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928B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1928B CN109151928B CN201710465053.4A CN201710465053A CN109151928B CN 109151928 B CN109151928 B CN 109151928B CN 201710465053 A CN201710465053 A CN 201710465053A CN 109151928 B CN109151928 B CN 1091519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remote
- mme
- enb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or terminals, e.g. group communication or 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5—Determination of target cell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E] properties, e.g. UE service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0—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通信领域,用于实现中继UE和远端UE在不同eNB之间切换。切换方法包括:当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该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源MME从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目标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X2切换或S1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可穿戴(Long Term Evolution wearable,LTE-W)协议指远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例如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WD))通过中继用户设备连接到蜂窝网络,由于远端用户设备与中继用户设备一般距离较近,远端用户设备可以以较低功率通过中继用户设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相较于远端用户设备直接连接到蜂窝网络,可以降低功耗。远端UE会建立自己的S1接口应用协议(S1Application Protocol,S1-AP)信令面和S1接口用户(S1User,S1-U)承载数据面,但是会借用中继UE的无线承载(RadioBearers)与演进型节点(evolved Node B,eNB)进行通信。
在现有的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架构中,eNB可以获取UE的无线链路信息,并据此为UE进行切换。在可穿戴场景下,由于远端UE和中继UE均是可移动的,因此可能存在中继UE或远端UE在不同eNB之间切换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公开在可穿戴场景下远端UE和中继UE如何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于实现中继UE和远端UE在不同eNB之间切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组切换指示信息,组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或者,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的消息头中包括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该设计提供了共同切换的指示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继UE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UTI、系统架构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TMSI、UE S1接口应用协议S1-AP标识。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标识信息的指示方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根据中继用户设备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继UE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UTI、系统架构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TMSI、UE S1接口应用协议S1-AP标识。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标识信息的指示方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包括:源MME向目标MME发送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包括:第一源MME向目标MME发送重第二定向请求消息,其中,第二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第二源MME向目标MME发送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其中,第一源MME和第二源MME为相同或不同MME。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二源MME根据切换要求消息中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标识信息可以直接传递或者间接获取。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目标eNB为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源MME根据切换要求消息中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标识信息可以直接传递或者间接获取。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重定向请求消息包括远端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目标MME为目标eNB所属的MME。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包括: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包括:第一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第二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消息,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三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其中,第一目标MME和第二目标MME为相同或不同MME。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的方式。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重定向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用户设备UE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其中,目标eNB为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目标MME为目标eNB所属的MME,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为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eNB;发送单元,用于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发送单元,还用于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根据中继用户设备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为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eNB;发送单元,用于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目标eNB为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重定向请求消息包括远端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目标MME为目标eNB所属的MME;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重定向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用户设备UE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其中,目标eNB为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目标MME为目标eNB所属的MME,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其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其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其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其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其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其执行如第五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六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五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六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五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六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七方面所述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或者如第八方面所述的源eNB,如第九方面所述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或者如第十方面所述的源MME,如第十一方面所述目标MME或者如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目标MME,或者包括如第十三方面所述的源eNB,如第十四方面所述的源MME,如第十五方面所述的目标MME。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三方面至第二十二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对应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源演进型节点eNB根据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的测量报告以及是否有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判断是否将中继UE以及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当确定进行切换时,源eNB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用于向目标eNB发起切换,其中,中继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上下文,远端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远端UE的上下文;源eNB从目标eNB接收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第一接入信息为目标eNB根据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用于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第二接入信息为目标eNB根据远端UE的切换信息得到,用于远端UE通过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中继UE,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源eNB从目标eNB接收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eNB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源eNB根据释放指示信息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源eNB发起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时,携带远端UE和中继UE的切换信息,其中包括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由目标eNB根据远端UE和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远端UE和中继UE的接入信息,并通过源eNB转发给远端UE和中继UE,使得远端UE和中继UE根据各自的接入信息接入目的eNB;当远端UE和中继UE成功地切换接入目的eNB后,目的eNB指示源eNB释放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由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从源eNB转移目标eNB,并且远端UE和中继UE成功接入目标eNB,实现了在可穿戴场景下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源eNB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包括: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源eNB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包括: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括指示信息信元,指示信息信元用于指示对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进行切换。