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576584A -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6584A
CN109576584A CN201811579144.1A CN201811579144A CN109576584A CN 109576584 A CN109576584 A CN 109576584A CN 201811579144 A CN201811579144 A CN 201811579144A CN 109576584 A CN109576584 A CN 109576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die
steel
die steel
surplus
follow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91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帆
吴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jie Precision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jie Precision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jie Precision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jie Precision Machiner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91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765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76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6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8/00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 C21D8/005Modify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by deformation combined with, or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4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In, Mg, or other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C22C38/001 - C22C38/6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ungsten, tantalum, molybdenum, vanadium, or niob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itanium or zirco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包含如下组分:C,Si,P,S,Zr,Mo,Mg,余量为铁族元素。本发明的热作模具钢,热稳定性优异,冲击韧性较好,耐热疲劳性以及淬透性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更具体是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型,因此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随着模具市场逐年的发展扩大,生产模具的材料-模具钢的用量也在显著增加,其中热作模具钢钢的消耗量约占模具钢产品的30%以上。热作模具钢钢对硬度要求适当,侧重于红硬性,导热性,耐磨性。因此含碳量低,合金元素以增加淬透性,提高耐磨性、红硬性为主。随着模具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热作模具钢的使用寿命、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热作模具钢钢性能的好坏和使用寿命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经济效益。
目前市场上制作出的热作模具钢存在着热稳定性差,冲击韧性差,热疲劳性差的问题,因此,本领域需开发出一种热稳定性较好,抗冲击韧性好,热疲劳性和淬透性优异的热作膜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包含如下组分:C,Si,P,S,Zr,Mo,Mg,余量为铁族元素。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0.48%,Si 0.17-0.40%,P 0.01-0.02%,S 0.001-0.02%,Zr 1.00-1.70%,Mo 0.80-1.60%,Mg0.03-0.09%,余量为铁族元素。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族元素选自Mn、Cr、V、Y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族元素为Mn、Cr、V、Y和Fe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Mn、Cr、V和Y的重量比为(0.80-1.20):(1.20-1.80):(1.20-1.80):(0.02-0.05)。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0.48%,Si 0.17~0.40%,Mn 0.80~1.20%,P0.01-0.020%,S 0.001-0.010%,Cr 1.20~1.80%,Zr 1.00~1.70%,Mo 0.80~1.60%,V 1.2~1.8%,Mg0.03~0.09%,Y 0.02~0.05%,余量的Fe。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2~0.46%,Si 0.21~0.36%,Mn 0.90~1.10%,P 0.012-0.018%,S0.003-0.007%,Cr 1.40~1.60%,Zr 1.20~1.50%,Mo 1.00~1.40%,V 1.4~1.6%,Mg0.05~0.07%,Y 0.03~0.05%,余量的Fe。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06%,Y 0.04%,余量的Fe。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冶炼工艺:熔炼,称取配方量的原料,除Cr和Mo,其他均置于1360~1500℃下熔炼至1/3时,放入配方量的Cr和Mo继续熔炼形成钢水;
S2:钢水铸成钢锭:钢锭模预热,注入钢水,保温7~8小时,使钢成分均匀化,脱模后缓慢冷却进行退火处理;
S3:锻造或轧制成型材:将所得钢锭加热至300℃~1150℃并透烧完全始锻;
S4:型材球化退火工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型材球化退火工艺的步骤为:
保持升温速度60~80℃/小时升温至850℃,保温8个小时;随炉冷却至750℃,退火8小时,以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最后随炉冷却至500~550℃,出炉空冷,表面精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热作模具钢,热稳定性优异,冲击韧性较好,耐热疲劳性以及淬透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提及的内容为现有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包含如下组分:
