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0836B - 无油压缩机及其运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油压缩机及其运转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90836B CN109790836B CN201780060240.2A CN201780060240A CN109790836B CN 109790836 B CN109790836 B CN 109790836B CN 201780060240 A CN201780060240 A CN 201780060240A CN 109790836 B CN109790836 B CN 1097908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ge compressor
- compressor body
- gas
- oil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8/00—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8/24—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valves controlling pressure or flow rate, e.g. discharge valves or unloading valves
- F04C28/26—Control of, monitoring of,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valves controlling pressure or flow rate, e.g. discharge valves or unloading valves using bypass chan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无油压缩机(1)具备:无供油式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4);无供油式的第2级压缩机主体(6),其在空气的流路中连接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下游;吸入阀(2),其在空气的流路中连接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上游;配管(8e),其将第1级压缩机主体(4)和第2级压缩机主体(6)之间的取出点(P1)与吸入阀(2)和第1级压缩机主体(4)之间的合流点(P2)以空气能够流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分隔阀(26),其能够将配管(8e)中的空气的流路切断而设置,与吸入阀的关闭动作同步进行打开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油压缩机及其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无油压缩机多被作为高效率且对环境友好的压缩机使用。在无油压缩机中,有以2阶段将气体压缩的2级型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2级型无油压缩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8977号公报。
在压缩机中,有以下问题:如果暂时将运转停止,则到再开始运转而得到需要的喷出压力为止花费时间。为了防止该问题的发生,有将吸入阀节流等、在不进行吸气的情况下以无负荷状态继续运转的情况。如果以无负荷状态运转,则吸入压力和喷出压力下降。特别在2级型无油压缩机中,第1级压缩机主体中的吸入压力和喷出压力的下降不以相同程度发生,喷出压力比吸入压力更快地下降。这是因为,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喷出的气体进一步被第2级压缩机主体吸气。如果考虑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将喷出压力用吸入压力除得到的压缩比,则基于吸入压力和喷出压力的下降速度的差异,该压缩比在无负荷运转开始后暂时上升。如果压缩比上升,则如由热力学的泊松的关系式定义的那样,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将喷出温度用吸入温度除得到的温度比也上升。即,在无负荷运转开始后,第1级压缩机主体中的气体的温度暂时上升。例如在2级型无油螺旋压缩机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该温度上升,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阴阳一对的螺旋转子热膨胀而接触,不能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做出的,其目的是在无油压缩机中,抑制无负荷运转开始后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中的气体的温度上升,维持正常的运转。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油压缩机具备:无供油式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其将气体压缩;无供油式的第2级压缩机主体,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连接在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下游;吸入阀,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连接在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上游;循环线路,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将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与前述吸入阀和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以前述气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分隔阀,其能够将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的流路切断而设置,与前述吸入阀的关闭动作同步地进行打开动作。