该设计提供了指示共同切换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的消息头中的消息类型用于指示对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进行切换。该设计提供了指示共同切换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中继UE,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包括:源eNB向中继UE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配消息,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其中,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中继UE的接入信息以及远端UE的接入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中继UE,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包括:源eNB向中继UE发送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其中,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源eNB向中继UE发送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其中,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中继UE的接入信息以及远端UE的接入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释放指示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源eNB根据释放指示信息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包括: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以及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得到远端UE的标识;源eNB根据远端UE的标识释放远端UE的上下文。该设计提供了释放UE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释放指示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以及远端UE的标识,源eNB根据释放指示信息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包括: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源eNB根据远端UE的标识释放远端UE的上下文。该设计提供了释放UE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信息中还包括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该设计提供了切换信息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信息中还包括中继UE的标识以及远端UE的标识。该设计提供了切换信息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继UE的上下文和/或远端UE的上下文中包括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上下文和/或远端UE的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继UE的上下文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远端UE的上下文中包括远端UE的标识。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上下文和/或远端UE的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目标演进型节点eNB从源eNB接收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的切换信息,用于判断是否允许中继UE以及远端UE从源eNB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其中,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中继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上下文,远端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远端UE的上下文;当确定允许切换时,目标eNB根据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第一接入信息,用于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根据远端UE的切换信息得到第二接入信息,用于远端UE通过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目标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源eNB,用于由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转发给中继UE,以及用于由源eNB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目标eNB接收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用于指示中继UE成功切换接入目标eNB,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用于指示远端UE通过中继UE成功切换接入目标eNB;目标eNB针对中继UE和远端UE启动路径切换流程;当确定中继UE和远端UE完成路径切换流程后,目标eNB向源eNB发送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eNB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源eNB发起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时,携带远端UE和中继UE的切换信息,其中包括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由目标eNB根据远端UE和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远端UE和中继UE的接入信息,并通过源eNB转发给远端UE和中继UE,使得远端UE和中继UE根据各自的接入信息接入目的eNB;当远端UE和中继UE成功地切换接入目的eNB后,目的eNB指示源eNB释放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由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从源eNB转移目标eNB,并且远端UE和中继UE成功接入目标eNB,实现了在可穿戴场景下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演进型节点eNB从源eNB接收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的切换信息,包括:目标eNB从源eNB接收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演进型节点eNB从源eNB接收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的切换信息,包括:目标eNB从源eNB接收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目标eNB从源eNB接收第三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包括切换类型指示信息,切换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进行切换。该设计提供了指示共同切换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请求消息的消息头中的消息类型用于指示对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进行切换。该设计提供了指示共同切换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源eNB,包括: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中继UE的接入信息以及远端UE的接入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源eNB,包括: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信息。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中继UE的接入信息以及远端UE的接入信息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释放指示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用于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用于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以及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得到远端UE的标识;以及用于源eNB根据远端UE的标识释放远端UE的上下文。该设计提供了释放UE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释放指示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以及远端UE的标识,用于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并且用于源eNB根据远端UE的标识释放远端UE的上下文。该设计提供了释放UE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包括: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完成消息,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该设计提供了同时发送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包括: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完成消息,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完成消息,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完成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由远端UE发送给中继UE。该设计提供了分别发送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信息中还包括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该设计提供了切换信息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切换信息中还包括中继UE的标识以及远端UE的标识。该设计提供了切换信息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继UE的上下文和/或远端UE的上下文中包括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上下文和/或远端UE的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继UE的上下文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远端UE的上下文中包括远端UE的标识。该设计提供了中继UE的上下文和/或远端UE的上下文的具体方式。
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的测量报告以及是否有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判断是否将中继UE以及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进行切换时,源eNB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用于向目标eNB发起切换,其中,中继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上下文,远端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远端UE的上下文;接收单元,用于从目标eNB接收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第一接入信息为目标eNB根据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用于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第二接入信息为目标eNB根据远端UE的切换信息得到,用于远端UE通过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中继UE,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源eNB从目标eNB接收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eNB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释放单元,用于根据释放指示信息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十三方面和第二十三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二十三方面和第二十三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演进型节点eNB,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源eNB接收中继用户设备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用户设备远端UE的切换信息,用于判断是否允许中继UE以及远端UE从源eNB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其中,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中继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上下文,远端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远端UE的上下文;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允许切换时,根据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第一接入信息,用于