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99366A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99366A CN103199366A CN201210313582XA CN201210313582A CN103199366A CN 103199366 A CN103199366 A CN 103199366A CN 201210313582X A CN201210313582X A CN 201210313582XA CN 201210313582 A CN201210313582 A CN 201210313582A CN 103199366 A CN103199366 A CN 1031993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s
- group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ontact portion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4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a single cantilevered beam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以及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具有第一对接部及第二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绝缘本体配置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且第一对接部具有多个内壁面,围绕出凹陷空间,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第一对接部的内壁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第二对接部具有外壁面,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布于外壁面上以对应该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当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板时,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对应接点。因此解决了焊接不易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薄型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电连接器多利用焊接技术,例如以人工将端子末端的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上,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然而,若焊料过多,易使过量焊料溢出而导致数个端子之间的相互导通呈现短路现象;反之,若焊料太少,易使焊接部与电路板松脱,造成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断路。
随着目前连接器的尺寸设计趋向于轻薄短小,连带端子尺寸越来越小、端子尺寸需更纤细及端子间的排列间隔(Pitch)更为狭小,使得端子与电路板间的焊接趋于困难,因此必须改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焊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藉由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的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上的对应接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以及绝缘本体;第一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第二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皆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二对接部与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并且绝缘本体配置上述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且第一对接部具有一内壁面,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第一对接部的内壁面上,以及第二对接部具有一外壁面,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布于外壁面上以对应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其中当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板时,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对应接点。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并且该绝缘本体配置该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且该第一对接部具有多个内壁面,围绕出一凹陷空间,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些内壁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以及该第二对接部具有一外壁面,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布于该外壁面上以对应该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其中当该电连接器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该电路板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对应接点。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都具有一第一弹性部,以提供该第一接触部接触该电路板时所需的弹性,以及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第二弹性部,以提供该第二接触部接触该对接电连接器时所需的弹性。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都具有一第一固持部,用于将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固定于该第一对接部中,以及该第一组端子具有至少一第二固持部,用于将该第一组端子固定于该第二对接部中。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当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USB2.0型对接电连接器时,仅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电性接触该USB2.0型对接电连接器的对应端子。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对接部的该些内壁面上的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都位于该凹陷空间中。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对接部的该些内壁面包括一第一内壁面及一第二内壁面,且该凹陷空间分隔该第一内壁面及该第二内壁面,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位于该第一内壁面上,以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位于该第二内壁面上而与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相对。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当该电连接器未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别与该第一对接部的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间距,以及当该电连接器已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别与该第一对接部的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本体进一步形成复数个第一槽道、复数个第二槽道及复数个第三槽道,其中该些第一槽道从该第一接触部延伸至第二接触部以收纳该第一组端子,该些第二槽道位于第一接触部,以及该些第三槽道位于第二接触部并分别对应该些第二槽道,使该些第二槽道及该些第三槽道共同收纳该第二组端子,且该些第一槽道及该些第二槽道连通该凹陷空间。
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当该电连接器未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间距,以及当该电连接器已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发明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以及上述电连接器。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藉由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上的对应接点,以电性连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而可解决习知技术焊接不易的问题。
【附图说明】
第1图绘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相对应于电路板的仰视立体图。
