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1530B -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31530B CN109131530B CN201810857040.6A CN201810857040A CN109131530B CN 109131530 B CN109131530 B CN 109131530B CN 201810857040 A CN201810857040 A CN 201810857040A CN 109131530 B CN109131530 B CN 1091315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clamping piece
- steering
- arc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1—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with power actuated adjustment, e.g. with position mem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其包括固定部件、转向柱、外柱、连杆组、电动调节组以及手动调节组。驾驶者可经电机带动转向柱移动。驾驶者也可以转动把手,手动移动转向柱。本发明还公开了带有该方向控制装置的新能源汽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及其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方向盘安装在转向柱上,由于驾驶者身高各不相同,需要方向盘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转向柱的电动调节装置如2013800034961,手动调节装置如201610179088。驾驶者希望在保持电动调节装置的同时,嵌入手动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同时采用电机和手动调节方向盘转向柱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件;
转向柱,该转向柱内设置一内柱,该转向柱与内柱组成一环形腔;
外柱,该外柱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环形腔内;
连杆组,该连杆组的一端连接至转向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内柱;
电动调节组,该电动调节组经一齿条连接至所述内柱;以及
一手动调节组,该手动调节组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弧形件、弹性件、转轴、把手以及嵌入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弧形件和弹性件的两端均安装在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上,并且该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弧形件以及弹性件组成一夹持通道,所述转向柱位于该夹持通道内,所述转向柱至少部分的压在所述弧形件和弹性件上,所述转轴穿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把手固定在转轴的一端,所述嵌入件安装在第一夹片上,该嵌入件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把手的端面沿该第一斜面向阻挡面滑动时,该把手向所述第一夹片靠拢。
在本发明的这种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具有条形孔,转轴穿过该条形孔。
在本发明的这种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中,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把手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至一端盖,该端盖至少部分的嵌入所述条形孔。
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车轮以及所述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中,驾驶者可经电机带动转向柱移动。驾驶者也可以转动把手,手动移动转向柱。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方向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动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手动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局部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电动汽车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优选的转向器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转向器的另一优选结构图;
图13为图12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另一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制动器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一处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5另一处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的一个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7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5的弹性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至6,本发明的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500包括固定部件510、转向柱520、外柱530、连杆组540、方向盘550以及电动调节组560、手动调节组570。转向柱520内设置一内柱521,该转向柱520与内柱521组成一环形腔531。外柱53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环形腔531内,该外柱530连接至方向盘550。外柱530与内柱521采用例如花键等结构连接,保持传动作用。连杆组540的一端连接至转向器600,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外柱530。电动调节组560经一齿条561连接至所述内柱521。在本发明中,驾驶者可经电机带动转向柱520移动。驾驶者也可以转动把手576,手动调节转向柱520。