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远端UE的切换信息得到第二接入信息,用于远端UE通过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源eNB,用于由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转发给中继UE,以及用于由源eNB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用于指示中继UE成功切换接入目标eNB,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用于指示远端UE通过中继UE成功切换接入目标eNB;发送单元,用于针对中继UE和远端UE启动路径切换流程;发送单元,还用于当确定中继UE和远端UE完成路径切换流程后,目标eNB向源eNB发送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eNB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十四方面和第二十四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二十四方面和第二十四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二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其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其执行如第二十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演进型节点eNB,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其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其执行如第二十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十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十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二十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二十四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三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第二十五方面所述的源演进型节点eNB,如第二十六方面所述的目标eNB,或者包括如第二十七方面所述的源演进型节点eNB,如第二十八方面所述的目标eNB。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十七方面至第三十三方面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对应方法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S1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S1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S1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X2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X2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X2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于X2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于X2切换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NB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eNB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ME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ME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此外,本申请结合无线网络设备来描述各个方面,该无线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基站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进行通信,也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具有部分用户设备功能的基站进行通信(比如宏基站与微基站,如接入点,之间的通信);该无线网络设备还可以为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用于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比如D2D通信),也可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用户设备还可以称为用户终端,并且可以包括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无线终端、移动设备、节点、设备、远程站、远程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装置或用户代理的功能中的一些或者所有功能。用户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智能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膝上型计算机、手持式通信设备、手持式计算设备、卫星无线设备、无线调制解调器卡和/或用于在无线系统上进行通信的其它处理设备。基站还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节点B、演进型节点B或某种其它网络实体,并且可以包括以上网络实体的功能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基站可以通过空中接口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该通信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来进行。基站可以通过将所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换成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来用作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所述接入网络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以对空中接口属性的管理进行协调,并且还可以是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之间的网关。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既可以应用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的场景,也可以适用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系统,参照图1中所示,包括:远端UE 11、中继UE12、eNB 13、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14、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15、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16、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17。其中,MME 14、HSS 15、S-GW 16、P-GW 17等属于核心网设备。远端UE 11、中继UE 12属于UE,中继UE 12与eNB 13通过无线链路进行通信。远端UE 11不与eNB 13直接通信,而是通过中继UE 12间接与eNB 13通信,并进一步与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
参照图2中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设备的硬件结构图。UE 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至少一个存储器102、至少一个收发器103。可选的,UE 1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04和输入设备105。
处理器101、存储器102、收发器103通过总线相连接。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处理器101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器,每一个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1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2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1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收发器1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收发器103包括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
输出设备104和处理器4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105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eNB 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存储器202、至少一个收发器203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204。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300的网络接口304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eNB的网络接口204进行连接。eNB 200内部各器件的功能参照对UE 100内部各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核心网设备300可以提供进一步网络连接,例如电话网络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例如Internet)。核心网设备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至少一个存储器302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核心网设备300内部各器件的功能参照对UE 100内部各器件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主要针对图3中所示的,远端UE 11和中继UE 12共同从源eNB 131切换至目标eNB 132的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用于eNB间S1切换,参照图4中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S107:
S101、当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
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源eNB,可以理解为该源eNB既是为远端UE服务的基站,也是为中继UE服务的基站。
源eNB判断该中继UE是中继类型(relay type)的UE,则执行中继类型的切换。与普通切换不同之处在于:源eNB将与中继UE绑定的其它远端UE的上下文切换到目标eNB。此时,源eNB确定执行S1接口的切换。
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执行步骤S102。当不需要判断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是否相同,或者,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同时,执行步骤S103。
S102、该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handover required),其中,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远端UE的源MME指当前为远端UE服务的MME,中继UE的源MME指当前为中继UE服务的MME。
中继UE的标识信息或远端UE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S1-AP标识,例如MME UE S1AP ID和eNB UE S1AP ID;由MME分配的标识,例如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GUTI)、系统架构演进(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M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M-TMSI)。
第一切换要求消息指示共同切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组切换指示信息,组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或者,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的消息头中包括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可选的,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中继UE和远端UE的关联关系。可选的,如果源MME上保存了中继UE和远端UE的关联关系,则不需要在该消息中携带中继UE和远端UE的关联关系,或者不需要携带远端UE的标识信息。
执行完S102后执行S104。
S103、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三切换要求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三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
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切换要求消息与第三切换要求消息的发送顺序,但是只有当中继UE也切换至目标eNB之后,远端UE才能实现与中继UE相关联。
该步骤是指如果源eNB发现某些远端UE的源MME不是中继UE的源MME,则单独为这些远端UE发送切换要求消息。同样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还可以包括中继UE和远端UE的关联关系。可选的,如果源MME上保存了中继UE和远端UE的关联关系,则不需要在该消息中携带中继UE和远端UE的关联关系,或者不需要携带中继UE的标识信息。
