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45C - 配线器具用板 - Google Patents
配线器具用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245C CN1094245C CN991252519A CN99125251A CN1094245C CN 1094245 C CN1094245 C CN 1094245C CN 991252519 A CN991252519 A CN 991252519A CN 99125251 A CN99125251 A CN 99125251A CN 1094245 C CN1094245 C CN 109424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frame
- distributor
- buckle
- peristome
- decorative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可使配线器具能美观地配设至墙壁面的埋设孔。其包括板框,该板框具开口部,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卡扣爪相卡扣;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装饰板的宽度比该板框的宽度宽。该板框能收纳于装饰板内侧,由侧而几乎看不见两者的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可将配线器具配设于墙壁面的埋设孔中。
习知技术的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是将埋设盒(开关盒)埋设于墙壁面的埋设孔中,并将安装有可自由拆装的开关或插头等配线器具的板框,自埋设孔之正面侧安装于埋设盒上,再将装饰板安装于板框之正面,而将配线器具美观地埋设于壁面等中。
然而,于上述习知构造中,因为板框与装饰板之凸出接合面,较壁面更向前方凸出,故使得可由侧面看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或因两者相对偏移而影响外观。
本发明为了解决前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可将配线器具美观地埋设于墙壁面的埋设孔中。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于短边方向并排埋设3个配线器具,使配线器具之功能面露出;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位于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该挠曲片分别与该1至3个配线器具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该各配线器具的另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及螺丝插通孔,设于该开口部两侧的侧片上,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于短边方向并排埋设2个配线器具,使配线器具之功能面露出;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位于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该挠曲片分别与该1至2个配线器具一侧的卡扣爪相卡口;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该各配线器具的另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及螺丝插通孔,设于该开口部两侧的侧片上,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分别设于固定梁部及可动梁部之外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设于沿着与固定梁部及可动梁部之相对之方向成垂直之方向之开口部之两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分别设于固定梁部之外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中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中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金属板,具有能使该配线器具的之功能面露出的露出窗,且覆盖于该中板的正面;
该中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使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卡扣机构,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该板框覆盖于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于该板框正面设有凹部,该装饰板背面凸设有限制凸起,该限制凸起插入该板框的凹部定位。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配线器具用板,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于短边方向并排埋设3个配线器具,使配线器具之功能面露出;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位于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该挠曲片分别与该1至3个配线器具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该各配线器具的另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及螺丝插通孔,设于该开口部两侧的侧片上,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本发明的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在将装饰板装设于板框之正面侧时,板框能收纳于装饰板之内侧,因装饰板之侧壁之前端缘,约与墙壁面相触接,故板框与装饰板之凸出接合面,不会如习知结构较墙壁面更向前方凸出,具有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之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