根据该方案,当将吸入阀关闭而将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气体的供给切断时,能够以与其同步的方式由循环线路将气体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与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取出,向吸入阀与第1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送回。即,即使在使吸入阀进行关闭动作而成为无负荷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从循环线路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供给气体。因此,在无油压缩机中,能够抑制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将喷出压力用吸入压力除得到的压缩比的暂时性的上升。因而,无负荷运转开始后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中的气体的温度上升被抑制,能够维持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正常的运转。此外,能够经由循环线路将由第1级压缩机主体压缩后的气体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送回。因此,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中,将被压缩而升压后的空气再压缩,所以能够减少升压量。
前述无油压缩机也可以还具备循环流冷却部,其设置在前述循环线路中,用来将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冷却。
根据该方案,借助循环流冷却部能够使循环线路中的气体的温度下降。在压缩机中,从压缩效率的观点,优选的是气体的温度较低,通过使从循环线路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供给的气体的温度下降,能够抑制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喷出的气体的温度上升。特别是,在循环线路中流动的气体相比在通常运转状态时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喷出的气体是少量的。因而,循环流冷却部与在通常运转状态时将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喷出的气体冷却的冷却构造相比能够小型化。
前述无油压缩机也可以还具备除水部,其设置在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循环流冷却部的下游,用来从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将水分除去。
根据该方案,能够将由除水部除去了水分的状态的气体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供给,能够防止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中被供给水分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循环线路中设置有循环流冷却部的情况下,有气体通过被循环流冷却部冷却而产生水分的情况。因而,通过在循环流冷却部的下游设置除水部,能够将在循环流冷却部中产生的水分用除水部除去。
前述无油压缩机也可以还具备用来将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与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前述气体冷却的主流冷却部。
根据该方案,借助主流冷却部能够使向第2级压缩机主体供给的气体的温度下降,能够提高第2级压缩机主体的压缩效率。
在前述无油压缩机中,也可以将前述吸入阀及前述分隔阀一体地构成,以使前述关闭动作和前述打开动作在机械性的构造上同步。
根据该方案,通过将吸入阀和分隔阀一体地构成,能够减少零件件数而使结构简单化。进而,由于借助一体的机械性的构造而关闭动作和打开动作同步,所以能够防止在使分体的两个阀同步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关闭动作与打开动作的时间差,能够可靠地使其同步。
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也可以分别具有阴阳一对的螺旋转子。
根据该方案,如前述那样能够抑制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喷出的气体的温度上升,所以阴阳一对螺旋转子的因热膨胀造成的接触被抑制。因而,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所以如上述方案那样将本发明的应用对象设为无油螺旋压缩机是有效的。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油压缩机的运转方法,所述无油压缩机具备:无供油式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其将气体压缩;第2级压缩机主体,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连接在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下游;吸入阀,其用来调整由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吸气的前述气体的量;循环线路,其将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与前述吸入阀和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以气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连接;以及分隔阀,其能够将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的流路切断而设置;使前述吸入阀的关闭动作与前述分隔阀的打开动作同步。
根据该方法,通过使吸入阀与分隔阀同步而动作,即使在使吸入阀进行关闭动作而成为无负荷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立即从循环线路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供给气体。因此,在无油压缩机中,能够抑制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将喷出压力用吸入压力除得到的压缩比的暂时性的上升,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此外,能够防止循环线路中的倒流。这里,所谓的倒流,是指从吸入阀与第1级压缩机主体之间到第1级压缩机主体与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气体以旁通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方式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无油压缩机中,具备循环线路、以及能够将循环线路中的气体的流路切断而设置且与吸入阀的关闭动作同步而进行打开动作的分隔阀,所以能够抑制无负荷运转开始后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温度上升,维持正常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油压缩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无油压缩机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3A是通常运转状态时的切换阀的概略剖视图。
