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83A - 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 Google Patents
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983A CN1096983A CN 93107752 CN93107752A CN1096983A CN 1096983 A CN1096983 A CN 1096983A CN 93107752 CN93107752 CN 93107752 CN 93107752 A CN93107752 A CN 93107752A CN 1096983 A CN1096983 A CN 10969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ne
- man
- weight
- making
- tourist s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其特点是
制法包含:原料处理、定型模打底上色处理、灌模定型
与补强处理、脱模与表面处理等四个步骤,制造出一
种具有如真石般形状、质地、触感、色泽的人造景观
石,该石重量约为等体积真石重量的1/3;本发明产
品易搬运、施工、省劳力与工时、成本低,且具有防火、
隔热、减轻装璜建筑物的荷重和维护自然景观等特
点。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特别是指一种重量远较真石轻、易搬运施工、可防火隔热、具有与真石相同质感的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生活在地窄人稠的都市中的人们特别喜爱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因而城市的建筑师们争相采用自然景观的造景设计来美化城市、宾馆、学校、工厂,以致家庭;然而,造景所需的石材均采自山林或海滨,这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也消耗不小的财力;同时自然景观区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再有,天然石材较重,如在室内或楼顶装璜时,可能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因此,在建筑业中有以环氧树脂等聚合物制造假山假石,但它与真石的质地比较相差悬殊,更可虑的是树脂、塑胶类,为可燃性材料,使用不安全,且日后废弃时,易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形状、质地、触感、色泽与真石几乎相同,且取材容易、制造简便、成本低,还具有防火隔热的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填充料、打底上色料、补强料和着色彩绘颜料配合而成;填充料是以水硬性物质加水及发泡剂混合而成;打底上色料是以非水硬性无机质材料与水硬性物质加水及颜料混合;补强料是以硬质的钢条、钢网、钢架等具有抗拉力的金属材料构成;着色彩绘颜料是以适用于石材等无机质着色,并使其具有天然石材色泽的颜料组成。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产品具有天然石般质地、花纹与色泽的景观石,重量轻,能降低景观装璜建材的成本,省工、省时、施工快速,且能防火隔热、并减轻装璜建筑物的荷重、维护装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更能使自然景观的造景设计大量美化都市的同时,保护了大自然的山林、雅石;达到美化人们生活环境与维护自然生态景观。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工艺流程图。
参见图1;本发明制法包含:1原料处理;2定型模打底上色处理;3灌模定型与补强处理;4脱模与表面处理等主要步骤;
1、原料处理:本发明的主要填充原料以约100份重量的水泥等水硬性物质,约0.1至1份重量的高分子性发泡剂,有约30至60份重量的水组成,亦可依欲仿制真石的底色添加适量的着色颜料与之混合,其中高分子性发泡剂为含C1~C12烷基的乙烯性不饱和羧酸单体及其盐类的同元聚合物或共聚合物等具稳定发泡性的发泡剂,调制填充原料时,先将发泡剂与水置于搅拌打制机中,以转速约250~650rpm先搅拌打制2~4分钟,再添加水泥及色料等原料,搅拌打制3~6分钟,使发泡剂完全起泡并与水泥均匀混合成-发泡状的填充原料,泡沫水泥填充原料的泡沫量愈大则硬化后的密度愈小,因而降低泡沫水泥填充原料的抗压强度,故为使景观石不仅质轻,也能保持轻佳的强度须控制发泡剂内使用量,以调整泡沫水泥中的空气含量及其抗压强度,控制硬化后的泡沫水泥重量约维持于等体积真石重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含空气量约为33%),可达到质量轻易搬运,并具理想的抗压强度。下面提供一发泡剂使用量与空气量及抗压强度的试验数据供参考。
发泡剂作用量% | 空气量% | 抗压强度28天 kg/cm |
0.2 | 31.5 | 29 |
0.4 | 43.2 | 17 |
0.6 | 48.6 | 12 |
1.0 | 57.7 | 7 |
2、橡胶模的打底上色处理-在灌料前需将具有真石形状的橡胶模先行打底,以防止灌料脱模后的景观石表面留有气泡或出现龟裂等瑕疵,并使景观石表面具有真石般的质地,打底上色料的成份由3份重量的水泥或石膏等水硬性物质与1份重量的非水硬性无机质材料(如天然石粉或碳酸钙、矽砂、皂土、滑土、矽藻土、粘土、氧化矽粉末、飞灰、矽石粉末、高岭土、高炉炉渣等单一或至少两种混合的材料。)及适量的着色颜料与水混合搅拌,使成浓稠性的打底上色料,以均匀涂布或喷洒在橡胶模内壁,着色颜料的颜色可依所欲复制的真石色为准。