C,Si,P,S,Zr,Mo,Mg,余量为铁族元素。
其中所述的C,Si,P,S,Zr,Mo,Mg均指元素,下面出现的Mn、Cr、V、Y和Fe也均指元素。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0.48%,Si 0.17-0.40%,P 0.01-0.02%,S 0.001-0.02%,Zr 1.00-1.70%,Mo 0.80-1.60%,Mg0.03-0.09%,余量为铁族元素。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铁族元素选自Mn、Cr、V、Y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铁族元素为Mn、Cr、V、Y和Fe组合。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n、Cr、V和Y的重量比为(0.80-1.20):(1.20-1.80):(1.20-1.80):(0.02-0.05)。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n、Cr、V和Y的重量比为(0.90-1.10):(1.40-1.60):(1.30-1.70):(0.03-0.04)。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n、Cr、V和Y的重量比为1.0:1.5:1.5:0.04。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0.48%,Si 0.17~0.40%,Mn 0.80~1.20%,P0.01-0.020%,S 0.001-0.010%,Cr 1.20~1.80%,Zr 1.00~1.70%,Mo 0.80~1.60%,V 1.2~1.8%,Mg0.03~0.09%,Y 0.02~0.05%,余量的Fe。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C 0.42~0.46%,Si 0.21~0.36%,Mn 0.90~1.10%,P 0.012-0.018%,S 0.003-0.007%,Cr 1.40~1.60%,Zr1.20~1.50%,Mo 1.00~1.40%,V 1.4~1.6%,Mg0.05~0.07%,Y 0.03~0.05%,余量的Fe。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06%,Y 0.04%,余量的Fe。
申请人发现,在控制Zr 1.40%,Mg 0.06%和Y 0.04%时,产品的热稳定性最好,冲击韧性最好,耐热疲劳性性能优异以及淬透性性能最好。可能的原因为Zr偏聚到晶界,减少晶界缺陷,提高晶界结合力,降低晶界扩散速率,从而减缓位错攀移,能有效地阻止高温加热时晶粒的长大,少量加入可以抑制晶粒长大,从而提高强韧性,有效增加钢整体力学性能的均一性,降低钢的变形和开裂。若加入过多,则容易在钢液凝固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大颗粒伪共晶碳化物,严重损害韧性。因此锆的含量优选为1.00~1.70%。
镁可提高固溶处理的固溶温度,从而保证了绝大部分合金元素在高温时溶入奥氏体,加大了时效处理的析出强化效果。同时,镁在晶界偏聚降低晶界能和相界能,改善和细化晶界碳化物及其他晶界析出相的状态,使有害杂质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MgS等,净化晶界。此外,由于Mg有过烧倾向,而V减弱了Mg的作用,且Mg能降低碳活度,使稳定性很好的VC溶点降低,从而在淬火温度下VC也能较多溶解,使钢获得较好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因此,镁的含量优选为0.03%-0.09%,而V的含量则至少在1.2%以上。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冶炼工艺:熔炼,称取配方量的原料,除Cr和Mo,其他均置于1360~1500℃下熔炼至1/3时,放入配方量的Cr和Mo继续熔炼形成钢水;
S2:钢水铸成钢锭:钢锭模预热,注入钢水,保温7~8小时,使钢成分均匀化,脱模后缓慢冷却进行退火处理;
S3:锻造或轧制成型材:将所得钢锭加热至300℃~1150℃并透烧完全始锻,900℃再次进行煅烧;
S4:型材球化退火工艺。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冶炼工艺:熔炼,称取配方量的原料,除Cr和Mo,其他均置于1400~1450℃下熔炼至1/3时,放入配方量的Cr和Mo继续熔炼形成钢水;
S2:钢水铸成钢锭:钢锭模预热,注入钢水,保温7.5小时,使钢成分均匀化,脱模后缓慢冷却进行退火处理;
S3:锻造或轧制成型材:将所得钢锭加热至700℃并透烧完全始锻;
S4:型材球化退火工艺。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型材球化退火工艺的步骤为:
保持升温速度60~80℃/小时升温至850℃,保温8个小时;随炉冷却至750℃,退火8小时,以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最后随炉冷却至500~550℃,出炉空冷,表面精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型材球化退火工艺的步骤为:
保持升温速度70℃/小时升温至850℃,保温8个小时;随炉冷却至750℃,退火8小时,以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最后随炉冷却至520℃,出炉空冷,表面精整。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06%,Y 0.04%,余量的Fe。
实施例1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冶炼工艺:熔炼,称取配方量的原料,除Cr和Mo,其他均置于1425℃下熔炼至1/3时,放入配方量的Cr和Mo继续熔炼形成钢水;
S2:钢水铸成钢锭:钢锭模预热,注入钢水,保温7.5小时,使钢成分均匀化,脱模后缓慢冷却进行退火处理;
S3:锻造或轧制成型材:将所得钢锭加热至700℃并透烧完全始锻;
S4:型材球化退火工艺:保持升温速度70℃/小时升温至850℃,保温8个小时;随炉冷却至750℃,退火8小时,以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最后随炉冷却至520℃,出炉空冷,表面精整。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Si 0.17%,Mn 0.80%,P0.01%,S 0.001%,Cr 1.20%,Zr 1.00%,Mo0.80%,V 1.2%,Mg0.03%,Y 0.02%,余量的Fe。
实施例2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8%,Si 0.40%,Mn 1.20%,P 0.020%,S 0.010%,Cr 1.80%,Zr 1.70%,Mo 1.60%,V 1.8%,Mg 0.09%,Y 0.05%,余量的Fe。
实施例3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06%,余量的Fe。
实施例4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5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5%,P 0.015%,S 0.005%,Cr 1.20%,Zr 1.40%,Mo 1.20%,V 1.3%,Mg0.06%,Y 0.03%,余量的Fe。
实施例5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06%,Y 0.04%,余量的Fe。
