SHDN、SCL/GAIN、SW/RW和SDA/SEL以及SET端。四个输入信号根据由四个选择信号输入端选择的信号而被放大和转换,以被提供到两个输出端。
从显示装置100的外部提供施加到放大器80的声音信号,在用户个人携带的便携式终端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情况下,声音信号可以从便携式终端的控制单元MPU提供到放大器80。
在下文中,将描述声音元件27除了向电子装置的用户提供声音的功能之外的作为显示装置100的可驱动特性的功能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5至图2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可用驱动特性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
首先,在图25中,可以通过使用声音元件27的振动导致的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频率来实现显示装置的触觉功能,触觉功能通过利用触摸的感测来提供触觉反馈,所述触摸由施加力、振动或运动实现。图25的曲线图示出了相对于以赫兹为单位的频率的声压级(SPL)。
振动可以通过声音元件27而产生在整个显示装置100中。如图25中的曲线图的圆圈部分所指示的,在显示装置100中还产生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频率处的低频振动。由于用户听不到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频率,所以虽然该低频存在于显示装置100中,但是不对显示装置100的声音质量产生影响。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用户向显示装置100施加力或运动(例如,触摸)时,可以通过感测变化的振动来感测触摸。可以通过触摸的程度或者是否实际上存在触摸来检测触摸的感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触觉功能可以与用于声音功能的可听频率功能一起在显示装置100中使用。即,显示装置100的触觉功能可以通过检测施加到显示装置100的力或运动来实现,以通过使用由声音元件27提供的在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非可听频率处的振动来感测触摸,并且确定用户的触摸与否。为此,用于感测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低频、非可听频率的振动的传感器还可被包括在显示装置100中。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与在显示装置100中显示图像的信号控制器和/或便携式终端的控制单元MPU来实现显示装置100的触觉功能。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6来描述压力感测传感器的功能。
包括在声音元件27中的振动材料层27-1通过施加到其的电场而振动以产生声音。然而,在振动材料层27-1在没有电场时振动的情况下,从振动材料层27-1产生电压。当用户向显示装置100施加诸如触摸的力(图26中的F)时,振动材料层27-1可以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振动。当产生的电压被感测到时,在振动材料层27-1处产生的位移可以被感测并确定,因此通过压力来产生这种位移,以用于感测压力的功能。
为了利用声音元件27来感测压力,还可在显示装置100或组成元件中包括能够感测由声音元件27产生的电压的传感器85。然而,根据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改变放大器80的结构并以时分来驱动放大器80和传感器85,放大器80也可以用作压力传感器。
图27示出了通过使用多普勒效应来感测用户的手的移动的示例性实施例。
当在位于显示装置100中的声音元件27处产生除了可听频率之外的高频或低频声波时,用户例如通过相对于显示装置100的前部移动他的手来施加力,使得产生的声波改变。这种声波被输入到便携式终端或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例如话筒130的声音输入端。如图28中所示,当声压因由于用户的手的移动导致的多普勒效应而变大或变小的同时,声波被传输到话筒130并且提供至话筒130的声波的变化被感测到。结果,能够通过声波的改变来感测运动,以通过声波的变化来有效地感测用户的手的移动。
为了通过使用声音元件27来执行运动感测,应用了话筒130。当包括声音元件27的显示装置100被包括在具有话筒130的便携式终端或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时,能够不需要单独的附加的组成元件来实现运动感测。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利用照相机的图像处理来检测运动,并且仅考虑输入到话筒130的声压来检测运动,所以其优点在于图27的运动感测是简单的。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9来描述使用声音元件27作为压力感测传感器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功能。
如图26中所示,当包括在声音元件27中的振动材料层27-1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例如,当用户向显示装置100施加诸如触摸的力(图26中的F)时)振动时,由振动材料层27-1产生电压。参照图29,产生的电压可以被存储在电容器或电池87中,并且电池87的使用时间可以增加。通常,通过用户移动或运动便携式终端或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终端经受预定程度的振动。因此,当在便携式终端中包括声音元件27时,声音元件27仅通过借助用户移动便携式终端而振动并产生电压。当产生的电压被传输至电池87时,电池87可以仅通过借助用户移动便携式终端而充电。
另外,当便携式终端在被动模式下没有仅通过用户移动便携式终端而充电时,用户可以主动地为便携式终端充电,例如通过摇晃包括声音元件27的便携式终端和/或通过例如通过使用手指有意地多次触摸便携式终端来使声音元件振动,结果,电池87可以以主动充电模式来充电。
这样,参照图25至图29描述的声音元件27的另一功能可以利用一个第一声音元件27通过时分驱动的方式在声音元件27提供声音的同时一起执行。可选地,在显示装置100中额外地设置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第二声音元件27,其中该第二声音元件27未连接到放大器,而是反而连接到单独的传感器和/或电池,结果,可以通过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声音元件27仅执行感测操作或电池充电操作。
在本发明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声音元件27位于显示装置100中。然而,为了表达参照图25至图29的显示装置100的驱动特性,声音元件27可以被包括在其中使用了显示装置100的便携式终端的一些位置处,因此声音元件不需要被设置在显示装置100中。
虽然已经结合当前认为是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意图覆盖包括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23)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被构造为显示图像;
声音元件,被构造为产生声音;以及
后框架,被构造为容纳所述显示面板,并且保护所述显示面板的后侧,
其中,所述声音元件附着到所述后框架,并且
至少一个开口部分设置在所述声音元件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分设置在所述后框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声音元件与所述后框架之间设置有空间,以用作音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框架限定所述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框架具有与所述空间对应的突出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部分与所述突出部分的边缘平行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声音元件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被构造为产生声音并附着到所述后框架的另一声音元件,
其中,所述后框架具有另一突出部分,并且所述另一声音元件设置在所述另一突出部分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突出部分和所述另一突出部分彼此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被构造为产生声音并附着到所述后框架的另一声音元件,