图3B是无负荷运转状态时的切换阀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油压缩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有关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油压缩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有关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油压缩机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无油螺旋压缩机为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旋压缩机1(以下,有仅称作压缩机1的情况)具备吸入阀2、第1级压缩机主体4和第2级压缩机主体6。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将作为气体的一例的空气阶段性地压缩,向未图示的供给目标喷出。
第1级压缩机主体4经由夹设有吸入阀2的配管8a将空气从吸气口4a吸气。从吸气口4a吸气的空气被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内部的阴阳一对的螺旋转子(未图示)压缩。在压缩后,第1级压缩机主体4将压缩空气从喷出口4b喷出。喷出的压缩空气经由夹设有中间冷却器10及存水弯12的配管8b被向第2级压缩机主体6压送。中间冷却器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主流冷却部。
第2级压缩机主体6经由配管8b从吸气口6a将空气吸气。从吸气口6a吸气的空气被第2级压缩机主体6的内部的阴阳一对螺旋转子(未图示)压缩。在压缩后,第2级压缩机主体6将压缩空气从喷出口6b喷出。喷出的压缩空气经由夹设有后置冷却器14及止回阀16的配管8c被向接收罐18压送。
接收罐18内的压缩空气经由夹设有喷出阀20的配管8d被向未图示的供给目标供给。当有来自供给目标的需要时,将喷出阀20打开而将压缩空气向供给目标供给,当没有需要时将喷出阀20关闭。
夹设在配管8a中的吸入阀2例如是流量调整阀,被后述的控制装置22控制开度。代之,吸入阀2也可以仅具有容许或切断空气的吸气的功能。通过将吸入阀2切换,压缩机1的运转状态被切换。具体而言,当吸入阀2被打开时成为通常运转状态,当吸入阀2被关闭时成为无负荷运转状态。
夹设在配管8b中的中间冷却器10为了使因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压缩热而上升的压缩空气的温度下降而设置。在压缩机中,从压缩效率的观点,作为气体的空气的温度优选的是较低,通过由中间冷却器10使向第2级压缩机主体6供给的空气的温度下降,能够提高第2级压缩机主体6的压缩效率。此外,存水弯12为了将被中间冷却器10冷却而冷凝的压缩空气中的水分除去而设置。中间冷却器10的形态没有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在配管8b内的压缩空气与外界气体间热交换的空冷式的热交换器。本实施方式的存水弯12具备除湿过滤器12a和储水罐12b。存水弯12将配管8b内的压缩空气的水分用除湿过滤器12a除去,将除去的水分向储水罐12b回收。但是,存水弯12的形态也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具有除水功能的任意的形态。
夹设在配管8c中的后置冷却器14为了使因第2级压缩机主体6中的压缩热而上升的压缩空气的温度下降而设置。后置冷却器14的形态没有被特别限定,与中间冷却器10同样,例如也可以是热交换器。此外,与中间冷却器10同样,也可以在其下游设置存水弯。
此外,在配管8c中,在止回阀16的下游,设置有用来测量配管8c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4。由压力传感器24测量的压力值被向控制装置22输出。
与配管8c连接的接收罐18是用来将向未图示的供给目标供给的压缩空气暂时地积存的部件,例如是钢制的罐。另外,压力传感器24也可以不是设置在配管8c中,而是设置在接收罐18上,测量积存在接收罐18内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配管8e,其将配管8b的存水弯12的下游的取出点P1与配管8a及配管8e的合流点P2连接以使气体能够流动。在配管8e中,设置有用来容许或切断配管8e中的压缩空气的流路的分隔阀26。配管8e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循环线路。
控制装置22由程序装置等硬件和安装在其中的软件构建。控制装置22基于从压力传感器24接收到的压力值,至少控制吸入阀2和分隔阀26。具体而言,在从压力传感器24接收到的压力值充分高、即在接收罐18内充分确保了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将吸入阀2节流而切换为无负荷运转状态,将压缩空气的制造待机。进而,在向该无负荷运转状态的切换的同时,将分隔阀26打开,容许配管8e内的压缩空气的流通。向通常运转状态返回时,将吸入阀2打开,同时将分隔阀26关闭。即,吸入阀2及分隔阀26同步地进行开闭动作。关于吸入阀2及分隔阀26的同步,更详细地讲,在切换为无负荷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吸入阀2的节流完成的同时将分隔阀26打开。此外,在切换为通常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分隔阀26的封闭完成的同时开始将吸入阀2打开。由此,能够避免两者的阀2、26被打开的状态,能够防止后述的倒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旋压缩机1,能够由配管8e将压缩空气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4与第2级压缩机主体6之间的取出点P1取出,向吸入阀2与第1级压缩机主体4之间的合流点P2送回。因此,在将吸入阀2节流而成为无负荷运转状态的情况下,也经由配管8e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4供给空气,所以抑制了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将喷出压力用吸入压力除得到的压缩比的暂时性的上升。因而,在无油螺旋压缩机1中,无负荷运转开始后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4中的空气的温度上升被抑制,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此外,能够抑制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阴阳一对螺旋转子的因热膨胀造成的接触。此外,能够经由配管8e将由第1级压缩机主体4压缩后的空气在不向外部放气的情况下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4送回。因此,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4中,成为将被压缩而升压后的空气再压缩的情况,所以能够减少升压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吸入阀2和分隔阀26同步而动作。因此,能够防止配管8e中的倒流。这里,所谓的倒流,是指从吸入阀2与第1级压缩机主体4之间到第1级压缩机主体4与第2级压缩机主体6之间、气体以旁通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方式流动。
