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1190B - 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81190B CN109381190B CN201810621955.7A CN201810621955A CN109381190B CN 109381190 B CN109381190 B CN 109381190B CN 201810621955 A CN201810621955 A CN 201810621955A CN 109381190 B CN109381190 B CN 1093811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gree
- unit
- pause
- time
- predetermi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62 laser obscuration time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97 bl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Measur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8—Determining activity level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Measur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26—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or mobility of a limb using a particular sensing techniqu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电子表(100)具备CPU(120),其控制向用户的报知。CPU(120)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然后,CPU(120)基于以预定数分割每第一单位时间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决定表示在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然后,CPU(120)基于所决定的停顿度和对应于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报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过去,有一种为防止用户长时间处于坐着的状态,当佩戴于用户手臂的计步器持续预定时间未检测出摆臂信号时发出警报的技术(例如,参照日本的专利文献特开2009-53911号公报)。
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计步器中,若仅基于每特定时间的运动量判定是否向用户报知,则当该时间内运动量存在不平衡时,有时无法在适当的定时向用户报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适当的定时向用户提醒运动的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
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而做出,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运动辅助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控制向用户的报知,所述控制部执行以下处理: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所述用户的运动量;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以及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所述报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子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的(a)~(q)是示出停顿度的时间迁移的图。
图3的(a)~(c)是用于说明在显示部中显示图像来报知的例子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表的CPU所执行的报知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电子表的CPU所执行的报知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电子表,101:微型计算机,102:ROM,103:通信部,104:天线,105:电力供给部,106:显示部,107:显示驱动器,108:语音输出部,109:操作接受部,110:振子,111:加速度传感器,112:倾斜传感器,120:CPU,121:RAM,122:振荡电路,123:分频电路,124:计时电路,125:程序,131:运动量获取部,132:停顿度决定部,133:报知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结构例的框图。电子表100除了对当前时刻计时的功能外,还具备进行用于向用户提醒步行的报知的功能(以下,称为“步数提醒功能”)。
首先,对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子表100具备微型计算机1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通信部103、天线104、电力供给部105、显示部106、显示驱动器107、语音输出部108、操作接受部109、振子110、加速度传感器111以及倾斜传感器112。
微型计算机101是运动辅助装置的一例,具备作为控制部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20、作为存储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21、振荡电路122、分频电路123以及计时电路124。此外,RAM121、振荡电路122、分频电路123以及计时电路124不限于设置于微型计算机10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微型计算机101的外部。另外,ROM102、通信部103、电力供给部105、显示驱动器107、语音输出部108以及振子110不限于设置于微型计算机101的外部,也可以设置于微型计算机101的内部。
CPU120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集中控制电子表100的整体动作的处理器。CPU120从ROM102读出控制程序,并加载至RAM121来进行时刻的显示或各种功能相关的运算控制或显示等各种动作处理。
RAM121是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其在向CPU120提供用于作业的存储器空间来存储临时数据的同时,存储各种设定数据。
振荡电路122通过使振子110振荡来生成预定的频率信号(时钟信号)并输出。作为该振荡电路122,例如采用晶体振荡器。
分频电路123将从振荡电路122输入的频率信号分频为计时电路124或CPU120所利用的频率的信号并输出。该输出信号的频率也可以基于由CPU120进行的设定而变更。
计时电路124通过对从分频电路123输入的预定的计时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并加至初始值来对当前时刻计时。计时电路124也可以由改变存储于RAM121的值的软件构成,或者,也可以由专用的计数器电路构成。计时电路124所计时的时刻可以是从预定的定时起的累积时间、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协调世界时)或预先设定的地方时等中的任一个。另外,该计时电路124所计时的时刻无需必须以年月日时分秒的形式保持。
由这些振荡电路122、分频电路123以及计时电路124构成计时部。
