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2139B -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62139B CN110062139B CN201910047280.4A CN201910047280A CN110062139B CN 110062139 B CN110062139 B CN 110062139B CN 201910047280 A CN201910047280 A CN 201910047280A CN 110062139 B CN110062139 B CN 1100621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unit
- flexible
- camera
- sliding member
- camera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包括一相机单元、一滑动件以及一软性连接件。相机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一机体,且具有一镜头以及一第一磁吸部。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机体,且机体与滑动件的其中一者具有一第二磁吸部。软性连接件设置于机体,且连接相机单元与滑动件。相机单元通过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相吸连接而旋转于一关闭位置与一开启位置之间,使镜头、滑动件与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机体,或者使镜头与软性连接件从机体外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相机模块以及包括有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中,通常会设置有相机模块,以提供相机操作功能(如视频、录影、拍照等)。常见的作法是将相机模块直接安装于电子装置的机体,使相机模块的镜头固定在机体的操作面(如显示区域的边框)上。然而,随着个人隐私受到重视,旋转式相机模块也因应而生。即,当不需使用相机模块时,能够旋转相机模块而隐藏镜头,而当需使用相机模块时,能够旋转相机模块使镜头外露。然而,此等相机模块通常是通过实体转轴枢设于机体上来提供旋转操作功能。若将采用实体转轴的此等相机模块直接安装于机体,会增加边框尺寸而破坏电子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模块,能够在维持窄边框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旋转操作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能够在维持窄边框设计的基础上提供相机模块的旋转操作功能。
本发明的相机模块适于安装于一电子装置的一机体。相机模块包括一相机单元、一滑动件以及一软性连接件。相机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且具有一镜头以及一第一磁吸部。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机体,且机体与滑动件的其中一者具有一第二磁吸部。软性连接件设置于机体,且连接相机单元与滑动件。相机单元通过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相吸连接而旋转于一关闭位置与一开启位置之间。当相机单元位于关闭位置时,镜头、滑动件与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机体。当相机单元位于开启位置时,相机单元拉动软性连接件带动滑动件移动,而使镜头与软性连接件从机体外露。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以及一相机模块。相机模块安装于机体。相机模块包括一相机单元、一滑动件以及一软性连接件。相机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且具有一镜头以及一第一磁吸部。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机体,且机体与滑动件的其中一者具有一第二磁吸部。软性连接件设置于机体,且连接相机单元与滑动件。相机单元通过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相吸连接而旋转于一关闭位置与一开启位置之间。当相机单元位于关闭位置时,镜头、滑动件与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机体。当相机单元位于开启位置时,相机单元拉动软性连接件带动滑动件移动,而使镜头与软性连接件从机体外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软性连接件包括一软性连接接口以及一软性材。软性连接接口电性连接镜头,且软性材覆盖于软性连接接口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软性连接接口包括软性印刷电路板,且软性材包括软性布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磁吸部包括一磁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磁吸部设置于滑动件上邻近相机单元的一端或机体上邻近相机单元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磁吸部包括一磁性件或一磁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滑动件具有一限位凸块,设置于滑动件上相反于相机单元的一端。限位凸块对应于机体内的一限位档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机模块还包括一复位件,设置于机体与滑动件上相反于相机单元的一端之间。复位件在相机单元从关闭位置旋转至开启位置时累积一复位力,并在相机单元从开启位置旋转至关闭位置时通过释放复位力带动滑动件往机体内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机单元在开启位置时拉动软性连接件带动滑动件移动至凸出于机体,使得相机单元承靠于凸出的滑动件与机体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机单元还包括一第三磁吸部,设置于相机单元上相反于镜头的一侧,且机体还包括一第四磁吸部,设置于机体的一外侧。相机单元通过第三磁吸部与第四磁吸部相吸连接而固定于机体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机体包括彼此枢接的一上机体与一下机体。相机模块安装于上机体,而下机体对应设置有一凹口,以在上机体与下机体彼此重叠时容置相机模块。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中,相机单元通过设置于相机单元上的第一磁吸部以及设置于机体或滑动件上的第二磁吸部相吸连接而旋转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当相机单元位于关闭位置时,镜头、滑动件与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机体,以提供相机模块的隐私保护功能。