S104、源MME从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
源MME根据从源eNB接收到的切换要求消息,判断是中继场景下的组切换,则为中继UE和与其关联的远端UE发起组切换流程。
可选地,源MME可以根据其中的组切换指示信息,判断是中继场景下的组切换;或者,根据切换要求消息的消息头中的消息类型来判断是中继场景下的组切换;或者,根据切换要求消息中携带了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或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来判断是中继场景下的组切换。
S105、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MobilityManagement,MM)上下文(context)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此处所述的源MME可以指远端UE与中继UE共同的MME,或者包括远端UE的MME和中继UE的MME。源MME可以同时切换远端UE和中继UE,此时执行步骤S1051;或者,源MME可以单独切换远端UE,然后与中继UE绑定,此时执行步骤S1052。
具体的,参照图5中所示,步骤S105可以包括步骤S1051:
S1051、源MME向目标MME发送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源MME可以向目标MME发送一个重定向请求消息(forward relocation request),其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以及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以共同切换远端UE和中继UE,
具体的,参照图5中所示,步骤S105可以包括步骤S1052:
S1052、第一源MME向目标MME发送重第二定向请求消息,其中,第二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第二源MME向目标MME发送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源MME可以向目标MME单独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以及中继UE的标识信息,以单独切换远端UE,然后与中继UE绑定,即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可以分别在两个重定向请求消息中携带。
其中,第一源MME和第二源MME可以为相同或不同MME。当为相同MME时,第一源MME和第二源MME指远端UE与中继UE共同的MME;当为不同MME时,第一源MME指中继UE所属的MME,第二源MME指远端UE所属的MME。
可选的,第二源MME还可以根据切换要求消息中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
S106、目标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
S107、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
远端UE的信息或中继UE的信息包括:需要建立的EPS承载(EPS Bearers toSetup)、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源到目标的透明容器(Source to Target transparent container)、切换限制列表(Handover RestrictionList)等。
此处所述的目标MME可以指远端UE与中继UE共同的MME,或者包括远端UE的MME和中继UE的MME。同样地,目标MME可以同时切换远端UE和中继UE,此时执行步骤S1071;或者,目标MME可以单独切换远端UE,然后与中继UE绑定,此时执行步骤S1072。
具体的,参照图5中所示,步骤S107可以包括步骤S1071:
S1071、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
具体的,参照图5中所示,步骤S107可以包括步骤S1072:
S1072、第一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信息。第二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消息,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三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其中,第一目标MME和第二目标MME可以为相同或不同MME。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二者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该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同时需要将远端UE一并切换至目标eNB。一种方式中,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则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远端UE的标识信息,以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该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使得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后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不需要进行判断源MME是否相同,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源eNB向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第二切换请求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信息,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另一种方式中,源MME向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相关联。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另一种方式中,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信息和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通过以上通信过程,实现了远端UE和中继UE在eNB间共同进行S1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切换方法,用于eNB间S1切换,参照图6中所示,该方法包括S201-S222:
S201、当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的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
该步骤与步骤S1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2、当远端UE的源MME与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源eNB向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
该步骤与步骤S1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3、源MME接收第一切换要求消息。
该步骤与步骤S10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4、源MME向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
该步骤与步骤S105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5、目标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后,目标MM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其中,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第一信息和中继UE的第一信息。
该步骤与步骤S107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206、目标eNB从目标MME接收切换请求消息。
S207、目标eNB向目标MME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第二信息以及远端UE的第二信息。
第二信息包括:EPS承载建立列表(EPS Bearer Setup list)、EPS承载建立失败列表(EPS Bearers failed to setup list)、源到目标的透明容器(Source to Targettransparent container)等。
S208、目标MME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S209、目标MME向源MME发送重定向响应消息(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其中,重定向响应消息包括中继UE的第三信息以及远端UE的第三信息。
第三信息包括:目标到源的透明容器(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container)、服务网关改变指示(Serving GW change indication)、EPS承载建立列表(EPSBearer Setup list)、用于转发的服务网关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符(Serving GW Addressand TEIDs for indirect forwarding)等。
S210、源MME接收重定向响应消息。
S211、源MME向源eNB发送切换命令消息(handover command),其中,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第四信息以及远端UE的第四信息。
第四信息包括:目标到源的透明容器(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container)、待转发承载主体(Bearers subject to forwarding)、待释放承载(Bearersto Release)等。
S212、源eNB接收切换命令消息。
S213、源eNB向中继UE转发切换命令消息。
切换命令消息包含目标到源的透明容器(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container)。
S214、源eNB通过中继UE向远端UE转发切换命令消息。
切换命令消息包含目标到源的透明容器(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container)。
S215、中继U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handover confirm)。
S216、远端UE通过中继UE向目标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S217、目标eNB向目标MME发送切换通知消息(handover notify)。
S218、目标MME接收切换通知消息。
S219、目标MME向源MME发送重定向完成通知消息(forward relocation completenotification)。
S220、源MME接收重定向完成通知消息。
S221、源MME向目标MME发送重定向完成确认消息(forward relocation completeack)。
S222、目标MME与SGW完成修改承载请求/响应交互流程,完成对中继UE和与其关联的远端UE的承载的修改。
S223、源MME向源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消息(UE context release)。
UE上下文释放消息中包括组切换指示信息。可选地,还可以包括中继UE的标识和/或与中继UE关联的所有远端UE的标识。
S224、源eNB根据UE上下文释放消息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基于MME间的S1切换,实现了在可穿戴场景下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用于eNB间X2切换,参照图7中所示,包括S301-S316:
S301、源eNB根据中继UE的测量报告以及是否有远端UE通过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判断是否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源eNB与中继UE直接通信并且能够获取中继UE的测量报告,当中继UE是中继类型的UE(即有远端UE通过该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时,源eNB可以据此来判断是否将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具体切换原因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切换原因,例如低质量、低接收电平等,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S302、当确定进行切换时,源eNB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用于向目标eNB发起切换,其中,中继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上下文,远端UE的切换信息中包括远端UE的上下文。
与普通切换(即没有远端UE通过该中继UE与源eNB进行通信时)相比,不仅要将中继UE的上下文切换至目标eNB,同时也要将远端UE的上下文切换至目标eNB。
所述切换信息是指源eNB向目标eNB发起切换时,切换流程所必需的待切换UE的基本信息。例如,中继UE的切换信息可以包括:中继UE的上下文、中继UE的标识、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其中中继UE的标识或者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也可以属于中继UE的上下文的一部分。同样的,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可以包括:远端UE的上下文、远端UE的标识、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其中远端UE的标识或者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也可以属于远端UE的上下文的一部分。
另外,源eNB在通过具体的消息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的同时,还可以在消息中携带切换类型指示信息,该切换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请求的切换类型是组切换(即中继UE以及远端UE共同切换)还是普通切换作区分。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切换类型指示信息的携带方式,例如可以是在消息中新增的信元,或者是直接利用原消息头中的消息类型信元等。
具体的,源eNB可以通过切换请求消息(handover request)来将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发送给目标eNB。