第2图绘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相对应于电路板的爆炸视图。
第3图绘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对接于电路板的仰视立体图。
第4A图绘示了本发明第3图中沿着A-A’线段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处于弹性压力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第4B图绘示了本发明第3图中沿着A-A’线段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处于分离状态的剖视图。
第5图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相对应于电路板的仰视立体图。
第6图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相对应于电路板的爆炸视图。
第7图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对接于电路板的仰视立体图。
第8A图绘示了本发明第7图中沿着B-B’线段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处于分离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第8B图绘示了本发明第7图中沿着B-B’线段的电连接器与电路板处于弹性压力接触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第1、2图的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102,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组端子106、第二组端子108、绝缘本体112以及遮蔽壳体132。其中,绝缘本体112的凹陷空间126承接电路板102,遮蔽壳体132可固定于电路板102上。电连接器100例如是可固设于电路板102的USB 3.0连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3.0 connector),电路板102例如是可挠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板、可挠性扁平缆线(flexible flat cable, FFC)或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其中任意一者。
参考第2图的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组端子106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106a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106b,该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106a及该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106b用以执行USB3.0协议的功能。电连接器100的第二组端子108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108a,该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108a用以执行USB2.0协议的功能。第一组端子106的每一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接触部110b,第二组端子108的每一端子也具有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接触部110b。
如第2图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绝缘本体112具有第一对接部114a以及第二对接部114b,第二对接部114b与第一对接部114a相互连接,例如第二对接部114b自第一对接部114a的一端突出延伸,并且绝缘本体112配置第一组端子106以及第二组端子108,其中第一对接部114a具有由绝缘本体112包围所形成的多个内壁面116,以围绕出一凹陷空间126。使第一组端子106以及第二组端子108两者的第一接触部110a分布于第一对接部114a的同一侧或是相对两侧的内壁面116上,以及第二对接部114b具有不被绝缘体包围的外壁面118,使第一组端子106以及第二组端子108两者的第二接触部110b分布于外壁面118上,以对应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其中当电连接器100连接电路板102时,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以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102的一个或是相对的两个表面上的对应接点120。在一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12例如是以塑料材料成型方式产生的单件结构(unitary structure)。
如第2图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第一组端子106以及第二组端子108皆具有第一弹性部122a,以提供第一接触部110a接触电路板102时所需的弹性,并且第二组端子108具有第二弹性部122b,以提供第二接触部110b接触对接电连接器时所需的弹性。如第2图所示,第一组端子106以及第二组端子108皆具有第一固持部124a,用于将第一组端子106以及第二组端子108固定于第一对接部114a中,并且第一组端子106具有至少一第二固持部124b,用于将第一组端子106固定于第二对接部114b中。如第2图所示,当电连接器100电性连接一USB2.0型对接电连接器时,只有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二接触部110b电性接触USB2.0型对接电连接器的对应端子。
继续参考第2图,凹陷空间126用于收纳一部份的电路板102,且第一对接部114a的内壁面116上的第一组端子106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皆位于凹陷空间126的周围。在一实施例中,凹陷空间126为形成于第一对接部114a上的凹型区域(concave),藉由凹型区域以使电连接器100插入于电路板102。
如第2图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绝缘本体112进一步形成复数个第一槽道128a、复数个第二槽道128b及复数个第三槽道128c,其中第一槽道128a从第一接触部110a延伸至第二接触部110b以收纳第一组端子106,第二槽道128b位于第一接触部110a,以及第三槽道128c位于第二接触部110b并分别对应第二槽道128b,使第二槽道128b及第三槽道128c共同收纳第二组端子108,且第一槽道128a及第二槽道128b连通凹陷空间126。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为了避免第一组端子106以及该第二组端子108之间因为焊接不注意而产生短路的现象,每一第一槽道128a以及每一第二槽道128b之间互相间隔分离。
如第2图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第一对接部114a的内壁面116包括第一内壁面116a及第二内壁面116b,且凹陷空间126分隔第一内壁面116a及第二内壁面116b,使得第一内壁面116a及第二内壁面116b相对而立。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位于第一内壁面116a上,以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位于第二内壁面116b上而与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相对。当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板时,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别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的两相对表面上的对应接点,进而以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弹性夹持电路板。
参考第2图以及第3图,绝缘本体112的凹陷空间126承接电路板102,其藉由遮蔽壳体132固定于电路板102上。换言之,当凹陷空间126承接电路板102时,第一组端子106与电路板102之间形成电性连接,并且第二组端子108与电路板102之间形成电性连接。具体来说,该绝缘本体112在凹陷空间126两侧的侧壁300可限制电路板102沿着单一轴向的移动,以增加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102之间的稳定性。
参考第3图、第4A图以及第4B图。在第4A图中,当电连接器100未连接电路板102时,亦即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与电路板102的对应接点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分别与第一对接部114a的第一内壁面116a及第二内壁面116b之间形成第一间距D1。在第4B图中,当电连接器100已连接电路板102时,亦即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102的对应接点时,使得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分别与第一对接部114a的第一内壁面116a及第二内壁面116b之间形成第二间距D2,其中第二间距D2小于第一间距D1。换言之,第一组端子106以及该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紧靠于电路板102的相异两侧,使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紧密地夹住电路板102,取代习知的焊接技术,以解决焊接产生短路的问题。