当相机单元位于开启位置时,相机单元拉动软性连接件带动滑动件移动,而使镜头与软性连接件从机体外露,以提供相机模块的相机操作功能。如此,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的组合能够取代实体转轴。藉此,本发明的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能够在维持窄边框设计的基础上提供相机模块的旋转操作功能。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相机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2B与图2C是图2A的相机模块于其他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3A是图1的相机模块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相机模块于其他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4B与图4C是图4A的相机模块于其他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50:电子装置
52、54:机体
52a:内盖
52b:外盖
52c:底壁
52d:第二磁吸部
52e:第四磁吸部
52f:限位档点
56:凹口
100、100a、100b:相机模块
110、110b:相机单元
112:镜头
114:第一磁吸部
116:第三磁吸部
120、120b:滑动件
122:第二磁吸部
124:末端
126:限位凸块
130:软性连接件
132:软性连接接口
134:软性材
140: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包括机体52、54以及相机模块100。具体而言,电子装置5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而具有作为上机体且具有屏幕组件等的机体52以及作为下机体且具有键盘组件等的机体54。机体52、54彼此可旋转地连接,即机体52能够相对于机体54旋转而站立于机体54上进入开启状态或重叠于机体54上进入关闭装置。其中,相机模块100安装于机体52,更进一步地说是设置于机体52的边缘,较佳地位于所述边缘的中央。进而,机体54对应设置有凹口56,以在机体52、54彼此重叠时容置相机模块100。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单一机体的装置(如平板电脑等),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图2A是图1的相机模块的局部示意图。图2B与图2C是图2A的相机模块于其他状态的操作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2C,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模块100包括相机单元110、滑动件120以及软性连接件130。相机模块100安装于机体52,且相机单元110能够相对于机体52旋转于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与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之间。所述旋转可以是使用者手动推动相机单元110相对于机体52旋转,但不以此为限制。因此,当使用者不需使用相机模块100时,能够将相机单元110旋转至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藉以提供隐私保护功能,当使用者需使用相机模块100时,能够将相机单元110旋转至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藉以提供相机操作功能(如视频、录影、拍照等)。其中,为了维持电子装置50的窄边框设计,电子装置50与相机模块100不采用常见的实体转轴,而以其他方式提供相机模块100相对于机体52旋转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的功能。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相机单元110可旋转地设置于机体52,且具有镜头112以及第一磁吸部114。滑动件120可滑动地设置于机体52,且机体52与滑动件120的其中一者(例如是滑动件120)具有第二磁吸部122。软性连接件130设置于机体52,且连接相机单元110与滑动件120。藉此,相机单元110能够通过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相吸连接而旋转于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与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之间。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时,镜头112、滑动件120与软性连接件130隐藏于机体52,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时,相机单元110拉动软性连接件130带动滑动件120移动,而使镜头112与软性连接件130从机体52外露。
更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机体52包括内盖52a与外盖52b,其中内盖52a例如是作为机体52的操作面的一盖体,而外盖52b例如是作为机体52的外观面的另一盖体,而用于构成机体52的电子组件(如相机模块100及未示出的屏幕组件等)设置于内盖52a与外盖52b之间。如此,相机单元110位于内盖52a与外盖52b的一端,而软性连接件130与滑动件120连接相机单元110,藉此在相机单元110相对于机体52旋转时在内盖52a与外盖52b之间相对于机体52移动。
再者,第一磁吸部114包括磁铁,设置于镜头112的一侧。第二磁吸部122包括磁性件(例如是铁件),设置于滑动件120上邻近相机单元110的一端,但第二磁吸部122也可为磁铁,且虽然第二磁吸部122示出为滑动件120的局部,但当第二磁吸部122为磁性件时,第二磁吸部122亦可遍及滑动件120(即整个滑动件120都具有磁性),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内容。因此,在无其他外力介入的情况下,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能够彼此相吸连接,使得相机单元110与滑动件120/机体52能够维持在预设的相对位置(如关闭位置或开启位置)。
此外,软性连接件130包括软性连接接口132以及软性材134,其中软性连接接口132包括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 board)而电性连接镜头112,且软性材134包括软性布料而覆盖于软性连接接口132上作为遮蔽与保护。换言之,软性材134与软性连接接口132彼此叠置在一起,且安装于相机单元110(更进一步电连接镜头112)并通过固定件(如螺丝)固定于滑动件120上邻近相机单元110的一端。然而,软性连接件130的组成以及连接方式可依据需求调整(如仅具有软性连接接口132而不具有软性材134),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藉此,如图2A所示,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关闭位置时,镜头112、滑动件120与软性连接件130隐藏于机体52。特别是,当图1的电子装置50处于关闭状态(即机体52、54彼此叠置)时,相机单元110位于关闭位置而能够收容于凹口56内,且当图1的电子装置50处于开启状态(即机体52站立于机体54上)时,相机单元110也能够位于关闭位置而提供隐私防护功能。
