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7789A - 车辆的车顶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车顶板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27789A CN109927789A CN201811440870.5A CN201811440870A CN109927789A CN 109927789 A CN109927789 A CN 109927789A CN 201811440870 A CN201811440870 A CN 201811440870A CN 109927789 A CN109927789 A CN 1099277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f panels
- vehicle
- roof
- vehicle according
- center s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可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并组装在车顶中的车顶板,以及附接到车顶板的底表面的中心梁。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分与车辆的车顶梁组装在一起。中心梁包括分别连接到车辆的车顶梁的两个端部。车顶板还包括辅助梁,该辅助梁附接在车顶板的底部上并且位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后侧处与中心梁间隔开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本申请要求在2017年12月1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72980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车身顶部的车顶板。
背景技术
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车辆的天窗(sunroof)通常用于为乘客提供更好的照明和通风。
当制造具有天窗的车辆和没有天窗的车辆时,每个车身结构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车身结构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是不同的。此外,在具有或不具有天窗的车顶板如何组装到不同的车身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已经发现,用于组装具有或不具有天窗的车顶板的制造过程是不同的。
另外,具有和不具有天窗的车身结构在车辆的质心以及车辆的刚度方面是不同的。
在没有天窗的车辆的情况下,车顶板通常由与车身相同的材料(例如钢)制成,这使得难以使车顶板变轻。因此,它导致车辆燃料效率的不利方面。
例如,图1示出了没有天窗的车辆,图2示出了具有天窗的车辆。
图1和图2中的车辆相同以形成A柱112和B柱113,以便将所有车顶梁111连接到车身。在图1中,用于连接在车身结构中彼此间隔开的车顶梁111的加强构件114通过车顶板121附接到车辆,但是在图2中,加强构件114未附接到具有天窗122的车辆。因此,图1中的车身结构与图2中的车身结构不同。
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能够组装到车身以供共同使用,而不管是否安装了天窗。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即使没有安装天窗,其也能使车辆变轻。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可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并组装在车顶中的车顶板,以及附接到车顶板的底表面的中心梁(center rail),其中中心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车辆的车顶梁(roof rail)。
车顶板可以由纤维增强塑料(FRP)材料或片状模塑料(SMC,Sheet MoldingCompound)材料制成。
在车顶板的底表面上,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有沿车辆的横向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以用于限制中心梁的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心梁可以布置在安装车辆的B柱的位置处。
中心梁可以在中心梁的两个纵向侧处向上弯曲,以形成连接到车顶板的凸缘部分。中心梁可以用粘合剂粘合到车顶板上。凸缘部分可以向下弯曲以形成与车顶板间隔开的凸起部分。
在中心梁的每个端部处,悬爪(hanging jaw)形成为向下弯曲并被构造成限制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分向车辆的内部运动。
压条(bead)可以形成为在车顶板的底表面上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以栅格形状突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中心梁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有与中心梁平行的辅助梁,其两个端部分别与车辆的车顶梁连接。
在车顶板的底表面上,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沿车辆的横向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以用于限制辅助梁的移动。
辅助梁可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后部且与中心梁间隔开的位置处。
可以在车顶板的底表面处形成引导件,引导件沿着车顶板的周边以一定间隔间隔开且向下突出,并且装配在车顶梁中形成的穿孔中。
间隔件可插置在车顶板和车顶梁之间。
间隔件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
侧支架可以分别安装在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处,以用于将车顶板固定到车顶梁上。
在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处可以形成中空部分,该中空部分具有呈闭合曲线的横截面以便形成中空,并且其中填充有芯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无论是否安装天窗,都能够应用于车身的共同结构。
此外,与钢基材料不同,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车顶板,因此它能够使车辆变轻,从而提高燃料效率。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他适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所述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可以很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将描述其借助于示例通过参考附图给出的各种形式,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传统技术的没有天窗的车辆的车顶侧结构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传统技术的具有天窗的车辆的车顶侧结构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安装在车辆中的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的透视仰视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的透视仰视图;