对于上述切换类型指示信息来说,可以在切换请求消息新增指示信息信元,该指示信息信元用于指示对中继UE和所述远端UE共同进行切换;或者,直接通过切换请求消息的消息头中的消息类型来指示对中继UE和远端UE共同进行切换。
S303、目标eNB从源eNB接收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用于判断是否允许中继UE以及远端UE从源eNB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S304、当确定允许切换时,目标eNB根据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第一接入信息,用于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根据远端UE的切换信息得到第二接入信息,用于远端UE通过中继UE切换接入目标eNB。
第一接入信息可以包括为中继UE分配的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y,C-RNTI),目标eNB选择的安全算法标识等;同样的,第一接入信息可以包括为远端UE分配的新的C-RNTI,目标eNB选择的安全算法标识等。
S305、目标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源eNB,用于由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转发给中继UE,以及用于由源eNB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
具体的,目标eNB可以通过切换请求应答消息(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源eNB。
S306、源eNB从目标eNB接收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
S307、源eNB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中继UE,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
具体的,源eNB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配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将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发送给中继UE。
S308、中继UE从源eNB接收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
S309、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
S310、远端UE向中继UE发送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用于指示远端UE通过中继UE成功切换接入目标eNB。
S311、中继UE将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发送给目标eNB,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用于指示中继UE成功切换接入目标eNB。
具体的,中继UE可以通过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将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发送给目标eNB。
S312、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
S313、目标eNB分别针对中继UE和远端UE启动路径切换(path switch)流程。
S314、当确定中继UE和远端UE完成路径切换流程后,目标eNB向源eNB发送释放指示信息,释放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源eNB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
具体的,目标eNB可以通过UE上下文释放消息(UE context release)向源eNB发送释放指示信息。可选的,在释放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中继UE的标识,还可以包括远端UE的标识。
S315、源eNB从目标eNB接收释放指示信息。
S316、源eNB根据释放指示信息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以及远端UE的上下文。
具体的,对于释放指示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时,步骤S116具体可以包括: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并根据中继UE的标识以及中继UE与远端UE的关联关系,得到远端UE的标识;然后根据远端UE的标识释放远端UE的上下文。
对于释放指示信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和远端UE的标识时,步骤S116具体可以包括:源eNB根据中继UE的标识释放中继UE的上下文;并根据远端UE的标识释放远端UE的上下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源eNB发起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时,携带远端UE和中继UE的切换信息,其中包括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由目标eNB根据远端UE和中继UE的切换信息得到远端UE和中继UE的接入信息,并通过源eNB转发给远端UE和中继UE,使得远端UE和中继UE根据各自的接入信息接入目的eNB;当远端UE和中继UE成功地切换接入目的eNB后,目的eNB指示源eNB释放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由于将远端UE和中继UE的上下文从源eNB转移目标eNB,并且远端UE和中继UE成功接入目标eNB,实现了在可穿戴场景下远端UE和中继UE共同切换。
下面结合图8和图9对上述切换方法进行进一步扩展。
对于步骤S302:
可选的,可以在一个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2可以包括步骤S3021:
S3021、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
可选的,也可以在两个切换请求消息中的一个切换请求消息携带中继UE的切换信息,在另一个切换请求消息携带远端UE的切换信息。进一步的,并不限定这两个切换请求消息的发送顺序,即可以先发送中继UE的切换信息,也可以先发送远端UE的切换信息。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2可以包括步骤S3022-S3023:
S3022、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
S3023、源eNB向目标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信息。
相应的,对于步骤S303:
可选的,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3可以包括步骤S3031:
S3031、目标eNB从源eNB接收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以及远端UE的切换信息。
可选的,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3可以包括步骤S3032-S3033:
S3032、目标eNB从源eNB接收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信息;
S3033、目标eNB从源eNB接收第三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信息。
对于步骤S305:
可选的,可以在一个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携带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5可以包括步骤S3051:
S3051、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
可选的也可以在两个切换请求应答消息中的一个切换请求应答消息携带第一接入信息,在另一个切换请求应答消息携带第二接入信息。进一步的,并不限定这两个切换请求应答消息的发送顺序,即可以先发送第一接入信息,也可以先发送第二接入信息。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5可以包括步骤S3052-S3053:
S3052、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
S3053、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信息。
相应的,对于步骤S306:
可选的,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6可以包括步骤S3061:
S3061、源eNB从目标eNB接收第一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一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
可选的,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6可以包括步骤S3062-S3063:
S3062、源eNB从目标eNB接收第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二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
S3063、源eNB从目标eNB接收第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其中,第三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信息。
对于步骤S307:
可选的,可以在一个RRC连接重配消息中携带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由中继UE解析得到第二接入信息后再转发给远端UE。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7可以包括步骤S3071:
S3071、源eNB向中继UE发送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其中,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
可选的,也可以在两个RRC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个RRC连接重配消息携带第一接入信息,在另一个RRC连接重配消息携带第二接入信息,由中继UE直接透传给远端UE。进一步的,并不限定这两个RRC连接重配消息的发送顺序,即可以先发送第一接入信息,也可以先发送第二接入信息。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7可以包括步骤S3072-S3073:
S3072、源eNB向中继UE发送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其中,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
S3073、源eNB向中继UE发送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用于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其中,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信息。
相应的,对于步骤S308:
可选的,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8可以包括步骤S3081:
S3081、中继UE从源eNB接收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其中,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和第二接入信息。
可选的,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8可以包括步骤S3082-S3083:
S3082、中继UE从源eNB接收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其中,第二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一接入信息。
S3083、中继UE从源eNB接收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其中,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中包括第二接入信息。
相应的,对于步骤S309:
可选的,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09可以包括步骤S3091:
S3091、中继UE对第一RRC连接重配消息解析得到第二接入信息,并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中继UE将第二接入信息转发给远端UE所采用的消息,例如可以采用D2D通信的RRC消息,或者重新构造RRC连接重配消息等。
可选的,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09可以包括步骤S3092:
S3092、中继UE将第三RRC连接重配消息转发给远端UE。
此时,中继UE仅作为消息透传的中继。
对于步骤S311:
可选的,可以在一个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携带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11可以包括步骤S3111:
S3111、中继UE向目标eNB发送第一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其中,第一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
可选的,也可以在两个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的一个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携带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在另一个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携带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进一步的,并不限定这两个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的发送顺序,即可以先发送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也可以先发送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111可以包括步骤S3112-S3113:
S3112、中继UE向目标eNB发送第二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其中,第二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