接着,如图2B所示,当相机单元110从关闭位置旋转至开启位置时,使用者首先推动相机单元110相对于机体52旋转。此时,由于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相吸连接,因此即使电子装置50与相机模块100没有设置实体转轴,相机单元110也能够通过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相吸连接而相对于机体52旋转。只要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位于预设距离内(如图2B所示),都能够使相机单元110稳定地相对于机体52旋转。在此过程中,相机单元110拉动软性连接件130,进而通过软性连接件130带动滑动件120往机体52外的方向移动。换言之,滑动件120设置为能够通过相机单元110与软性连接件130的带动而在内盖52a与外盖52b之间相对于机体52移动/滑动。
随后,如图2C所示,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开启位置时,相机单元110拉动软性连接件130带动滑动件120移动,而使镜头112与软性连接件130从机体52外露。特别是,相机单元110在开启位置时拉动软性连接件130带动滑动件120移动至凸出于机体52,因此滑动件120与机体52的外盖52b之间形成凹陷部,使得相机单元110能够承靠于凸出的滑动件120与机体52的外盖52b之间(即凹陷部上)。并且,设置于滑动件120上的第二磁吸部122仍然维持与设置于相机单元110上的第一磁吸部114相吸连接。藉此,当图1的电子装置50处于开启状态(即机体52站立于机体54上)时,相机单元110能够进一步位于开启位置而提供相机操作功能。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开启位置时,软性连接件130也被拉出机体52而外露。此时,由于软性材134覆盖于软性连接接口132上,因此软性连接接口132能够被软性材134、凸出的滑动件120与相机单元110所遮蔽与保护。此外,由于软性材134为软性连接件130上外露的部分,因此软性材134的表面也可依据需求设置装饰图案。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可依据需求调整(例如能够仅设置软性连接接口132而不设置软性材134)。
图3A是图1的相机模块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相机模块于其他状态的操作示意图。请参考图2A至图3B,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模块100更包括复位件140,设置于机体52与滑动件120上相反于相机单元110的一端之间。更进一步地说,复位件140设置于内盖52a与外盖52b之间,且连接滑动件120的末端124与机体52内的底壁52c。复位件140在相机单元110位于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时处于初始状态(如图3A所示)。进而,复位件140在相机单元110从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旋转至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时受到拉伸(如图3B所示)而累积复位力,并在相机单元110从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旋转至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时通过释放复位力回复至初始状态(如图3A所示)并带动滑动件120往机体52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复位件140的复位力小于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之间的吸引力,因此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开启位置时,在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相吸连接的情况下,复位件140维持在拉伸状态,直到相机单元110从开启位置旋转至关闭位置的过程中在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解除相吸时才通过释放复位力而带动滑动件120往机体52内移动。此时,软性连接件130也随着滑动件120的带动而重新隐藏至机体52内。由此可知,复位件140的设置有助于滑动件120与软性连接件130的复位,但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滑动件120与软性连接件130也可通过自重或通过使用者手动复位,本发明并不限制复位件140的种类及设置与否。
图4A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局部示意图。图4B与图4C是图4A的相机模块于其他状态的操作示意图。请参考图4A至图4C,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模块100a也具有与图2A至图2C所示的相机模块100类似的结构与功能,其主要差异在于,在相机模块100a中,机体52与滑动件120的其中一者(例如是机体52)具有第二磁吸部52d。更进一步地说,第二磁吸部52d包括磁性件(例如是铁件),设置于机体52(例如是外盖52b)上邻近相机单元110的一端,但第二磁吸部52d也可为磁铁,且虽然第二磁吸部52d示出为外盖52b的局部,但当第二磁吸部52d为磁性件时,第二磁吸部52d亦可遍及外盖52b(即整个外盖52b都具有磁性),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内容。因此,在无其他外力介入的情况下,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52d能够彼此相吸连接,使得相机单元110与滑动件120/机体52能够维持在预设的相对位置(如关闭位置或开启位置)。
藉此,如图4A所示,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关闭位置时,镜头112、滑动件120与软性连接件130隐藏于机体52,而提供隐私防护功能。接着,如图4B所示,当相机单元110从开启位置旋转至开启位置时,使用者首先推动相机单元110,以通过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52d相吸连接而相对于机体52旋转。在此过程中,相机单元110拉动软性连接件130,进而通过软性连接件130带动滑动件120往机体52外的方向移动。随后,如图4C所示,当相机单元110位于开启位置时,相机单元110拉动软性连接件130带动滑动件120移动,而使镜头112与软性连接件130从机体52外露。此时,相机单元110承载于滑动件120与外盖52b所构成的凹陷部上,且设置于机体52上的第二磁吸部52d仍然维持与设置于相机单元110上的第一磁吸部114相吸连接。藉此,当图1的电子装置50处于开启状态(即机体52站立于机体54上)时,相机单元110能够位于开启位置而提供相机操作功能。