图6为沿图5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5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8为沿图4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在整个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参考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的车辆(未示出)的车顶板组件20可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并组装在车顶中的车顶板21,以及附接到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并且两个端部22d分别连接到车辆的车顶梁11的中心梁22。
车顶板21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车辆的车顶区域对应的尺寸。
车顶板21可以由A柱12的上端部和车顶的后端部之间的长度以及彼此间隔开的车顶梁11之间的宽度形成。
车顶板21可以由复合材料制成。车顶板21可以由片状模塑料(SMC)材料制成,使得车顶板21可以制造得比由钢材制成的传统车顶更轻。SMC为一种纤维增强塑料(FRP),其为在纤维布置在片状树脂的状态下使用压机的压力和温度将树脂浸渍到片材中的材料。SMC具有相当于钢的高强度,其可以代替钢材的车顶板并且可以在低温下成型。另外,模塑周期相对较快并且可以制造大面积模塑部件,从而使其适用于车顶板。SMC可以用作减轻车顶侧重量的材料,从而提高车辆的燃料效率并降低车辆的质心以改善行驶稳定性。
参考图5,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可以形成沿车顶板21的周边以一定间隔向下突出的引导件25。引导件25可以被插入在车顶梁11中形成的穿孔15中(参见图7)。当车顶板组件20安装在车顶中时,引导件25可以接合在预定位置。
如图5所示,从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以栅格形状突出的压条21c可以安装在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上。压条21c可以分别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即车辆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即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在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处形成。由于压条21c在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上以栅格形状形成,因此可以确保车顶板21的基本刚性。
另一方面,参考图8,车顶板21的侧端部21e可以形成中空部分21b,该中空部分21b在其中形成中空并且具有闭合曲线形状的横截面。中空部分21b可以填充有芯材料(未示出),使得中空部分21b和芯材料可以在发生侧面碰撞时首先吸收冲击。
返回参考图4和5,当车顶板21组装到车顶时,由橡胶材料制成的间隔件26可插置在车顶板21和车顶梁11之间。当车顶板21组装到车顶时,间隔件26可以被组装以便从车顶板21向下突出以接触车顶梁11,使得当车辆行驶时,间隔件26可以吸收在车顶板21和车顶梁11之间生成的振动。间隔件26可以沿着车顶板21的周边以一定间隔布置成多个数量。
在图5中,用于将车顶梁11接合到车顶板21的侧支架24可以安装在车顶板21的两侧。
中心梁22可以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附接到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中心梁22可以由钢制成,并且其中的两个端部22d可以接合到车顶梁11,以增强车顶板组件20的横向方向上的强度。
图6示出了沿图5中的线B-B截取的中心梁22的剖视图。中心梁22可以形成有凸缘部分22a,该凸缘部分22a沿着中心梁22的两个纵向侧22e相对于中心梁22的中间部分向上弯曲,并且凸缘部分22a沿着车顶板21的横向方向附接到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
在图6中,中心梁22可以用粘合剂27粘合到车顶板21。粘合剂27可以施加在凸缘部分22a的上表面和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之间,使得中心梁22粘合到车顶板21。另外,可以形成凸起部分22b以确定施加在中心梁22和车顶板21之间的粘合剂27的量,凸出部分22b在凸缘部分22a上凸出地向下形成并与车顶板21分隔开。
另一方面,中心梁22可以安装在形成B柱13的位置处(参见图4),从而可以提高车辆横向方向的强度。
此外,如图6所示,为了限制中心梁22在车顶板21上的位置,可以在车顶梁11的底表面上形成突出部分21a。突出部分21a可以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突出,并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间隔开。由于突出部分21a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约束中心梁22,因此当由于柱变形引起的冲击载荷通过车辆碰撞施加到中心梁22时,突出部分21a约束中心梁22以抑制或限制中心梁22变形。
返回参考图5,辅助梁23可以安装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与中心梁22间隔开的位置处。辅助梁23可以平行于中心梁22安装,以增强车顶板组件20的横向刚性。如图5所示,辅助梁23的两个端部23a也分别与车辆的车顶梁11连接。辅助梁23可以在朝向车辆的前部或后部与中心梁22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以便与中心梁22平行。根据本公开,辅助梁23可以优选地在与中心梁22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到车辆后部。
辅助梁23也可以通过在车顶板21的底表面21d上形成的突出部分21a限定位置。辅助梁23也像中心梁22一样在碰撞时通过突出部分21a而被抑制或限制以便不改变辅助梁23的形状。
具有上述构造的根据本公开的车顶板组件20被安装在车辆的上部,即车顶。
车顶板组件20与车身分开在单个单元中制造,然后组装到车身。车身的车顶梁11和安装在车顶板21两侧的侧支架24通过使用诸如螺栓的紧固装置来组装。
此外,图8示出了在侧面碰撞时传递载荷的过程。由于车辆的侧面碰撞,当碰撞载荷施加到车顶梁11时,它被传递到车顶板21的侧端部21e。输送到车顶板21的侧端部21e的碰撞载荷主要由在车顶板21的侧端部21e上形成的中空部分21b和填充在中空部分21b中的芯材料(未示出)吸收。此后,它被悬爪22c拦截并受其支撑,该悬爪22c形成为在中心梁22的两个端部22d处向下弯曲,以用于吸收冲击而使得其不能朝向车辆内部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种形式,也可以将具有天窗的车顶板组件20组装到车身,其与当用没有天窗的车顶板组件20组装车身时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无论是否安装了天窗,都可以将车身制成共同结构。在根据选择而组装没有天窗的车辆时,可以将车顶板组件20与在具有天窗的车辆的组装中使用的车身的共同结构组装在一起。因此,无论是否安装天窗,车身的共同结构都可用于任何车顶板。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用的示例性形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形式,而是相反,旨在涵盖包括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18)
