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244734B - 高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高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4734B
CN109244734B CN201710560706.7A CN201710560706A CN109244734B CN 109244734 B CN109244734 B CN 109244734B CN 201710560706 A CN201710560706 A CN 201710560706A CN 109244734 B CN109244734 B CN 109244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speed connector
long side
side wall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0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4734A (zh
Inventor
何鑫泰
陈晓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607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4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4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4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速连接器,包括长形的绝缘本体、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绝缘本体沿高度方向凹设形成有长形的收容槽、并包含位于收容槽槽底的基部以及自基部延伸且位于收容槽相反两侧的第一长侧壁与第二长侧壁。第一长侧壁包含两个第一对接部及位于其间的凹陷部,第二长侧壁包含面向凹陷部的第二对接部。多个第一端子设置于两个第一对接部,多个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二对接部。每个第一端子具有邻近第二长侧壁的第一接触点,每个第一端子的一高度经由第一接触点而区分为前段高度与后段高度。后段高度大于前段高度、并介于3.2毫米至4.5毫米之间。借此,所述高速连接器不再局限于既有的设计框架,而能有效地缩小其高度。

Description

高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连接器(如:SAS连接器)呈长形并且类型包含有相互插接的一公端连接器与一母端连接器,而上述相互插接的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被应用在一电子装置内部,以作为信号传输之用。然而,由于上述相互插接的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的总高度被旧有的设计框架所局限,以致于所述电子装置无法进一步地微小化。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连接器,期能有效地改善现有高速连接器所可能产生的缺失。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高速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呈长形且定义有相互垂直的一长度方向、一宽度方向、及一高度方向,所述绝缘本体沿所述高度方向凹设形成有长形的一收容槽,并且所述绝缘本体包含有:一基部,位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及一第一长侧壁与一第二长侧壁,自所述基部延伸而形成并且分别位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反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长侧壁包含有两个第一对接部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之间的一凹陷部,所述第二长侧壁包含有面向所述凹陷部的一第二对接部;以及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并且多个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具有邻近所述第二长侧壁的一第一接触点,并且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对应于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一高度经由所述第一接触点而区分为一前段高度与一后段高度,所述后段高度大于所述前段高度、并介于3.2毫米至4.5毫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含有直条状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引柱,并且两个所述导引柱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绝缘本体对应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长度等于两个所述导引柱之间的最大距离。
优选地,每个所述导引柱具有邻近于所述基部的一承载部,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有两个焊接支架,并且两个所述焊接支架固定于两个所述导引柱的所述承载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包含有:一固持部,卡固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一弹臂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弹臂部包含有所述第一接触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固持部之间的一渐缩段,所述渐缩段对应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宽度朝远离所述固持部方向逐渐地缩小;及一焊接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另一端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焊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含有与所述固持部共平面的两个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延伸所形成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弹臂部的相反两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长侧壁的外表面之间的中央处定义有一中央面,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基部的底面的两端形成有两个定位柱,并且两个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中央面的同一侧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长侧壁及第二长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邻近所述收容槽之槽口的多个穿孔,并且多个所述穿孔沿所述宽度方向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或是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的自由端,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自由端或是每个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自由端能选择性地收容于相对应的所述穿孔。
