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8166A - 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28166A CN109928166A CN201711352243.1A CN201711352243A CN109928166A CN 109928166 A CN109928166 A CN 109928166A CN 201711352243 A CN201711352243 A CN 201711352243A CN 109928166 A CN109928166 A CN 1099281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er belt
- group
- gear
- transfer
- support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1872 Body Remai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Non-Deflectable Wheels, Steering Of Trailers, Or Other St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其中,传送带转向装置包括两条传送带,各传送带均首尾连接以形成两个传送体,且两个传送体的传送面等高度对接以运送物体;两个支撑机构,各支撑机构分别支撑一个传送带以使传送带保持形状不变;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两个支撑机构均连接,并能够驱动支撑机构转动以带动传送体转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机运输货物不平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背景技术
铁路站场货物品种较多,装卸货物的效率及装卸过程中的破损率一直被雇主所关注,传统装卸采用人力装卸,由于人力装卸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并且易造成货物破损,而且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导致劳动力减少,从而发生力工费用增加的现象,因此,机器装卸货物是铁路货物装卸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现有的装卸机是通过一组或两组皮带传输机搭接进行货物传输的,即一组皮带传输机搭接到另一组皮带传输机的上方,如果需要改变货物的传输方向时,就通过改变两组皮带传输机的搭接角度来实现改变货物传输方向,同时现有的装卸机是轮式走行,在货场运行时不是很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机运输货物不平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包括两条传送带,各传送带均首尾连接以形成两个传送体,且两个传送体的传送面等高度对接以运送物体;两个支撑机构,各支撑机构分别支撑一个传送带以使传送带保持形状不变;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两个支撑机构均连接,并能够驱动支撑机构转动以带动传送体转动。
进一步地,传送体被支撑机构支撑后均形成凹字形结构,且两个凹字形结构的凹口彼此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结构,且凹字形结构的每个拐点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结构以使传送体的形状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架,多个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组支撑辊,第一组支撑辊设置在凹字形结构的靠近另一个传送体的一端;第二组支撑辊,第二组支撑辊设置在凹字形结构的远离另一个传送体的一端;第三组支撑辊,第三组支撑辊位于第一组支撑辊与第二组支撑辊之间,且第一个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通过一个连接架与第二个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个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通过另一个连接架与第一个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传送体的两个第一组支撑辊之间预留有装配间隙以供两个传送带穿过。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具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齿轮与第一组支撑辊连接,并能驱动第一组支撑辊相对于传送带的传送面发生摆动以带动两个传送体的位置关系改变;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具有彼此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四齿轮的直径,第四齿轮与第二组支撑辊连接,并能驱动第二组支撑辊相对于传送带的传送面发生摆动以带动两个传送体的位置关系改变,且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1:2;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传动比为1:2。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通过套筒可转动地同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卸机,包括车身,车身顶部设置有传送带转向装置,传送带转向装置为上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
进一步地,装卸机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具有车轮组以及绕在车轮组上的履带,车轮组设置在车身的底部,且履带和车身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
进一步地,装卸机还包括支撑装置,传送带转向装置和车身之间通过支撑装置连接,支撑装置具有伸缩杆,伸缩杆能够抵接在传送带转向装置的底部以为传送带转向装置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地,装卸机还包括两个伸缩装置,两个伸缩装置分别设置在车身的两端,且伸缩装置具有多段传送带,多段传送带能够伸缩以改变伸缩装置的有效传送距离。