1.一种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包括:
车顶板,由复合材料制成并组装在车顶中;以及
中心梁,附接到所述车顶板的底表面,所述中心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所述车辆的车顶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车顶板由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车顶板由片状模塑料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车顶板的底表面上,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有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以用于限制所述中心梁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中心梁被布置在安装所述车辆的B柱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中心梁在所述中心梁的两个纵向侧处向上弯曲,以形成连接到所述车顶板的凸缘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中心梁通过粘合剂粘合到所述车顶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凸缘部分向下弯曲以形成与所述车顶板间隔开的凸起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中心梁的每个端部处形成有向下弯曲的悬爪,所述悬爪构造成限制所述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分向所述车辆的内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车顶板的底表面上形成有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以栅格形状突出的压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所述中心梁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有与所述中心梁平行的辅助梁,所述辅助梁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车辆的所述车顶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车顶板的底表面上、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有沿所述车辆的横向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以用于限制所述辅助梁的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辅助梁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部且与所述中心梁间隔开的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还包括在所述车顶板的底表面处形成的引导件,所述引导件沿着所述车顶板的周边以一定间隔间隔开且向下突出,并且所述引导件装配在所述车顶梁中形成的穿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间隔件插置在所述车顶板与所述车顶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所述间隔件由橡胶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处分别安装有侧支架,以用于将所述车顶板固定到所述车顶梁。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板组件,其中,在所述车顶板的两个侧端部处形成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具有呈闭合曲线的截面以便形成中空,并且在所述中空部分内填充有芯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172980 | 2017-12-15 | ||
KR1020170172980A KR102429065B1 (ko) | 2017-12-15 | 2017-12-15 | 차량의 루프 패널 어셈블리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27789A true CN109927789A (zh) | 2019-06-25 |
Family
ID=6681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40870.5A Pending CN109927789A (zh) | 2017-12-15 | 2018-11-29 | 车辆的车顶板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22040B2 (zh) |
KR (1) | KR102429065B1 (zh) |
CN (1) | CN10992778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4668A (zh) * | 2021-02-22 | 2022-08-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上部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74999B2 (ja) * | 2018-12-12 | 2020-10-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物品固定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53649A (ja) * | 2003-11-25 | 2005-06-16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自動車のルーフ廻り構造及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
CN101547828A (zh) * | 2007-08-06 | 2009-09-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上部车身结构 |
CN101659282A (zh) * | 2008-08-28 | 2010-03-03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顶侧结构 |
JP2012153186A (ja) * | 2011-01-24 | 2012-08-16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上部構造 |
CN103025553A (zh) * | 2010-08-25 | 2013-04-03 | 宝马股份公司 | 包括设有中心梁的顶盖开口的车辆滑移升降式顶盖 |
CN103079936A (zh) * | 2010-12-03 | 2013-05-01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 车辆的车顶结构 |
CN103140411A (zh) * | 2010-10-26 | 2013-06-0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树脂车顶安装结构 |
CN106029446A (zh) * | 2014-02-27 | 2016-10-12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车顶安装件的固定装置 |
KR20160128504A (ko) * | 2015-04-28 | 2016-11-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연속섬유복합소재 루프 랙 |