ROM102是掩模型ROM或能够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有控制程序或初始设定数据。控制程序中包括后述的报知控制处理相关的程序125。
通信部103例如由无线频率(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或基带(BB:Baseband)电路、存储器电路构成。通信部103对经由天线104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并发送至CPU120。另外,通信部103对从CPU120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调制等,并经由天线104发送至外部。通信部103例如基于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低功耗(low energy,以下称BLE)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所谓的BLE是被称为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中以低耗电为目的制定的标准(模式)。
电力供给部105具备电池,将电子表100的动作相关的电力向各部以其工作电压进行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力供给部105的电池采用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
显示部106例如具备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显示画面。显示驱动器107基于来自CPU120的控制信号向显示器106输出对应于显示画面的类别的驱动信号,进行向显示画面上的显示。
语音输出部108例如具备扬声器或放大器,基于来自CPU120的控制信号输出语音。
操作接受部109例如具备按键或按钮,其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并将对应于该输入操作的电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出至CPU120。另外,例如作为操作接受部109,也可以在显示部106的显示画面上重叠设置有触摸传感器,并与显示画面一同构成触摸面板。在这种情况下,触摸传感器检测向该触摸传感器的用户的接触动作相关的接触位置或接触方式,并向CPU120输出对应于所检测到的接触位置或接触方式的操作信号。
加速度传感器111具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其检测三轴方向的加速度,并向CPU120输出对应于所检测出的加速度的电信号。
倾斜传感器112检测电子表100的倾斜,并向CPU120输出对应于所检测出的倾斜的电信号。例如倾斜传感器112具备开关,该开关在电子表100以使12时侧朝下的方式倾斜时接通,并向CPU120输出表示开关的接通/断开的电信号。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CPU120作为运动量获取部131、停顿度决定部132以及报知控制部133发挥功能。这些运动量获取部131、停顿度决定部132以及报知控制部133的功能既可以由单一的CPU实现,也可以分别由独立的CPU实现。另外,这些功能也可以由通信部103的CPU等微型计算机101以外的处理器实现。
作为运动量获取部131的CPU120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第一单位时间是成为判定是否向用户提醒运动时的基准的时间,例如是1小时。第二单位时间是成为决定后述的停顿度时的基准的时间,在第一单位时间为1小时、预定数为6的情况下,第二单位时间为10分钟。用户的运动量表示用户进行运动的量,用步数、千卡等单位表示。下面,对用步数表示用户的运动量的例子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作为运动量获取部131的CPU120基于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11的电信号判定是否为用户在步行中的状态。例如,CPU120对预先存储的步行状态的加速度的信号波形和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11的电信号的波形进行比较,若匹配,则判定为是步行状态,并对步数进行加法运算。CPU120对每第二单位时间的步数进行计数,并记录于RAM121等。另外,在判定为不是步行状态的情况下,CPU120基于来自倾斜传感器112的电信号判定电子表100是否佩戴于用户的手臂。例如,在从倾斜传感器112接受表示接通的电信号的情况下,即在电子表100以12时侧朝下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CPU120判定为电子表100佩戴于用户的手臂。另一方面,在从倾斜传感器112接受表示断开的电信号的情况下,CPU120判定为电子表100未佩戴于用户的手臂。另外,在判定为电子表100持续预定时间(例如,3分钟)以上未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的情况下,CPU120将加速度传感器111转入休眠模式。
作为停顿度决定部132的CPU120基于以预定数分割每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决定表示在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具体而言,例如,若第一单位时间为1小时,则第一目标运动量为300步,若第二单位时间为10分钟(即,预定数为6),则第二目标运动量为50步。另外,停顿度例如用0~6的整数表示。CPU120对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步数和第二目标运动量进行比较,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步数小于第二目标运动量的情况下,增加当前的停顿度。另外,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步数为第二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CPU120维持当前的停顿度。进一步地,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步数为大于第二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第三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CPU120减少当前的停顿度。另外,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步数为第一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CPU120将当前的停顿度清零(即恢复至初始值0)。
下面,对由作为停顿度决定部132的CPU120进行的停顿度的决定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在以下例子中,假设预先设定第一目标运动量为300步、第二运动目标量为50步、第三目标运动量为100、150、200、250步。
CPU120进行以下处理:
(1)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对停顿度加1。
(2)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50~99步的情况下,维持停顿度。
(3)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100~149步的情况下,从停顿度减1。
(4)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150~199步的情况下,从停顿度减2。
(5)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200~249步的情况下,从停顿度减3。
(6)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250~299步的情况下,从停顿度减4。