由此可知,所谓的“第二磁吸部”并不限于设置于机体52或滑动件120的哪一者。进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在机体52(例如是外盖52b)设置第二磁吸部52d,且同时在滑动件120设置第二磁吸部122的实施方式。亦即,机体52与滑动件120的任一者或两者均可设置所谓的“第二磁吸部”。只要相机单元110的第一磁吸部114与滑动件120/机体52上的第二磁吸部122/52d能够彼此相吸连接而取代实体转轴提供相机单元110相对于机体52旋转的功能即可,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模块100b也具有与图2A至图2C所示的相机模块100类似的结构与功能,其主要差异在于,在相机模块100b中,相机单元110b还包括第三磁吸部116,设置于相机单元110b上相反于镜头112的一侧,且机体52还包括第四磁吸部52e,设置于机体52(如外盖52b)的外侧上。如此,在相机单元110b位于如图2C所示的开启位置之后,相机单元110b还可进一步往外翻转,并通过第三磁吸部116与第四磁吸部52e相吸连接而固定于机体52的外侧(如外盖52b)。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软性连接件130的长度设置的比如图2A至图2C所示的软性连接件130的长度更长,而允许相机单元110b从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进一步往机体52的外侧翻转。此时,虽然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因相机单元110b与滑动件120的距离变远而难以彼此相吸,但由于相机单元110b与机体52上增设了第三磁吸部116与第四磁吸部52e,因此相机单元110b能够通过第三磁吸部116与第四磁吸部52e相吸连接而固定于机体52的外侧(如外盖52b)。藉此,当图1的电子装置50处于开启状态(即机体52站立于机体54上)时,相机单元110b除了能够旋转于前述的关闭位置(如图2A所示)与开启位置(如图2C所示)之外,还能够进一步翻转至机体52的外侧,而提供不同角度的相机操作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相机单元110b还可从开启位置进一步往外翻转,因此相机模块100b还设有防止相机单元110b过度移动的机制。具体而言,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120b具有限位凸块126,设置于滑动件120b上相反于相机单元110b的一端(即滑动件120b的末端124)。机体52具有一对限位档点52f,分别设置于内盖52a与外盖52b上且彼此相对。如此,限位凸块126对应于机体52内的限位档点52f,以限制滑动件120b相对于机体52的移动范围。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改为将限位凸块126与限位档点52f设置于滑动件120b与机体52上邻近于相机单元110b的一端。如此,滑动件120b在滑动过程中不凸出于机体52,而相机单元110b于开启位置时承靠于外盖52b上并通过第一磁吸部114与第二磁吸部122相吸固定。由此可知,本发明并不限制限位凸块126与限位档点52f的设置位置以及设置与否,其可依据需求调整。
较佳地,限位凸块126与限位档点52f的位置设定为,当限位凸块126扺靠于限位档点52f而使滑动件120b停止相对于机体52继续移动时,相机单元110b能够翻转至使第三磁吸部116与第四磁吸部52e能够相吸连接的位置。亦即,限位凸块126与限位档点52f的设置能够避免滑动件120b过度移动,但不影响相机单元110b往外翻转至第三磁吸部116与第四磁吸部52e相吸连接的功能。因此,限位凸块126与限位档点52f的设置也能够应用于图2A至图2C所示的相机模块100以及图4A至图4C所示的相机模块100a,藉此使相机模块100与100a的操作更为稳定。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中,相机单元通过设置于相机单元上的第一磁吸部(如磁铁)以及设置于机体或滑动件上的第二磁吸部(如磁性件或磁铁)相吸连接而旋转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当相机单元位于关闭位置时,镜头、滑动件与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机体,以提供相机模块的隐私保护功能。当相机单元位于开启位置时,相机单元拉动软性连接件带动滑动件移动,而使镜头与软性连接件从机体外露,以提供相机模块的相机操作功能。如此,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的组合能够取代实体转轴,即,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能够省略实体转轴的设置,改以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提供相机单元相对于机体旋转的功能。藉此,本发明的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能够在维持窄边框设计的基础上提供相机模块的旋转操作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相机模块,适于安装于电子装置的机体,所述相机模块包括:
相机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且具有镜头以及第一磁吸部;
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体,且所述机体与所述滑动件的其中一者具有第二磁吸部;以及
软性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机体,且连接所述相机单元与所述滑动件,
所述相机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相吸连接而旋转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当所述相机单元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镜头、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所述机体,当所述相机单元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相机单元拉动所述软性连接件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而使所述镜头与所述软性连接件从所述机体外露,
