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0734A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60734A CN117560734A CN202210948310.0A CN202210948310A CN117560734A CN 117560734 A CN117560734 A CN 117560734A CN 202210948310 A CN202210948310 A CN 202210948310A CN 117560734 A CN117560734 A CN 1175607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network device
- communication link
- request messag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trimethylsilyl iodide Substances C[Si](C)(C)I CSRZQMIRAZTJ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optical fiber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对于连接在同一网络设备下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空口链路以及存在通过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中继链路,在该网络设备需要触发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从该网络设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该方法为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的,涉及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存在一种通信架构,在该架构下,允许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同时建立两条通信链路,一条链路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另一条链路为终端通过中继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中继链路。
然而,在通信过程中,网络设备可能会根据终端上报的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测量结果或中继上报的中继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测量结果,触发终端或中继由当前连接的网络设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继或终端仍然保持与原先的网络设备的连接,这将导致中继不再能够为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终端不再能够通过中继获得中继服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以期解决在网络设备需要触发连接在该网络设备下的终端或者中继从该网络设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导致中继服务中断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网络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从而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再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避免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导致切换失败的情况。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或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或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和第一终端的标识,以使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或者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关联。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使得第一网络可以参考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仅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从而节省在对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时的信令以及测量的开销。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一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在后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请求消息使第二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作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并且使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二终端作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和/或,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当第一终端通过中继链路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时而第二终端尚且不能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第二终端通过向第一终端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在第一终端通过中继链路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时为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中继服务。
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处理器等。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该方法包括: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终端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网络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从而使得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再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避免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导致切换失败的情况。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和第一终端的标识,以使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根据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关联。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使得第一网络可以参考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仅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从而节省在对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时的信令以及测量的开销。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一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在后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请求消息使第二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作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并且使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二终端作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当第一终端通过中继链路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时而第二终端尚且不能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第二终端通过向第一终端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在第一终端通过中继链路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时为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中继服务。
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处理器等。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该方法包括: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关联,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关联,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触发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将从当前连接的网络设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以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再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避免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不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导致切换失败的情况。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包括: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以使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或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或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和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通过在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和第一终端的标识,以使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来自核心网。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从核心网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根据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来自核心网。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通过第二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一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在后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请求消息使第二网络设备得知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作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并且使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二终端作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并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请求消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作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并且使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二终端作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请求消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作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并且使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二终端作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请求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二请求消息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以使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一终端作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并且使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将第二终端作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为其生成相应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仅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从而节省在对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时的信令以及测量的开销。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当第一终端通过中继链路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时而第二终端尚且不能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第一网络设备通过向第一终端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第二终端能够在第一终端通过中继链路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时为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中继服务。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质量,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
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处理器等。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直连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非直连链路,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所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触发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将从当前连接的网络设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以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请求消息,将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请求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一个后,如果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接收到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另一个,则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或者,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一个后,如果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另一个,则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对应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网络设备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了一条请求消息时,由于第二网络设备需要等到这两条消息都接收到了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决策,为了避免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其中一条请求消息后无限制的等待另一条请求消息,通过设置第一时间长度,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未接收到另一条请求消息,则第二网络设备仅将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对应的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从而避免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其中一条请求消息后无限制的等待另一条请求消息的情况。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并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包括: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上述第四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还可以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处理器等。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收发单元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处理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收发单元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或通信单元。