进一步地,装卸机还包括翻转装置,翻转装置设置在车身和伸缩装置之间,翻转装置的一端可枢转地与伸缩装置连接以带动伸缩装置翻转。
进一步地,装卸机还包括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移动装置、支撑装置、传送带转向装置、翻转装置和伸缩装置均连接。
进一步地,装卸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车身上,且控制装置与移动装置、支撑装置、动力装置、传送带转向装置、翻转装置和伸缩装置均连接以控制装卸机的各种动作。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两个传送带形成的传送体等高度对接,使得两个传送体之间运输货物时能够保证货物在同一平面,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和冲击,两个传送体分别由两个支撑机构支撑以保持其形状稳定,在两个传送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当传送体需要发生转动时,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转动,进而带动传送体转动,实现货物运输方向的改变,同时整个过程中货物均处于一个平面上,保证了货物的平稳运输,降低了装卸机的整体高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传送带转向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传送带转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装卸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中的装卸机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传送带;20、支撑机构;21、连接架;22、第一组支撑辊;23、第二组支撑辊;24、第三组支撑辊;30、驱动机构;311、第一齿轮;312、第二齿轮;321、第三齿轮;322、第四齿轮;33、套筒;40、车身;50、移动装置;51、车轮组;52、履带;53、支撑轮;60、支撑装置;70、伸缩装置;80、翻转装置;90、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机运输货物不平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其中,装卸机具有下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包括两条传送带10,各传送带10均首尾连接以形成两个传送体,且两个传送体的传送面等高度对接以运送物体;两个支撑机构20,各支撑机构20分别支撑一个传送带10以使传送带10保持形状不变;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与两个支撑机构20均连接,并能够驱动支撑机构20转动以带动传送体转动。
具体地,两个传送带10形成的传送体等高度对接,使得两个传送体之间运输货物时能够保证货物在同一平面,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倾覆和冲击,两个传送体分别由两个支撑机构20支撑以保持其形状稳定,在两个传送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与支撑机构20连接,当传送体需要发生转动时,驱动机构30驱动支撑机构20转动,进而带动传送体转动,实现货物运输方向的改变,同时整个过程中货物均处于一个平面上,保证了货物的平稳运输,降低了装卸机的整体高度。
可选地,传送体被支撑机构20支撑后均形成凹字形结构,且两个凹字形结构的凹口彼此相对设置。
具体地,两个传送带10均形成凹字形结构且两个凹字形结构的凹口彼此相对设置,当传送体发生转动时,避免了两个传送体产生较大的间隙,保证货物运输的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机构20包括多个支撑结构,且凹字形结构的每个拐点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结构以使传送体的形状保持不变。
具体地,在传送带10的凹字形结构的每个拐点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结构,使得传送带10的形状能够保持不变,同时支撑结构可以是支撑杆,支撑杆与驱动机构30连接,驱动机构30带动支撑杆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10运动,实现传送带10运输货物的目的。
可选地,如图2所示,支撑机构20还包括两个连接架21,多个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组支撑辊22,第一组支撑辊22设置在凹字形结构的靠近另一个传送体的一端;第二组支撑辊23,第二组支撑辊23设置在凹字形结构的远离另一个传送体的一端;第三组支撑辊24,第三组支撑辊24位于第一组支撑辊22与第二组支撑辊23之间,且第一个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24通过一个连接架21与第二个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
具体地,第一组支撑辊22设置在凹字形结构的靠近另一个传送体的一端,第二组支撑辊23设置在凹字形结构的远离另一个传送体的一端,第三组支撑辊24位于第一组支撑辊22与第二组支撑辊23之间,并且第一个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24通过一个连接架21与第二个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使得第一个传送体的外部与第二个传送体的凹部能够同时发生转动,保证两个传送带1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张紧状态,同时减小传送带10与支撑结构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对传送带10的损耗,提高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二个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24通过另一个连接架21与第一个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
具体地,相对应地设置第二个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24通过另一个连接架21与第一个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以使第二个传送体的外部能够与第一个传送体的凹部同时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传送体均可以发生转动,提高了传送带转向装置的灵活性。