(7)在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300步以上的情况下,将停顿度清零。
CPU120每第二单位时间按照以上规则改变当前的停顿度,由此决定停顿度。
对上述的决定方法中的具体的停顿度的变化进行说明。图2的(a)~(q)是示出用0~6的整数表示的停顿度的时间迁移的柱状图。首先,利用图2的(a)~(g)对定期性地没有小于第二目标量的步行时的停顿度的时间迁移进行说明。
如图2的(a)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停顿度为0。之后,在经过第二单位时间即10分钟,且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对初始值的停顿度0加1,如图2的(b)所示将停顿度改为1。进一步经过10分钟,且在该10中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对当前的停顿度1加1,如图2的(c)所示将停顿度改为2。如此,在每10分钟,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通过由CPU120对当前的停顿度加1,如图2的(d)~(g)所示,停顿度每10分钟逐次增加1。然后,当从图2的(a)所示的初始状态经过作为第一单位时间的1小时时,如图2的(g)所示,若停顿度成为6,则CPU120判定为停顿度成为后述的预定的阈值以上,并向用户报知。
接下来,利用图2的(h)~(q)对有第二目标量以上的步行的情况下的停顿度的时间迁移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的(h)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停顿度为0。之后,在经过作为第二单位时间的10分钟,且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对初始值的停顿度0加1,如图2的(i)所示将停顿度改为1。在又经过10分钟,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对当前的停顿度1加1,如图2的(j)所示将停顿度改为2。在又经过10分钟,且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50步~99步的情况下,CPU120如图2的(k)所示照样维持停顿度2。在再次又经过10分钟,且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对当前的停顿度2加1,如图2的(l)所示将停顿度改为3。在再次又经过10分钟,且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为100~149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从当前的停顿度3减1,如图2的(m)所示将停顿度改为2。在再次又经过10分钟,且在该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CPU120通过对当前的停顿度2加1,如图2的(n)所示将停顿度改为3。之后,在10分钟内获取的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通过由CPU120对当前的停顿度加1,如图2的(o)~(q)所示,每10分钟停顿度逐次增加1。然后,图2的(q)所示,若停顿度成为6,则CPU120判定为停顿度成为后述的预定的阈值以上,并向用户报知。
另外,在加速度传感器111为休眠模式的情况下,CPU120在自转入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小时)之前保持停顿度。然后,在自休眠模式起经过1小时后,CPU120将停顿度清零。这是因为,目的是检测人的活动,而不是检测电子表100的活动。自转入休眠模式起至将停顿度清零的预定时间作为成为与用户暂时摘下电子表100的情况区分的基准的时间被预先设定。即,在休眠模式中,电子表100处于未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的状态的可能性较高。在电子表100未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的状态下,电子表100无法判定用户的运动,因而保持停顿度,直至解除休眠模式。并且,在自转入休眠模式起1小时以内解除了休眠模式的情况下,CPU120判定为用户再次佩戴了电子表100,并由加速度传感器111重新开始用户的步行状态的判定。另外,在自转入休眠模式起未解除休眠模式地经过了1小时的情况下,CPU120判定为用户不是暂时性地而是长时间未佩戴电子表100,并将停顿度清零。另外,通过CPU120在自转入休眠模式起经过1小时后重置停顿度,能够防止每天早晨停顿度从中途开始。
作为报知控制部133的CPU120基于所决定的停顿度和对应于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来控制报知。例如,作为对应于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预先设定有停顿度的上限值6的情况下,当所决定的停顿度为对应于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6时,报知控制部133判定为是进行报知的定时,并通过使语音输出部108输出预定的语音,并使显示部106显示预定的图像来执行报知。
在图3的(a)~(c)中示出由作为报知控制部133的CPU120进行的报知的一例。图3的(a)是示出不进行报知的状态下的电子表100的显示部106的画面的图。在图3的(a)所示的状态下,在显示部106中显示有如“6/30,周日”那样表示月份、日期和星期的图像I1。图3的(b)是CPU120通过显示“步数!!”的图像I2以及使圆形标记的图标图像I3闪烁来执行报知的状态的图。另外,在该状态下,CPU120通过语音输出部输出预定时间(例如,0.5~1秒左右)的警报。图3的(c)是示出从图3的(b)的状态经过预定时间后的状态下的电子表100的显示部106的画面的图。在图3的(c)所示的状态下,从图像I2返回至原来的图像I1,但图标图像I3持续闪烁。由此,向用户提示例如月份和日期或星期的信息的同时,向用户报知步数未达到第一目标量的事实。
图4和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表100的报知控制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电子表100的CPU120例如以通过用户的操作使步数提醒功能开启为契机,开始图4和图5所示的报知控制处理。此外,在以下的流程图中,设第一单位时间为1小时、第二单位时间为10分钟、第一目标运动量为300步、第二目标运动量为50步来进行说明。
首先,CPU120判定步数提醒功能是否开启(步骤S101)。CPU120在判定为步数提醒功能未开启,即步数提醒功能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将停顿度清零(步骤S102),并结束本处理。
在判定为步数提醒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CPU120判定是否从加速度传感器111输出错误(步骤S103)。在判定为从加速度传感器111输出了错误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CPU120执行使加速度传感器111处于休眠模式的休眠转入处理(步骤S104)。然后,CPU120进入步骤S107的处理。
CPU120判定加速度传感器111是否为休眠模式(步骤S105)。在判定为加速度传感器111不是休眠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CPU120进入步骤S109的处理。另外,在判定为加速度传感器111是休眠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CPU120判定是否接受了电子表100所具备的任一按键的操作等解除休眠模式的操作(步骤S106)。在判定为未接收解除休眠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6:“否”),CPU120判定是否自加速度传感器111成为休眠模式起经过了1小时以上(步骤S107)。在判定为自加速度传感器111成为休眠模式起经过了1小时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7:“是”),CPU120将停顿度清零(步骤S102),并结束本处理。另外,在判定为自加速度传感器111成为休眠模式起未经过1小时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07:“否”),CPU120返回至步骤S103的处理。