S3113、中继UE向目标eNB发送第三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其中,第三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
相应的,对于步骤S312:
可选的,参照图8中所示,步骤S312可以包括步骤S3121:
S3121、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第一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其中,第一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和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
可选的,参照图9中所示,步骤S311可以包括步骤S3122-S3123:
S3122、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第二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其中,第二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切换成功指示。
S3123、目标eNB从中继UE接收第三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其中,第三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切换成功指示。
虽然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图8和图9两个流程图描述上述切换方法,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首先,本申请不限定上述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3023,后执行步骤S3022;先执行步骤S3033,后执行步骤S3032等等,具体不再赘述。其次,不限定图8或图9中的切换流程中必须全部采用两个消息传递信息或全部采用一个消息传递信息,例如可以在一个切换流程中,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时执行步骤S3021,而目标eNB向源eNB反馈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时执行步骤S3052和S3053等等,具体不再赘述。
对于步骤S313,可选的,参照图10中所示,步骤S313可以包括:
S401、目标eNB向中继UE所属的MME发送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
第一路径切换请求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用于通知中继UE所属的MME,中继UE的接入小区已经改变,请求更新业务数据通道的节点地址。
S402、中继UE所属的MME向S-GW发送第一修改承载请求消息(modify bearerrequest)。
S403、S-GW向中继UE所属的MME发送第一修改承载响应消息(modify bearerresponse)。
S404、中继UE所属的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一路径切换响应消息(path switchresponse)。
第一路径切换响应消息表示中继UE可以在新的系统架构演进(systemarchitecture evolution,SAE)承载上进行业务通信。
S405、目标eNB向远端UE所属的MME发送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标识。
第二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通知远端UE所属的MME,远端UE的接入小区已经改变,请求更新业务数据通道的节点地址。
S406、远端UE所属的MME向S-GW发送第二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S407、S-GW向远端UE所属的MME发送第二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S408、远端UE所属的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二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第二路径切换响应消息表示远端UE可以在新的SAE承载上进行业务通信。
可选的,参照图11中所示,步骤S313可以包括:
S501、目标eNB向中继UE所属的MME发送第三路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第三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中继UE的标识和远端UE的标识。
第三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用于通知中继UE所属的MME,中继UE的接入小区已经改变,请求更新业务数据通道的节点地址。
S502、中继UE所属的MME向S-GW发送第三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S503、S-GW向中继UE所属的MME发送第三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S504、中继UE所属的MME向远端UE所属的MME发送转发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该转发路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远端UE的标识。
S505、远端UE所属的MME向S-GW发送第四修改承载请求消息。
S506、S-GW向远端UE所属的MME发送第四修改承载响应消息。
S507、远端UE所属的MME向中继UE所属的MME发送转发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S508、中继UE所属的MME向目标eNB发送第三路径切换响应消息。
图11中的路径切换流程相对于图10中的路径切换流程,当中继UE所属的MME与远端UE所属的MME为同一个MME时,可以省去步骤S504和S507,节省信令流程,响应速度更快。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eNB,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eNB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eNB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eNB 40包括:接收单元4011、确定单元4012、发送单元4013、释放单元4014、获取单元4015。接收单元4011用于支持eNB 40执行图6中的过程S212,图7中的过程S303、S306、S312,图8中的过程S3031、S3061、S3081、S3121,图9中的过程S3032、S3033、S3062、S3063、S3082、S3083、S3122、S3123;确定单元4012用于支持eNB 40执行图4中的过程S101,图6中的过程S201、S206,图7中的过程S301、S315;发送单元4013用于支持eNB 40执行图4中的过程S102、S103,图6中的过程S202、S207、S213、S214、S217,图7中的过程S302、S305、S307、S313、S314,图8中的过程S3021、S3051、S3071,图9中的过程S3022、S3023、S3052、S3053、S3072、S3073,图10中的过程S401、S405,图11中的过程S501;释放单元4014用于支持eNB 40执行图6中的过程S224,图7中的过程S316;获取单元4015用于支持eNB40执行图7中的过程S304。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eNB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eNB 40包括:处理模块4022和通信模块4023。处理模块4022用于对eNB 4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4022用于支持eNB 40执行图4中的过程S101,图6中的过程S201、S206,图7中的过程S301、S315,图6中的过程S224,图7中的过程S316,图7中的过程S304。通信模块4023用于支持eNB与其他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eNB 4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021,用于存储eNB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4022可以是图2中的处理器201;通信模块4023可以图2中的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存储模块4021可以是图2中的存储器2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MME,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MME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MME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MME 50包括:接收单元5011、获取单元5012、发送单元5013。接收单元5011用于支持MME 50执行图4中的过程S104、S106,图6中的过程S203、S205、S208、S210、S218、S220;获取单元5012用于支持MME 50执行图5中的过程S1052;发送单元5013用于支持MME 50执行图4中的过程S105、S107,图5中的过程S1051、1052、S1071、S1072,图6中的过程S204、S205、S209、S211、S219、S221、S223,图10中的过程S404、S406、S408,图11中的过程S502、S504、S505、S507、S508。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MME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MME 50包括:处理模块5022和通信模块5023。处理模块5022用于对MME 5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模块5022用于支持MME 50执行图5中的过程S1052。通信模块5023用于支持MME与其他实体的通信,例如与图1中示出的功能模块或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MME 5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5021,用于存储MME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5022可以是图2中的处理器301;通信模块5023可以图2中的网络接口303。存储模块5021可以是图2中的存储器302。实施例方法可应用于处理器,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根据所述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所述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
当所述远端UE的源MME与所述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所述源eNB向所述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远端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
当所述远端UE的源MME与所述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所述源eNB向所述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组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或者,
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的消息头中包括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UTI、系统架构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TMSI、UE S1接口应用协议S1-AP标识。
4.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根据中继用户设备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所述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
所述源eNB向所述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
所述源eNB向所述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UTI、系统架构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TMSI、UE S1接口应用协议S1-AP标识。
6.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远端UE的标识信息,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所述源MME向所述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MME向所述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包括:
所述源MME向所述目标MME发送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MME向所述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包括:
第一源MME向所述目标MME发送第二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
第二源MME向所述目标MME发送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源MME和所述第二源MME为相同或不同MM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源MME根据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所述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
10.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所述目标eNB为所述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
所述源MME向所述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MME根据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