可选地,两个传送体的两个第一组支撑辊22之间预留有装配间隙以供两个传送带10穿过。
具体地,在两个传送体的第一组支撑辊22的之间留有装配间隙,两个传送带10能够穿过装配间隙且能够进行流畅的相对运动,避免了在两个传送带10之间产生摩擦,提高传送带1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具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第一齿轮31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312的直径,第一齿轮311与第一组支撑辊22连接,并能驱动第一组支撑辊22相对于传送带10的传送面发生摆动以带动两个传送体的位置关系改变;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具有彼此啮合的第三齿轮321和第四齿轮322,第三齿轮321的直径大于第四齿轮322的直径,第四齿轮322与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并能驱动第二组支撑辊23相对于传送带10的传送面发生摆动以带动两个传送体的位置关系改变,且第二齿轮312和第三齿轮321同轴设置。
具体地,驱动机构30由两个齿轮组构成,其中,第一齿轮组的直径较大的第一齿轮311与第一组支撑辊22连接并能驱动第一组支撑辊22相对于传送带10的传送面发生摆动,第二齿轮组的直径较小的第四齿轮322与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并能驱动第二组支撑辊23相对于传送带10的传送面发生摆动,第二齿轮312和第三齿轮321分别与第一齿轮311和第四齿轮322啮合,且第二齿轮312和第三齿轮321与同轴设置并与驱动机构30连接,作为动力轴带动第一齿轮311和第四齿轮322转动。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的传动比为1:2;第三齿轮321和第四齿轮322的传动比为1:2。
具体地,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的传动比为1:2并且第三齿轮321和第四齿轮322的传动比为1:2,使得第一支撑辊转动的角度是第二支撑辊转动的角度的一半,保证传送带10在转动到任何角度时均处于张紧状态,提高货物运输的平稳性。
可选地,第一齿轮311和第四齿轮322之间通过套筒33可转动地同轴连接。
具体地,第一齿轮311和第四齿轮322可以通过套筒33同轴设置,使得第一齿轮311和第四齿轮322能够同轴独立转动,方便两个齿轮组的安装,减小驱动机构30的体积占用。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装卸机,包括车身40,车身40顶部设置有上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
可选地,装卸机还包括移动装置50,移动装置50具有车轮组51以及绕在车轮组51上的履带52,车轮组51设置在车身40的底部,且履带52和车身40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53。
具体地,装卸机采用的履带式的车轮且在履带52和车身40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53,履带式的车轮自身能够进行原地转动,方便对装卸机的控制,减小装卸机在转向时需要的空间,增加装卸机应用的实用性。
可选地,装卸机还包括支撑装置60,传送带转向装置和车身40之间通过支撑装置60连接,支撑装置60具有伸缩杆,伸缩杆能够抵接在传送带转向装置的底部以为传送带转向装置提供支撑力。
具体地,由于装卸机运输的货物可能较重,为了避免货物对车身40产生不良影响,在传送带转向装置和车身40之间设置有支撑装置60,支撑装置60可以是液压支撑,液压支撑具有较好的减震作用,能够防止装卸机在工作时受载荷冲击。
可选地,装卸机还包括两个伸缩装置70,两个伸缩装置70分别设置在车身40的两端,且伸缩装置70具有多段传送带,多段传送带能够伸缩以改变伸缩装置70的有效传送距离。
具体地,在装卸机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伸缩装置70,伸缩装置70由多段传送带组成,多段传送带能够伸缩以改变伸缩装置70传送距离,伸缩装置70作为将货物从外部运送到装卸机上的装置,其伸缩装置70的长度能够调节方便了装卸机根据不同的装货位置进行调节,减小了装卸机本体的移动的需求,提高了装卸货物的效率。
可选地,装卸机还包括翻转装置80,翻转装置80设置在车身40和伸缩装置70之间,翻转装置80的一端可枢转地与伸缩装置70连接以带动伸缩装置70翻转。
具体地,在伸缩装置70和车身40之间设置有翻转装置80,翻转装置80能够使得伸缩装置70在不使用时翻转到装卸机的上部,减小了装卸机空闲时的场地占用。翻转后的装卸机如图4所示。
可选地,装卸机还包括动力装置90,动力装置90与移动装置50、支撑装置60、传送带转向装置、翻转装置80和伸缩装置70均连接。
具体地,动力装置90为装卸机的移动装置50、支撑装置60、传送带转向装置、翻转装置80和伸缩装置70连接并为装卸机的大部分装置提供动力。
可选地,装卸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设置在车身40上,且控制装置与移动装置50、支撑装置60、动力装置90、传送带转向装置、翻转装置80和伸缩装置70均连接以控制装卸机的各种动作。
具体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装卸机进行控制,在车身40的适当高度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移动装置50、支撑装置60、动力装置90、传送带转向装置、翻转装置80和伸缩装置70均连接,且控制装置具有控制面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整个装卸机的工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皮带传输机运输货物不平稳的问题;
2、降低了装卸机的整体高度,使货物传输更加平稳;
3、改善了装卸机的移动性能,使得装卸机移动灵活。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条传送带(10),各所述传送带(10)均首尾连接以形成两个传送体,且两个所述传送体的传送面等高度对接以运送物体;
两个支撑机构(20),各所述支撑机构(20)分别支撑一个所述传送带(10)以使所述传送带(10)保持形状不变;