于短边方向并排埋设2个配线器具,使配线器具之功能面露出;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位于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该挠曲片分别与该1至2个配线器具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该各配线器具的另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及螺丝插通孔,设于该开口部两侧的侧片上,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本发明的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在将装饰板装设于板框之正面侧时,板框能收纳于装饰板之内侧,因装饰板之侧壁之前端缘,约与墙壁面相触接,故板框与装饰板之凸出接合面,不会如习知结构较墙壁面更向前方凸出,具有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之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分别设于固定梁部及可动梁部之外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本发明的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在将装饰板装设于板框的正面侧时,板框能收纳于装饰板的内侧,因装饰板的侧壁的前端缘,约与墙壁面相触接,故板框与装饰板的凸出接合面,不会如习知结构较墙壁面更向前方凸出,具有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凸出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的效果。
本发明的提供的又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设于沿着与固定梁部及可动梁部之相对之方向成垂直之方向之开口部之两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本发明的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在将装饰板装设于板框的正面侧时,板框能收纳于装饰板的内侧,因装饰板的侧壁的前端缘,约与墙壁面相触接,故板框与装饰板的凸出接合面,不会如习知结构般较墙壁面更向前方凸出,具有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的凸出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分别设于固定梁部之外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中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中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金属板,具有能使该配线器具的之功能面露出的露出窗,且覆盖于该中板的正面;
本发明的该中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在将中板装设于板框的正面侧时,板框能收纳于中板的内侧,因中板的侧壁的前端缘,约与墙壁面相触接,故板框与装饰板的凸出接合面,不会如习知结构般较墙壁面更向前方凸出,具有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的凸出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的效果。又,藉由金属板覆盖中板的正面,而具有提高装饰或设计上的美观及耐火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使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卡扣机构,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该板框覆盖于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同时,于该板框正面设有凹部,该装饰板背面凸设有限制凸起,以限制装饰板对板框的装设方向,该限制凸起插入该板框的凹部定位。在将装饰板装设于板框的正面侧时,板框能收纳于装饰板的内侧,因装饰板的侧壁的前端缘,约与墙壁面相触接,故板框与装饰板的凸出拉合面,不会如习知结构般较墙壁面更向前方凸出,可使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的凸出接合线,而能改善外观,同时,具有可防止装饰板对板框的安装方向出错误的效果。
附图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之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之板框,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3为图1之装饰板,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4为安装图1之配线器具时之侧剖面图。
图5为图1之板框之主视图。
图6(a)为图1之分解半剖面图、(b)为图1之半剖面图。
图7为图1之部分侧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之分解立体图。
图9为图8之板框,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10为图8之装饰板,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11为图8之板框之主视图。
图12:(a)为图8之分解半剖面图、(b)为图8之半剖面图。
图13为图8之部分侧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之分解立体图。
图15为图14之板框,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16为图14之装饰板,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17为图14之开关之立体图。
图18:(a)及(b)为图17的开关对板框之安装方法之说明图。
图19为图14之板框之主视图。
图20:(a)为图14之分解半剖面图、(b)为上图之半剖面图。
图21为图14之部分侧剖面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之分解立体图。