在判定为接受了解除休眠模式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6:“是”),CPU120执行解除休眠模式的处理(步骤S108)。然后,CPU120基于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11的输出信号,执行判定步行状态的步行判定处理(步骤S109)。
经步行判定处理,CPU120判定用户是否为步行状态(步骤S110)。在判定为用户不是步行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10:“否”),CPU120判定未按下电子表100的按键的状态或者倾斜传感器112未开启的状态是否持续了3分钟(步骤S111)。在判定为未进行电子表100所具备的任一按键的操作的状态或倾斜传感器112未开启的状持续3分钟的情况下(步骤S111:“是”),CPU120进入步骤S107的处理。另外,在未按下电子表100的按键的状态或倾斜传感器112未开启的状态没有持续3分钟的情况下(步骤S111:“否”),CPU120进入步骤S113的处理。
在判定为用户是步行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10:“是”),CPU120执行通过对当前的第一单位时间的步数加1步来测量累积步数的步行加法处理(步骤S112)。
然后,CPU120判定是否为决定停顿度的定时,即是否为当前的第二单位时间结束的定时(步骤S113)。在判定为不是决定停顿度的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113:“否”),CPU120返回至步骤S101的处理。另外,在判定为是决定停顿度的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113:“是”),CPU120进入图5的步骤S114的处理。
CPU120判定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是否小于50步(步骤S114)。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小于5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4:“是”),CPU120对停顿度加1(步骤S115),并进入步骤S126。
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并非小于5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4:“否”),CPU120判定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是否小于100步(步骤S116)。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小于10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6:“是”),CPU120维持当前的停顿度地进入步骤S126。
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并非小于10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6:“否”),CPU120判定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是否小于150步(步骤S117)。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小于15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7:“是”),CPU120从停顿度减1(步骤S118),并进入步骤S126。
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并非小于15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7:“否”),CPU120判定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是否小于200步(步骤S119)。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小于20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9:“是”),CPU120从停顿度减2(步骤S120),并进入步骤S126。
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并非小于200步的情况下(步骤S119:“否”),CPU120判定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是否小于250步(步骤S121)。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小于250步的情况下(步骤S121:“是”),CPU120从停顿度减3(步骤S122),并进入步骤S126。
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并非小于250步的情况下(步骤S121:“否”),CPU120判定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是否小于300步(步骤S123)。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小于300步的情况下(步骤S123:“是”),CPU120从停顿度减4(步骤S124),并进入步骤S126。
在判定为最近的10分钟内的累积步数并非小于300步的情况下(步骤S123:“否”),CPU120将当前的停顿度清零(步骤S125)。
然后,CPU120判定最近1小时的累积步数是否为300步以上(步骤S126)。在判定为最近1小时的累积步数并非300步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26:“否”),CPU120进入步骤S130的处理。
在判定为最近1小时的累积步数为300步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26:“是”),CPU120将当前的停顿度清零(步骤S127)。然后,CPU120判定是否正在当前显示部106的画面中进行报知,例如图3的(c)所示的图标图像I3是否在闪烁(步骤S128)。在判定为是正在当前画面中进行报知的情况下(步骤S128:“是”),CPU120解除画面的报知(步骤S129),并进入步骤S130的处理。
在判定为不是正在当前画面中进行报知的情况下(步骤S128:“否”),CPU120判定当前的停顿度是否为6(步骤S130)。在判定为当前的停顿度不是6的情况下(步骤S130:“否”),CPU120返回至图2的步骤S101的处理。
在判定为当前的停顿度是6的情况下(步骤S130:“是”),CPU120通过语音输出部108和显示部106进行基于语音和显示的报知处理(步骤S131)。然后,CPU120将当前的停顿度清零(步骤S132),并返回至图4的步骤S101的处理。
CPU120例如将以上处理重复执行,直至步数提醒功能被关闭。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并基于以预定数分割每个第一单位时间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决定表示在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然后,CPU120基于所决定的停顿度和对应于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来控制报知。因此,由于在每个短于第一单位时间的第二单位时间判定用户的运动量,因而与每个第一单位时间进行判定相比,能够在更适当的定时向用户报知。