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机构(30)与两个所述支撑机构(20)均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机构(20)转动以带动所述传送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体被所述支撑机构(20)支撑后均形成凹字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凹字形结构的凹口彼此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0)包括多个支撑结构,且所述凹字形结构的每个拐点处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传送体的形状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0)还包括两个连接架(21),所述多个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组支撑辊(22),所述第一组支撑辊(22)设置在所述凹字形结构的靠近另一个所述传送体的一端;
第二组支撑辊(23),所述第二组支撑辊(23)设置在所述凹字形结构的远离另一个所述传送体的一端;
第三组支撑辊(24),所述第三组支撑辊(24)位于所述第一组支撑辊(22)与所述
第二组支撑辊(23)之间,且第一个所述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24)通过一个所述连接架(21)与第二个所述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个所述传送体的第三组支撑辊(24)通过另一个所述连接架(21)与第一个所述传送体的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送体的两个所述第一组支撑辊(22)之间预留有装配间隙以供两个所述传送带(10)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
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具有彼此啮合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所述第一齿轮(3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312)的直径,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一组支撑辊(22)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一组支撑辊(22)相对于所述传送带(10)的传送面发生摆动以带动两个所述传送体的位置关系改变;
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具有彼此啮合的第三齿轮(321)和第四齿轮(322),所述第三齿轮(3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齿轮(322)的直径,所述第四齿轮(322)与所述第二组支撑辊(23)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组支撑辊(23)相对于所述传送带(10)的传送面发生摆动以带动两个所述传送体的位置关系改变,且所述第二齿轮(312)和所述第三齿轮(321)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二齿轮(312)的传动比为1:2;所述第三齿轮(321)和所述第四齿轮(322)的传动比为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四齿轮(322)之间通过套筒(33)可转动地同轴连接。
10.一种装卸机,包括车身(40),所述车身(40)顶部设置有传送带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转向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带转向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还包括移动装置(50),所述移动装置(50)具有车轮组(51)以及绕在所述车轮组(51)上的履带(52),所述车轮组(51)设置在所述车身(40)的底部,且所述履带(52)和所述车身(40)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5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还包括支撑装置(60),所述传送带转向装置和所述车身(40)之间通过所述支撑装置(60)连接,所述支撑装置(60)具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抵接在所述传送带转向装置的底部以为所述传送带转向装置提供支撑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还包括两个伸缩装置(70),两个所述伸缩装置(70)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40)的两端,且所述伸缩装置(70)具有多段传送带,所述多段传送带能够伸缩以改变所述伸缩装置(70)的有效传送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还包括翻转装置(80),所述翻转装置(80)设置在所述车身(40)和所述伸缩装置(70)之间,所述翻转装置(80)的一端可枢转地与所述伸缩装置(70)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装置(70)翻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还包括动力装置(90),所述动力装置(90)与所述移动装置(50)、所述支撑装置(60)、所述传送带转向装置、所述翻转装置(80)和所述伸缩装置(70)均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身(40)上,且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移动装置(50)、所述支撑装置(60)、所述动力装置(90)、所述传送带转向装置、所述翻转装置(80)和所述伸缩装置(70)均连接以控制所述装卸机的各种动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2243.1A CN109928166B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2243.1A CN109928166B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28166A true CN109928166A (zh) | 2019-06-25 |
CN109928166B CN109928166B (zh) | 2021-03-02 |
Family