CN107234949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顶构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60021104U (ko) * | 1994-12-28 | 1996-07-18 | 자동차용 수지재 루프패널 취부구조 | |
KR100397910B1 (ko) | 2001-03-23 | 2003-09-13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루프패널의 보강구조 |
JP5811825B2 (ja) * | 2011-12-16 | 2015-11-1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樹脂ルーフ取付構造 |
KR101846864B1 (ko) * | 2012-09-07 | 2018-04-09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선 루프 차량의 상부 차체 구조 |
US10661838B2 (en) * | 2017-05-31 | 2020-05-26 | Honda Motor Co., Ltd. | Multi-material vehicle roof stiffener |
-
2017
- 2017-12-15 KR KR1020170172980A patent/KR102429065B1/ko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15 US US16/192,096 patent/US108220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1-29 CN CN201811440870.5A patent/CN10992778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53649A (ja) * | 2003-11-25 | 2005-06-16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自動車のルーフ廻り構造及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
CN101547828A (zh) * | 2007-08-06 | 2009-09-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上部车身结构 |
CN101659282A (zh) * | 2008-08-28 | 2010-03-03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顶侧结构 |
CN103025553A (zh) * | 2010-08-25 | 2013-04-03 | 宝马股份公司 | 包括设有中心梁的顶盖开口的车辆滑移升降式顶盖 |
CN103140411A (zh) * | 2010-10-26 | 2013-06-0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树脂车顶安装结构 |
CN103079936A (zh) * | 2010-12-03 | 2013-05-01 |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 车辆的车顶结构 |
JP2012153186A (ja) * | 2011-01-24 | 2012-08-16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体上部構造 |
CN106029446A (zh) * | 2014-02-27 | 2016-10-12 | 宝马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车顶安装件的固定装置 |
KR20160128504A (ko) * | 2015-04-28 | 2016-11-08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연속섬유복합소재 루프 랙 |
CN107234949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顶构造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4668A (zh) * | 2021-02-22 | 2022-08-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上部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90071988A (ko) | 2019-06-25 |
KR102429065B1 (ko) | 2022-08-04 |
US10822040B2 (en) | 2020-11-03 |
US20190185072A1 (en) | 2019-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12175B1 (en) | Vehicle of monocoque construction formed from thermoplastic resin members | |
US20150061320A1 (en)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 |
RU2012125183A (ru) | Задняя дверь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ная из усиленного волокном термопластика | |
KR20120044853A (ko) | 플라스틱 복합재를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팩 케이스 어셈블리 | |
CN207631172U (zh) | 车辆用保险杠加强件 | |
US9783240B2 (en) | Lateral upright for motor vehicle body shell | |
JP6032629B2 (ja) | 自動車の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 |
EP3538423B1 (en) | Chassis for a vehicle | |
US20120228888A1 (en) | Modular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 |
KR20110011084A (ko) | 차량용 크래쉬 박스 | |
CN211032769U (zh) | 一种碳纤维和钢板混合材料氢能汽车车身上边梁结构 | |
KR20220170481A (ko) | 플로어 구조체 | |
CN109927789A (zh) | 车辆的车顶板组件 | |
KR102111507B1 (ko) | 배터리 로워케이스 | |
CN104661902A (zh) | 下部包括复合材料制成的纵梁加强件的机动车辆车厢侧部 | |
CN108609059B (zh) | 车辆的底架结构 | |
KR102451872B1 (ko) | 차량용 하이브리드 범퍼 빔 | |
KR101391353B1 (ko) | 카본섬유강화플라스틱 소재의 일체형 차체 | |
CN205632676U (zh) | 一种汽车前机盖及汽车 | |
CN209776577U (zh) | 一种汽车门槛加强板结构 | |
KR101215113B1 (ko) | 자동차용 범퍼 백빔 | |
KR20190064170A (ko) | 임팩트 빔 | |
KR20180093982A (ko) | 횡 부재 및 충격 흡수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범퍼 빔 | |
CN203544116U (zh) | 一种改良的汽车车身型材梁及其安全保护结构 | |
CN204998629U (zh) | 发动机罩的加强板及发动机罩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