另外,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小于第二目标运动量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增加停顿度,当停顿度为阈值以上时,CPU120执行报知。从而,在第二单位时间获取的运动量未满足第二目标运动量的时间越长,CPU120越增加停顿度,能够在停顿度成为阈值以上的定时向用户报知。
另外,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为第二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维持停顿度。从而,在用户在第二单位时间内执行了目标量以上的运动的情况下,CPU120维持停顿度,且能够通过延迟向用户报知的定时来进行调整。
另外,在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为大于第二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第三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减少停顿度。从而,在用户在第二单位时间内执行了大于目标量的运动量的运动的情况下,CPU120能够通过减少停顿度进一步延迟向用户报知的定时来进行调整。
另外,在第一单位时间内获取的运动量的累积值为第一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将停顿度恢复至初始值。由此,在用户在第一单位时间内执行了第一目标运动量以上的运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停顿度清零并重新开始停顿度的计数来在适当的定时向用户报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还具备输出语音的语音输出部108,CPU120通过使语音输出部108输出预定的语音来执行报知。因此,能够执行通过语音向用户提醒运动的报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表100的CPU120还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部106,CPU120通过使显示部106显示预定的图像来执行报知。因此,能够执行通过图像向用户提醒运动的报知。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实施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CPU120通过语音和图像向用户报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向用户的报知方法不限于此。例如,CPU120也可以用语音或图像中的任一种来进行报知。另外,CPU120也可以通过振动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或闪烁向用户进行报知。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CPU120在显示部106中显示如图3的(b)和图3的(c)所示的图像I2和图标图像I3的例子进行了说明。CPU120也可以在显示部106中还显示停顿度。例如,CPU120也可以以图2的(a)~(q)所示的方式在显示部106中显示停顿度。由此,用户能够容易识别当前相对于第一目标运动量在何种程度上运动不足。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CPU120基于来自倾斜传感器112的电信号判定电子表100是否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的例子就行了说明。但是电子表100是否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的判定方法不限于此。例如,CPU120也可以基于来自加速度传感器111的电信号检测电子表100的倾斜,且在判定为电子表100以12时侧朝下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判定为电子表100佩戴于用户的手臂。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CPU120进行报知控制处理等的各种控制动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控制动作并不限于由CPU进行的软件控制。也可以利用专用的逻辑电路等硬件结构进行控制动作的部分或全部。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作为存储本发明的数据通信处理所涉及的程序和报知控制处理所涉及的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以由闪速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ROM10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HDD(HardDisk Drive)、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或DVD(Digital VersatileDisc)等便携式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提供本发明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载波也适用于本发明。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控制步骤或显示例等的具体细节适当实施变更。
尽管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中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和其均等范围。下面,附加记载最初附于本申请的申请文件的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中记载的发明。附加记载的编号如同最初附于本申请的申请文件的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附记1)
一种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辅助装置具备控制向用户的报知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执以下处理:
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所述用户的运动量;
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以及
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所述报知。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控制部执行以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小于所述第二目标运动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停顿度;以及
当所述停顿度为所述阈值以上时,执行所述报知。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为所述第二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维持所述停顿度。
(附记4)
根据附记2或3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为大于所述第二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第三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减少所述停顿度。
(附记5)
根据附记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的累积值为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停顿度恢复为初始值。
(附记6)