继续参考第2图,电连接器100还包括至少一连接件130,用于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102之间的连接,并经由此连接产生一压力,使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06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于电路板102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对应接点120。如第2图所示的实施例,该电连接器100的遮蔽壳体132,用于包覆绝缘本体112,且至少一连接件设于遮蔽壳体的132至少一侧边上,将电连接器100固定于电路板102上以对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以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施以该压力。例如,一对连接件130各包括形成于遮蔽壳体132的一侧边上的一贯孔134以及一对应螺栓(未图示)。对应螺栓用于穿过贯孔134将电连接器100螺固于电路板102上的一对应螺孔136(标示于第3图)。如第2图所示的实施例,至少一连接件130用于将电路板102的一部份固定于绝缘本体112内以对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以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施以该压力。
参考第5图、第6图以及第7图的第二实施例,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第一组端子106以及该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以曝露方式配置于第一对接部114a上,以与电路板102形成电性连接。主要差异在于第一组端子106以及该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紧靠于电路板102同一侧面的对应接点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端子106以及该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排列于同一内壁面116。
参考第8A图以及第8B图,在第8A图中,当电连接器100未连接电路板102时,亦即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与电路板102的对应接点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组端子106及第二组端子108两者的第一接触部110a与第一对接部114a的内壁面116(116a或是116b,此处为第6图的内壁面116a)之间形成第一间距D1。在第8B图中,当电连接器100已连接电路板102时,亦即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102的对应接点时,第一组端子106及第二组端子108两者的第一接触部110a与第一对接部114a的内壁面116之间形成第二间距D2,其中第二间距D2小于第一间距D1。换言之,第一组端子106以及该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紧靠于电路板102的相同一侧面,使第一组端子106的第一接触部110a及第二组端子108的第一接触部110a紧密地顶住电路板102的对应接点,取代习知的焊接技术,以解决焊接产生短路的问题。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可适用于电子装置,亦即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102以及上述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利用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上的对应接点,以夹持电路,解决习知技术焊接不易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利用低构形(Low Profile)配置于电路板上,以节省电路板的配置空间,亦可适用于高构形(High Profile)。电连接器进一步利用连接件固定于壳体的两侧,以稳定地固定电连接器于电路板上。
虽然本发明已用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电连接器102 对接电连接器
104 电路板 106 第一组端子
106a 第一差动讯号端子106b 第二差动讯号端子
108 第二组端子 108a 第三差动讯号端子
110a 第一接触部110b 第二接触部
112 绝缘本体114a 第一对接部
114b 第二对接部116 内壁面
116a 第一内壁面116b 第二内壁面
118 外壁面 120 对应接点
122a 第一弹性部122b 第二弹性部
124a 第一固持部124b 第二固持部
126 凹陷空间128a 第一槽道
128b 第二槽道 128c 第三槽道
130 连接件 132 遮蔽壳体
134 贯孔136 螺孔
D1 第一间距D2 第二间距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分别电性连接一对接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
一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皆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以及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并且该绝缘本体配置该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且该第一对接部具有多个内壁面,围绕出一凹陷空间,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些内壁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以及该第二对接部具有一外壁面,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布于该外壁面上以对应该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其中当该电连接器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该电路板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对应接点。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都具有一第一弹性部,以提供该第一接触部接触该电路板时所需的弹性,以及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第二弹性部,以提供该第二接触部接触该对接电连接器时所需的弹性。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都具有一第一固持部,用于将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固定于该第一对接部中,以及该第一组端子具有至少一第二固持部,用于将该第一组端子固定于该第二对接部中。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电性连接一USB2.0型对接电连接器时,仅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电性接触该USB2.0型对接电连接器的对应端子。
5.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些内壁面上的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都位于该凹陷空间中。
6.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些内壁面包括一第一内壁面及一第二内壁面,且该凹陷空间分隔该第一内壁面及该第二内壁面,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位于该第一内壁面上,以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位于该第二内壁面上而与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相对。
7.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未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别与该第一对接部的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间距,以及当该电连接器已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别与该第一对接部的第一内壁面及第二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8.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进一步形成复数个第一槽道、复数个第二槽道及复数个第三槽道,其中该些第一槽道从该第一接触部延伸至第二接触部以收纳该第一组端子,该些第二槽道位于第一接触部,以及该些第三槽道位于第二接触部并分别对应该些第二槽道,使该些第二槽道及该些第三槽道共同收纳该第二组端子,且该些第一槽道及该些第二槽道连通该凹陷空间。
9.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电连接器未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间距,以及当该电连接器已连接该电路板时,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内壁面之间形成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电路板;以及
一种如权利要求第1至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583217P | 2012-01-05 | 2012-01-05 | |