所述相机单元还包括第三磁吸部,设置于所述相机单元上相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且所述机体还包括第四磁吸部,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外侧,所述相机单元通过所述第三磁吸部与所述第四磁吸部相吸连接而固定于所述机体的所述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软性连接件包括软性连接接口以及软性材料,所述软性连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镜头,且所述软性材料覆盖于所述软性连接接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软性连接接口包括软性印刷电路板,且所述软性材料包括软性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部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邻近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或所述机体上邻近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磁性件或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滑动件具有限位凸块,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相反于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所述限位凸块对应于所述机体内的限位档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还包括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机体与所述滑动件上相反于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之间,所述复位件在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关闭位置旋转至所述开启位置时累积复位力,并在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开启位置旋转至所述关闭位置时通过释放所述复位力带动所述滑动件往所述机体内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中所述相机单元在所述开启位置时拉动所述软性连接件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至凸出于所述机体,使得所述相机单元承靠于凸出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机体之间。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机体;以及
相机模块,安装于所述机体,所述相机模块包括:
相机单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机体,且具有镜头以及第一磁吸部;
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体,且所述机体与所述滑动件的其中一者具有第二磁吸部;以及
软性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机体,且连接所述相机单元与所述滑动件,所述相机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相吸连接而旋转于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当所述相机单元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镜头、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软性连接件隐藏于所述机体,当所述相机单元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时,所述相机单元拉动所述软性连接件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而使所述镜头与所述软性连接件从所述机体外露,
所述相机单元还包括第三磁吸部,设置于所述相机单元上相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且所述机体还包括第四磁吸部,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外侧,所述相机单元通过所述第三磁吸部与所述第四磁吸部相吸连接而固定于所述机体的所述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软性连接件包括软性连接接口以及软性材料,所述软性连接接口电性连接所述镜头,且所述软性材料覆盖于所述软性连接接口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软性连接接口包括软性印刷电路板,且所述软性材料包括软性布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磁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部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邻近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或所述机体上邻近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磁性件或磁铁。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滑动件具有限位凸块,设置于所述滑动件上相反于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所述限位凸块对应于所述机体内的限位档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机体与所述滑动件上相反于所述相机单元的一端之间,所述复位件在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关闭位置旋转至所述开启位置时累积复位力,并在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开启位置旋转至所述关闭位置时通过释放所述复位力带动所述滑动件往所述机体内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相机单元在所述开启位置时拉动所述软性连接件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至凸出于所述机体,使得所述相机单元承靠于凸出的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机体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机体包括彼此枢接的上机体与下机体,所述相机模块安装于所述上机体,而所述下机体对应设置有凹口,以在所述上机体与所述下机体彼此重叠时容置所述相机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618628P | 2018-01-18 | 2018-01-18 | |
US62/618,628 | 2018-01-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62139A CN110062139A (zh) | 2019-07-26 |
CN110062139B true CN110062139B (zh) | 2021-11-16 |
Family
ID=6731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47280.4A Active CN110062139B (zh) | 2018-01-18 | 2019-01-18 |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62139B (zh) |