根据附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装置还具备输出语音的语音输出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语音输出部输出预定的语音来执行所述报知。
(附记7)
根据附记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装置还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定的图像来执行所述报知。
(附记8)
一种电子表,其特征在于,具备:
附记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
计时部,其对当前时刻计时;以及
时刻显示部,其显示由所述计时部计时的当前时刻。
(附记9)
一种运动辅助装置所执行的运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运动量获取步骤,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
停顿度决定步骤,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以及
报知控制步骤,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表示未达成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意思的向所述用户的报知。
(附记10)
一种记录介质,记录有计算机能够读取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运动量获取单元,其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
停顿度决定单元,其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以及
报知控制单元,其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表示未达成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意思的向所述用户的报知。
Claims (10)
1.一种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装置具备控制向用户的报知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执行以下处理:
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所述用户的运动量;
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并且,自转入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前保持所述停顿度,自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将所述停顿度清零;以及
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所述报知,
所述第一单位时间是成为判定是否向用户提醒运动时的基准的时间,所述第二单位时间是成为决定所述停顿度时的基准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执行以下处理:
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小于所述第二目标运动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停顿度;以及
当所述停顿度为所述阈值以上时,执行所述报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为所述第二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维持所述停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为大于所述第二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第三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减少所述停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的累积值为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停顿度恢复为初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装置还具备输出语音的语音输出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语音输出部输出预定的语音来执行所述报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装置还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通过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预定的图像来执行所述报知。
8.一种电子表,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动辅助装置;
计时部,其对当前时刻计时;以及
时刻显示部,其显示由所述计时部计时的当前时刻。
9.一种运动辅助装置所执行的运动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运动量获取步骤,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
停顿度决定步骤,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并且,自转入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前保持所述停顿度,自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将所述停顿度清零;以及
报知控制步骤,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表示未达成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意思的向所述用户的报知,
所述第一单位时间是成为判定是否向用户提醒运动时的基准的时间,所述第二单位时间是成为决定所述停顿度时的基准的时间。
10.一种记录介质,记录有计算机能够读取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
运动量获取单元,其获取每个以预定数分割预定的第一单位时间而得的第二单位时间的用户的运动量;
停顿度决定单元,其基于以所述预定数分割每个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应运动的预定的第一目标运动量而得的第二目标运动量和在所述第二单位时间内获取的所述运动量,决定表示在所述第一单位时间内未运动的程度的停顿度,并且,自转入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前保持所述停顿度,自休眠模式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将所述停顿度清零;以及
报知控制单元,其基于所决定的所述停顿度和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预定的阈值,控制表示未达成所述第一目标运动量的意思的向所述用户的报知,
所述第一单位时间是成为判定是否向用户提醒运动时的基准的时间,所述第二单位时间是成为决定所述停顿度时的基准的时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53658 | 2017-08-08 | ||
JP2017153658A JP6972751B2 (ja) | 2017-08-08 | 2017-08-08 | 運動支援装置、電子時計、運動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81190A CN109381190A (zh) | 2019-02-26 |