优选地,所述高速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可分离地插设于所述收容槽内的一支撑盖,并且所述支撑盖包含有一板体及自所述板体延伸的多个支撑肋,而多个所述支撑肋分别顶抵于所述第一长侧壁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长侧壁的内表面与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长侧壁包含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反两侧的两个配合部,并且每个所述配合部的内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内表面,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有自每个所述配合部内表面突出的一凸肋。
优选地,所述高速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每个所述第三端子的构造相同于任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并且每个所述第三端子的构造相异于任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其中,所述第二长侧壁包含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反两侧的两个配合部,并且多个所述第三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及两个所述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高速连接器进一步限定为SAS连接器并且用来焊接固定于一软性电传输载体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高速连接器,不再局限于既有的设计框架,而能有效地缩小其高度。因此,当所述高速连接器与相应连接器相互插接时,两者的整体高度也能够有效地被缩小,借以利于应用在空间狭小的电子装置内;同时,因高速连接器的端子讯号传递路线缩短(如:第一端子的高度缩小),进而提升上述端子传输高频信号的性能。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高速连接器安装于软性电传输载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高速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沿剖线V-V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沿剖线VI-VI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第一端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第二端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高速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高速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高速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3沿剖线XV-XV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15,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高速连接器100,尤其是指用来以表面贴装技术(SMT)焊接固定于一软性电传输载体200(如: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扁平电缆)上的母端SAS连接器100(如:图1),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述高速连接器100包含有长形的一绝缘本体1、两个焊接支架2、多个第一端子3、及多个第二端子4。上述两个焊接支架2、多个第一端子3、及多个第二端子4皆安装于绝缘本体1。以下将分别就所述高速连接器100的各个组件构造及连接关系作一说明。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定义有相互垂直的一长度方向L、一宽度方向W、及一高度方向H。所述绝缘本体1包含有位于相反两侧的一配合侧(如:图4中的绝缘本体1顶侧面)与一安装侧(如:图4中的绝缘本体1底侧面),并且上述绝缘本体1自其配合侧沿高度方向H凹设形成有长形的一收容槽11(上述收容槽11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绝缘本体1的长度方向L),用以供一相对应连接器(图中未示出,如:公端SAS连接器)进行插接。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含有长形的一基部12、位于相反侧的一第一长侧壁13与一第二长侧壁14、位于相反侧的两个短侧壁15、及呈直条状且大致相互平行的两个导引柱16。所述第一长侧壁13、第二长侧壁14、及两个短侧壁15是自基部12的外缘部位大致垂直地延伸而形成,并且所述第一长侧壁13、第二长侧壁14、及两个短侧壁15大致具有相同的高度(对应于高度方向H)且共同围绕成大致矩形环状的构造。
进一步地说,所述基部12的长度方向平行绝缘本体1的长度方向L并且位于上述收容槽11的槽底,而远离所述收容槽11的基部12表面(如:图3中的基部12底面)相当于位在绝缘本体1的安装侧。
所述第一长侧壁13与第二长侧壁14各大致呈片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绝缘本体1的长度方向L,并且所述第一长侧壁13与第二长侧壁14分别位于所述收容槽11的相反两侧(如:图4中的收容槽11左侧与右侧),而对应于所述宽度方向W的第一长侧壁13厚度于本实施例中大于对应于所述宽度方向W的第二长侧壁14厚度。
更详细地说,所述第一长侧壁13包含有两个第一对接部131及位于上述两个第一对接部131之间的一凹陷部132,上述任一个第一对接部131与第二长侧壁14的距离小于所述凹陷部132与第二长侧壁14的距离。其中,上述两个第一对接部131的长度并不相等,也就是说,所述凹陷部132并非是位于上述第一长侧壁13的中央。再者,所述第二长侧壁14包含有沿宽度方向W面向上述凹陷部132的一第二对接部141及分别位于第二对接部141相反两侧的两个配合部142,也就是说,所述两个配合部142沿宽度方向W分别面向两个第一对接部13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第一对接部131自上述配合侧沿高度方向H凹设形成有多个第一端子槽1311,并且每个第一端子槽1311连通收容槽11且贯穿上述基部12,所述第一长侧壁13的多个第一端子槽1311能用来分别收容所述多个第一端子3。所述凹陷部132也自上述配合侧沿高度方向H凹设形成有多个沟槽1321,并且每个沟槽1321连通收容槽11且贯穿上述基部12,但上述凹陷部132的多个沟槽1321于本实施例中并未设置有任何端子。
再者,所述第二对接部141自上述配合侧沿高度方向H凹设形成有多个第二端子槽1411,并且每个第二端子槽1411连通收容槽11且贯穿上述基部12,所述第二长侧壁14的多个第二端子槽1411能用来分别收容所述多个第二端子4。所述每个配合部142也自上述配合侧沿高度方向H凹设形成有多个沟槽1421,并且每个沟槽1421连通收容槽11且贯穿上述基部12,但上述每个配合部142的多个沟槽1421于本实施例中并未设置有任何端子。另,所述第二长侧壁14的多个第二端子槽1411与多个沟槽1421沿长度方向L排成一列。
进一步地说,由于所述第一长侧壁13所安置的第一端子3数量不同于第二长侧壁14所安置的第二端子4数量,因而使得高速连接器100与相对应连接器相互插接时,所述相对应连接器容易朝向第二长侧壁14方向偏移,进而使所述第二端子4容易过压而受损。