3、灌模定型与补强处理-橡胶模经过打底上色处理后即可将原料泡沫水泥徐徐灌入橡胶模中,使泡沫水泥能填满橡胶模内的各凹洼面,以防止大气泡存留在橡胶模壁;若所制成品体积较大或较长时,为增加其抗拉力与强度,可在灌模静置1小时左右或视其硬化程度,待泡沫水泥开始硬化呈半凝结状时,再依成品形状体积或长度所需,压入预设的钢架或钢条,钢网在半凝结的泡沫水泥中,使其停置在橡胶模中央部位,再以重新调配的泡沫水泥均匀涂抹复盖压入钢条或钢网及凹痕处。本发明的形状取材于天然原石或其它石雕艺术品等,复制模以橡胶等质地软且具有韧性的材质为好,它能使细致的石纹清晰的复制出来,达到重现原石的功效。
4、脱模与表面处理-本发明人造景观石经过定型与补强处理后约静置24小时,待其完全硬化凝固后即可脱模,脱模后的成品可视其需要而进行修饰磨边等加工,若成品表面需加深其颜色或欲有二种以上的色彩时,在成品表面以喷漆或彩绘进行表面处理,使成品重现天然原石的花纹、色泽与质感。
Claims (7)
1、一种人造景观石,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填充料、打底上色料、补强料和着色彩绘颜料配合而成:
a,填充料是以水硬性物质加水及发泡剂混合而成;
b,打底上色料是以非水硬性无机质材料与水硬性物质加水及颜料混合;
c,补强料是以硬质的钢条、钢网、钢架等具有抗拉力的金属材料构成;
d,着色彩绘颜料是以适用于石材等无机质着色,并使其具有天然石材色泽的颜料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石,其特征是填充料中的水硬性物质为水泥,发泡剂是含C1~C12烷基的乙烯性不饱和羧酸单体及盐类的同元聚合物或共聚合物,组成物成份比为100份重量的水泥加入0.1~1份重量的发泡剂及30~60份重量的水,在填料中亦可加入适量的着色颜料,使色料在其中均匀着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景观石,其特征是在打底色上色料中的水硬性物质为水泥或石膏,而非水硬性无机质材料为天然石粉或碳酸钙、矽砂、皂土、滑土、砂藻土、粘土、氧化矽粉末、飞灰、矽石粉末、高岭土、高炉炉渣等单一或至少两种混合而成;打底上色料的成份为3份重量的水硬性物比1份重量的非水硬性无机质材料,并加入适量的着色颜料及水份调制成浓稠状。
4、一种人造景观石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制法分四个步骤:
原料处理-将填充料中的0.1~1份重量的发泡剂与30~60份重量的水置入搅拌机中,以250~650rpm的转速搅拌2~4分钟,再加入100份重量的水泥,继续搅拌3~6分钟,成为一种泡沫水泥;
定型模打底上色处理-将定型模内部以打底上色料均匀喷洒涂布;
灌模定型与补强处理-将填充料灌入定型模中,并放入补强料;
脱模与表面处理-待填充料凝结硬化后可脱膜,加以磨边修饰,后着色彩绘颜料,通过喷洒或涂布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具有真石的色泽与花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景观石的制法,其特征是定型模用橡胶等软性、韧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且打底上色料需均匀涂布在定型模壁上,使打底上层可防止龟裂或产生气泡孔,并使景观石表面可形成如真石般的表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景观石的制法,其特征是在灌模定型与补强处理中,补强料须待填充料呈半凝结状态时,方可压入填充料中的适当位置,并以泡沫水泥填平压痕,静置凝固硬化。
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人造景观石的制法,其特征是静置硬化定型时间约为24小时,然后再脱模与表面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107752 CN1096983A (zh) | 1993-06-30 | 1993-06-30 | 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3107752 CN1096983A (zh) | 1993-06-30 | 1993-06-30 | 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983A true CN1096983A (zh) | 1995-01-04 |
Family
ID=4986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3107752 Pending CN1096983A (zh) | 1993-06-30 | 1993-06-30 | 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983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58611A1 (fr) * | 2003-12-18 | 2005-06-30 | Jianfang Huang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surface en fausse pierre |
CN102343760A (zh) * | 2010-07-30 | 2012-02-08 | 黄华军 | 一种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塑石假山制造方法 |
CN104029550A (zh) * | 2013-03-04 | 2014-09-10 | 翁新生 | 一种室内景观石的底座及其制造工艺 |
CN105291676A (zh) * | 2015-11-10 | 2016-02-03 | 杨福胜 | 一种高仿真人造钟乳石制作方法 |
CN107351596A (zh) * | 2017-08-30 | 2017-11-17 | 师秀娜 | 一种泰山玉表面处理工艺 |