实施例6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实施例7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26%,Y 0.04%,余量的Fe。
实施例7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实施例8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3.0%,Mg0.06%,Y 0.04%,余量的Fe。
实施例8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实施例9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 1.20%,V 1.5%,Mg0.06%,Y 0.04%,余量的Fe。
实施例9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冶炼工艺:熔炼,称取配方量的原料,除Cr和Mo,其他均置于1425℃下熔炼至1/3时,放入配方量的Cr和Mo继续熔炼形成钢水;
S2:钢水铸成钢锭:钢锭模预热,注入钢水,保温7.5小时,使钢成分均匀化,脱模后缓慢冷却进行退火处理;
S3:锻造或轧制成型材:将所得钢锭加热至500℃并透烧完全始锻;
S4:型材球化退火工艺:保持升温速度50℃/小时升温至900℃,保温6个小时;随炉冷却至500℃,退火6小时,以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最后随炉冷却至450℃,出炉空冷,表面精整。
性能评价测试
1)冲击韧性
将按照实施例1-9所提供的配方以及工艺所制备得到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冲击韧性按GB2106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 1 2 3 4 5
冲击韧性/(J/cm<sup>2</sup>) 0.406 0.403 0.402 0.29 0.31
实施例 6 7 8 9
冲击韧性/(J/cm<sup>2</sup>) 0.25 0.28 0.27 0.35
2)热稳定性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1-9所制备得到的热作模具钢,取样30*30*20mm试样,在1100℃保温30min,油冷,在650℃回火两次,每次回火2h,最终回火硬度为48HRC。将试样在550℃保温1-100h,获得在不同保温时间下的硬度。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3)热疲劳性能测试
在25-700℃进行冷热循环,经过3000次冷热循环后,对比实施例1所得到的热作模具钢与实施例6所得到的热作模具钢进行热疲劳表面和截面硬度梯度,经过3000次循环后,实施例1的热作模具钢表面纹理清晰,无明显变化;实施例6所得到的热作模具钢表面出现裂纹。
需要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实施例1中所采用的方案也可用于保湿面霜或精华中,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分:
C,Si,P,S,Zr,Mo,Mg,余量为铁族元素。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0.48%,Si 0.17-0.40%,P 0.01-0.02%,S 0.001-0.02%,Zr 1.00-1.70%,Mo 0.80-1.60%,Mg0.03-0.09%,余量为铁族元素。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族元素选自Mn、Cr、V、Y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族元素为Mn、Cr、V、Y和Fe组合。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所述Mn、Cr、V和Y的重量比为(0.80-1.20):(1.20-1.80):(1.20-1.80):(0.02-0.05)。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0~0.48%,Si 0.17~0.40%,Mn 0.80~1.20%,P0.01-0.020%,S 0.001-0.010%,Cr 1.20~1.80%,Zr 1.00~1.70%,Mo 0.80~1.60%,V 1.2~1.8%,Mg0.03~0.09%,Y 0.02~0.05%,余量的Fe。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2~0.46%,Si 0.21~0.36%,Mn 0.90~1.10%,P 0.012-0.018%,S 0.003-0.007%,Cr 1.40~1.60%,Zr 1.20~1.50%,Mo 1.00~1.40%,V 1.4~1.6%,Mg0.05~0.07%,Y 0.03~0.05%,余量的Fe。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作模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
C 0.44%,Si 0.28%,Mn 0.10%,P 0.015%,S 0.005%,Cr 1.50%,Zr 1.40%,Mo1.20%,V 1.5%,Mg0.06%,Y 0.04%,余量的Fe。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冶炼工艺:熔炼,称取配方量的原料,除Cr和Mo,其他均置于1360~1500℃下熔炼至1/3时,放入配方量的Cr和Mo继续熔炼形成钢水;
S2:钢水铸成钢锭:钢锭模预热,注入钢水,保温7~8小时,使钢成分均匀化,脱模后缓慢冷却进行退火处理;
S3:锻造或轧制成型材:将所得钢锭加热至300℃~1150℃并透烧完全始锻;
S4:型材球化退火工艺。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球化退火工艺的步骤为:
保持升温速度60~80℃/小时升温至850℃,保温8个小时;随炉冷却至750℃,退火8小时,以清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最后随炉冷却至500~550℃,出炉空冷,表面精整。
CN201811579144.1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576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9144.1A CN109576584A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9144.1A CN109576584A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6584A true CN109576584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9144.1A Pending CN109576584A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7658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134A (zh) * 2019-05-10 2019-08-13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大单重特厚钢板锻造坯的生产工艺