US61/583,217 | 2012-01-0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99366A true CN103199366A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816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13582XA Pending CN103199366A (zh) | 2012-01-05 | 2012-08-29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CN20122043526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7688U (zh) | 2012-01-05 | 2012-08-29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3526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17688U (zh) | 2012-01-05 | 2012-08-29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84752B2 (zh) |
CN (2) | CN103199366A (zh) |
TW (2) | TWM45800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6125A (zh) * | 2016-04-13 | 2016-08-2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电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9366A (zh) * | 2012-01-05 | 2013-07-10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CN202695788U (zh) * | 2012-05-25 | 2013-01-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9088112B1 (en) * | 2013-03-11 | 2015-07-2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Coupling electronic receptacles to devices |
US9865757B2 (en) | 2014-04-23 | 2018-01-09 | Helion Concepts, Inc. | Method for quick self inter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 arrays and panels |
US9318850B2 (en) * | 2014-05-23 | 2016-04-19 | Intel Corporation | Shielding a connector to reduce interference |
CN105449401B (zh) | 2014-08-08 | 2019-02-05 | 莫列斯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CN204243347U (zh) * | 2014-12-02 | 2015-04-01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US9407015B1 (en) * | 2014-12-29 | 2016-08-02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Automatic power disconnect device |
PL3323272T3 (pl) * | 2015-07-16 | 2020-03-31 | 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 | Kubek jednorazowy do podgrzewania produktów spożywczych |
US9966677B2 (en) * | 2016-07-29 | 2018-05-08 | Apple Inc. | Low-profile SSD connector |
US11025193B2 (en) | 2016-08-16 | 2021-06-01 | Helion Concepts, Inc. | Compact, low-profile, multiply configurable solar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concealed connectors |
US9887503B1 (en) | 2016-12-15 | 2018-02-06 | Timex Group Usa, Inc. | Mating connector for a micro USB connector |
US9917383B1 (en) * | 2017-04-21 | 2018-03-13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Printed circuit assemblies with an elongated cut-out |
US20180309003A1 (en) | 2017-04-24 | 2018-10-25 | Helion Concepts, Inc. | Lightweight solar panels with solar cell structural protection |
CN109088197B (zh) * | 2018-07-27 | 2022-06-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系统 |
CN209561731U (zh) * | 2018-11-30 | 2019-10-29 |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插头 |
CN111883962B (zh) * | 2020-07-03 | 2025-02-2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
US12057663B2 (en) | 2020-10-22 | 2024-08-06 |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 Integrally shielded cable connector |
US12212100B2 (en) | 2021-04-30 | 2025-01-28 | Amphenol Corporation | Miniaturized high speed connector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79925Y (zh) * | 2006-06-27 | 2007-11-21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连接器模块 |
CN201138692Y (zh) * | 2007-03-20 | 2008-10-22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结构 |
CN201364983Y (zh) * | 2008-11-19 | 2009-12-16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插接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47091U (ja) * | 1984-03-07 | 1985-09-30 | ミツミティ−ア−ル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4707765A (en) * | 1984-07-26 | 1987-11-17 | Nihon Kaiheik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ed wiring board mounted control instrument |
US4997996A (en) * | 1987-12-17 | 1991-03-05 | Nihon Kaikeik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ed wiring board mounted electronic component |
JPH0737333Y2 (ja) * | 1989-06-13 | 1995-08-23 | ティアツク株式会社 | 部品取付け用ホルダー |
JPH0587859U (ja) * | 1991-11-14 | 1993-11-26 | 台灣杜邦股▲ふん▼有限公司 | コネクタ装置 |
TW420404U (en) * | 1998-07-28 | 2001-01-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Mini-connector |
TW389394U (en) * | 1998-10-23 | 2000-05-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KR100278690B1 (ko) * | 1998-11-30 | 2001-01-15 | 정진택 | 전기 접속기용 커넥터와 회로기판의 결합장치 |
TW431691U (en) * | 2000-02-02 | 2001-04-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2141124A (ja) * | 2000-11-02 | 2002-05-17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基板取付型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の基板取付構造 |
US6932931B2 (en) * | 2001-12-04 | 2005-08-23 | Callaway Golf Company | Process for forming and removing a golf ball core or intermediate ball assembly |