图23为图22之板框,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24为图22之装饰板,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25为图22之板框之主视图。
图26:(a)为图22之分解半剖面图、(b)为图22之半剖面图。
图27为图22之部分侧剖面图。
图2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之分解立体图。
图29为图28之板框,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30为图28之装饰板,其中(a)为主视图、(b)为后视图。
图31为图28之板框之主视图。
图32:(a)为图28之分解半剖面图、(b)为图28之半剖面图。
图33:为图28之部分之侧剖面图。
以下参考图1~图7,详细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1。
本发明之配线器具用板系由板框A1与装饰板B1所组合而成。板框本体1系藉由具绝缘性之合成树脂(如ABS之热可塑性树脂或具弹性之热硬化性树脂),由各构件一体形成各边之长度大致相等之矩形框状,于其中央部,设置矩形开口部2,以将如图4之开关等之配线器具C之器件60之功能面(设有开关之操作体的面或设有插头插入口之面),露出至正面侧。又,本实施例之配线器具C之开关,系以一对金属制之组装框61,结合主体60a与盖子60b,并自组装框61之侧端面,分别凸设一对卡扣爪62。
又,板框本体1系设置于埋设于壁面等之埋设盒(本实施例中所谓之B盒)开口面之正面,其藉由穿设于板框本体1之侧片3、3’外侧之螺丝插通孔14之盒螺丝(无图示),而装设于上述埋设盒。
如图2所示,于开口部2左右两侧之板框本体1一边之侧片(以下称“左侧片”)3上,设有可插入卡扣配线器具C一边之卡扣爪62的可挠曲的挠曲片4,于板框本体1另一边的侧片(以下称“右侧片”)3’上,设有可插入卡扣配线器具C另一边之卡扣爪62之固定部10。在此,当开口部2之尺寸,系以图4之配线器具C之尺寸为基准尺寸(以下,称此尺寸为“1个模组尺寸”)时,将配线器具C之纵长方向,设为:可于与开口部2之纵长方向大致成垂直之状态下,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3个具有1个模组尺寸的配线器具C之尺寸(以下称此尺寸为“3个模组对应尺寸”)。但上述1个模组尺寸只要设定为适当值即可,若为适合如此之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则可共同安装于板框A1。
板框本体1之左侧片3中,借着空隙6平行地一体形成内侧部位3a与外侧部位3b,于此两部位3a、3b间之空隙6之内端,形成其两端与板框本体1之两端片5一体连结之具可挠性之上述挠曲片4。
于开口部2之中央位置,挠曲片4与左侧片3之内侧部位3a藉由跨连片7而结合,又,于开口部2之两端位置,挠曲片4与外侧部位3b借着跨连片8而结合。于外侧部位3b,以上述跨连片8之结合点为中心,于两端方向形成长孔状之开缝9,使开缝9内侧部分较薄,使上述跨连片8结合于此较薄部位,使挠曲片4容易往横向挠曲。如此,因于对应开缝9中央之位置,藉由跨连片8结合外侧部位3b与挠曲片4,故具有分散配线器具C装设时之应力,减少对板框本体1之损伤之优点。又,于挠曲片4之内侧面形成3组一对之凹处16,如图4所示,以此凹处16之背面侧,做为配线器具C之卡扣爪62卡扣之卡扣段部17。
于板框本体1之右侧片3’,形成固定部10。亦即,如图2及4所示,于右侧片3’之背面,一体形成固定肋材19。而于右侧片3’,设置3组插通至固定肋材19侧之一对凹处20,于各凹处20之背面侧,形成卡扣段部21。又,在固定肋材19之侧面对应于卡扣段部21之背面形成有倾斜面22,藉由配线器具C之卡扣爪62沿着此倾斜面22触接,而可以另一边之卡扣爪62使挠曲片4弯向外侧。
于板框本体1之右侧片3’之一对凹处20间,设置贯通前后方向之插通孔29,其可于拆卸配线器具C时插入螺丝起子。又,如图2(b)所示,于固定肋材19之卡扣段部21两侧,分别形成肋材18,藉由此肋材18,于将配线器具C之卡扣爪62插入卡扣于卡扣段部21时,可防止配线器具C于嵌合后之碰撞及中心偏移。此外,如图2(a)所示,于挠曲片4与内侧部位3a相对之侧面上,分别一体凸设凸起27,即使于拆卸配线器具C时,将所使用之螺丝起子前端,误插入挠曲片4与内侧部位3a间之空隙6内时,因螺丝起子之前端碰到凸起27,故可防止误插入如螺丝起子等之异物。
其次,说明配线器具C对板框本体1之装拆操作。首先,将配线器具C一边之卡扣爪62,插入卡扣于挠曲片4侧之卡扣段部17,而使另一边之卡扣爪62,沿着固定肋材19之倾斜面22,往正面侧移动。藉由沿着此倾斜面22触接,使配线器具C往挠曲片4侧移动。因此,一边之卡扣爪62使挠曲片4弯向外侧。如此,若另一边之卡扣爪62越过倾斜面22而插入卡扣于卡扣段部21,则藉由挠曲片4之复原力,使配线器具C复原至图4之右方,而使两卡扣爪62卡扣于卡扣段部17、21,同时触接板框本体1之背面,使配线器具C装设于板框本体1。亦即,于可动侧之挠曲片4侧,先插入配线器具C一边之卡扣爪62,再藉由固定侧之倾斜面22,而将可动侧之挠曲片4压向并嵌入外侧。即,使先插入卡扣卡扣爪62之卡扣段部17侧之挠曲片4向横向挠曲,而使其后插入之卡扣段部21侧之固定肋材19侧不挠曲。如此,于相对向之1~3组卡扣段部17、21上,可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1~3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
其次,以如下述方式,将配线器具C自板框本体1拆下。亦即,自正面将螺丝起子插入插通孔29,使螺丝起子之前端触接卡扣爪62间之组装框61之端面,使螺丝起子倾向右侧片3’之方向。如此一来,藉由螺丝起子之前端,使配线器具C趋往挠曲片4侧,使卡扣爪62自卡扣段部21解除,而使容易自板框本体1卸下配线器具C。又,亦可不使用螺丝起子,而以手将配线器具C移往挠曲片4侧面而拆卸。
板框本体1之四角设置装饰板卡扣孔25,其可与自装饰板B1之板本体50背面所凸设之卡扣凸起53相卡扣,藉由于此等装饰板卡扣孔25上插入卡扣卡扣凸起53,而可使装饰板B1能自由装拆地安装于板框A1之正面侧。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装饰板B1之板本体50系藉由具绝缘性之合成树脂(如ABS之热可塑性树脂或具弹性之热硬化性树脂),将覆盖板框A1正面之矩形主部51,与自主部51之全周缘向背面侧凸出之侧壁52,一体成形大致为箱形。上述卡扣凸起53系凸设于主部51背面侧之四角。又,于主部51之大致为中央处,设置开口窗51a,其可露出安装于板框A1之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在此,将板本体50之相对向之侧壁52间之宽度尺寸,设为大于板框本体1之各宽度尺寸。亦即,如图5~图7所示,于配设于墙壁面之板框A1之正面侧,装设装饰板B1时,板框本体1可收纳于装饰板B1之板本体50内侧,使板本体50之侧壁52前端缘,约可与墙壁面W相触接。