CN110616373A (zh) * 2019-09-29 2019-12-27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作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4707A1 (en) * 2003-02-07 2004-08-12 Buck Robert F. Fine-graine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803314A (zh) * 2016-05-09 2016-07-27 天津钢研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性能的高级热作模具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91698A (zh) * 2016-08-18 2016-12-07 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化的新型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2543A (zh) * 2016-08-29 2016-12-14 营口市特殊钢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r1系列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06834931A (zh) * 2017-03-28 2017-06-13 宁波禾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热疲劳的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930A (zh) * 2017-03-17 2017-07-21 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性、高稳定性和高韧性的模具钢及其制造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4707A1 (en) * 2003-02-07 2004-08-12 Buck Robert F. Fine-grained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803314A (zh) * 2016-05-09 2016-07-27 天津钢研海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性能的高级热作模具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91698A (zh) * 2016-08-18 2016-12-07 上海闵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化的新型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2543A (zh) * 2016-08-29 2016-12-14 营口市特殊钢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r1系列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CN106967930A (zh) * 2017-03-17 2017-07-21 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性、高稳定性和高韧性的模具钢及其制造工艺
CN106834931A (zh) * 2017-03-28 2017-06-13 宁波禾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热疲劳的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志强等: "《钢分析化学与物理检测》", 30 June 2013, 冶金工业出版社 *
郑庆甦等: "《无机化学》", 30 September 1979,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134A (zh) * 2019-05-10 2019-08-13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大单重特厚钢板锻造坯的生产工艺
CN110616373A (zh) * 2019-09-29 2019-12-27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作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96554B2 (ja) 内燃機関バルブを生産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て得られたバルブ
CN101302599A (zh) 铌微合金化高强度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843A (zh)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0394A (zh) 一种高硅低碳型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
CN100510148C (zh) 高热强性热作模具钢材料
CN107949651A (zh) 模具用钢及成形工具
CN103911556A (zh) 一种热作模具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2602A (zh) 稀土奥氏体型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US9464336B2 (en)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machineability optimization
WO2010141095A2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of low carbon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CN109694983B (zh) 一种高镜面耐腐蚀塑料模具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20442B (zh) 高热稳定性高强度的热作模具钢
CN109576584A (zh)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6086A (zh) 一种经济型塑料型腔模具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42606B (zh) 含氮奥氏体型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RU2703630C1 (ru) Оснастка для литья пластмасс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TW201441387A (zh) 模具用鋼及其製造方法
CN109112391A (zh)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JP5904409B2 (ja) 靭性に優れた金型用鋼材の製造方法
JP2013163848A (ja)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用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282847A (zh) 一种锻造余热淬火用钢
KR101243129B1 (ko) 고경도 및 고인성 석출경화형 금형강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402335A (zh) 一种渗钛层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JP2866113B2 (ja) 耐食性金型用鋼
KR101379058B1 (ko) 고경도 및 고인성 석출경화형 금형강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