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0264B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50264B CN109650264B CN201910059001.6A CN201910059001A CN109650264B CN 109650264 B CN109650264 B CN 109650264B CN 201910059001 A CN201910059001 A CN 201910059001A CN 109650264 B CN109650264 B CN 1096502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plate
- rod
- fixed
- ro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42—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 B66C1/425—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motor actuated
- B66C1/427—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motor actuated by hydraulic or pneumatic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9/00—Travelling gear incorporated in or fitted to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9/14—Trolley or crane travel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支撑竖杆、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竖杆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横杆,所述移动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支撑横杆的上表面,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移动组件的底面,所述夹持组件安装于升降组件下端;本发明通过移动电机和第一气缸进行驱动,移动灵活,确保夹持组件能够快速且精准的位于车门的正上方;该装置具有两个夹持组件,可以同时对两个车门进行夹持加工,生产效率高;通过将两个夹持组件呈对称设置,可同时对两个待加工车门进行加工,无需大量人手,操作方便;通过在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的内侧设置缓冲垫,避免车门表面划伤,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加工是在许多相关联的工业和有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企业,汽车上使用着许多部门的产品,而且从毛坯加工到整车装配,需要采用各类加工技术,只有在专业化协作的生产体系下,汽车工业才得以不断进步并保持在机械行业中的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车门在加工前需要对车门进行夹持固定,现有的车门夹持装置夹持车门时需要将通过其他转运装置将车门运输到车门夹持装置上进行夹持,该类车门夹持装置操作不方便,只具有单一的夹持固定功能,无法对夹持车门进行移动和翻转,需要配合其他设备使用,操作较为复杂,而且该类车门夹持装置很难满足一些复杂条件,当加工时对车门的角度存在要求时,普通的车门夹持装置无法办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通过移动电机进行驱动,通过启动第一气缸,从而使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在第一横杆之间来回移动,从而使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在两个第二横杆之间来回移动,保证了夹持组件灵活地进行水平移动,从而确保夹持组件能够快速且精准的位于待加工车门的正上方;通过在第二横杆的上表面设置两个移动顶板,并在移动顶板的下端设置与之对应的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使该装置具有两个夹持组件,可以同时对两个车门进行夹持,夹持车门的数量大,提升了每次加工车门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两个夹持组件呈对称设置,从而使两个夹持组件所夹持的车门的待加工面相对应且朝向中间位置,一个工作人员可同时对两个待加工车门进行加工处理,无需大量人手,操作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通过在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的内侧表面设置由橡胶材料构成缓冲垫,可以使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对待加工车门夹持的过程中提供缓冲,避免其将待加工车门表面划伤,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通过在支撑竖杆的下端设置支撑底板,在支撑竖杆的内侧表面固定连和支撑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斜杆,使该装置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从而提升了该装置安全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包括支撑竖杆、移动组件、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竖杆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竖杆两个为一组呈相对分布,所述支撑竖杆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横杆,所述移动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支撑横杆的上表面,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安装于移动组件的底面,所述夹持组件固定安装于升降组件下端;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第二横杆,且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机、竖板和第一固定座,且所述竖板位于移动电机和第一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竖板,且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第一传动轮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移动顶板,所述移动顶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与同步带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顶板的底面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横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固定安装于移动顶板的底面,所述连接顶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竖板,所述安装竖板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表面相对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滑槽与第二气缸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纵向设置的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在第二滑块的内侧表面呈相对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第二气缸下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表面铰接有第三气缸