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可以称为第一终端,收发单元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可以称为第二终端,收发单元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可以称为第一网络设备,收发单元用于执行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
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这时,该通信装置可以称为第二网络设备,收发单元用于执行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侧的收发相关的操作,处理单元用于执行第四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侧的处理相关的操作。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中的终端或网络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终端或网络设备的模块。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上述第一方面中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使得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使得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使得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或使得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被执行。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或中继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
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又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又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又例如,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第二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第三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第四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执行本申请其他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过电路或电线与存储器连接。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通信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配置UE aggregation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如图1中的101、102、103)与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04),其中,多个终端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并且多个终端可以与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
无线接入网设备是终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在本申请中,无线接入网设备简称网络设备,如果无特殊说明,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均指无线接入网设备。
终端是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或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信号。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架构,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网络设备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也可以由网络设备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网络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网络设备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架构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如图2所示的通信架构,在该架构下,终端(例如,终端101)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中继与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4)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两条通信链路,一条链路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这条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为终端通过中继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中继链路,每个中继对应一条中继链路,中继链路包括终端与中继之间的链路以及中继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中继(例如,终端102)。为了便于描述,将终端101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称为第一通信链路,将终端101通过中继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中继链路称为第二通信链路。空口链路可以理解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直连链路,也可以称为“Uu链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可以理解为:具备中继能力的设备、如终端、模块、芯片等,在此不做限定。
然而,在通信过程中,网络设备可能会根据终端上报的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测量结果或中继上报的中继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测量结果,触发终端或中继由当前连接的网络设备切换至另一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根据终端上报的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测量结果,触发终端从当前连接的网络设备切换到另一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中继仍然保持与原先的网络设备的连接,这将导致中继不再能够为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者,网络设备根据中继上报的中继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测量结果,触发中继从当前连接的网络设备切换到另一网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终端仍然保持与原先的网络设备的连接,这将导致终端不再能够通过中继获得中继服务。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在网络设备需要触发终端进行网络设备的切换时,或者,在网络设备触发中继进行网络设备的切换时,网络设备将终端与中继从源网络设备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从而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
在本申请中,可以将图2所示的通信架构称为UE aggregation通信架构,在该架构下,中继与终端之间可以通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定义的通信链路建立连接,例如,侧行链路((sidelink,SL)),或者,可以通过非3GPP定义的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建立连接,如光纤、WiFi、蓝牙等。
以下,基于图2所示的通信架构,结合图3、图4,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通信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下面,对方法300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301,第一网络设备(例如,图1、图2中的网络设备104)向第一终端(例如,图1、图2中的终端101)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终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和/或,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例如,图1、图2中的终端102)发送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第二终端对第二通信链路中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并且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通过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终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通过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第二终端对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三信息和/或第四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例如,相对于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较低或者当前剩余电量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仅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相对于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较低或者当前剩余电量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例如,如果第一网络设备只获取到了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或者,只获取到了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仅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步骤302,第一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终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结果。
第一终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第一测量结果,之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终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对第二通信链路中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得到第二测量结果,之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结果。
第一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一通信链路的质量。
第二测量结果可以包括第二通信链路中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链路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2还可以替换为: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测量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方法300可以不包括步骤301,换句话说,步骤301为可选地的步骤。
换句话说,第一终端可以不依赖于第一配置信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不依赖于第二配置信息对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例如,第一终端可以根据预定义的配置信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根据预定义的配置信息对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步骤3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确定第二网络设备。
情况1,第一网络设备仅接收到了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例如,第一测量结果指示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第一网络设备决定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情况2,第一网络设备仅接收到了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例如,第二测量结果指示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第一网络设备决定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情况3,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了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例如,第一测量结果指示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较差,和/或,第二测量结果指示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中继服务的中断,第一网络设备决定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步骤305,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发送一条请求消息,针对第一终端的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小区,针对第二终端的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小区。其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下地同一小区,或者,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下的不同小区。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发送一条请求消息,针对第一终端的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小区,第一请求消息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针对第二终端的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小区,第二请求消息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