结果,板框与装饰板之凸出接合面,不会如习知般较墙壁面W更向前方凸出,而于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故可改善外观。此外,因以盒螺丝锁定,故板框A1即使稍微挠曲,对装饰板B1之影响小,具有可令装饰板B1不挠曲,而安装于板框A1上之优点。于板本体50下侧之侧壁52,设有一对缺口部56,藉由将治具(螺丝起子之前端等)插入此缺口部56,以对板本体50施加往正面侧之力,解除板本体50之卡扣凸起53与板框本体1之装饰板卡扣孔25之卡扣,而可自板框A1将装饰板B1卸下。在此,于板框本体1之与侧片3,3’之缺口部56相对应之位置上,设置向内侧凹陷之让避部11,让避部11使缺口部56之治具可插入至内部,使拆卸装饰板B1时更易施力。此外,于让避部11之背面侧端部设置较薄之肋材12,其延设至不自装饰板B1之缺口部56凸出之程度。亦即,以与建造面触接之部分做为支点,对插入于缺口部56之治具施力时,可能会使建造面受损,但藉由设置肋材12,使插入于缺口部56之治具与肋材12触接,而可防止于自板框A1拆卸装饰板B1时,因治具而使建造面受损。
又,如图3(b)所示,于板本体50之背面侧,沿着开口窗51a,列设4个凸条片58。此等凸条片58,于将装饰板B1装设于板框A1时,分别嵌入藉由板框本体1之跨连片8而区隔为3个之各空隙6内,藉此,可限制板框A1之挠曲片4之动作(挠曲)。结果,如以插头做为配线器具C时,即使施加异常强之力拉扯插入于插头之插塞等之冲击,因如上所述,挠曲片4之动作被限制,故使得配线器具C等之冲击,因如之卡扣爪62与板框A1之卡扣段部17、21之卡扣不易解除。又,因凸条片58嵌入空隙6,使阻抗变大,故亦有使装饰板B1不易自板框A1拆除之优点。
另一方面,于本实施例中,设定开口窗51a之尺寸,使可将3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于板框A1之状态下,使配线器具C之全部功能面都能露出。但是,因可于板框A1之上中下3个安装位置,任意安装1~3个配线器具C,故可准备具有对应配线器具C之安装个数及安装位置之尺寸之开口窗51a之装饰板,而适当地选择运用。
然而,因装饰板B1表面,大多附有如厂商、品牌或品名等标签(商标等),故装饰板B1对板框A1之装设方向,亦必须配合上述之标签方向而决定,故若以正规方向以外之方向安装,则会影响外观。
然此,于本实施例中,除了于板框本体1之右侧片3’中之螺丝插通孔14之上部,设置椭圆形之贯通孔23外,并于装饰板B1之板本体50之背面凸设有限制凸起54,此限制凸起54可插入至贯通孔23以限制装饰板B1对板框A1之安装方向。亦即,装饰板B1仅可沿限制凸起54插入贯通孔23之方向,安装于板框A1,故可防止装饰板B1对板框A1之安装方向错误。
参考图8~图13,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2。但是,本实施例系将设于板框B2之板框本体1之开口部2与设于装饰板B2之板本体50之开口窗51a之尺寸,设为可于短边方向并列2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之状态,露出各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之尺寸,除此外,对板框A2之配线器具C之安装构造等基本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共同部分使用相同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亦于位于开口部2之左右两侧之板框本体1之左侧片3上,设置挠曲片4,并于右侧片3’上设置固定部10,此外,并于挠曲片4及固定部10上,分别设置2组为一对之卡扣段部17、21。又,本实施例中,于各组之卡扣段部17、21上,可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1或2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
又,与实施例1相同,可改善外观使配设于墙壁面之板框A2可收纳于装饰板B2内侧,而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此外,当然可不挠曲装饰板B2即可安装于板框A2(参考图11~图13)。
然而,为实施例1中所说明之配线器具C之开关中,因为操作用之把手大小较板框A1之开口部2为小,故操作困难。因此,如图17所示,提出一种具备操作把手71之开关S,该操作把手71之尺寸系为对器件70上面之投影与器件70上面约为相同大小之尺寸。此开关S之器件70系由主体70a与盖子70b所构成,自盖子70b之周缘四角垂设组装脚72,藉由将穿设于组装脚72之组装孔72a,与凸设于主体70a两侧面之组装凸起73相卡扣而组装。又,于与盖子70b之纵长方向相对向之两侧面,分别凸设一对卡扣爪74。本发明之实施例3,系对应于如此构成之开关S。
以下,参考图14~图2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实施例3之配线器具用板系由板框A3与装饰板B3所构成。板框本体30与实施例1相同,系藉由具绝缘性之合成树脂,将各构件一体形成为各边长约相等之矩形框状,并于中央部,设置将上述开关S之操作把手71露出至正面侧之矩形开口部31。
于此开口部31之周缘背面侧,设置相对之带状固定梁部34及可动梁部35。如图15所示,可动梁部35系与板框本体30相对之一对侧片33、33’之一边(图15(a)之左侧)之侧片33分离,其两端部与支点部36一齐成一体形成且以可自由摇动方式形成于侧片33。在此,形成板框本体30(含可动梁部35与支点部36)之合成树脂系为可挠性材料,故可动梁部35可以支点部36为支点,对板框本体30自由挠曲。
又,藉由自侧片33一体延设之窄边之一对肋材37,而支承可动梁部35,而于可动梁部35与侧片33间之空隙,则以上述肋材37分为3部分(以下,各部分称为开缝38a~38c)。其中,两侧之开缝38a、38c的外侧端部可弯向开口部31之方向。此外,于侧片33之各肋材37附近部位,设置一对长孔状之沟39,以易于挠曲可动梁部35。
另一方面,于固定梁部34及可动梁部35之开口部31侧之面上,分别设置3对卡扣沟34a、35a,其可与自开关S之器件70之两侧面凸设之一对卡扣爪74相卡扣。因此,藉由将设于开关S之器件70之卡扣爪74与各卡扣沟34a、35a相卡扣,而可使开关S之操作把手71自开口部31露出之状态下,将开关S之器件70装设于板框本体30上。在此,于固定梁部34及可动梁部35之前端部分,为了将开关S之卡扣爪74,自板框本体30之背面侧,与卡扣沟34a、35a卡扣时,将各卡扣爪74导引至卡扣沟34a、35a,分别设置具有向外侧倾斜的锥形面的导引部34b、35b。亦即,如图18所示,将开关S安装于板框A3时,若于使卡扣爪74与导引部34b、35b之锥形面相触接之状态,将开关S的器件70自板框本体30之背面侧压向正面侧,则藉由卡扣爪74沿着导引部34b、35b的锥形面移动,可导引至导引部34b、35b,而平顺地与卡扣沟34a、35a卡扣。