其中,所述声音元件和所述另一声音元件设置在同一突出部分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以及位于所述一对电极之间的振动材料层。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声音元件与所述后框架之间的固定构件,
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不导电的环氧树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基底通过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连接,并且
放大器位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的所述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产生非可听频率振动,并且响应于施加到所述声音元件的外力来产生所述非可听频率振动的变化,并且
输入到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的装置的触觉感测功能的所述非可听频率振动的所述变化通过所述触觉感测功能产生对所述外力的感测。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的所述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所述声音元件的外力的外部压力来产生电压,并且
输入到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压力感测功能的所述声音元件产生的所述电压通过所述压力感测功能产生对所述外力的感测。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的所述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产生非可听频率声波,
所述声音元件的所述非可听频率声波响应于施加到所述非可听频率声波的外部运动而改变,并且
输入到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的装置的用于运动感测功能的音频输入构件的所述改变了的非可听频率声波通过所述运动感测功能产生对所述外部运动的感测。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的所述振动材料层被构造为响应于施加到所述声音元件的振动来产生电压,并且
输入到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的装置的充电功能的所述电压产生对向所述显示装置供电的电池的充电。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
2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声音元件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声音元件设置在置于所述声音元件与所述后框架之间的所述空间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051316A KR102061748B1 (ko) | 2013-05-07 | 2013-05-07 | 표시 장치 |
KR10-2013-0051316 | 2013-05-07 | ||
CN201410143562.1A CN104143292B (zh) | 2013-05-07 | 2014-04-10 | 显示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43562.1A Division CN104143292B (zh) | 2013-05-07 | 2014-04-10 | 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64300A true CN110164300A (zh) | 2019-08-23 |
CN110164300B CN110164300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504729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67453.8A Active CN110164300B (zh) | 2013-05-07 | 2014-04-10 | 显示装置 |
CN201410143562.1A Active CN104143292B (zh) | 2013-05-07 | 2014-04-10 | 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43562.1A Active CN104143292B (zh) | 2013-05-07 | 2014-04-10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9854078B2 (zh) |
EP (1) | EP2822371B1 (zh) |
JP (2) | JP6363862B2 (zh) |
KR (1) | KR102061748B1 (zh) |
CN (2) | CN11016430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92065A (zh) * | 2019-09-12 | 2021-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61748B1 (ko) * | 2013-05-07 | 2020-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209145B1 (ko) * | 2014-08-18 | 2021-01-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JP2016086850A (ja) * | 2014-10-29 | 2016-05-23 |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 遊技機 |
KR20170076567A (ko) * | 2015-12-24 | 2017-07-04 | 주식회사 모다이노칩 | 이동 단말기 |
US10412500B2 (en) | 2016-03-28 | 2019-09-10 | Lg Display Co., Ltd. | Actuator fixing device and panel vibration type sound-genera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KR102663406B1 (ko) | 2016-04-04 | 2024-05-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액츄에이터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양면 표시 장치 |
KR20170114471A (ko) | 2016-04-05 | 2017-10-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
KR101704517B1 (ko) | 2016-03-28 | 2017-02-0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
WO2018070399A1 (ja) * | 2016-10-13 | 2018-04-1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平板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
KR20180055941A (ko) * | 2016-11-16 | 2018-05-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통합 센서를 갖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KR102373433B1 (ko) * | 2017-04-29 | 2022-03-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266102B1 (ko) * | 2017-05-31 | 2021-06-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367975B1 (ko) * | 2017-07-06 | 2022-02-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널 하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370183B1 (ko) | 2017-07-12 | 2022-03-0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1919454B1 (ko) * | 2017-07-31 | 2018-11-1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