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发送一条请求消息,针对第一终端的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小区,第一请求消息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且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小区,第二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且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共发送一条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一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小区,并且指示将第二终端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或指示将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小区,在这种情况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或第二终端的标识,并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上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分配的用于标识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分配的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n口上唯一标识第一终端的XnAP ID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可以为第二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用于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用于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n口上唯一标识第二终端的XnAP ID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306,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请求接受消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或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请求接受消息”也可以称为“请求确认消息”。
如果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可能同时到达第二网络设备,或者,可能一前一后到达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通常需要等到接收到两条请求消息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决策。
假设第二网络设备首先接收到了第一请求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需要等待针对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在接收到针对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决策。
或者,假设第二网络设备首先接收到了第二请求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确定需要等待针对第一终端的请求消息,在接收到针对第一终端的请求消息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决策。
所谓进行下一步的决策,可以理解为: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针对终端的请求消息后,对该终端执行准入控制,即,判断该终端是否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若可以接入,则第二网络设备生成该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之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例如,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了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后,对第一请求消息对应的第一终端与第二请求消息对应的第二终端执行准入控制,即,判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若可以接入,则第二网络设备生成使用中继服务的第一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并生成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之后,第二网络设备将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请求接受消息指示第一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与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分别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一条请求接受消息,例如,第二网络设备针对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接受消息,针对第二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接受消息,第一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第二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指示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针对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共发送一条请求接受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请求接受消息可以携带上述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
为了防止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其中一条请求消息后,无限制等待另一条请求消息,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其中一条请求消息后,如果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接收到了另一条请求消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执行准入控制,并在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生成使用中继服务的第一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以及提供中继服务的第二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如果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未接收到另一条请求消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仅对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对应的终端执行准入控制,并在确定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对应的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生成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对应的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例如,第二网络设备首先接收到了第一请求消息,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需要等待针对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之后,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启动定时器,定时器的时长为第一时间长度,如果第二网络设备在定时器超时时仍未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则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仅对第一终端执行准入控制,在确定第一终端可以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情况下,生成第一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针对第一终端的请求接受消息,该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第一终端连接至第二网络设备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步骤307,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和/或,向第二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针对第一终端的第三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消息将第三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和/或,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针对第二终端的第四RRC重配置消息将第四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
步骤308,第一终端根据第三配置信息,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终端根据第四配置信息,接入第二网络设备。
例如,第一终端根据第三配置信息,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或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小区,和/或,第二终端根据第四配置信息,接入第二网络设备或接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小区。其中,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下地同一小区,或者,也可以是第二网络设备下的不同小区。
步骤309,第一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三配置完成消息,和/或,第二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四配置完成消息。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可以通过针对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将第三配置完成信息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终端可以通过针对第二网络设备的第四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将第四配置完成消息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
为了避免当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时,由于第二终端尚未完成中继数据的配置,因此不能对该数据进行转发的情况,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可以在完成中继数据的配置后,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方法300还可以包括步骤310: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可以在接收到第三配置信息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换句话说,步骤310可以在步骤307之后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也可以替换成以下描述:指示第二终端已完成中继配置,或者,指示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第四配置完成消息后,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方法300还可以包括步骤311: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第二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第四配置完成消息后,再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在该方式中,由于已经预先确保第二终端已经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因此,第一终端可以在接入第二网络设备后,随时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先向第二终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并在发送第四配置信息一段时间后,再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发送第四配置信息的时刻和发送第三配置信息的时刻之间的间隔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决定。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方法300在步骤305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304,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示例性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方式1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种网络设备,和/或,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在确定自己与第二终端之间存在绑定或者配对关系的情况下,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在确定自己与第一终端之间存在绑定或者配对关系的情况下,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绑定或者配对关系可以理解为,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建立连接或者已经存在连接,并且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例如,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是同一个设备上的两个终端,例如,一辆车上的两个摄像头,并且摄像头之间通过WiFi或者电缆等方式连接,这两个终端可以在初次开机时通过信息交互,确定彼此之间存在绑定或者配对关系,在该绑定关系中,假设第一终端为接收中继服务的终端,第二终端为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以确定各自支持与对方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之后,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或者,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或者,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第二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根据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测量结果一起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终端可以将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二测量结果一起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终端能力上报流程上报基站,即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终端能力上报流程上报基站,即第二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的终端能力信息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方式2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其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来自核心网。
例如,核心网中存储有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例如,第一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二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设备的过程中主动从核心网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在第二终端接入第一网络设备的过程中主动从核心网获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在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aggregation进行通信或支持与某个终端配对或绑定后和/或在确定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或支持与某个终端配对或绑定后,再从核心网获取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例如,向核心网发送请求查询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的消息),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和/或,根据第二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关于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方法会在下文中进行介绍。
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的订阅信息,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的订阅信息。