手动调节组570包括第一夹片571、第二夹片572、弧形件573、弹性件574、转轴590、把手576以及嵌入件580。第一夹片571和第二夹片572均固定在固定部件510上,弧形件573和弹性件574的两端均安装在第一夹片571和第二夹片572上。该第一夹片571、第二夹片572、弧形件573以及弹性件574组成一夹持通道575,转向柱520位于该夹持通道575内。转向柱520至少部分的压在所述弧形件573和弹性件574上。转轴590穿过第一夹片571和第二夹片572。把手576固定在转轴590的一端,嵌入件580安装在第一夹片571上。嵌入件580具有第一斜面581和阻挡面582,所述把手576的端头579沿该第一斜面581向阻挡面582滑动时,该把手576向所述第一夹片571靠拢。把手576挤压夹片,夹片相互靠拢,弹性件574的中部向上挤压转向柱520。反向转动把手576,弹性件574松开转向柱520,驾驶者可轴向调节转向柱520的位置。第一夹片571和第二夹片572具有条形孔577,转轴590穿过该条形孔577。把手576的转动范围受限位部578限制。并且嵌入件的限制部583限制把手相对嵌入件反向转动。转轴590的远离所述把手576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至一端盖591,该端盖591至少部分的嵌入所述条形孔577。端盖591经弹簧592连接至固定部件,在不受驾驶者作用时,转轴590可维持一定程度平衡。松开夹片后,端盖591可沿条形孔滑动,驾驶者可据此调节转向柱520的纵向位置。
参照图7至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这种新能源汽车例如采用电机驱动。其主要包括车体100、底盘200、悬架300、车轮400、方向控制装置500、转向器600以及制动器700。底盘200位于车体100下方,悬架300安装在底盘200上,车轮400安装在悬架300两侧。方向控制装置500经转向器600连接车轮400,制动器700安装在车轮400内侧。
本发明的转向器600包括壳体610、转向器齿条620、圆筒体630、斜齿轮650以及操纵杆64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610大致由相互扣接的第一铸造件611和第二铸造件612组成。壳体610具有一两侧开口的容置室613以及与该容置室613相交的传动室614,壳体610的侧壁设有操作孔615和排水阀616。该转向器齿条620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容置室613,该斜齿轮65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传动室614内。传动室614底部具有盖部617,盖部617与斜齿轮650,斜齿轮650与传动室614之间通过轴承618连接。斜齿轮650啮合至所述转向器齿条620,该操纵杆640连接至所述斜齿轮650。方向控制装置500经操纵杆640带动斜齿轮650转动,从而带动转向器齿条620移动。转向器齿条620的两端均连接至拉杆621,转向器齿条620经过拉杆621带动车轮400转动。转向器齿条620侧壁由定位机构622固定,用于保持转向器齿条620与斜齿轮650的接触。
本发明可以通过电机组助力转向。在助力结构内增设传动件690可保持转向操纵感,电动助力起作用时间晚于转向时间,保持操作者的初始转向力。传动件690套在转向器齿条620外侧,圆筒体630套在传动件690的外侧。转向器齿条620具有一螺旋槽623,传动件690具有一回转孔651,该回转孔651与所述螺旋槽623组成一循环通道652,多个滚珠653位于该循环通道652内。滚珠丝杆结构可将传动件690的转动转变为转向器齿条620的移动。电机组660安装于壳体610的一侧,该电机组660经一传动带661连接至所述圆筒体630。
圆筒体630的内侧壁具有第一缺口631,传动件690的外侧壁具有第二缺口654,该第一缺口631与第二缺口654组成一弧形腔655。弧形腔655内设有金属嵌入件656以及位于该金属嵌入件656两侧的橡胶嵌入件657,该橡胶嵌入件657抵靠在所述弧形腔655的端面上。电机组660带动圆筒体630转动,圆筒体630经橡胶嵌入件带动传动件690转动,进而带动转向器齿条620移动,达到电动助力之目的。橡胶嵌入件657因圆筒体630的转动产生弹性形变,传动件690的转动滞后于圆筒体630,保持驾驶者的转向操作感。金属嵌入件656可降低橡胶嵌入件657的长度,保持必要的刚性。传动件690的滞后时间亦可经该金属嵌入件656调节。
圆筒体630经第一轴承部632安装于容置室613内,该第一轴承632连接至一第一环部633,该环部633限制所述金属嵌入件和/或橡胶嵌入件至少一个方向的位移。传动件690经第二轴承部658安装于所述容置室613内,该第二轴承部658连接至一第二环部659,该环部659限制所述金属嵌入件和橡胶嵌入件至少一个方向的位移。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环部633和第二环部659控制嵌入件(656、657)的位置。此外,亦可通过过盈配合的嵌入件(656、657)限制位置。
本发明的转向器例如是液压转向器。该液压转向器具有动力部件601和管道部件602。管道部件602连接至壳体610内。拉杆621两侧可布置柔性覆盖件603,阻隔外部尘土。斜齿轮650与操纵杆640之间设置测量转角转矩的腔室670。该腔室670内设置多组齿轮组671和多组位移传感器672。一齿轮组671安装于斜转向器齿条620外侧,该齿轮组671包括内齿轮673、外齿轮674以及行星轮675。外齿轮674的齿数大于内齿轮673齿数的两倍。内齿轮673经一套管676安装在斜齿轮上,所述外齿674固定在所述传动室614内,所述行星轮675同时啮合在所述外齿轮674和内齿轮673上,该行星轮675的下端部具有一延伸臂677。位移传感器672安装在所述齿轮组671的下方,该位移传感器672的感应面与延伸臂677相接触。位移传感器672例如是电阻式传感器。延伸臂与感应面接触位置确定了电阻值,信号经线路679连接至外置处理器。处理器据此计算行星齿轮的位置,从而确定内齿轮673转角。具体而言,外齿轮齿数N1,内齿轮齿数N2,行星轮齿数N3。驾驶者转动方向盘,齿轮转过的齿数为n。外齿轮转角为N1/n,内齿轮转角位N2/n,行星轮公转转角为N1/n。当外齿轮齿数大于内齿轮齿数的两倍时,内齿轮转动两圈以内,行星轮公转角度小于一个周期。行星轮675与内齿轮673同步转动,当内齿轮673的齿数远小于外齿轮674时,行星轮675不会形成圆周运动。因此转角计算结果唯一。齿轮组671具有多个行星轮675,多个行星齿轮可计算出平均值。一组的齿轮组671安装于操纵杆640,其连接方式与斜齿轮650相同。齿轮组671将行星齿轮的位移传递至位移传感器672。操纵杆640经一芯轴678连接至所述斜齿轮650。根据操纵杆640的齿轮组671与斜齿轮650的齿轮组671的转角差可确定芯轴678转矩。