KR102420554B1 (ko) * | 2017-08-10 | 2022-07-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 브라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494625B1 (ko) * | 2017-08-28 | 2023-02-0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93965B1 (ko) | 2017-09-11 | 2023-10-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366760B1 (ko) * | 2017-09-14 | 2022-02-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US20190087004A1 (en) | 2017-09-15 | 2019-03-21 | Innolux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
CN109508086B (zh) * | 2017-09-15 | 2022-09-27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KR102420817B1 (ko) | 2017-11-20 | 2022-07-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430582B1 (ko) * | 2017-11-28 | 2022-08-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434276B1 (ko) * | 2017-12-08 | 2022-08-1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488383B1 (ko) * | 2017-12-13 | 2023-01-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
KR102455501B1 (ko) * | 2017-12-20 | 2022-10-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605160B1 (ko) * | 2017-12-26 | 2023-11-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452462B1 (ko) | 2017-12-26 | 2022-10-06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12609B1 (ko) | 2017-12-29 | 2023-12-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514485B1 (ko) * | 2018-05-10 | 2023-03-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TWI658449B (zh) * | 2018-05-11 | 2019-05-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KR102552930B1 (ko) * | 2018-06-27 | 2023-07-0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패널 하부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TW202002672A (zh) * | 2018-06-29 | 2020-01-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喇叭結構層及顯示器 |
KR102540493B1 (ko) | 2018-07-24 | 2023-06-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526888B1 (ko) * | 2018-08-14 | 2023-04-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구동 방법 |
KR102514184B1 (ko) * | 2018-09-28 | 2023-03-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18969B1 (ko) * | 2018-10-02 | 2023-12-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28490B1 (ko) * | 2018-11-13 | 2024-01-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60928B1 (ko) * | 2018-12-04 | 2024-04-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9445640B (zh) * | 2018-12-18 | 2022-02-15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
KR102652088B1 (ko) * | 2019-01-17 | 2024-03-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668284B1 (ko) * | 2019-02-01 | 2024-05-2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1629309B (zh) * | 2019-02-28 | 2023-06-30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KR102662671B1 (ko) | 2019-03-29 | 2024-04-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663578B1 (ko) * | 2019-06-24 | 2024-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FR3097668B1 (fr) | 2019-06-24 | 2021-07-02 |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 Dispositif a surface tactile |
KR20210021223A (ko) * | 2019-08-16 | 2021-02-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음향 발생 장치를 갖는 회로 보드와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TWI743539B (zh) * | 2019-08-22 | 2021-10-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及其適用的顯示裝置 |
KR102772129B1 (ko) * | 2019-09-05 | 2025-02-2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0703955A (zh) * | 2019-10-29 | 2020-01-1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102737713B1 (ko) | 2019-12-27 | 2024-12-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20210085954A (ko) * | 2019-12-31 | 2021-07-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진동 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
FI20205029A1 (en) * | 2020-01-14 | 2021-07-15 | Aito Bv | HAPPTIC EFFECT DEVICE |
CN113140164A (zh) * | 2020-01-19 | 2021-07-20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具有发声功能的显示设备 |