,且所述第三气缸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板,两个所述转轴板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贯穿连接有两块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连接端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连接底板;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横向且平行设置夹持横杆,两个所述夹持横杆的上表面均与连接底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横杆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应的第二导轨,两个所述夹持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固定夹持杆,所述固定夹持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横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第三固定板,两个所述夹持横杆之间垂直固定有若干个第三固定杆,所述夹持横杆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夹持杆,所述移动夹持杆与固定夹持杆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夹持杆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有两个移动托板,所述移动托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夹持杆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且所述第四气缸位于两个移动托板之间,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夹持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夹持板。
进一步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支撑底板,所述支撑竖杆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二横杆的底面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三滑块,且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二气缸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二气缸内侧表面的上部。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连接于安装竖板外侧表面的下侧边缘处。
进一步在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垫,且所述缓冲垫为橡胶材料构成。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同时启动两个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通过第二横杆移动,第二横杆带动与其两端固定的第一横杆移动,第一横杆带动移动顶板移动,启动移动电机,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与其端部固定的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同步带通过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配合使用,固定夹板横向移动,固定夹板通过与其固定的第二固定杆带动移动顶板横向转动,移动顶板带动与其底面固定的升降组件横向移动,升降组件带动与其下端相连接的夹持组件横向移动,并使其位于水平放置的待加工车门的正上方;
步骤二: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并通过与其端部固定的第二固定板带动两个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带动转轴板向下移动,转轴板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连接板向下移动,连接板带动连接底板向下移动,连接底板带动与其底面固定的夹持组件向下移动,并使固定夹持杆和移动夹持杆位于待加工车门的两侧;
步骤三:启动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并推动移动夹持杆向固定夹持杆一侧滑动,固定夹持杆和移动夹持杆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并通过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对待加工车门进行夹持;
步骤四:启动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连接板绕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板的上端向下转动并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连接底板向上翻转,连接底板带动其底面的夹持组件向上翻转,夹持组件带动待加工车门向上翻转并保持竖直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移动电机进行驱动,通过启动第一气缸,从而使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在第一横杆之间来回移动,从而使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在两个第二横杆之间来回移动,保证了夹持组件灵活地进行水平移动,从而确保夹持组件能够快速且精准的位于待加工车门的正上方;
通过在第二横杆的上表面设置两个移动顶板,并在移动顶板的下端设置与之对应的升降组件和夹持组件,使该装置具有两个夹持组件,可以同时对两个车门进行夹持,夹持车门的数量大,提升了每次加工车门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将两个夹持组件呈对称设置,从而使两个夹持组件所夹持的车门的待加工面相对应且朝向中间位置,一个工作人员可同时对两个待加工车门进行加工处理,无需大量人手,操作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通过在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的内侧表面设置由橡胶材料构成缓冲垫,可以使固定夹持板和移动夹持板对待加工车门夹持的过程中提供缓冲,避免其将待加工车门表面划伤,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通过在支撑竖杆的下端设置支撑底板,在支撑竖杆的内侧表面固定连和支撑底板之间设置第一斜杆,使该装置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从而提升了该装置安全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中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中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图7中D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中夹持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中夹持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支撑竖杆;2、移动组件;201、第一横杆;202、第二横杆;203、移动电机;204、竖板;205、第一传动轮;206、第一固定座;207、第二固定座;208、第二传动轮;209、第一固定杆;210、同步带;211、移动顶板;212、第二固定杆;213、固定夹板;214、第一滑块;215、第一导轨;216、第一气缸;217、第一固定板;3、升降组件;301、连接顶板;302、安装竖板;303、第二气缸;304、滑槽;305、第二滑块;306、连接杆;307、第三气缸;308、转轴板;309、第一转轴;310、连接板;311、连接底板;312、连接端;313、第二转轴;314、第二固定板;315、限位板;316、第二斜杆;4、夹持组件;401、夹持横杆;402、固定夹持杆;403、固定夹持板;404、第三固定杆;405、第四气缸;406、第三固定板;407、移动夹持杆;408、移动夹持板;409、移动托板;410、第四滑块;411、第二导轨;412、缓冲垫;5、支撑横杆;6、支撑底板;7、第一斜杆;8、第三导轨;9、第三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6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包括支撑竖杆1、移动组件2、升降组件3和夹持组件4,所述支撑竖杆1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竖杆1两个为一组呈相对分布,所述支撑竖杆1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横杆5,所述移动组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支撑横杆5的上表面,所述升降组件3固定安装于移动组件2的底面,所述夹持组件4固定安装于升降组件3下端;