本发明的制动器700包括卡钳710、活塞720、一对制动衬块730、转轴740、制动盘750。卡钳710具有相互对立的安装臂711和安装槽712,活塞720安装在所述安装槽712内。其中一个制动衬块730固定在所述安装臂711上,另一个制动衬块730安装在所述活塞720上。安装臂711内亦可安装于活塞720连接的驱动部件,带动制动盘750移动。活塞720的外圆周经柔性件721与卡钳710连接,用于阻挡外部杂物。制动衬块730组成一制动间隙731,制动盘750固定在转轴740上,该制动盘750至少部分的伸入所述制动间隙731。制动时活塞720带动制动衬块730相互靠近,夹持制动盘750。制动衬块730经滑轴安装于卡钳710上。虽然其纵向位移被限制,但是由于制动力的存在,制动衬块730不可避免的产生横移。活塞720和安装臂711具有一安装部713,所述制动衬块730具有一耳部732。该安装部713与耳部732之间设有一弹性片760,弹性片760可降低制动衬块730横移时的噪音。
弹性片760依次由定位段761、连接段762、压制段763、反弹段764、支持段765组成,各段之间采用弧形结构连接。安装部713由突出部分714、凹陷部分715和缺口716组成。耳部732具有依次连接的上表面733、侧面734以及下表面735。耳部732的长度大于所述凹陷部分715的深度。制动衬块730移动时,耳部732不会干涉连接段762的移动。弹性片760沿安装部713壁面分布,限制耳部732与安装部713的直接接触。定位段761安装于突出部分714的顶部。具体而言,突出部分714的上表面具有一弧形槽717,所述定位段761具有一弧形部766,该弧形部766位于所述弧形槽717内。该弧形部766可降低定位段761移动时噪音。连接段762绕过突出部分714,连接段762与突出部分714构成一拉力变形间隙701。压制段763与凹陷部分715的侧壁相接触,所述上表面733与压制段763相接触。压制段763、凹陷部分715以及上表面733构成一相互贴合的三组面部,相互之间保持面接触。制动盘750制动时,耳部732受迫进入凹陷部分715,其上表面733与压制段763保持面接触。连接段762受拉变形,压制段763与反弹段764保持与耳部732紧密接触,降低制动音。
反弹段764位于凹陷部分715的底面内,所述反弹段764与侧面构成一反弹变形间隙702。反弹变形间隙702的宽度小于拉力变形间隙701。支持段765从缺口716伸出,该支持段765至少部分的顶在所述下表面735上。支持段765为翻折结构767,该翻折结构767的至少一个端点压制所述下表面735,支持段765至少部分的与所述下表面735构成一压力变形间隙703。制动衬块730受迫振动时,支持段765始终保持与下表面735接触,降低撞击噪音。支持段765的变形带动反弹段764弯曲,反弹段764与侧面接触,阻止耳部732进一步滑动引起噪音并提高耳部732恢复速度。由于缺口716的存在,支持段765受压时在缺口716的范围内变形,避免支持段765与安装部713产生接触噪音。在本发明中,弹性片760嵌合在安装部713内。其连接段762、压制段763以及反弹段764的两侧延伸出包覆面768,该包覆面768包裹在所述安装部713的两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车轮以及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包括:
固定部件;
转向柱,该转向柱内设置一内柱,该转向柱与内柱组成一环形腔;
外柱,该外柱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环形腔内;
连杆组,该连杆组的一端连接至转向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内柱;
电动调节组,该电动调节组经一齿条连接至所述内柱;以及
一手动调节组,该手动调节组包括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弧形件、弹性件、转轴、把手以及嵌入件,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均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弧形件和弹性件的两端均安装在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上,并且该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弧形件以及弹性件组成一夹持通道,所述转向柱位于该夹持通道内,所述转向柱至少部分的压在所述弧形件和弹性件上,所述转轴穿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把手固定在转轴的一端,所述嵌入件安装在第一夹片上,该嵌入件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把手的端面沿该第一斜面向阻挡面滑动时,该把手向所述第一夹片靠拢,
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具有条形孔,转轴穿过该条形孔,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把手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至一端盖,该端盖至少部分的嵌入所述条形孔,
转向器包括壳体、转向器齿条、圆筒体、斜齿轮以及操纵杆,
传动件套在转向器齿条外侧,圆筒体套在传动件的外侧,转向器齿条具有一螺旋槽,传动件具有一回转孔,该回转孔与所述螺旋槽组成一循环通道,多个滚珠位于该循环通道内,滚珠丝杆结构可将传动件的转动转变为转向器齿条的移动,电机组安装于壳体的一侧,该电机组经一传动带连接至所述圆筒体,
圆筒体的内侧壁具有第一缺口,传动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二缺口,该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组成一弧形腔,弧形腔内设有金属嵌入件以及位于该金属嵌入件两侧的橡胶嵌入件,该橡胶嵌入件抵靠在所述弧形腔的端面上,
圆筒体经第一轴承部安装于容置室内,该第一轴承部连接至一第一环部,该第一环部限制所述金属嵌入件和/或橡胶嵌入件至少一个方向的位移,传动件经第二轴承部安装于所述容置室内,该第二轴承部连接至一第二环部,该第二环部限制所述金属嵌入件和橡胶嵌入件至少一个方向的位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57040.6A CN109131530B (zh) | 2018-07-31 | 2018-07-31 |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57040.6A CN109131530B (zh) | 2018-07-31 | 2018-07-31 |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31530A CN109131530A (zh) | 2019-01-04 |