据此,每个配合部142的内表面大致齐平于第二对接部141的内表面,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有自每个配合部142内表面突出的至少一凸肋143。也就是说,每个凸肋143与上述第一长侧壁13内表面的距离小于配合部142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一长侧壁13内表面的距离。借此,当所述高速连接器100与相对应连接器相互插接时,通过第二长侧壁14上的凸肋143顶抵于相对应连接器,以避免相对应连接器朝向第二长侧壁14方向偏移。
所述第一长侧壁13的凹陷部132及第二长侧壁14形成有邻近上述收容槽11之槽口的多个穿孔133、144,并且所述凹陷部132的穿孔133分别连通于其上的沟槽1321,而第二长侧壁14的穿孔144则分别对应于其上的第二端子槽1411与沟槽1421。再者,每个第二端子4的一自由端(如:图6中远离基部12的第二端子4末端)沿宽度方向W对应于一个穿孔144、并能选择性地收容于相对应的穿孔144。借此,所述穿孔144能提供端子(如:第二端子4)受压时偏移的空间,以避免端子(如:第二端子)直接压迫于绝缘本体1(如:第二长侧壁14)而受损。此外,在本发明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个第一对接部131也可以形成有穿孔,以供第一端子3受压时偏移的空间。
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两个第一对接部131的外表面与第二长侧壁14的外表面之间的中央处定义有一中央面C(如:图2),也就是说,每个第一对接部131的外表面与上述中央面C的距离等同于第二长侧壁14的外表面与上述中央面C的距离。再者,本实施例的绝缘本体1在基部12的底面的两相反端部突伸形成有两个定位柱17,并且上述两个定位柱17位于所述中央面C的同一侧方向。也就是说,所述两个定位柱17是大致分别位于形成在第二长侧壁14的该列第二端子槽1411与沟槽1421的相反两侧。
借此,所述高速连接器100在进行安装作业时(如:高速连接器100固定于软性电传输载体200),上述偏离中央面的两个定位柱17能够提供防呆的效果,借以有效地避免高速连接器100产生安装错位的问题。
所述两个导引柱16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于长度方向L上的两端(如:图4中的绝缘本体1左端与右端),并且两个导引柱16分别相连于上述两个短侧壁15的外表面。每个导引柱1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绝缘本体1的高度方向H,并且绝缘本体1对应于长度方向L上的一长度等于所述两个导引柱16之间的最大距离。更详细地说,每个导引柱16的顶部突伸出相连的短侧壁15并且大致呈四角锥状,而每个导引柱16具有邻近于基部12的一承载部161,也就是说,导引柱16的底部形成上述承载部161。
所述两个焊接支架2分别固定于两个导引柱16的承载部161,并且上述两个焊接支架2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所述两个导引柱16之间的最大距离。其中,每个焊接支架2于本实施例中大致呈U形构造,并且焊接支架2彼此相向的两侧部位,其中之一部位插设于相对应的承载部161,作为插固区;其中另一部位则是大致抵靠并部分凸出于相对应导引柱16(或承载部161)的底面,做为焊接区,凸出导引柱16底面的部分可提供检验用途。
借此,所述高速连接器100能够通过绝缘本体1的结构设计(如:导引柱16与焊接支架2的搭配),使得高速连接器100能在稳定地固定于软性电传输载体200且能顺畅地与相对应连接器进行插拔的情况下,令高速连接器100具有较小的长度。
所述多个第一端子3分别设置于上述两个第一对接部131的多个第一端子槽1311内,并且所述多个第二端子4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二对接部141的多个第二端子槽1411内。其中,每个第一端子3具有邻近第二长侧壁14的一第一接触点P1,而每个第二端子4具有邻近第一长侧壁13的一第二接触点P2。当所述高速连接器100与相对应连接器插接时,上述每个第一端子3的第一接触点P1与每个第二接触点P2分别抵接于相应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
进一步地说,每个第一端子3对应于高度方向H上的一高度经由所述第一接触点P1、P1’而区分为一前段高度H1a、H1a’与一后段高度H1b、H1b’,所述后段高度H1b、H1b’大于前段高度H1a、H1a’、并介于3.2毫米(mm)至4.5毫米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端子3共包含有两种后段高度H1b、H1b’,其中一种后段高度H1b大致为3.65mm,而其中另一种后段高度H1b’大致为4.1mm,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再者,每个第二端子4对应于高度方向H上的一高度经由所述第二接触点P2而区分为一前段高度H2a与一后段高度H2b,所述后段高度H2b大于前段高度H2a、并介于3.2mm至4.5mm之间。于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端子4的后段高度H2b大致为3.65mm,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借此,本实施例的高速连接器100不再局限于既有的设计框架(如:母端SAS连接器的规格),而能有效地缩小其高度(如:绝缘本体1的高度、第一端子3的高度、及第二端子4的高度)。因此,当所述高速连接器100与相应连接器相互插接时,两者的整体高度也能够有效地被缩小,借以利于应用在空间狭小的电子装置内;同时,因高速连接器100的端子(如: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的高度缩小,上述端子传递讯号的路线亦对应缩短,进而提升端子传输高频信号的性能。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4的构造在符合上述后段高度H1b、H1b’、H2b的条件下,可视需求而加以调整。以下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4的具体构造,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端子3包含有一固持部31、自上述固持部31的一端(如:图7中的固持部31顶端)延伸所形成的一弹臂部32及两个延伸部34、及自所述固持部31的另一端(如:图7中的固持部31底端)延伸所形成的一焊接部33,两个所述的延伸部34分别位于弹臂部32相反两侧(如:图7中的弹臂部32左侧与右侧)的。
所述固持部31在其两侧缘各形成有至少一突刺,以卡固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固持部31与两个延伸部34大致共平面并且共同形成大致H形的构造,借此,使对应于高度方向H上的固持部31长度能够被缩小、并维持所需的固持力(也就是,稳固地卡固于绝缘本体1)。另,所述焊接部33的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1外,并且上述焊接部33大致与焊接支架2的底缘共平面。
所述弹臂部32包含有自固持部31依序延伸的一渐缩段321、一接触段322、及一限位段323。所述渐缩段321位于第一端子槽1311内并且对应于长度方向L上的一宽度朝远离所述固持部31方向(如:图7中的由下往上之方向)逐渐地缩小。所述接触段322呈弯折状且至少局部位于收容槽11内,并且位于收容槽11中的接触段322部位具有上述第一接触点P1、P1’,也就是说,所述渐缩段321是位于上述第一接触点P1、P1’与固持部31之间。所述限位段323位于第一端子槽1311内并且邻近于收容槽11的槽口。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端子4包含有一固持部41、自上述固持部41的一端(如:图8中的固持部41顶端)延伸所形成的一弹臂部42、及自所述固持部41的另一端(如:图8中的固持部41底端)延伸所形成的一焊接部43。其中,所述固持部41在其两侧缘各形成有至少一突刺,以卡固于绝缘本体1内。所述焊接部43的至少部分位于绝缘本体1外,并且上述焊接部43大致与焊接支架2的底缘共平面。