又,如图18所示,于固定梁部34及可动梁部35之基部与板框本体30之开口部31之端缘间,设置触接部34d、35d,其可于卡扣于各卡扣沟34a、35a之状态,使卡扣爪74与开关S之器件70之正面侧之一部相触接。因此,当于安装于板框A3之状态,对开关S之器件70施加往板框A3之正面方向之力时,可藉由触接部34d、35d,限制器件70往正面侧移动。
相同地,于对开关S之器件70,施加往板框A3之背面方向之力时,因卡扣爪74与卡扣沟34a、35a相触接,故可限制器件70之移动。而且,使板框本体30之可动梁部35可自由摇动地支撑于侧片33之支点部36,系挠曲形成开缝38a、38c之外侧端部,故较卡扣沟35a更接近开口部31之位置,结果,当对开关S之器件70,由正面侧往背面方向施加强压力时,因可动梁部35可挠曲而倒向开口部31侧,故设于开关S之器件70之卡扣爪74,不会自可动梁部35之卡扣沟35a脱离,可防止开关S自板框A3脱落。
此外,固定梁部34上,于各卡扣沟34a间穿设可自板框本体30之正面侧贯通之器具拆卸孔34c,将螺丝起子或拆卸专用治具等之前端部分,插入此器具拆卸孔34c,若以治具之前端部分,将器件70压往可动梁部35侧,则仅以少许力量即可挠曲可动梁部35,解除固定梁部34侧之卡扣沟34a与器件70之卡扣爪74之卡扣状态,而能将板框本体30自开关S之器件70卸下。
又,当上述开关S之尺寸为1个模组尺寸,开口部31之尺寸为大致等于开关S之器件70之短边方向尺寸之3倍之尺寸,换言之,为可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3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开关S之尺寸。相同地,设于板框本体30之固定梁部34及可动梁部35之各一对卡扣沟34a、35a之间距,约等于凸设于1个模组尺寸之开关S之器件70侧面之卡扣爪74之间距。
另一方面,如图15(b)所示,于固定梁部34与可动梁部35之卡扣沟34a、35a附近,凸设区隔肋材40。于设置于固定梁部34及可动梁部35之内侧面之3组成对之卡扣沟34a、35a之各组外侧之位置,此等区隔肋材40分别成对地与板框本体30一体凸设。亦即,即使欲于可并排安装3个开关的安装位置以外安装开关S,因凸出于卡扣沟34a、35a之各组间之区隔肋材40对器件70之阻扰而无法安装。又,于上述安装位置安装开关S之器件70时,将各区隔肋材40凸设于至少与器件70侧面~部分触接之位置。亦即,可藉由区隔肋材40,抑制安装于板框A3状态时之开关S之器件70之碰撞。因此,藉由抑制安装状态之器件70之碰撞,即使对器件70施加不需要之力量时,亦可防止卡扣爪74破损等问题之产生。
又,与实施例1相同,于板框本体30之两侧片33、33’之中央部,设置可插通盒螺丝(无图示)之螺丝插通孔30a,于其两端部,设置可插入卡扣装饰板B3之卡扣凸起53之装饰板卡扣孔30b,于侧片33’之螺丝插通孔30a下部,设置椭圆形之贯通孔30c。此外,于两侧片33、33’下部,设置可退让插入于装饰板B3之缺口部56之治具进入之让避部41,及自让避部41之背面侧端部延伸而出之较薄之肋材42。
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之装饰板B3中,除了将露出配线器具之功能面之开口窗51a之宽度尺寸,配合开关S之操作把手71而加大外,及可插通设置于板框本体30之侧片33’之贯通孔30c之限制凸起54之位置不同外,与实施例1之装饰板B1具共同构造。故共同部分使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3中,如图20及图21所示,于安装开关S之板框A3上,装设装饰板B3之状态下,3个凸条片58a~58c可嵌入板框本体30之各开缝38a~38c中,因于开缝38a~38c之内周面与各凸条片58a~58c间,仅产生少许空隙,故可限制板框本体30之可动梁部35之动作(挠曲)。结果,故即使于对开关S施加前后方向之强力时,因如上所述,可限制可动梁部35之动作,故使开关S之卡扣爪74与可动梁部35及固定梁部34之卡扣沟35a、34a之卡扣,不易解除。
又,与实施例1相同,仅于限制凸起54能插入贯通孔30c之方向,将装饰板B3安装于板框A3,故可防止装饰板B3对板框A3之安装方向错误。在此,实施例1与本实施例相比,其设置装饰板B1之限制凸起54之位置不同。亦即,2种装饰板B1、B3,因除上述相异点外,具共同构造,故即使无限制凸起54,亦可相互安装于彼此之板框A1、A3。然而,若将开口窗51a之宽度尺寸较大之本实施例之装饰板B3,安装于实施例1之板框A1,则自开口窗51a除了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以外,甚至连板框A1之正面皆露出,而影响外观。因此,于2种装饰板B1、B3中,藉由改变限制凸起54之位置,而防止安装于不同种类之板框A1、A3。
又,与实施例1相同,可改善外观使配设于建筑面之板框A3可收纳装饰板B3内侧,而由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此外,当然可不挠曲装饰板B3即可安装于板框A3(参考图19~图21)。
参考图22~图27,详细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4。
本发明之配线器具用板,系由板框A4与装饰板B4所组合而成。板框本体81系藉由具绝缘性之合成树脂(如ABS之热可塑性树脂或具弹性之热硬化性树脂),由各构件一体形成纵边较横边为长之矩形框状,于其中央部设置矩形开口部82,以将于实施例1所说明之开关等之配线器具C之器件60之功能面露出至正面侧。又,开口部82之尺寸设为3个模组对应尺寸。
如图23所示,位于开口部82左右两侧之板框本体81一边之侧片83上,设有可插入卡扣配线器具C一边之卡扣爪62之可挠曲之挠曲片84,于板框本体81另一边之侧片83’上,设有可插入卡扣配线器具C另一边之卡扣爪62之固定部90。又,如下所述,含挠曲片84及固定部90之配线器具C之安装构造,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
板框本体81之侧片3中,沿着空隙86平行地一体形成内侧部位83a与外侧部位83b,于此两部位83a、83b间之空隙86之内端,形成其两端与板框本体81之两端片85一体连结之具可挠性之上述挠曲片84。
于开口部82之中央位置,挠曲片84与侧片83之内侧部位83a藉由跨连片87而结合,又,于开口部82之两端位置,挠曲片84与外侧部位83b借着跨连片88而结合。于外侧部位83b,以上述跨连片88之结合点为中心,于两端方向形成长孔状之开缝89,使开缝89内侧部分较薄,使上述跨连片88结合于此较薄部位,使挠曲片84容易往横向挠曲。如此,因于对应开缝89中央之位置,藉由跨连片88结合外侧部位83b与挠曲片84,故具有分散配线器具C装设时之应力,减少对板框本体81之损伤之优点。又,于挠曲片84之内侧面形成3组一对之凹处96,如图26所示,以此凹处96之背面侧,做为配线器具C之卡扣爪62卡扣之卡扣段部97。