CN108083845A (zh) * | 2018-02-12 | 2018-05-29 | 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715342A (zh) * | 2020-12-29 | 2021-04-30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地表水岸生态保育景石及制作方法 |
-
1993
- 1993-06-30 CN CN 93107752 patent/CN109698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58611A1 (fr) * | 2003-12-18 | 2005-06-30 | Jianfang Huang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surface en fausse pierre |
CN102343760A (zh) * | 2010-07-30 | 2012-02-08 | 黄华军 | 一种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塑石假山制造方法 |
CN104029550A (zh) * | 2013-03-04 | 2014-09-10 | 翁新生 | 一种室内景观石的底座及其制造工艺 |
CN104029550B (zh) * | 2013-03-04 | 2017-03-22 | 翁新生 | 一种室内景观石的底座的制造工艺 |
CN105291676A (zh) * | 2015-11-10 | 2016-02-03 | 杨福胜 | 一种高仿真人造钟乳石制作方法 |
CN107351596A (zh) * | 2017-08-30 | 2017-11-17 | 师秀娜 | 一种泰山玉表面处理工艺 |
CN107351596B (zh) * | 2017-08-30 | 2020-06-30 | 师秀娜 | 一种泰山玉表面处理工艺 |
CN108083845A (zh) * | 2018-02-12 | 2018-05-29 | 威海南海碳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假山的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715342A (zh) * | 2020-12-29 | 2021-04-30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地表水岸生态保育景石及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7384C (zh) | 人造文化石生产工艺 | |
CN1225345A (zh) | 一种新型人造石制品 | |
US7051483B2 (en) | Laminate concrete panel | |
CN1096983A (zh) | 人造景观石及其制法 | |
CN103015648A (zh) | 一种新型压模仿石墙面加工方法 | |
CN105152590B (zh) | 一种采用高湿污泥生产轻质人造文化石产品的方法 | |
US5478390A (en) | Cuttable concrete, its process of manufacture and its process of molding | |
US2993799A (en) | Plastic 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same | |
US5520298A (en) | Method of decorating concrete | |
CN105060928B (zh) | 一种利用高湿污泥制作轻质仿木构件产品的方法 | |
CN1143713A (zh) | 人造溶洞的制作方法 | |
KR100579811B1 (ko) | 폐석분을 이용한 인조석의 제조방법 | |
RU2452715C1 (ru) |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екоративных изделий с наполнителем из янтаря и/или отходов его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варианты) | |
CN105110727A (zh) | 一种覆盖型的装饰性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 |
CN85103491A (zh) | 能形成类陶瓷涂层的涂料组成及配制此种涂料组合物的方法 | |
CN104140224A (zh) | 仿天然石材灌铸石 | |
CN107935473A (zh) | 一种彩色路面砖的制备方法 | |
CN110255984A (zh) | 一种混凝土仿蘑菇石块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83698A (zh) | 闪光绿砂岩浮雕墙砖的制作方法 | |
EP1028857A1 (de) | Naturstein-imitation für verzierungsbaut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herstellung | |
US20060196393A1 (en) | Composite mineral counter tops | |
KR100443146B1 (ko) | 폐타이어를 이용한 건축재 제조방법 | |
CN107311581A (zh) | 一种新型轻质外挂装饰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00079671A (ko) | 폐합성수지와 폐석회를 이용한 다용도 방음벽재 | |
CN2321637Y (zh) | 复合型人造石装饰制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