KR102743312B1 (ko) * | 2020-03-04 | 2024-12-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CN111711899B (zh) * | 2020-06-22 | 2021-06-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2087541B (zh) * | 2020-09-07 | 2021-08-2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US20220124439A1 (en) * | 2020-10-21 | 2022-04-21 | Lg Display Co., Ltd. | Vibration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WO2022147637A1 (zh) * | 2021-01-05 | 2022-07-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JP2022151369A (ja) * | 2021-03-26 | 2022-10-07 | Dynabook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CN113676797B (zh) * | 2021-08-25 | 2024-03-01 |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显示系统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76721A (ja) * | 1988-12-28 | 1990-07-09 | Seikosha Co Ltd | 強誘電性液晶パネル |
US20030063432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ll-in-one personal computer with tool-less quick-release features for various elements thereof including a reusable thin film transistor monitor |
CN1741724A (zh) * | 2004-08-23 | 2006-03-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US20070097073A1 (en) * | 2005-10-28 | 2007-05-03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20070145857A1 (en) * | 2005-12-28 | 2007-06-28 | Cranfill David B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dio and haptic capability |
US20070223744A1 (en) * | 2006-03-23 | 2007-09-27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20080216578A1 (en) * | 2007-03-09 | 2008-09-11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 Vibration assembly, input device using the vibr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input device |
CN101273660A (zh) * | 2005-09-27 | 2008-09-24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板显示模块 |
JP2009177751A (ja) * | 2008-01-28 | 2009-08-06 | Taiyo Yuden Co Ltd | 圧電素子、圧電振動板および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
US20100328328A1 (en) * | 2008-02-22 | 2010-12-30 |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ybrid electric device using piezo-electric polymer substrat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
US20110037734A1 (en) * | 2009-08-17 | 2011-02-17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as acoustic input device |
US20120126959A1 (en) * | 2008-11-04 | 2012-05-24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Electroactive polymer transducers for tactile feedback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84592B1 (en) * | 1998-07-03 | 2003-10-08 |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 Resonant panel-form loudspeaker |
US7151837B2 (en) * | 2000-01-27 | 2006-12-19 | New Transducers Limited | Loudspeaker |
US20020052216A1 (en) * | 2000-10-30 | 2002-05-02 | Song Chang June | Wireless telephone with acoustic speaker coupling |
US6342776B1 (en) * | 2001-01-17 | 2002-01-29 | Motorola, Inc. | Acoustic charg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6597794B2 (en) * | 2001-01-23 | 2003-07-2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external speaker chamber |
JP2002232992A (ja) * | 2001-02-07 | 2002-08-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ィスプレイ一体型圧電音響装置及びその応用機器 |
EP1271998B1 (en) * | 2001-06-28 | 2008-04-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peaker system,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KR100449875B1 (ko) * | 2001-11-16 | 2004-09-2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휴대용 단말기 스피커 |
JP3886391B2 (ja) * | 2002-02-15 | 2007-02-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カード型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DE10219641A1 (de) * | 2002-05-02 | 2003-12-18 | Siemens Ag | Anzeige mit integriertem Lautsprecher und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Berührungen einer Anzeige |
EP2204688B1 (en) * | 2002-09-03 | 2011-10-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ound output function and the lik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US7194099B2 (en) * | 2003-06-10 | 2007-03-20 | Motorola, Inc. | Handheld electronics devices with multiple user sensory transducers and methods |
US7382890B2 (en) * | 2003-07-31 | 2008-06-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Soun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
JP2005110216A (ja) * | 2003-07-31 | 2005-04-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音響再生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