在方式1与方式2中,上述各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是第一终端的C-RNTI或者S-TMSI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分配的用于标识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可以是第二终端的C-RNTI或者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AE-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fier,S-TMSI)或者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用于标识第二终端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步骤304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可以不是第一网络设备实际执行的步骤,例如,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的动作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相关信息,根据该相关信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
上述相关信息可以是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关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一信息、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的方式请参考上述方式1与方式2中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上述方式1与方式2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也可以组合后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此,在步骤301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确定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仅向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即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仅向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即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基于此,在步骤301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终端为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确定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仅向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即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或者,仅向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即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方法300是以第一终端通过一个中继(即,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介绍,但这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方法300同样适用于第一终端通过至少两个中继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场景。
在该场景下,上述步骤305中的针对第一终端的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上述至少两个中继的标识,当第一网络设备针对上述各个中继向第二网络设备分别发送了一条请求消息时,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针对第一终端的请求消息携带的至少两个中继的标识,确定需要等待针对该至少两个终端的请求消息,在接收到针对该至少两个终端的请求消息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决策。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网络设备在执行步骤301之前,可以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置UE aggregation,通过配置UE aggregation,第一终端可以在通过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一网络设备直接进行通信的同时,通过第二终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并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和第一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下面结合图4对第一网络设备对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作关于UE aggregation的配置的方法400进行介绍。方法400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也可以与方法300组合实施。
步骤401,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包括用于第一终端构建UE aggregation通信架构的配置信息。
例如,用于第一终端构建UE aggregation通信架构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空口链路的配置以及中继链路的配置,第一终端据此完成相应的配置。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步骤301中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RRC重配置消息中,例如,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RRC重配置消息的信元measconfig中。
步骤402,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RRC重配置消息,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包括用于第二终端在向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时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情况下,通过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第一终端构建UE aggregation通信架构的配置信息,通过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终端在向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时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下面对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方式进行介绍。
方式1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一终端的指示信息和/或来自第二终端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例如,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确定彼此之间存在绑定或者配对关系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确定自己支持构建UE aggregation通信架构,第二终端还可以确定自己支持在UEaggregation通信架构中为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之后,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和/或,第二终端还可以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关于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确定彼此之间存在绑定或者配对关系的方法请参考方法300中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的指示,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例如,来自第一终端的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或者,携带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或者,根据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来自第二终端的指示信息中可以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携带第一终端的标识与第二终端的标识,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一终端的标识,或者,根据第二指示信息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标识与第一终端的标识,可以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 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上述来自第一终端的指示信息可以是方法300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等其他指示信息,上述来自第二终端的指示信息可以是方法300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或者,也可以是第二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等其他指示信息。
方式2
第一网络设备根据从核心网获取的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确定第一终端支持配置UE aggregation进行通信,第二终端支持为配置UEaggregation的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终端周围的可以为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的标识后,从中选择至少一个终端作为第一终端的中继,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可以从核心网获取多个终端的授权信息,根据多个终端的授权信息,第一网络设备确定多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可以支持构建UEaggregation通信架构,并且确定多个终端中的其他终端具备提供中继服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一终端上报第一终端周围的可以为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的标识,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终端上报的第一终端周围的可以为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的标识后,从中选择至少一个终端(例如,第二终端)作为第一终端的中继。
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第一终端构建UE aggregation通信架构的配置信息,通过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终端在向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时所需要的配置信息。
上述标识可以为终端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C-RNTI)、第一网络设备为该终端分配的用于标识该终端的标识。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步骤301中的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二RRC重配置消息中,例如,第二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二RRC重配置消息的信元measconfig中。
上述信元measconfig中具体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测量上报配置、测量间隔(GAP)等信息。
步骤403,第一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第一终端在根据第一RRC重配置消息完成空口链路的配置以及中继链路的配置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步骤403中的第一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方法300中的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404,第二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第二终端在根据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完成向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时所需要的配置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步骤404中的第二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方法300中的第二指示信息。
为了避免当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时,由于第二终端尚未完成中继数据的配置,因此不能对该数据进行转发的情况,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可以在完成中继数据的配置或者在接收到第二RRC重配置消息后,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步骤405: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五指示信息,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后,指示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步骤406: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发送第六指示信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可选地,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仅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换句话说,第一终端没有收到第一配置信息,也即第一终端没有收到指示第一终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配置信息,则当第一网络设备后续需要释放第一终端的中继链路时,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配置信息,否则第一终端设备无法进行移动性管理。
例如,当第一网络设备决策释放第一终端的中继链路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给第一终端发送用于释放第一终端在中继链路上传输数据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和/或,用于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提供中继服务所需的配置信息。此外,第一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配置信息,可选地,用于释放第一终端在中继链路上传输数据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可以和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对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配置信息可以承载在一条消息中发送至第一终端。
相应地,若第一网络设备仅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则第一网路设备在释放第一终端的中继链路时,还需要给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终端对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的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终端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5和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如图5所示,通信装置500包括处理单元510和收发单元520。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上述图3、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一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上述图3、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功能时: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二RRC重配置完成消息,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二RRC重配置完成消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上述图3、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510,用于根据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确定第二网络设备,第一测量结果与第一通信链路关联,第二测量结果与第二通信链路中的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关联,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510,用于生成第一RRC重配置消息,收发单元520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RRC重配置消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52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请求消息,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为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直连链路,第二通信链路包括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非直连链路,收发单元520,还用于根据请求消息,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第一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或第二终端在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510、收发单元5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