CN109381190B true CN109381190B (zh) | 2021-10-01 |
Family
ID=6541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21955.7A Active CN109381190B (zh) | 2017-08-08 | 2018-06-15 | 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72751B2 (zh) |
CN (1) | CN109381190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7055A (zh) * | 2012-08-29 | 2014-03-2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运动支援装置及运动支援方法 |
CN105334721A (zh) * | 2012-01-04 | 2016-02-17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运动手表 |
WO2017038076A1 (ja) * | 2015-09-04 | 2017-03-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運動支援システム、情報機器、測定機器、運動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6901747A (zh) * | 2017-03-17 | 2017-06-30 |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监护方法及智能监护手环 |
CN106943146A (zh) * | 2016-12-24 | 2017-07-14 | 佛山潮伊汇服装有限公司 | 复合性痉挛预警方法及复合性痉挛预警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1070B2 (ja) * | 1987-02-24 | 1996-03-04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電子歩数計 |
JP3580519B2 (ja) * | 1997-08-08 | 2004-10-27 | 株式会社ハドソン | 運動用補助計器 |
JP2006255028A (ja) * | 2005-03-15 | 2006-09-28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運動支援システム及び運動支援方法 |
JP2007115200A (ja) * | 2005-10-24 | 2007-05-10 | Nec Corp | 運動量管理システム、運動量管理サーバおよび運動量管理プログラム |
CN202682732U (zh) * | 2012-07-04 | 2013-01-23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乒乓球单打球台计数器 |
JP6357003B2 (ja) * | 2014-04-17 | 2018-07-1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走行支援ウェアラブル端末、走行支援サーバ、および走行支援方法 |
-
2017
- 2017-08-08 JP JP2017153658A patent/JP6972751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15 CN CN201810621955.7A patent/CN1093811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34721A (zh) * | 2012-01-04 | 2016-02-17 |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 运动手表 |
CN103657055A (zh) * | 2012-08-29 | 2014-03-2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运动支援装置及运动支援方法 |
WO2017038076A1 (ja) * | 2015-09-04 | 2017-03-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運動支援システム、情報機器、測定機器、運動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6943146A (zh) * | 2016-12-24 | 2017-07-14 | 佛山潮伊汇服装有限公司 | 复合性痉挛预警方法及复合性痉挛预警终端 |
CN106901747A (zh) * | 2017-03-17 | 2017-06-30 |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监护方法及智能监护手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81190A (zh) | 2019-02-26 |
JP6972751B2 (ja) | 2021-11-24 |
JP2019030552A (ja) | 2019-0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088389B2 (ja) |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8427262B (zh) | 时间显示装置、电子时钟、时间显示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 |
JP7251128B2 (ja) | 電子時計および電子時計の状態報知方法 | |
JP4803230B2 (ja) | 電子時計 | |
CN110996383B (zh) | 无线通信装置、电子表、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 |
JP7420160B2 (ja) | 電子機器、電子時計、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9381190B (zh) | 运动辅助装置、电子表、运动辅助方法及记录介质 | |
JP2023093509A (ja) | 表示制御装置、電子時計、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8519735B (zh) | 电子表、显示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 |
JP7040081B2 (ja) | タイマ計測装置、電子時計、タイマ計測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048118B2 (ja) | 発電機能付き携帯電子機器 | |
JP2005308396A (ja) | 電子時計、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CN106292974B (zh) | 电子设备和动作管理方法 | |
JP6766836B2 (ja) | 衛星電波受信装置、電子時計及び電波受信報知制御方法 | |
JP7259820B2 (ja) | 表示制御装置、電子時計、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12099332B2 (en)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watch,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 |
WO2013140715A1 (ja) | 電子体温計及びその処理方法及び制御方法 | |
JP3233987U (ja) | アラーム付時間計測器 | |
JP5937928B2 (ja) | 電子時計 | |
JP7287425B2 (ja) | 表示制御装置、電子時計、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7498644B2 (ja) | 電子時計及び電子時計の表示方法 | |
JP2015010995A (ja) |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