ID=6698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52243.1A Active CN109928166B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2816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8050A (zh) * | 2019-11-05 | 2020-01-17 | 荆门市楚大机电有限公司 | 输瓶机构 |
CN111301928A (zh) * | 2020-02-27 | 2020-06-1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输送装置及具有其的输送机 |
CN111301942A (zh) * | 2020-02-27 | 2020-06-1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输送机 |
CN114803380A (zh) * | 2022-06-24 | 2022-07-29 |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无人履带车运载输送平台 |
CN115057033A (zh) * | 2022-07-18 | 2022-09-16 | 代文英 | 一种用于金属门生产的覆膜包装装置 |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20565A1 (de) * | 1975-05-09 | 1976-11-18 | Beumer Maschf Bernhard | Vorrichtung zum be- und entladen von waggons o.dgl. mit stueckgut |
JPS61235309A (ja) * | 1985-04-09 | 1986-10-20 | Nakamura Kiki Eng:Kk | ベルトコンベア装置 |
JPS633810B2 (zh) * | 1983-10-13 | 1988-01-26 | Toyo Kanetsu Kk | |
WO2007134602A1 (en) * | 2006-05-24 | 2007-11-29 | Univeyor A/S | Sorting conveyor system |
WO2009001556A1 (ja) * | 2007-06-26 | 2008-12-31 | Sanki Engineering Co., Ltd. | ベルトジャンクションコンベヤ |
JP4468725B2 (ja) * | 2003-08-27 | 2010-05-26 | マルヤス機械株式会社 | 振分けコンベヤ |
CN103171887A (zh) * | 2011-12-26 | 2013-06-26 | 德利国际有限公司 | 带式输送器系统 |
CN103274160A (zh) * | 2013-05-28 | 2013-09-04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带分箱装置 |
JP5372532B2 (ja) * | 2009-01-15 | 2013-12-18 |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ベルトジャンクションコンベヤ |
CN103612869A (zh) * | 2013-11-07 | 2014-03-05 | 中传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伸缩皮带机 |
CN103717514A (zh) * | 2011-04-26 | 2014-04-09 | 东洋火热解决方案公司 | 带连接输送机及辊 |
CN104163339A (zh) * | 2014-05-02 | 2014-11-26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式装卸机 |
CN104176517A (zh) * | 2014-08-11 | 2014-12-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一种棚车装卸机 |
CN105905581A (zh) * | 2016-01-07 | 2016-08-31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转盘过渡式双向装卸机 |
CN205590022U (zh) * | 2016-05-05 | 2016-09-21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带式输送装卸机 |
CN205602537U (zh) * | 2016-03-29 | 2016-09-28 | 扬州亚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皮带输送机过渡机构 |
CN106458456A (zh) * | 2014-03-28 | 2017-02-22 | 株式会社大福 | 输送传送器及输送单元 |
CN106608551A (zh) * | 2016-05-05 | 2017-05-03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可变幅变向的伸缩式皮带输送双向装卸机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11352243.1A patent/CN1099281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20565A1 (de) * | 1975-05-09 | 1976-11-18 | Beumer Maschf Bernhard | Vorrichtung zum be- und entladen von waggons o.dgl. mit stueckgut |
JPS633810B2 (zh) * | 1983-10-13 | 1988-01-26 | Toyo Kanetsu Kk | |
JPS61235309A (ja) * | 1985-04-09 | 1986-10-20 | Nakamura Kiki Eng:Kk | ベルトコンベア装置 |
JP4468725B2 (ja) * | 2003-08-27 | 2010-05-26 | マルヤス機械株式会社 | 振分けコンベヤ |
WO2007134602A1 (en) * | 2006-05-24 | 2007-11-29 | Univeyor A/S | Sorting conveyor system |
WO2009001556A1 (ja) * | 2007-06-26 | 2008-12-31 | Sanki Engineering Co., Ltd. | ベルトジャンクションコンベヤ |
JP5372532B2 (ja) * | 2009-01-15 | 2013-12-18 |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 ベルトジャンクションコンベヤ |