12.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包括远端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目标MME为所述目标eNB所属的MME;
所述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包括:
所述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信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包括:
第一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信息;
第二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MME和所述第二目标MME为相同或不同MME。
15.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用户设备UE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其中,所述目标eNB为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目标MME为所述目标eNB所属的MME,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
所述目标MME向所述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16.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根据所述中继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所述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所述源eNB为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的eNB;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远端UE的源MME与所述中继UE的源MME相同时,向所述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远端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远端UE的源MME与所述中继UE的源MME不相同时,向所述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源eNB,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包括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组切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或者,
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的消息头中包括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源eNB,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UTI、系统架构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TMSI、UE S1接口应用协议S1-AP标识。
19.一种源演进型节点eNB,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远端用户设备UE通过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时,根据中继用户设备UE的测量报告确定将所述中继UE切换至目标eNB,所述源eNB为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的eNB;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UE的源MME发送第一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远端UE的源MME发送第二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源eNB,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全球唯一临时UE识别码GUTI、系统架构演进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TMSI、MM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M-TMSI、UE S1接口应用协议S1-AP标识。
21.一种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远端UE的标识信息,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源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MME发送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将所述远端UE和所述中继UE共同切换至目标eNB。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源MME,其特征在于,
第一源MME的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目标MME发送第二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
第二源MME的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目标MME发送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源MME和所述第二源MME为相同或不同MME。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源MM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源MME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所述第三重定向请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
25.一种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中继用户设备UE和远端UE共同的源演进型节点eNB接收切换要求消息,其中,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切换要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所述目标eNB为所述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eNB所属的目标MME发送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用于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相关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源MME,其特征在于,所述源MME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要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一标识信息,得到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所述中继UE的第二标识信息。
27.一种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包括远端用户设备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中继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目标MME为所述目标eNB所属的MME;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eNB发送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目标MME,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eNB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信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中继UE以及所述远端UE共同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使得目标eNB将所述远端UE和中继UE相关联。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目标MME,其特征在于,
第一目标MME的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目标eNB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继UE的信息;
第二目标MME的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目标eNB发送第三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三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MME和所述第二目标MME为相同或不同MME。
30.一种目标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源MME接收重定向请求消息,其中,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远端用户设备UE切换至目标演进型节点eNB,其中,所述目标eNB为中继UE待切换至的eNB,所述远端UE通过所述中继UE与网络侧进行通信,所述目标MME为所述目标eNB所属的MME,所述重定向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远端UE的信息和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用于指示将所述远端UE切换至所述目标eNB,并与所述中继UE的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UE相关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65053.4A CN109151928B (zh) | 2017-06-19 | 2017-06-19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EP18820828.4A EP3624493B1 (en) | 2017-06-19 | 2018-06-11 | Handov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PCT/CN2018/090696 WO2018233508A1 (zh) | 2017-06-19 | 2018-06-11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16/719,483 US10986542B2 (en) | 2017-06-19 | 2019-12-18 | Handov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US17/216,408 US11483743B2 (en) | 2017-06-19 | 2021-03-29 | Handov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65053.4A CN109151928B (zh) | 2017-06-19 | 2017-06-19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1928A CN109151928A (zh) | 2019-01-04 |
CN109151928B true CN109151928B (zh) | 2020-08-07 |
Family
ID=6473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65053.4A Active CN109151928B (zh) | 2017-06-19 | 2017-06-19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986542B2 (zh) |
EP (1) | EP3624493B1 (zh) |
CN (1) | CN109151928B (zh) |
WO (1) | WO20182335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1928B (zh) * | 2017-06-19 | 2020-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EP3912395A1 (en) * | 2019-01-18 | 2021-11-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arget node, user equipment, source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reconfigurations of the user equipment during a conditional handover |
CN111726841B (zh) * | 2019-03-22 | 2022-05-24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
WO2021127971A1 (en) * | 2019-12-24 | 2021-07-01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Group handover with delayed or omitted signalling for layer 2 sidelink relaying |
CN118175565A (zh) | 2019-12-31 | 2024-06-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1689957B2 (en) * | 2020-03-13 | 2023-06-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sidelink relay service |
US11825330B2 (en) | 2020-03-13 | 2023-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CN113453272B (zh) * | 2020-03-25 | 2023-11-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副链路中继架构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
CN113630821B (zh) * | 2020-05-09 | 2023-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676960B (zh) * | 2020-05-13 | 2023-04-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N113676963B (zh) | 2020-05-14 | 2023-03-1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US11711733B2 (en) | 2020-05-15 | 2023-07-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context transfer of a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ode |