TWI254588B (en) * | 2004-03-18 | 2006-05-01 | Cotron Corp | Speaker module frame, speaker module therewith, and electrical device with the speaker module |
JP3966318B2 (ja) * | 2004-09-09 | 2007-08-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6166029A (ja) * | 2004-12-07 | 2006-06-22 | Nec Saitama Ltd | 携帯型電子機器における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の実装構造及び実装方法、並びに携帯型電子機器 |
JP2006311315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Fujitsu Ltd | 発音体ユニット |
CN1863413A (zh) * | 2005-05-12 | 2006-11-15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扬声器结构 |
KR20070010573A (ko) * | 2005-07-19 | 2007-01-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하이브리드형 편광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이를 구비한표시 장치 |
US20070019134A1 (en) * | 2005-07-19 | 2007-01-25 | Won-Sang Park | Polarizing film assembl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KR20070010577A (ko) | 2005-07-19 | 2007-01-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7817810B2 (en) * | 2005-08-03 | 2010-10-19 | The Boeing Company | Flat panel loudspeaker system |
KR100724116B1 (ko) * | 2005-08-24 | 2007-06-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내장형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CN1967904B (zh) * | 2005-11-17 | 2011-07-2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池盖结构 |
JP4793047B2 (ja) | 2006-03-23 | 2011-10-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7826134B2 (en) * | 2006-07-06 | 2010-11-02 | Hae-Yong Choi | High-definition sound-absorbing screen |
JP4215788B2 (ja) * | 2006-08-25 | 2009-01-28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
CN101512468A (zh) * | 2006-09-09 | 2009-08-19 | F-原点股份有限公司 | 集成压力敏感透镜组件 |
JP4386078B2 (ja) | 2007-01-22 | 2009-12-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装置 |
JP2009100223A (ja) * | 2007-10-16 | 2009-05-07 | Kenwood Corp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スピーカ |
JP2009188801A (ja) | 2008-02-07 | 2009-08-20 | Panasonic Corp | 圧電スピーカ |
WO2009144964A1 (ja) | 2008-05-29 | 2009-12-03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圧電スピーカ、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タクタイルフィードバック装置 |
US7784366B2 (en) * | 2008-07-29 | 2010-08-31 | Motorola, Inc. | Single sided capacitive force senso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TWM350195U (en) * | 2008-09-05 | 2009-02-01 |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1740733B (zh) * | 2008-11-13 | 2013-03-1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池盖卡锁结构 |
JP5321212B2 (ja) * | 2009-04-14 | 2013-10-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5579627B2 (ja) * | 2009-05-25 | 2014-08-2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圧電型音響変換器 |
KR20110023031A (ko) * | 2009-08-28 | 2011-03-08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장치 |
KR101561661B1 (ko) * | 2009-09-25 | 2015-10-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진동막에 부착된 질량체를 가진 압전형 마이크로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561662B1 (ko) * | 2009-09-29 | 2015-10-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곡선형 리드선들을 가진 압전형 마이크로 스피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573517B1 (ko) | 2009-10-12 | 2015-12-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압전형 마이크로 스피커 |
JP4865052B2 (ja) * | 2010-04-20 | 2012-02-01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WO2012114750A1 (ja) * | 2011-02-23 | 2012-08-3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US8934228B2 (en) * | 2011-03-21 | 2015-01-13 | Apple Inc. | Display-based speaker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20130045782A1 (en) * | 2011-08-18 | 2013-02-21 | Case-Mat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sound enhancement ports |
WO2013046909A1 (ja) * | 2011-09-30 | 2013-04-0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圧電振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 |
KR101514358B1 (ko) * | 2011-10-03 | 2015-04-22 |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 압전 진동 장치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휴대단말 |
US8947627B2 (en) * | 2011-10-14 | 2015-02-03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openings |
KR101293558B1 (ko) | 2012-12-05 | 2013-08-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TWI525934B (zh) * | 2012-12-10 | 2016-03-1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KR101383702B1 (ko) | 2012-12-12 | 2014-04-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유닛 |