所述弹臂部42对应于长度方向L上的一宽度大致呈等宽,并且弹臂部42包含有自固持部41依序延伸的一延伸段421、一接触段422、及一限位段423。所述延伸段421位于第二端子槽1411内。所述接触段422呈弯折状且至少局部位于收容槽11内,并且位于收容槽11中的接触段422部位具有上述第二接触点P2,也就是说,所述延伸段421是位于上述第二接触点P2与固持部41之间。所述限位段423位于第二端子槽1411内并且邻近于收容槽11的槽口。再者,每个第二端子4的限位段423(也就是自由端)能选择性地收容于相对应的所述穿孔144。
借此,所述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4的前端(如:限位段323、423)宽度较窄,用以控制高频阻抗;而所述第一端子3与第二端子4的后端(如:固持部31、41)宽度较宽,能有效地提升结构强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两个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高速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5。其中,每个第三端子5的构造大致相同于任一个第二端子4,也就是说,每个所述第三端子5的构造相异于任一个第一端子3,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再者,上述多个第三端子5分别设置于凹陷部132的多个沟槽1321及两个配合部142的多个沟槽1421内,并且每个第三端子5的一自由端沿宽度方向W对应于一个穿孔133、144、并能选择性地收容于相对应的穿孔133、144。此外,本实施例的绝缘本体1在配合部142上不形成有任何凸肋143。
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类似,两个实施例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高速连接器100在凹陷部132及两个配合部142上未形成有任何沟槽1321、1421,并且第一长侧壁13与第二长侧壁14的厚度都能够被缩小。其中,所述第一长侧壁13的外表面大致呈平面状,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长侧壁13的外表面在对应于凹陷部132的部位大致与旁边的部位齐平,而所述第二长侧壁14的外表面在对应于第二对接部141的部位呈突出状。此外,本实施例的绝缘本体1的配合部142上形成有凸肋143,但也可以在配合部142上不形成有任何凸肋143。
如图13至图1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至三类似,相同的技术特征则不再加以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大致说明如下。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高速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可分离地插设于收容槽11内的一支撑盖6。其中,所述支撑盖6包含有一板体61及自上述板体61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多个支撑肋62,而上述多个支撑肋62分别顶抵于所述第一长侧壁13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以及第二长侧壁14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借此,所述高速连接器100的绝缘本体1能够通过插接上述支撑盖6,借以在制造过程中,有效地避免绝缘本体1的变形而影响其与相对应连接器的插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呈长形且定义有相互垂直的一长度方向、一宽度方向、及一高度方向,所述绝缘本体沿所述高度方向凹设形成有长形的一收容槽,并且所述绝缘本体包含有:
一基部,位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
一第一长侧壁与一第二长侧壁,自所述基部延伸而形成并且分别位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反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长侧壁包含有两个第一对接部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之间的一凹陷部,所述第二长侧壁包含有面向所述凹陷部的一第二对接部;及
两个导引柱,各呈直条状且相互平行,并且两个所述导引柱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其中,每个所述导引柱的底部具有邻近于所述基部的一承载部,所述高速连接器包括有两个焊接支架,两个所述焊接支架固定于两个所述导引柱的两个所述承载部,并且两个焊接支架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两个所述导引柱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及
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多个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并且多个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对接部;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具有邻近所述第二长侧壁的一第一接触点,并且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对应于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一高度经由所述第一接触点而区分为一前段高度与一后段高度,所述后段高度大于所述前段高度、并介于3.2毫米至4.5毫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对应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长度等于两个所述导引柱之间的最大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焊接支架包含有彼此相向的两个侧部位,其中之一个所述侧部位插设于相对应的所述承载部,并且其中另一个所述侧部位抵靠并部分凸出于相对应的所述导引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包含有:
一固持部,卡固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一弹臂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弹臂部包含有所述第一接触点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固持部之间的一渐缩段,所述渐缩段对应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宽度朝远离所述固持部方向逐渐地缩小;及