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10和接口电路620。处理器610和接口电路6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6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30,用于存储处理器6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6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6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6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6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510的功能,接口电路6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520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6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6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510的功能,接口电路6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5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的芯片时,该终端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该终端芯片从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的;或者,该终端芯片向终端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模块时,该网络设备模块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模块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模块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的。这里的网络设备模块可以是网络设备的基带芯片,也可以是DU或其他模块,这里的DU可以是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架构下的DU。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或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或流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也可称为指令或代码),该计算机程序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或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或流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或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个步骤或流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终端、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一个或多个第一网络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网络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在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在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指令中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终端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终端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包括A;包括B;包括C;包括A和B;包括A和C;包括B和C;包括A、B和C。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42)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或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和/或,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上行传输。
8.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中继服务,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报所述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15.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
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测量结果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测量结果,确定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关联,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通信链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关联;
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包括:
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或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支持切换至同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来自核心网。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来自核心网。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或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并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28.根据权利要求1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三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四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节能需求和/或当前剩余电量,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29.根据权利要求1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30.根据权利要求1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质量,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包括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质量。
3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指示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包括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所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或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第一请求消息与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一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指示将所述第二终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二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2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一个后,如果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接收到了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另一个,则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或者,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的一个后,如果在第一时间长度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另一个,则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接收到的请求消息对应的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或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并指示所述第一终端是使用中继服务的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是提供中继服务的终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请求接受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所述请求接受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和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下的配置。
3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或者,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或者,用于执行权利要求3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通信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8310.0A CN117560734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PCT/CN2023/105083 WO2024027429A1 (zh) | 2022-08-04 | 2023-06-30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8310.0A CN117560734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60734A true CN117560734A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981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48310.0A Pending CN117560734A (zh) | 2022-08-04 | 2022-08-04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60734A (zh) |
WO (1) | WO202402742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05379B (zh) * | 2016-03-30 | 2022-07-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
CN113316167B (zh) * | 2017-03-24 | 2024-05-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720238A (zh) * | 2017-05-05 | 2020-01-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实施群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151928B (zh) * | 2017-06-19 | 2020-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22
- 2022-08-04 CN CN202210948310.0A patent/CN117560734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30 WO PCT/CN2023/105083 patent/WO2024027429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27429A1 (zh) | 2024-0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246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2543455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1265782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se station handover | |
WO2020078318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0741679B (zh) | 辅小区组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 |
JP2021535684A (ja) | データ伝送方法、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 |
US20230180280A1 (en) | Link switching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 |
US20130044724A1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node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node of a data service networ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399494B (zh) |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JP2024527154A (ja) | 中継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8934067B (zh) | 一种获取寻呼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3221686A1 (zh) | 一种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7560734A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 |
CN114731544B (zh) |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7279020A (zh)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4641090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3873683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277036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 |
US20250088941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7377001A (zh) | 无线中继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4093939A1 (zh) | 信号配置方法、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 |
WO2020156488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TW202431870A (zh) | 通信方法、裝置及系統 | |
JP2024094886A (ja) | 複数の基地局装置と端末装置との間の通信を効率化する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948526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