CN113810963B (zh) * | 2020-06-17 | 2024-11-0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中继设备及终端设备 |
CN113965923B (zh) * | 2020-07-21 | 2024-01-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US20220116841A1 (en) * | 2020-10-12 | 2022-04-14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Conditional handover for relay and remote ues in ue-to-network relay system |
WO2022082434A1 (zh) * | 2020-10-20 | 2022-04-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终端间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4390620A (zh) * | 2020-10-22 | 2022-04-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中继节点及网络设备 |
CN116762469A (zh) * | 2021-01-14 | 2023-09-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由于中继用户设备移动性而导致的远程用户设备切换的技术 |
GB2602828B (en) * | 2021-01-18 | 2023-05-31 | British Telecomm |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KR20230147612A (ko) * | 2021-02-25 | 2023-10-23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통신 시스템 및 기지국 |
CN115022985A (zh) * | 2021-03-05 | 2022-09-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获取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CN115379516A (zh) * | 2021-05-21 | 2022-11-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中继终端及远端终端 |
CN115604665A (zh) * | 2021-06-28 | 2023-01-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Cn) | 组切换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707150A (zh) * | 2021-08-04 | 2023-02-17 | 夏普株式会社 | 远端用户设备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23065123A1 (en) * | 2021-10-19 | 2023-04-27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erarchical handover |
JP2025502051A (ja) * | 2022-01-10 | 2025-01-24 |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CN117560734A (zh) * | 2022-08-04 | 2024-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GB2623066A (en) * | 2022-09-30 | 2024-04-10 | Canon K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managing handover of a relay user equipment |
WO2024073922A1 (en) * | 2022-11-15 | 2024-04-11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lay link change and path switching to relay ue |
US20240406826A1 (en) * | 2023-05-06 | 2024-12-05 | Parallel Wireless, Inc. | X2 Connection Between eNBs Connected Across Different MMEs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2521A (zh) * | 2011-09-08 | 2013-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递上下文的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
CN103200634A (zh) * | 2012-01-05 | 2013-07-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349402A (zh) * | 2013-07-24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支持d2d技术的终端切换方法、通信节点、终端和系统 |
CN105050152A (zh) * | 2015-07-14 | 2015-11-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2d中继通信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7030572A1 (en) * | 2015-08-19 | 2017-02-23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asurement control for ue relay selection in prose based ue-to-network relay |
WO2017050195A1 (zh) * | 2015-09-21 | 2017-03-30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CN106612528A (zh) * | 2015-10-26 | 2017-05-03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基站及其选取mme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34116A2 (en) * | 2011-03-25 | 2012-10-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
GB2495145A (en) * | 2011-09-30 | 2013-04-03 | Nec Corp | Relay services used in LTE advanced systems |
CN103096404B (zh) * | 2011-11-04 | 2018-07-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组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GB2506610B (en) * | 2012-10-02 | 2015-07-01 | Broadcom Corp | Direct communication among devices |
EP3535994B1 (en) * | 2016-11-02 | 2023-10-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relaying |
CN110546994B (zh) * | 2017-06-06 | 2022-03-01 |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 切换通信模式(直接和间接用户接入) |
CN109151928B (zh) * | 2017-06-19 | 2020-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17
- 2017-06-19 CN CN201710465053.4A patent/CN109151928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11 WO PCT/CN2018/090696 patent/WO2018233508A1/zh unknown
- 2018-06-11 EP EP18820828.4A patent/EP3624493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18 US US16/719,483 patent/US1098654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3-29 US US17/216,408 patent/US1148374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2521A (zh) * | 2011-09-08 | 2013-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递上下文的方法及移动性管理实体 |
CN103200634A (zh) * | 2012-01-05 | 2013-07-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349402A (zh) * | 2013-07-24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支持d2d技术的终端切换方法、通信节点、终端和系统 |
CN105050152A (zh) * | 2015-07-14 | 2015-11-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d2d中继通信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17030572A1 (en) * | 2015-08-19 | 2017-02-23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asurement control for ue relay selection in prose based ue-to-network relay |
WO2017050195A1 (zh) * | 2015-09-21 | 2017-03-30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
CN106612528A (zh) * | 2015-10-26 | 2017-05-03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基站及其选取mme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AN3 TP for FeD2D";Huawei;《3GPP TSG-RAN3 Meeting #95bis》;20170407;第1-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24493A1 (en) | 2020-03-18 |
CN109151928A (zh) | 2019-01-04 |
WO2018233508A1 (zh) | 2018-12-27 |
US11483743B2 (en) | 2022-10-25 |
US10986542B2 (en) | 2021-04-20 |
EP3624493A4 (en) | 2020-06-03 |
EP3624493B1 (en) | 2021-09-08 |
US20200128447A1 (en) | 2020-04-23 |
US20210219188A1 (en) | 2021-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51928B (zh)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3615253B (zh) | 到潜在目标节点的有条件切换执行概率信息 | |
EP3606120B1 (en) | Allocating eps bearer identification | |
CN107889080B (zh) | 一种支持远端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 |
KR101206845B1 (ko) | 사용자 장치의 핸드오버 동안에 베어러 상태를 취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동 관리 엔티티 | |
JP6683383B2 (ja) | ハンドオーバー装置および方法 | |
KR102387163B1 (ko) |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US1006411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
CN109076422A (zh) | 一种通信系统间移动方法、设备和系统 | |
EP2911451B1 (en) | Direct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301620A (zh)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
CN110519172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 |
US20220287126A1 (en) | Sidelink transmission continuity | |
US11706639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secondary network node and terminal | |
CN110769472B (zh) | 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KR20010001928A (ko) | 패킷 이동 통신망의 핸드 오버 수행 방법 | |
JP7444969B2 (ja) | サイドリンクrrc手順 | |
CN114071801B (zh) | 一种终端设备的状态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03874046A (zh) | 一种过程消息的管理方法及设备 | |
CN115866695A (zh) | 馈电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基站及网络设备 | |
JP2016021648A (ja) |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GB2614313A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4024851A1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 |
KR20180047171A (ko) | 이종 이동통신 규격 간의 상호 연동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