(变形例)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将吸入阀2(参照图1)和分隔阀26(参照图1)一体化,做成1个切换阀50。在本变形例中,切换阀50设置于配管8a与配管8e的合流点。
如图3A、图3B所示,切换阀50的外形由大致圆筒状的壳体52划定。在壳体52内,设置有将壳体52内的区域分为第1吸入室54、第2吸入室56和活塞室58的2个分隔壁60、61。在壳体52上,设置有将空气向第1吸入室54导入的第1导入口52a、将空气从第1吸入室54导出的第1导出口52b、将空气向第2吸入室56导入的第2导入口52c、和将空气从第2吸入室56导出的第2导出口52d。第1导入口52a连接于配管8a。第2导入口52c连接于从配管8e分支出配管8b的取出点P1。第1导出口52b和第2导出口52d连接于配管8a和配管8e合流的合流点P2。
在壳体52内的活塞室58中,以与壳体52的内壁周圈接触的方式配置有活塞62,被活塞62分隔为第1活塞空间58a和第2活塞空间58b。活塞62能够在活塞室58内滑动,随着活塞62的滑动,第1活塞空间58a和第2活塞空间58b的大小增减。在壳体52上,设置有将空气向第1活塞空间58a供给的第1供给口52e和将空气向第2活塞空间58b供给的第2供给口52f。通过从第1供给口52e及第2供给口52f的某一方供给压缩空气、从另一方将空气排出,使第1活塞空间58a和第2活塞空间58b内的空气产生压力差,能够使活塞62移动。
在活塞62上安装着连接杆64。连接杆64将分隔壁60、61贯通而延伸到第1吸入室54内及第2吸入室56内。在连接杆64的两端,安装着能够将第1导入口52a封堵的大小的圆板状的第1阀体66、和能够将第2导入口52c封堵的大小的圆板状的第2阀体68。即,第1阀体66及第2阀体68与活塞62一起移动,能够将第1导入口52a和第2导入口52c分别封堵。
图3A表示通常运转状态。在该状态下,空气被从第1导入口52a吸入,经由第1吸入室54,被从第1导出口52b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4侧喷出。为了实现通常运转状态,从第1供给口52e向第1活塞空间58a内供给压缩空气,使活塞62朝向第2吸入室56移动。随着活塞62的移动,借助连接杆64与活塞62连接的第1阀体66及第2阀体68也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第1导入口52a被开放,第2导入口52c被第2阀体68封堵。
图3B表示无负荷运转状态。在该状态下,从第1级压缩机主体4喷出的压缩空气被从第2导入口52c吸入,经由第2吸入室56,被从第2导出口52d向合流点P2侧喷出。为了实现无负荷运转状态,从第2供给口52f向第2活塞空间58b内供给压缩空气,使活塞62朝向第1吸入室54移动。随着活塞62的移动,借助连接杆64与活塞62连接的第1阀体66及第2阀体68也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第1导入口52a被第2阀体68封堵,第2导入口52c被开放。
这些状态的切换如上述那样被控制装置22(参照图2)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2切换从第1供给口52e和第2供给口52f的哪个向活塞室58供给压缩空气。用来向活塞室58供给压缩空气的配管虽然没有图示,但例如也可以从配管8d分支并连接于第1供给口52e和第2供给口52f。
另外,作为切换阀50的形态而在图3A、图3B中表示了其一例,但切换阀50的形态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电磁阀等,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形态。但是,在使用两个独立的阀的情况下,有在两个阀中发生将通常运转状态和无负荷运转状态切换时的时间差的情况。因此,优选的是如本变形例那样通过使用一个机械性的构造的切换阀来切换它们的状态,或使用一个三通阀那样的机械性的构造的阀来切换。
(第2实施方式)
图4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旋压缩机1。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出点P1的位置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管8b中,取出点P1设置在中间冷却器10的上游。即,将由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压缩后且由中间冷却器10的冷却前的压缩空气经由配管8e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4送回。由于取出点P1设置在中间冷却器10的上游,所以在配管8e中流动的空气不被冷却。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配管8b、8e循环的空气的水分不冷凝,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4中不会发生水分的不良影响,所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存水弯12被省略。但是,由于对第2级压缩机主体6供给在配管8b中被中间冷却器10冷却的空气,所以也可以在中间冷却器10的下游设置存水弯。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经由配管8e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4送回的压缩空气也可以处于由中间冷却器10的冷却前,由此能够使由中间冷却器10冷却的压缩空气的量减少。即,能够降低中间冷却器10的处理能力,能够使中间冷却器10小型化。
(第3实施方式)
图5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旋压缩机1。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还设置有中间冷却器11以外,与第2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于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个中间冷却器10、11。一方的中间冷却器10在配管8b中设置在取出点P1的下游。另一方的中间冷却器11在配管8e中设置在分隔阀26的上游。中间冷却器1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主流冷却部。中间冷却器1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循环流冷却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借助中间冷却器11,能够使配管8e中的空气的温度下降,能够防止无负荷运转状态下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4的喷出温度的上升。特别是,在配管8e中流动的空气与在通常运转状态时在配管8b中流动的气体相比是少量的。因而,能够使中间冷却器11比在通常运转状态时将在配管8b中流动的气体冷却的中间冷却器10小型化。
(第4实施方式)