如图3、4、5所示,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201,所述第一横杆201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第二横杆202,且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201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机203、竖板204和第一固定座206,且所述竖板204位于移动电机203和第一固定座206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20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205,所述移动电机203的输出轴贯穿竖板204,且所述移动电机203的输出轴端与第一传动轮205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07,所述第二固定座207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9,所述第一固定杆20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08,所述第二传动轮208与第一传动轮205通过同步带210相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20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移动顶板211,所述移动顶板2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12,所述第二固定杆2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板213,所述固定夹板213与同步带21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顶板211的底面安装有第一滑块214,所述第一横杆2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215,所述第一滑块214与第一横杆20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17,所述支撑横杆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216,所述第一气缸216的输出轴端与第一固定板217固定连接;
如图7、8所示,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连接顶板301,所述连接顶板301固定安装于移动顶板211的底面,所述连接顶板30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竖板302,所述安装竖板302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303,所述第二气缸30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05,所述第二气缸303的两侧表面相对开设有滑槽304,所述第二滑块305通过滑槽304与第二气缸3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5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纵向设置的连接杆306,且两个连接杆306在第二滑块305的内侧表面呈相对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杆306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二固定板314,所述第二固定板314的上表面与第二气缸303下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5的内侧表面铰接有第三气缸307,且所述第三气缸307位于两个连接杆306之间,所述第三气缸30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312,两个所述连接杆30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板308,两个所述转轴板308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一转轴309,所述第一转轴309上贯穿连接有两块连接板310,两块所述连接板310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转轴313,所述连接端312套设于第二转轴313上,两块所述连接板3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连接底板311;
如图9、10所示,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两个横向且平行设置夹持横杆401,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上表面均与连接底板3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应的第二导轨411,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固定夹持杆402,所述固定夹持杆40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持板403,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第三固定板406,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之间垂直固定有若干个第三固定杆404,所述夹持横杆40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夹持杆407,所述移动夹持杆407与固定夹持杆402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夹持杆407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有两个移动托板409,所述移动托板40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四滑块410,所述第四滑块410与第二导轨41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夹持杆407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405,且所述第四气缸405位于两个移动托板409之间,所述第四气缸405的输出端与第三固定板40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夹持杆40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夹持板408。