于板框本体81之侧片83’,形成固定部90。亦即,如图23(b)所示,于侧片83’之背面,一体形成固定肋材99。而于侧片83’,设置3组插通至固定肋材99侧之一对凹处100,于各凹处100之背面侧,形成卡扣段部101。又,在固定肋材99之侧面上对应于卡扣段部10之背面形成倾斜面102,藉由配线器具C之卡扣爪62沿着此倾斜面102触接,而可以另一边之卡扣爪62使挠曲片84弯向外侧。
于板框本体81之侧片83’之一对凹处100间,设置贯通前后方向之插通孔109,其可于拆卸配线器具C时插入螺丝起子。又,如图23(b)所示,于固定肋材99之卡扣段部101两侧,分别形成肋材98,藉由此肋材98,于将配线器具C之卡扣爪62插入卡扣于卡扣段部101时,可防止配线器具C于嵌合后之碰撞及中心偏移。此外,如图23(a)所示,于挠曲片84与内侧部位83a相对之侧面上,分别一体凸设凸起107,即使于拆卸配线器具C时,将所使用之螺丝起子前端,误插入挠曲片84与内侧部位83a间之空隙86内时,因螺丝起子之前端碰到凸起107,故可防止误插入如螺丝起子等异物。
配线器具C对如上所构成之板框本体81之装拆操作,可同实施例1般进行。首先,将配线器具C一边之卡扣爪62,插入卡扣于挠曲片84侧之卡扣段部97,而使另一边之卡扣爪62,沿着固定肋材99之倾斜面102,往正面侧移动。藉由沿着此倾斜面102触接,使配线器具C往挠曲片84侧移动。因此,一边之卡扣爪62使挠曲片84弯向外侧。如此,若另一边之卡扣爪62越过倾斜面102而插入卡扣于卡扣段部101,则藉由挠曲片84之复原力,使配线器具C复原至右方(开口部82之方向),而使两卡扣爪62卡扣于卡扣段部97、101,同时触接板框本体81之背面,使配线器具C装设于板框本体81。亦即,于可动侧之挠曲片84侧,先插入配线器具C一边之卡扣爪62,再藉由固定侧之倾斜面102,而将可动侧之挠曲片84压向并嵌入外侧。亦即,使先插入卡扣卡扣片62之卡扣段部97侧之挠曲片84向横向挠曲,而使其后插入之卡扣段部101侧之固定肋材99侧不挠曲。如此,于相对向之1~3组卡扣段部97、101上,可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1~3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
其次,以如下述方式,将配线器具C自板框本体81拆下。亦即,自正面将螺丝起子插入插通孔109,使螺丝起子之前端触接卡扣爪62间之组装框61之端面,使螺丝起子倾向右侧片83’之方向。如此一来,藉由螺丝起子之前端,使配线器具C趋往挠曲片84侧,使卡扣爪62自卡扣段部101解除,而使容易自板框本体81卸下配线器具C。又,亦可不使用螺丝起了,而以手将配线器具C移往挠曲片84侧而拆卸。
又,板框本体81系设置于埋设于建造面等之埋设盒(本实施例中所谓之A盒)开口面之正面,其藉由插穿设于板框本体82上下方向两侧之螺丝插通孔14之盒螺丝(无图示),而装设于上述埋设盒。又,于此螺丝插通孔94附近,设置可插通风以将板框本体81直接安装于墙壁面之固定螺丝之孔95、或装设将板框本体81固定于壁材等之夹持工具(无图示)之夹持工具装设孔93。
此外,板框本体81之四角设置装饰板卡扣孔105,其可与自装饰板B4之板本体110背面所凸设之卡扣凸起113相卡扣,藉由于此等装饰板卡扣孔105上插入卡扣卡扣凸起113,而可使装饰板B4能自由装拆地安装于板框A4之正面侧。
另一方面,如图24所示,装饰板B4之板本体110系藉由具绝缘性之合成树脂(如ABS之热可塑性树脂或具弹性之热硬化性树脂),将覆盖板框A4正面之矩形主部111,与自主部111之全周缘向背面侧凸出之侧壁112,一体成形为大致为箱形。上述卡扣凸起113系凸设于主部111背面侧之四角。又,于主部111之大致中央处,设置开口窗111a,其可露出安装于板框A4之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在此,将板本体110之相对向之侧壁112间之宽度尺寸,设为大于板框本体81之各宽度尺寸。亦即,如图25~图27所示,于配设于墙壁面W之板框A4之正面侧,装设装饰板B4时,板框本体81可收纳于装饰板B4之板本体110内侧,使板本体110之侧壁112前端缘,约可与墙壁面W相触接。结果,与实施例1~3相同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而改善外观。此外,因以盒螺丝锁定,故板框A4即使稍微挠曲,对装饰板B4之影响小,具有可不挠曲装饰板B4,而安装于板框A4上之优点。
于板本体110下侧之侧壁112,设有一对缺口部116,藉由将治具(螺丝起子之前端等)插入此缺口部116,以对板本体110施加往正面侧之力,解除板本体110之卡扣凸起113与板框本体81之装饰板卡扣孔105之卡扣,而可自板框A4将装饰板B4卸下。在此,于板框本体81之与上述缺口部116相对应之位置上,设置向内侧凹陷之让避部91,其让避使缺口部116之治具可插入至内部,使拆卸装饰板B4时更易施力。此外,于让避部91之背面侧端部设置较薄之肋材92,其延设至不自装饰板B4之缺口部116凸出之程度。亦即,以与建造面触接之部分做为支点,对插入于缺口部116之治具施力时,可能会使建造面受损,但藉由设置肋材92,使插入于缺口部116之治具与肋材92触接,而可防止于自板框A4拆卸装饰板B4时,因治具而使建造面受损。又,如图24(b)所示,于板本体110之背在侧,沿着开口窗111a,列设3个凸条片118。此等凸条片118,于将装饰板B4装设于板框A4时,分别嵌入藉由板框本体81之跨连片88而区隔为3个之各空隙86内,藉此,可限制板框A4之挠曲片84之动作(挠曲)。结果,如以插头做为配线器具C时,即使施加异常强之力拉扯插入于插头之插塞等之冲击,因如上所述,挠曲片84之动作被限制,故使得配线具C之卡扣爪62与板框A4之卡扣段部97、101之卡扣不易解除。又,因凸条片118嵌入空隙86,使阻抗变大,故亦有使装饰板B4不易自板框A4拆除之优点。
另一方面,于本实施例中,设定开口窗111a之尺寸,使可将3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于板框A1之状态下,使配线器具C之全部功能面皆能露出。但是,因可于板框A4之上中下3个安装位置,任意安装1~3个配线器具C,故可准备具有对应配线器具C之安装个数及安装位置之尺寸之开口窗111a之装饰板,而适当地选择运用。
又,于本实施例中,除了于板框本体81之侧片83’中下侧之装饰板卡扣孔105之上部,设置椭圆形之贯通孔103外,并将插入于此贯通孔103而用以限制装饰板B4对板框A4之安装方向之限制凸起114,凸设装饰板B4之板本体110之里面。亦即,装饰板B4仅可于将限制凸起114插入贯通孔103之方向,安装于板框A4,故可防止装饰板B4对板框A4之安装方向错误。
参考图28~图33,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5。本发明之配线器具用板系由板框A3、中板D及金属板E所构成,但是,如图29所示,因本实施例之板框A3与实施例3之板框A3完全相同,故省略说明。