图6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无油螺旋压缩机1。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存水弯13的位置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相同。因而,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存水弯(除水部)13在配管8e中设置在分隔阀26的上游。存水弯13的形态与前面的实施方式是同样的,具备除湿过滤器13a和储水罐13b。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由存水弯13除去水分后的状态的空气向第1级压缩机主体4供给,能够防止在第1级压缩机主体4中被供给水分而发生不良影响的情况。特别是,在配管8e中设置有中间冷却器11的情况下,有空气通过被中间冷却器11冷却而产生水分的情况。因而,通过在中间冷却器11的下游设置存水弯13,能够将在中间冷却器11中产生的水分用存水弯12除去。
根据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形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各种各样地变更而实施。例如,也可以将适当组合了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的形态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 无油螺旋压缩机
2 吸入阀
4 第1级压缩机主体
4a 吸气口
4b 喷出口
6 第2级压缩机主体
6a 吸气口
6b 喷出口
8a~8e 配管
10 中间冷却器(主流冷却部)
11 中间冷却器(循环流冷却部)
12 存水弯
12a 除湿过滤器
12b 储水罐
13 存水弯(除水部)
13a 除湿过滤器
13b 储水罐
14 后置冷却器
16 止回阀
18 接收罐
20 喷出阀
22 控制装置
24 压力传感器
26 分隔阀
50 切换阀
52 壳体
52a 第1导入口
52b 第1导出口
52c 第2导入口
52d 第2导出口
52e 第1供给口
52f 第2供给口
54 第1吸入室
56 第2吸入室
58 活塞室
58a 第1活塞空间
58b 第2活塞空间
60、61 分隔壁
62 活塞
64 连接杆
66 第1阀体
68 第2阀体。
Claims (8)
1.一种无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无供油式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其将气体压缩;
无供油式的第2级压缩机主体,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连接在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下游;
吸入阀,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连接在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上游;
循环线路,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将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与前述吸入阀和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以前述气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连接;以及
分隔阀,其能够将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的流路切断而设置,与从通常运转状态向无负荷运转状态切换的前述吸入阀的关闭动作同步地进行打开动作,与从无负荷运转状态向通常运转状态切换的前述吸入阀的打开动作同步地进行关闭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循环流冷却部,其设置在前述循环线路中,用来将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冷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除水部,其设置在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循环流冷却部的下游,用来从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将水分除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来将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与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前述气体冷却的主流冷却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吸入阀及前述分隔阀一体地构成,以使前述关闭动作和前述打开动作在机械性的构造上同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分别具有压缩空气的阴阳一对的螺旋转子。
7.一种无油压缩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油压缩机具备:
无供油式的第1级压缩机主体,其将气体压缩;
无供油式的第2级压缩机主体,其在前述气体的流路中连接在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的下游;
吸入阀,其用来调整由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吸气的前述气体的量;
循环线路,其将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与前述吸入阀和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之间的点以前述气体能够流动的方式连接;以及
分隔阀,其能够将前述循环线路中的前述气体的流路切断而设置;
使从通常运转状态向无负荷运转状态切换的前述吸入阀的关闭动作与前述分隔阀的打开动作同步,使从无负荷运转状态向通常运转状态切换的前述吸入阀的打开动作与前述分隔阀的关闭动作同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油压缩机的运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气体为空气,前述第1级压缩机主体和前述第2级压缩机主体利用各自的阴阳一对的螺旋转子压缩前述空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30311A JP6705736B2 (ja) | 2016-11-28 | 2016-11-28 | オイルフリー圧縮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JP2016-230311 | 2016-11-28 | ||
PCT/JP2017/042043 WO2018097190A1 (ja) | 2016-11-28 | 2017-11-22 | オイルフリー圧縮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90836A CN109790836A (zh) | 2019-05-21 |
CN109790836B true CN109790836B (zh) | 2020-05-19 |
Family