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支撑底板6,所述支撑竖杆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7,所述第一斜杆7的一端与支撑底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导轨8,所述第二横杆202的底面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三滑块9,且所述第三滑块9与第三导轨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03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15,且所述限位板315位于第二气缸303内侧表面的上部,避免第二滑块305脱离滑槽304;所述连接顶板3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316,所述第二斜杆316的一端连接于安装竖板302外侧表面的下侧边缘处,使该装置更加稳定;所述夹持组件4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4呈对称分布,可同时对两个待加工车门进行加工处理,无需大量人手,操作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所述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垫412,且所述缓冲垫412为橡胶材料构成,可以使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对待加工车门夹持的过程中提供缓冲,避免其将待加工车门表面划伤,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同时启动两个第一气缸216,第一气缸216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通过第二横杆202移动,第二横杆202带动与其两端固定的第一横杆201移动,第一横杆201带动移动顶板211移动,启动移动电机203,移动电机203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与其端部固定的第一传动轮205转动,第一传动轮205通过同步带210带动第二传动轮208转动,同步带210通过第一传动轮205和第二传动轮208配合使用,固定夹板213横向移动,固定夹板213通过与其固定的第二固定杆212带动移动顶板211横向转动,移动顶板211带动与其底面固定的升降组件3横向移动,升降组件3带动与其下端相连接的夹持组件4横向移动,并使其位于水平放置的待加工车门的正上方;
步骤二:启动第二气缸303,第二气缸303的输出轴伸出并通过与其端部固定的第二固定板314带动两个连接杆306向下移动,连接杆306带动转轴板308向下移动,转轴板308通过第一转轴309带动连接板310向下移动,连接板310带动连接底板311向下移动,连接底板311带动与其底面固定的夹持组件4向下移动,并使固定夹持杆402和移动夹持杆407位于待加工车门的两侧;
步骤三:启动第四气缸405,第四气缸405的输出轴伸出,并推动移动夹持杆407向固定夹持杆402一侧滑动,固定夹持杆402和移动夹持杆407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并通过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对待加工车门进行夹持;
步骤四:启动第三气缸307,第三气缸307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连接板310绕第一转轴309转动,连接板310的上端向下转动并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连接底板311向上翻转,连接底板311带动其底面的夹持组件4向上翻转,夹持组件4带动待加工车门向上翻转并保持竖直状态。
本发明通过移动电机203进行驱动,通过启动第一气缸216,从而使升降组件3和夹持组件4在第一横杆201之间来回移动,从而使升降组件3和夹持组件4在两个第二横杆202之间来回移动,保证了夹持组件4灵活地进行水平移动,从而确保夹持组件4能够快速且精准的位于待加工车门的正上方;
通过在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设置两个移动顶板211,并在移动顶板211的下端设置与之对应的升降组件3和夹持组件4,使该装置具有两个夹持组件4,可以同时对两个车门进行夹持,夹持车门的数量大,提升了每次加工车门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将两个夹持组件4呈对称设置,从而使两个夹持组件4所夹持的车门的待加工面相对应且朝向中间位置,一个工作人员可同时对两个待加工车门进行加工处理,无需大量人手,操作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通过在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的内侧表面设置由橡胶材料构成缓冲垫412,可以使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对待加工车门夹持的过程中提供缓冲,避免其将待加工车门表面划伤,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通过在支撑竖杆1的下端设置支撑底板6,在支撑竖杆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和支撑底板6之间设置第一斜杆7,使该装置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从而提升了该装置安全和可靠性。
本发明中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竖杆(1)、移动组件(2)、升降组件(3)和夹持组件(4),所述支撑竖杆(1)的个数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竖杆(1)两个为一组呈相对分布,所述支撑竖杆(1)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横杆(5),所述移动组件(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支撑横杆(5)的上表面,所述升降组件(3)固定安装于移动组件(2)的底面,所述夹持组件(4)固定安装于升降组件(3)下端;
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横杆(201),所述第一横杆(201)之间垂直固定有两个第二横杆(202),且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201)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电机(203)、竖板(204)和第一固定座(206),且所述竖板(204)位于移动电机(203)和第一固定座(206)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20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轮(205),所述移动电机(203)的输出轴贯穿竖板(204),且所述移动电机(203)的输出轴端与第一传动轮(205)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207),所述第二固定座(207)的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209),所述第一固定杆(20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208),所述第二传动轮(208)与第一传动轮(205)通过同步带(210)相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20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移动顶板(211),所述移动顶板(2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12),所述第二固定杆(2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板(213),所述固定夹板(213)与同步带(21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顶板(211)的底面安装有第一滑块(214),所述第一横杆(2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215),所述第一滑块(214)与第一横杆(20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17),所述支撑横杆(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