CN109131530B true CN109131530B (zh) | 2020-10-27 |
Family
ID=6479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57040.6A Active CN109131530B (zh) | 2018-07-31 | 2018-07-31 |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315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9201619A1 (de) * | 2019-02-07 | 2020-08-13 | Robert Bosch Gmbh |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713356D0 (en) * | 1997-06-24 | 1997-08-27 | Nastech Europ Ltd |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clamping mechanism |
US6758494B2 (en) * | 2001-12-28 | 2004-07-06 |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 Steering column with rotary tilt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
EP2712771B1 (en) * | 2011-05-18 | 2018-03-28 | NSK Ltd. | Steering apparatus for motor vehicle |
JP6414661B2 (ja) * | 2013-07-03 | 2018-10-31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CN103754253B (zh) * | 2014-01-23 | 2016-02-03 |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转向管柱四方向手动调节机构 |
CN203996396U (zh) * | 2014-07-25 | 2014-12-10 | 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转向管柱总成 |
DE102015216326B4 (de) * | 2015-08-26 | 2016-09-08 | Thyssenkrupp Ag | Motorisch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
2018
- 2018-07-31 CN CN201810857040.6A patent/CN10913153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31530A (zh) | 2019-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94413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H0529979Y2 (zh) | ||
JP2008540209A5 (zh) | ||
RU97108128A (ru) | Суппорт дискового тормоза | |
JP6856780B2 (ja) | 自由側軸受、ステアリングギヤ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 |
JP2010521027A (ja) | ジョイスティック | |
CN101907023A (zh) | 节气门操纵把手装置 | |
CN101761400A (zh) | 节气门操纵把手装置 | |
CN109131530B (zh) | 双模式方向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 |
JP2006503250A (ja) | アンチシーズ・ブレーキ・カリパス | |
KR20160114989A (ko) | 차량용 풀리의 신뢰성 시험장치 | |
CN109109966B (zh) | 电动助力转向器及汽车 | |
CN109017971B (zh) | 新能源汽车及其方向控制装置 | |
CN109017970B (zh) | 近距离调节转向柱位置的方法、装置以及新能源汽车 | |
CN108945094B (zh) | 液压助力转向器及新能源汽车 | |
KR102132510B1 (ko) | 디스크 브레이크 장치 | |
JP6739826B2 (ja) | 車椅子のシートユニットを動かすための車椅子装置 | |
CN218949285U (zh) | 一种转向管柱用锁紧装置 | |
KR102101668B1 (ko) | 차동제한장치 | |
CN108953427A (zh) | 静音盘式制动器及电动汽车 | |
JP2681458B2 (ja) | サーボモータにより援助されるラツクかじ取り装置 | |
KR101930691B1 (ko) |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컬럼 | |
KR102566178B1 (ko) | 소음저감기능을 갖는 랙바 지지구조 | |
JP7522451B2 (ja) | 回転制限装置およ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S5951471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の位置調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5 Address after: 318050 201, building 3, 890 fortune Avenue, Luqiao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radiz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2200 Deng Jiabu, Ruichang City, Jiujiang, Jiangxi Province, Deng Jiabu Applicant before: Yang Yang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