ID=6219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60240.2A Active CN109790836B (zh) | 2016-11-28 | 2017-11-22 | 无油压缩机及其运转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05736B2 (zh) |
CN (1) | CN109790836B (zh) |
TW (1) | TWI661128B (zh) |
WO (1) | WO20180971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60733B2 (ja) * | 2019-03-20 | 2022-10-25 | コベルコ・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 吸気調整弁 |
JP7214613B2 (ja) * | 2019-12-03 | 2023-01-30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圧縮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圧縮システム及び水素ステーション |
JP7502229B2 (ja) * | 2021-05-06 | 2024-06-18 | コベルコ・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 発電装置および発電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84899U (zh) * | 1985-05-11 | 1986-11-18 | ||
JP2006329001A (ja) * | 2005-05-24 | 2006-12-07 | Calsonic Compressor Inc | 気体圧縮機 |
JP2007170216A (ja) * | 2005-12-20 | 2007-07-05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空気圧縮機 |
CN102691578A (zh) * | 2011-03-18 | 2012-09-26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控制与涡轮机相关联的燃料供应的系统和方法 |
CN102706022A (zh) * | 2010-10-13 | 2012-10-03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冷冻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17420B2 (ja) * | 2000-10-31 | 2006-09-06 |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 回転速度可変形オイルフリースクリュー圧縮機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
-
2016
- 2016-11-28 JP JP2016230311A patent/JP6705736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22 CN CN201780060240.2A patent/CN109790836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22 WO PCT/JP2017/042043 patent/WO20180971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1-27 TW TW106141095A patent/TWI661128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84899U (zh) * | 1985-05-11 | 1986-11-18 | ||
JP2006329001A (ja) * | 2005-05-24 | 2006-12-07 | Calsonic Compressor Inc | 気体圧縮機 |
JP2007170216A (ja) * | 2005-12-20 | 2007-07-05 |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 空気圧縮機 |
CN102706022A (zh) * | 2010-10-13 | 2012-10-03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冷冻装置 |
CN102691578A (zh) * | 2011-03-18 | 2012-09-26 | 通用电气公司 | 用于控制与涡轮机相关联的燃料供应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25786A (zh) | 2018-07-16 |
JP6705736B2 (ja) | 2020-06-03 |
CN109790836A (zh) | 2019-05-21 |
JP2018087503A (ja) | 2018-06-07 |
TWI661128B (zh) | 2019-06-01 |
WO2018097190A1 (ja) | 2018-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22064B1 (ko) | 냉동 장치 | |
CN109790836B (zh) | 无油压缩机及其运转方法 | |
KR101179981B1 (ko) | 냉동 장치 | |
JP6078361B2 (ja) | 空気圧縮機 | |
CN106595105B (zh) | 空气调节器 | |
KR20100095601A (ko) | 냉동 장치 | |
CN110939570B (zh) | 喷油多级压缩机装置和用于控制该压缩机装置的方法 | |
WO2016117037A1 (ja) | 冷凍装置 | |
JP2007232230A (ja) | 冷凍装置 | |
JP2017146061A (ja) | 空気調和機 | |
KR101220663B1 (ko) | 냉동장치 | |
JP6080031B2 (ja) | 冷凍装置 | |
JP2011133205A (ja) | 冷凍装置 | |
KR101190317B1 (ko) | 냉동장치 | |
KR101332478B1 (ko) | 냉동장치 | |
CN103791657A (zh) | 制冷装置 | |
KR102017406B1 (ko) | 히트 펌프 | |
CN114364929B (zh) | 室外单元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 |
JP6467682B2 (ja) | 冷凍装置 | |
KR20110074710A (ko) | 냉동장치 | |
CN108027178B (zh) | 热泵 | |
JP5573302B2 (ja) | 冷凍装置 | |
WO2025013761A1 (ja) | 圧縮システム | |
EP4145061A1 (en) |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
JP5449881B2 (ja) | 冷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hengang Compressor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Kobe Steel,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