216),所述第一气缸(216)的输出轴端与第一固定板(217)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连接顶板(301),所述连接顶板(301)固定安装于移动顶板(211)的底面,所述连接顶板(30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竖板(302),所述安装竖板(302)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303),所述第二气缸(30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05),所述第二气缸(303)的两侧表面相对开设有滑槽(304),所述第二滑块(305)通过滑槽(304)与第二气缸(30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5)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纵向设置的连接杆(306),且两个连接杆(306)在第二滑块(305)的内侧表面呈相对分布,两个所述连接杆(306)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同一块第二固定板(314),所述第二固定板(314)的上表面与第二气缸(303)下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5)的内侧表面铰接有第三气缸(307),且所述第三气缸(307)位于两个连接杆(306)之间,所述第三气缸(30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端(312),两个所述连接杆(30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板(308),两个所述转轴板(308)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一转轴(309),所述第一转轴(309)上贯穿连接有两块连接板(310),两块所述连接板(310)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转轴(313),所述连接端(312)套设于第二转轴(313)上,两块所述连接板(3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连接底板(311);
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两个横向且平行设置夹持横杆(401),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上表面均与连接底板(3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应的第二导轨(411),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固定夹持杆(402),所述固定夹持杆(40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夹持板(403),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第三固定板(406),两个所述夹持横杆(401)之间垂直固定有若干个第三固定杆(404),所述夹持横杆(40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夹持杆(407),所述移动夹持杆(407)与固定夹持杆(402)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夹持杆(407)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有两个移动托板(409),所述移动托板(40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四滑块(410),所述第四滑块(410)与第二导轨(41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夹持杆(407)的上表面还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405),且所述第四气缸(405)位于两个移动托板(409)之间,所述第四气缸(405)的输出端与第三固定板(40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夹持杆(407)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夹持板(4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撑竖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支撑底板(6),所述支撑竖杆(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杆(7),所述第一斜杆(7)的一端与支撑底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杆(2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导轨(8),所述第二横杆(202)的底面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三滑块(9),且所述第三滑块(9)与第三导轨(8)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303)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15),且所述限位板(315)位于第二气缸(303)内侧表面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顶板(30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杆(316),所述第二斜杆(316)的一端连接于安装竖板(302)外侧表面的下侧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4)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的内侧表面均设置有缓冲垫(412),且所述缓冲垫(412)为橡胶材料构成。
8.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同时启动两个第一气缸(216),第一气缸(216)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通过第二横杆(202)移动,第二横杆(202)带动与其两端固定的第一横杆(201)移动,第一横杆(201)带动移动顶板(211)移动,启动移动电机(203),移动电机(203)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与其端部固定的第一传动轮(205)转动,第一传动轮(205)通过同步带(210)带动第二传动轮(208)转动,同步带(210)通过第一传动轮(205)和第二传动轮(208)配合使用,固定夹板(213)横向移动,固定夹板(213)通过与其固定的第二固定杆(212)带动移动顶板(211)横向转动,移动顶板(211)带动与其底面固定的升降组件(3)横向移动,升降组件(3)带动与其下端相连接的夹持组件(4)横向移动,并使其位于水平放置的待加工车门的正上方;
步骤二:启动第二气缸(303),第二气缸(303)的输出轴伸出并通过与其端部固定的第二固定板(314)带动两个连接杆(306)向下移动,连接杆(306)带动转轴板(308)向下移动,转轴板(308)通过第一转轴(309)带动连接板(310)向下移动,连接板(310)带动连接底板(311)向下移动,连接底板(311)带动与其底面固定的夹持组件(4)向下移动,并使固定夹持杆(402)和移动夹持杆(407)位于待加工车门的两侧;
步骤三:启动第四气缸(405),第四气缸(405)的输出轴伸出,并推动移动夹持杆(407)向固定夹持杆(402)一侧滑动,固定夹持杆(402)和移动夹持杆(407)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并通过固定夹持板(403)和移动夹持板(408)对待加工车门进行夹持;