中板D之板本体120,系藉由具绝缘性之合成树脂(如ABS之热可塑性树脂或具弹性之热硬化性树脂),将覆盖板框A3正面之矩形主部121,与自主部121之全周缘向背面侧凸出之侧壁122,一体成形为大致为箱形。上述卡扣凸起123系凸设于主部121背面侧之四角。又,于主部121之大致中央处,设置开口窗121a,其可露出安装于板框A3之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在此,将板本体120之相对向之侧壁122间之宽度尺寸,设为大于板框本体30之各宽度尺寸。亦即,如图31~图33所示,于配设于墙壁面之板框A3之正面侧,装设中板D时,板框本体30可收纳于中板D的板本体120内侧,使板本体120之侧壁122前端缘,约可与墙壁面W相触接。结果,于侧面几乎看不见两者之凸出接合线,故可改善外观。
于板本体120下侧之侧壁122,设有一对缺口部126,藉由将治具(螺丝起子之前端等)插入此缺口部126,以对板本体120施加往正面侧之力,解除板本体120之卡扣凸起123与板框本体30之装饰板卡扣孔30b之卡扣,而可自板框A3将中板D卸下。
又,于板本体120之背面侧,列设4个凸条片128。此等凸条片128,其于装设于板框A3时,可分别嵌入设于板框本体30之3个开缝38a~38c。亦即,如图32及图33所示,于安装配线器具C之板框A3上,装设中板D之状态下,将4个凸条片128嵌入板框本体30之各开缝38a~38c,因为于开缝38a~38c之内周面与各凸条片128之间,仅产生少许空隙,故可限制板框本体30之可动梁部35之动作(挠曲)。结果,即使对于开关S施加前后方向之强力时,因如上所述,可限制可动梁部35之动作,故使开关S之卡扣爪74与可动梁部35及固定梁部34之卡扣沟35a、34a之卡扣,不易解除。又,于中板D之板本体120里面,于与实施例3之装饰板B3之相同位置凸设限制凸起121a。
又,为了装饰或改善设计上之外观及耐火性,于中板D正面装设金属板E。如图30所示,此金属板E于大致中央处,形成可露出3个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对应3个模组尺寸)之露出窗131,由具有沿着纵长方向向背面侧弯折成大致为弧状之侧部130a之金属板本体130所构成。
于金属板本体130之夹着露出窗131相对向之两侧部130a上,于背面侧分别垂设大致相等间隔之3个装设片132,于各装设片132之内侧面,凸设凸起伏之卡扣部133。
另一方面,于中板D之板本体120之正面侧,形成嵌合金属板本体130之嵌合凹处(无图示),此外,并于板本体120之左右两侧壁122上,形成可插入金属板本体130之两侧部130a前端部分之插入沟129。在此,于金属板本体130之对应各装设片132之位置之两侧壁122上,设置用以让避装设片132之凹部129a,此外,于面临此凹部129a之前端,与板本体120一体形成可自由挠曲之卡合片129b,其可与金属板C之卡扣部133相凹凸卡合。
而如图33所示,当金属板C之两侧部130a前端部分,插入形成于板本体120之两侧壁122之插入沟129之同时,金属板C之装设片132进入凹部129a。此时,凸设于装设片132内侧面之卡扣部133之锥形面,与卡合片129b相触接,随着装设片132之压入,受到来自卡扣部133之按压力之卡合片129b产生挠曲,随后卡合片129b前端与装设片132之卡扣部133相凹凸卡合,将金属板C之金属板本体130,嵌合入中板D之板框本体120正面之嵌合凹处,且藉由卡扣部133与卡合片129b之凹凸卡合而固定(止松脱)。
另一方面,于本实施例中,设定中板D之开口窗121a及金属板E之露出窗131之尺寸,使可将3个为1个模组尺寸之配线器具C,于短边方向并排安装于板框A3之状态下,使配线器具C之全部功能面皆能露出。但是,因可于板框A3之上中下3个安装位置,任意安装1~3个配线器具C,故可准备具有对应配线器具C之安装个数及安装位置之尺寸之开口窗121a及露出窗131之中板D及金属板E,而适当地选择运用。
又,与实施例1相同,仅于限制凸起131a能插入贯通孔30c之方向,将中板D安装于板框A3,故可防止中板D对板框A3之安装方向错误。在此,实施例1与本实施例相比,其设置中板D之限制凸起131a之位置不同,若将开口窗121a之宽度尺寸为大于本实施例之中板D,安装于实施例1之板框A1,则自开口窗121a除了露出配线器具C之功能面外,甚至露出板框A1之正面,而影响外观。因此,藉由以装饰板B1与中板D,改变限制凸起131a之位置,可防止误装于不同种类之板框A1、A3。
Claims (6)
1、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于短边方向并排埋设3个配线器具,使配线器具之功能面露出;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位于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该挠曲片分别与该1至3个配线器具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该各配线器具的另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及螺丝插通孔,设于该开口部两侧的侧片上,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2、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于短边方向并排埋设2个配线器具,使配线器具之功能面露出;该开口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侧片,可挠曲的挠曲片设在位于该开口部一侧的侧片上,该配线器具的两侧凸设有卡扣爪,该挠曲片分别与该1至2个配线器具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固定部,设于该开口部另一侧的侧片上,并能与该各配线器具的另一侧的卡扣爪相卡扣;及螺丝插通孔,设于该开口部两侧的侧片上,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3、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分别设于固定梁部及可动梁部之外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4、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设于沿着与固定梁部及可动梁部之相对之方向成垂直之方向之开口部之两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5、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固定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设于该开口部周缘;可动梁部,具能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的卡扣沟,且可自由挠曲地设于该开口部之周缘;及螺丝插通孔,分别设于固定梁部之外侧,能供安装螺丝穿过该螺丝插通孔而将该板框安装于墙壁面的埋设孔内的埋设盒内;该板框覆盖于该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中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中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金属板,具有能使该配线器具的之功能面露出的露出窗,且覆盖于该中板的正面;