US6767235B2 (en) * | 2002-07-26 | 2004-07-27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tention system for mounting on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6666694B1 (en) * | 2002-08-21 | 2003-12-23 |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 Reduced profile EMI receptacle assembly |
US6767253B1 (en) * | 2002-11-06 | 2004-07-27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Media-component docking system |
US20040266251A1 (en) * | 2003-06-26 | 2004-12-30 | Muchlinski Michael J.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strain relief attachment clip |
US6910914B1 (en) * | 2004-08-11 | 2005-06-28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Shielded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
TWM290333U (en) * | 2005-11-18 | 2006-05-01 | Advanced Connectek Inc | Sink-board type electric connector |
JP4977367B2 (ja) * | 2005-12-26 | 2012-07-18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電子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表面実装用コネクタ |
CN201018142Y (zh) * | 2007-02-02 | 2008-02-06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US7625243B2 (en) | 2007-06-13 | 2009-12-0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xtension to version 2.0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
JP4753055B2 (ja) * | 2008-05-21 | 2011-08-17 | Smc株式会社 | スタッキングコネクタ |
US7878816B2 (en) * | 2008-07-08 | 2011-02-0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transmitting high frequency signal |
CN201478507U (zh) * | 2009-05-20 | 2010-05-1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M371317U (en) * | 2009-08-10 | 2009-12-21 | Ant Prec Industry Co Ltd | SATA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thereof |
CN201549633U (zh) * | 2009-09-17 | 2010-08-1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5320243B2 (ja) * | 2009-09-29 | 2013-10-2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基板用コネクタの実装構造 |
JP5594053B2 (ja) * | 2010-10-22 | 2014-09-24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
TWM401237U (en) | 2010-11-01 | 2011-04-01 | Advanced Connection Technology Inc | Electric connector |
JP2013016367A (ja) * | 2011-07-05 | 2013-01-24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コネクタ支持具、配線具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CN103199366A (zh) * | 2012-01-05 | 2013-07-10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TW201330389A (zh) * | 2012-01-13 | 2013-07-16 | Ant Prec Industry Co Ltd | 電連接器、使用該電連接器之電子裝置及該電連接器之組裝方法 |
US8568172B1 (en) * | 2012-04-12 | 2013-10-29 |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2012
- 2012-08-29 CN CN201210313582XA patent/CN103199366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8-29 CN CN2012204352650U patent/CN2029176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8-29 TW TW101216645U patent/TWM45800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8-29 TW TW101131422A patent/TW201334300A/zh unknown
- 2012-10-31 US US13/665,556 patent/US868475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79925Y (zh) * | 2006-06-27 | 2007-11-21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连接器模块 |
CN201138692Y (zh) * | 2007-03-20 | 2008-10-22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结构 |
CN201364983Y (zh) * | 2008-11-19 | 2009-12-16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多级插接连接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96125A (zh) * | 2016-04-13 | 2016-08-24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电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4300A (zh) | 2013-08-16 |
CN202917688U (zh) | 2013-05-01 |
TWM458009U (zh) | 2013-07-21 |
US8684752B2 (en) | 2014-04-01 |
US20130178075A1 (en) | 2013-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17688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
US9768567B2 (en) |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I388098B (zh) | 電連接器組件 | |
TWM504381U (zh) | 電連接器 | |
TW201541721A (zh) |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 |
TW201842713A (zh) | 具有端接於電纜排流線的接地匯流排的電氣裝置 | |
CN103972748A (zh) |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该组件的电连接器 | |
CN204597020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2088152A (zh) | 电气连接器 | |
JP5872311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JP2009517802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313311Y (zh) | 电连接器 | |
US7413476B2 (en) |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with mating terminals | |
KR20170072945A (ko) | 암수동체 전기 커넥터 | |
CN211789865U (zh) | 连接器 | |
CN108429055B (zh) | 连接器以及连接系统 | |
CN218731863U (zh) | 连接器 | |
CN108429029B (zh) | 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系统 | |
CN207098149U (zh) |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 |
US9431736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 |
KR101480086B1 (ko)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
CN203574208U (zh) | 电讯传输元件连接器组合及电子系统 | |
TW201906239A (zh) | 浮動式連接器 | |
TWM518418U (zh) | 具扁平纜線的電連接器 | |
CN113555706A (zh) | 电子设备及与之对接的线缆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