步骤四:启动第三气缸(307),第三气缸(307)的输出轴伸出,并带动连接板(310)绕第一转轴(309)转动,连接板(310)的上端向下转动并带动与其下端连接的连接底板(311)向上翻转,连接底板(311)带动其底面的夹持组件(4)向上翻转,夹持组件(4)带动待加工车门向上翻转并保持竖直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9001.6A CN109650264B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59001.6A CN109650264B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0264A CN109650264A (zh) | 2019-04-19 |
CN109650264B true CN109650264B (zh) | 2020-05-29 |
Family
ID=66120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59001.6A Active CN109650264B (zh) | 2019-01-22 | 2019-01-22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6502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36353B (zh) * | 2019-08-09 | 2020-10-09 | 杨治国 | 一种薄壁筒体自适应流水线绳索提升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1536381B (zh) * | 2020-05-27 | 2021-06-22 | 苏州普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公共建筑电能质量治理模块的固定机构 |
CN111836086A (zh) * | 2020-07-16 | 2020-10-27 | 珠海小工蜂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三轴调节功能的机顶盒插口安装装置 |
CN113213346B (zh) * | 2021-05-19 | 2024-03-19 |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床板钢筋吊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3319763A (zh) * | 2021-06-25 | 2021-08-31 |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便利的夹具翻转机构 |
CN116652546B (zh) * | 2023-07-28 | 2023-10-03 | 常州雷森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大功率离合器的转轴垂直安装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91585A (ja) * | 1994-04-22 | 1995-11-07 | Hitachi Zosen Corp | 車取出し装置 |
CN103663164A (zh) * | 2013-11-30 | 2014-03-26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移行升降机 |
CN204569174U (zh) * | 2015-04-28 | 2015-08-19 | 厦门嘉柯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升降机吊具 |
CN206590783U (zh) * | 2017-03-07 | 2017-10-27 | 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上料吊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37981A (ja) * | 1993-11-12 | 1995-05-30 | Sekigahara Seisakusho:Kk | コンテナ船用のクレーン装置 |
CN102530713B (zh) * | 2012-02-24 | 2015-06-03 | 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生产线自动旋转吊具 |
-
2019
- 2019-01-22 CN CN201910059001.6A patent/CN1096502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291585A (ja) * | 1994-04-22 | 1995-11-07 | Hitachi Zosen Corp | 車取出し装置 |
CN103663164A (zh) * | 2013-11-30 | 2014-03-26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移行升降机 |
CN204569174U (zh) * | 2015-04-28 | 2015-08-19 | 厦门嘉柯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升降机吊具 |
CN206590783U (zh) * | 2017-03-07 | 2017-10-27 | 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上料吊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50264A (zh) | 2019-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50264B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车门加工的夹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9176017B (zh) | 一种汽车压盘铸造件精加工装置 | |
CN101166602A (zh) | 装配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 |
CN210937722U (zh) |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用送料机 | |
CN114406446A (zh) | 一种龙门搅拌摩擦焊设备 | |
CN102152004A (zh) | 激光焊输送线 | |
JPH06198483A (ja) | レ−ザ加工装置 | |
CN201900385U (zh) | 激光焊输送线 | |
CN114734518A (zh) | 一种用于异形陶瓷生产的洗坯定型设备及方法 | |
CN1070106C (zh) | 成形模具及由其成形的工件的支承和运送设备 | |
CN109353797B (zh) | 焊接生产线及加工输送装置 | |
CN218799551U (zh) | 一种可夹持定位的汽车背板切割装置 | |
KR101371447B1 (ko) | 차량 부품 이송용 스토리지 장치 | |
CN116354611B (zh) | 一种曲面玻璃镀膜下料扭转机构及方法 | |
CN212918699U (zh) | 一种卧式圆柱加工中心 | |
CN211916065U (zh) | 一种用于电梯配件的组件机 | |
CN210763278U (zh) | 一种自动卸货装置 | |
CN210415049U (zh) | 一种工件定位装置 | |
CN213105943U (zh) | 一种用于大尺寸铝合金板侧面拉丝装置 | |
CN217044789U (zh) | 一种汽车五金冲压件加工用剪板机 | |
CN220575273U (zh) |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的装夹机构 | |
CN214848547U (zh) | 一种硅片定位机构 | |
CN222371834U (zh) | 一种束夹机 | |
CN117226366B (zh) | 一种海洋港口机械高端装备焊接机器人 | |
CN217376069U (zh) |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09 Address after: Room 14-204, Gaian new village, Danan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Applicant after: Pan Qianxuan Address before: 238000 No. 46, Banxiang Villag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Village, Sanbing Town, Chao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Ren 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