一焊接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另一端延伸所形成,并且所述焊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包含有与所述固持部共平面的两个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固持部的一端延伸所形成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弹臂部的相反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对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长侧壁的外表面之间的中央处定义有一中央面,所述绝缘本体在所述基部的底面的两端形成有两个定位柱,并且两个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中央面的同一侧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侧壁及第二长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有邻近所述收容槽之槽口的多个穿孔,并且多个所述穿孔沿所述宽度方向分别对应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的自由端或是多个所述第一端子的自由端,每个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自由端或是每个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自由端能选择性地收容于相对应的所述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能够分离地插设于所述收容槽内的一支撑盖,并且所述支撑盖包含有一板体及自所述板体延伸的多个支撑肋,而多个所述支撑肋分别顶抵于所述第一长侧壁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长侧壁的内表面与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侧壁包含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反两侧的两个配合部,并且每个所述配合部的内表面齐平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内表面,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有自每个所述配合部内表面突出的一凸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多个第三端子,每个所述第三端子的构造相同于任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并且每个所述第三端子的构造相异于任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其中,所述第二长侧壁包含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反两侧的两个配合部,并且多个所述第三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及两个所述配合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连接器进一步限定为序列式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连接器并且用来焊接固定于一软性电传输载体上。
CN201710560706.7A 2017-07-11 2017-07-11 高速连接器 Active CN109244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0706.7A CN109244734B (zh) 2017-07-11 2017-07-11 高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0706.7A CN109244734B (zh) 2017-07-11 2017-07-11 高速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734A CN109244734A (zh) 2019-01-18
CN109244734B true CN109244734B (zh) 2020-07-07

Family

ID=6508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0706.7A Active CN109244734B (zh) 2017-07-11 2017-07-11 高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47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60488A (ja) * 1998-03-09 1999-09-2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ソケット付きicカードのシールド構造
CN2588589Y (zh) * 2002-12-13 2003-11-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886842Y (zh) * 2006-02-15 2007-04-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具有吸取板的电连接器
CN201478514U (zh) * 2009-07-09 2010-05-1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结构
US9077118B2 (en) * 2013-03-18 2015-07-0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ing portions
CN204720695U (zh) * 2015-04-16 2015-10-2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734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6827B (zh) 連接器組件、連接器組件的製法及插頭連接器
US11456561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hereof
CN112510442A (zh) 背板连接器
JP4425058B2 (ja) コンタクト構造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TWM477690U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CN103199366A (zh)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US958388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525307B (zh)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TWI641186B (zh) 信號傳輸組件、及浮動式連接器與其焊接件
CN116526192A (zh) 电连接器
US20120270422A1 (en) Vert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01505017A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CN115706344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电路板组件
JP2017111931A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9244734B (zh) 高速连接器
CN209298392U (zh) 柔性软板电连接器组件
US12107355B2 (en) Pluggable connector
US8371864B2 (en) Grounding unit for high-frequency connector and high-frequency connector module having the same
TWI662758B (zh) 高速連接器
CN210111179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KR20220112665A (ko) 기판 커넥터
TWM511147U (zh) 電連接器
CN219760167U (zh)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TWI275206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079825A1 (en) Psas receptacle connector, psas plug connector and interconnection system therewi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