该中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
6、一种配线器具用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板框,其具备:开口部,使配线器具的功能面自该开口部露出;卡扣机构,与该配线器具的卡扣爪相卡扣;该板框覆盖于埋设孔的开口面侧;及
装饰板,安装于该板框正面,该装饰板包括主部及侧壁,该主部具有能使各配线器具的功能面露出的开口窗,该主部覆盖于板框之正面;该侧壁由该主部的全周缘凸出;
该装饰板的相对的侧壁间的宽度尺寸比该板框的相应宽度尺寸大,于该板框正面设有凹部,该装饰板背面凸设有限制凸起,该限制凸起插入该板框的凹部定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40606/1998 | 1998-11-30 | ||
JP10340606A JP2000166049A (ja) | 1998-11-30 | 1998-11-30 | 配線器具用プレート |
JP340606/98 | 1998-11-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5715A CN1255715A (zh) | 2000-06-07 |
CN1094245C true CN1094245C (zh) | 2002-11-13 |
Family
ID=18338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9125251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94245C (zh) | 1998-11-30 | 1999-11-30 | 配线器具用板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0166049A (zh) |
KR (1) | KR100361858B1 (zh) |
CN (1) | CN1094245C (zh) |
HK (1) | HK1027208A1 (zh) |
ID (1) | ID2794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1606A (zh) * | 2012-06-29 | 2012-10-24 | 中山市电星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符合多个国家的标准要求的插座 |
JP6639541B2 (ja) * | 2018-02-20 | 2020-02-05 |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 配線器具用プレート |
CN113193411B (zh) * | 2021-05-08 | 2023-04-07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固定架、电气装配结构及开关插座 |
-
1998
- 1998-11-30 JP JP10340606A patent/JP2000166049A/ja active Pending
-
1999
- 1999-11-25 KR KR1019990052705A patent/KR10036185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9-11-30 ID IDP991112A patent/ID27943A/id unknown
- 1999-11-30 CN CN991252519A patent/CN109424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0
- 2000-09-29 HK HK00106224A patent/HK1027208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5715A (zh) | 2000-06-07 |
KR20000052376A (ko) | 2000-08-25 |
ID27943A (id) | 2001-05-03 |
HK1027208A1 (en) | 2001-01-05 |
KR100361858B1 (ko) | 2002-11-23 |
JP2000166049A (ja) | 200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6798C (zh) | 插接智能卡的整体电气插座 | |
US8282252B2 (en) | Vehicle interior light source unit | |
US7128601B2 (en) | Wire cover for connectors | |
CN1083358C (zh) | 电话机保持器 | |
CN1713453A (zh) | 快速连接端子设备 | |
CN1268776A (zh) | 电池组件、电池装载装置、电源供给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328361A (zh) |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 |
CN1375893A (zh) | 连接器 | |
CN1770565A (zh) | 电连接器 | |
CN1769937A (zh) | 带有闸门的光连接器 | |
CN1094245C (zh) | 配线器具用板 | |
CN1578036A (zh) | 总线装置和包含该总线装置的电气接线盒 | |
JP2008265659A (ja) | 天井ランプ組付構造、それを有する天井ランプ、及び、それを有する車両用成形天井 | |
CA2605268C (en) |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 |
JP2006038268A (ja) | 空気調和機 | |
TWI414110B (zh) | 插頭與插座以及包含該插頭與插座的連接裝置 | |
JP2008292529A (ja) | 液晶モジュール | |
CN1122337C (zh) | 插座 | |
CN1147973C (zh) | 配线器具用板 | |
CN1092412C (zh) | 器件配线用板 | |
CN1138316C (zh) | 同轴缆线的连接装置 | |
WO2016175101A1 (ja) | 照明装置 | |
CN1178355C (zh) | 配线器具用板 | |
CN1096536C (zh) | 地板用方格板 | |
CN1301570C (zh) | 配线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