KR102061748B1 (ko) * | 2013-05-07 | 2020-01-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025786B1 (ko) * | 2013-07-04 | 2019-09-2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204384B1 (ko) * | 2013-09-16 | 2021-01-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116107B1 (ko) * | 2013-12-30 | 2020-05-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13
- 2013-05-07 KR KR1020130051316A patent/KR102061748B1/ko active Active
- 2013-12-26 US US14/140,708 patent/US985407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3-12 EP EP14159009.1A patent/EP2822371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4-07 JP JP2014078469A patent/JP63638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4-10 CN CN201910467453.8A patent/CN110164300B/zh active Active
- 2014-04-10 CN CN201410143562.1A patent/CN104143292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04 US US15/830,305 patent/US1020581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29 JP JP2018124552A patent/JP67282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17 US US16/250,210 patent/US1073557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7-02 US US16/919,504 patent/US1138827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76721A (ja) * | 1988-12-28 | 1990-07-09 | Seikosha Co Ltd | 強誘電性液晶パネル |
US20030063432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ll-in-one personal computer with tool-less quick-release features for various elements thereof including a reusable thin film transistor monitor |
CN1741724A (zh) * | 2004-08-23 | 2006-03-0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01273660A (zh) * | 2005-09-27 | 2008-09-24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具有扬声器功能的平板显示模块 |
US20070097073A1 (en) * | 2005-10-28 | 2007-05-03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20070145857A1 (en) * | 2005-12-28 | 2007-06-28 | Cranfill David B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dio and haptic capability |
US20070223744A1 (en) * | 2006-03-23 | 2007-09-27 |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20080216578A1 (en) * | 2007-03-09 | 2008-09-11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 Vibration assembly, input device using the vibr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input device |
JP2009177751A (ja) * | 2008-01-28 | 2009-08-06 | Taiyo Yuden Co Ltd | 圧電素子、圧電振動板および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
US20100328328A1 (en) * | 2008-02-22 | 2010-12-30 |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ybrid electric device using piezo-electric polymer substrat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
US20120126959A1 (en) * | 2008-11-04 | 2012-05-24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Electroactive polymer transducers for tactile feedback devices |
US20110037734A1 (en) * | 2009-08-17 | 2011-02-17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as acoustic input devic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92065A (zh) * | 2019-09-12 | 2021-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43292B (zh) | 2019-06-28 |
EP2822371B1 (en) | 2018-11-07 |
EP2822371A3 (en) | 2015-03-25 |
US20180091635A1 (en) | 2018-03-29 |
JP2019009782A (ja) | 2019-01-17 |
JP6728276B2 (ja) | 2020-07-22 |
CN104143292A (zh) | 2014-11-12 |
CN110164300B (zh) | 2022-04-05 |
US11388278B2 (en) | 2022-07-12 |
KR102061748B1 (ko) | 2020-01-03 |
US9854078B2 (en) | 2017-12-26 |
US20200336579A1 (en) | 2020-10-22 |
KR20140132167A (ko) | 2014-11-17 |
EP2822371A2 (en) | 2015-01-07 |
US10735571B2 (en) | 2020-08-04 |
US10205810B2 (en) | 2019-02-12 |
US20140334078A1 (en) | 2014-11-13 |
US20190182370A1 (en) | 2019-06-13 |
JP6363862B2 (ja) | 2018-07-25 |
JP2014220802A (ja) | 2014-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43292B (zh) | 显示装置 | |
US1098363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2025786B1 (ko) | 표시 장치 | |
CN104461115B (zh) | 显示装置 | |
CN109358752B (zh) | 显示装置单元 | |
KR102768220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14374910A (zh) | 声音生成设备 | |
KR102332256B1 (ko) | 표시 장치 | |
KR102186361B1 (ko) | 표시 장치 | |
KR102183085B1 (ko) |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