CN103717514A (zh) * | 2011-04-26 | 2014-04-09 | 东洋火热解决方案公司 | 带连接输送机及辊 |
CN103171887A (zh) * | 2011-12-26 | 2013-06-26 | 德利国际有限公司 | 带式输送器系统 |
CN103274160A (zh) * | 2013-05-28 | 2013-09-04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皮带分箱装置 |
CN103612869A (zh) * | 2013-11-07 | 2014-03-05 | 中传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伸缩皮带机 |
CN106458456A (zh) * | 2014-03-28 | 2017-02-22 | 株式会社大福 | 输送传送器及输送单元 |
CN104163339A (zh) * | 2014-05-02 | 2014-11-26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式装卸机 |
CN104176517A (zh) * | 2014-08-11 | 2014-12-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一种棚车装卸机 |
CN105905581A (zh) * | 2016-01-07 | 2016-08-31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转盘过渡式双向装卸机 |
CN205602537U (zh) * | 2016-03-29 | 2016-09-28 | 扬州亚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皮带输送机过渡机构 |
CN205590022U (zh) * | 2016-05-05 | 2016-09-21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移动带式输送装卸机 |
CN106608551A (zh) * | 2016-05-05 | 2017-05-03 | 襄阳忠良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可变幅变向的伸缩式皮带输送双向装卸机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8050A (zh) * | 2019-11-05 | 2020-01-17 | 荆门市楚大机电有限公司 | 输瓶机构 |
CN110698050B (zh) * | 2019-11-05 | 2024-03-22 | 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输瓶机构 |
CN111301928A (zh) * | 2020-02-27 | 2020-06-1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输送装置及具有其的输送机 |
CN111301942A (zh) * | 2020-02-27 | 2020-06-1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输送机 |
CN111301928B (zh) * | 2020-02-27 | 2021-03-09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输送装置及具有其的输送机 |
CN114803380A (zh) * | 2022-06-24 | 2022-07-29 |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无人履带车运载输送平台 |
CN114803380B (zh) * | 2022-06-24 | 2022-09-13 | 江苏英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无人履带车运载输送平台 |
CN115057033A (zh) * | 2022-07-18 | 2022-09-16 | 代文英 | 一种用于金属门生产的覆膜包装装置 |
CN115057033B (zh) * | 2022-07-18 | 2023-10-13 | 河北凯晟人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金属门生产的覆膜包装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28166B (zh) | 202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28166A (zh) | 传送带转向装置及装卸机 | |
US20120160636A1 (en) | Adjustable conveyor extensions | |
CN106608551A (zh) | 可变幅变向的伸缩式皮带输送双向装卸机 | |
CN104528273B (zh) | 折叠式带式输送机及输送车 | |
CN105883375A (zh) | 一种转盘过渡式双向装卸机 | |
CN112520285B (zh) | 仓储系统 | |
CN208413062U (zh) | 一种可折叠传送装置以及装卸车 | |
CN109835813B (zh) | 一种便于远程操控的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 |
CN108726137A (zh) | 可变行程式环形输送装置 | |
CN106740379A (zh) | 一种散货车载自卸系统 | |
CN104163388B (zh) | 皮带驱动型升降架 | |
CN109018846A (zh) | 气动链斗可旋移升降式装卸机 | |
CN104176434A (zh) | 垂直输送机 | |
CN207903277U (zh) | 一种带角度变换输送的穿梭摆渡车 | |
CN107804692A (zh) | 一种用于物流分拣的输送装置 | |
CN214058872U (zh) | 一种槽型伸缩带式输送机 | |
CN205034635U (zh) | 一种皮带卸料装置 | |
CN106006095A (zh) | 一种节能环保移动装船机 | |
CN107585501A (zh) | 一种用于物流分拣的输送装置 | |
CN108083140A (zh) | 环轨直轨两用起重机 | |
CN204777199U (zh) | 一种伸缩皮带输送机的上浮动导轮结构 | |
CN212531076U (zh) | 一种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 |
CN204777191U (zh) | 一种伸缩皮带机的下浮动导轮结构 | |
CN202574446U (zh) | 双向平移小车 | |
CN204038968U (zh) | 皮带驱动型升降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