TW (1) | TWI6907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77574B (zh) * | 2019-11-11 | 2025-03-11 | 上海幂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 |
CN111147715B (zh) * | 2019-12-23 | 2021-03-02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摄像装置、控制摄像装置运动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TWI812105B (zh) * | 2022-03-24 | 2023-08-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CN117102663B (zh) * | 2023-10-23 | 2024-06-25 | 武汉鑫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散角可调的变焦激光扩束系统及激光加工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10460B2 (en) * | 2004-07-21 | 2010-05-0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an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 control system |
KR100605842B1 (ko) * | 2005-03-04 | 2006-08-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의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회전 장치 |
TWM347599U (en) * | 2008-05-29 | 2008-12-21 | Wistron Corp | Computer device with a rotary module driven by magnetic force |
CN102088545A (zh) * | 2009-12-08 | 2011-06-08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装置 |
CN104023190B (zh) * | 2014-06-20 | 2017-02-15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升降的摄像头及其显示设备 |
CN106973204B (zh) * | 2015-06-30 | 2019-09-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装置及具有该摄像装置的终端 |
JP5848484B1 (ja) * | 2015-07-24 | 2016-01-27 | 稔 稲葉 |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
KR20170057058A (ko) * | 2015-11-16 | 2017-05-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CN206523804U (zh) * | 2016-08-24 | 2017-09-26 | 深圳市卓怡恒通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 可旋转摄像的笔记本电脑 |
CN106686291A (zh) * | 2017-01-24 | 2017-05-1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07147827B (zh) * | 2017-05-19 | 2023-09-26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的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01-17 TW TW108101882A patent/TWI690793B/zh active
- 2019-01-18 CN CN201910047280.4A patent/CN11006213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3027A (zh) | 2019-08-16 |
CN110062139A (zh) | 2019-07-26 |
TWI690793B (zh) | 2020-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2139B (zh) |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 |
US10491724B2 (en) |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 |
TWI701495B (zh) |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 |
US8823870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JP6074663B2 (ja) | 電子機器 | |
CN110058644B (zh) | 电子装置 | |
TW201741797A (zh) | 攝像頭固定裝置 | |
JP2006191637A (ja) | 回転可能な画像キャプチャ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JP2017091150A (ja) | 携帯用情報機器 | |
JP6265762B2 (ja) | 電子機器 | |
US1196287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808421B (zh) | 具鏡頭防窺結構之電子裝置 | |
JP6238771B2 (ja) | 電子機器 | |
TWI717931B (zh) | 電子裝置及其光學模組 | |
CN204512863U (zh) | 行动装置支撑架 | |
US9462714B2 (en) | Hinge unit capable of preventing rotation from exceeding fully-open posi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hinge unit | |
TWM577505U (zh) | 電子裝置及其攝像鏡頭機構 | |
JP5246793B2 (ja) | 筐体構造及び携帯機器 | |
JP2014170151A (ja) | 電子機器 | |
TWM629944U (zh) | 電子裝置 | |
TWM631723U (zh) | 影像擷取裝置 | |
TWM614474U (zh) | 電子裝置 | |
JP2015109602A (ja) |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 |
JP2015144363A (ja) | 電子機器 | |
TWM600066U (zh) | 電子裝置與鉸鏈結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